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藩王臣服

“侄兒啊……我現在只盼着你見了更貌美如神仙中人的太子殿下,也別跟着犯花癡!”

說完這些,劉侗話語總算帶了一點軟刺。

劉允升聞言,總算嘿笑着將不着調的話語轉了過去:“說起來,殿下對宗室動手倒也真是潤物細無聲了。山東魯王那邊守城之中多有惹衆怒之處,其後,監國太子殿下查實了魯王諸多不法之舉,一舉便革了魯王王爵。可爲此,山東宗室卻是沒有多少怨恨,不知道殿下使出了多少功夫!”

“再算上河南周王、洛陽福王兗州魯王的例子,一正兩反,又加上楚藩這一次……殿下的手筆真是令人讚歎,更是好奇啊。這要有多大的力氣,多圓滑的手腕,多堅定的魄力才能對宗藩下重手,偏偏還無多少風浪,這說明改革應是有用的!”

“這我倒是有所耳聞。”劉侗笑着,他崇禎七年進士,早在生員的時候就有名聲,只不過一直賦閒在家,故而官場上聲勢罕見。只不過,劉侗名望高,文采好,交往多有豪傑,是以比起在家經商的族侄劉允升而言來路更闊,消息更廣:“殿下的確開始力主做了改革,那些罕見的大手筆,大魄力啊。”

對於宗室,朱慈烺一早就動手了。早在開封期間,朱慈烺就與周王密談宗室改革的事情。

宗室改革分爲兩部分,上層與下層。下層好做,只需要釋放開底層宗室的禁令,讓數量是絕大多數普通宗室子民如正常百姓一樣生活便好,更何況朱慈烺也頗爲嘉許宗室子弟從軍入學。這些宗室子弟入學的比例較高,可以說是優質又可靠的兵源。

對於上層,朱慈烺承諾一旦周王放棄政治上的特權,只保留名譽上的王爵,那麼便可以放開政治上的束縛。也就是說,從今往後宗室就可以獲得真正的政治權利,可以經商。可以報科舉,可以務工。最重要的是,朱慈烺引入了一個皇位繼承排序的概念,打破了那層朦朧的政治限制。讓藩王徹底走出了政治猜忌的怪圈。

對於周王而言,這也終於讓他看到了一絲走出王府圍牆的希望。

爲此,周王朱恭枵決意放棄大部分的田產,以一個十分低廉的價格賣給了朱慈烺用以開拓榮軍農場,進行大規模的種植園農莊生產。而周王本人則致力於招攬工匠開發技術,以此大肆開辦工坊。

有資金優勢,又有技術儲備,還在河南開封那樣一個絕不缺乏勞動力的地方,可想而知朱恭枵開辦工坊有多開心了。

周王這邊自然就是正面例子。

平定了河南以後,洛陽福王的遺留問題也擺到了朱慈烺的桌案上。比起周王,福王的下場可就要慘烈許多。

其本人生生被李自成丟進鍋裡煮熟,做成了大名鼎鼎的福祿酒,可謂是不知嚇得多少小兒哭啼。

朱慈烺打敗了李自成以後,河南洛陽也被孫傳庭早早光復。官軍一來。百姓還未安頓,後世的南明皇帝而今的福王世子朱由菘就急吼吼地過來要收找回家產。

朱慈烺正拿着幾百萬兩的斬獲進行大規模的戰後復興呢,哪裡會答應朱由菘?

再加上朱慈烺隨手一查,便讓福王朱常洵爲富不仁事蹟廣爲流傳。這個王朝末世的年代本來就有不少仇富之心,更何況還是爲富不仁作死到這幅程度的?

很快,朱由菘便灰溜溜走了,再也不提要回福王家產的事情。對這位後來的弘光皇帝朱慈烺眼見他此刻還未有什麼惡行,只是上奏將福王世系從親王貶爲郡王后也便恩養不管。

福王這個呢,算是中立偏正面的例子,但卻也足夠合理。

至於其後。魯王這樣一個不作死不會死的徹底反面例子那就更簡單了。山東的藩王都是作爲頭號土豪被清軍劫掠,其後一番調查,結果反而發現一干藩王壞事做絕,好事全無。於是朱慈烺順理成章廢除了魯王王爵,拔了山東各地藩王的特權。沒了頂層藩王的反抗,宗室子弟自然是更歡喜於沒了束縛。

