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意外的島嶼(三千字)

“這裡不錯,應該可以投放五千人左右。”李貞對這裡非常滿意,這庫約島位於蘇錄海中北部,西邊距離最近的是巴拉望島,距離至少在一百海里以上,東部是班乃島,差不多也是這個距離,北部是民落都島嶼,同樣差不多在這個距離以上。至於南部就不用說了,距離這裡最近的反而是婆羅洲,距離至少在五百往上數,想從這個方向逃跑根本就是想都不用想,所以根本就不用擔心他們會從這座島上跑出去——在這個時代,沒有結實的船和可靠的航海器械,光靠筏子就想漂流出一百多海里外的島嶼上,那簡直就是在找死。

尤其是這雖然是一座羣島,但是其實大部分都是珊瑚島和礁石,也就只有主島庫約上面有點土地,算是勉強能夠住人,但是想靠着這麼一點土地,要多好的生活卻是別想了,只能保證餓不死人罷了。

李貞可是記得的,即便是到了後世,這裡最多也就不到三萬人口——準確的說只有兩萬五千人,要知道後世的科技可是十分發達的,在那樣的條件下也只有那麼一點,當前五千人可能就已經是極限了。

“屬下也覺得這裡是最好的。”林法也跟着笑道:“只需要我們在周圍佈下一點點崗哨,防止有人前來救人的話,就根本不可能有人活着從這裡走出去……再說了,如果他們真的能從這樣的絕地中走出去……這樣的人就真的是人才啊,我們就算是赦免了他們的罪過又能如何?”

“確實如此,不過光有一座島不夠。”李貞敲了敲地圖,他這一次可不會再犯之前的錯誤了,椰港之所以會變成罪惡之都,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罪犯投太集中了,而犯人數量一多,除了會拉幫結夥之外,更重要的是會聚衆鬧事,比如說打羣架什麼的,久而久之椰港就成了混亂與罪惡的代名詞。

所以李貞吃了椰港的教訓,不準備將所有的罪犯全部投放在一起。雖然說在荒島上,罪犯就算是聚集在一起也無所謂,但以他們那桀驁的性格,必然不會輕易等死,尤其是數量增多,天知道他們會搞出什麼事情出來。要知道這些罪犯之所以能達到今天的地步,就是因爲他們的智商夠高——事實上後世有人提出了一個問題,這世界上哪裡的人才最集中?有人給出的答案有兩個,一個是在科學院中,另一個則是在監獄裡,可見監獄中的人才還是很多的。

因此一個庫約島是不能滿足李貞的,必須將他們全部分散開來,於是李貞便將目光放在了其餘四個島嶼上面,瞭解一下其餘幾個島的情況……

“這個島是哪裡的?”李貞目光掃了一遍,又將目光盯向了另一座島嶼,原因很簡單,因爲這座島是最大的,幾乎和焦麻島(巴西蘭島,盛產焦麻)相差不多,要知道焦麻島的面積可是足足有一千多平方公里的啊,這樣的島嶼在世界上或許並不罕見,但幾乎每一個都是有相應的名字的,李貞不可能沒有印象的,但是他仔細對照了之前自己根據後世記憶畫的地圖來,發現這座島嶼居然並沒有絲毫印象。

尤其是這座島的位置更是偏僻,居然遊離在呂宋羣島之外,位於金島(棉蘭老島,因爲有金礦,因此得名)東邊五百公里處——根據李貞的記憶,呂宋內部雖然地形凌亂,多是小島嶼,但是東部邊界是非常整齊的,尤其是金島外圍,因爲呂宋海溝的存在,別說是大型島嶼了,就連破碎的小型島嶼都沒有幾座。

後世距離這裡最近的大島應該是八百八十多公里外,帕勞共和國的巴伯爾圖阿普島,但是這個島嶼的面積也不過才三百多平方公里罷了,可是現在在兩者之間,居然出現了一座面積超越一千平方公里的島嶼,簡直就是不可思議。

“難道這也是一座未來可能沉沒的島嶼嗎?”李貞如此猜測道,這個猜測是很有可能成立的,畢竟現在纔是七世紀還沒有過一半,距離後世的二十一世紀可還差了一千三百多年呢,這期間太平洋上到底都發生了什麼災害誰也說不清楚。

