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回師凱旋

南宋的青白瓷、綠茶和絲綢,高麗的木材與人蔘,西夏的五涼駝、馬和夜光玉,吐蕃的藏紅花和羊毛,大理的普洱茶、滇紅花和蒼山奇石以及真珠、黑檀、象牙、珊瑚、犀角、鹿茸、氆氌、紫貂、砂糖以及闐玉、祖母綠等異域奇珍。在這些市場之中以四大藥市最爲知名,它們是官方設立的對外貿易專點,也稱榷場(3),以蜜蠟、香茶、心紅、硃紅、地龍、黃柏等藥材的買賣最爲紅火。這夢幻般的場景自北宋以來便經久不衰,其間雖經歷十二世紀上半葉的靖康之變,卻並未間斷,並永久刻錄於那幅千古名畫《清明上河圖》之中。

開封不但是那個時代中的商業中心,其自身也有着發達的工業。開放式的街坊佈局有利於作坊拓展向各個角落,橋頭巷口、南河北市。造紙、陶瓷、首飾、傢俱、鍛冶、造酒、印刷、火藥製造、舟船營建等等行業均有享譽世界的名聲。

因工商業的極度發達,財富不斷流入城市,文化亦大幅度興盛起來。而追逐財富與文明的各色人等也隨之絡繹不絕。行走在寬達二十米以上的街道上,於摩肩接踵的人流中,你會發現許多非中國化的面孔,他們來自高麗、印度、越南、日本等等國家,或求學、或遊歷、或經商,懷着各自不同的心情、心願、理念、目的,從四面八方匯聚而來,探訪着、憧憬着、期盼着、渴望着……對於開封的居民而言,身邊有異國人的影子完全毋需驚訝,他們如同無數條河流,雖然有着不同的溫度、流速與含沙量,然而一旦匯入大海就立刻渾然一體,再無涇渭之分。甚至彼此交好者還一起攜手同遊於周邊的山水古蹟之間,如城內的豐樂樓、包公祠,城外的禹王臺、繁塔,均爲名重一時的場所。在那樣一個等級森嚴的時代裡,民間卻展現出四民平等,華夷共存的寬容情景,不諦於人類文明史上難得的一抹亮色。

在這個城市裡,如果說還有更爲吸引人心的場所,則莫過於被稱爲勾欄瓦舍的風月場。此地的繁榮與否,是和城市工商業水平密切相關的。開封既然號稱資產百萬者居多,十萬而上比比皆是,其促進作用居功至偉。在這個長達二百餘年的娛樂時空之中,最具代表性的人物當首推北宋第八代皇帝徽宗,這位具備藝術家才能與氣質的皇帝精通除卻治國之外的各種技藝,其出沒於花街柳巷,與一代名妓李師師共同書寫了流傳千古的風流韻事。然而,也就是在他這種宛如惡魔附體般的娛樂之中,帝國一如失控的驚馬,徑直衝向崩潰的深淵。

若是要在這城內尋找另一處堪相媲美的地點的話,則惟有因演義小說《水滸傳》而揚名的大相國寺。這座始建於北齊天保六年(紀元555年)的禪宗佛寺在宋代成爲皇家寺廟,那部小說之中的許多英雄好漢都曾經以此處爲舞臺,上演了令人難以忘懷的劇目。

總之,這是一座被人類寄予無限夢想、希望、傳奇的天堂或地獄,函概了人類至今可以企及的高雅與庸俗、光明與黑暗、偉大與卑怯、自豪與猥瑣、英勇與懦弱、美好與醜惡……這些通通被城市這個巨大的漩渦所吸納、捲動、攪拌,最終融合爲無以名狀的液體,或凝滯,或流淌,達到不可思議的境地。

然而,就在今天,這座城市迎來了一些完全格格不入的人。他們的數量並不多,相對於人山人海的市民而言,幾乎可以忽略不計。可是,他們背後所代表的卻是任何人無法漠視的名字--蒙古!對於這些富裕的市民而言,這是一個比修羅神還要震撼人心的名字。他們的皇帝就是被這些與寒流同樣來自北方的蠻族所驅趕,象難民般狼狽逃竄而來,即使進入了城內,依舊驚魂未定,躲入皇城高牆後猶自瑟瑟發抖。連這樣一位強力人物都遭到了驅逐,試想如自己這等平頭草民,一旦遭到攻擊,只怕連逃遁的餘地都沒有了。因此,圍觀者們在打量這些表情粗魯,衣着古怪的蠻族時,心情透過眼神,流露出相當的複雜與惶惑。

