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八章 李貞的後手

解決了李承乾,李貞順勢往後一靠,正好靠在一個溫暖的懷中,一雙小手恰好從的出現在李貞兩鬢,爲他輕輕按摩起來。

來人正是阿雅,或者說她並不是來人,因爲她一直都潛伏在李貞身邊,這樣是李貞這麼放心李承乾單獨待在自己書房的原因——畢竟這是在戰時,李貞書房中放的大部分都是軍事資料。

“我大兄沒有看了什麼不該看的東西吧?”

“沒有,他很老實,一直都在看你批註的《孫子兵法》。”阿雅回答道,緊接着又輕輕問道:“不過殿下,用這麼大的一片封地換取一時安寧,這麼做真的值得嗎?我是看過華夏曆史的,周朝就是滅亡在分封制手中的,漢朝也差點同樣滅亡在七王之亂中,晉朝更是因爲八王之亂徹底衰敗,你這麼將幾位兄弟分封出去,難道就不怕遭受同樣的覆轍嗎?”

“我有什麼可怕的?”李貞抓住阿雅的小手,輕輕撫摸,懶洋洋道:“不論是周朝末年被諸侯國滅掉,還是七王之亂和八王之亂,他們之所以會造反,不是因爲諸侯王有多大的兵權,而是他們都在同一個國家,雖然位極天下,但終究上面還有一個君主在壓制着的,終究是要受君王的轄制的。

可我不同,我將他們分封在了蠻荒之地,在那裡他們可以隨便的稱王稱霸,只要不明目張膽的造反,可以隨便在他們的地盤上做他們的土皇帝,自由度不是那些明明有無上權利,卻還要被君主猜忌,朝不保夕的王爺們要好的多,你說有了這些,他們憑什麼造我的反?

何況,就算他們真的造反,你也不想想他們的國家距離大唐有多遠,一去關山萬里,還沒等他們打到大唐,自己就先累死了。”

這種情況不是沒有先例的,歷史上亞歷山大大帝何等強大?一路所向披靡,甚至想打到中國來,並且付諸行動,可惜他太高看自己了,他的確打到了印度,但他麾下的軍隊卻成了疲勞之師,結果橫向天下的亞歷山大帝國大軍居然被奇葩阿三輕易擊敗,亞歷山大自己回去也沒過多久就得病死了,連個後人都沒有留下,偌大的亞歷山大帝國頃刻間分崩離析,實在是可悲可嘆。

阿雅抽回玉手,擔憂道:“但時間長了,萬一大唐子孫不爭氣,而他們那裡卻又出了一個明君——終究會丟掉這片江山的。”

“如果真到了那一天,我也認了。”李貞搖頭道:“如果真的是子孫不爭氣,那就算不用他們出手,該亡掉的國家也是會亡掉的,與其如此,倒還不如亡在他們手裡,畢竟他們也是李氏子孫,肉爛在鍋裡總比讓外人吃了去要強的多。”

“再說……”李貞忽然笑了起來:“你以爲他們就那麼容易強大起來嗎?”

“殿下的意思是……”

“沒什麼意思。”李貞沒有回答阿雅的問題,但對於自己的安排卻十分滿意——自己封給他們的地盤以現在的目光來看的確都很不錯,就算不能大富大貴,但獨霸一方還是沒問題的。但是……

這是以現在的目光來看的,如果有後世人看到李貞的規劃,只怕都得罵他一聲:黑啊,真是黑啊。

因爲李貞劃分的地方要麼就是後世民族衝突最嚴重的聚集點,要麼就避開了優質礦產的產地,最不濟也都是避開了重要交通航道。

民族衝突嚴重,民生必然不好,國王搞不定民生,哪裡還能治理國家?比如李惲的封地在西亞,這塊地方向來宗教民族衝突嚴重,尤其是阿拉伯教與基督教的衝突,雙方教義完全相反,矛盾根本就是不可調和,又有猶太人時刻想着奪回聖地,光是這些民族宗教矛盾就夠李惲忙活的了。

沒有礦產,就打造不了兵器和機器,工業就搞不起來,國家也就強不起來。這一點的例子是李承乾的中部印度,這地方雖然有礦產,但更多的還是以農牧業爲主,沒有工業力量,國家怎麼強大?

沒有優秀航道,就不會有商隊去你國家經商,經濟就發展不起來,沒有經濟,國家怎麼強盛?比如李祐,他的地盤是最大的,但他的地盤在北歐,這裡連不凍港都極其稀少,人口也不多,哪裡有什麼商隊會去他那裡?沒有商業,怎麼發展經濟?