可能一場大一點的海嘯可能就會改變一方海域的地形,這期間要說沒有島嶼沉沒或者新生那是肯定不可能的事情(印尼海嘯就導致附近海域磁場變化,甚至一些島嶼都偏移了位置,要說歷史上沒有發生過比印尼海嘯更強的海嘯或者海震的話,那簡直就是在扯淡,只不過當時科技不發達,南洋那一片地方在當時也屬於蠻荒之地,因此並不爲人所知罷了)。

最典型的就是銀島,這座位於南海之中的島嶼在後世根本就沒有任何的記錄,後世別說是一座島嶼了,就連一塊銀子都沒有發現——這可是一座純由白銀鑄成的島嶼啊,如果留存到了最後,甚至只需要留到了宋朝,航海業有所發展之後都不可能不被發現的,而一旦被發現要說沒遇記錄,那根本是不可能的事情,就算沒有典籍記錄,也該有民間傳說流傳纔對。

可是事實就是如此,後世根本就沒有這座島的一丁點信息,這也就說明了這座銀島嶼在未來的兩三百年中,肯定發生了什麼太大的變故,然後徹底沉入海中,再也沒有了一點蹤跡。

類似的島嶼太多了,甚至李貞在幾年前發現香料羣島的時候就親眼見過一個島嶼即將沉入水中,當他發現那座島的時候,那座島已經只剩下一個小小的尖部,馬上就要全部沒入海中了,李貞還從上面搶救性的取回來了一些植物標本,後來回到嶺南之後,他又專門派遣了一支探索船隊去尋找了一番,卻發現已經已經沒有了島嶼的影子,顯然是已經徹底沉入了海中。

所以這樣的島嶼並不罕見,但是說真的,無論是銀島還是那座已經沉入海中的無名島嶼,面積都不是很大,導致它們沉入海中的原因或許只是一場普通的海底地震,可李貞現在注意的這座島,面積可是足足有一千多平方公里啊,這樣的島或許算不上什麼大島,但怎麼也應該算是中型島嶼了——李貞不敢想象,是什麼樣的偉力能將這麼一座島嶼沉入海中?他更不敢想象的是,若是有朝一日這樣的島嶼沉入海中的話,那又將造成多麼強大的破壞力?或許整個呂宋甚至大唐沿海可能都要被波及,大唐在這裡建設的一切可能都要被大海毀滅,也不知道到時候要死多少人……

特別需要注意的是,這裡可是呂宋,這座羣島本身就位於西太平洋地震帶上,羣島有三百多座火山,光是活火山就有幾十座(後世的活火山是二十一座,但現在是一千年前,活火山的數量多一點也是正常的),大陸板塊活動劇烈,火山噴發和地震時有發生。

尤其是東部緊鄰着世界上最深的海域之一呂宋海溝,呂宋海溝的深度達到了一萬米以上,是世界上最深的海溝之一,深度僅次於馬裡亞納海溝,排名世界第二。

而如果李貞沒有看錯的話,這個新發現的島嶼就位於呂宋海溝的東部,和金島中間隔海溝相望——也就是說如果這座島沉沒,最大的可能就是太平洋板塊活動,然後導致整座島嶼傾覆掉進呂宋海溝之中……難怪後世都沒有找到這座島嶼的蹤跡,後世的科技可沒有發達到能檢測到一萬米下海底環境的地步。

當然,事情或許也不至於那麼糟糕,因爲促使島嶼沉沒的原因有很多,除了大海嘯或者海震等烈性因素之外,還有一些島嶼其實是慢慢的沉入海中的——比如說馬爾代夫,就是因爲海平面上升導致即將沉沒,除了這個,還有海水侵蝕等等原因也可能導致海島緩慢沉沒,這種沉沒是幾百上千年的,對於附近的海域環境影響非常低微,並不需要多擔心……只不過這個可能性並不多大也就是了。

