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1.第390章 朝堂議和,晚宴屈膝

今日不是上朝的時間,但隨着太后的一封懿旨,在小黃門們的奔忙下,五品及以上朝臣們,再度齊聚在殿中。

包括安國公蘇宗哲、衛國公趙清聖、皇叔成王等人也都悉數到場。

這般陣仗,爲的便是研究如何應對北樑人驟起的發難。

在五萬控鶴軍抵達之後,北樑在兩關之外的人馬已經足足達到了十五萬之巨,前線之形勢完全是危如累卵。

“太后、陛下,北樑人不宣而戰,無故犯我疆土,當嚴辭斥責,並採取對等之策,以彰我中原正統之煌煌天威。”

在前太子東方明倒臺之後新上任的國子監祭酒率先出列,朗聲拉開了這場討論的序幕。

這話雖然沒什麼卵用,但這一次倒沒誰去指責他迂腐,因爲這既是必要的正名之流程,也是開始討論的最佳切入點。

“太后、陛下明鑑,北樑虎狼成性,寡廉鮮恥,如今大軍出動,自不可輕易收手,在譴責申飭之餘,當立即調兵遣將,以圖固守與反制。”

“臣附議,所謂事有緩急,先前爲了剿匪安民之大局,以至於朝中無兵可派,然如今北樑十五萬大軍,傾國而來,以整個北樑邊軍主力,來攻我兩關之險,若朝廷依舊固守先前之策,無當軍僅有三萬人,縱然軍神大人在世,恐亦無力迴天!”

這個論點得到了許多人的附和,但也有知兵之人開口反駁。

“此論雖有可取之理,但已經太晚了。如今北樑大軍壓境,五萬控鶴軍圍攻青川關,十萬虎豹騎、雪龍騎圍攻雁回關,破城只在旦夕之間,便是立刻調集周遭各州郡之兵,傳令、整軍、開拔,沒個十餘日怎麼都不行,屆時一切都晚了。”

“不錯,依臣之見,當做好兩關盡失之準備,令岳將軍固守雁原州州城,再調集大軍,將戰線穩固在雁原州州城一帶,護衛中京及關中安寧。”

“荒謬!那兩關之中的三萬無當軍將士便不救了嗎?他們還在爲國浴血廝殺,他們都未放棄,我們爲何放棄他們!”

“後路穩固,無當軍自可循機突圍,眼下北樑十幾萬大軍匯聚,若無當軍能堅守到朝廷大軍匯聚雁原州州城,朝廷自可集結大軍,步步爲營,前往救援,否則兩三萬人扔進去連個水花都沒有!兩國爭鋒,爲了國家之利,總有些殘忍的決定需要做出來。”

朝堂上,你來我往,脣槍舌劍,打得好不熱鬧,但直到此刻,所有人的討論都還是在理性而正常的話術之中。

但接下來一個人的話,瞬間讓朝堂一靜。

“太后,陛下,依照老臣之見,不如遣使,向北樑求和罷兵。”

朝堂的安靜,既是因爲這句許多年沒有人提過的忌諱之言,更因爲發聲之人,乃是衆所周知的萬相心腹加姻親,大理寺卿田豐年。

而這,是不是代表着萬相的想法?

“太后容稟。臣非奴顏婢膝之人,此言之原因有三。” ωωω●ттκan●℃o

“其一,如今北樑勢大,青川關、雁回關被圍,無當軍據守,若能與北樑求和,定下罷兵之議,則能最大限度保全無當軍部衆,無當軍乃是我朝邊軍之中,最能匹敵北樑之利器,一旦全軍覆沒,則萬難重建。此乃留得青山在不愁沒柴燒之理。”

“其二,眼下朝野憂患四起,苛政待安,匪亂待平,若能得喘息之機,令朝廷休養生息,而後兵精糧足,自可報仇雪恨,一雪前恥。一時之血勇雖易,忍辱負重,卻也不失大朝氣度。”

“其三,如今朝廷除了這一條路實則是沒有辦法的,因爲雨燕州的東路邊軍已叛,武威州西路邊軍更是嚴陣以待不敢有絲毫妄動,哪怕放棄平叛大局,彙集諸軍北上,也僅能在龍城構築防線,對救援兩關所能起到的作用十分有限。所以,眼下最能起效的辦法便是令使團快馬入樑都求和,以罷兩國軍事,如此才能讓局面重新緩和過來。”

一番話說話,不少人都不由自主地點了點頭,顯然已被說服。

龍椅之畔,珠簾之後,德妃不動聲色,讓人瞧不出喜怒,“田卿此言,諸位臣工以爲如何?”

