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1章 有人要搶六藝

人們常說名師出高徒,其實王寧安卻說更多時候是高徒出名師,君不見多少人碌碌無爲一輩子,只因爲教了一個好學生,就時來運轉,名震天下了。

當然了,以王寧安的名氣,是不需要學生來加持的,但是這次六藝的輝煌大勝,依舊給他增加了一頂巨大的教育家光環……

六藝學堂,包攬整個甲科,絕對是轟動天下的壯舉,超級大新聞!

就連那些宰執重臣都坐不住了,宋代科舉有一點和後世不同,是可以調閱試卷的,如果評價不公,大可以去告狀。

當然了殿試是皇帝欽定,尋常人是沒膽子和皇帝作對的。

唯有那些成了精的相公,還有什麼都不在乎的言官。

只是他們調出了殿試的試卷,挨個看下去。

越看臉色越難看,甚至看得不停冒虛汗。

比如這次趙禎定的策論題目是富國強兵之法,這是個很籠統的概念,可寫的東西很多,但是想寫出彩,卻十分困難。

比如這一次的前兩名,呂惠卿和章敦,作爲王寧安最看重的學生,他們側重各有不同,呂惠卿寫的是有關土地的部分。

衆所周知,大宋朝並不抑制兼併,顯然,這是向士紳集團妥協,放縱他們隨意兼併土地,立國到如今,大宋繳納田賦的土地不足三成,另有七成不用繳納田賦,換句話說,七成的土地都被士人給侵佔了,並且通過種種手段,隱瞞下來,朝廷徵收不到一絲一毫的稅賦。

呂惠卿深知其中弊端,可他沒有直接針對土地下手,而是提出了兩條對策,其一,是通過銀行系統,向百姓發放優惠貸款,幫助自耕農渡過難關,防止乘人之危,將土地低價剝奪走。

其二,呂惠卿提議要區分糧食和其他商品,對大宗糧食轉運和交易,要徵收5成以上的稅。

這一刀砍得可是夠狠的!

士大夫動輒十幾萬畝,幾十萬畝的土地,糧食堆滿了倉庫,顯然他們不會留在家裡發黴,一定要賣出去換來收入。

以往糧食和其他商品一樣,朝廷只能按照二十稅一的標準收取過路費,

呂惠卿提議提高到五成,一下子增加十倍。

這一手的確夠狠,等於瞬間廢了販運糧食獲利空間,搞不好還要賠本。

提供貸款是增加兼併土地的難度,多收過路費,是降低土地的獲利空間,一記組合拳下去,士大夫兼併土地不但不會賺錢,相反,還要賠錢。

如此一來,自然就能降低對土地的熱情,能夠客觀起到抑制兼併的作用。

這種做法,頗有王寧安應付銅荒的風采。

只是呂惠卿也看得出來,徵收高昂的過路費,會影響糧食貿易,搞不好會造成缺糧,他提議要拓展海外市場,大宋每年賣出上億貫的絲綢和茶葉,應該拿出固定的份額,比如三成獲利,或者更多,去採購糧食,充實各地的常平倉。

只要朝廷手裡的籌碼多了,就不怕打一場消耗戰!

王寧安也看過呂惠卿的這篇文章,說實話,王寧安也驚歎於“福建子”的狠辣!,不愧是拗相公座下第一戰將,呂惠卿拿出的完全是青苗法的升級加強版!

