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7章 巢湖戰場

牛孟屯作爲南陽城周邊主要的堡壘城,其自身的城防足夠堅固,硬是要說薄弱環節,也只能是缺少直通南陽的官道,無論是兵力支援還是物資支援,都不能迅速到位。

當然,這不是曹仁的失誤造成。牛孟屯的存在,本來就是爲了保護後面的納南陽城的安全。若牛孟屯直通南陽城的官道修築完成,固然是方便了南陽城對牛孟屯的增援,同樣也方便了敵方拿下牛孟屯後,沿着官道直達南陽城下,對南陽城造成威脅。

而黃順要修襄陽直通牛孟屯的官道,那是因爲牛孟屯的存在,不是爲了保衛襄陽,而是爲了以此爲據點,進一步向南陽發動進攻。所以,官道就是必須要有的基礎設施。

對外作戰上,雖然黃順尚有餘力攻取更多的堡壘城,但適可而止還是比較明智的。因爲很顯然,就算黃順拿下更多的堡壘城,其對黃順下一步攻打南陽城的作用是一樣的。既然如此,又何苦去費那個力氣?萬一因此而惹來曹丕的主力,那就是偷雞不成蝕把米了。

這一階段,主要就是黃順與曹仁之間打嘴仗了。雙方使者往來不斷,互相指責對方,但大的戰事,鑑於雙方都有顧忌,一般不會發生。

這個時期,戰事最爲緊張激烈,對後續影響也是最大的,無疑是巢湖戰場。

陸遜本來的作戰方案,是利用曹丕急於求勝的心理,穩紮穩打,等曹丕耐不住性子,揮軍冒進之時,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從曹軍的陣型中挖出部分孤敵予以包圍,然後毫不留情的圍殲。

只要能做到這一點,整個巢湖之戰,相信就是勝敗已分。圍殲戰可不僅僅是包圍後發動攻擊那麼簡單。這是在曹軍密集的軍陣中進行包圍,相當於虎口奪食。江東兵馬不但要打圍殲戰,還要打阻援戰。若阻援不力,那就不是江東包圍曹軍,而是曹軍反包圍江東兵了。

這樣冒險的軍事行動,陸遜也是無奈而爲之。曹軍主力來到,曹丕麾下都是身經百戰的大將領銜諸軍,要想找出曹軍排兵佈陣的漏洞,像上次重創劉備般幾乎以忽略不計的代價一戰定乾坤,那是不可能的。

上次能夠成功,陸遜心中很清楚,黃順在其中起到了關鍵作用,若不是黃順想辦法把劉備固定在夷陵不動彈,劉備絕不會待在夷陵近兩個月,等着陸遜帶兵去攻打。

但是一個人的出現讓陸遜改變了主意,甚至讓陸遜還虛無的認爲:這就是宿命。

這個關鍵人物是周魴,一個普通的參軍。周魴主動找上陸遜,建議由他實施苦肉計,騙曹軍派出孤軍,主動深入進江東的包圍圈中。只要江東圍殲了這支部隊,首戰告捷,士氣上就能壓過曹軍,從而奠定勝局。

陸遜當時直接拒絕:當初曹操對決周瑜,就敗在苦肉計下,曹丕不可能輕易上當,此舉不過白白損失周魴的性命,得不償失。

但周魴很是固執,認定自己的苦肉計一定能成。並向陸遜表露心跡,此去曹營,他就沒打算活着回來。已經做好了以死報國的心理準備。他別無要求,只求在他死後,江東能善待他的兒子。

陸遜無奈,只好答應。周魴的苦肉計顯然比黃蓋要慘烈的多。黃蓋不過是硬捱了一百軍棍,周魴不但同樣挨下了這一百軍棍,還捨棄了自己的右胳膊,以殘軀逃出江東軍營,投奔曹營。

接待周魴是曹丕的先鋒部隊,曹休率領的中軍主力。包括虎豹騎在內,麾下近十萬人馬。

在聽了周魴近乎完美無缺的故事之後,曹休選擇了相信周魴所說,也接受了周魴帶來的陸遜軍事部署的絕密情報。決議要抓住陸遜部署的漏洞,迅猛出擊,給予陸遜以致命一擊。

不是沒有人對周魴的來到表示懷疑,甚至這樣的人還很多,但曹休一句話便讓所有人閉了嘴。

“周魴都被陸遜折磨成殘缺人士了,你們還這樣懷疑他,摸摸你們的良心,還有嗎?你們當中有任何一個,願意廢掉一條胳膊來對江東實施苦肉計,那我就相信你們的懷疑。但你們有嗎?”

所有人閉嘴後,當下,以周魴爲嚮導,曹休率領中軍主力,殺氣騰騰的向江東縱深處殺了過來。

行至一處山坳處,曹休見地形險峻,對曹軍不利,久經戰陣的他還是有幾分警惕的,正要叫來周魴詢問幾句,卻猛然發現周魴不見了!

找遍軍營也沒有找到周魴的影子,最後的結果只有一個:周魴逃跑了!