林法不知道李貞在想什麼,見李貞將注意力放在了這座大島上,頓時笑了:“殿下,這座島嶼是我們的艦隊新發現的,爲了這個司徒可我沒少在屬下面前嘚瑟——而且這座島是他強烈向殿下您推薦,把這座島當做囚犯們的流放劍監獄。”

“爲什麼?難道這裡的條件很惡劣嗎?”李貞非常奇怪,又看了看地圖,這可是一座一千多平方公里的島嶼啊,又是地處熱帶,再加上幅員遼闊,可謂是有山有水有速棱,食物也不短缺,這樣的島嶼在旁人看來應該是值得開發的好地方,當成囚犯的流放地簡直是太奢侈了——那麼好的環境,這究竟是讓他們上去究竟是啊懲罰他們的呢?還是讓他們享福去呢?

可是司徒晨爲什麼要強烈向自己建議呢?

難道這是火山島?

火山經常噴發導致環境極端惡劣?

倒也不是沒有這個可能。

第三百三十一章 李貞的總督人選?第一百零九章 林邑貴族鬧事第兩百七十四章 這裡是南洋第九十六章 接受內附第一百四十三章 倭國(2)第一百一十二章 得民心者得天下(2)第一百一十九章 王見王第三百九十一章 震驚~第一章 皇子李貞第五章 天竺戰事第一百一十二章第九十四章 李世民醉酒第七十六章 真正的幕後大BOSS第七十七章 與民同樂第三百三十五章 新的佔領模式——殖民地模式第六十一章 可怕的噴火炮第四十四章 變故第二十六章 揭破身份(第一更)第三百八十六章 人口困境(四千字)第一百七十九章 熱氣球(第六更)第三百五十三章 敵蹤與猜測(四千字)第一百九十九章 大先知=前隋餘孽?第三百八十九章 嗚嗚嗚……第兩百八十七章 轉機第兩百二十七章 百官震驚第四十一章 醫能救人,亦能殺人第五十六章 《析衙策》+較量開始(四千字)第十六章 劉仁軌第兩百零七章 先去一個地方第三百一十章 海軍的光明前景第一百九十七章 香料島(4)第七十一章 燃燒彈……(四千字)第三十三章雜事數則(3/3)第六十章 爲什麼和憑什麼第一百九十五章 陳大夫第二十九章 準備動手+跑路第一百四十二章 梟雄末路(完)第兩百三十一章 驚人的利益第一百九十三章 香料第八章 不要題目了第一百四十三章 被算計了......第九十四章 一個交易第兩百九十九章 大宏願——大唐日不落(本章三千字)第九十二章 臭彈以及藍酸第四十一章 杜如晦解惑第六十四章 背叛與投降(1)第三百二十三章 火焰席捲第四十三章 七大勢力第一百八十五章 風起雲涌(9)第五十三章 匆匆數日第三百零七章 各方反對!!!第一百二十八章 天子一怒第九十二章 章節君心情不好不來了第二百二十七章 熟人?長孫衝?第一百四十一章 絕境中的曙光第一章 近鄉情更怯 郊迎三十里第一百七十章 敬畏之心第三百五十四章 目標丁香島……前進~第三十八章 後手第四章 好累,好想休息(第三更)第五十七章 無題第一百七十一章 戰鬥結束第六十八章 紅蜘蛛第十九章 工商論第三百九十七章 寶劍明藍(3)第七十三章 雨過天晴(三千字)第三章 高句麗戰事第二十五章 李貞的奴隸第兩百五十六章 香料島的作用第一百五十五章 瘋子武元慶第六十九章風雲漸起第二十六章 揭破身份(第一更)第九十六章 接受內附第四十章 好像聽到什麼不得了的東西了第一百五十七章 圍攻莊園第一百三十七章 離開與事變第七十四章 雜事一大堆(1)第兩百一十三章 西瓜珍珠第一百七十八章 聊表歉意(第五更)第四十七章 另有隱情?第三百八十八章 繳令第八十六章 定國五策(1)第九十一章 臭彈研製成功第三十四章 辯才第五十章 忽悠,哦不,是講解第十七章 王玄策的雄起(終)第三百一十八章 密議(下)第二百五十九章 爭辯第三十六章 林法的志氣第一百二十七章 朝議第一百一十二章 得民心者得天下(2)第四十六章 炮兵訓練第五章 誰搶老子酒樓?(第四更)第兩百八十九章 越州港第二百二十章 進入長安第一百三十八章 那就給你一個理由第三十一章 木工坊、新式傢俱第兩百三十三章 別人家的孩子第七十五章 計劃泄露第二百九十五章 巴法瓦爾曼逃(第四更,求訂閱)