處於視線焦點的蒙古使團們大約對此亦有所覺察,因此他們的眼神之中的自信愈發強烈起來。這是一個民族在其上升期內所特有的眼神,凌厲鋒銳,執着無畏,宣示着敢於挑戰一切的強者氣魄。誠然,當年他們的祖先是乘囚車入城,之後被釘在木驢上慘遭屠戮的,而此時此刻,他們卻是騎着戰馬,在金國高級官員的謙卑迎接下直入宮廷,這前後相隔僅僅數十年,差距卻不諦霄壤雲霓。

使者們一路前行,直到皇城的大慶門前才下馬。這些銅頭鐵額的蠻族,使得守護城門的金軍相形見絀,只能敬畏地目送着他們大搖大擺闖入皇宮,由噤若寒蟬的金國禮賓官員引領着進入隆德殿,會見早已等候於此的金主完顏珣。

甫一見面,使者團的首領便毫不客氣得提出了成吉思汗規定的講和條件:

其一,金國割讓黃河以北所有的土地;

其二,金主去皇帝號,改稱河南王。

完顏珣聞聽此言,面色大變:貴國大汗開出如此苛烈的條件,未免過於小看我金國了吧?

使者冷冷的說道:我家大汗果然英明,就猜到你們會推搪,因此特意命我對你說,‘當年你國的丞相完顏襄封我爲札兀惕忽裡,那個官有多小,想必你也知道。如今我封金主爲王,已經很看得起他啦。我這些所向無敵的那可兒們還沒封過王呢!

無禮!

臣子行列之中倏然暴出一聲斷喝。聲落人現,發言者已經站在了使者面前,形成護駕之勢。他的年紀使人有些不可捉摸,看面容和鬚髮,都與五旬老翁無異,惟有聲音卻很清朗,有着年輕人特有的金聲玉振之意。

你是什麼人?

使者雙眼一翻,掃視着他。

完顏萬奴是也!

哦。使者微微一笑,你就是那個野狐嶺上逃跑的傢伙吧?象你這樣的人,如果在我們蒙古,早就躲到山溝裡去啦,怎麼還能有臉出現在主君身邊呢?看來金國還真是有多餘的糧食養一些連顛馬都不如的廢物啊。

哼!你們的口水也還真是豐富,比你們的箭簇還要多!

萬奴冷冷地迴應着,然而心中受到的衝擊卻相當強烈。野狐嶺上的那些惡夢般的往事立刻捲土重來,佔據了他的頭腦。正是那些以充滿屈辱的悲憤回憶,幾年來反覆啃噬着他的心,使之夜不能寐,日不能安,終於年未過四旬,一頭烏髮盡皆雪白,臉上則爲鬱悶之刀所刻寫,留下無數的痕跡。至此,他才相信那個關於伍子胥過昭關時一夜白頭的傳說確有根據。

--伍子胥啊,你因家仇而白頭,我卻因國恨而蒼老,彼此之間何其不同而又相似啊!

看來還是不服氣嘛。那麼不妨再上一次野狐嶺,你小子來和我們的者別大人比試一下箭術,再和我們的速不臺大人較量一下用兵,他若能贏得其中一人,我們便把中都退還給金國。如果贏不了,那麼這座開封也要輸掉!你看如何?敢不敢放手一博?

對方此言一出,萬奴頓感無言以對,默然半晌,方道:此乃國之大事,需由我主做出聖斷,身爲臣下的我不能擅自做主。

哈哈哈哈--

蒙古使者團的成員們仰天大笑,聲震殿宇。笑聲如刀,無情地切割着萬奴的心。他的內心再次鮮血淋漓。

蒼天啊,爲何要我大金受此凌辱啊!請你睜眼看看吧!

他在心中狂叫着,但是隻能頹然退下。

他們對答的時候,完顏珣一直安靜地坐在龍位上,不言亦不動,惟有臉色愈來愈蒼白,手指下意識地在扶手上敲擊出不安的音符。可見,他所承受的屈辱與憤怒絕不遜於萬奴。

蒙古使者借逼退萬奴之勢,繼續向完顏珣催促道:

是否接受條件,請立刻答覆,大汗還等着我們覆命呢!

被迫之下,完顏珣只得狠狠地咬了咬牙,用低沉的聲音說道:

看來貴國大汗無意講和,朕就只好在黃河南岸與他決一死戰!

好!痛快!

