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章 安德羅波夫去世

1984年2月1日籌劃許久的航空貨運公司地中海空運終於開始運營了,先開通的航線就是從莫斯科飛往伯爾尼的航線。天 』 籟『小說這條航線的開通將極大的提高高爾基兄弟會內部資金運轉的安全性。冬妮婭終於擁有了屬於自己的事業。

三天之後,1984年2月4日。工人新村第三期開始開工建設了,這一次國民住宅銀行將前兩期已經完工的項目抵押給了蘇聯儲蓄銀行籌措來了更多的資金,這些資金將會用來建設規模更大第三期住宅項目,以及配套的城市軌道交通,醫院,學校,商場等項目,建成之後這裡將成爲莫斯科市最大的工人居住區,也是全蘇聯最爲現代化的居住區。將徹底改變莫斯科南部地區落後衰敗的局面。

就在謝廖沙一系列的計劃都開始進入落地階段的時候,一個突如其來的消息震驚了整個蘇聯。1984年2月9日,上任剛剛一年多的國家最高領袖,蘇共總書記尤里·弗拉基米羅維奇·安德羅波夫溘然長逝。電視裡播音員用沉痛的勇氣宣佈了這條消息,一切都生的如此突然,事先連一點徵兆都沒有。

就在電視上播放了這條消息不久,一直忙着制定烏克蘭改革方案的謝廖沙接到了最高蘇維埃的通知,要求他立刻停下手上的一切工作,參加安德羅波夫同志治喪委員會的組織和籌備工作。謝廖沙得知這個消息心裡雖然有一些傷感,但是他卻知道最高領袖的治喪委員會不是誰都能加入的,這一切應該是戈爾巴喬夫爲他爭取來的,目的當然是安撫謝廖沙。如果不出意外的話,自己在葬禮結束之後獲得提拔應該是大概率事件。

謝廖沙趕到了最高蘇維埃所在地白宮之後就立刻被分派了任務,他被告知這幾天都不能離開白宮,直到葬禮結束爲止。在這段時間裡,謝廖沙的主要工作就是帶領臨時召集起來的三百多名來自各大機關的文職人員爲國內的各個共和國的一二把手,部門長,外國使節,國外兄弟國家的元們送葬禮的邀請,這注定是一個枯燥,繁瑣的工作,還容不得一丁點的錯誤。可是對於每一個官場中人來說,能夠加入安德羅波夫書記的治喪委員會是多麼大的榮譽啊!

雖然還沒有宣佈,但是作爲治喪委員會主席,康斯坦丁·烏斯季諾維奇·契爾年科已經可以確定就是安德羅波夫的繼任者,蘇聯的下一任最高領導人。這個結果讓謝廖沙感到有些意外,他一直以爲安德羅波夫的繼任者會是戈爾巴喬夫。可是仔細想一想謝廖沙也就明白了,如果按照年齡來論資排輩,戈爾巴喬夫是最不可能的那一個。

謝廖沙這幾年也算是經歷過不少事情,承擔這項任務還算不上困哪。他僅用一天的時間就基本上完成了自己的任務。這一次像謝廖沙這樣加入治喪委員會負責具體事物的幹部並不多,每一個都是各自所在部門的第一把手,算起來謝廖沙在這些人之中的職位最低,年紀最小。

安總的葬禮一共要舉行四天,頭三天是是位於莫斯科工人文化中心的遺體告別儀式。最後一天是紅場上的悼念以及遺體安放儀式。在遺體告別儀式那天,謝廖沙一大早就趕到了莫斯科工人文化中心,此刻這裡已經是松柏和玫瑰的海洋。文化中心之外的圍牆邊,有羣衆自送來的花環和點燃的蠟燭,可以看得出來,雖然安總擔任總書記的時間不長,但是羣衆們還是很愛戴他的。就是這一年來,安總狠狠地打擊了國內的**分子,許多貪腐的官員被送進了監獄甚至被槍斃,狠狠地爲老百姓出了一口惡氣。大家都稱讚他是一位可以媲美彼得大帝的雷厲風行的改革家,老百姓甚至將一種最便宜的伏特加親切的稱作安德羅波夫卡,以表達對這位領導人的崇敬和熱愛之情。

