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7.第357章 成王認慫,萬相哀嘆

三千破五萬?

對面那是五萬頭豬嗎?

不是說英國公是出生軍旅世家,乃是軍中宿將嗎?

不是說蕭鳳山乃是文武雙全,沙場造詣不凡嗎?

怎麼就這麼幹淨利落地敗了?

還被一戰生擒了?臉都丟完了!

咦?不對啊!

姜玉虎不是在給老軍神守靈嗎?

什麼時候去的汜水關?

信使簡簡單單的一句話,在衆人的腦門上掛起一長串的問號,驚得朝堂羣臣個個懵逼。

而這背後所傳遞出來的種種信息,和即將引發的種種結果,都讓不少人的大腦在此刻以極速轉動着。

成王更是瞬間慌了神,他敢跳出來,就是因爲想到呂蕭二賊如今幾乎等於兵臨城下,太后和陛下必然面臨着不小的壓力,這時候建言,達成目的的可能很大,同時哪怕是英國公他們最後真的再度翻盤,他有這樣一番表演,也能立於不敗之地。

但如今.

這兩人不是說着很厲害嗎?怎麼一下子就被錘死了呢!

萬文弼也傻眼了,他和成王的想法大同小異,只不過他的本事更高,口才更好,找到了更好的切入點,依舊是試圖藉着這個勢頭“逼迫”朝廷低頭,從而壯大自己的聲望,籠絡起對自己忠心的勢力,而後慢慢將這個相位徹底夯實。

但誰能想到,這才幾日,說起來不可一世的呂如鬆和蕭鳳山,帶着麾下的幾萬精兵一起,直接淪爲了階下囚。

而偏偏這麼湊巧,自己今日剛剛站出來表露出一點東西,轉頭消息就到了。

朝堂之上那些事不關己的朝臣們,則是帶着幾分複雜的古怪神色,看着站在場中的成王和萬相,眼神之中,有戲謔,有嘲諷,有幸災樂禍,也有擔憂。

這兩人,一個扯着宗親勳貴的大旗,打着護衛社稷的名號,結果護衛社稷最好用的辦法還是刀兵,成功護衛社稷的人依舊還是姜家;

一個藉着呂如鬆和蕭鳳山大軍壓境的勢頭,試圖逼迫朝廷妥協,結果呂如鬆和蕭鳳山被人家一戰給生擒了,一切的理由都開始變得荒謬而可笑。

就在這一片沉默中,一個聲音淡淡響起。

“如此喜訊,諸位爲何不歡欣鼓舞,是因爲不高興嗎?”

衛遠志彷彿就是完全不在乎得罪人一般,冷冷開口。

你他孃的!

衆人心底都是一陣暗罵,同時朝堂上幾乎是應聲響起一陣嘈雜的歡呼,接着纔開始忙不迭地找補起來。

“臣等只是過於震撼,一時失態,請太后、陛下明察。”

“太后、陛下,實在是這三千破五萬之事,太過驚世駭俗,臣等一時竟覺得有些不可思議,請太后、陛下明鑑。”

“經此一戰,大患盡去,朝廷可安,社稷可安矣!”

珠簾之後,德妃平靜道:“諸位卿家多慮了,衛大人想來也只是一聲提醒,並無他意。”

萬文弼到底是從小人物慢慢混上來的,又在朝堂浸淫多年,很快就反應了過來,朗聲開口,“陛下應天登基,自有天助,安國郡王一戰擒二賊,彌消大患,實乃社稷之幸,萬民之幸!如此便也無需那些繁雜手段,陛下天威到處,自有四方畏服!”

說完萬文弼忐忑地低着頭,等待着上方的迴應。

德妃的聲音從珠簾後緩緩飄出,“陛下天威,自是不凡,但能得此勝亦有賴於安國郡王及麾下衆將士傾力而戰,方能安國定邦,萬卿領着中樞諸公需儘快好生議定封賞諸事,勿要寒了前線血戰將士之心。”

見太后沒有開口,萬文弼終於長長鬆了口氣,“老臣領旨!”

