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六章 人口困境(四千字)

“殿下,臣妾聽說你又得了幾個美人?不防領出啦讓我們看看,也好讓妾身見識見識天南美人。”剛剛送走六詔的首領們,那邊的武媚娘就得到了準確的消息,扛着個大肚子就來‘興師問罪’來了。

“哎呀媚娘,你就別說風涼話了,我都快愁死了,再這麼下去,我好色的名聲就真的要落實了,我該這麼辦啊?”看到武媚娘也調侃自己,李貞一臉苦楚,連忙將武媚娘攙坐到椅子上,滿連的無奈道:“可是你又不是不知道,這種情況我不收不行的,這六詔剛剛歸附,如果我不收下他們的獻禮,恐怕不光是六大首領,甚至整個六詔上下都會心中不安,這對大唐接下來的統治是非常不利的。不過你放心,這些女子我一個都不會動,等過段時間遇見合適的人的話,我就安排將她們全部嫁出去。”

“這怎麼行?”武媚娘嘴角含笑,搖頭反對道:“這是六詔送給殿下的人,殿下將她們嫁出去算怎麼回事?知道的倒也罷了,不知道的還以爲殿下您看不上她們呢?這同樣不利於大唐的統治啊。殿下不用擔心我們會吃醋,臣妾不是那樣的人。”

“我當然知道你不是那樣的人……不過你說的好有道理,我竟然無言以對。”李貞的臉色更苦了,武媚娘忽然‘噗嗤’一聲的笑了出來。

“哎呀媚娘啊,都到了這時候了,你還在刷我……莫不是你有解決的辦法嗎?快快快,快告訴我我該怎麼做?”李貞見狀,哪裡不明白自己被武媚娘給耍了,她過來根本就不是興師問罪的,而是來幫自己解決這窘境的?連忙抓住武媚孃的小手,急切的催促道。

武媚孃的笑臉忽然收斂,悠悠一嘆:“其實臣妾哪裡有什麼好辦法?妾身這次來其實就是建議你收了這些女子的。臣妾身懷六甲不能伺候殿下,衆多姐妹中也大都懷了身孕,這些女子正好代替我們伺候殿下。”

李貞無奈道:“你們懷孕又不是你們才錯誤……不是,我是那種急色的人嗎……是不是小福子和你說的這些,這個死太監,真是什麼事情都往外說,氣死我了,我這就找他算賬去。”

到了如今,李貞哪裡還不明白這都是小福子的謀劃?先勸自己收下這些女子,然後又說服武媚娘讓她來勸自己將這些女子納入東宮?唯有如此,才能保證六詔安定。雖然他也是一心爲公,但是這種方式李貞非常的不喜歡。

“殿下不要着急。”武媚娘慌忙站起來拉住李貞:“這本就是臣妾的意思,就算小福子不說,臣妾知道後也會勸殿下以大局爲重的,不關小福子的事情。”

“算了,這件事以後再說。”李貞忽然盯上了武媚孃的肚子:“算起來,這小東西應該也快要降生了吧?”

“是的呢。”見李貞的注意力轉移到自己的肚子上面,武媚娘臉上露出了幸福的笑容:“這孩子是妾身去年七月份懷上的,算算時間,到五月份就該臨盆了。”

“也就是說還有一個月了?這可真是太好了。”李貞臉上的驚喜之色更濃,如今已經是四月份,再有一個月武媚娘就該臨盆了,還有範雪宜,她懷孕的時間也就比武媚娘晚一個月多一點,最多到七月份,範雪宜也該臨盆了。而且還不止她們兩個,因爲在兩人懷孕後,李貞就將李世民硬塞給他的那二十多個女王給禍禍了,這些人中大部分也都有了身孕,而且相隔時間很短——也就是說從今年到明年這一段時間,李貞將會迎來一次產子的爆發期,等這一段時期過去,李貞的兒女將會超過二十人,簡直就是人形種馬。