謝廖沙將紅底黑邊的袖標套在了自己的左臂上。作爲一名蘇共黨員,謝廖沙可以佩戴這種顏色的袖標以示身份。在工人文化中心附近站崗的士兵們也大都佩戴着這種袖標。謝廖沙身着黑色的西服步入禮堂,一路上負責警戒的士兵不斷的向謝廖沙敬軍禮。謝廖沙點頭回禮,此刻禮堂的內部已經被數不清的黨旗和國旗所覆蓋,謝廖沙將自己的名字簽在了來客紀念簿上,隨後就被領到了一處可以休息的地方,等候着輪到自己進去悼念的。

在休息處,謝廖沙見到了不少莫斯科官場上的熟人,但是認識他的人更多。大家都知道這裡不是打交道建人脈的場合,彼此點一下頭算是打了個招呼,隨後就默默的等候着,等候着輪到自己進入主會場。

謝廖沙一直等到了上午十一點鐘才走進了主會場,他站在這一批人的正中央,在工作人員的帶領下幾步上前,鞠躬致意,然後繞行遺體一週去見家屬。由於安德羅波夫曾經離過婚,他的兩人妻子都作爲親屬來到了現場。謝廖沙和安總的家人握了握手,謝廖沙跟安總的兩任妻子各說了一句上帝保佑,然後就匆匆的離開了這裡。

三天之後,在紅場舉行的遺體告別儀式上,一輛炮車牽引着安總的遺體繞行在紅場上,謝廖沙就站炮車之後在長長的隊伍裡。行走在隊伍最前列的是新當選的蘇共中央總書記契爾年科同志。

契爾年科的頭已經全白了,他身材不高,不緊不慢的跟隨在炮車後面。緊跟在他身後的就是戈爾巴喬夫,葛羅米柯等政治局委員們。隨着炮車來到了列寧墓之後,士兵們擡起了安德羅波夫的靈柩沿着紅色的地毯向前行進着。契爾年科,葛羅米柯,戈爾巴喬夫扶着靈柩緩緩地向前,來到了墓穴一邊。此刻莫斯科市的所有船舶火車汽車笛聲長鳴,紅場的羣衆們紛紛低下頭爲安德羅波夫默哀。笛聲過後,默哀儀式結束,安德羅波夫被安葬在了新聖女公墓,他的親人上前和他做最後的告別。