一場風波過去,再加上這等好事,朝堂之上的氣氛也自然地輕鬆了不少。

而就在這時,又一個身影邁步出列,“太后、陛下,臣有本奏!”

衆人循聲看去,卻見是新任刑部左侍郎邢師古,心頭登時一凜。

“邢卿請講。”

“太后、陛下,今聖天子新立,各地叛軍洶涌,宜召各州州牧入朝覲見,問明情況,面授機宜,早安大局,以還天下太平,百姓平安爲要!”

“不可!”

“萬萬不可!”

邢師古的話音方落,便是接連幾聲駁斥。

這一次,卻不是先前暗藏機鋒的明槍暗箭,明爭暗鬥,而是朝臣真心實意地反對。

而且大多都是朝中重臣。

誰都聽得出來,邢師古冠冕堂皇的話背後,就是要逼着各州州牧給個態度,是忠還是不忠。

忠的話,就乖乖進京,任人魚肉,不忠的話,那朝廷自然就會按照不忠的態度來對待。

在承平時節,這樣的做法沒有任何問題,州牧州牧本就是代天牧民,依舊是朝廷的臣子,能讓你上,自然可以讓你下,讓你回京,抑或直接去職,甚至都不需要任何理由。

但是,眼下的情況卻不一樣。

“太后、陛下,如今四方局勢本就不穩,貿然徵召州牧入朝,恐生事端啊。”

“太后明鑑,當下各地紛亂,州牧坐鎮各州,指揮平叛,一旦州牧離開,各州之士羣龍無首,若使叛軍趁機坐大,則得不償失啊!”

“太后,如今天下十三州,除開泗水、雲夢二州叛亂平定,其餘各州各有憂慮之處,依老臣之見,當徐徐圖之,聚大力而撫一州,而後照例推行,而後天下自定!”

“依照諸位大人之言,如今各州州牧手握軍伍,實力不俗,朝廷不能得罪,一旦他們心生不滿,便可能趁機生事,那我就想問一句,這樣哄出來的臣子,還是我大夏的臣子嗎?如今都召不來,未來就能召得來了?”

開言獻策的邢師古還沒反駁,衛遠志又一次跳了出來,冷冷開口。

他看着衆人,“我當年亦是先帝召回京中爲官的,何曾有過半分猶豫?如今陛下召見各州州牧入朝,不是爲了將他們叫來砍殺了,而是要分析各州情況,制定更好的剿匪平亂之策,若是因爲心憂自己封疆大吏之權會喪失而不願回京,這樣的臣子留之何用?”

“朝廷要的是爲國盡忠的臣子,而不是挾兵自重的野心家!如果按照諸位大人的策略,這天下何時能夠平定?一年、三年、十年?你們躺在此間好酒好菜,嬌妻美妾等得起,那些離散於戰亂的百姓等得起嗎?”

“衛遠志!你無理取鬧!”

“我無理取鬧?你說說我哪點做得不對?”

“治大國若烹小鮮!豈有如此草率激進之理!若是真的逼反各州,又當如何?”

衛遠志冷冷一哼,“反了正好!朝廷本就要派兵平叛,平一個是平,平兩個也是平!想要身死族滅,那就儘管來試試!”

“你!”

一個老臣氣得直跺腳,目光也不掩飾地看着夏景昀,“朝堂不是那麼簡單的,一腔孤勇橫衝直撞,是要吃大虧的!”

夏景昀一臉詫異,“賀大人這是在說我?”

看着夏景昀那滿臉無辜的樣子,老頭兒的氣又撒不出來,轉身朝着德妃和東方白一拜,“太后、陛下,老臣之言句句發自肺腑,全無私心,如今局勢還遠未到可以高枕無憂之時,行事當慎之又慎,邢侍郎之策,太過想當然,請太后三思,請陛下三思。”

隨着老頭兒的話,陸續又有不少人跟着開口,大殿之上,響起了整齊的喊聲,“請太后三思,請陛下三思!”