“老臣附議!”

一個聲音高聲響起,“老臣願率使團,出使北樑,忍辱負重,爲國求安!”

衆人循聲望去,開口之人,居然是盧國公。

這位如今勳貴之中,算是排得上號的頭面人物,看來是靜極思動,想要趁機找回昔日榮光了。

衛遠志冷哼一聲,“盧國公倒是挑得好時機,屆時往北樑一走,回來什麼話不都是你說了算?屆時便可重回朝堂中央,帶着北樑主子的號令,予取予求了是吧?”

盧國公應聲跪倒,高呼道:“太后明鑑,陛下明鑑!老臣一家世受國恩,願爲朝廷肝腦塗地,在所不辭,絕無此心啊!”

“太后!臣彈劾吏部尚書衛遠志,挾私怨而損公義,公然攻訐國之幹臣,請太后降罪,以安羣臣拳拳爲國之心!”

“臣附議!衛遠志當初罔顧國家大局,僅爲權爭便一力阻止北樑使團和議之策,若當初之和議能成,此番我朝便能佔據大義,必不致如此被動之局面。請太后降罪!”

兩個御史臺的官員先後出列,第一句話還好,第二句話一出瞬間讓許多人心頭猛然一跳。

阻止北樑使團議和,不是建寧侯的主意嗎?

臥槽!這是另有所指啊!

矛頭竟然敢對準建寧侯了嗎?

那下一步呢?對準姜家還是直指太后啊?

白雲邊站在隊伍中,猶豫了一下,最終還是沒有開口附和。

以他與夏景昀之間的關係,這樣公然的攻訐會顯得太刻意,反而會引起那些老狐狸的懷疑。

而這兩人的行動很顯然是他那位頂頭上司的授意,再聯繫起近日對方與萬相之間似乎越走越近的關係,箇中微妙,便不算難猜了。

龍椅之上,一向都是沉默旁觀學習的幼帝東方白忽然冷冷開口,“當日之議乃是君臣共商,豈可今日之事而怪當日之議!”

東方白開了口,原本還待再看看這些人蹦躂的德妃也只好開口道:“諸卿之言,皆頗有道理,然驟更國策,茲事體大,不得不慎之又慎。先從狼牙州調一萬勁卒西進,入雁原州城,在嶽平武帳下聽令,固守龍城防線。至於狼牙州之兵員,兵部酌情從其餘各州補充。同時,傳信西路軍主帥,命其嚴陣以待,以防後患。無事,退朝吧。”

衆人知道,剩下的大事就是開小會決定了,於是參拜之後,齊齊退出。

他們帶着各式各樣的猜想,激動得如同跟一個素未謀面的姑娘結親之後,即將挑起蓋頭前一般,忐忑又滿懷着憧憬。

這大勢一變,就不知又有多少人沉渣泛起,又有多少人跌落雲端了。

而那些真正的頂級大佬,如蘇老相公、趙老莊主等人則是一臉坦然地慢慢走了出去。

想什麼呢,太后要真的急,昨天晚上羣臣就該深夜入宮議事了,還等得到今日。

明顯就是來釣魚的,沒想到還真有自以爲聰明的魚往外蹦個不停。

二人同乘了一輛馬車,蘇老相公看着趙老莊主,“姜玉虎到底能不能行?”

