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只知忠義,不知孝悌

“漢高祖劉邦斬蛇起義,開創了大漢一統江山四百載,傳到了漢獻帝,君弱臣強,刀兵四起,天下昏暗,民不聊生,正所謂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今日裡就開說一套《三國演義》,道盡紛紛世事,全在巧嘴一張!”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白漁樵江渚上,慣看秋月春風。一壺濁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

韓蛤蟆嗓音沙啞,慢條斯理地念了一詞,大宋朝文治興旺,不是一句空話,歷朝歷代,論起識字率,宋朝絕對屈一指,哪怕是偏遠的滄州,也有不少人聽懂了詞中的滄桑高遠,無不點頭稱讚。

要說起來,最解其中三味的,就要數坐在角落中的包黑子和公孫策。

“好一臨江仙,我怎麼聽出了醉翁的味道啊?”公孫策笑着說道。

包拯沉吟一下,搖了搖頭,“不然,此詞的才情不在醉翁之下,可是醉翁文章第一,論起填詞,倒是差了一籌,而且詞中暗含蒼涼之談,似乎閱盡人世興衰,頗有看穿興衰之嘆,多半不是醉翁所寫。”

公孫策倒吸口冷氣,“東翁,若不是歐陽永叔所作,當今文壇,不論晏殊,柳七,梅堯臣,只怕都寫不出來這樣的詞……”公孫策突然大喜過望,“恭喜東翁,怕是這滄州又出了一位大才子啊!”

作爲一方父母官,教化百姓那是分內之責,要是出了神童才子,可是要上報朝廷,作爲政績的。

這一《臨江仙》公孫策從沒聽過,多半是新作的詞,而且又和文壇的幾位巨擘風格迥異,倘若真是邊境滄州,出了一位大才子,可是了不起的成就啊!

公孫策身爲包黑子的師爺,自然要替東家的前程着想,他都迫不及待想要找出寫詞之人,上奏朝廷,替東家的政績填上一筆。

倒是包黑子哼了一聲,“倘若真有才子,那也是人家的天賦,是師長教的好,我剛剛到滄州不久,據爲己有,羞也不羞?”

公孫策不愛聽了,這事有什麼羞的,出在誰的治下,那是誰的福氣,有什麼害臊的,大人的臉皮還是太薄了,需要歷練啊!

他還想勸說,哪知道包拯一擺手,“老實聽書吧!”

公孫策不敢多話,只好悶頭聽着,可是沒聽多少,公孫策就入迷了,說書人簡單交代了之前已經講完的部分,直接跳到了溫酒斬華雄,三英戰呂布。

伴隨着韓蛤蟆的描述,在場衆人如癡如醉,彷彿真正置身在千軍萬馬之中,隨着一位位武將衝殺,青龍偃月刀,丈八蛇矛槍,方天畫戟,你來我往,殺了一個難解難分!

王寧安這兩天連續趕工,已經把前二十都給了韓蛤蟆,他也放開了膽子,盡挑熱鬧的講,三英戰呂布剛結束,就直入連環計,鳳儀亭,呂布戲貂蟬,英雄美人,更是讓人津津樂道。

韓蛤蟆一口氣講到了午時,口乾舌燥,實在是頂不住了,才一拍醒木,“預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

韓蛤蟆轉到後臺去喝茶潤嗓子,耳朵裡全都是叫好之聲,夾雜其中,還有不少人往臺上扔銅錢,嘭嘭的響,韓蛤蟆的心就跟着不停地跳,不用看都知道,準是有人一貫一貫地賞錢!

說了大半輩子,還沒遇到呢!

王二郎可真是一個寶貝,回頭可千萬不能讓別人把他拉過去。韓蛤蟆急匆匆要去找王寧安,討要接下來的故事,剛轉身,茶館的掌櫃的陪着笑過來了。

“韓先生,那邊有兩位客官要見你。”

“客官?什麼人?”

掌櫃的壓低聲音,湊到了韓蛤蟆的耳邊,低聲說道:“雖然穿着布衣,可難掩官氣,是個大人物!”

韓蛤蟆一驚,他就是個說書的,哪裡見過什麼大人,急忙撣了撣衣衫,就跑到了包黑子的桌邊。

“草民見過大人。”

“請坐吧。”公孫策淡淡笑道:“你就是韓先生吧?書講的不錯。”

“多謝誇獎,小人愧不敢當。”

“韓先生,這《三國演義》頗爲不俗,和尋常的話本境界迥異,不過在下聽了一段,似乎書中對劉備多有讚頌溢美之詞,我覺得似乎有些言過其實,先生以爲呢?”

韓蛤蟆爲難苦笑,“小人只知道說書,哪裡懂得什麼歷史啊!”

包拯好奇了,“這麼說《三國演義》並非先生所作了?”

“哎呦,折煞小人了,我哪寫得出來啊!”

