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軍訓

文德嗣選擇打火機、味精和圓珠筆作爲自己的重點項目,並不單單是爲了撈錢。他還有更深層的考慮。

味精這東西最早出現是在1866年,德國的裡坦森用硫酸分解小麥中的麪筋,最先分離出穀氨酸。不過當時並沒有引起主意,直到1908年,才由日本人開始了工業生產。

不過現在肯定沒有日本人什麼事了,而且文德嗣用來申請專利的東西,還是原時空裡1956年日本人發明的發酵法工藝。這種工藝可比海帶提取法先進多了,根本用不着海帶,也不像水解法要使用大量的麪粉。它的原料可以用甘蔗製糖後的糖蜜殘液,內江可是甜城呢,這裡的蔗糖作坊多達3000多家,原料來源根本不是問題。

雖然在當地人看來,糖蜜殘液這種東西根本沒用,但在文德嗣看來,如果只是用來製造味精,利用率都還太低了。他還要先用來釀造朗姆酒,或者用來製取酒精、酵母、甘油、丙-酮、丁-醇、檸檬酸、賴氨酸等等。之後才提取味精,之後的廢液也不能直接丟,還可以投入酵母,用來製取單細胞蛋白,作爲飼料。最後剩下的濾泥可提取蔗蠟、甾-醇。這樣一來,原料利用極高,一點兒都不浪費,還非常環保。

這是文德嗣計劃中的,因地制宜的集約化蔗糖工業中的一環。

儘管內江的糖業非常發達,但是原料利用率真心不行,像甘蔗的葉片、榨糖之後的蔗渣,基本上都是用來作爲燃料燒掉了,還有一些則是搗碎了丟地裡當肥料,這真是太浪費了。

製糖後的蔗渣是很好的造紙原料,還可以作爲纖維板、人造棉、尼龍絲、糠醛等的原料,以及香菇、木耳的培養基等,蔗梢、蔗葉、蔗皮都可用於造紙或作飼料。加工後的副產品均可作肥料。

對於文德嗣來說,這個集約化蔗糖工業所帶來的,不僅僅是資金,更重要的是它可以作爲化學工業的培養基地,爲以後的化工行業培養合格的技術人員和工人。還有一點,就是這些糖業的附屬工廠,只需稍稍改動一下工藝,就可以用來生產火藥、炸藥,甚至毒氣什麼的。

文德嗣在“甜城”內江辦廠的理由,明面上就是深化發展當地的製糖業,至於“深化”到什麼程度,那就是另一回事了。

而圓珠筆和打火機就重要了。

因爲製造圓珠筆和打火機的核心工具——用來車制筆頭和打火輪的精密切割機牀,製造機殼的精密衝壓機牀,製造打火石的特種合金冶煉設備,很容易就可以轉用到軍工生產上,而現在的清廷官員是看不出這中間的問題的。目前暫且先生產圓珠筆和打火機,並儘可能擴產,甚至爲此引入冶金、金屬研究相關工藝的研究與生產設備都是很正常的。

爲了筆珠耐磨抗腐蝕,甚至可能還需要鍍鉻,因此進口鉻與引入鍍鉻工藝也就是很自然的事了。至於“只是在紙這麼軟的東西上寫字,爲何還需要鍍鉻來抗磨損?”這種問題,“俺大清”政府官員的智商還沒進化到能夠了解並提出質疑來的程度。

(PS:讚美山雞桑,圓珠筆萬歲!O(∩_∩)O~)

………………

門坎灘工業區,廣場。

好吧,其實這個所謂“廣場”根本不是真正的廣場,只不過是還沒有開始建設的廠區而已。結束檢疫的新工人們把這片地區稍稍平整了下,就拿來作爲廣場了。

此時,6000多名新工人們就站在這片昨天才被他們平整的廣場上。他們排成了幾十個連級方陣,每個方陣30人一排,一共10排。

整整齊齊的方陣排在廣場上,就像一個個的豆腐塊,看起來也似模似樣。絕大多數的新工人們都很不適應,但是不站整齊可不行,鐵面無私的生化人教官們會用橡皮棍讓他們記住後果的。那種拇指粗的橡膠棍抽在身上可不是一般的痛,經常上一棍子上去,就痛得在地上打滾,絕對的觸及靈魂。