軍報之中的蛛絲馬跡,在兩個知兵的頂級老狐狸面前,壓根沒什麼秘密。

不同於自己被自己迷惑的北樑人,還以爲姜玉虎不在是他們的計謀得逞,這兩人是都明確知道姜玉虎去了無當軍大營,而且還提前有了提防的。

那麼軍報之中不見姜玉虎的消息,無當軍又打得如此保守,很顯然是姜玉虎有了後手。

現在問題的關鍵就在於,這位繼承了老軍神姜青玄赫赫威名,肩挑起無當軍不敗神話的年輕人,到底能不能逆風翻盤?

對面可是足足十五萬的北樑鐵騎,還有着北樑鎮南王的親自統帥。

趙老莊主笑着道:“至少從眼下看,你的寶貝孫女婿和太后娘娘都是信任姜玉虎的。”

蘇老相公翻了個白眼,“我又不瞎,能看不出他們的信任?我是問你,你覺得姜玉虎能不能行。”

言語之間的意思,就是你這位頂級情報頭子,就沒點更新更有力的左證嗎?

趙老莊主搖了搖頭,“姜玉虎此番爲了隱秘,都沒跟朝廷來一封密信,我上哪兒知道那些啊!再說了,天高路遠,消息傳遞起來,還沒青川雁回兩關裡面,兵部固定的飛鴿傳書快呢!等着吧,每日一報若是沒問題,那就說明關城還沒破。”

“要你有個啥用!”

蘇老相公不滿地嘟囔一聲,“還好今天沒人往黑冰臺上找事,若是誰給來一句都是因爲黑冰臺荒廢了時間,重建又不力,以至於沒有發現北樑異動,致使局勢傾頹如此,我看你這是把你那義女和義女婿架在火上烤了!”

趙老莊主哼了一聲,沒有回答,扭頭看着車外,眉宇之間,盡是憂愁。

——

“高陽,今日之事,看你一言不發,有何高見啊?”

一起走回中樞小院的路上,萬文弼開口問道。

這話一出,幾位朝中大佬都看了過來。

夏景昀輕聲道:“今日大理寺卿有一句話說得很好,就當下之局面,遠水難解近渴,我們做不了什麼,不如靜待北面戰局塵埃落定,再有所行動。太后娘娘的處置,十分妥當。”

嚴頌文開口道:“聽建寧侯之意,莫不是認爲青川關和雁回關的戰事還能有變故?”

夏景昀平靜道:“虎豹騎、雪龍騎圍雁回關,控鶴軍攻青川關,北樑五大邊軍來了三支,控鶴軍原本是北樑攻略西域的主力,從這麼遠的地方調過來,足見樑帝苦心孤詣許久,以有心算無心,以十五萬對三萬,我朝勝算確實不大。但是.”

他看着嚴頌文,忽然輕輕一笑,“我還是相信安國郡王。”

嚴頌文愣了愣,一甩袖子,“軍國大事,豈能如此兒戲!”衛遠志冷哼一聲,“疑人不用,用人不疑,安國郡王軍功累累,率領無當軍扛起姜家大旗多年,不支持他我們還能支持誰?支持盧國公去割地求和嗎?”

嚴頌文出身御史臺,當然不甘示弱,“衛大人,這是兩軍對壘,這是軍國大事!不是你與我在此吵架吵出個輸贏就能改變局面的!”

“好了好了。都是同僚,正常論事而已,何須動怒。”

萬文弼主動出來打圓場,而後開口道:“說起吵架,今夜京中才俊與那北樑世子的宴會,高陽身爲我朝年輕一輩之翹楚,不如親臨坐鎮,不讓那北樑蠻人佔去了上風啊!”

“好啊!今夜我不當值,倒沒多少事情。”

夏景昀爽快地答應,讓原本只是隨口一說的萬文弼也有一瞬間的愣神,旋即只好乾笑着道:“有高陽出馬,想那胡虜小兒,翻不起什麼風浪來了。”

衆人說笑着走回了中樞小院,而後衛遠志瞅了個時間,便進了夏景昀的工房,一臉不解,“你爲何答應他啊?”