包拯和公孫策互相看了一眼,都是一副果然如此的表情,他們也不信一個說書的能寫出如此鉅著。

公孫策笑道:“韓先生不用擔心,我們也算是文人,想要見識一番,並沒有別的想法,還請韓先生幫着引薦。”

韓蛤蟆猶豫說不說呢,一擡頭,正好看到王寧安從二樓下來。別人聽韓蛤蟆講書,都驚爲天人,唯獨王寧安哈氣連天。上輩子他聽過單田芳,袁闊成的三國,相比而言,韓蛤蟆說的實在是有些乾癟無趣。

畢竟滄州是小地方,韓蛤蟆也只能算是野路子,等以後有機會,應該從汴京選幾個高手,只有征服了京城,才能算是征服大宋啊!

王寧安現在滿腦子都是擴大生意,賺更多的錢。

剛從樓上下來,韓蛤蟆就跑過來。

“二郎,有兩位先生要見你呢!”

韓蛤蟆拖着王寧安到了包拯的桌子邊,三個人互相一看都愣了。公孫策目瞪口呆,“韓先生,你沒搞錯吧,他不是在海豐酒樓賣湯餅嗎?”

韓蛤蟆陪笑道:“先生好眼力,正是王公子,小人的段子可都是王二郎的教的。”

包拯之前對王寧安就有看法,此時一聽,心中更加惱火,一個小小的娃娃,讀過多少書?他能寫出《三國演義》?簡直是笑話一樣!

包拯懶得駁斥,臉陰沉的嚇人,鼻子出粗重的喘息聲。公孫策瞳孔緊縮,上下打量王寧安,用力搖頭,“韓先生,既然《三國演義》的作者不願意見我們也就算了,何必拿一個賣面的糊弄我們?”

韓蛤蟆被問得張口結舌,不知道說什麼。

王寧安卻不幹了,他遇到了幾次包拯和公孫策,他可沒有自我感覺良好,衝上去巴結人家,也沒想着攀附權貴,撈到好處。

可問題是這兩位一次比一次臉臭,怎麼,瞧不起賣麪條的?清官就了不起啊?

王寧安上輩子就有點衝動不計後果,又穿越到了一個少年身上,多少受到了影響,越不在乎了。

“賣麪條的就不能寫《三國演義》了?公孫先生未免也太瞧不起賣麪條的了,你可知道姜太公也賣過面啊?”

公孫策呵呵一笑,“少年郎,你竟敢自比姜太公?口氣不小。那好,我就請教你,曹孟德文武雙全,雄才大略,一統北方,南征北戰,軍威赫赫。怎麼到了你的書裡,成了疑神疑鬼的奸雄,還編了捉放曹的段子,污衊曹公,未免太過分了吧?”

聽到公孫策難,王寧安絲毫不害怕,“公孫先生,你替曹阿瞞說話,未免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我倒要請教你的高見?”

“曹孟德沐浴大漢皇恩,身爲漢家臣子,就應該扶持社稷,護衛江山,忠君報國。可是他做了什麼?挾天子令諸侯,竊據大漢江山,欺凌君父,竊奪大權,所作所爲,哪有半點忠臣孝子的樣子?如此人物,他的才能越高,本事越強,危害就越大!公孫先生怎能以偏概全,只知小節,忘了大義?”

王寧安說的義正詞嚴,他倒不是真的厭惡曹丞相,無奈人在江湖身不由己。

什麼時候,“政治正確”這四個字都不能違背,王寧安可不想被扣上寫反書的帽子。別以爲宋代就沒有文字獄,烏臺詩案,可是讓王寧安看透了文人陰起來的無恥!

包拯看不透王寧安的內心,他從王寧安的話中,倒是品味出另一層意思。儒學式微,佛道盛行於世,眼下的大宋其實出於一種思想混亂的階段,《三國演義》中宣揚的忠義,似乎點醒了包拯,讓他似有所悟。

“少年郎,你既然知道忠義,可爲何忘了孝悌?”包拯突然老氣橫秋,不悅問道。

——————————————

推薦一本書《大明第一書生》一本不錯的科舉種田文哦!