爲此,南京師範學校就有不少都是宗室子弟。其中既有學生又有教師,還別說,宗室的受教育水平可能是全大明最高的一個羣體了。

爲此朱慈烺都已經特地準備了一封書信邀請周王朱恭枵前去南京師範學校教學。

只不過。朱恭枵礙於而今朱慈烺還只是太子呢,便婉拒了這一邀請,只是私底下別提朱恭枵有多興奮了。

“殿下……如何動手的?”劉允升一臉聽到了八卦的興奮。

劉侗則是一把狠狠拍了下劉允升的腦袋:“東卿人在邊疆,家書裡囑咐我好好管教你,你那一副眼見男色就興奮的模樣我也不顧了,可眼下這上頭的事情是胡亂能打聽的嗎?做生意,嘴巴要嚴,明白規矩。這麼點定性,往後的家業怎麼指望你?這一回麻城四家可是都來了,那幾家不至於在省城拆臺,可湖廣多少豪族,別的不說,永州新田駱家也是來了的!”

聞言,劉允升也不嬉皮笑臉了,很是端正起了態度。

他們湖廣麻田六家其實也算是豪族了,而且比起湖廣其他豪族而言,他們還有一層別的威望,那便是——錦衣衛世家。

劉家先祖劉夢在元末隨朱元璋起兵而官(福建漳州府)同知,賜田麻城,因家焉,洪武二十七年,劉夢之子劉從政中進士。自此,劉氏家族科甲連綿,先後有17人中舉鄉試,14人中文武進士,其中文進士11人;武進士3人。天順年間,明英宗朱祁鎮更是御賜劉家爲“荊湖鼎族”。

劉家歷代名人之中便有著名的“治行天下第一”的劉訓,有“江右有司第一”的名臣劉璲,有朝廷“考績天下第一”的兵部尚書劉天和,有錦衣衛統帥劉守有,有太子太傅劉僑,有抄傳首印“天下第一奇書”《金瓶梅》的收藏家劉承禧。至今聞名的,便是“竟陵派”著名文學家劉侗。

也就是這位崇禎七年的進士,此刻前來武昌赴宴的劉侗。

【麻城劉家與新田駱家都爲真事。】(未完待續。)