夏景昀笑着道:“也沒什麼大不了嘛。”

“什麼沒什麼大不了。你現在是中樞重臣了,怎麼還能去湊小孩子的局,你看白雲邊都不去!萬相擺明了就是想壓你的名聲啊,你別告訴你看不明白!”

夏景昀微微一笑,“名聲獲得的途徑有很多,不一定非要高高在上,神神秘秘。既然未來免不了要跟北面那個吵鬧的鄰居打交道,先跟這幾位北樑才俊見見面熟悉熟悉也是好的。”

衛遠志見夏景昀心頭有數,便也不再多說,嘴角也帶着笑容,“那就好,想來也是,論起吟詩作賦,這些人加在一起,也不夠你一個人收拾的。”

申時剛剛過半,一位位年輕人就陸續走向了鴻臚寺中。

萬玄明在請教了他爺爺之後,放棄了在自家府中或者鳴玉樓等地設宴的想法,依舊將宴會設在了鴻臚寺中,以確保不會被有心之人抓住把柄。

但宴會雖然設在鴻臚寺,但他卻精心挑選了城中名廚前來掌勺。

萬相親孫有請,這些廚子哪敢違逆,鴻臚寺卿也盡心盡力地帶着人幫忙做好了晚宴的各種陳設。

年輕人們陸續走來,萬玄明當仁不讓地當起了東道主,熱絡地和衆人打着招呼,然後將他們引到薛文律等人面前。

然後,那些衣衫華貴的年輕人都紛紛執禮甚恭,言語之間更是多有吹捧,讓薛文律等人十分受用。

這種衆星捧月的場景,纔是他們在來之前所預想的。

雖然到得晚了些,但終究是到了。

在自己的地盤上欺壓自己人都還不算,要在別人的地盤上欺負別人,那才叫真的暢快!

看着眼前這些軟骨頭,他小心地收起鄙夷,矜持又親和地微笑着,將他在北樑朝野引以爲傲的風姿展現得淋漓盡致。

說話間,幾個年輕人又走了進來。

薛文律敏銳地發現,他們的衣衫服飾比起先前之人都要差了不少,但他卻沒有因此而看輕這些人,因爲他知道,若論起才幹,這些人或許纔是真正的棟樑,而又因爲出身,纔是最容易被他示好籠絡的人。

在萬玄明明顯少了幾分親近的介紹下,薛文律卻很熱情地問候起來。

衆人受寵若驚,更有人的臉色肉眼可見地紅了。

他們雖然大多都已經通過了科舉的選拔,入朝爲官,但眼下地位低下,見識並不算多,如薛文律這等親王之子,北樑正使,更兼才名遠揚之人,平日裡連見都難得一見,更別提被對方如此和藹相待了。

雖然彼此差不多都是同齡人,但身份地位的懸殊,還是讓他們產生了一種難以自持的仰望,繼而對其心生大大的好感。

原來北樑人也並不都是蠻夷粗野之輩。

原來北樑也有這等禮賢下士之人。

北樑衆人也很滿意,這些軟骨頭的南朝人,若略施恩惠便能爲自己所用,那簡直再好不過。

但就在這一片祥和中,一個聲音平靜響起,“在下想問貴使,你們既然奉貴國皇帝之命,出使我朝,意欲和議,爲何又不宣而戰,犯我大夏疆土?是貴國之君出爾反爾,還是貴國向來將信義視若無物?”

薛文律微微眯眼,看着那個開口的年輕人。

衣着普通,身形瘦削,顯然出身寒微,但腰背挺直,神色平靜,給人的感覺就如路旁一塊的青石,普通卻又頑固。

“放肆!李端叔!此間不是你胡言亂語之地!”

“正是!今夜賢才齊聚一堂,共襄盛舉,你在此挑撥是非,是何居心?”