蒙古使者大喝一聲,轉身拂袖而去。他們在開封沒有停留,即刻出城返回桓州大營,將在金廷的交涉經過一五一十向成吉思汗進行了彙報。及至聽到怒斥金主和完顏萬奴這一段的時候,成吉思汗的心中再度涌出復仇的快感。

恕臣直言,大汗此次的條款確實過於苛刻,非但不能成立和議,反而令金人心生警惕,加緊備戰,對我軍回師蒙古,西征宿敵的決策大爲不利啊。

郭寶玉憂心忡忡地進言道。他的話立刻得到了衆將的認同,紛紛問道:

大汗,我們還要繼續作戰嗎?不返回故鄉了嗎?

爲什麼不回去?當然要回!成吉思汗笑道,在阿勒壇躲在開封的宮殿裡顫抖的時候,咱們早就滅了古出魯克啦。

好一個聲東擊西!妙極!臣下拜服!

郭寶玉立刻躬身施禮,衆將亦隨之豁然開朗的哈哈大笑起來。

待笑聲止歇,成吉思汗又道:不過,卻也不能讓阿勒壇汗太輕鬆了,我們還要留下一支部隊繼續攻擊他,讓他一刻也不得安生。

至此,他的言詞微微一頓,目光在衆將的臉上來回逡巡了一陣,方道:

木華黎,這支部隊就交給你來率領,三木合做你的副將。你我以太行山爲分界,北方的作戰由我親自指揮,南方的事情就都交給你了。(4)

這個命令無疑是將整個中原的軍政大權悉數委任給了木華黎,相當於中原政治之中的分茅裂土。接着,成吉思汗一揮手,便有怯薛歹捧過一隻托盤,上面陳放着誓書與刻有子孫傳國,世世不絕八字的金印。看來,這個決定在他的頭腦之中早已形成,直至此刻才宣佈出來。

這位業已步入中年門檻的將軍,在接到這樣的重任後,臉上並未現出任何諸如承惶承恐、喜出望外等等特別的表情,只是沉吟片刻,然後面色沉靜得回答道:

既然是大汗之命,身爲臣下的沒有拒絕的道理。我是一個出身卑賤的人,蒙大汗不棄,拔擢爲將,此次又託以伐金重任,雖然是非才而受,但我願竭誠效命,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成吉思汗對他的態度十分滿意,向他點頭以示嘉許。安排完這件事後,成吉思汗又公佈了中原征討軍的兵力配置情況。歸屬木華黎直接調動的部隊計有:蒙古軍一萬三千,汪古惕軍一萬,其餘漢族、契丹以及女真降軍七萬。同時,他也留下了一些善於作戰的武將,以契丹和漢人爲主,包括明安、石抹盡忠和也先兄弟、嚴實、張柔、史天澤等人。

中原的戰爭方式與蒙古完全不同。成吉思汗囑咐道,所有的戰爭幾乎都是圍繞着城市攻防來進行的,因此單憑騎兵無法徹底擊敗阿勒壇汗,必須依靠步兵。你一定要多借助漢人的步兵,明安他們都是深通此道者,你要多多聽取他們的意見,切莫以尊主待之。

喏。木華黎認真的答應道。

還有一條也要謹記。成吉思汗又道,中原人才濟濟,尤其是讀書人更爲重要。你勿必儘量網羅他們,使之爲我所用。阿勒壇是大國,雖然在野狐嶺遭到大敗,但還是擁有龐大的兵力,因此凡是攻克的城市,除了十分要緊的以外,餘者不必分兵佔領,任阿勒壇汗的軍隊去收復吧,我注意到他們很在乎這個。等他們佔領後,再奪回來。利用這種反覆拉鋸來消滅敵軍,待阿勒壇人喪失大部分力量後,再全力攻擊開封,必然成功。

木華黎再度點頭。

我回師蒙古後,你一定要先平定遼西,掃滅那裡的阿勒壇殘兵,穩固我蒙古之側翼和你自己的後方,之後我西進,你南下,則均無後顧之憂。好,我要說的就是這些了,願長生天賜予你武功和榮耀!我忠誠英勇的戰士!

