第二章 自是河山戰鼓頻

卓王孫走進來的時候,楊逸之正坐在桃花樹下。

桃花落在白衣上,如杜鵑泣血,淺深留痕。

楊逸之面前放着一卷棋譜,一盤殘棋,手中拈着幾顆棋子,正在沉吟。桃花被微風吹起,在他身邊旋舞,他的眉目修長,淡淡地皺起。在明亮的陽光中,他整個人彷彿都被照得透明,與周圍的青山、碧水、花樹、落紅溶爲一體,再不分彼此。

白雲爲衣,清風爲佩。

卓王孫在他面前緩緩坐下。

兩人中間,隔着一桌殘棋。

楊逸之眉峰挑了挑,想要招呼卓王孫。但卓王孫的身形一動不動,他的目光,凝視着那局棋。他拈起一枚黑子,放在了天元的位置上。

本來陷入僵局的黑棋,立即彷彿一條巨龍首尾相連,迸發出了活力,昂首奮迅,似是要撐破棋局一般。

卓王孫擡起頭來,悠然望着楊逸之。楊逸之的目光卻依舊落在棋局上。

黑白棋子,攪在了一起。混戰的,是蒼生,還是情緣?

他慢慢坐了下來。

他知道,當卓王孫坐下來時,這局棋已經開始,他亦無法逃避。

他拈起了一枚白子,下在了左下角。這枚棋,溫和柔順,沒有半點殺氣。棋子下後,下方的白子就像是連成了一片水域,龍雖奮迅,卻無法飛越這片大海。

卓王孫又拈起一子,下了下去。桃花紛飛,兩人靜默不語,寂靜手談。

棋局,漸漸豐滿起來,兩人落棋的速度也越來越慢。

左上右下,局勢已基本上明朗,卓王孫與楊逸之各佔一邊,功力悉敵。右上幾乎還沒落子,左下卻正殺得慘烈,無論誰只要落錯一個子,就會完全陷入被動。

卓王孫手持一子,正要落下。突然間,微風吹起一枚桃花,緩緩飄過他的眼簾。他心中忽然起了一陣惆悵,停棋不下。

桃花緩緩飄落,正落在棋盤之上。

卓王孫不禁動容。沉吟着,慢慢地將棋子放了回去。楊逸之等候良久,不見他落子,不禁詫異道:“卓兄,怎不落子?”

卓王孫一笑:“我已經落了。”

他手指伸出:“就是這片桃花。”

淡紅色的花瓣浮在青色的石坪上,孱弱的就像是一抹胭脂。楊逸之亦不禁動容。

若這就是卓王孫的落子,那麼,左下之局,卓王孫將完全陷入被動。

這枚棋子,將卓王孫的局勢完全打亂。

楊逸之道:“桃花怎能算棋?”說着,伸袖想要拂去這瓣桃花。太容易的勝利,他寧可不要。

卓王孫淡淡道:“若它是我想要的呢?”

楊逸之一怔。

卓王孫的目光忽然擡起,凝視着他。眸子彷彿大海般深沉。

那一刻,楊逸之忽然明白了他的意思。

這坪棋局,是他與他的天下。他們爭奪的,是萬里河山,是芸芸衆生,但亦或不過是一片嫣紅。

那片嫣紅靜靜躺在棋坪上,單薄、悲傷,還帶着未乾的清露。而那之後,是卓王孫那逼人的寒意。

寸步不讓。

那是一位王者踞坐在王座上的笑傲,冷冷對着自己的敵人。

楊逸之的目光緩緩滑落,落在棋坪上。他胸中忽然泛起了一陣難耐的火熱。

既然如此,他又何必讓?

他沉着地落下一子,斜倚在桃花之側。瑩白的棋子,與嫣紅桃花映襯在一起,奪目悽豔。像是陪伴,又像是決絕的爭釁,卻將那條黑龍與桃花隔成了兩截。

卓王孫淡淡一笑,將一枚黑子放在右上處。楊逸之微微一怔。這枚子看上去毫無用處,右上幾乎是空的,一枚棋子能夠做的了什麼呢?但左下卻正在最激烈的時候,尤其是那枚桃花,可以說是兩人生死決戰的關鍵。卓王孫雖處頹勢,但若是全力相爭,慢慢就可盤活。而楊逸之雖在優勢,但若不小心,不但失勢,而且整塊都將被吃掉。

爲何卓王孫卻在毫不相干之處落子呢?

