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0章 鄭室伐盟向 曲沃囚晉侯

公元前705年,春三月,穀伯綏、鄧侯吾離以春祀爲由,赴魯覲見魯公姬允,請其曳見天子,進封求爵。

自得太子同降生,魯公姬允便將全部身心,投注到母子二人身上,對之穀伯綏、鄧侯吾離所請,本不欲爲之,其妻文姜勸道:“眼下亂世當道,人皆心生制霸之心,無盟邦難成霸業,無友鄰易被欺凌,望君三思!”

聞其所言,魯公姬允茅塞頓開,遂承穀伯綏、鄧侯吾離所請,引之赴周覲王。

陽春三月,南風驟起,天乾物燥人疲倦,一路無話,三人抵周,受之周王姬林隆重接待,穀伯綏、鄧侯吾離亦各得所求。

就在魯公如周之期,鹹丘城令姬樊玩忽職守,一把大火焚盡整城餘糧,好在人員死傷不大。

可是春耕之際受此火災,民無果腹之糧,地無下播之種,生者飢寒交迫,不如一死來得乾脆!

魯公姬允聞訊,不及辭別周王姬林,引衆先行離周返邦,途經鹹丘城邑,野無青植,城無炊煙,災民穿行於道,無處寄居。

見此慘狀,魯公姬允隨即下令嚴懲鹹丘城令姬樊,回至曲阜便又頒下詔令,着境內各處城邑勻糧賑濟鹹丘災民。

歷經一冬消耗,除卻春播麥種及人均口糧,各邑餘糧已然不多,運往災區亦不過是杯水車薪,出於無奈,這魯公姬允只得檄文求助四方諸侯。

諸侯與其交好者,奉其檄文獻糧賑災,得之米麥千餘車,鹹丘災情方纔趨於緩和。

魯公求糧檄文傳至紀地,紀候姜無啓閱之大喜,人但有所求,便可奉其所求,寄情換取己之所需。

如今魯室求糧,吾便許之以糧,換其助我擊齊,當是各取所需,兩全其美也!

只是眼下齊軍進駐紀城,錢府糧庫均爲其重兵把守,想要動用國庫資源已無可能,只得另尋他法。

紀候姜無啓遂召族內大員,籌得黃金百鎰,着親信奉之購糧。

春末夏初,正值青黃不接之時,加之戰火叢生,糧草已成決斷命脈之物,各府州衙皆已下令禁止買賣,紀候姜無啓幾經輾轉購糧不得,最終於衛室黑市購得糧草百餘車。

萬事具備,紀候姜無啓以賑災爲名,將此百車糧草押赴魯室曲阜。

雖說紀候姜無啓所送糧草不多,但於魯室而言,可謂是雪中送炭。

爲表謝意,魯公姬允邀其後苑廳堂相敘。

施過禮,請過茶,魯公姬允直言道:“患難見真情,吾當謹記紀候今日賑糧之情!”

紀候姜無啓擺手回言道:“僅此些許糧資,難表寡人敬魯寸心,若非齊室御政,寡人必傾全邦之力,鑲助魯室渡災!”

聞其所言,魯公姬允輕嘆一聲,慰言道:“邦中爲人所制,仍能心繫我邦,克己助人,紀候至善之人也!轉圜回說,齊人入紀而未取紀,當是紀室氣數未盡也,亦歸功於紀候從善如流,齊人雖駐紀城,而莫敢並紀入齊,紀候若得善謀從齊,則可定紀萬世春秋!”

待其說罷,紀候姜無啓早已淚溼雙目,嘆言道:“未曾敢想萬世春秋,只求紀室莫亡於我輩,但請魯公救我也!”

見其言之情真意切,魯公姬允不忍直言相拒,遂實言以對,言道:“非是寡人不救,夫人是爲齊女,且寡人與齊訂有盟約,吾往伐之,有違禮也!”

見其如是說道,紀候姜無啓起身望向門外,背對魯公姬允言道:“齊爲魯君盟友,紀卻不是魯室盟邦?若論親疏貴賤,寡人便不是和姻睦鄰?”

說罷,紀候姜無啓沉目側首而望。

魯公姬運觀其背影,觸及此般堅毅目光,遂閉目嘆言道:“也罷,寡人便援汝一策!”

聞言,紀候姜無啓猛然轉身,拱手請道:“但請魯公教我!”

魯公姬允拂袖虛請一番,撫案輕言道:“事從鄭起,當由鄭而終!汝先檄文致歉天下,承認昔日引戎抗齊之錯,引天下側目垂生憐憫,有道是強如齊者,亦莫敢違天下之大不諱,可暫保紀室無虞!而後求成於鄭,世人皆知齊鄭東西向望,守望相助同仇敵愾,汝若與鄭達成聯盟,齊公必將礙於鄭君顏面,不再與汝爲敵,汝便可高枕無憂矣!”

聞聽此言,紀候姜無啓滿懷感激之情,跨步向前拱手謝道:“謹謝魯公賜教安邦良謀,紀室得存,吾定至死不忘魯公大恩,敢請筆墨一用!”

魯公姬允起身離座,拂袖相請讓出書案,紀候姜無啓亦無客套虛言,快步上前落座案前,提筆展卷篆著認錯檄文,香未燃盡便得書成,繼而呈請魯公審閱。

魯公姬允承情託卷閱之,但見情真意切,謂之對仗工整,憑憑點頭稱讚,閱罷即交飛騎傳檄天下。

正事言畢,魯公姬允本欲邀其居魯做客數日,奈何紀候姜無啓心繫邦國安危,急於離魯行之盟鄭長策。

魯公姬允亦不便強行挽留,是以邀其共進晚宴,約定次日送其出城離魯。

次日,紀候姜無啓於魯公姬允護送之下離開曲阜,行出十里,魯公姬允打道回府,紀候姜無啓則尋道直赴鄭地而去。

紀城一戰致使鄭紀邦交緊張,貿然前往必將爲其阻於城下,不能得見鄭君,何談盟鄭,紀候姜無啓忽然想起一人,此人曾入駐紀城,正是公子姬忽,於紀之時,曾與其相談數次,知其心性喧和,爲人憎強憐弱,亦令其知己無戰之心。

如得公子引見於鄭君,盟鄭必能成事,紀室危難亦可爲之解除!