不得不說,王寧安的調教有了作用,呂惠卿的功力也提升很快,他這套作法,等於是聯合金融和海商的力量,共同對付傳統的士人集團。

且不說勝算如何,至少比王安石在歷史上的作法厲害無數倍……

相比之下,章敦則是更傾向於“武功”的方面。

他認爲要從遼國下手,儘快收復雲州,然後水陸並進,拿回遼東。章敦以他的出使經驗,告訴朝廷,遼東土地肥沃,絕非苦寒荒蠻之地。

漢唐都在遼東大舉耕種,肥沃的黑土收穫遠遠超出中原地區。

在遼東建軍屯,可以自給自足。

而且遼東可以作爲重要的養馬場,以此爲基礎,經略草原,訓練騎兵,假以時日,消滅西夏,打通絲綢之路,則漢唐盛世可期。

顯然,這兩篇策論切合主題,得到了趙禎的賞識,列爲前兩名。

再看其他人的,曾布主張理財,要嚴格規範各級衙門的開支,杜絕鋪張浪費,韓宗武強調培訓官員,要擁有完整的歷練,量才用人,避免論資排輩。蘇軾則是強調教化的重要,要一改書院學堂務虛的作風,真正研究民生利病……

縱觀所有六藝的文章,普遍都有一個特點,那就是務實!

幾乎每個人都能言之有物,拿出真東西,具備可行性。

相應的,張載和二程也都參加了殿試,他們提出更多的是寬刑愛民,節儉清廉,修德敬天,於民休息……這些觀念,多數老生常談,而且了無新意,絲毫沒有落實的辦法。屬於空洞華麗,聽着好聽而已。

有心銳意進取的趙禎自然不會滿意,在排名上也看得出來,六藝的學生普遍考前,而張載,還有二程都落入了三甲行列,程頤更是掉了車尾,如果不是這次殿試不黜落,沒準就要落榜了!

……

君心如何,昭然若揭了!

政事堂的幾位相公臉色都很不好看,尤其難得,不久前還視若寇仇的賈昌朝和文彥博湊在了一起,兩個老傢伙都跟吃了苦瓜似的,臉比驢長。

賈昌朝先感嘆一聲,“長江後浪推前浪,一輩新人換舊人。看起來,大宋的未來,是這些年輕人的了,老夫也該退位讓賢了。”

聽他的話,文彥博都要吐了,你賈昌朝要捨得讓位,現在就該滾蛋了,何必死賴着首相的位置!

文彥博哼了一聲,“子明兄是大宋的擎天一柱,該退位的是小弟纔是。你看看,狀元郎的文章,寫的多好,要收稅啊!還要請子明兄好好落實才是!”

“呸!黃口孺子,一派胡言!”

賈昌朝能不生氣嗎,他們家就是大地主之一,良田幾十萬畝,每年光是賣糧食,就有20萬貫的收入,如果按照上面所說,就要拿出近十萬貫,交給朝廷,還不如殺了他比較痛快。

“王寧安這個小子,專門教學生算學,天天盯着利益,人都掉錢眼去了!”賈昌朝氣得通罵道:“讓這樣的人,執掌朝廷,天下不亂纔怪呢!”

文彥博嘿嘿笑道:“子明兄高見,所以小弟以爲子明兄應當匡扶正義,替大家出頭纔是!”

“出頭?出什麼頭?”

賈昌朝哼了一聲,纔不上當呢,老夫上次就是被忽悠了,險些身敗名裂,這一次還想讓我出頭,老夫纔沒那麼傻缺呢!

“寬夫兄,聽聞你和王二郎在一起做水泥生意,賺了不少啊?”

文彥博慌忙搖頭,“沒有,絕對沒有,都是些謠言訛傳!”

你就裝吧!

賈昌朝冷笑一聲,“看起來老夫也該找王二郎商量商量,他有什麼好路子,給老夫指一條,趕快攢點棺材本,等一旦變了法,老夫也不至於沒有養老錢。”

說着,老賈竟然起身,就往外面走,彷彿真的要去找王寧安。

這下子可把文彥博急壞了,他最怕賈昌朝和王寧安談生意。

自己已經“下水”了,萬萬不能再拉一個!

“子明兄!你是大家的主心骨,遇到了事情,你可不能不管!”

賈昌朝冷哼一聲,“主心骨?三軍主帥?”

“沒錯,就是如此!”

