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9章 姜維出世

司馬懿沒有時間慶祝自己的成功上位,他必須馬上處理漢中的威脅。與出兵迎戰相比,更重要的是要摸清楚漢中爲什麼出兵。

司馬懿清楚,此時黃順仍在漢中,而漢中兵權剛剛換手,換成了王平。按說不可能馬上就會出兵關中。

一來王平需要時間鞏固自己在漢中的地位,另一方面,黃順攆走魏延,肯定是需要在漢中做一番事情。這番事情,絕不可能是出兵關中。

而且,漢中兵馬有多少,司馬懿很清楚,關中號稱四面險隘,絕不可能是區區漢中兵馬所能撼動的。所以,司馬懿思來想去,還是決定按兵不動,靜觀其變。只靠前沿守兵抵擋漢中兵馬的進攻。

司馬懿如此謹慎,也是充分考慮到了另外兩個方向的敵人進攻的可能:武關和代郡。司馬懿認爲,如果武關和代郡也出兵的話,那就毫無疑問,是黃順要經略關中了。僅靠關中兵馬是守不住的,必須趕緊報朝廷要求增援。

司馬懿按兵不動的同時,所有在外眼線都開始活動,務必要掌握周邊兵馬的動向,特別是黃順的目的到底爲何,是司馬懿重點偵查的方向。

司馬懿的謹慎,給了漢中王平攻打岐山大營的充足時間。曹真當時爲了守護岐山大營,在岐山先後設置了十七座大營,連綿不絕,儲備了充足的糧草。就算敵衆我寡,守兵也可以躲在大營裡,堅守上一年多,等待援兵來至。

但曹真的佈置,顯然沒有考慮到黃順玄甲軍的存在。這次王平率領的隊伍中,就有一支特別的分隊,只是配合王平的行動,卻不歸王平統帥。那就是由荊恬帶領的玄甲軍小隊。按王平和荊恬商量好的,荊恬的人馬不需要幹別的,只負責攻堅過程中,打破對方的營壘和城門,剩下的事情,王平自己就能搞定。

這次進攻岐山大營,王平就與荊恬商議,讓荊恬拿岐山大營試試身手,也讓王平他們看看,能讓司馬懿聞風而逃的大殺器,到底是什麼樣。

荊恬雖然認爲拿飛艇對付岐山大營,有些大材小用,但黃順之前吩咐過,飛艇在對上司馬懿時,不能再使用。既然如此,飛艇的作用也只能在這個時候體現。所以,荊恬很痛快就答應下來,親自操作飛艇,指揮這次空襲行動。

岐山大營再穩固,當然是不能防空的,更架不住高烈度火藥的轟炸。只一輪轟炸,岐山大營的外圍防禦就被炸了個稀巴爛。守兵完全被這威力所唬住,早就鬥志全無,從上到下,一窩蜂全四散而跑。不但如此,還各個大營裡呼朋喚友,爭相逃命。

王平的大軍,兵不血刃,就佔據了曹真苦心經營多年的岐山大營。從此,岐山大營歸蜀漢所有。關中的西大門,從此向蜀漢洞開。

拿下岐山大營,本來就在王平的計劃之內。但王平的計劃沒有這般快捷和迅速。王平本來打算辛苦拿下岐山大營後,就在這岐山腳下,與來援的魏兵大戰一場,爭取獲勝,然後吸引更多的魏兵前來。

但現在沒有受到損失就拿下了岐山大營,順便接收了岐山大營堆積如山的糧草,這讓王平有了足夠的底氣。王平與衆將坐在大營裡商議,援兵一時半會不會來到,還不如趁這個機會,攻取一兩座大城。就算以後守不住,至少,也能把城中的百姓和財富先一步轉移出來。

這世道,各處究竟戰亂,各處常見的沃野千里無人煙。能多一些耕種的百姓,當然是好事。王平計劃着趁此機會轉移些百姓充實漢中,完全可以理解。

這樣的軍事會議,荊恬是參加了的,但荊恬沒有發言。因爲黃順臨行前告誡過他,不要干預王平的指揮。如果臨戰不利,需要玄甲軍力挽狂瀾,才允許荊恬調動兵馬。

很快,王平的大軍就再次出發,這次,王平兵分兩路,攻打武威和漢陽兩郡。

岐山大營的慘敗此時早已傳至兩郡,兩郡守兵正惶惶不可終日時,又傳來蜀漢大兵向自己的城池開來,哪還有心思抵抗,都是手忙腳亂的收拾細軟,奪路逃命。因此,兩路兵馬都沒有遇上像樣的抵抗,就順利拿下。

戰場形勢進展形勢太過迅速,完全超出了王平的預料。驚喜之下,王平盤算着,曹魏的援兵來到還有一段時日,不如趁這個日子再出去攻打幾城,反正都打到這裡來了,不打白不打。有黃順玄甲軍的赫赫威名,那還不是傳檄而定。

於是,王平繼續分兵,向安定、武都進發。沒想到,這回,遇上了硬茬。嚴格說,是遇上了敢於抵抗的魏兵,不但敢於抵抗,而且還很有謀略的中途設伏,讓領兵攻打武都的張巍吃了個敗仗,狼狽逃回。

王平本來是坐等捷報的,沒想到,卻先等來了張巍的敗兵,大驚之下,詢問中伏的情況,張巍說出了對方將領的名字:姜維。

王平眉頭緊皺:沒聽說曹魏軍中有此號厲害人物。問遍身邊諸將,也都不得要領。只有荊恬,一聽說對方是姜維,差點蹦了起來。因爲黃順特意跟他交代過,說曹魏軍中,有一名小將,就是姜維,將來是難得的大將之材。若有幸遇上,必須馬上通知黃順,黃順要親自會會這個姜維。