但是與之相對應的,李貞的名聲恐怕也將會敗壞徹底,別人提到大唐太子之後,第一印象恐怕不會是英明神武或者小財神,而是色情狂,見到美色就走不動道等等,簡直是不知所謂——問題是李貞他並不是這種人,雖然被人硬塞了很多美女,他心裡也有點小高興,但那只是人之常情,和他的本意並不一樣……所以李貞才覺得自己特別的冤枉。

不過他也只是覺得冤枉罷了,至於爲了所謂的面子就不生孩子,那是不可能的,他可是皇族,爲了大唐人口的繁衍,以身作則是必須的。

大唐立國不到三十年,天下太平的時間更是不足二十年,雖然經過二十年的治理,大唐已經初步具備了盛世之相,再加上李貞的引導,更是將大唐帶上了更加繁華的盛世。

如今的大唐可以說什麼都不缺,只要將這一段休養生息的時間熬過去,可以說恢復了元氣的大唐真的已經具備了統治全世界的力量,但是唯獨有一點,卻是大唐最大的短板,那就是人口——經過了隋末大亂,等大唐立國之後,人口可以說已經降到了歷史的低點,只有兩千萬口人而已。

這一點即便是李貞是無法做出改變的,就算在他的影響下,大唐百姓的生活好轉,可以養活更多的兒女,但生孩子這種事情是百姓自願的,李貞就算再有影響力,又能造成多大的影響?最多也就是將兩千萬變成兩千一百萬,這就已經是他能力的極限了。

而人口數量稀少,這就會導致另一個非常嚴重的問題,那就是新佔領的土地無法消化——這一點對於未來大唐的征服之路來說更是非常致命的,新徵服的地盤無法被佔領,大唐的征服軍隊又哪裡敢將安心將這些地盤放到後面,去更遠方征服更多的土地?他們就不怕這些地盤上的人反撲嗎?到時候後路被斷,可能死的就不是一個兩個人了啊,可能整支軍隊都要全軍覆沒了。

而想要征服新土地,保證新土地上有足夠數量的漢人是最先決的條件——漢人爲什麼能有那麼強大的同化力量,除了文化的包容性之外,更重要的是漢人的數量夠多,可以想象當你的周圍百姓都是漢人的時候,你爲了融入他們,不自覺的就會學習漢人的風俗習慣,這種情況持續的時間長了,那麼你自然也就會同化入漢文明之中。

可是現在大唐缺少的是人口,而在這個年代增加人口的方法其實也就三種:第一種就是將征服地的百姓劃爲大唐子民,但是這種新徵服的百姓又怎麼可能會和大唐一條心?連六詔這種被大唐壓服,甚至主動請求歸附的民族在有機會的時候都會反撲大唐,對着大唐的要害狠狠的咬上一口,那些被大唐強行征服的百姓又怎麼可能會真心臣服大唐?

除非像吐蕃和天竺這樣的,當地的百姓被劃爲好幾等,最底層也是數量最多的百姓永遠遭受統治者的奴役和剝削,苦不堪言。唯有如此,當大唐以解放者的態度解救他們的時候,才能獲得當地的人新,大多數人人才會真正的將心傾向於大唐。但很可惜,這世上的民族千千萬,但真正符合這種條件的民族又有多少?而且他們本身就不是大唐的百姓,本就沒有經歷過漢文化的洗禮,就算是將他們遷移到新徵服的地盤上,又能如何?他們或許連漢語都不會說,又怎麼可能會傳播漢文化?

第二種方法就是鼓勵生育,既然外人不可信,那就多增加自己人的數量,只是一個孩子從出生到成年,至少也需要十六年,這是一個非常漫長的一段時間,更不要說古代的醫療條件不發達,嬰兒夭折機率非常的高。

而且雖然說如今的大唐已經進入了盛世,但是一般百姓也就是剛剛能吃飽飯而已,多一個孩子就是多一個吃飯的嘴巴,而等孩子產生價值卻需要足足十六年,這等時間漫長的投資又怎麼可能會有人去做?