楊逸之幾乎忍不住就要在桃花的另一邊再下一子,這樣,就彷彿手臂一樣,將桃花完全抱住。卓王孫將再也不能與他爭奪。

但就在下子的那一瞬間,他猛然一凜。

他看出了卓王孫的用意。

右上的那一子,雖然看似不經意,卻隱然有吞併天下之意。若是楊逸之再在桃花旁落一子,卓王孫將取得先手,只要在右上再落一子,就可以將左上、右下連成一片,不但將楊逸之在右下的優勢吞併,還將席捲整座棋局,取得決定性的勝利。

若他再執着於桃花,他將輸得一敗塗地。

幸好此時他已看出卓王孫的佈局,便可在右上與卓王孫一整雄長。但如此一來,他就再也沒有時間落下在桃花旁的那一子了。

這對於楊逸之來講,是那麼艱難。

他幾乎忍不住就要落下那一子。勝負,天下,真的就那麼重要嗎?

但,若是全局皆輸,暫時的擁抱又有什麼意義?

然而若是顧全大局,就連暫時的擁抱都將不能有。

一輩子,都將只能遠遠地望着,與她擦肩而過。

那又是何等的痛苦,就連全盤的勝利都不能匹敵。

楊逸之伸出的手指,忍不住微微顫抖起來。

那是他的魔障。

卓王孫凝視着他,慢慢地,笑了。他擡手,指尖上緩緩飄落一瓣桃花。他輕輕地,將桃花放在棋局上。

右上。正是楊逸之想要放的位置。

楊逸之一震。

他也有了一枚嫣紅做成的棋子。不必再苦求,亦不必再迎合。她正出現在他想要的位置,溫柔而體貼。這份驚喜來得太快,讓他不禁有些迷茫。因他從不曾想過,他也可以以嫣紅爲棋,想要她落哪裡,就落哪裡。

卓王孫淡淡道:“這是你的。”

楊逸之一驚,忍不住擡頭望着他。卓王孫的眸子就像是星空,裡面有太多的光芒,沒有人能看懂。

他說的話,又是什麼意思?

他與他都知道,這枚嫣紅意味着什麼。絕不能送人。

這枚嫣紅有自己的意志,任何人都不能凌駕其上。雖然看上去柔弱,卻無人能更改她的意志。只會漸漸地在她的柔情下,改變初衷。

那麼,卓王孫的話,究竟是什麼意思?

楊逸之的心,忽然抽緊。

卓王孫卻站了起來。

方纔他是那麼執着於這局棋,現在,卻漠不關心。彷彿,他一開始關注的,就不是棋局的勝負。

楊逸之也緩緩地站了起來。

石坪上的棋子,忽然化成粉末,被風一吹,飄飄灑入了空中。棋局上,只留下了那兩枚桃花。

卓王孫俯身,拈起了一片。花瓣被他託在修長的手指上,被陽光穿透,就彷彿透明的一般。風捲過,花瓣漂浮在空中,一下子就飛得很高。

楊逸之忍不住擡起頭,向空中望去。

他不知道自己看到的,是花,還是陽光,只感到那麼刺眼,雙目都幾乎睜不開了。

卓王孫轉身,向外走去。

“跟我去朝鮮。”

楊逸之一怔。

“爲什麼?”

卓王孫從容地笑了笑。

“因爲,沒有你我的地方,就不是天下。”

卓王孫轉身,走入了陽光中。

風,突然靜了下來。那瓣桃花飄落,正落在楊逸之的手心中。

不看到這麼大片的金達萊花,就不知道已經來到朝鮮。

山水都是一樣的,這個異國並沒有太多的特點,長久以來早就被中央帝國◆◆◆[1]同化,無論穿着、飲食、建築、風俗,都帶着明顯的中央帝國的烙痕。如果是從遼東地區過來,這種感受會更加明顯,甚至不會意識到,已經過了鴨綠江,進入朝鮮境內很長一段路了。

如果不是金達萊花。

漫山遍野紅豔豔的金達萊花,是這個國家的象徵。初春的時候,遍地都被這種低賤、普通的花染滿。鳥羣飛過,牛馬走過,人羣踐踏過,它們依舊燦爛、灼烈。這時,就沒有人再覺得它們低賤、普通。