周魴逃跑,那周魴詐降引誘曹軍深入就是板上釘釘般的事實。但曹休此時卻有些惱羞成怒,拒絕參謀人員的建議馬上撤兵,而是頑固的繼續推進。

曹休所倚仗的,正是曹軍中軍的戰鬥力,尤其是虎豹騎,只要是在陸地上,江東根本沒有兵馬能夠抗衡。

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曹休就有這份膽氣。於是。曹休經過簡單的偵查後,就下令全軍進發。

山坳那邊,正是江東兵馬埋伏的地方。江東的斥候躲在高處,看着一眼望不到邊的曹軍在山坳處止步不前,都以爲計謀敗露,曹軍不會再上當了。沒想到時間不久,曹軍又開始動了,義無反顧的一頭扎進了江東的包圍圈。

曹休的十萬兵馬浩浩蕩蕩闖了進來,陸遜將這一切都看在眼裡,本來陸遜認爲曹休能派出數萬人馬前來探路就算不錯了,陸遜指揮的兵馬,藉助地形之利,吃掉他們,輕而易舉。

但沒想到曹休如此實誠,竟然帶着所有的十萬兵馬都來了。這遠遠超出陸遜的能力範圍。即使以逸待勞,地形上佔據優勢,陸遜還是很現實的認識到,憑他現有的兵力,不可能給予聚殲。

相反,若作戰不利,誰吃掉誰就很難說了。陸遜對江東兵馬的自身優劣勢,還是很清楚的。水戰無敵,但在地面上,與北方兵馬交手,先天的就不足,屬於未戰先怯的那種。

第757章 援兵第766章 不義之財第1058章 見趙雲第629章 黃順的兵力第759章 盤問第438章 搶親第868章 襄陽大戰(三)第249章 出現死傷第640章 曹仁出征第1014章 倚老賣老第850章 呼延煌的話第290章 馬超現身第586章 表白第221章 俟奴夫人的辣手第524章 留守人選第250章 三國版“李元霸”第597章 江東鏢局第742章 黃順的任務第699章 深入虎跳崖第802章 兩利第249章 出現死傷第1084章 對策第449章 旗開得勝第212章 呼延部第872章 行程匆匆第234章 借兵出征第1079章 說服第855章 深入瞭解第697章 湯山寨第498章 刺客主使再懸疑第207章 兩邊的震撼第761章 談黃順第809章 山雨欲來第1160章 對陣張既第142章 我是主公啦!第786章 林卓的心思第1015章 正面交鋒第594章 斡旋第741章 漢獻帝第1212章 提出申請第1099章 穩紮穩打第1013章 規則之爭第547章 正義使者第981章 親自掛帥第1159章 姜維出世第1150章 糾纏第1153章 陰謀第624章 談合作第1101章 孔明回朝第1123章 火箭第925章 馬謖的志向第650章 強買強賣第1229章 決定談判第964章 司馬懿的智慧第865章 論兵第936章 黃順的反思第73章 夜闖深閨第706章 開始戰鬥第808章 當代銀行第140章 死局第118章 諸葛亮調兵第57章 一見鍾情第790章 呼延部的選擇第1111章 調遣第143章 進曹營第1103章 撲朔迷離第486章 同病相憐第773章 再見蕭凝第1262章 馬謖的見識第1139章 路上插曲第1110章 霍讓第142章 我是主公啦!第609章 雄心第702章 大亂第107章 馬謖力挽狂瀾第28章 此行不簡單第843章 大矩子第1227章 腹心的意見第420章 劉備的小心思第135章 最牛司馬懿第65章 赴會比詩第629章 黃順的兵力第406章 人口買賣第146章 反間計第695章 上山第620章 試探第766章 不義之財第609章 雄心第1197章 反擊犀利第802章 兩利第963章 鄴城往事第622章 真正主事第597章 江東鏢局第268章 進一步行動第708章 程瑤參戰第694章 拔刀相助第178章 祖淵的擔憂第25章 曹操背鍋第973章 諸葛亮的悲劇根源第451章 衝突
第757章 援兵第766章 不義之財第1058章 見趙雲第629章 黃順的兵力第759章 盤問第438章 搶親第868章 襄陽大戰(三)第249章 出現死傷第640章 曹仁出征第1014章 倚老賣老第850章 呼延煌的話第290章 馬超現身第586章 表白第221章 俟奴夫人的辣手第524章 留守人選第250章 三國版“李元霸”第597章 江東鏢局第742章 黃順的任務第699章 深入虎跳崖第802章 兩利第249章 出現死傷第1084章 對策第449章 旗開得勝第212章 呼延部第872章 行程匆匆第234章 借兵出征第1079章 說服第855章 深入瞭解第697章 湯山寨第498章 刺客主使再懸疑第207章 兩邊的震撼第761章 談黃順第809章 山雨欲來第1160章 對陣張既第142章 我是主公啦!第786章 林卓的心思第1015章 正面交鋒第594章 斡旋第741章 漢獻帝第1212章 提出申請第1099章 穩紮穩打第1013章 規則之爭第547章 正義使者第981章 親自掛帥第1159章 姜維出世第1150章 糾纏第1153章 陰謀第624章 談合作第1101章 孔明回朝第1123章 火箭第925章 馬謖的志向第650章 強買強賣第1229章 決定談判第964章 司馬懿的智慧第865章 論兵第936章 黃順的反思第73章 夜闖深閨第706章 開始戰鬥第808章 當代銀行第140章 死局第118章 諸葛亮調兵第57章 一見鍾情第790章 呼延部的選擇第1111章 調遣第143章 進曹營第1103章 撲朔迷離第486章 同病相憐第773章 再見蕭凝第1262章 馬謖的見識第1139章 路上插曲第1110章 霍讓第142章 我是主公啦!第609章 雄心第702章 大亂第107章 馬謖力挽狂瀾第28章 此行不簡單第843章 大矩子第1227章 腹心的意見第420章 劉備的小心思第135章 最牛司馬懿第65章 赴會比詩第629章 黃順的兵力第406章 人口買賣第146章 反間計第695章 上山第620章 試探第766章 不義之財第609章 雄心第1197章 反擊犀利第802章 兩利第963章 鄴城往事第622章 真正主事第597章 江東鏢局第268章 進一步行動第708章 程瑤參戰第694章 拔刀相助第178章 祖淵的擔憂第25章 曹操背鍋第973章 諸葛亮的悲劇根源第451章 衝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