普通百姓只是沒文化,不代表他們是傻子。如果說只是多一個孩子倒也罷了,但十六年的長期投資啊,這其中的風險太大了,不說孩子夭折了,就說這萬一十六年間趕上了哪一年災荒年,可能就因爲這多出來的一個人,一家人或許都要餓死了。

因此不是百姓不願意生孩子,而是他們不敢生,生孩子的代價太大了,這時候就需要上層的鼓勵了,如今朝廷已經頒發了一條專門鼓勵生育的《勵育令》,令中提出了各種對多生孩子家庭的賞賜,從補貼糧食銀錢到最高端的朝廷代爲撫養孩子,各種優惠政策倒是吸引了不少人。

同時,朝廷高層也在以身作則,不但李世民今年又增添了一個女兒,作爲他的兒子們同樣都需要做出模範,李貞自然也逃不了這一關。

然而還是那個問題,一個孩子從出生到成年至少需要十六年,時間真是太久了,無論是李世民還是李貞都等不起,好在還有第三個方法。

第三個方法不但是最快捷的,也是最簡單的,那就是黑戶。黑戶這種東西自古以來就有,尤其是在戰亂年間,百姓流離失所,戶口信息被洗白,等江山穩定之後,一些百姓因爲各種各樣的原因,就成爲了黑戶,而相比於在籍的百姓,黑戶百姓其實一點都不少。

比如說在隋朝就有這麼一項記錄,在隋朝立國的時候,人口只有三百五十萬戶,短短的十數年後,人口就激長到了九百八十萬戶,幾乎翻了三倍。這當然不是因爲隋朝的制度如何如何的高明,也不是當時的人多麼多麼的能生——十幾年時間而已,最多隻能保證一代人長大,人口就算再大爆發,又怎麼可能會翻這麼多番?最主要的原因其實就是黑戶,因爲南北朝的動亂,使得黑戶遍地,大量的百姓沒有給朝廷納稅。隋文帝楊堅是一個極其優秀的帝王,對於黑戶抓得相當的緊,幾乎查清了所有的黑戶,使得隋朝人口激增(這點之前奔三有提到過的,其實歷朝歷代在朝代新立的初期都會迎來一次人口暴增,並不是開國皇帝有多英明,主要就是因爲他們徹查了黑戶)。

唐朝因爲世家強大,因此對於黑戶卻抓得不是那麼的緊,不是他們不願意徹查黑戶,誰都知道人口增加的好處,實在是大唐剛剛創立,事情太多太多,朝廷根本就沒有那個閒工夫去徹查,再加上一些世家的阻撓,這事情就更幹不成了。

很多世家都有蓄養黑戶的習慣,因爲黑戶不需要繳稅,所以他們只需要納稅給世家就可以了,雙方非常有默契的饒過了朝廷,對於世家和黑戶來說是一種雙贏,對兩者都有好處,一般情況下雙方誰都不會撕破這個臉皮,這其中唯一吃了虧的可能就只有朝廷了,也正是因爲這個原因,導致了大量的黑戶不願意登記戶口,不願意轉到明面上來。

當然因爲沒有戶口,他們行事很不方便,因爲古代是需要路引的,沒有路引你連兩百里外都走不出去。但是古代百姓的活動範圍一般都不會超過五十公里,這個限制對他們來說根本就和沒有差不多。另外的缺點也就是黑戶享受不到朝廷的政策了——只是在古代利民的政策實在是太少,而且但凡是一般百姓能享受到的,黑戶們自己動動手也都可以享受到,他們更不可能去登記戶口了(比如說授田法,就是按照每戶授予多少田地,但是大唐地廣人稀,荒山野嶺多的是,黑戶雖然享受不到授田,但只要不是懶蛋,隨便找塊地開開荒也足夠養活自己一家了)。

至於減免稅收政策?拜託,人家連稅都不用繳,減稅政策又怎麼可能吸引得了他們?