宛如這個國家備受欺凌的歷史。

相思騎着胭脂馬,走在隊伍的中間。隊伍被明顯地分成了三部分。

左邊,是武林正道羣豪,少林、武當、峨嵋、崆峒、鐵劍等門派的弟子幾乎全部出征。他們在南海倭寇之役◆◆◆[2]中早就已經共同作戰過了,相互之間的配合都很默契。軍紀也很嚴明,組成一個個羅漢陣與真武劍陣,整齊有序地行走着。一面繪着飛虎的黑旗獵獵揮舞在軍前,象徵着他們的軍號——飛虎軍。他們的盔甲全都是黑色的,看上去威風凜凜。

右邊,是華音閣的弟子。他們的隊伍就相對鬆散一些。隊伍之中有幾百輛大車,每輛車上都高高地堆了幾十個大箱子,全都用鐵鎖鎖着,不知道箱子裡裝的是什麼。他們的隊伍雖然鬆散,但隱然有着某種規律,前後連貫在一起,輪流着警戒、休息,互相照應。他們身上的藍甲上裝飾着潛龍的圖案,與飛虎軍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這兩支隊伍,雖然沒有衝突,但暗地裡,卻彷彿有着涌動的暗潮,誰也不服氣誰。相互之間較着勁。卓王孫與楊逸之騎着兩匹駿馬,走在兩支隊伍的前面。他們雖然一直在討論着軍情,言笑晏晏,但相思卻總覺得他們越來越生分了。

或許,這一切都是因爲她。相思輕輕嘆息了一聲。

兩支隊伍後面,是明朝派出的正規軍。經過吳越王之亂後,明朝軍力大衰,這次派出的援兵僅有兩萬餘人。由大將李如鬆率領着,跟隨在卓王孫、楊逸之之後。這支軍隊,身披紅甲,上面裝飾着朱雀的羽毛。朱雀軍。

他們走過開滿金達萊花的田野。

突然,隊伍停止了。

相思縱馬向前,就見道路旁邊,跪着一羣人。他們有老有小,手中都託着籃子,身上披着花紅,滿臉期待地望着大隊人馬。

一名八十多歲的老者緩緩跪行了出來,將手中的籃子舉到了卓王孫的馬前。

“小人樸老頭,率領樸家鎮的百姓,恭迎大明天兵前來剿滅倭賊。請天兵稍歇洗塵。”

他手中的籃子裡,是家常做的麪點、酒肉。都用紅筆點了紅點,籃子上還結了一朵大紅花。他仰望的臉上,充滿了希冀與歡喜。

相思鼻子一酸,她彷彿從這個老人身上,看到了荒城的百姓◆◆◆[3]。她完全能理解這位老人爲什麼如此歡喜。

如果當初荒城的百姓能夠見到這樣一支救援的軍隊,他們會怎樣?相思悄悄地轉身,拭去了眼角的淚水。

荒城的百姓沒有等到援軍,但朝鮮的百姓卻等到了。她該爲他們歡喜纔是。這次出征,是她最高興的事。曾經無數次,在地心之城的牢獄中,在草原之王的營帳裡,她都幻想,如果這位青衣的王者能夠率兵前來,那麼,她的苦難,與他們的苦難,都將瞬間瓦解。

於今,她終於追隨這位青衣的王者,率領大軍來拯救世間的苦難。她的夢想終於實現了。雖然一路上他都沒有望她一眼,只顧着聽斥候們彙報消息,偵察地形,研究軍情,但,她感到非常幸福。

因爲她知道,她曾經祈盼的,都化爲現實。她還苛求什麼呢?

卓王孫淡淡道:“不必了。”

樸老頭跪倒磕頭:“大人請歇息吃飯吧。小人探聽到,倭賊有一支軍隊正向樸家鎮而來。天兵們吃飽了飯,好去作戰。”

卓王孫淡淡道:“不必了。”

樸老頭看了看卓王孫身上的錦衣,又看了看籃子裡粗劣的飲食,像是明白了什麼。“哦”了一聲,站了起來。

“小人這就頭前帶路。”

他顫巍巍地拄着柺杖,向前行去。

卓王孫的馬匹,並沒有隨他前行。樸老頭走了兩步,感到有些不對,吃驚地回頭,就聽卓王孫道:“衆將聽令,全速前進,直指……”

樸老頭心中一喜,但卓王孫隨後所說的兩個字卻一瞬間擊垮了他的意志:

“平壤!”

樸老頭大吃一驚,一聲怪叫,撲倒在卓王孫的馬前。

“大人!您不是來解救朝鮮的嗎?倭賊正要攻陷樸家鎮啊!您務必要救一救此鎮!求求您了!”