萬玄明也在心頭叫苦不迭,他只想着此人是去年的探花郎,自然應該叫上,卻沒想到此人竟如此不長眼,說出這等話來。

他正要向薛文律解釋,薛文律卻擺了擺手,風度盡顯,“大家都是年輕人,齊聚一堂,有什麼就說什麼,豈有怪罪之理。”

在衆人又一片誇讚他大人大量的馬屁聲中,薛文律看着李知義道:“今夜與諸位共聚,在下並非什麼大梁使臣,只是一個想與諸位賢達坐而論道的年輕人,至於政務之事,本使自當與貴國太后及臣工在朝堂之上相論,卻不便在此間多言。”

李知義神色之中頗見義憤,“閣下若不以使臣之身,便是尋常北樑子民。貴國悍然出兵,屠刀砍向我朝邊軍,我朝將士正在戰火之中浴血廝殺,在下安能在此與汝等言笑晏晏,舉杯相和!你所言之共襄盛舉,不過是你邀買人心,以壯聲勢之手段罷了!”

這話一出,原本站在他身旁的“好友”們悄悄挪開了腳步。

“大膽!”萬玄明終於坐不住了,這不僅是指着薛文律等人的鼻子罵,更是將他也連帶在一起罵了,“來人啊!將此狂悖之徒,趕出此間!”

幾個護衛立刻就要上前,李知義怡然不懼,人生的起落他經歷得多了,這點並不算什麼。

“嘿!不是坐而論道嗎?怎麼說了兩句就受不了要趕人了?萬公子,你咋跟個小娘子一樣,挑逗兩句話就急眼呢?”

李知義的身後,徐大鵬和曾濟民等人走了進來。

徐大鵬笑着道:“在下仰慕世子殿下風采,不請自來,世子殿下不會生氣吧?”

薛文律笑了笑,“閣下說笑了,萬兄,這幾位是?”

萬玄明警惕地看着徐大鵬,“這幾位便是當初和建寧侯一起從泗水州中舉入京的同窗。”

他刻意咬重了建寧侯三個字,提醒薛文律要多加註意。

薛文律聞言一笑,“竟是夏大人的同窗,在下久仰夏大人之才高如山,謀深似海,可惜始終緣慳一面,今日諸位可要與我好生說說夏大人的往事呢!”

這話一出,一旁立刻有人捧場道:“世子殿下亦是北樑大才,與建寧侯可謂不分伯仲啊!”

“是啊,難得世子殿下還能有如此謙和之心,所謂海納百川,有此度量何愁不能建功立業,名垂青史啊!”

徐大鵬眉頭一皺,“你們沒事吧?就算如今北樑人來勢洶洶,但前線戰果猶未可知,我堂堂中原正統,也不是沒有一戰之力,你們至於這般阿諛奉承嗎?我且不說這位世子殿下是不是有真才實學,建寧侯那麼有才學,還屢次救江山社稷於危難,也沒見你們這麼吹捧過啊?”

那些本就是在此番大變局中遭了大罪的勳貴和世家子弟在心頭暗罵,不是因爲他夏景昀厲害,我們至於把注都下在北樑人身上嗎,還想我們念他的好?做夢去吧!

薛文律笑着道:“閣下許是對在下,對在座諸位有所誤解,今日承蒙萬兄設宴,在下就是想與諸位相聚一番,領略南朝風物人情,不虛此行罷了,而諸位亦是賞臉,大家相談甚歡,共襄盛舉而已。至於夏大人,只可惜他如今已登高位,想來也不會出席咱們這等宴會。在下相信,只要他能來,大家也絕不會忘記自家英雄的。”

“對啊,你這話說的好沒道理,建寧侯如今高高在上,我們想吹捧他也沒機會啊!”

“不錯,建寧侯自重身份,又豈會如世子殿下這般親民呢。”

就在這時,門口忽然想起一聲高呼,壓下了場中紛擾,“建寧侯、戶部尚書,夏大人到!”

一片愕然之中,換了官服,只穿着一身普通的青衫的夏景昀邁步走入,神色從容,風姿卓然,微笑走來,“本侯不請自來,不會擾了大家的興致吧?”

徐大鵬看着薛文律,“世子殿下,你臉怎麼紅了?”