不過現在正是需要人口的時候,徹底的查清黑戶,確實對於大唐將來的征服之路有奇效。其實這種事情大唐朝廷已經在做了,征服的南洋和婆羅洲甚至是天竺,其實都是爲這些黑戶們準備的。

只可惜或許是大唐的宣傳策略沒有盡到實處,《移民策》雖然吸引了世家名下不少佃農和黑戶的注意,因此推翻了世家的土地兼併,但是這一招對於那些隱藏在深山老林之中的百姓們就沒有這麼大的吸引力了——不是吸引力不足,實在是他們根本就不知道,連知道都不知道,他們又哪裡會走出深山?

所以接下來大唐努力的重心就是徹底清查戶口,同時加大宣傳力度,爭取將更多的黑戶從深山之中吸引出來——根據之前朝廷的計算,如果將這些黑戶全部清查清楚,大唐至少可以再增加一倍的人口數量,多出了一倍的人口,這對大唐未來的征服之路是非常有利的,至少將這些人口全部笑話完全之後,大唐的下一代可能也已經成長起來了,到時候用人荒或許就不會那麼嚴重了。

第兩百三十八章 嗷~嗚~第一百四十七章 秦瓊再收徒第一百一十二章 得民心者得天下(2)第六十四章 有人求見第二十六章 劉仁軌歸來第三十二章 解惑第四十章 《臨陣殺術》第兩百八十二章 杜荷的預料+背後捅刀子第二百二十一章 長孫順德(二合一)第一百零九章 投降?第三百六十六章 賺錢的路子第九章 王玄策的雄起(2)第四十五章 局勢翻轉第三十三章 處刑+流放第一百九十八章 香料島遇襲第一百零二章 收服契苾何力第一百二十九章 李貞的驚世之語第一百零九章 林邑貴族鬧事第一百三十八章 輕鬆擊退第六十二章 挑毛病的來了第二百零六章 這一章的內容有點雜,就不起名字了。第一百六十六章 懷疑第十章 母子‘鬥法’(2)第二百四十五章 報紙第一百四十三章 被算計了......第八十九章 怒火沸騰第一百三十六章 爨人叛亂第四十五章 被困與救援第二百一十六章 本王相信你(第二十一更)第一百七十八章 風起雲涌(2)第八十九章 怒火沸騰第一百七十章 另一個臥底(2)第二十章 活捉李元昌第二百二十六章有種下了朝別跑第一百四十九章 文化戰爭第八十八章 終於可以開葷了第二百零一章 我要娶公主(第六更)第八十一章 罰俸一年第四十八章 再見本因第二十六章 追上門來第三十八章 大炮第四十三章 新的隊友(三千字)第二百六十八章 無恥至極第十二章 王玄策的雄起(5)第十二章 長孫衝瘋了第三百六十四章 吃錢的海軍第八十二章 蕭銳告御狀第七十九章 後果嚴重第三百八十二章 六詔首領拜謁(三千字)第七十九章 這一章求訂閱,求收藏,求月票第一百三十二章 這一場贏定了,心裡好高興啊第八十四章 常勝營第七十五章 雜事一大堆(2)第七十六章 刺客死全家第二百九十八章 要塞攔路第四十七章 另有隱情?第一百四十章 後方來人第兩百三十七章 受罰第六十章 一言不合就開幹第五十二章 慫貨綁匪第四十二章 京杭大運河第六十六章 誰說我要殺俘了?第一百五十一章 意外驚喜(2)第二百九十七章 援軍到達第四十四章 遇險第七十四章 雜事一大堆(1)第五十八章 海外遺民第三十三章 吳福成第二百二十四章 說的好有‘道理’啊(第二十九更)第三百五十七章 吧唧!~第一百三十五章 古怪的鞋印o(╯□╰)o第一百九十七章 兩個都要第一百一十九章 衝突將起第三十九章 熱議第一百零四章 魚雷再發威(四千字)第七章 初露崢嶸第一百一十九章 動手(2)第一百一十五章 漢甲和開甲刀第十九章 消息走漏第兩百四十六章 動手……(二合一)第一百二十九章 先下一局第二百八十二章 一百五十毫米大炮第三百七十章 終於找到了第一章 匆匆五年第一百零六章 李世民意識到了什麼第三十五章 賠償?第九章 燒起來吧第四十八章 用玄鐵做刀具?太奢侈了第十四章 一晃十一年第一百八十三章 鬱悶的李貞第一百一十三章 決定投降第兩百九十七章 敵人或許並不強……第三百八十五章 衆人獻禮(下)第一百八十一章 被放火燒山(第八更了,求支持)第三十六章 林法的志氣第四十四章 越州市舶司第二十章 有什麼需要?第四百一十章 第七卷終章第二十八章 風起(第三更)
