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桃林之塞

“伯母放心,兀然(注:淳于薊字兀然)確實活着!”

班超點點頭,咬咬牙,還是決心直言相告, “伯母,吾與兀然兄乃劍友,曾在關中人家兩番惡鬥,終成生死兄弟。幾年前,仇人朱寧躲到掖國,還是被兀然尋到蹤跡並滅門。雖爲宋太公復仇,然也犯下死罪,成爲刑徒……”

“殺得好,殺得好,不負乃翁養其一場!”老夫人聞言,欣喜不已,忽又嚶嚶流起眼淚,“真是惡有惡報,天不佑惡人哪……只是可惜了吾兒,天下一等一的好男兒,終將抵命……”

班超趕緊安慰道,“伯母勿憂,大軍即將出徵,朝廷已允刑徒帶罪戍邊。只要入吾軍中,以兀然之勇,定能立功贖罪。兩位女公子,吾定然設法營救,讓其與伯母團聚。宋家財物、住宅,吾也將設法幫兀然兄奪回……”

當天夜裡,班超如侍奉自己的阿母一般,親自安頓好宋夫人,自己卻徹夜難眠了。淳于薊滅朱寧滿門,禍及婦幼,但他未覺過之。漢人血性,有仇報仇,有冤申冤,天經地義。與淳于薊以劍相識,已成兄弟,現宋府遭厄,一門悽慘,他豈能旁觀?

想當年,自己一家蒙冤受屈,放眼五陵原,世家大族如林,竟然無一人願意相助。僅有布衣馮墾,不怕惹禍上身,肝膽相助。如果不是遇上了一個好皇上,輝煌近二百年的老班家也就完了。現在淳于薊一族有大難,曾經何等倉皇的自己,今日已經有能力施援手相助了!

人生不可測,真是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想到淳于薊之勇,想到淳于薊的刑徒生涯,想到即將到來的大戰,他又不恨權魚了。同時,對置嗇夫丘陽,又心生感激和愧懺。他原想明日向丘陽致歉呢,但忽然間恍然大悟,非但不感謝,甚至想再揍丘陽一頓!

宋母被趕出陳府已經這麼長時間,雖然曾流浪華陰,但自遇見權魚後明顯未再受飢餓困頓之苦。她是商賈貴婦,曾經錦衣玉食。雖被官賣嫁陳翁,畢竟不似農婦,權魚離開後,如果沒有人相助,她如何能度過這流浪的歲月。而且,她能準確地在別部到來前進入曹陽置等待他班超,這一切分明是權魚和丘陽早早便安排好了的。

自永平五年太史橋大案後進入竇府起,權魚便成爲楊仁和竇戈的人。權氏貨棧遍及全國各郡和西域各國,而這個丘陽,分明是權魚的人……

第二天黎明,別部早早開始朝食,準備出發。置嗇夫丘陽已經備好一輛暖和的輜車,準備讓宋母乘坐。丘陽默默地指揮驛卒們侍候別部出行,班超看着兢兢業業的置嗇夫,正想揭穿他,就在這時,弘農郡郡丞和弘農縣令兩官帶着一衆隨從,匆匆趕來相送。

原來,別部三百騎歇在曹陽置,並即將進入華陰屯訓,已經驚動郡縣兩級。由於郡守赴雒陽司徒府公幹未歸,郡丞便與縣令一大早兒便趕來了。與兩位弘農父母官見禮、茶敘畢,別部啓程,與郡丞和縣令一起向弘農縣城進發。

途中華塗悄悄進言道,“司馬,陳太公兩子忤逆不孝,虐長輩,滅人倫。如此不肖之徒,只要報與長史或縣令,則必死罪,不該饒了畜類!”

“哼!”

班超眼裡冒着怒火,但稍一沉吟,便不恥地小聲道,“暫且留他,以免事泄。此兩子犬類,吾已寫了書信,存置嗇夫處。”在兩漢時代,不孝是死罪。班超自然不會放過這兩個衣冠禽獸,只要翻了宋太公圖讖冤案,弘農郡定然會治此兩子不孝之罪!