至於剩下的兄弟中,李泰的條件應該是最好的,各種資源都不缺,唯獨缺少一個港口——李貞是將南部非洲從中間挖了一坨給了李泰,根本就沒有給他港口,而且周圍都是大唐佔據的殖民地或者軍事基地,李泰就算想造反也不可能。

李恪的地盤在東西伯利亞,論資源不下於李泰,然而地廣人稀,沒有人,你發展個屁啊?何況東西伯利亞距離大唐也不遠,至少都在一個洲,李恪但凡敢有一點異動,迎接他的就是大唐鐵騎無情的鐵蹄。

還其餘幾個人比如李慎的阿爾及利亞地區,李簡的尼日利亞地區等等,其他人也都是同樣的情況,總之都有各種短板限制他們。

有這些短板在,李貞可以保證在沒有大唐的扶持之下,他們一百年內絕對不可能發展起來,至於一百年後——大唐估計已經初步進入工業化了,還會怕他們嗎?

“殿下有把握就好,那奴婢告退了。”說着阿雅就要退去。

“等一下。”

阿雅嬌軀一顫:“殿下還有什麼吩咐?”

“我……”李貞想要說什麼,但話到嘴邊卻有說不出來了,只能找個藉口:“等我繼承皇位,第一個目標就是西方,等打到花剌子模,我保證幫你屠城出氣。”

阿雅更加感動,很想不顧一切的撲到李貞懷裡,但到最後關頭還是強行忍住:“阿雅多謝殿下好意,不過殿下不值得爲了阿雅的事情而改變自己的策略,對殿下的名聲不好。”

“這個倒是沒什麼,因爲這本就是我戰略上的一步。”李貞笑道:“何況,我不將說好的利益送到他們手裡,他們又怎麼可能會安心?反正也只是順路而已,你不必介懷。”

“那阿雅就多謝殿下了。”

李貞抓着阿雅的手,柔聲道:“和我又何必說什麼謝?”

阿雅頓時慌了:“殿下,阿雅還有事情,就先告退了……”

“……”看着阿雅慌不擇路離去的身影,嗅着空氣中遺留的芬芳,李貞有些悵然若失。

經過那一夜的談話,李承乾老實了很多,雖然偶爾還會插手政務軍務,卻不再如之前那般囂張了。而且他畢竟曾經當了十幾年太子,政治能力還是有的,雖然插手了政務,但有時候他的建議的確能夠一言中的,解決了不少麻煩,幫了李貞不小的忙。