想及此處,紀候姜無啓着人奉書,先行入鄭拜謁公子姬忽,託其爲己上言,誠請鄭君召見。

三日後,紀候姜無啓心底惴惴不安,領衆行抵新鄭城下,依例呈交使節符文,通報姓名過後,便於原地等待通稟。

未過多時,紀候姜無啓便於車中聞得城門守將通報,言日:“我君有令,紀君如鄭,不可阻攔,引其廟堂進見!”

此次出訪鄭地,紀候姜無啓腦中想過萬般景象,未曾想過竟會如此順利,以致疑己聽錯,遂挑簾觀之,只見城門守將按劍緊退數步,繼而翻身上馬,領得十餘鐵騎於前帶路,引其一衆人等進入新鄭城內。

紀候姜無啓乃首至新鄭,一入城中便見新鄭宏偉繁華,紅瓦高樓接連不斷,青石馬路寬及數丈,白塔古柳錯落有致,錦衣華服熙熙攘攘。

觀之此等景象,紀候姜無啓爲之震撼,城中穿行約過三刻,方纔行抵鄭室廟堂。

鄭公姬寐生已在堂內等候,一衆文武百官分列兩側,紀候姜無啓環觀四周從容而入,依禮見落遞交官牒文書。

鄭公姬寐生着人收之置於案頭,直言道:“紀候認罪檄文,吾已觀過,情真意切很是坦誠,吾兒姬忽亦於我前爲汝作保,稱汝已然悔悟,再無爭勝之心,且願不計前嫌與我修好,寡人甚是欣慰!”

紀候姜無啓禮言回道:“望君成我之念,許以成盟!”

鄭公姬寐生回道:“寡人亦非好戰之人,紀候誠信求盟,寡人豈有不允之理?”

得之此言,紀候姜無啓伏地言道:“謝君成全!”

待其音落,百官齊拜稱賀。

鄭公姬寐生穆顏不改,隨之百官賀言三聲而過,即謂堂下紀候姜無啓言道:“願我兩邦長享太平,共創周室興盛世!”

聞言,紀候姜無啓深伏再謝。

正事論定,鄭公姬寐生念其長途奔波勞累,着內侍令將其領下歇息。

待之內侍令領其退去,鄭公姬寐生贊日世子姬忽,言日:“忽兒諫奏利紀制齊,實乃長策良謀!”

世子姬忽出而言道:“周室東遷洛邑之後,天子威嚴日趨貶降,諸侯各起爭心,欲成一時之霸主,享天子職權統御諸侯,齊室自是亦不例外,和宋連魯,入洛伐紀,宣稱尊王攘夷,以成齊室威名,大有入主中原之意,不可不防,而齊欲西進中原,則需先取紀室以立足,利紀遏齊可保中原無虞,於鄭大利!”

聞言百官心悅誠服,鄭公姬寐生撫掌贊日:“忽兒心憂社稷,他日必成大器!”

說罷,即令檄文天下,着衆好生操辦盟典事宜。

紀候姜無啓受邀做客鄭室,祀天祈地禮行盟典,天天笙歌,夜夜暢飲,如此一過月餘,紀候姜無啓這才辭行返邦。

還至紀城,紀候姜無啓傳受鄭公姬寐生親筆令函於鄭軍駐守俾將姬默僉,是日夜間,千餘鄭軍盡退。

檄文行遍天下,鄭紀盟好諸侯盡知,見之鄭軍盡退,齊公姜祿甫心中雖有萬般不甘,眼還需維繫鄭齊東西同盟,隔之數日亦下令撤出駐紀齊兵。

紀室險遭齊鄭滅邦,一朝擺脫危難得以重生,引得鄰近諸侯唏噓不已,此中便以向、盟是爲最甚。

向、盟二邦,領地不過百里,位處齊、莒、魯、衛四邦夾縫之中,亦時遇莒軍壓境之苦,見之紀室連鄭卻齊安存社稷,

欲行效仿。向、盟二君會之牟邑,論及連鄭制莒大略,二君一拍即合,即日定下夏初赴鄭求盟。

轉眼時至初夏五月,向君姜欒及盟君姬苜碹,如約起行赴鄭。

二君行抵新鄭之日,鄭公姬寐生厚禮相待,置宴爲之接風洗塵。

席間杯觥交錯,一曲舞罷,鄭公姬寐生伸手止言,起身日道:“昔日,天子取我鄔、劉、功蒍、邗四邑良田,而奉我蘇子十二邑,只是時過境遷,初時蘇子十二邑,而今皆已成爲一方諸侯,寡人怎忍毀人社稷,強行納入鄭地,由是失卻四邑良田,換得周王一句空話,但言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即是天子所需,拿去即可,寡人毫無怨言,只願諸衆同心向周,匡扶天下!”

說罷,舉樽邀衆共飲。

衆皆附和飲罷一樽,鄭公姬寐生續言道:“今向、盟二君訪鄭至此,寡人甚是欣喜,今我鄭室,與之蘇子十二邑,達成生死同盟,望今後我等戮力同心,共創盛世輝煌!”

聞得鄭公所言,向君姜欒起身謝禮,回言道:“鄭公之厚德仁心,當世諸侯莫敢比擬,我等拜服,承蒙鄭公不棄,願與我等弱邦聯盟,我等社稷之幸也!”

隨即盟君姬苜碹亦附言道:“與盟鄭室,我等蘇子十二邑,定將緊守盟約,與之同舟共濟,如有毀約,甘守天罰!”

聞之二人一番肺腑之言,鄭公姬寐生舉杯相敬,謂其言道:“蘇子齊名周旦、召奭,子孫賢名不輸鄭桓、晉文,寡人無以爲敬,謹以杯中薄酒,聊表寡人欽佩之情!”