“那大帥從來都是押後陣,就請寬夫兄當這個先鋒,衝鋒陷陣吧!”

文彥博怒噴老血一口!

眼珠子差點掉出來,他算是看透了,這個賈昌朝是徹底不要臉了。

根本就是蒸不熟,煮不爛的滾刀肉,讓他出頭,是千難萬難!

可他不出頭也不行啊!

自己的把柄捏在王寧安手裡,胡亂折騰,肯定被王寧安弄得死死的。

在地上轉了好幾圈,文彥博突然眼前一亮。

“我說子明兄,咱們能不能退而求其次。”

賈昌朝翻了翻大眼皮,“怎麼講?”

“不過是考生的文章而已,暫時還落實不下去,咱們不妨把六藝拿過來!”

賈昌朝愣了一聲,隨即搖頭,“要怎麼拿?王寧安會甘心嗎?寬夫兄,你還是省省吧!”

“不!”

文彥博還來勁了,“子明兄,你想想,六藝學堂的成績這麼好,大有天下之士,盡出六藝之勢。這一科結束之後,必定會有更多的士子加入六藝,你說是吧?”

“這倒是,我家的幾個小子也想送進六藝,有問題嗎?”

“當然!科舉考試,天子門生,如今多了一個六藝學堂,那出來的考生,是天子的門生,還是王寧安的門生,是聽陛下的,還是聽王二郎的?”

文彥博不停搖頭晃腦,“所謂水滿則溢,月盈則虧,六藝學堂太耀眼了,必須收斂鋒芒,這也是對王二郎好,我想聰明如他,是不會反對的,還要感激我們!”

賈昌朝聽完,乾脆不看文彥博了,就連他這麼無恥的人,都感到臉紅了!

人家辛辛苦苦弄出來的成果,你要給搶走,還說的那麼光明正大,文彥博,敢問你的臉皮何在?

賈昌朝沉吟了許久,他是真不想得罪王寧安,可問題是六藝學堂的表現,已經影響了文官集團的根基。

如果再讓他們這麼幹兩三科,到時候天下的文官還不都是六藝的,他們玩什麼了!

“成了,老夫就跟寬夫兄一起面聖,不過說了,老夫只是搖旗吶喊,這個頭兒,只能你來!”