卓王孫淡淡道:“我是來解救朝鮮的,但不是解救一個鎮的。”

他縱馬,從樸老頭身邊經過。樸老頭跪着的身形,已經僵住。

突然,一人道:“站住!”

卓王孫眉峰聳了聳,就見紅影一閃,相思騎着胭脂馬,擋在了他面前。這個女子臉上寫滿了驚訝,問道:“爲什麼不救他們?”

她的喜怒哀樂,都是這麼簡單。什麼都掛在臉上,什麼都不隱藏。

卓王孫凝視着她,的確,他看到的是相思,是什麼時候都這麼善良的相思。

相思絕不會允許面前有任何苦難而放任不管。

他也知道,朱雀軍與飛虎軍中有很多人,也在等着他的回答。

他問道:“樸家鎮有多少人?”

樸老頭:“三千……三千多人。”

“平壤城呢?”

樸老頭啞口無言。對於一個生活在邊陲野鎮上的老者來講,平壤太遙遠。但卓王孫等着一個答案。韓青主驅馬向前,秉道:“整個朝鮮約有三百二十萬人,其中近四成的人生活在漢城、平壤兩座都城之中。漢城稍大,約有七十萬人,平壤稍小,約有六十萬人。”

卓王孫:“平壤如何?”

韓青主:“我們出發之前,曾派了先鋒部隊急行軍前往平壤。參將戴朝瓣、遊擊史儒等人率領騎兵三千餘人,飛騎而行。出發前與他們約好每日互通消息,但自十日前,就再也沒收到過他們的音訊,估計……估計已經全軍覆沒了。”

每個聽到的人,心中都是一驚。那預示着,這個國家的第二大都城,十有已沉淪在倭賊的鐵蹄之下。如果不趕緊馳援,城中的百姓,就會迅速地死去。

六十萬對三千人。該怎麼選擇,結果不言而喻。

樸老頭的身子顫抖着,緩緩讓開了道路。他已接受了他的命運。的確,他的命運與這個國家比較起來,是微不足道的。

相思咬着嘴脣。

她知道,自己不能勉強卓王孫去救樸家鎮。

但,至少,她可以前去。

這場戰爭,缺少了她,並不會影響什麼。但,她或許可以帶領着樸家鎮的百姓,躲過倭賊的追殺。就像曾經的荒城一樣。

她驅馬走到樸老頭身邊,道:“老丈,你帶我去,我幫你守住鎮子!”

樸老頭仰頭,臉上是迷惘的驚喜。

這個女子透出的堅毅,讓他感到莫名的信任。彷彿,只要有她在,他的鎮子就一定能夠得救。他忍不住答應:“好!”

卓王孫道:“不可以。”

相思驟然回頭:“爲什麼不可以?你們繼續前往平壤,只有我一個人去,有什麼關係呢?我一個人又影響不了什麼!”

卓王孫轉身,他對着的,是楊逸之。

“楊盟主。”

楊逸之像是突然從迷夢中驚醒,他剛纔似是一直沉淪在對往事的回憶中,下意識地回了一聲。卓王孫:“若是她失敗了,你會不會去救援?”

楊逸之看了相思一眼。

會不會?他一定會。

就算整個世界淪入了煉獄,他也會化爲一方淨土,擎着這朵蓮花靜靜地開放。

卓王孫一字一字地問:“你若去救,會帶多少人馬?”

多少人馬?多少人馬都不夠。

楊逸之像是又陷入了沉思中。荒城中曾經發生的一切,在他腦中迅速閃現。如果,當初他有幾千兵馬,她還會受苦嗎?