第三百三十一章 李貞的總督人選?第一百零九章 林邑貴族鬧事第兩百七十四章 這裡是南洋第九十六章 接受內附第一百四十三章 倭國(2)第一百一十二章 得民心者得天下(2)第一百一十九章 王見王第三百九十一章 震驚~第一章 皇子李貞第五章 天竺戰事第一百一十二章第九十四章 李世民醉酒第七十六章 真正的幕後大BOSS第七十七章 與民同樂第三百三十五章 新的佔領模式——殖民地模式第六十一章 可怕的噴火炮第四十四章 變故第二十六章 揭破身份(第一更)第三百八十六章 人口困境(四千字)第一百七十九章 熱氣球(第六更)第三百五十三章 敵蹤與猜測(四千字)第一百九十九章 大先知=前隋餘孽?第三百八十九章 嗚嗚嗚……第兩百八十七章 轉機第兩百二十七章 百官震驚第四十一章 醫能救人,亦能殺人第五十六章 《析衙策》+較量開始(四千字)第十六章 劉仁軌第兩百零七章 先去一個地方第三百一十章 海軍的光明前景第一百九十七章 香料島(4)第七十一章 燃燒彈……(四千字)第三十三章雜事數則(3/3)第六十章 爲什麼和憑什麼第一百九十五章 陳大夫第二十九章 準備動手+跑路第一百四十二章 梟雄末路(完)第兩百三十一章 驚人的利益第一百九十三章 香料第八章 不要題目了第一百四十三章 被算計了......第九十四章 一個交易第兩百九十九章 大宏願——大唐日不落(本章三千字)第九十二章 臭彈以及藍酸第四十一章 杜如晦解惑第六十四章 背叛與投降(1)第三百二十三章 火焰席捲第四十三章 七大勢力第一百八十五章 風起雲涌(9)第五十三章 匆匆數日第三百零七章 各方反對!!!第一百二十八章 天子一怒第九十二章 章節君心情不好不來了第二百二十七章 熟人?長孫衝?第一百四十一章 絕境中的曙光第一章 近鄉情更怯 郊迎三十里第一百七十章 敬畏之心第三百五十四章 目標丁香島……前進~第三十八章 後手第四章 好累,好想休息(第三更)第五十七章 無題第一百七十一章 戰鬥結束第六十八章 紅蜘蛛第十九章 工商論第三百九十七章 寶劍明藍(3)第七十三章 雨過天晴(三千字)第三章 高句麗戰事第二十五章 李貞的奴隸第兩百五十六章 香料島的作用第一百五十五章 瘋子武元慶第六十九章風雲漸起第二十六章 揭破身份(第一更)第九十六章 接受內附第四十章 好像聽到什麼不得了的東西了第一百五十七章 圍攻莊園第一百三十七章 離開與事變第七十四章 雜事一大堆(1)第兩百一十三章 西瓜珍珠第一百七十八章 聊表歉意(第五更)第四十七章 另有隱情?第三百八十八章 繳令第八十六章 定國五策(1)第九十一章 臭彈研製成功第三十四章 辯才第五十章 忽悠,哦不,是講解第十七章 王玄策的雄起(終)第三百一十八章 密議(下)第二百五十九章 爭辯第三十六章 林法的志氣第一百二十七章 朝議第一百一十二章 得民心者得天下(2)第四十六章 炮兵訓練第五章 誰搶老子酒樓?(第四更)第兩百八十九章 越州港第二百二十章 進入長安第一百三十八章 那就給你一個理由第三十一章 木工坊、新式傢俱第兩百三十三章 別人家的孩子第七十五章 計劃泄露第二百九十五章 巴法瓦爾曼逃(第四更,求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