此時的河灘泥濘淤地,行人可以艱難攀援跋涉而過,車馬卻無法通行,別部只能選擇從函谷官道進入關中。他們從曹陽置出發,越過弘農河,進入弘農縣城。班超與郡丞和縣令抱拳話別後,率領別部進入已經廢棄的秦函谷關,進入險峻的函谷澗道。

從進入秦函谷關開始,函谷澗道便在果溝、黃河峪、狼皮溝逶迤穿行。澗道全長近四十里(注:漢裡),兩側全是懸崖絕壁,與天相接。稠桑塬上松柏、桑樹遮天蔽日,密不透風,澗道內則如小巷,一真穿行在兩扇塬壁之下。狹窄處丸泥可塞,只能容一車單行。如此險絕,令別部衆卒感嘆不已。

其實,不僅稠桑原千年桑木密集,森林密佈,從崤山到潼津一百四十里,秦時被稱爲“桃林之塞”或“松柏之塞”,一道又一道黃土塬上全部長滿茂密的森林,行人、車馬不能通行,曾是天然的要塞。春秋時,晉國便曾在桃林之塞駐守,防範秦國東進,其據點便是秦函谷關位置。

官道一直在險峻的山澗和茂密的桃林之塞內穿行着,似乎永無盡頭,隊伍行不快,當天晚上別部便在澗道中宿營。第二天午後,隊伍才行至渭汭(注:渭河與河水的交匯點,東漢以前稱渭汭),進入黃巷阪。而黃巷阪對面,就是隸屬船司空縣的河水(注:黃河)重要渡口潼津(注:即今風陵渡)。

這裡是崤函官道上又一個險絕之所,自東漢末始,便是後世又一座鐵血雄關-潼關的所在地!

黃巷阪又稱“五里暗門”,與函谷古道相似,它位於深數十丈狹谷之底,谷底寬處三四丈,最窄處勉強丈餘,谷岸坡度陡峭,谷底官道在茂密的樹木遮蔽下蜿蜒如孔道,崎嶇狹窄,空谷幽深。人行其中,如在暗無天日的孔中穿行,孔道兩側絕壁陡起,峰巖林立,地勢險惡,地貌森然。

好不容易穿過五里暗門,別部又順着官道艱難地向數百丈高的塬上攀登。這裡官道掩映在茂盛、稀疏的松柏之中,坡度很大,終於攀上塬頂。此時,日已西墜,班超命在塬頂扎堅營夜宿。三位軍侯都不解,但班超並未解釋,士卒們便頂着塬頂呼嘯的寒風,開始伐木紮營。