說罷,鄭公姬寐生伸手托杯過頂,掃視堂前邀衆同飲。

見此,文武百官盡皆起身禮謝,提杯齊聲頌道:“吾君厚德!”言訖,與之同飲。

繼而,鄭公姬生與之向、盟二君,共賞樂舞暢談古今,直入深夜衆人皆醉方散。

時過數月,轉眼即至秋收時節,基於搶收稻麥,各邦相安無事。

待之新糧入倉,弱者獻糧求庇佑,強者收賦欺屬邦。東海之濱,衆諸侯之中,莒人勢力僅次於齊,其屬幫獻糧車隊,進出莒父絡繹不絕。

其君莒候己棄寮清查發現,屬邦向、盟之糧賦遲遲未至,遂着暗探前往查看。

數日後,莒候己棄寮接獲暗探飛鴿傳書,得知向、盟二君與鄭成盟後,便與莒人斷之邦交,今秋所得新糧,亦分之兩成運往鄭室!莒候己棄寮聞知大怒,立起三軍開赴向、盟邊境,並戒令三日之內,向、盟若未將今秋賦糧,奉送至莒軍大營,莒人大軍即過邊境伐之二邦。

向、盟二君聞知莒候戒令,又見莒室大軍壓境,不敢與之相爭,隨傳令召回赴鄭送糧車隊,轉運至莒軍大營。

見之向、盟賦糧送抵大營,莒候己棄寮隨即迴文安撫,三日後領軍退還莒父大營。

於先得知向、盟欲獻秋糧以示誠盟,鄭公姬寐生於朝久等未見糧車運抵,後經哨探奏告,方纔得知向、盟懼莒淫威,奉鄭之糧皆已轉運至莒室。

本以爲結好向、盟,輕取蘇子十二邑,制霸中原更進一步,不料事與願違,於莒脅迫之下,向、盟倒戈舍鄭。

時之日久,蘇子十二邑必歸莒人所有,鄭公姬寐生絕不會令之此事成真,忙過秋收時節,便集羣臣商討對策。

大夫祭足上言道:“當值多事之秋,諸侯爭霸戰火不斷,弱邦多以附庸強邦以存社稷,夾縫之間求生存,臨陣倒戈,棄舊迎新,爲之慣用伎倆,孰強聽命與誰,此乃亙古不變之理,欲取蘇子十二邑,必先展現邦國強大實力,令之甘心服我,矢志不移!”

鄭公姬寐生聞之點頭默認,隨之大夫高渠彌出列奏道:“”既如祭公所言,向、盟背盟負我,將兵過境伐之即可,一戰而下釐定乾坤!”

聞得此言,鄭公姬寐生穆顏無語,觀之羣臣寄期所得異論高見。

見此,世子姬忽出而諫言道:“臣久居東海,對之山東局勢瞭如指掌,依臣所見,蘇子十二邑是否誠盟於我,其根本乃在莒室,而我討伐向、盟,是爲治標不治本也!東海之濱,當以齊、魯爲尊,次以紀、莒爲大,餘皆諸侯則盡附四邦矣!紀屬齊,莒親魯,其實質乃是齊、魯之爭,我欲收服蘇子十二邑,則需與齊、魯鬥智鬥勇一番!”

待其說罷,大夫原繁緊接話語上言道:“世子所言甚是,當下魯室與我若即若離,如若有朝一日,與我生隙,聯合宋、衛、陳、蔡與我爲敵,則鄭之社稷堪憂矣!齊室目前與我邦交友好,地不接壤相隔千里,難以生成利益糾葛,短期內不致與我反目!可取向、盟等蘇子十二邑,如紀一搬奉送與齊,助其開疆拓土壯大實力,連之伐莒制魯,將之魯室目光引至山東,使其無暇他顧,鄭則無無後顧之憂!而我便可利此契機,富民強軍釐定四鄰諸侯,即可坐鎮中原傲視羣雄!”

聞之此言,鄭公姬寐生容顏稍舒,謂衆言道:“衆卿所言甚善,有諸卿爲之謀,鄭室之幸也!遠交近攻圖霸業,傲視中原引羣雄,詔令大夫原繁爲將,世子姬忽爲副將,以向、盟負盟之名,領軍兩萬東出新鄭,北上收服蘇子十二邑!”

聞之君命,大夫原繁並世子姬忽當堂跪拜受命,餘皆衆卿躬身齊言遠奉君命,繼而庭侍宣告退朝,百官依序退去。

朝後,百官各司其職自不必說,單道鄭公姬寐生下得朝來,即著北伐檄文通告海內,舉向、盟背盟之不義,鄭以罪討不庭之名,起軍征伐,邀天下諸侯共瞻。

秋九月下旬,大將軍原繁並世子姬忽,領軍奉命北伐向、盟,兩萬精兵浩浩蕩蕩開出新鄭。

向、盟弱邦,共計兵力不過萬餘,豈敢與鄭兩萬精兵爭鋒交戰,由是鄭軍過處如入無人之境。

三日後,鄭軍抵達向城郊野,未及佈陣圍城,向君姜欒即將降書投至鄭軍大營。

數日後,盟君姬苜碹亦向鄭軍投誠,全境歸降。

向、盟接連倒戈向鄭,轄下蘇子十二邑亦將不保,莒候己棄寮雖是怒火中燒,然見兩萬鄭兵旌旗蔽日,日益逼近莒境,亦不敢輕舉妄動。

莒候己棄寮自知與其接戰,不至於立生敗像,然要勝之將其驅離,卻也難如登天。

若調全境之兵與之死戰,或有半數勝算,然莒室亦將由此一蹶不振,任由四周列強欺凌,終將社稷不保。

莒候己棄寮思前想後,自知事已至此與鄭難免一戰,遂差使者前往魯、周求援。

大將軍原繁探得莒候遣使求援,亦着副將姬忽入齊獻地,請兵制莒。

話分兩頭來表,莒室使者先入曲阜,面君表明來意,魯公姬允卻礙於夫人文姜之面,暫未起意與鄭、齊爲敵,遂婉拒莒候求援之請。

後至洛邑,周王姬林雖已卻失爭世之心,然對鄭室仍是恨之入骨,聞得莒候請兵拒鄭,周王姬林當堂應允相助,即着周公黑肩爲將,領兵五前五千馳援莒室。

回說世子姬忽入齊請兵制莒,臨淄齊室廟堂之上,但見其沉穩上言齊公道:“昔日,天子奉我蘇子十二邑,其時我邦初立移民新鄭,軍弱民疲對其無力轄管,時至今日盡爲莒室挾制佔領!吾君不忍觀其百姓遭莒欺凌,起兵收復蘇子十二邑,奈何鄭室勢微無力監管,欲請齊公出兵轄管,使之百姓安康,吾君餘願足矣!”