不會。

所以,這次,他將盡最大的可能守護她,不會讓她再受半點的委屈。

其實,答案並不需要他說出。飛虎軍,朱雀軍,樸家鎮的人,都知道了答案。

如果相思執意要去,那麼,這支軍隊就將分裂。隨着救援的增多,軍隊也會分裂的更多。最終,將成爲一盤散沙,失去戰鬥力。

這支軍隊並不多。而倭賊,傳說有五十萬人。

分散的明軍,會在一瞬間被消滅。

樸家鎮的百姓,慢慢地分開,讓出一條道路來。

潛龍軍,飛虎軍,朱雀軍,從他們中間走過。走過他們可憐巴巴的眼神。

那一瞬間,所有的士兵都感受到了心底的痛楚。但他們知道,他們必須忍受這種痛楚,因爲,這就是戰爭。他們應該感激,他們的統帥做出了正確的選擇。

他們踏着金達萊花,走向了他們的戰場。

相思跟隨在隊伍的最後面。直到很久很久之後,她回過頭來,都能看到那些百姓們站在田野裡,向她遙遙張望。他們的臉在絲絲細雨中模糊了,模糊在金達萊花淡紅的顏色中。

這讓相思感到一陣無形的悲愴。

但她只能驅馬前行。

★★★[1]這裡指中國。

★★★[2]事詳《華音流韶·雪嫁衣》。武林人士曾在楊逸之帶領下剿滅南海倭寇。

★★★[3]事詳《華音流韶·風月連城》。相思曾率領荒城的百姓,抵抗蒙古侵略——

第三章鬥茶客話千山雨

第八章 旌旗衝雪冷梅花第四十章 相思千里暮雲深第六章 故國惝恍夢裡天第四十章 相思千里暮雲深第三十二章 立馬山川千騎擁第十二章 茶經水傳平生事第二十八章 好與新妝報鏡臺第三十六章 帝子魂歸南浦雲第三十七章 六龍銜燭下平蕪第五章 江山傳箭旌旗色第三十一章 誰道盡提龍虎將第二章 自是河山戰鼓頻第三十六章 帝子魂歸南浦雲第三章 鬥茶客話千山雨第三十六章 帝子魂歸南浦雲第三十八章 江山蕭瑟隱悲笳第十三章 柳陌征衫錦帶鉤第二十三章 匹馬孤城望眼愁第五章 江山傳箭旌旗色第六章 故國惝恍夢裡天第二十一章 可憐明月河邊種第八章 旌旗衝雪冷梅花第三十九章 舊事已非還入夢第二十四章 夾道香塵迎麗華第三十四章 珍重雕欄白玉花第二十二章 移入東風碧玉欄第二十七章 紅豆花開聲婉轉第二十二章 移入東風碧玉欄楔子第四章 高閣登臨雨後天第二十二章 移入東風碧玉欄第十六章 雨漲千村地入湖第二十二章 移入東風碧玉欄第三十一章 誰道盡提龍虎將第二十二章 移入東風碧玉欄第三十三章 往事傷心尚鐵衣第十四章 玉人微嘆倚欄杆第三十七章 六龍銜燭下平蕪第六章 故國惝恍夢裡天第十四章 玉人微嘆倚欄杆第三十四章 珍重雕欄白玉花第二十八章 好與新妝報鏡臺第二十八章 好與新妝報鏡臺第三十一章 誰道盡提龍虎將楔子第二十七章 紅豆花開聲婉轉第九章 鬆窗映火茗芽熱第二十八章 好與新妝報鏡臺第二十章 玉幾君臣笑語空第八章 旌旗衝雪冷梅花第四十章 相思千里暮雲深第十九章 高臥千峰鎖暮霞第十九章 高臥千峰鎖暮霞第二十六章 樓船落日紫貂輕第二十四章 夾道香塵迎麗華第三十二章 立馬山川千騎擁第三十六章 帝子魂歸南浦雲第四章 高閣登臨雨後天第二十四章 夾道香塵迎麗華第三十七章 六龍銜燭下平蕪第二十九章 玉釵恩重是前生第二十章 玉幾君臣笑語空第十三章 柳陌征衫錦帶鉤第二十一章 可憐明月河邊種第二十三章 匹馬孤城望眼愁第三十九章 舊事已非還入夢楔子第十二章 茶經水傳平生事第十七章 楊柳重載馳道改第二十七章 紅豆花開聲婉轉第二十八章 好與新妝報鏡臺第三十五章 寶輦香輪九陌塵第十一章 新傳使者出皇都第二十一章 可憐明月河邊種第十一章 新傳使者出皇都第十四章 玉人微嘆倚欄杆第九章 鬆窗映火茗芽熱第十九章 高臥千峰鎖暮霞第二十九章 玉釵恩重是前生第三十七章 