第121章 吳世誠第1041章 喜歡御駕親征的趙曙第102章 不服氣第610章 曹皇后中毒了第822章 皇帝病危第1050章 一場茶葉引發的戰爭第350章 無恥的王寧安第69章 天價美酒第90章 兵器寶庫第1070章 工程師和循吏第16章 賊配軍第552章 交子危機第333章 對比很強烈第1021章 文相公,你沒錯的第305章 所謀者大第787章 三跪第642章 凌遲第637章 覆滅第14章 二伯的秘密第581章 最殘忍的報應第993章 自私的耶律洪基第23章 只知忠義,不知孝悌第241章 你不是韓琦第1103章 收拾宗室第306章 財相第646章 做西夏的太上皇第16章 賊配軍第1098章 八方雲集第487章 腹黑的趙大叔第635章 鐵騎出擊第62章 祖先的寶物第372章 忠烈千秋第1001章 亂起貨幣第391章 任性的皇帝第724章 老兵的春天第533章 你們做誰的官?第821章 該處置理學了第61章 一網打盡第844章 專利法第796章 橫刀立馬狄相公第31章 悲慘的王大郎第133章 一道難題第865章 文彥博罷相第660章 于闐人的下落第1155章 司馬光的弱點第1014章 你想做首相嗎?第476章 被拋棄的崔家第348章 二程很傻眼第68章 折服第186章 奮鬥的平縣第885章 刺殺文相公第46章 豪奪第67章 醉翁醉了第629章 恩科第1129章 王寧安的手段第957章 以彼之道還施彼身第441章 套路太深了第328章 消失的國度第4章 王寧安的反擊第573章 大勝第688章 父債子償第362章 宿命的敵人第470章 皇帝的鴻門宴第1107章 短兵相接第299章 決戰之崩盤第422章 見祖宗第348章 二程很傻眼第136章 洪水滔天第413章 大宋第一戰神第997章 契丹國滅第337章 皇家學堂第434章 封疆大吏第427章 喚醒漢魂第650章 太子要歷練第298章 決戰之大甩賣第709章 急需人才的西域第314章 恐怖的汴京城第684章 人馬真被調動了第987章 觀察細緻的蔡京第222章 秀恩愛第110章 籠絡人心第946章 火燒糧倉第617章 趙允讓最後的底牌第646章 做西夏的太上皇第298章 決戰之大甩賣第404章 遼國要亂了第847章 龐相公的臉很疼第872章 種家軍之變第660章 于闐人的下落第78章 人或爲魚鱉第644章 勝利者的勒索第744章 大宋的西進運動第572章 底牌第68章 折服第580章 人之將死第1150章 拿下張方平第1005章 大國舅的毒計第1114章 鉅額財產第651章 很受衝擊的趙宗垕第493章 童言可貴
第121章 吳世誠第1041章 喜歡御駕親征的趙曙第102章 不服氣第610章 曹皇后中毒了第822章 皇帝病危第1050章 一場茶葉引發的戰爭第350章 無恥的王寧安第69章 天價美酒第90章 兵器寶庫第1070章 工程師和循吏第16章 賊配軍第552章 交子危機第333章 對比很強烈第1021章 文相公,你沒錯的第305章 所謀者大第787章 三跪第642章 凌遲第637章 覆滅第14章 二伯的秘密第581章 最殘忍的報應第993章 自私的耶律洪基第23章 只知忠義,不知孝悌第241章 你不是韓琦第1103章 收拾宗室第306章 財相第646章 做西夏的太上皇第16章 賊配軍第1098章 八方雲集第487章 腹黑的趙大叔第635章 鐵騎出擊第62章 祖先的寶物第372章 忠烈千秋第1001章 亂起貨幣第391章 任性的皇帝第724章 老兵的春天第533章 你們做誰的官?第821章 該處置理學了第61章 一網打盡第844章 專利法第796章 橫刀立馬狄相公第31章 悲慘的王大郎第133章 一道難題第865章 文彥博罷相第660章 于闐人的下落第1155章 司馬光的弱點第1014章 你想做首相嗎?第476章 被拋棄的崔家第348章 二程很傻眼第68章 折服第186章 奮鬥的平縣第885章 刺殺文相公第46章 豪奪第67章 醉翁醉了第629章 恩科第1129章 王寧安的手段第957章 以彼之道還施彼身第441章 套路太深了第328章 消失的國度第4章 王寧安的反擊第573章 大勝第688章 父債子償第362章 宿命的敵人第470章 皇帝的鴻門宴第1107章 短兵相接第299章 決戰之崩盤第422章 見祖宗第348章 二程很傻眼第136章 洪水滔天第413章 大宋第一戰神第997章 契丹國滅第337章 皇家學堂第434章 封疆大吏第427章 喚醒漢魂第650章 太子要歷練第298章 決戰之大甩賣第709章 急需人才的西域第314章 恐怖的汴京城第684章 人馬真被調動了第987章 觀察細緻的蔡京第222章 秀恩愛第110章 籠絡人心第946章 火燒糧倉第617章 趙允讓最後的底牌第646章 做西夏的太上皇第298章 決戰之大甩賣第404章 遼國要亂了第847章 龐相公的臉很疼第872章 種家軍之變第660章 于闐人的下落第78章 人或爲魚鱉第644章 勝利者的勒索第744章 大宋的西進運動第572章 底牌第68章 折服第580章 人之將死第1150章 拿下張方平第1005章 大國舅的毒計第1114章 鉅額財產第651章 很受衝擊的趙宗垕第493章 童言可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