夏景昀微笑上前,“說什麼胡話,世子殿下這是精神煥發。”

“是是是,精神煥發。”

薛文律被夏景昀的出現打了個猝不及防,又被夏景昀身上那仿如他父親等人那種氣度所攝,一時間竟有了幾分恍惚,但很快反應過來,“夏大人能來,榮幸之至!那咱們入席吧?”

夏景昀的目光環視一圈,先前對着北樑人一通獻媚討好的諸多權貴公子紛紛低頭不敢直視。

他便扭頭看着萬玄明,面帶飽含深意的微笑,“萬公子,客隨主便,你是東道,你來安排吧。”

面對着這個爺爺都不敢正面抗衡的對手,萬玄明哪敢有半分遲疑,忙不迭地下去安排。

與此同時,一支遲來的信鴿,沿着熟悉的路,扇了扇翅膀。

在它前方不遠處,便是它此行的終點,亦是期盼它已久的中京城。

375.第365章 天將降大任於白也268.第263章 三招定秦第141章 下馬威?(爲盟主文帝誅薄昭加更)215.第211章 總有些東西高於利益224.第220章 庶民的力量442.第430章 威逼利誘,大局終定356.第349章 一檄驚天下(上)第199章 戶部驚變第7章 令人驚歎的表演第42章 人生如戲,全靠演技272.第267章 滿城驚懼213.第209章 蝶落仇生362.第354章 一戰擒兩“王”第108章 長街有人 長槍有血第113章 岳陽收尾,蘇家風雨至(白銀盟加更436.第424章 步步爲營,七姓亂起344.第337章 白公子逆天改命437.第425章 二虎相爭,真龍入朝299.第293章 皇命欽差,如朕親臨第465章 狂風暴雨,反擊開始367.第357章 成王認慫,萬相哀嘆330.第323章 等君來423.第411章 夏景昀,膽大包天第10章 不速之客300.第294章 真相之下305.第299章 不動聲色定風波281.第276章 天知地知,你知我知223.第219章 崇寧帝的意外反應第81章 數千年的信念(求訂閱)第184章 高下立判248.第244章 秦家的選擇308.第302章 各懷心思,各有準備第12章 建寧雲家第155章 溫酒定前程286.第281章 悲劇的白公子422.第410章 風雪寒夜,北樑劇變第460章 百官之首,大夏丞相!452.第440章 真兇落網,明珠心折323.第316章 一座圍城439.第427章 吟鞭東指,天下爲棋第176章 力挽狂瀾第176章 力挽狂瀾315.第308章 插翅難逃第467章 反擊如疊浪,一戰定乾坤第100章 風雨來兮能臣落第166章 廣陵州逞兇,白雲邊接戰421.第409章 龍爭虎鬥,驟風將起376.第366章 三喜臨門第187章 塗山三傑第471章 樓嵐事定,玉虎歸籠344.第337章 白公子逆天改命330.第323章 等君來400.第389章 泰山壓頂,冬水太涼第50章 面見德妃第87章 秋闈(白銀盟加更之五)第200章 是兄弟就來踹一腳第454章 深情不負,心結盡解單章聊聊天340.第333章 離間410.第399章 南下東出,西歸北上第87章 秋闈(白銀盟加更之五)301.第295章 內幕與強敵第465章 狂風暴雨,反擊開始388.第377章 還有這樣的操作?348.第341章 大風將起!328.第321章 房中對,破局之道387.請假一天345.第338章 一言可抵十萬師451.第439章 與美同行,機鋒暗藏第206章 姜家軍神第160章 各方反應第54章 德妃的回饋第25章 不可能!絕對不可能!第24章 我家二郎這麼厲害了?455.第443章 星夜狂奔,暗棋落子第20章 記住了,我叫夏景昀243.第239章 一隻鴨子的騰飛第201章 石家覆滅第122章 共登山,利見大人333.第326章 入雲龍第173章 殺人還要誅心?第85章 昭陽宮驚變(求訂閱)第466章 天雖未涼,世家將伏333.第326章 入雲龍第76章 姜家玉虎(求訂閱)342.第335章 宿命的人選447.第435章 如臨大敵,如見神明422.第410章 風雪寒夜,北樑劇變第201章 石家覆滅第12章 建寧雲家第106章 反殺!451.第439章 與美同行,機鋒暗藏第146章 酒宴前,狼狽爲奸(爲盟主北冥沒有319.第312章 捷報入京第50章 面見德妃第205章 小軍神親迎?第20章 記住了,我叫夏景昀第450章 雷落九天,風捲殘雲第145章 石尚書的震驚