到了這個份兒上,夏景昀也不再裝死,邁步出列,“太后、陛下,臣有一言。”

東方白急切道:“愛卿請講!”

夏景昀正色道:“逆賊東方明弒父登基,陛下起兵撥亂反正,得位之正,無可爭議。如今朝堂既定,南方三州已平,更兼中州、龍首州在手,呂蕭二賊落網,正當掃平天下以安萬民。邢侍郎之建言,臣以爲可行,原因有四。”

“眼下天下各州,除泗水、雲夢二州之外,叛亂四起,烽煙處處,黎民飽受戰亂離散之苦,屢遭惡賊亂匪之害,天子統御萬民,當有爲民生計,速平天下,此天子之責,此其一也!”

“北疆之外,北樑虎視眈眈;西戎之地,域外諸部暗藏禍心;若不能速平天下,難免有強敵入寇之危,以致戰火更甚。故將統領平叛諸事之州牧入朝,與陛下及中樞共論情況,以期速定天下,此其二也!”

“各州州牧,皆受命於天子,執掌一州軍政大權,然新帝登基,施政之術各有不同,自當入朝述職,既可向陛下陳述各州之風土人情,軍政要務,亦可由陛下面授機宜,領悟新政之精髓。同時,此等封疆大吏之留任、更換諸事,皆需陛下親眼過目而決斷,故召其入朝面談,並無不妥,此其三也!”

“最後,若不願入朝之人,則中樞亦可調整策略,以更穩妥更合理的姿態去處理該州之亂局,不至於延誤時機,甚至貿然派兵以至於損兵折將。”

“綜上諸因,徵召州牧入朝一事,並非如諸位臣工所言,全無道理,至少是有可取之處的。”

這一番話,說得不少朝臣都深以爲然,當然,這些本就是屬於牆頭草一類的,原本也是可以忽略不計的。

至於那些真正有資格影響朝堂,或者打算跟夏景昀掰掰手腕的,眼見夏景昀終於肯站出來辯論,立刻像是聞見了腥味的貓,激動了起來。

“建寧侯,老夫還是那句話,若是四方不穩,該當如何?”

夏景昀坦然以對,“如今的四方已經不穩了。”

“老夫說的不穩和眼下的不穩是一回事嗎?建寧侯在這朝堂之上,也要行此詭辯之術麼?”

夏景昀微笑道:“嚴少保爲何對我朝的封疆大吏這麼沒信心呢?他們若都是忠臣,何來不穩?”

老頭兒的嘴角抽了抽,看着夏景昀,這些封疆大吏忠不忠心你還不知道嗎?

你們已經殺了一個封疆大吏了,現在擱這兒跟我說封疆大吏都是忠臣?

他無語地看着夏景昀,一旁另一個嘴巴快些的人已經開口反駁了,“那若是他們不忠呢?”

夏景昀沒有回話,只是笑吟吟地看着他。那人猛地反應過來,若是他們不忠,那不就正該想辦法解決嗎?

朝堂之中,忽然沒了聲音,以至於一聲通傳,顯得那麼清晰。

“太后、陛下,四象州州牧吳齊力求見,此刻正在宮門外候旨。”

殿中羣臣瞬間懵了,議論紛紛,而等到太后傳召,吳齊力的身影真的出現在大殿之外,殿中更是一片譁然。

居然真的是他?

居然真的有州牧主動入京來朝了?

“肅靜!”