“向右轉!”,“向左轉”,“向後轉”……

每個方陣都有一個教官,他們不斷喊出各種口令,而4個凶神惡煞的輔助教官則緊緊盯着隊伍,一旦發現有做錯了的或者反應慢上一拍的,就會立即把這個倒黴蛋拎出來,狠狠抽上幾棍。如果這人敢喊痛,還會多挨幾下。

上午的時候,捱打的超過三千人,幾乎每2個人就有一個捱打。但是從下午開始,捱打的就少多了。從午飯後到現在,纔不到100個人捱了打。這種觸及靈魂的方法還是相當有效的。

“報告文總,經過半天的訓練,這些人大多數都能分清左右了,預計最遲3天后,就可以讓全部的人分清左右了。”

文德嗣來到廣場後,總教官辛傑就很得意的向他報告。

“哦,不用資料上說的那個草鞋布鞋的法子嗎?”文德嗣看了看“新兵”的操練,好奇的問道。

辛傑信心十足的說道:“根本用不着!對這些傢伙來說,軍棍纔是最好的記憶增強器。不要說我們訓練的是人,就算是頭豬,只要捱上幾十棍子也就記住了。”

“哈哈哈哈……你要適可而止,要是打壞了可不行。”文德嗣笑了起來。

辛傑解釋道:“請您放心,這種軍棍的形狀、重量和硬度都是經過專家們精確計算的,只會產生劇烈的疼痛,而不會造成內傷。而且,教官們都是對着大腿、臀部這些位置下手,另外還有十幾個醫生待命,各種藥物也準備充分。意外的可能是很低的……”

無可否認,這種方法確實簡單粗暴,如果在後世文德嗣絕對不敢這麼玩,否則會被輿論噴得體無完膚不說,還得進去吃免費白飯。當然,以23世紀人的素質,也完全用不着這種方法。

“嗯,看來20天夠了……”文德嗣心裡盤算着。

儘管文總的時間表排得很緊,但是他並沒有讓那些召來的人手立即投入生產或建設,而是對他們集中進行爲期20天的軍訓。

沒錯,是軍訓!

因爲文德嗣覺得,這些前幾天還是農民的傢伙,根本就不能算是合格的產業工人。這和技術、文化水平無關,也不是什麼衛生習慣的關係,而是這些人嚴重缺乏紀律性和服從性。

他從來沒有指望過,20天時間就能把一羣剛放下鋤頭的泥腿子訓練成合格的戰士,這20天軍訓的作用,是通過嚴格的訓練,磨掉這些人身上的散漫和無組織無紀律的性子。

這次軍訓的覆蓋面是星科公司的絕大部分員工,除了生化人、外國僱員,以及高級管理、技術人員之外,全部的人員都要參加。

當然,並不是每個人都理解這種行爲,生化人們都知道緣由,當然不會問;外國僱員都是爲錢來的,這又不關他們的事,當然更不會問。但是一些本時空的華裔高層人員就有些無法理解了,甚至還產生了誤解。

比如,建設部總工魏蘇南同學就對此興奮不已,他忍不住問道:“老闆,爲什麼要對他們進行軍訓……難道是?如果是這樣的話,我也要參加!!我也要參加!!!”

“你在想什麼啊?”文德嗣有些哭笑不得,但還是解釋道:“中國目前的教育水平太低,小農經濟的風氣非常嚴重,所以這些人都太散漫了,根本不適合成爲工人,只能依靠軍訓,才能讓他們在最快的時間裡具有基本的紀律意識還有衛生意識。”

說到這裡,文德嗣也不禁有些感慨。其實何止是現在的農民缺乏紀律意識,就是到了21世紀初,那些出來打工的農民工在紀律意識上,比他們的前輩也是好不了多少。哪怕因此造成嚴重後果,甚至把自己搞死搞殘,他們也仍然故我。所以連毛爺爺這樣的偉人,都會說出“最重要的問題是教育農民”這種話。