荊恬的異動,自然瞞不過王平,在王平的詢問下,荊恬也沒有多說,只是說此事需要黃順親自過來處理。

荊恬如此一說,更引起衆人的好奇。姜維雖然靠設伏贏了一陣,但說明不了什麼問題。並不妨礙蜀兵繼續攻城拔寨。現在荊恬的意思,眼前這個曹魏小將姜維,顯然不是什麼等閒人物,竟然需要驚動黃順親自出面。

第347章 成功說服第22章 反暗算第792章 祖桂的成就第163章 合肥戰局第722章 皇帝難當第1032章 偷襲第1115章 震撼第838章 老斛律出手第396章 請出許蒙第524章 留守人選第1015章 正面交鋒第269章 進展順利第720章 意出望外第698章 收伏第1045章 議定第448章 姐姐站你這邊第1027章 巢湖戰場第508章 追殺墨昆第1085章 爲難的要求第536章 再見孫尚香第422章 說刺客第977章 久別重逢第212章 呼延部第998章 新政第503章 北方來信第105章 當面打臉拒劉備第945章 主持大局第451章 衝突第1176章 論破綻第540章 尷尬第207章 兩邊的震撼第793章 祖桂與張既鬥法第125章 保全十姓第524章 留守人選第643章 激將第47章 分贓第643章 激將第1272章 無能爲力第1123章 火箭第1093章 脫身第88章 徐氏一夢第84章 我要打劫第466章 周瑜的箭傷第863章 得來全不費工夫第1004章 分析戰局第1223章 大亂來臨第574章 勝負易手第734章 許蒙的謀略第511章 劉備出手第326章 密議(上)第1153章 陰謀第969章 碰見李政第502章 劉子羽出面第1120章 談判第950章 趙氏兄弟的故事第632章 十姓不能分第1263章 計議第1022章 孔明的佈局第18章 魔女程瑤(下)第599章 劉備出場第225章 攤牌第514章 邀約第450章 出發第713章 內侍的謀劃第241章 正事來了第755章 張郃出場第313章 惺惺相惜?第247章 褚仁的進展第550章 黃順的要求第128章 博望一戰第126章 拍曹操馬屁第290章 馬超現身第21章 暗算第1266章 家務事第1072章 獻策第847章 軍事爭論第211章 擊退墨昆第141章 神篇問世第800章 和解之意第906章 談判第1049章 曹睿登基第886章 秉燭夜談(二)第1222章 震驚第67章 全場和諧第94章 襄陽分舵第393章 離間第300章 酬勞第141章 神篇問世第1078章 再擒孟獲第1043章 君臣問話第1277章 應急舉措第342章 孔明下說辭第586章 表白第99章 徐庶投曹的無奈第574章 勝負易手第361章 黃循的擔憂第951章 政治的天分第911章 育兒經第872章 行程匆匆第214章 曹彰的大計
第347章 成功說服第22章 反暗算第792章 祖桂的成就第163章 合肥戰局第722章 皇帝難當第1032章 偷襲第1115章 震撼第838章 老斛律出手第396章 請出許蒙第524章 留守人選第1015章 正面交鋒第269章 進展順利第720章 意出望外第698章 收伏第1045章 議定第448章 姐姐站你這邊第1027章 巢湖戰場第508章 追殺墨昆第1085章 爲難的要求第536章 再見孫尚香第422章 說刺客第977章 久別重逢第212章 呼延部第998章 新政第503章 北方來信第105章 當面打臉拒劉備第945章 主持大局第451章 衝突第1176章 論破綻第540章 尷尬第207章 兩邊的震撼第793章 祖桂與張既鬥法第125章 保全十姓第524章 留守人選第643章 激將第47章 分贓第643章 激將第1272章 無能爲力第1123章 火箭第1093章 脫身第88章 徐氏一夢第84章 我要打劫第466章 周瑜的箭傷第863章 得來全不費工夫第1004章 分析戰局第1223章 大亂來臨第574章 勝負易手第734章 許蒙的謀略第511章 劉備出手第326章 密議(上)第1153章 陰謀第969章 碰見李政第502章 劉子羽出面第1120章 談判第950章 趙氏兄弟的故事第632章 十姓不能分第1263章 計議第1022章 孔明的佈局第18章 魔女程瑤(下)第599章 劉備出場第225章 攤牌第514章 邀約第450章 出發第713章 內侍的謀劃第241章 正事來了第755章 張郃出場第313章 惺惺相惜?第247章 褚仁的進展第550章 黃順的要求第128章 博望一戰第126章 拍曹操馬屁第290章 馬超現身第21章 暗算第1266章 家務事第1072章 獻策第847章 軍事爭論第211章 擊退墨昆第141章 神篇問世第800章 和解之意第906章 談判第1049章 曹睿登基第886章 秉燭夜談(二)第1222章 震驚第67章 全場和諧第94章 襄陽分舵第393章 離間第300章 酬勞第141章 神篇問世第1078章 再擒孟獲第1043章 君臣問話第1277章 應急舉措第342章 孔明下說辭第586章 表白第99章 徐庶投曹的無奈第574章 勝負易手第361章 黃循的擔憂第951章 政治的天分第911章 育兒經第872章 行程匆匆第214章 曹彰的大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