如今的首領太監靳忠甩了一下鞭子,衆人這才反應過來,老老實實安靜地站在原地。

身上風塵僕僕,只是簡單洗了把臉的吳齊力雙膝跪地,行起大禮,“臣,四象州州牧吳齊力,拜見太后,拜見陛下,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

東方白開口道:“吳卿平身。”

吳齊力卻沒動,而是老實地跪伏在地,“州牧無詔不得入京,然臣知先帝駕崩,陛下登基,效忠之心難耐,以致徹夜難眠,前日得知陛下行登基大典,實在按捺不住,便私自入朝求見,面稟四象州諸事,臣自知有罪,請太后和陛下責罰!惟願留此有用之身,爲太后和陛下,爲江山社稷,略盡綿薄之力!”

聽着這話,衆人忍不住嘴角抽了抽,哪裡不明白他爲何來朝,想來便是得知了呂蕭二賊的事情,星夜入京的。

但正是因爲想明白了這個道理,他們才陡然發現,夏景昀和他那一派的人,提出剛纔那個建議,莫非真有可取之處?

如今朝廷聲勢大漲,正是做這些事情的好時機啊!

而且本來就有叛亂,真要有什麼不對,確實也不怕,無非就是麻煩點,但若是等到天下已定,太平初見,再起叛亂,再打一場仗,就得多掂量一下了。

“吳卿入朝請見,以忠心事君上,哀家甚慰。不過,無詔入京之事,亦不得不罰,罰俸三年,以儆效尤吧!”

德妃緩緩開口,直接爲此事定了性。

吳齊力心頭大定,知道這關鍵一步,終於是走對了。

正當他緩緩起身,殿外又傳來一聲通傳,“太后、陛下,狼牙州州牧蘭廷望求見,此刻亦在宮門外候旨。”

殿內,一道道目光瞬間都看向了夏景昀。

這一切,也在這位炙手可熱,如日中天,號稱多智近妖的建寧侯的預料之中嗎?

當蘭廷望走入殿中,瞧見吳齊力居然同樣在內,心頭咯噔一聲,暗罵一句狗東西跑得真快!

“臣,狼牙州州牧蘭廷望,拜見太后,拜見陛下,恭賀陛下登基,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

幾乎一樣的話,在德妃和蘭廷望之間又說了一遍。

但不同之處在於,蘭廷望還說道:“逆賊呂如鬆當日領兵坐鎮狼牙州之事,狼牙州中世家豪族多有攀附,臣已命州中長史前往緝拿,聽憑太后及陛下發落!”

“蘭卿有心了,這些人如何定罪,中樞商議吧。”

待萬文弼領命之後,德妃笑着點頭,“二位卿家旅途奔波,且先去休息,之後自有召見,還要向二位卿家多多詢問兩州情況。”

吳齊力和蘭廷望恭敬答應,心頭長出了一口氣,看這架勢,這半生富貴是肯定能保住了,至於權勢.

他們不約而同地將目光投向了站在文官隊伍前列,一羣老頭子中明顯年輕得不像話的那個男人。

在散朝聲中,官員們緩緩走出。

夏景昀跟着幾位中樞重臣去往本名政事堂的中樞小院,神色平靜,彷彿朝堂之上的風波和爭論都不存在一般。

但他可以心如止水,朝堂羣臣可做不到。

他們在走出宮門的路上,望着那道背影,目光之中,多了一絲敬畏。

泗水、雲夢、廣陵、龍首、再加上今日來效忠的狼牙、四象,以及本就處在朝廷控制之下的中州。

天下十三州,朝廷已經穩穩拿下了七州之地,若是再將佔據關中的西鳳州以及被狼牙、龍首夾擊的九河、白壤二州拿下,天下精華之地便算是盡歸朝廷,只剩三個邊疆之地了。

這麼說來,建寧侯的行事都是在計劃之中嗎?

衆人在心頭默默想着,建寧侯看似如此草率荒誕的提議,竟都能有這般長遠的思量嗎?

沉默之間,一種類似於信心和畏懼交織的心裡在漸漸滋長。

權臣是什麼?