連毛爺爺這種逆天強者都沒辦法的事情,文德嗣不認爲自己就能做到。不過他覺得可以用逆向思維換種方法試試,既然口頭上的教育很難生效,但是換成“身體”上的傳統式教育,那就不一樣了嘛。“黃荊條子出好人”、“棍棒底下出孝子”等等說法,可都是幾千年來先賢們總結出的經驗。

從目前看來,這種辦法果然不錯,比起什麼“溫柔的教育”更能觸及靈魂,增強記憶。從生物學的角度上說,痛苦最能增強動物的記憶,人類也是動物嘛。

雖然這些新工人會捱打,但那些冷酷的教官們卻從來不會罵他們,任何侮辱性的言詞或是辱罵,都不會聽到。這是後世心理學的研究成果,辱罵不但不能讓他們改進錯誤,反而會傷害他們的積極性,教官們只會用軍棍讓他們的身體記住錯誤。

文德嗣很認同這種觀念:信念與意志纔是人類的根本,而辱罵則會破壞它。唯有直接施以針對肉體的軍棍和鞭子,才能在增強他們的記憶,使他們在不犯錯的同時,加強而非削減他們的意志。古人說棍棒底下出孝子,卻沒有說侮辱謾罵可以教出孝子,就是這個道理。

《大逆轉1906》最新章節由雲起書院首發,最新最火最快網絡小說首發地!(本站提供:傳統翻頁、瀑布閱讀兩種模式,可在設置中選擇)