安葬儀式結束之後,契爾年科作爲總書記回到了列寧墓上方,蘇維埃的武裝力量所組成的儀仗隊方陣在激昂的音樂聲中邁着整齊的步伐通過紅場接受新任領導人的檢閱。

第一百七十三章 打起來了第五章 應聘者第一百九十九章 新的線索第八十章 戈爾巴喬夫當選第十七章 書記處第三十一章 不成功的參觀第三十七章 亂葬坑第十八章 做報告第八章 麥德林集團的困境第三十二章 刻意結交第一百八十章 波斯灣海戰 三第一百零五章 黑石公司第一百七十二章 蘇聯從阿富汗撤軍第九章 見好就收第二百八十六章 出訪南斯拉夫第二百七十章 好事連連第七十六章 海上調查第二十三章 小禮物第二百一十四章 羅西入場第一百一十九章 危機感第一百五十九章 新的轉機第三十四章 磨刀霍霍第一百五十章 轉基因種子上市第一百零九章 彼得森的人脈第二十七章 哈默同志第二百三十八章 農業現狀第二百八十九章 暴風雨前的平靜第六十七章 天賜良機第六十二章 消息彙總第25章 生意太好怎麼辦第二百四十七章 搶奪北美電力市場第二百零三章 新聞傳播第二百章 土耳其黑手黨第一百三十三章 突襲第二百三十六章 尼古拉的憤怒第一百六十八章 蘇聯護照第一百六十四章 開庭第二百八十四章 前期部署第一百六十八章 趁亂逃脫第七十四章 上門挖人第一百章 改革之爭第九十九章 銥衛星公司 IRIDIUM第一百八十八章 謝廖沙的調查組第十五章 新的訂單第五十四章 文字獄第六十三章 告別第二十四章 小妻子第六十五章 瘋狂報復第七十四章 ZZ局第四十二章 流言四起第二百二十六章 日本新計劃第四十三章 歪打正着的鮑里斯第五十一章 不一樣的耶利欽書記第一百一十五章 羞辱第一百二十五章 地鐵第五十三章 小記者小新聞第一百零九章 彼得森的人脈第二百二十二章 貿易制裁第五十六章 招募武裝第二百七十九章 自我解體和新的計劃第一百四十三章 既往不咎,下不爲例第五十三章 越獄準備第27章 運回去的辦法第九章 瓦連京的第一筆業務第一百八十六章 通訊革命第十六章 天然氣談判第一百八十六章 通訊革命第一百八十七章 信息檢索交易系統第三十章 野村證券第一百八十九章 新的線索第27章 運回去的辦法第十九章 一致通過第八章 英國國家煤炭局第二章 血濺格羅茲尼第二十三章 拉莫德羅監獄之戰 三第二百六十九章 聯合國大會第十六章 找麻煩第一百三十六章 憤怒的工人第六十三章 告別第三十九章 上門推銷第七十九章 年底活動第四十章 江詩丹頓第二百一十一章 各顯神通第五十六章 計劃和後手第一百七十三章 薩莫特洛爾油田第二百零六章 童子軍第二百三十四章 讓日本的銀行系統下地獄第一百一十七章 密謀對抗第三十八章 感動世界的一刻第八十章 身處險地第四十七章 互助會成立第四十五章 米格墜落第二百四十七章 烏斯維亞佐夫第二百二十三章 東歐變局第三十九章 再生枝節第七十五章 尤里的決心第一百三十五章 毒計第二百零九章 當街火拼第一百一十章 人才困境
第一百七十三章 打起來了第五章 應聘者第一百九十九章 新的線索第八十章 戈爾巴喬夫當選第十七章 書記處第三十一章 不成功的參觀第三十七章 亂葬坑第十八章 做報告第八章 麥德林集團的困境第三十二章 刻意結交第一百八十章 波斯灣海戰 三第一百零五章 黑石公司第一百七十二章 蘇聯從阿富汗撤軍第九章 見好就收第二百八十六章 出訪南斯拉夫第二百七十章 好事連連第七十六章 海上調查第二十三章 小禮物第二百一十四章 羅西入場第一百一十九章 危機感第一百五十九章 新的轉機第三十四章 磨刀霍霍第一百五十章 轉基因種子上市第一百零九章 彼得森的人脈第二十七章 哈默同志第二百三十八章 農業現狀第二百八十九章 暴風雨前的平靜第六十七章 天賜良機第六十二章 消息彙總第25章 生意太好怎麼辦第二百四十七章 搶奪北美電力市場第二百零三章 新聞傳播第二百章 土耳其黑手黨第一百三十三章 突襲第二百三十六章 尼古拉的憤怒第一百六十八章 蘇聯護照第一百六十四章 開庭第二百八十四章 前期部署第一百六十八章 趁亂逃脫第七十四章 上門挖人第一百章 改革之爭第九十九章 銥衛星公司 IRIDIUM第一百八十八章 謝廖沙的調查組第十五章 新的訂單第五十四章 文字獄第六十三章 告別第二十四章 小妻子第六十五章 瘋狂報復第七十四章 ZZ局第四十二章 流言四起第二百二十六章 日本新計劃第四十三章 歪打正着的鮑里斯第五十一章 不一樣的耶利欽書記第一百一十五章 羞辱第一百二十五章 地鐵第五十三章 小記者小新聞第一百零九章 彼得森的人脈第二百二十二章 貿易制裁第五十六章 招募武裝第二百七十九章 自我解體和新的計劃第一百四十三章 既往不咎,下不爲例第五十三章 越獄準備第27章 運回去的辦法第九章 瓦連京的第一筆業務第一百八十六章 通訊革命第十六章 天然氣談判第一百八十六章 通訊革命第一百八十七章 信息檢索交易系統第三十章 野村證券第一百八十九章 新的線索第27章 運回去的辦法第十九章 一致通過第八章 英國國家煤炭局第二章 血濺格羅茲尼第二十三章 拉莫德羅監獄之戰 三第二百六十九章 聯合國大會第十六章 找麻煩第一百三十六章 憤怒的工人第六十三章 告別第三十九章 上門推銷第七十九章 年底活動第四十章 江詩丹頓第二百一十一章 各顯神通第五十六章 計劃和後手第一百七十三章 薩莫特洛爾油田第二百零六章 童子軍第二百三十四章 讓日本的銀行系統下地獄第一百一十七章 密謀對抗第三十八章 感動世界的一刻第八十章 身處險地第四十七章 互助會成立第四十五章 米格墜落第二百四十七章 烏斯維亞佐夫第二百二十三章 東歐變局第三十九章 再生枝節第七十五章 尤里的決心第一百三十五章 毒計第二百零九章 當街火拼第一百一十章 人才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