就是通過一次次的勝利,讓人知道,你要做的事情都做得成,讓人敢跟隨或者不敢反對。

當沒有人敢攔在你的前路之上,任何對你的猶疑都將變成錯失的機會時,你自然就可以說一不二,翻手爲雲覆手爲雨。

夏景昀是不是這麼想的,他們不知道。

但他們的心意的確在按照這個方向生長。

——

成王府,翹首以盼的成王世子終於等到了父王的車駕,匆匆迎到了門外。

但父王露面的第一個表情,就讓他心頭一沉。

“父王,怎麼了?”

成王默默擺手,大步走入了正堂,在屏退左右之後,憤憤一拳砸在了案幾之上。

“那夏景昀實在可惡!定是早早設好了圈套,等着我們露頭,如此險惡用心,讓本王這一次吃了大虧!”

“啊?”成王世子一驚,“那怎麼辦?”

成王嘆了口氣,“如今他勢大,此番貿然出頭無果,惡了對方,怕是接下來都要謹小慎微了。”

“王爺!你還裝得下去嗎?”

聲音緩緩響起,成王妃從後堂走出,看着自家夫君,“既已顯露心志,陛下和建寧侯自然有了提防,你再如何僞裝,人家也是不信的。爲今之計,不如索性直接表明心志,聚攏一幫宗親勳貴以圖自保。你身爲皇叔,只要不做出格之事,太后和陛下也會顧忌你的身份,不會對你如何的。畢竟,你只是想在他們的朝堂上要幾分權力,而不是推翻他們。”

成王聽了這話,卻猶豫不決,“說得簡單,自古無情帝王家,惹來猜忌,一紙詔書就能要了我們闔府上下的性命。還是謹小慎微,更穩妥些,猜忌就猜忌吧,總不能無緣無故就對我做什麼吧?”

成王妃看着自家夫君,長嘆一聲,轉身走了出去。

蠅頭小利就引得他奮不顧身地冒險,等到真正該冒險決斷的時候,卻又被嚇破了膽子不敢火中取栗,這樣的人,成什麼大事,做什麼英雄。

若非胎投得好,怕是連個街邊小販都不如吧!

“王妃,咱們這是去哪兒?”

走出王府大門,隨從恭敬問道。

“備馬,入宮,我要去見太后娘娘。”

——

中樞小院之中,中樞重臣們散朝之後都齊聚於此,商議諸般大事。

如夏景昀、衛遠志等還兼着其餘各部職司的,若無值守之事,下午便會去往各自的部堂。

而萬文弼和楊維光這樣的丞相和副相便無需如此奔波,只需在此間安坐,調和天下。

所以,萬文弼在入主此間的第一時間,就將自己那間居中的工房好生整飭了一番,變成了自己喜歡的樣子。

但現在,坐在心愛的書桌前,他的心卻沒有多少悠閒和放鬆,反倒是久久不能平靜。

今日之事,大大出乎了他的意料。

他並不在乎自己的出頭會不會被夏景昀識破或者警醒,自己在開始之前有過鋪墊,在之後也有過一番解釋,想來應該不成什麼問題。

真正讓他苦惱的,是他今日才驚覺,夏景昀的政治手腕完全不像一個官場新手。

如今這才短短几日,他甚至都已經領悟了一個朝堂派系之間的分工合作之道。

頭牌和氣生財,仁義親善,仿若老好人一般。

而後派系老二,如瘋狗般跋扈,懟天懟地,肆無忌憚。

這樣,既能夠保持自己流派的戰鬥力和威懾力,又有頭牌之人來爲其兜底轉圜,如此整個派系才能穩固而長久。

而今日衛遠志一改往日作風的所作所爲,也正應了這個思路。

這一切,就是在陛下繼位的短短几日之間做到的。

多少人活了大半輩子都理解不了的東西,他纔不到二十一歲啊!

萬文弼嘆了口氣,靠在椅背上,“莫非真有生而知之之人嗎?”