ps:感謝~

兔真人?打賞了?100?起點幣

袁yh1234567?打賞了?100?起點幣

會稽山人007?打賞了?10?起點幣

感謝~鳳舞韻夢投了2票

第六十二章:不一樣的出兵第二十章:囂張使節王夫之第一百二十九章:衛國保家第二十一章:天兵天將 起點正版我發紅包第99章:3年復遼第一百一十六章:難關第一百三十五章:信不信吳三桂第二十二章:提前開打第一百三十四章:清軍棄子第十八章:戰果第七十六章:天子第十三章:稅警第六章:軍團建制第四十章:精彩纔剛開始第十一章:第七章:民生之多艱第一百六十七章:英雄無愧第十一章:軍事會議 今晚還更明天限免加更第十五章:薊州城內第八十二章:革新與擴軍第四十五章:平生快意封侯事第五十一章:敘功第四十章:戰、戰、戰!第九十四章:目標阿爾巴津城第三十五章:漢族的浩然正氣第六十七章:神秘勢力第十八章:發現殺手鐗第二十二章:提前開打第一章:明使入漢城第三十八章:報恩寺內第六十章:體量碾壓第一百四十五章:再復撫順關第一百六十四章:清國已滅第三十六章:排隊收錢第一百一十六章:最後時機第十章:五十萬清軍第四十二章:草原鋒芒第八十二章:革新與擴軍第七十六章:贏家是他第二十六章:大維齊爾柯普呂律第三十五章:渡河,戰鬥!第十八章:太子講學第十六章:不信擡頭看第三十九章:堅清壁野第六十二章:萬家生佛第三十九章:接陣開打第十六章:公審公判第十六章:行軍蒙古草原第十章:楚王面目第八十三章:升職加官第一百一十五章:大明的復甦第八十章:追殺第五十五章:三缺一第七十章:山賊與少女第五十一章:荷蘭求和第十五章:太原的戰鬥第九十八章:與君再相見第三十五章:碾壓過去第一百零九章:御駕親征復遼東第一百六十章:一勝第一百零八章:情報第一百一十八章:利劍出鞘第五十二章:虎賁營第十一章:江南之主 四千字大章第九十四章:黃河炸提第七十六章:名將李定國第五十九章:太子的分量第七十八章:計謀佈置第四章:招攬人才第一步第一百二十二章:倭寇覆滅第二十六章:敬酒不吃第六十四章:一夜雲雨巫山後第八十一章:正黃旗完了第四章:親征閱兵第一百四十四章:關門打狗第七章:進兵河南初戰第一百一十三章:殖民第二十五章:井陘關易手第十一章:第四章:女天皇與新皇子第九章:京營賬冊第二章:首輔的憂慮第七十四章:捨我其誰第五十一章:荷蘭求和第三十二章:大明新生活第三十七章:柳生但馬守第七十六章:針鋒相對第六十七章:神秘勢力第一百六十九章:硬實力第三十九章:戰場上的獵人第七十九章:聰明反被聰明誤第六十章:先收拾漢奸第二章:登基大典第三十七章:外交暗流第十章:接觸京派第三章:復社才子改邪歸正第五章:大順御林軍第八十三章:升職加官第五十六章:我們的征途是星辰大海第一百五十三章:百萬軍資
第六十二章:不一樣的出兵第二十章:囂張使節王夫之第一百二十九章:衛國保家第二十一章:天兵天將 起點正版我發紅包第99章:3年復遼第一百一十六章:難關第一百三十五章:信不信吳三桂第二十二章:提前開打第一百三十四章:清軍棄子第十八章:戰果第七十六章:天子第十三章:稅警第六章:軍團建制第四十章:精彩纔剛開始第十一章:第七章:民生之多艱第一百六十七章:英雄無愧第十一章:軍事會議 今晚還更明天限免加更第十五章:薊州城內第八十二章:革新與擴軍第四十五章:平生快意封侯事第五十一章:敘功第四十章:戰、戰、戰!第九十四章:目標阿爾巴津城第三十五章:漢族的浩然正氣第六十七章:神秘勢力第十八章:發現殺手鐗第二十二章:提前開打第一章:明使入漢城第三十八章:報恩寺內第六十章:體量碾壓第一百四十五章:再復撫順關第一百六十四章:清國已滅第三十六章:排隊收錢第一百一十六章:最後時機第十章:五十萬清軍第四十二章:草原鋒芒第八十二章:革新與擴軍第七十六章:贏家是他第二十六章:大維齊爾柯普呂律第三十五章:渡河,戰鬥!第十八章:太子講學第十六章:不信擡頭看第三十九章:堅清壁野第六十二章:萬家生佛第三十九章:接陣開打第十六章:公審公判第十六章:行軍蒙古草原第十章:楚王面目第八十三章:升職加官第一百一十五章:大明的復甦第八十章:追殺第五十五章:三缺一第七十章:山賊與少女第五十一章:荷蘭求和第十五章:太原的戰鬥第九十八章:與君再相見第三十五章:碾壓過去第一百零九章:御駕親征復遼東第一百六十章:一勝第一百零八章:情報第一百一十八章:利劍出鞘第五十二章:虎賁營第十一章:江南之主 四千字大章第九十四章:黃河炸提第七十六章:名將李定國第五十九章:太子的分量第七十八章:計謀佈置第四章:招攬人才第一步第一百二十二章:倭寇覆滅第二十六章:敬酒不吃第六十四章:一夜雲雨巫山後第八十一章:正黃旗完了第四章:親征閱兵第一百四十四章:關門打狗第七章:進兵河南初戰第一百一十三章:殖民第二十五章:井陘關易手第十一章:第四章:女天皇與新皇子第九章:京營賬冊第二章:首輔的憂慮第七十四章:捨我其誰第五十一章:荷蘭求和第三十二章:大明新生活第三十七章:柳生但馬守第七十六章:針鋒相對第六十七章:神秘勢力第一百六十九章:硬實力第三十九章:戰場上的獵人第七十九章:聰明反被聰明誤第六十章:先收拾漢奸第二章:登基大典第三十七章:外交暗流第十章:接觸京派第三章:復社才子改邪歸正第五章:大順御林軍第八十三章:升職加官第五十六章:我們的征途是星辰大海第一百五十三章:百萬軍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