齊公姜祿甫聞其所言,心中大悅,不廢吹灰之力,即得蘇子十二邑。

由是當堂應允出兵相助,調集精兵萬員,着連稱爲將,即日隨同世子姬忽南下入駐、向盟。

末秋寒風驟起,晨起霧霜籠罩大地,莒室邊境線之內外兩側,莒、鄭兩軍相隔三十里,各自安營紮寨。

兩軍合計擁兵六萬餘衆,每日晨起喊號練兵,其聲震盪九霄,兩境百姓見此情形,無不膽戰心驚,借露秋白霧掩護,于山野林中躲藏。

周公黑旦與鄭交戰多次皆負,深知鄭軍戰力之大,亦不願與之再生仇怨,否則他日周室子民,即今日林中避禍百姓也!

見之兩境百姓因戰無家可歸,周公黑旦遂率領本部五千人馬,于山野林中收尋避禍百姓,將之遷往郟地,借護民爲由悄然退兵。

聞知周室援軍退去,莒候己棄寮驚慌不已,本就兵力不及人處弱勢,再失周軍猶如雪上加霜,若以己之本部兩萬人馬,敵鄭、齊聯軍三萬餘衆,無異於自尋死路。

思之再三,還當尋求援兵相助,此戰方有勝算,莒候己棄寮又着快騎,前往衛、宋、陳、蔡等地借兵。

奈何事違人願,蔡、宋、陳三邦以休養生息爲由,拒其所請,衛公姬晉更是不願爲莒而獲罪鄭、齊,遂當堂喝斥來使,言日莒候不義,天人共戮,衛室豈能逆天而行,爲結好鄭、齊,更是出兵五千助其伐莒。

蔡、宋、陳拒伸援手,衛室出兵助鄭,莒室大勢已去,可謂敗局已定,莒候己棄寮爲保全社稷,只得刻下降書,並將向、盟所獻糧賦,一併奉送至鄭軍大營。

此次大軍壓境,意旨在制莒,並非要伐莒,更不欲與之死戰,其主帥原繁,接獲莒候投誠書,當即允其請降,且三日之後,告令全軍還兵新鄭。

此次兵爭過後,河內蘇子十二邑,盡皆盟鄭投齊,鄭室名震天下,四海之內再無敵手,可謂獨步中原,亟成小霸威名。

齊室奉行文霸長策,盟鄭賂周雄據山東,儼然亦成一方霸主。

致天下大勢成今日局面,北邦晉室可謂功不可沒,其曲翼之爭長達數十載,賜以鄰邦圖強之機,鄭、齊、秦者又得明君領邦,勵精圖治終成一方列強。

隨之周室日趨黯弱,魯、宋、陳、蔡自顧不暇,衛室昔日盟邦盡皆散去,加之其地毗鄰強齊盛鄭,更兼背後又有亂晉,衛室境地是爲八面受敵。

衛公姬晉察天下大勢,定下盟鄭和齊國策,橫連東西併成一線,使其爲己左膀右臂,利之御南阻北,以此換得一隅立足之地。

兵徵向、盟歸來,衛公姬晉以爲可以暫享太平,不料背後晉室戰火又生。

寒冬臘月,曲沃武公姬稱突起大軍困圍翼城,揚言要在除夕夜破門取城,以便大年初一更改晉室紀元。

翼城晉侯姬小子無力禦敵,遂親往鄰近各邦求援,出訪首站便來至衛室。

衛室廟堂之上,晉侯姬小子攜書覲見衛公姬晉,行至階前引衆行君臣跪拜之禮,泣聲言道:“晉衛相鄰,歷來互助交好,今逢曲沃叛軍圍攻,晉室頹弱無力與敵,翼城危在旦夕,小子命懸一線,極盼衛公援手解圍,翼城百姓並我性命,全在君上一念之間!”

得知晉侯姬小子此來衛室,是爲求援抵禦曲沃大軍,衛公姬晉如今自顧不暇,再無精力插手他邦內政,更不欲與曲沃沙場爭鋒,以免獲罪曲沃再樹強敵,是以婉言相拒謂其言道:“晉侯遭遇,寡人感同身受,回望當年,州籲竊居廟堂,寡人亦得居邢避禍,後爲大夫石臘大義滅親,寡人方纔得以還衛,假若晉侯需居衛避難,寡人定當全立保全,但要寡人出兵北上,干涉晉室內務,則恕寡人難以從命,是以晉室內事,還當晉人爲之自決,當請晉侯另覓良臣輔國!”

聞其所言,晉侯姬小子哭聲愈大,只見其頹然擡頭,滿面淚痕攏手央浼道:“事已至此,小子死不足惜,可憐翼城數萬百姓,將爲曲沃奴役,祈盼衛公抱以救世濟民之念,將其遷入衛地免受曲沃欺凌,此乃小子臨終所請,望君應準!”

聞之晉侯姬小子言真意切,衛公姬晉本欲出兵相助,奈何亂世當道,仁義道德已是口頭空言,獲罪曲沃衛室亦將再無寧日,是以謂其言道:“欲平晉室內亂,寡人實是無能爲力,但也並非無計可施,晉侯貴爲姬姓,與王同宗,或可赴週一行,煩請天子爲之主持公道,汝乃文侯嫡系子孫,而當今天子亦甚是感念,當年文侯扶立之功,是以晉侯之所請,天子必應!”

見得衛公姬晉毫無助己之心,晉侯姬小子亦不再回言,起身緩行出殿,隨之率衆取道望洛邑而去。

歲暮天寒,晉侯姬小子一行,頂風冒雪苦行跋涉數百里,歷經七日來至洛邑城下。

數九寒冬,進出城門者寥寥無幾,晉侯姬小子着人持節前往叫門,城門看守回日入城通報,一去了無蹤跡。

晉侯姬小子一衆人等,於冰天雪地之中,苦等近兩個時辰,料想未得召見,許是天子不願助我!

晉侯姬小子心灰意冷下令還翼,轉身登車欲走,忽聞得背後有人喊道:“晉侯留步!”

聞之此聲,晉侯姬小子下車探視,來者乃是周公黑肩,見其快步行至跟前,謂己言道:“我王近日偶感風寒,適才身體不適,是以臥塌休憩一陣,城門看守不敢打擾,待其醒轉方纔上奏,聞報晉侯來使,王上急着老夫前來相迎,令君久等,失禮至甚,還盼晉侯諒解!”