375.第365章 天將降大任於白也268.第263章 三招定秦第141章 下馬威?(爲盟主文帝誅薄昭加更)215.第211章 總有些東西高於利益224.第220章 庶民的力量442.第430章 威逼利誘,大局終定356.第349章 一檄驚天下(上)第199章 戶部驚變第7章 令人驚歎的表演第42章 人生如戲,全靠演技272.第267章 滿城驚懼213.第209章 蝶落仇生362.第354章 一戰擒兩“王”第108章 長街有人 長槍有血第113章 岳陽收尾,蘇家風雨至(白銀盟加更436.第424章 步步爲營,七姓亂起344.第337章 白公子逆天改命437.第425章 二虎相爭,真龍入朝299.第293章 皇命欽差,如朕親臨第465章 狂風暴雨,反擊開始367.第357章 成王認慫,萬相哀嘆330.第323章 等君來423.第411章 夏景昀,膽大包天第10章 不速之客300.第294章 真相之下305.第299章 不動聲色定風波281.第276章 天知地知,你知我知223.第219章 崇寧帝的意外反應第81章 數千年的信念(求訂閱)第184章 高下立判248.第244章 秦家的選擇308.第302章 各懷心思,各有準備第12章 建寧雲家第155章 溫酒定前程286.第281章 悲劇的白公子422.第410章 風雪寒夜,北樑劇變第460章 百官之首,大夏丞相!452.第440章 真兇落網,明珠心折323.第316章 一座圍城439.第427章 吟鞭東指,天下爲棋第176章 力挽狂瀾第176章 力挽狂瀾315.第308章 插翅難逃第467章 反擊如疊浪,一戰定乾坤第100章 風雨來兮能臣落第166章 廣陵州逞兇,白雲邊接戰421.第409章 龍爭虎鬥,驟風將起376.第366章 三喜臨門第187章 塗山三傑第471章 樓嵐事定,玉虎歸籠344.第337章 白公子逆天改命330.第323章 等君來400.第389章 泰山壓頂,冬水太涼第50章 面見德妃第87章 秋闈(白銀盟加更之五)第200章 是兄弟就來踹一腳第454章 深情不負,心結盡解單章聊聊天340.第333章 離間410.第399章 南下東出,西歸北上第87章 秋闈(白銀盟加更之五)301.第295章 內幕與強敵第465章 狂風暴雨,反擊開始388.第377章 還有這樣的操作?348.第341章 大風將起!328.第321章 房中對,破局之道387.請假一天345.第338章 一言可抵十萬師451.第439章 與美同行,機鋒暗藏第206章 姜家軍神第160章 各方反應第54章 德妃的回饋第25章 不可能!絕對不可能!第24章 我家二郎這麼厲害了?455.第443章 星夜狂奔,暗棋落子第20章 記住了,我叫夏景昀243.第239章 一隻鴨子的騰飛第201章 石家覆滅第122章 共登山,利見大人333.第326章 入雲龍第173章 殺人還要誅心?第85章 昭陽宮驚變(求訂閱)第466章 天雖未涼,世家將伏333.第326章 入雲龍第76章 姜家玉虎(求訂閱)342.第335章 宿命的人選447.第435章 如臨大敵,如見神明422.第410章 風雪寒夜,北樑劇變第201章 石家覆滅第12章 建寧雲家第106章 反殺!451.第439章 與美同行,機鋒暗藏第146章 酒宴前,狼狽爲奸(爲盟主北冥沒有319.第312章 捷報入京第50章 面見德妃第205章 小軍神親迎?第20章 記住了,我叫夏景昀第450章 雷落九天,風捲殘雲第145章 石尚書的震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