成吉思汗的囑託與祝福,一字不落地深深刻入了木華黎的心中。他鄭重下拜,表示送行與凜遵之意。

數日後,蒙古大軍首途北歸,再度穿越戈壁。對於成吉思汗而言,這片寸草不生的荒蕪之地並不陌生,他已經計算不清自己究竟往返過多少次,以至於產生了一種漠視的情緒。然而,軍隊之中那些新加入的異族士兵們卻因倍感新奇而不時發出錯落有致的驚歎。即使是風沙撲面的時候,也無法壓制他們的好奇之心。

誠然,這種迥異於風和日麗的華北平原的景象確實足以點燃人心之中的好奇之火,並繼續以變幻莫測的地貌風物爲柴薪,使之烈烈飛焰,升騰高漲。

這些聲音引領着成吉思汗的目光,使之重新審視着自己的部隊,一種新奇感亦隨之油然而生:蒙古軍中混雜着諸多膚色、語言、表情截然不同的士兵和將領,還有數倍于軍隊的工匠、民伕、婦孺。他們有些是自願,更多的則是迫於強力,這才背井離鄉,千里輾轉隨軍而行。這些人的心情顯然不如士兵們悠閒,許多人一步一回頭,哀慼地遙望愈來愈遠的家鄉。當他們意識到自己今生都沒有重返的可能時,淚水就會止不住地簌簌而落,滴在烈日下的沙石中,瞬間就蒸發地無影無蹤。

最初,這種情緒一旦被負責解送的蒙古軍發現,會立刻遭到無情的毆打。這個情況很快被耶律楚材發現了,立刻向成吉思汗進言,要求中止這種違揹人道主義精神的暴行。

上天有好生之德?成吉思汗反覆琢磨着這句話,萬能的長生天是仁慈的,保護一切的生靈。你說的有道理,很像我們的珊蠻啊。

雖然對於這種不倫不類的比喻有些哭笑不得,但是隻要能夠達到目的,楚材也就相當欣慰了。他知道,這位大汗會將任何事情都歸結於那個名叫長生天的神祗,無論善惡。他輕輕微笑着,向大汗道謝,然後就立刻趕到俘虜隊中,去檢查他們的身體狀況,發現很多人都因爲過度勞碌、水土不服以及營養不良而得了各種各樣的疾病。尤其是婦孺們,情況更加嚴重。他立刻命令自己的契丹裔僕從取來從城邑廢墟之中辛苦收集起來的藥物,對症下藥,挽救了許多人的生命。看着獲救者眼中向自己露出的感激的眼神,他的心情卻並不輕鬆。因爲他的頭腦之中又浮現出了那些廢墟之中的死狀恐怖的屍體和盤踞其上,大開喪宴的野狗豺狼。那些鋒利的牙齒與白骨相摩擦所發出了令人齒酸的聲音,是一個篤信佛教的信徒所無法漠視的。

楚材鬱悶的心情直到穿越戈壁之後,才逐漸開朗起來。眼前清新如洗,一望無際的草原使得他有一種從地獄一步跨入天堂的喜出望外。尤其是當他看到那些經過精心整備,寬闊平坦的驛道時,忍不住大聲稱讚起來。

呵呵,楚材啊。如果我沒記錯的話,這是你第一次對我的行爲表示贊同呢。

成吉思汗的話音伴隨着笑聲從背後傳來,楚材連忙掉轉馬頭,臉上露出一絲靦腆之色。

啊,是這樣嗎?那真是不好意思啦。也許是我的眼光過於苛刻了吧?

苛刻也沒有什麼不好,只要這種苛刻能夠幫助我找到治國策略上的不足,那麼我歡迎你繼續保持下去。

多謝大汗的寬宏。楚材遜謝道。

其實,象你一樣苛刻的在我身邊還大有人在,只是你的膽子最大而已。成吉思汗微笑道,等回到蒙古,我會逐一介紹給你認識。

臣下期盼着這一天。

楚材口中應答着,卻在心中暗自納罕:那究竟是些什麼人呢?

