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8章 大戰起

王平反駁道:“但是戰場指揮不行,士兵再強也沒有用。”

黃順說道:“只要不是一竅不通的傻子,戰場上的指揮,總會是有章有法,不會自亂陣腳。擁有強大的士兵,就能堅決貫徹將軍的意圖,從而實現將軍運籌帷幄時的設想。

很多時候,打敗仗不是將軍們的指揮不行,而是底下士兵不能完成將軍們交付的軍令。該拿下的堡壘拿不下來,該攔住的援兵攔不住,該到達某個地方到達不了等等。”

王平點頭道:“大人的說法不無道理。只是訓練那麼多精銳士兵,需要投入的可是大量的金錢。而培養幾個將軍,就不需要花很多錢。大人爲什麼不選擇省時省錢的,偏偏選擇最難的一條路走呢?”

黃順說道:“所有的倚仗都集中在將軍身上,一旦將軍有了反心,局面將糜爛不堪,甚至到不能收拾的地步。但倚仗點在士兵,將軍就很少會反叛,即使有個別的反叛,對大局來說也於事無補。”

王平欽佩道:“大人果然高瞻遠矚,末將慚愧。”

黃順說道:“漢中的事情,就全權交給你了,朝廷的正式任命,不久就會來到,這點你不用擔心。至於你關係的經略關中的大計,放心,很快就會有戰機出現,到時候,我們馬上出兵,毫不遲疑。”

王平立正道:“末將領命。”

黃順揮揮手,讓王平下去。自己坐在那裡陷入沉思:急着攻打關中,當然不是急於把關中弄到手。黃順在蜀漢的根基還不穩,按說現在不是主動出擊,摧城拔寨的好時機,但江東那邊馬上就有大動作。若徐平在江東內部翻江倒海之際,曹魏趁機攻打東吳,則勢必倒逼東吳上下擰成一股繩,一致對外。那徐平的存在就失去了意義。江東內部矛盾不能尖銳化至爆炸的狀態,孫武就不能趁機奪權。

所以,黃順必須儘快出兵關中,趕在徐平動作之前,把曹魏的主力牢牢拴在關中,哪裡都去不了。

但黃順經略關中,早就既定的安排,那就是等曹真與司馬懿兩人分出勝負之後,再行攻擊。否則,一旦大兵壓境,兩人攜手禦敵,豈不是幫了曹魏的忙?

藉助司馬懿之手,消耗曹魏的基本力量,然後再逮着司馬懿一陣猛揍,是黃順的基本戰略。即使到這個時候,黃順也不想放棄。所以,黃順還是要在這裡等。

本來曹真進攻漢中之際,黃順派出彭威對陣曹真,就有在戰場上幫司馬懿一把,解決掉曹真的意思。但子午道上,確實不是大軍廝殺的好戰場,曹真又是有名宿將,排兵佈陣露出的破綻不多。彭威雖然能夠不斷給曹真製造麻煩,壓着曹真一頭,卻始終不能給予曹真致命一擊。沒奈何,黃順只好繼續等。好在司馬懿沒有讓黃順失望,很快,長安那邊就有了動靜。

長安那邊傳來的消息是曹真回師後,突然病倒,然後就一病不起,日漸沉重了。對外公開的說法,是曹真自覺籌備了數年的進攻沒有收到任何成果,無顏面對世人,羞慚成疾。但此說在黃順看來,完全站不住腳。

曹真是打了一輩子仗的將軍,怎麼可能因爲一次進攻失利就羞慚成疾呢?再說,曹真遇上的可是一直不敗的黃順,敗下陣來都沒什麼丟人的,何況曹真並未敗,而是全身而退。這戰績,已經足以讓曹真拿出來炫耀了。

所以,黃順更相信,是司馬懿按捺不住,動手了。有西域墨門支持的司馬懿,要拿出一兩種不爲人所覺察的毒藥來,那還不是輕而易舉?曹真前段日子還活蹦亂跳的,馬上就病入膏肓了,顯然不正常。

不管事實如何,曹真眼看着就要退出與司馬懿的競爭,這對黃順來說當然是好消息。黃順想過先行散發一些司馬懿用毒的傳言,動搖長安軍心,然後再大軍出征。但轉念一想,對手是司馬懿,這樣的下三濫招數,對他未必有用,應對得當,反而坐實了自己挑撥離間的罪名,從而摘脫了司馬懿的嫌疑。

所以,黃順想過之後,沒有采取任何鋪墊動作,直接就在漢中下了進攻令。漢中、武關和代郡的兵馬三路齊發,進攻關中。

漢中的兵馬當然是最先得到消息,出發最早。按王品的部署,漢中大軍經劍閣,走岐山,攻取渭河以西。

這條路線,黃順當然沒有意見,夢中有名的諸葛亮六處岐山,就是這條路線。諸葛亮六次都選擇相同路線,可見這條路線的合理性。

此次進攻,黃順沒有要求必須拿下長安,只是要王平搞出大動作來,牽住曹魏的主力。其他兩路兵馬同樣如此。

在黃順的佈局中,關中的戰場只是策應作用,真正的主戰場是在建康,那裡進行的纔是決定最終勝敗的決戰。

花開兩朵,各表一枝,先說說關中的戰事。大戰的來臨,讓司馬懿有了名正言順頂替曹真掌握關中全部兵權的理由。原因很簡單,新的都督朝廷來不及派遣,只能先由副都督司馬懿頂上。