六龍銜燭下平蕪第九章 鬆窗映火茗芽熱第二章 自是河山戰鼓頻第二十六章 樓船落日紫貂輕第四章 高閣登臨雨後天第一章 天上人間總玉京第七章 鐵馬新林休戰鼓第三十八章 江山蕭瑟隱悲笳第二十九章 玉釵恩重是前生第八章 旌旗衝雪冷梅花第一章 天上人間總玉京第二十四章 夾道香塵迎麗華第十章 路從蓬島三山遠第十三章 柳陌征衫錦帶鉤第二十八章 好與新妝報鏡臺第三十七章 六龍銜燭下平蕪第二十七章 紅豆花開聲婉轉第二十八章 好與新妝報鏡臺第九章 鬆窗映火茗芽熱第九章 鬆窗映火茗芽熱
第八章 旌旗衝雪冷梅花第四十章 相思千里暮雲深第六章 故國惝恍夢裡天第四十章 相思千里暮雲深第三十二章 立馬山川千騎擁第十二章 茶經水傳平生事第二十八章 好與新妝報鏡臺第三十六章 帝子魂歸南浦雲第三十七章 六龍銜燭下平蕪第五章 江山傳箭旌旗色第三十一章 誰道盡提龍虎將第二章 自是河山戰鼓頻第三十六章 帝子魂歸南浦雲第三章 鬥茶客話千山雨第三十六章 帝子魂歸南浦雲第三十八章 江山蕭瑟隱悲笳第十三章 柳陌征衫錦帶鉤第二十三章 匹馬孤城望眼愁第五章 江山傳箭旌旗色第六章 故國惝恍夢裡天第二十一章 可憐明月河邊種第八章 旌旗衝雪冷梅花第三十九章 舊事已非還入夢第二十四章 夾道香塵迎麗華第三十四章 珍重雕欄白玉花第二十二章 移入東風碧玉欄第二十七章 紅豆花開聲婉轉第二十二章 移入東風碧玉欄楔子第四章 高閣登臨雨後天第二十二章 移入東風碧玉欄第十六章 雨漲千村地入湖第二十二章 移入東風碧玉欄第三十一章 誰道盡提龍虎將第二十二章 移入東風碧玉欄第三十三章 往事傷心尚鐵衣第十四章 玉人微嘆倚欄杆第三十七章 六龍銜燭下平蕪第六章 故國惝恍夢裡天第十四章 玉人微嘆倚欄杆第三十四章 珍重雕欄白玉花第二十八章 好與新妝報鏡臺第二十八章 好與新妝報鏡臺第三十一章 誰道盡提龍虎將楔子第二十七章 紅豆花開聲婉轉第九章 鬆窗映火茗芽熱第二十八章 好與新妝報鏡臺第二十章 玉幾君臣笑語空第八章 旌旗衝雪冷梅花第四十章 相思千里暮雲深第十九章 高臥千峰鎖暮霞第十九章 高臥千峰鎖暮霞第二十六章 樓船落日紫貂輕第二十四章 夾道香塵迎麗華第三十二章 立馬山川千騎擁第三十六章 帝子魂歸南浦雲第四章 高閣登臨雨後天第二十四章 夾道香塵迎麗華第三十七章 六龍銜燭下平蕪第二十九章 玉釵恩重是前生第二十章 玉幾君臣笑語空第十三章 柳陌征衫錦帶鉤第二十一章 可憐明月河邊種第二十三章 匹馬孤城望眼愁第三十九章 舊事已非還入夢楔子第十二章 茶經水傳平生事第十七章 楊柳重載馳道改第二十七章 紅豆花開聲婉轉第二十八章 好與新妝報鏡臺第三十五章 寶輦香輪九陌塵第十一章 新傳使者出皇都第二十一章 可憐明月河邊種第十一章 新傳使者出皇都第十四章 玉人微嘆倚欄杆第九章 鬆窗映火茗芽熱第十九章 高臥千峰鎖暮霞第二十九章 玉釵恩重是前生第三十七章 六龍銜燭下平蕪第九章 鬆窗映火茗芽熱第二章 自是河山戰鼓頻第二十六章 樓船落日紫貂輕第四章 高閣登臨雨後天第一章 天上人間總玉京第七章 鐵馬新林休戰鼓第三十八章 江山蕭瑟隱悲笳第二十九章 玉釵恩重是前生第八章 旌旗衝雪冷梅花第一章 天上人間總玉京第二十四章 夾道香塵迎麗華第十章 路從蓬島三山遠第十三章 柳陌征衫錦帶鉤第二十八章 好與新妝報鏡臺第三十七章 六龍銜燭下平蕪第二十七章 紅豆花開聲婉轉第二十八章 好與新妝報鏡臺第九章 鬆窗映火茗芽熱第九章 鬆窗映火茗芽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