第九十六章 倒黴的弟兄們第二十一章 智勇雙全第七十八章 規劃(下)第四章 受傷(下)第四十七章 怒火與突襲第九十八章 回師第十一章 戰丘處機(下)第三十七章 變化和預兆第八十六章 聯合?第七十七章 規劃(上)(求紅票)第三十二章 血染沙場(上)第七十五章 縱論局勢第八十七章 統一(上)第七十章 衝突(下)第五十六章對策與血腥的前進第九十七章 佈置(下)第八十五章 動盪第七十五章 打拼(上)第二章 潛入(下)第七十二章 七怪(下)第八章節 寶藏(上)第六十九章 掙扎第七十三章 婚約(上)第七章第六十五章 金國來使(上)第三十二章 遼地出牛人第十二章第三十章第八十六章 聯合?第八十四章 重回古墓第三十三章 東夏國?第五十九章 勢不可擋第四十一章 站穩腳跟(上)第十八章 規化(中)第七十二章 七怪(下)第二章 張揚的鐵木格第九十六章 敗第四十七章 三封來信(上)第三十九章 千里救援之遁入少林第六十四章 主意(下)第十一章 戰丘處機(下)第三章 這個小子不簡單第五十五章 黑風雙煞(上)第四十一章 戰無不勝第三十一章 投機第二章 張揚的鐵木格第八十一章 征戰不休(上)求紅票第十四章 火併?第四十七章 三封來信(上)第十三章第五十二章 佈置(下)第九十六章 倒黴的弟兄們第十五章 瘋狂第六十八章 呼羅珊第三十五章 妖精打架?第九十七章 狂勝第八十一章 征戰不休(上)求紅票第二十一章 智勇雙全第四章 不平凡的家世第九十八章 南下(上)第四十六章 來信第二十章 變化(上)第六十三章 主意(上)第三十四章 全都來了第三十七章 變化和預兆第一章 手段第八十七章 忽蘭的愛情(上)第十三章 拜師第二十六章 軍議本書上架以及關於以後清節的一些說明第四十章 渾水摸魚第一十一章 小甜瓜(上)第七章 兵馬未動糧草先行第八十一章 小弟報告(下)第八章 草原集市(下)第六十五章 他們到底想幹什麼第七章第六十四章 任務第五章 相依爲命(上)第六十八章 呼羅珊第六十一章 整合(中)第二十六章 軍議第十三章 郭進的車隊第十三章第八十二章 報仇血恨第二十七章 金國服軟第二十一章第一章 手段第二十九章 再戰第六十八章 籌建勢力第四十一章 站穩腳跟(上)第二十一章第三十九章 投效(上)第七十章 衝突(下)第二十五章第九十章 拯救老大鐵木真(下)第八十八章 忽蘭的愛情(下)第四十九章 儲位第七十八章 長春來了
第九十六章 倒黴的弟兄們第二十一章 智勇雙全第七十八章 規劃(下)第四章 受傷(下)第四十七章 怒火與突襲第九十八章 回師第十一章 戰丘處機(下)第三十七章 變化和預兆第八十六章 聯合?第七十七章 規劃(上)(求紅票)第三十二章 血染沙場(上)第七十五章 縱論局勢第八十七章 統一(上)第七十章 衝突(下)第五十六章對策與血腥的前進第九十七章 佈置(下)第八十五章 動盪第七十五章 打拼(上)第二章 潛入(下)第七十二章 七怪(下)第八章節 寶藏(上)第六十九章 掙扎第七十三章 婚約(上)第七章第六十五章 金國來使(上)第三十二章 遼地出牛人第十二章第三十章第八十六章 聯合?第八十四章 重回古墓第三十三章 東夏國?第五十九章 勢不可擋第四十一章 站穩腳跟(上)第十八章 規化(中)第七十二章 七怪(下)第二章 張揚的鐵木格第九十六章 敗第四十七章 三封來信(上)第三十九章 千里救援之遁入少林第六十四章 主意(下)第十一章 戰丘處機(下)第三章 這個小子不簡單第五十五章 黑風雙煞(上)第四十一章 戰無不勝第三十一章 投機第二章 張揚的鐵木格第八十一章 征戰不休(上)求紅票第十四章 火併?第四十七章 三封來信(上)第十三章第五十二章 佈置(下)第九十六章 倒黴的弟兄們第十五章 瘋狂第六十八章 呼羅珊第三十五章 妖精打架?第九十七章 狂勝第八十一章 征戰不休(上)求紅票第二十一章 智勇雙全第四章 不平凡的家世第九十八章 南下(上)第四十六章 來信第二十章 變化(上)第六十三章 主意(上)第三十四章 全都來了第三十七章 變化和預兆第一章 手段第八十七章 忽蘭的愛情(上)第十三章 拜師第二十六章 軍議本書上架以及關於以後清節的一些說明第四十章 渾水摸魚第一十一章 小甜瓜(上)第七章 兵馬未動糧草先行第八十一章 小弟報告(下)第八章 草原集市(下)第六十五章 他們到底想幹什麼第七章第六十四章 任務第五章 相依爲命(上)第六十八章 呼羅珊第六十一章 整合(中)第二十六章 軍議第十三章 郭進的車隊第十三章第八十二章 報仇血恨第二十七章 金國服軟第二十一章第一章 手段第二十九章 再戰第六十八章 籌建勢力第四十一章 站穩腳跟(上)第二十一章第三十九章 投效(上)第七十章 衝突(下)第二十五章第九十章 拯救老大鐵木真(下)第八十八章 忽蘭的愛情(下)第四十九章 儲位第七十八章 長春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