班超帶着三位軍侯,在傍晚暗淡的光線下,巡視了塬頂。

第十九章 生入玉門第四章 于闐大捷第十章 祖孫情深第二章 桃林之塞第十二章 囂張漢使第四十三章 火焚莊園第三十六章 成大事者第四十一章 華塗趙統第二十一章 生不逢時第十一章 古典戰爭第二十三章 老謀深算第十七章 兄弟鬩牆第九章 弩支重地第十七章 傳檄烏孫第二十四章 應變之策第三十一章 兩心相映第五章 家國重託第八章 月黑風高第二十六章 北嶺告急第二十章 紋金飾牌第十章 觸及靈魂第六章 天折將星第十一章 女中豪傑第十四章 智斬東吾第三十八章 血色長夜第四章 冤家聚首第四章 大漢副使第七章 順手牽羊第三十七章 婦公送喜第二十五章 尚有一姊第十五章 帝薨南宮第四十二章 隱秘突襲第二十九章 博士鄧堯第十九章 乙卯丙辰第二十三章 籌毠百年第三章 重整漢軍第二十六章 殺出血路第四十四章 竇氏傳人第十三章 黎弇自刎第八章 驟奪山北第十章 飢餐虜肉第二十三章 天總瞎眼第三十三章 橫空出世第二十二章 安得殉國第四十五章 醉生夢死第十八章 夫要遠行第十五章 焚滅羣虜第二十四章 金滿驚雷第三十三章 伏擊援軍第三十一章 竇固開府第五章 于闐墨爵第二十五章 開刀問斬第三十八章 胡焰獻策第二十八章 羈至帝都第二十六章 兵敗羅谷第二十七章 班昭出嫁第五章 漫漫駝道第十七章 宰予晝寢第二十四章 夜解迷津第六章 死到臨頭第九章 慘絕人寰第二十六章 殺出血路第三十六章 無功即過第十五章 威服衆匪第二十五章 冷節遺芳第五章 商隊來了第二十一章 瑤臺煙雨第三十五章 班妤山下第十四章 血腥殺戮第十五章 浮屠仁祠第十三章 紮根韓苑第三章 斷敵於糧第七章 夜宿障亭第二十八章 二次強襲第三十七章 婦公送喜第十六章 甲類秘傳第二十二章 大戰之前第十八章 心有靈犀第九章 狹路相逢第二章 多事之秋第十一章 告別祖塋第三十九章 認祖歸宗第二十六章 天山雄鷹第五章 漢宮夜讀第十一章 鐵血雄師第四十七章 雄關要塞第十八章 兄妹重逢第二十一章 執蠶養宮第二十三章 奔襲石城第九章 千鈞一髮第十五章 崑崙有變第二十五章 沁水公主第二十七章 火焚鷲巢第十一章 被困雪山第三十五章 聲東擊西第十九章 悶殺死士第三十八章 骨肉親情第十九章 悶殺死士第四十一章 侯氏田舍第五章 提兵北上
第十九章 生入玉門第四章 于闐大捷第十章 祖孫情深第二章 桃林之塞第十二章 囂張漢使第四十三章 火焚莊園第三十六章 成大事者第四十一章 華塗趙統第二十一章 生不逢時第十一章 古典戰爭第二十三章 老謀深算第十七章 兄弟鬩牆第九章 弩支重地第十七章 傳檄烏孫第二十四章 應變之策第三十一章 兩心相映第五章 家國重託第八章 月黑風高第二十六章 北嶺告急第二十章 紋金飾牌第十章 觸及靈魂第六章 天折將星第十一章 女中豪傑第十四章 智斬東吾第三十八章 血色長夜第四章 冤家聚首第四章 大漢副使第七章 順手牽羊第三十七章 婦公送喜第二十五章 尚有一姊第十五章 帝薨南宮第四十二章 隱秘突襲第二十九章 博士鄧堯第十九章 乙卯丙辰第二十三章 籌毠百年第三章 重整漢軍第二十六章 殺出血路第四十四章 竇氏傳人第十三章 黎弇自刎第八章 驟奪山北第十章 飢餐虜肉第二十三章 天總瞎眼第三十三章 橫空出世第二十二章 安得殉國第四十五章 醉生夢死第十八章 夫要遠行第十五章 焚滅羣虜第二十四章 金滿驚雷第三十三章 伏擊援軍第三十一章 竇固開府第五章 于闐墨爵第二十五章 開刀問斬第三十八章 胡焰獻策第二十八章 羈至帝都第二十六章 兵敗羅谷第二十七章 班昭出嫁第五章 漫漫駝道第十七章 宰予晝寢第二十四章 夜解迷津第六章 死到臨頭第九章 慘絕人寰第二十六章 殺出血路第三十六章 無功即過第十五章 威服衆匪第二十五章 冷節遺芳第五章 商隊來了第二十一章 瑤臺煙雨第三十五章 班妤山下第十四章 血腥殺戮第十五章 浮屠仁祠第十三章 紮根韓苑第三章 斷敵於糧第七章 夜宿障亭第二十八章 二次強襲第三十七章 婦公送喜第十六章 甲類秘傳第二十二章 大戰之前第十八章 心有靈犀第九章 狹路相逢第二章 多事之秋第十一章 告別祖塋第三十九章 認祖歸宗第二十六章 天山雄鷹第五章 漢宮夜讀第十一章 鐵血雄師第四十七章 雄關要塞第十八章 兄妹重逢第二十一章 執蠶養宮第二十三章 奔襲石城第九章 千鈞一髮第十五章 崑崙有變第二十五章 沁水公主第二十七章 火焚鷲巢第十一章 被困雪山第三十五章 聲東擊西第十九章 悶殺死士第三十八章 骨肉親情第十九章 悶殺死士第四十一章 侯氏田舍第五章 提兵北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