腳步聲在門外響起,宮中內侍的聲音傳來,“萬相公,太后娘娘有召。”

片刻之後,萬文弼站在乾元殿中,隔着一張珠簾,見到了太后。

賜座之後,太后緩緩開口,“萬卿,今日邢侍郎所奏,你以爲如何?”

萬文弼的心頭,轉過了萬般念頭,最終在心頭長嘆一聲,緩緩道:“臣以爲,可行。”

314.第307章 一個時代的終結410.第399章 南下東出,西歸北上410.第399章 南下東出,西歸北上222.第218章 滿城共拜一人心!283.第278章 春風得意馬蹄疾216.第212章 夏景昀的應對之策258.第254章 夏公子回府,白公子顯聖第62章 沉冤得雪314.第307章 一個時代的終結第195章 朝會之上,散朝之後第173章 殺人還要誅心?第456章 大夏朝堂最後的懸念324.第317章 離與進第31章 我,將作監大匠,服了第22章 巧舌如簧363.第355章 四方畏服第86章 真相(白銀盟加更之四)303.第297章 活死人,三寸舌428.第416章 五路伐夏,毒蛇亮牙282.第277章 連中三元!三百年來第二人!第170章 羣賢畢至,大戲開幕236.第232章 驚人的消息第204章 德妃妙手解難關第472章 少年惡龍,塗山之問428.第416章 五路伐夏,毒蛇亮牙222.第218章 滿城共拜一人心!377.第367章 慶功大典433.第421章 奇功震中京443.第431章 請陛下退位!330.第323章 等君來439.第427章 吟鞭東指,天下爲棋388.第377章 還有這樣的操作?第11章 寫詩贈字270.第265章 痛罵昏君,慷慨悲歌408.第397章 薛文律:沒完了是吧?第147章 鳴玉樓,呂家槍397.第386章 苦心孤詣,猛虎入籠第3章 生死抉擇222.第218章 滿城共拜一人心!第467章 反擊如疊浪,一戰定乾坤225.第221章 狹路相逢214.第210章 怒髮衝冠330.第323章 等君來第205章 小軍神親迎?419.第407章 虎狼成性,困獸猶鬥426.第414章 帝陵落石,各有新憂第11章 寫詩贈字第166章 廣陵州逞兇,白雲邊接戰第174章 碾壓大勝,再起波瀾!第173章 殺人還要誅心?440.第428章 西北二王,驅虎吞狼第467章 反擊如疊浪,一戰定乾坤第67章 密謀352.第345章 大風起兮雲飛揚(下)271.第266章 流放之地368.第358章 清算第98章 大棋落子,蘇家禍起(二合一)請假一天第43章 一篇雄文的誕生第179章 雙喜臨門437.第425章 二虎相爭,真龍入朝330.第323章 等君來284.第279章 一日三遷,朝野震動229.第225章 傳世雄文,壓服全場253.第249章 德妃寫信,玉虎得報第29章 縣衙上下的震驚第51章 還你兩耳光396.第385章 北樑虎狼,暴起噬人370.第360章 兩個舅舅的戰爭433.第421章 奇功震中京385.第375章 一劍破萬法第44章 驚人的反轉356.第349章 一檄驚天下(上)260.第256章 線索出現!217.第213章 拍賣會(一)第31章 我,將作監大匠,服了230.第226章 宏願一句定乾坤第170章 羣賢畢至,大戲開幕401.第390章 朝堂議和,晚宴屈膝第111章 虎落平陽被猴欺!發個單章,聊聊天第57章 前倨後恭第162章 出手轉乾坤第80章 棘手局面(爲白銀盟加更之二)334.第327章 抉擇第65章 猜測293.第287章 願與諸君救天下331.第324章 竹林之中,針鋒相對276.第271章 交鋒和交換請假一天319.第312章 捷報入京第98章 大棋落子,蘇家禍起(二合一)401.第390章 朝堂議和,晚宴屈膝第88章 放榜!第82章 跋扈的勳貴(求訂閱)248.第244章 秦家的選擇298.第292章 死局亦可破之第81章 數千年的信念(求訂閱)第179章 雙喜臨門401.第390章 朝堂議和,晚宴屈膝