晉侯姬小子回禮言道:“豈敢,豈敢!小子來得唐突,還盼王上勿要見怪纔好!”

聞言,周公黑肩頷首微笑,繼而側身讓出道路,謂其言道:“且隨老夫前往覲王!”說罷,拂臂相請。

見之此狀,晉侯姬小子亦擡手言道:“大夫先請!”待其說罷,周公黑肩點頭還禮,繼而轉身而行,緊步而走於頭裡帶路,晉侯姬小子則是有人求於人,萬不敢怠慢失禮,是以盤手託袖緊隨其後。

前街轉后街,入門庭,進後苑,來至理事偏殿。

晉侯姬小子隨之周公黑肩邁步跨入殿中,只見周王姬林去髻散發靜座案前,背披青色天子袍服,正自聚精會神批閱奏報,不時手掩口鼻一陣咳嗽。

周公黑肩走上前去,禮拜奏道:“啓稟我王,晉侯帶到!”

周王姬林聞言轉過神來,望之二人一眼,即令隨身侍叢看座,繼而問道:“晉侯此入周室,所爲何事耶?”

見此,晉侯姬小子回以君臣之禮,謝過賜座之情,繼而答其所問日:“小子拜君賞識,敕封晉侯,執掌翼城一脈,至今已近四載,本欲富民強兵,以平曲沃叛亂,復晉室正源,奈何常年爭戰,翼城積貧積弱,難御曲沃大軍,小子無能,亟請我王出兵相助!”言罷,一陣寒風灌入,殿內衆人盡皆默然不語,冷冷清清僅聞北風呼嘯。

靜默良久,衆人方纔回過神來,周公黑肩上前關閉門窗,周王姬林弄衣問道:“叛軍幾何?需寡人出兵多少相助?”

晉侯姬小子回日:“叛軍兵員詳情未及清算,觀之翼城三面被圍,敵軍擁衆不下四萬,王上若願助我,援兵自是多多益善,王上若有難處,請得王師兩萬即可!”

待其言罷,周王姬林轉面望向周公黑肩,續問道:“周公之見若何?”

見君有問,周公黑肩謹言回道:“昔日攜王作亂之時,文侯姬仇輔佐平王平定叛亂,今晉室生亂,我王於情於理,皆當出兵相助,亦可利此以正諸侯視聽,戒令天地有道,不可亂闈!”

聞言,周王姬林再問日:“則需寡人出兵幾何,當以何法而戰?”

聞言,周公黑肩拱手回道:“軍旅之事,當詢虢公林父,其才遠勝我矣!”

周王姬林隨即喚過侍叢令道:“召請虢公前來議事!”

侍叢受命而去,晉侯姬小子泣日:“小子不薄命值得一提,可憐翼城數萬生靈,不日即將落入叛軍之手,爲人奴役生不如死,晉室主權亦將易手曲沃,小子怕是無力再爲王君效力矣!”

聞其所言,周王姬林心生感觸,自繻葛之戰敗於鄭室之後,心有餘悸再無爭勝之心,更不敢輕言戰事,欲待助晉又恐重蹈覆轍,正自爲難之際,虢公林父大步踏入殿中。

君臣禮畢,虢公林父直言問道:“王上急召微臣前來,敢問有何要事!”

待其說罷,周公姬林命人看座賜茶,謂其言道:“曲沃突起大軍圍困翼城,晉室社稷危在旦夕,晉侯姬小子前來請援,敢問大夫做何感想!”

見問,虢公林父直言不諱上奏道:“繻葛之戰敗於諸侯,王室威信掃地,再無諸侯聽從我王號令,我等急需一場大勝,再顯王室威嚴,依臣之見,晉室之亂我當相助,曲沃逆君犯上,我王藉以替天行道之名,攜王師北伐曲沃,若得取勝,諸侯必將復奉王室號令!”

周王姬林聞言大喜,撫掌言道:“虢公之意,即爲周公與我之意,但問以何法爲戰,可得大勝?”

虢公林父聞言獻策道:“周室雖已不復往日榮光,現今仍有天子六軍可用,下轄虢、芮、樑、荀、賈五邑忠勇之士,徵調五萬雄師數日可得,只是眼下時近歲末,風雪交加梗阻道路,以致無法長途行軍,還需晉侯與之虛與委蛇,斡旋至春初冰雪消融之際,我擁大軍五萬呼嘯北上,旬日間便可擊潰叛軍,解翼城之圍!”

待其說罷,周王姬林憑憑點頭稱是,周公黑肩亦是敵頭不語。

見之此狀,晉侯姬小子躬身拜言道:“王上應允援手於我,小子已是感激不盡,冬雪阻道無法行軍,天數如此不敢強求,即如虢公所言,但望憑藉一己之能,拖住曲沃叛軍暫緩攻城,謹待春時援軍到來!”

說罷,晉侯姬小子跪地三叩首,當即辭別周王姬林並虢公、周公,引得隨行人等,頂風冒雪奔還翼城。

待其走後,周王姬林亦頒下詔令,着虢公林父徵兵點將,周公黑肩籌備糧草,以期開春揮師北伐。

晉侯姬小子回至翼城之後,便全力佈置城防,將之全部兵力拉上城頭,即便如此,遇之曲沃大軍全力強功,亦抵擋不了數日,謹盼天降大雪滯敵出兵。

然而事與願違老天弄人,一連數日豔陽當空,曲沃大軍蠢蠢欲動,晉侯姬小子遂集羣臣商議,問日:“叛軍不日即將攻城,衆卿可有良策禦敵?”

見君有問,堂下衆臣議論紛紛,掌武者上言拼死一戰,從文者諫奏棄城遷都,晉侯姬小子心知兩派所言,終是殊途同歸,勢弱與戰豪無勝算,棄城而走亦是難逃敵手。

曲沃叛賊志在取翼自待,豈容翼城一族留命存世,爲今之計乃在熬過歲末凜冬,祈盼春暖之時周室援軍到來,方有一線生機。

晉侯姬小子扶椅起身,面對羣臣垂首言道:“我意與敵議和!”

此語一出,剎時滿堂肅靜,衆人皆知,曲沃大軍壓境,勝券在握,豈肯與我議和?

晉侯姬小子打破沉靜,擡首續言道:“響晴數日,叛軍大有攻城之意,守軍薄弱難以抵擋,我等命懸一線,提議與之和談,或可遷延時日,以待周室王師來援,我等方可避過此難!”