又過了半個月,前線消息傳來,真臘最後一座城市被大軍拿下,真臘徹底覆滅。

此時已經是將近九月份了,北方一部分寒冷的地方已經開始下雪了,李貞出來也有好幾個月了,也是該回去的時候了……

第一百零二章 龍心大悅第三十四章 改進製糖工藝第三十三章 處刑+流放第六章 天竺戰事(2)第五十八章 海外遺民第二十九章 手槍發威第一百六十七章 找美洲,找紅薯第一百八十三章 鬱悶的李貞第一百一十四章 煩死了第九十六章 議論咻咻第三百一十二章 戰爭局勢(五千字大章)第一百七十一章 龍衛軍第一百零七章 後悔的白衣人第十二章 王玄策的雄起(5)第八十二章 蕭銳告御狀第兩百六十三章 道歉?第一百八十二章 堅決反對第五十五章 夢想第七十一章 燃燒彈……(四千字)第二十九章 手槍發威第八十六章 ‘貪狼’大炮(四千字)第一百四十三章 倭國(2)第六十二章 換封地第五章 天竺戰事第四十九章 少年軍第一百章 李二狗獻計第兩百二十六章 懲罰?第一百五十四章 聖地下的魔窟第三百九十六章 寶劍明藍(2)第一百二十一章 擊潰跳蕩營第六十八章 《請遷宗疏》第一百一十七章 大逆不道陳天祿第二十二章 堵不如疏,滅佛不如限佛(2)第一百四十三章 倭國(2)第二百四十三章 輿論優勢第一百四十八章 圖謀少年營第兩百二十四章 秦瓊到來(2)第二百七十三章 大慶五天第兩百五十七章 重病第一百二十二章 各懷鬼胎(2)第一百四十一章 絕境中的曙光第兩百一十九章 沙巴第八十七章 定國五策(2)第一百四十章 梟雄末路(中)第三十九章 打到命根子第七章 初露崢嶸第七十三章 人才分配(2)第八十三章 少年軍的未來+開槍(三千字)第一百一十章李世民的想法第兩百四十一章 豆子粥鋪第一百五十六章 大象威武第一百七十四章 事件影響第二百三十四章 征服之路之馳道第三百七十六章 章節君沒來第六十章 大唐行政新規劃第一百九十四章 香料島第一百四十章 帝王的真情流露第五十章 忽悠,哦不,是講解第一百二十五章第二十三章 燕敬嗣第十一章 王玄策的雄起(4)第三百九十章 一百噸黃金?第兩百四十四章 不想分章,就這麼二合一吧第一百零八章 宣傳攻勢第七十章 皇帝不急太監急第二百零三章 那就給你一個理由(第八更)第四十七章 扳指第二十一章 四號區域(五千字)第一百二十四章 密謀第一百九十三章 香料第三百八十一章 小福子歸來(三千字)第九十六章 助攻也是軍功第三百二十六章 功成名就第一百四十六章 大炮來了第八十章 獻俘大典(1)第四十九章 天生神力第二十七章 天網(第二更)第六十一章 開炮!(三千字)第六十三章 作死的諸位皇子第二十六章 劉仁軌歸來第八十四章 陛下不可第五十四章 兄弟談心+李承乾的心思第一百六十三章 準備後撤第一百五十八章 都殺了吧第六十九章 魚雷發威第五十六章 《析衙策》+較量開始(四千字)第三百六十四章 吃錢的海軍第一百四十三章 倭國(2)第一百八十三章 氣急敗壞(第十更了,我做到了,我已經超神了)第一百三十章 標題名字很重要嗎?第一百三十五章 敵人的目的第三百二十六章 功成名就第二百零五章 解決+民心第四十三章 麻煩第兩百零七章 先去一個地方第九章 燒起來吧第兩百零三章 宇文化龍的請求第一百九十四章 背叛第一百七十四章 驚喜!這是土豆?第一百零九章 誤會一場
第一百零二章 龍心大悅第三十四章 改進製糖工藝第三十三章 處刑+流放第六章 天竺戰事(2)第五十八章 海外遺民第二十九章 手槍發威第一百六十七章 找美洲,找紅薯第一百八十三章 鬱悶的李貞第一百一十四章 煩死了第九十六章 議論咻咻第三百一十二章 戰爭局勢(五千字大章)第一百七十一章 龍衛軍第一百零七章 後悔的白衣人第十二章 王玄策的雄起(5)第八十二章 蕭銳告御狀第兩百六十三章 道歉?第一百八十二章 堅決反對第五十五章 夢想第七十一章 燃燒彈……(四千字)第二十九章 手槍發威第八十六章 ‘貪狼’大炮(四千字)第一百四十三章 倭國(2)第六十二章 換封地第五章 天竺戰事第四十九章 少年軍第一百章 李二狗獻計第兩百二十六章 懲罰?第一百五十四章 聖地下的魔窟第三百九十六章 寶劍明藍(2)第一百二十一章 擊潰跳蕩營第六十八章 《請遷宗疏》第一百一十七章 大逆不道陳天祿第二十二章 堵不如疏,滅佛不如限佛(2)第一百四十三章 倭國(2)第二百四十三章 輿論優勢第一百四十八章 圖謀少年營第兩百二十四章 秦瓊到來(2)第二百七十三章 大慶五天第兩百五十七章 重病第一百二十二章 各懷鬼胎(2)第一百四十一章 絕境中的曙光第兩百一十九章 沙巴第八十七章 定國五策(2)第一百四十章 梟雄末路(中)第三十九章 打到命根子第七章 初露崢嶸第七十三章 人才分配(2)第八十三章 少年軍的未來+開槍(三千字)第一百一十章李世民的想法第兩百四十一章 豆子粥鋪第一百五十六章 大象威武第一百七十四章 事件影響第二百三十四章 征服之路之馳道第三百七十六章 章節君沒來第六十章 大唐行政新規劃第一百九十四章 香料島第一百四十章 帝王的真情流露第五十章 忽悠,哦不,是講解第一百二十五章第二十三章 燕敬嗣第十一章 王玄策的雄起(4)第三百九十章 一百噸黃金?第兩百四十四章 不想分章,就這麼二合一吧第一百零八章 宣傳攻勢第七十章 皇帝不急太監急第二百零三章 那就給你一個理由(第八更)第四十七章 扳指第二十一章 四號區域(五千字)第一百二十四章 密謀第一百九十三章 香料第三百八十一章 小福子歸來(三千字)第九十六章 助攻也是軍功第三百二十六章 功成名就第一百四十六章 大炮來了第八十章 獻俘大典(1)第四十九章 天生神力第二十七章 天網(第二更)第六十一章 開炮!(三千字)第六十三章 作死的諸位皇子第二十六章 劉仁軌歸來第八十四章 陛下不可第五十四章 兄弟談心+李承乾的心思第一百六十三章 準備後撤第一百五十八章 都殺了吧第六十九章 魚雷發威第五十六章 《析衙策》+較量開始(四千字)第三百六十四章 吃錢的海軍第一百四十三章 倭國(2)第一百八十三章 氣急敗壞(第十更了,我做到了,我已經超神了)第一百三十章 標題名字很重要嗎?第一百三十五章 敵人的目的第三百二十六章 功成名就第二百零五章 解決+民心第四十三章 麻煩第兩百零七章 先去一個地方第九章 燒起來吧第兩百零三章 宇文化龍的請求第一百九十四章 背叛第一百七十四章 驚喜!這是土豆?第一百零九章 誤會一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