314.第307章 一個時代的終結410.第399章 南下東出,西歸北上410.第399章 南下東出,西歸北上222.第218章 滿城共拜一人心!283.第278章 春風得意馬蹄疾216.第212章 夏景昀的應對之策258.第254章 夏公子回府,白公子顯聖第62章 沉冤得雪314.第307章 一個時代的終結第195章 朝會之上,散朝之後第173章 殺人還要誅心?第456章 大夏朝堂最後的懸念324.第317章 離與進第31章 我,將作監大匠,服了第22章 巧舌如簧363.第355章 四方畏服第86章 真相(白銀盟加更之四)303.第297章 活死人,三寸舌428.第416章 五路伐夏,毒蛇亮牙282.第277章 連中三元!三百年來第二人!第170章 羣賢畢至,大戲開幕236.第232章 驚人的消息第204章 德妃妙手解難關第472章 少年惡龍,塗山之問428.第416章 五路伐夏,毒蛇亮牙222.第218章 滿城共拜一人心!377.第367章 慶功大典433.第421章 奇功震中京443.第431章 請陛下退位!330.第323章 等君來439.第427章 吟鞭東指,天下爲棋388.第377章 還有這樣的操作?第11章 寫詩贈字270.第265章 痛罵昏君,慷慨悲歌408.第397章 薛文律:沒完了是吧?第147章 鳴玉樓,呂家槍397.第386章 苦心孤詣,猛虎入籠第3章 生死抉擇222.第218章 滿城共拜一人心!第467章 反擊如疊浪,一戰定乾坤225.第221章 狹路相逢214.第210章 怒髮衝冠330.第323章 等君來第205章 小軍神親迎?419.第407章 虎狼成性,困獸猶鬥426.第414章 帝陵落石,各有新憂第11章 寫詩贈字第166章 廣陵州逞兇,白雲邊接戰第174章 碾壓大勝,再起波瀾!第173章 殺人還要誅心?440.第428章 西北二王,驅虎吞狼第467章 反擊如疊浪,一戰定乾坤第67章 密謀352.第345章 大風起兮雲飛揚(下)271.第266章 流放之地368.第358章 清算第98章 大棋落子,蘇家禍起(二合一)請假一天第43章 一篇雄文的誕生第179章 雙喜臨門437.第425章 二虎相爭,真龍入朝330.第323章 等君來284.第279章 一日三遷,朝野震動229.第225章 傳世雄文,壓服全場253.第249章 德妃寫信,玉虎得報第29章 縣衙上下的震驚第51章 還你兩耳光396.第385章 北樑虎狼,暴起噬人370.第360章 兩個舅舅的戰爭433.第421章 奇功震中京385.第375章 一劍破萬法第44章 驚人的反轉356.第349章 一檄驚天下(上)260.第256章 線索出現!217.第213章 拍賣會(一)第31章 我,將作監大匠,服了230.第226章 宏願一句定乾坤第170章 羣賢畢至,大戲開幕401.第390章 朝堂議和,晚宴屈膝第111章 虎落平陽被猴欺!發個單章,聊聊天第57章 前倨後恭第162章 出手轉乾坤第80章 棘手局面(爲白銀盟加更之二)334.第327章 抉擇第65章 猜測293.第287章 願與諸君救天下331.第324章 竹林之中,針鋒相對276.第271章 交鋒和交換請假一天319.第312章 捷報入京第98章 大棋落子,蘇家禍起(二合一)401.第390章 朝堂議和,晚宴屈膝第88章 放榜!第82章 跋扈的勳貴(求訂閱)248.第244章 秦家的選擇298.第292章 死局亦可破之第81章 數千年的信念(求訂閱)第179章 雙喜臨門401.第390章 朝堂議和,晚宴屈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