聞及此言,羣臣紛紛點頭稱是,晉侯姬小子輕敲案面,抑止衆人討論,目掃堂下又再發聲道:“叛賊姬稱志晉室君位,必先應其所求,然後可得與之相談,寡人慾以禪位爲由引之,然曲沃與我爭戰數十載,早已怨重仇深不共戴天,輕言許諾難以令其信服,爲示之以城,必需寡人親往敵營方可,翼城存亡在此一舉!”

聞其此言,文武百官又是一陣譁然,其叔父姬緡上言勸阻道:“君上萬萬不可以身涉險,姬稱賊子暴戾兇殘,恨不得生啖我肉,君上這般送羊入虎口,豈有命還?”

晉侯姬小子拂袖嘆息一聲,回言道:“哀侯八年,父君爲敵所害,寡人臨危受命,理當除逆平叛,以慰先祖亡靈,奈何四載將過,賊勢日盛危及社稷,致使叛軍今日圍困翼城,寡人如若不能退敵,死亦無顏告見先祖!此入敵營,若可遷延滯敵,確保翼城不破至春初,謹待援軍趕至破圍驅敵,寡人即赴九泉亦將含笑也!”

主君以身犯險,羣臣再三諫阻,奈何晉侯姬小子心意已決,只得奉行君意。

次日辰時,晉侯姬小子獨自登上城頭,迎風而立遠瞭敵營。

寒風咧咧約過半個時辰,晉侯姬小子側首喚過城門守將,隨之於袖內取出一塊白色絹帛,令其縛於箭頭射向城外判軍大營。

見君有令,城門守將不敢有誤,喚人取來百石鵲畫弓,受命將之絹帛縛於箭頭,隨即張弓搭箭開如滿月,瞄向敵營鬆弦放箭,但見利箭攜風呼嘯,劃破沉靜原野,距城百米開外,釘於疆場沙地之上。

聞得翼城方向鶴唳之聲,疑是敵軍來犯,曲沃武公姬稱即下詔命,告令全軍戒備,營中聲響漸大,人馬穿行激起風雪一片。

待之查清狀況,轅門哨衛取回晉侯絹帛奉上,曲沃武公姬稱展而觀之,只見絹帛之上撰言八字,日:“叔侄情疏,小子請見!”

曲沃武公姬稱閱罷,展顏淡然一笑,心知翼城一支已然無計可施,竟與我施以緩兵之策,還觀當下天寒地凍,亦不便於大軍出擊強取翼城,是以謂顧諸將言道:“終是叔侄一場,該當見上一見!”

遂着重甲營行出轅門,於翼城可見之處,列陣擺出“請君相見”四字篆書。

晉侯姬小子見之此幕,心中驚駭不已,叛軍戰鬥素質,竟是如此之強。

然而值此生死存亡之際,個人生死不足掛齒,晉侯姬小子屏息閉目,凝聚心神。

過之少頃,晉侯姬小子毅然轉身言道:“與我開城,寡人應約前往會見敵首,然而此行敵營兇險萬分,不知可有命還,着叔父姬緡代行君權,統領翼城事務,待之寡人出城,即行緊閉城門,人畜不得出入,謹待周室援軍!”

說罷,直行下城。

隨之翼城南門緩緩開啓,一隻孤單身影顯現於城前,緩緩靠近曲沃大軍兵營。

見之翼城有異,曲沃武公姬稱斥令全軍戒備,待之營前身影行近,見之僅有晉侯姬小子,獨自一人前來,曲沃武公姬稱令道巡營主將:“全軍嚴陣以待,引其中軍大帳相見!”

說罷,引之衆將前往中軍大帳等候。

晉侯姬小子行近轅門,竟未遭到阻攔,只見三名持戟校尉迎來,一將截其先於頭前引路,餘之兩將伴其左右以防生變,一行四人直往中軍大帳行去。行之一刻抵達帳前,三名持戟校尉自行撤去,餘下晉侯姬小子獨立帳前。

自嗣位爲君起,敵首姬稱便欲將己置之死地,晉侯姬小子終日操心與其斡旋,鬥之近四載,竟是從未與其謀上一面。

想至此處,晉侯姬小子淡然一笑,繼而跨步往前行之數步,舉手挑簾踏入帳內。

入帳即見曲沃武公姬稱端座將臺之後不怒而威,兩側十員大將披甲而立劍戟森森。

忽而聞之怒喝道:“見之父輩,何以不跪!”

人不懼死,何懼人也,晉侯姬小子早已看淡生死,是以揚臂環指衆人,直言駁斥道:“背祖棄宗之徒,寡人無有此親,倒是君臨至此,該當爾等跪我也!”

聞此一言,滿堂武官盡皆瞠目無語。

謂其捨命獨闖敵營,談吐之間豪邁英武,曲沃武公姬稱頗爲欣賞,垂首謂其言道:“侄兒好大火氣也!”

聞其笑言,似有責難之意,晉侯姬小子並未予以理睬,隨即側身回首悽目厲言問道:“叔侄至親,因何以死相逼耶?”

聞此一問,曲沃武公姬稱怒而起身,按劍回日:“繼先祖文侯之後,嫡親孫貧子弱,晉室再無英主,而當大爭之世,人皆圖強尋霸,唯晉屈居北境而無作爲,汝等不思讓賢而屍就君位,何怪我以死相逼耶?”

得之此言,晉侯姬小子正身以對,續問道:“小子淺識,不敢與君論公器,只知汝引大軍數萬,無故南來圍困翼城,滿城百姓命懸一線,小子無力與敵,卻又無法座視不理,汝若意在君職,小子奉上即可,僅盼以此換得一城百姓生機!”

聞及此言,曲沃武公姬稱心中大爲驚諤,但卻並未顯形於色,行將跟前謂其言道:“寡人亦非嗜殺屠夫,汝若獻納君職,寡人可保翼城百姓無傷,更可赦之汝等宗親不死,許以一邑之地用以安生!”

晉侯姬小子聞之神情稍緩,迎面言道:“望君勿忘今日之言,謹守此諾!”

曲沃武公隨其所言回道:“汝若欺孤,我必血洗翼城!”

兩人互視良久,晉侯姬小子終而言道:“你我皆爲晉室族人,禪位與爾寡人無悔,但需依禮而行,擇吉時以告天下,寡人奉月觀星,證實春後上元節,謂之大吉之時!”