第487章 抄底進行時第78章 空中攻擊(上)第485章 中國的應對第341章 爪哇海之戰(三)第634章 當前的世界局面第118章 清廷末日,吸金收網第706章 世界工廠第694章 打擊(2)第452章 夜起暴風掃日本第2章 376年前的地球第286章 意大利的科西嘉奇蹟第628章 裝甲熊貓(中)第677章 不好意思,狗鏈鬆了!(下)第470章 “奔月”和“東風”第326章 葉目夷的泡妞之路第85章 基層(上)第414章 石原莞爾的中國行(上)第505章 星辰大海的第一步第100章 急迫的美國第206章 釣魚島大海戰(完)第393章 鄧尼茨的回憶第546章 生意大好(上)第484章 提前到來的經濟危機第449章 革命前夜第28章 理論準備第4章 寶石第278章 日落日德蘭(上)第84章 地主和模範第504章 鎢網裝甲第266章 肥美的南美軍火市場(下)第554章 美日對峙(上)第437章 關東大地震(下)第218章 履新第275章 本土艦隊的日落第96章 投名狀第634章 當前的世界局面第698章 打擊(6)第686章 印度猶太人問題第479章 牛牛,你爲什麼那麼牛?!第469章 大蘑菇的栽培(下)第193章 中日癸丑戰爭(五)第313章 法羅羣島的烽煙第457章 小鬍子養成計劃第683章 次大陸戰爭(2)632章 納拉伯裝甲大會戰下第512章 五五計劃的成就第636章 當前的世界局面第446章 蘑菇是怎樣栽培的(中)第380章 土耳其革命第706章 世界工廠第140章 友好訪問與宣示主權(下)第372章 這點兒不夠,還要第91章 席捲天南(下)第607章 大洋風雨起澳新第392章 德國狼羣的末日第129章 調停第706章 世界工廠第229章 大戰爭,好生意第192章 中日癸丑戰爭(四)第16章 筆廠第676章 不好意思,狗鏈鬆了!(中)第539章 戰爭,總是在不經意中到來第212章 大戰後的影響第335章 南洋攻略(三)第608章 最後通牒第283章 中美密謀第107章 清廷的腦洞計劃第40章 戰前第597章 五馬克黨的修養第265章 肥美的南美軍火市場(中)第155章 “一五計劃”(4)第87章 基層(下)第456章 四五計劃第398章 爛尾的一戰第523章 太空產業的起步第414章 石原莞爾的中國行(上)第345章 荷蘭遠東艦隊的末日第451章 夜起暴風掃日本第87章 基層(下)第102章 修約和關稅(下)第315章 法羅羣島的烽煙第257章 歐洲的坦克會戰(上)第255章 躺着中槍的奧斯曼帝國(下)第174章 我是自幹五馬克!(上)第28章 理論準備第336章 南洋攻略(四)第528章 人革聯衆生相(中)第127章 蘇皖魯戰役(九)第301章 進擊的聯合艦隊第110章 宗教學家張元渡第250章 西亞風雲(中)第180章 文總的動物園第196章 舟山海戰(三)第260章 唐普的狼獾(上)第69章 平地一聲雷第608章 最後通牒第674章 一樣的配方,熟悉的味道(4)第470章 “奔月”和“東風”第186章 焦慮的日本(上)第694章 打擊(2)
第487章 抄底進行時第78章 空中攻擊(上)第485章 中國的應對第341章 爪哇海之戰(三)第634章 當前的世界局面第118章 清廷末日,吸金收網第706章 世界工廠第694章 打擊(2)第452章 夜起暴風掃日本第2章 376年前的地球第286章 意大利的科西嘉奇蹟第628章 裝甲熊貓(中)第677章 不好意思,狗鏈鬆了!(下)第470章 “奔月”和“東風”第326章 葉目夷的泡妞之路第85章 基層(上)第414章 石原莞爾的中國行(上)第505章 星辰大海的第一步第100章 急迫的美國第206章 釣魚島大海戰(完)第393章 鄧尼茨的回憶第546章 生意大好(上)第484章 提前到來的經濟危機第449章 革命前夜第28章 理論準備第4章 寶石第278章 日落日德蘭(上)第84章 地主和模範第504章 鎢網裝甲第266章 肥美的南美軍火市場(下)第554章 美日對峙(上)第437章 關東大地震(下)第218章 履新第275章 本土艦隊的日落第96章 投名狀第634章 當前的世界局面第698章 打擊(6)第686章 印度猶太人問題第479章 牛牛,你爲什麼那麼牛?!第469章 大蘑菇的栽培(下)第193章 中日癸丑戰爭(五)第313章 法羅羣島的烽煙第457章 小鬍子養成計劃第683章 次大陸戰爭(2)632章 納拉伯裝甲大會戰下第512章 五五計劃的成就第636章 當前的世界局面第446章 蘑菇是怎樣栽培的(中)第380章 土耳其革命第706章 世界工廠第140章 友好訪問與宣示主權(下)第372章 這點兒不夠,還要第91章 席捲天南(下)第607章 大洋風雨起澳新第392章 德國狼羣的末日第129章 調停第706章 世界工廠第229章 大戰爭,好生意第192章 中日癸丑戰爭(四)第16章 筆廠第676章 不好意思,狗鏈鬆了!(中)第539章 戰爭,總是在不經意中到來第212章 大戰後的影響第335章 南洋攻略(三)第608章 最後通牒第283章 中美密謀第107章 清廷的腦洞計劃第40章 戰前第597章 五馬克黨的修養第265章 肥美的南美軍火市場(中)第155章 “一五計劃”(4)第87章 基層(下)第456章 四五計劃第398章 爛尾的一戰第523章 太空產業的起步第414章 石原莞爾的中國行(上)第345章 荷蘭遠東艦隊的末日第451章 夜起暴風掃日本第87章 基層(下)第102章 修約和關稅(下)第315章 法羅羣島的烽煙第257章 歐洲的坦克會戰(上)第255章 躺着中槍的奧斯曼帝國(下)第174章 我是自幹五馬克!(上)第28章 理論準備第336章 南洋攻略(四)第528章 人革聯衆生相(中)第127章 蘇皖魯戰役(九)第301章 進擊的聯合艦隊第110章 宗教學家張元渡第250章 西亞風雲(中)第180章 文總的動物園第196章 舟山海戰(三)第260章 唐普的狼獾(上)第69章 平地一聲雷第608章 最後通牒第674章 一樣的配方,熟悉的味道(4)第470章 “奔月”和“東風”第186章 焦慮的日本(上)第694章 打擊(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