第兩百三十八章 嗷~嗚~第一百四十七章 秦瓊再收徒第一百一十二章 得民心者得天下(2)第六十四章 有人求見第二十六章 劉仁軌歸來第三十二章 解惑第四十章 《臨陣殺術》第兩百八十二章 杜荷的預料+背後捅刀子第二百二十一章 長孫順德(二合一)第一百零九章 投降?第三百六十六章 賺錢的路子第九章 王玄策的雄起(2)第四十五章 局勢翻轉第三十三章 處刑+流放第一百九十八章 香料島遇襲第一百零二章 收服契苾何力第一百二十九章 李貞的驚世之語第一百零九章 林邑貴族鬧事第一百三十八章 輕鬆擊退第六十二章 挑毛病的來了第二百零六章 這一章的內容有點雜,就不起名字了。第一百六十六章 懷疑第十章 母子‘鬥法’(2)第二百四十五章 報紙第一百四十三章 被算計了......第八十九章 怒火沸騰第一百三十六章 爨人叛亂第四十五章 被困與救援第二百一十六章 本王相信你(第二十一更)第一百七十八章 風起雲涌(2)第八十九章 怒火沸騰第一百七十章 另一個臥底(2)第二十章 活捉李元昌第二百二十六章有種下了朝別跑第一百四十九章 文化戰爭第八十八章 終於可以開葷了第二百零一章 我要娶公主(第六更)第八十一章 罰俸一年第四十八章 再見本因第二十六章 追上門來第三十八章 大炮第四十三章 新的隊友(三千字)第二百六十八章 無恥至極第十二章 王玄策的雄起(5)第十二章 長孫衝瘋了第三百六十四章 吃錢的海軍第八十二章 蕭銳告御狀第七十九章 後果嚴重第三百八十二章 六詔首領拜謁(三千字)第七十九章 這一章求訂閱,求收藏,求月票第一百三十二章 這一場贏定了,心裡好高興啊第八十四章 常勝營第七十五章 雜事一大堆(2)第七十六章 刺客死全家第二百九十八章 要塞攔路第四十七章 另有隱情?第一百四十章 後方來人第兩百三十七章 受罰第六十章 一言不合就開幹第五十二章 慫貨綁匪第四十二章 京杭大運河第六十六章 誰說我要殺俘了?第一百五十一章 意外驚喜(2)第二百九十七章 援軍到達第四十四章 遇險第七十四章 雜事一大堆(1)第五十八章 海外遺民第三十三章 吳福成第二百二十四章 說的好有‘道理’啊(第二十九更)第三百五十七章 吧唧!~第一百三十五章 古怪的鞋印o(╯□╰)o第一百九十七章 兩個都要第一百一十九章 衝突將起第三十九章 熱議第一百零四章 魚雷再發威(四千字)第七章 初露崢嶸第一百一十九章 動手(2)第一百一十五章 漢甲和開甲刀第十九章 消息走漏第兩百四十六章 動手……(二合一)第一百二十九章 先下一局第二百八十二章 一百五十毫米大炮第三百七十章 終於找到了第一章 匆匆五年第一百零六章 李世民意識到了什麼第三十五章 賠償?第九章 燒起來吧第四十八章 用玄鐵做刀具?太奢侈了第十四章 一晃十一年第一百八十三章 鬱悶的李貞第一百一十三章 決定投降第兩百九十七章 敵人或許並不強……第三百八十五章 衆人獻禮(下)第一百八十一章 被放火燒山(第八更了,求支持)第三十六章 林法的志氣第四十四章 越州市舶司第二十章 有什麼需要?第四百一十章 第七卷終章第二十八章 風起(第三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