曲沃武公姬稱不動身形,緊接其話語回道:“入情入理,依汝所請!”

晉侯姬小子聞言拱手致謝,回言道:“君當守信,小子告辭!”

說罷,轉身行至帳門處挑簾欲出,卻爲帳前甲士橫戟相攔,隨之聞見身後曲沃武公姬稱言道:“入營容易出營難,來者即是客,孤當好生敬奉,待之上元時節,我與賢侄同登讓賢臺!”

聞此囚禁號令,帳前甲士聞言收戟讓行,晉侯姬小子亦是聞言知其意,側首駐足停頓片刻,繼而面不改色快步行出中軍大帳,兩名持戟甲士緊隨其後,一路押至行帳看守。

待其走後,衆將勸說曲沃武公姬稱,言日曲翼相爭數十載,早已怨重仇深,豈能禪位與我和解,而今翼城一脈大勢已去,只需一聲令下,曲沃數萬將士頃刻間即可攻入城內,屆時便可自立爲君,何必與其徒費脣齒。

曲沃武公姬稱聞之嘆言道:“衆卿之意,寡人豈能不明?寡人扣押姬小子其意有三:一者城內羣龍無首,更便於我等攻取翼城;二者,此次君位之爭,實乃晉室內戰,不論敵我孰勝孰負,於我晉室終是大害,若可以其禪位止戰,何樂而不爲也!三者,姬小子獨闖我營,言行舉止全無懼色,到底是途窮求和,還是另有所謀,寡人還未探知,是以不可輕舉妄動!”