而且,司馬懿是少有的與黃順的玄甲軍正面交過手的人物。雖然是大敗虧輸的結局。但至少有敗的經驗。而且,司馬懿最讓人放心的一點就是,他絕不會在同一個地方跌倒兩次。既然已經在玄甲軍面前栽了一個跟頭了,按照司馬懿的定律,司馬懿不會再敗了。關中保衛戰,當仁不讓應該由司馬懿來指揮。

第699章 深入虎跳崖第7章 死亡線上第748章 蕭凝的行動第556章 聚殲對手第844章 路線之爭第149章 小心應付第1205章 劉茂出手第411章 來到江陵第265章 金枝玉葉第1238章 先聲奪人第532章 自來熟第523章 討價還價第689章 危機降臨第289章 遇馬岱第321章 李銘露臉(上)第911章 育兒經第133章 事到急處思周瑜第846章 覆盤第42章 義助甘寧第670章 霍讓的覺悟第776章 黃順的大計第1章 天降大任第492章 吃喝玩樂第662章 尚家村第1230章 閉門羹第1223章 大亂來臨第533章 善意謊言第980章 大戰來臨第195章 重騎兵問世第712章 正事來了第973章 諸葛亮的悲劇根源第922章 三兄弟的事業第498章 刺客主使再懸疑第695章 上山第451章 衝突第619章 長沙郡第1193章 孫權發飆第199章 呼延康蛻變第759章 盤問第111章 劉備獲勝第804章 有故事發生第395章 棋手與棋子第66章 一詩鎮江東第1052章 定計第764章 索勵的嘴臉第609章 雄心第656章 偷聽第602章 孫權的侷限第938章 退一步海闊天空第329章 命苦的張郃第37章 此行非你莫屬第855章 深入瞭解第172章 相談歡第1128章 各抒己見第819章 漢中大戰第393章 離間第43章 牛渚碼頭第724章 主公第713章 內侍的謀劃第154章 華容道犒軍第245章 兩難處境第588章 談判前夕第273章 遠征準備第946章 議兵的抉擇第1173章 說服第936章 黃順的反思第220章 各有盤算第377章 言語試探第312章 張既的疑惑第917章 宰相之才第864章 回鄴城第524章 留守人選第696章 心服第530章 就你了第175章 豔福第670章 霍讓的覺悟第1257章 黃順的優勢第858章 民爲重第182章 秋意齋第949章 邂逅第193章 打造重騎兵第209章 各有主意第1206章 朱家中招第15章 白雪的見識第981章 親自掛帥第640章 曹仁出征第669章 依計行事第336章 “宮鬥”陰影第466章 周瑜的箭傷第358章 密議(上)第927章 論前程第927章 論前程第1103章 撲朔迷離第211章 擊退墨昆第676章 霍讓的收穫第249章 出現死傷第557章 玄甲衛登場第864章 回鄴城第167章 曖昧第523章 討價還價
第699章 深入虎跳崖第7章 死亡線上第748章 蕭凝的行動第556章 聚殲對手第844章 路線之爭第149章 小心應付第1205章 劉茂出手第411章 來到江陵第265章 金枝玉葉第1238章 先聲奪人第532章 自來熟第523章 討價還價第689章 危機降臨第289章 遇馬岱第321章 李銘露臉(上)第911章 育兒經第133章 事到急處思周瑜第846章 覆盤第42章 義助甘寧第670章 霍讓的覺悟第776章 黃順的大計第1章 天降大任第492章 吃喝玩樂第662章 尚家村第1230章 閉門羹第1223章 大亂來臨第533章 善意謊言第980章 大戰來臨第195章 重騎兵問世第712章 正事來了第973章 諸葛亮的悲劇根源第922章 三兄弟的事業第498章 刺客主使再懸疑第695章 上山第451章 衝突第619章 長沙郡第1193章 孫權發飆第199章 呼延康蛻變第759章 盤問第111章 劉備獲勝第804章 有故事發生第395章 棋手與棋子第66章 一詩鎮江東第1052章 定計第764章 索勵的嘴臉第609章 雄心第656章 偷聽第602章 孫權的侷限第938章 退一步海闊天空第329章 命苦的張郃第37章 此行非你莫屬第855章 深入瞭解第172章 相談歡第1128章 各抒己見第819章 漢中大戰第393章 離間第43章 牛渚碼頭第724章 主公第713章 內侍的謀劃第154章 華容道犒軍第245章 兩難處境第588章 談判前夕第273章 遠征準備第946章 議兵的抉擇第1173章 說服第936章 黃順的反思第220章 各有盤算第377章 言語試探第312章 張既的疑惑第917章 宰相之才第864章 回鄴城第524章 留守人選第696章 心服第530章 就你了第175章 豔福第670章 霍讓的覺悟第1257章 黃順的優勢第858章 民爲重第182章 秋意齋第949章 邂逅第193章 打造重騎兵第209章 各有主意第1206章 朱家中招第15章 白雪的見識第981章 親自掛帥第640章 曹仁出征第669章 依計行事第336章 “宮鬥”陰影第466章 周瑜的箭傷第358章 密議(上)第927章 論前程第927章 論前程第1103章 撲朔迷離第211章 擊退墨昆第676章 霍讓的收穫第249章 出現死傷第557章 玄甲衛登場第864章 回鄴城第167章 曖昧第523章 討價還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