第323章 瘋狂的賽馬生意第668章 楊廣是個好皇帝第976章 王寧安的借力打力第979章 吃人不吐骨頭第610章 曹皇后中毒了第822章 皇帝病危第562章 新交子第1044章 很慫的文及甫第1072章 司馬光的不甘心第956章 自作孽不可活第65章 趙禎的讚許第342章 打醒大宋第1052章 可怕的印花稅第755章 昏君吾自爲之第269章 天不收你我收你第1050章 一場茶葉引發的戰爭第52章 如何抱大腿第136章 洪水滔天第793章 憂國憂民老臣心第664章 融合的開始第591章 勢力龐大的王寧安第906章 歡樂的技工學院第349章 不養廢物第466章 師父比徒弟厲害多了第192章 新的商機第1079章 司馬光又來了第302章 決戰之天子之怒第522章 妄做小人的文彥博第411章 殺了一個國丈第1063章 他們是奴隸第238章 一起去嶺南第515章 學生們都被抓走了第287章 出奇招,解錢荒第825章 果斷的曹太后第857章 王安石的辦法第1109章 寬夫兄,你可以休息了上架感言和更新計劃第895章 狠人呂惠卿第628章 一不小心成了西門慶第1091章 皇帝歸來第1087章 你去修書吧第一百三十九章 朝堂新局第931章 霸氣的王寧安第856章 又一個相公被抓了第900章 海外訂單第9章 老爹回來了第481章 大破質子軍第110章 籠絡人心第1023章 蔡京的表演第339章 爭鬥的開始第1127章 新的議政會議第866章 急流勇退第225章 千萬大單第1019章 首相之爭,塵埃落定第338章 六藝進京第247章 真正放權第283章 新官職第1000章 司馬光的妙招第1014章 你想做首相嗎?第788章 趙禎的巔峰時刻第418章 靜塞鐵騎,出擊!第621章 宰相捱打了第23章 只知忠義,不知孝悌第416章 大宋必勝第814章 拗相公要跑了第861章 文彥博的挑釁第924章 查封書院第453章 一不小心成了奸佞第580章 人之將死第662章 五百個太監第604章 官都沒人要第862章 打臉不隔夜第158章 蘇洵出馬第251章 一路殺戮泣鬼神第1126章 全部罷黜第502章 陰險的殺招第1041章 喜歡御駕親征的趙曙第271章 一不小心受賄了第222章 秀恩愛第223章 教育小王爺第793章 憂國憂民老臣心第1106章 憤怒的文彥博第517章 一個也不能少第681章 三英戰不過呂布第94章 王良璟的無本生意第247章 真正放權第670章 最倒黴的徵西大將軍第172章 罵死一個第15章 替二伯默哀第706章 殺向政事堂第571章 吐血大甩賣第671章 不怕天譴的人第644章 勝利者的勒索第845章 聯合開發第486章 梟雄之姿第950章 最有福氣的孩子第599章 欣喜若狂的趙禎第1148章 呂惠卿告密第333章 對比很強烈第1008章 大金國立
第323章 瘋狂的賽馬生意第668章 楊廣是個好皇帝第976章 王寧安的借力打力第979章 吃人不吐骨頭第610章 曹皇后中毒了第822章 皇帝病危第562章 新交子第1044章 很慫的文及甫第1072章 司馬光的不甘心第956章 自作孽不可活第65章 趙禎的讚許第342章 打醒大宋第1052章 可怕的印花稅第755章 昏君吾自爲之第269章 天不收你我收你第1050章 一場茶葉引發的戰爭第52章 如何抱大腿第136章 洪水滔天第793章 憂國憂民老臣心第664章 融合的開始第591章 勢力龐大的王寧安第906章 歡樂的技工學院第349章 不養廢物第466章 師父比徒弟厲害多了第192章 新的商機第1079章 司馬光又來了第302章 決戰之天子之怒第522章 妄做小人的文彥博第411章 殺了一個國丈第1063章 他們是奴隸第238章 一起去嶺南第515章 學生們都被抓走了第287章 出奇招,解錢荒第825章 果斷的曹太后第857章 王安石的辦法第1109章 寬夫兄,你可以休息了上架感言和更新計劃第895章 狠人呂惠卿第628章 一不小心成了西門慶第1091章 皇帝歸來第1087章 你去修書吧第一百三十九章 朝堂新局第931章 霸氣的王寧安第856章 又一個相公被抓了第900章 海外訂單第9章 老爹回來了第481章 大破質子軍第110章 籠絡人心第1023章 蔡京的表演第339章 爭鬥的開始第1127章 新的議政會議第866章 急流勇退第225章 千萬大單第1019章 首相之爭,塵埃落定第338章 六藝進京第247章 真正放權第283章 新官職第1000章 司馬光的妙招第1014章 你想做首相嗎?第788章 趙禎的巔峰時刻第418章 靜塞鐵騎,出擊!第621章 宰相捱打了第23章 只知忠義,不知孝悌第416章 大宋必勝第814章 拗相公要跑了第861章 文彥博的挑釁第924章 查封書院第453章 一不小心成了奸佞第580章 人之將死第662章 五百個太監第604章 官都沒人要第862章 打臉不隔夜第158章 蘇洵出馬第251章 一路殺戮泣鬼神第1126章 全部罷黜第502章 陰險的殺招第1041章 喜歡御駕親征的趙曙第271章 一不小心受賄了第222章 秀恩愛第223章 教育小王爺第793章 憂國憂民老臣心第1106章 憤怒的文彥博第517章 一個也不能少第681章 三英戰不過呂布第94章 王良璟的無本生意第247章 真正放權第670章 最倒黴的徵西大將軍第172章 罵死一個第15章 替二伯默哀第706章 殺向政事堂第571章 吐血大甩賣第671章 不怕天譴的人第644章 勝利者的勒索第845章 聯合開發第486章 梟雄之姿第950章 最有福氣的孩子第599章 欣喜若狂的趙禎第1148章 呂惠卿告密第333章 對比很強烈第1008章 大金國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