聞之此番言語,衆將方纔醒悟,曲沃武公姬稱隨即頒下軍令,着其加強戒備,以防翼城生變。

第052章 齊幽盟天下 王饗宥諸侯第049章 楚熊貲仇鄰 齊小白親盟第013章 以利連齊魯 憑威服陳蔡第029章 紀子諮齊魯 蔡侯謀陳鄭第041章 楚軍戰漢淮 齊師侵衛境第008章 魯莒釋前嫌 鄭衛復興兵第048章 御說違齊志 姬突逆鄭君第018章 鄭子都陷忠 魯羽父弒君第043章 齊後爭君權 魯師出中原第018章 鄭子都陷忠 魯羽父弒君第059章 西出徵有戎 東進伐贏徐第016章 假命伐喋宋 巧謀御蠻戎第005章 鄢地手足殘 黃泉母子情第007章 東海起波瀾 中原興刀兵第055章 鄭勤王失政 陳殺子落恨第056章 齊魯消宿怨 享見一家親第011章 衛石臘滅親 晉莊伯逆君第021章 宋謙和四方 魯怒逆九周第021章 宋謙和四方 魯怒逆九周第014章 連齊魯伐邾 和宋鄭盟陳第011章 衛石臘滅親 晉莊伯逆君第029章 紀子諮齊魯 蔡侯謀陳鄭第030章 鄭室伐盟向 曲沃囚晉侯第046章 戩地君戲臣 蒙澤臣弒君第020章 晉亂兄戰弟 宋患臣弒君第006章 盟宋魯交戎 討滑鄭伐衛第005章 鄢地手足殘 黃泉母子情第049章 楚熊貲仇鄰 齊小白親盟第035章 楚莫熬伐絞 鄭公突侵宋第026章 師徒祭紀城 鄭齊悍九州第036章 姬突鬧九洲 屈暇隕羅地第034章 惡曹鄭制霸 蒲騷楚稱雄第056章 齊魯消宿怨 享見一家親第025章 亂世君臣惡 五父弒兄侄第008章 魯莒釋前嫌 鄭衛復興兵第006章 盟宋魯交戎 討滑鄭伐衛第029章 紀子諮齊魯 蔡侯謀陳鄭第054章 五大夫亂周 鄭虢力勤王第022章 曲翼續冤仇 齊魯結姻親第050章 鄄地齊語楚 倪邑鄭爭宋第038章 高渠彌謀權 姜諸兒奪政第030章 鄭室伐盟向 曲沃囚晉侯第001章 千金買一笑 烽火戲諸侯第015章 齊公平宋衛 鄭伯謀陳魯第035章 楚莫熬伐絞 鄭公突侵宋第024章 攘外徵匪戎 安內戰逆芮第058章 晉亂弒族親 魯水祀天地第013章 以利連齊魯 憑威服陳蔡第026章 師徒祭紀城 鄭齊悍九州第053章 楚熊貲徵巴 齊小白伐魯第020章 晉亂兄戰弟 宋患臣弒君第026章 師徒祭紀城 鄭齊悍九州第051章 宋礬遊齊衛 鄭詹說楚戎第007章 東海起波瀾 中原興刀兵第059章 西出徵有戎 東進伐贏徐第044章 乾時落敗名 長勺復威望第019章 莊伯新盟魯 華父始亂宋第003章 襄公戰岐山 文公集周民第036章 姬突鬧九洲 屈暇隕羅地第040章 齊公戰諸侯 紀女護君國第016章 假命伐喋宋 巧謀御蠻戎第050章 鄄地齊語楚 倪邑鄭爭宋第059章 西出徵有戎 東進伐贏徐第008章 魯莒釋前嫌 鄭衛復興兵第012章 鄭燕戰制邑 宋兵圍長葛第030章 鄭室伐盟向 曲沃囚晉侯第018章 鄭子都陷忠 魯羽父弒君第020章 晉亂兄戰弟 宋患臣弒君第018章 鄭子都陷忠 魯羽父弒君第049章 楚熊貲仇鄰 齊小白親盟第046章 戩地君戲臣 蒙澤臣弒君第013章 以利連齊魯 憑威服陳蔡第044章 乾時落敗名 長勺復威望第013章 以利連齊魯 憑威服陳蔡第033章 周詹合攻虢 鄭衛師向魯第025章 亂世君臣惡 五父弒兄侄第050章 鄄地齊語楚 倪邑鄭爭宋第054章 五大夫亂周 鄭虢力勤王第011章 衛石臘滅親 晉莊伯逆君第054章 五大夫亂周 鄭虢力勤王第054章 五大夫亂周 鄭虢力勤王第052章 齊幽盟天下 王饗宥諸侯第021章 宋謙和四方 魯怒逆九周第050章 鄄地齊語楚 倪邑鄭爭宋第030章 鄭室伐盟向 曲沃囚晉侯第001章 千金買一笑 烽火戲諸侯第040章 齊公戰諸侯 紀女護君國第007章 東海起波瀾 中原興刀兵第046章 戩地君戲臣 蒙澤臣弒君第031章 曲翼戰火生 漢淮江水寒第047章 北杏齊始霸 會柯魯索遂第015章 齊公平宋衛 鄭伯謀陳魯第024章 攘外徵匪戎 安內戰逆芮第059章 西出徵有戎 東進伐贏徐第057章 曹魯興周禮 晉室復生亂第011章 衛石臘滅親 晉莊伯逆君第050章 鄄地齊語楚 倪邑鄭爭宋第027章 繻葛起爭端 鄭伯釁王權第005章 鄢地手足殘 黃泉母子情
第052章 齊幽盟天下 王饗宥諸侯第049章 楚熊貲仇鄰 齊小白親盟第013章 以利連齊魯 憑威服陳蔡第029章 紀子諮齊魯 蔡侯謀陳鄭第041章 楚軍戰漢淮 齊師侵衛境第008章 魯莒釋前嫌 鄭衛復興兵第048章 御說違齊志 姬突逆鄭君第018章 鄭子都陷忠 魯羽父弒君第043章 齊後爭君權 魯師出中原第018章 鄭子都陷忠 魯羽父弒君第059章 西出徵有戎 東進伐贏徐第016章 假命伐喋宋 巧謀御蠻戎第005章 鄢地手足殘 黃泉母子情第007章 東海起波瀾 中原興刀兵第055章 鄭勤王失政 陳殺子落恨第056章 齊魯消宿怨 享見一家親第011章 衛石臘滅親 晉莊伯逆君第021章 宋謙和四方 魯怒逆九周第021章 宋謙和四方 魯怒逆九周第014章 連齊魯伐邾 和宋鄭盟陳第011章 衛石臘滅親 晉莊伯逆君第029章 紀子諮齊魯 蔡侯謀陳鄭第030章 鄭室伐盟向 曲沃囚晉侯第046章 戩地君戲臣 蒙澤臣弒君第020章 晉亂兄戰弟 宋患臣弒君第006章 盟宋魯交戎 討滑鄭伐衛第005章 鄢地手足殘 黃泉母子情第049章 楚熊貲仇鄰 齊小白親盟第035章 楚莫熬伐絞 鄭公突侵宋第026章 師徒祭紀城 鄭齊悍九州第036章 姬突鬧九洲 屈暇隕羅地第034章 惡曹鄭制霸 蒲騷楚稱雄第056章 齊魯消宿怨 享見一家親第025章 亂世君臣惡 五父弒兄侄第008章 魯莒釋前嫌 鄭衛復興兵第006章 盟宋魯交戎 討滑鄭伐衛第029章 紀子諮齊魯 蔡侯謀陳鄭第054章 五大夫亂周 鄭虢力勤王第022章 曲翼續冤仇 齊魯結姻親第050章 鄄地齊語楚 倪邑鄭爭宋第038章 高渠彌謀權 姜諸兒奪政第030章 鄭室伐盟向 曲沃囚晉侯第001章 千金買一笑 烽火戲諸侯第015章 齊公平宋衛 鄭伯謀陳魯第035章 楚莫熬伐絞 鄭公突侵宋第024章 攘外徵匪戎 安內戰逆芮第058章 晉亂弒族親 魯水祀天地第013章 以利連齊魯 憑威服陳蔡第026章 師徒祭紀城 鄭齊悍九州第053章 楚熊貲徵巴 齊小白伐魯第020章 晉亂兄戰弟 宋患臣弒君第026章 師徒祭紀城 鄭齊悍九州第051章 宋礬遊齊衛 鄭詹說楚戎第007章 東海起波瀾 中原興刀兵第059章 西出徵有戎 東進伐贏徐第044章 乾時落敗名 長勺復威望第019章 莊伯新盟魯 華父始亂宋第003章 襄公戰岐山 文公集周民第036章 姬突鬧九洲 屈暇隕羅地第040章 齊公戰諸侯 紀女護君國第016章 假命伐喋宋 巧謀御蠻戎第050章 鄄地齊語楚 倪邑鄭爭宋第059章 西出徵有戎 東進伐贏徐第008章 魯莒釋前嫌 鄭衛復興兵第012章 鄭燕戰制邑 宋兵圍長葛第030章 鄭室伐盟向 曲沃囚晉侯第018章 鄭子都陷忠 魯羽父弒君第020章 晉亂兄戰弟 宋患臣弒君第018章 鄭子都陷忠 魯羽父弒君第049章 楚熊貲仇鄰 齊小白親盟第046章 戩地君戲臣 蒙澤臣弒君第013章 以利連齊魯 憑威服陳蔡第044章 乾時落敗名 長勺復威望第013章 以利連齊魯 憑威服陳蔡第033章 周詹合攻虢 鄭衛師向魯第025章 亂世君臣惡 五父弒兄侄第050章 鄄地齊語楚 倪邑鄭爭宋第054章 五大夫亂周 鄭虢力勤王第011章 衛石臘滅親 晉莊伯逆君第054章 五大夫亂周 鄭虢力勤王第054章 五大夫亂周 鄭虢力勤王第052章 齊幽盟天下 王饗宥諸侯第021章 宋謙和四方 魯怒逆九周第050章 鄄地齊語楚 倪邑鄭爭宋第030章 鄭室伐盟向 曲沃囚晉侯第001章 千金買一笑 烽火戲諸侯第040章 齊公戰諸侯 紀女護君國第007章 東海起波瀾 中原興刀兵第046章 戩地君戲臣 蒙澤臣弒君第031章 曲翼戰火生 漢淮江水寒第047章 北杏齊始霸 會柯魯索遂第015章 齊公平宋衛 鄭伯謀陳魯第024章 攘外徵匪戎 安內戰逆芮第059章 西出徵有戎 東進伐贏徐第057章 曹魯興周禮 晉室復生亂第011章 衛石臘滅親 晉莊伯逆君第050章 鄄地齊語楚 倪邑鄭爭宋第027章 繻葛起爭端 鄭伯釁王權第005章 鄢地手足殘 黃泉母子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