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新的來客

林阿平來到薩摩藩有半個多月了,他是最後一批來到薩摩藩的。

有些幸運,似乎也有些不幸。

比起好歹有地方住,有食物分的日本,他十分慶幸沒有被分配到臺灣去。那裡雖然距離福建更近,甚至可以尋到一些鄉人親友。但臺灣可不是早已開的日本,瘴氣密佈,一切都需要重頭開始。

比起只需要安置萬把人的薩摩藩,臺灣卻要用更加脆弱的能力供應者高達至少二十萬的移民。

雖然歷史上也曾經有過高達數萬人的大規模移民活動。但毫無例外,那些至少都是在有官方力量支撐的情況之下。他們可以有穩定的後勤供應,但臺灣沒有。

除了之前的積蓄,二十萬人在臺灣更多的日子都需要他們去開拓,在臺灣獲取衣食住行等一切需要的物資。

儘管鄭氏也曾經很注意後勤補給,但對於重心在日本的鄭氏而言,臺灣不知不覺就成了一個不得不被遺忘的地方,處境倍感艱難。

作爲一名鄭氏海商集團裡的底層水手,林阿平運氣很好,因爲身子骨有幾分力氣,看起來也比其他水手多了點精氣神,他得以搭乘上最後一艘前往薩摩藩的福船。按照原計劃,少主鄭森正缺乏足夠的兵丁組建護衛隊。

運氣很好的林阿平不知道大人物心中的那些戰略與取捨,他只是十分感慨,在船上,不止一次地夢到過自己被運送到臺灣的結局。

儘管幾個老爺都說去了臺灣有田地可分,但誰都知曉開墾一片田地有多艱難。在瘴氣橫生,疾病氾濫的臺灣,死亡率高的可怕。他們不僅要面對已經在臺灣島上駐紮了城堡的紅毛番子,面對本地的臺灣土著,更要面對不知從哪裡來就突然冒出來的疾病。尤其是打擺子的瘧疾,不知不覺就得了,打着擺子就死了。僥倖活下來,也可能要忍受一生都要打擺子的痛楚。

“還好……到了日本……”日本這裡已經是開墾的熟地,靠北的緯度也讓這裡少有疾病生。至少,相對於臺灣而言是大大減少。

日本人更是給他們準備了屋舍與空地,人人都在城政廳裡領到了一條毛毯,一套粗糙而堅實的衣服褲子。

土地與房屋是日本人給的,而城政廳卻是中國人建立的。

林阿平順理成章地將功勞套到了中國人的身上,據聞,做出這一切的赫然就是鄭氏海商集團的少主,鄭森。

儘管有些人對於少主這麼私設官署露出了一些微詞,但會說這些話的無一例外都是曾經的讀書人。他們覺得這樣私設官署不僅是對日本衙門的挑釁,也是一種對大明的背叛。

如林阿平這樣的底層百姓自然是不會在乎這些東西的。

甚至,爲什麼會是一種挑釁他也弄不懂,不想懂。

他很感激城政廳的幫助,讓6續抵達日本的移民暫且安頓了下來,尤其是他這樣一貧如洗的移民。

大多數能來日本的移民都有些家底,加上在日本買米雖然有些困難,葷腥卻頗爲充足。一開始日子還好過。只是慢慢地坐食山空總不是個辦法。

還好城政廳布了告示,招募護衛隊。不少人有了工作,甚至扭轉了此前缺少人手的窘境。林阿平本來是奔着這個來的,卻現自己來晚了沒有趕上。

大炮一響,黃金萬兩。 ωωω▲ TтkΛ n▲ ¢O

打仗固然是因爲要花錢,但錢財終歸不是憑空散去。對於不少人而言,跟着少主當兵保衛鄉里算不上什麼好男不當兵,好鐵不打釘。更重要的是,軍餉可是一筆穩定的收入。

只不過,幸福總是別人的。

困難卻常伴自己,林阿平默默地算着日子,想着城政廳施粥的時辰。

但或許是因爲軍費過於沉重的緣故,現在城政廳施粥的規模不僅變小,也比以往稀了許多。總而言之,生計開始成困難了。

鄭氏再豪富,也沒有那麼多錢每天養着這麼多人。

當然,林阿平也並非沒有想過繼續找事情做。只是鄭氏隨時可能與明軍艦隊開戰,一切貿易近乎停頓,只剩下了全力開墾臺灣還有一些船隊來往福建澎湖。他們甚至不敢讓官府知曉,只能在澎湖轉運打掩護。

只是,貿易一停頓,許多在鄭氏海商集團裡做事的人也跟着閒了下來。

在船上的人當然不擔心餓死,他們的家屬除了擔心一旦開戰炮火無眼外,也不用擔心生計。

但對於更多在路上活動的人而言,他們迫切需要結局一個現實的問題-生存。

簡單來說,就是就業。

但中國城裡想要尋一份事情做卻是太難了,他來得晚,每天興沖沖出門,又每天頹喪地回了茅草小屋。

就這樣一連折騰到了三月底份天氣漸暖的時候,林阿平甚至想着,莫不如隨便尋一戶大戶人家當佃農罷了。

他還年輕,有一把子力氣,熬一熬,興許也能過得去。

但日本的農民一樣不好過,尤其中國城裡多了幾百名切支丹教徒以後,更是讓人明白了日本農民的生存處境。

食不果腹,衣不蔽體。

總而言之,一個字就是慘。

連這個念頭都不得不掐斷,林阿平陷入了迷茫。最後,慢慢地變得渾渾噩噩起來。每日除了去城政廳打聽護衛隊是否打算擴招以外,漸漸就沒了個盼頭。

也許是時來運轉。

他見到了同樣幾個每天來城政廳轉悠的人。只不過,比起眼前的男子,林阿平顯然就要落魄許多。對方不僅衣着得體,而是精氣神上佳,顯然是出身優渥之家。

“大人,今天……還是沒有護衛隊擴招的消息嗎?”林阿平聲音低沉地說着,有氣無力。

城政廳的書辦顯然也是認得來人,無可奈何地說着:“人人都想尋個事情做,且不說現在官中沒有餘糧,不再擴招。就是真的折了兵馬再要擴招,那也是先選的有家室之子。人人都想賺點錢養活一家老小,你這般一個人吃飽全家不餓的,反倒是……沒什麼優勢呢。”

聽了書辦的話,林阿平沒有什麼受打擊的模樣,只是拱手一禮,退了出去。

在一旁打聽完了事情的男子見此,卻是來了興趣,一番打聽倒是知曉了眼前來人。

他琢磨了一番,喊住了林阿平:“你要找工作?”

工作兩個字很陌生,但表達的意思很簡單。就是一份活兒,一個職司。一個能賺錢的生計。

“正是!”林阿平趕忙打起了精神:“這位朋友……也要一同參加護衛隊?”

儀表堂堂的男子笑了,隨意地說了句:“哈哈。不過,你要想加入中國城的護衛隊,現在恐怕是沒機會了。鄭氏的財政壓力很大。但現在麼,我倒是需要一個導遊。剛剛方書辦說你每天在四處走動,地頭很熟,我想僱傭你做我的導遊。酬勞是一個銀幣,時間五天,怎麼樣?”

說着,男子變着戲法一般拿出了一枚華銀。

林阿平認得這東西,那是大明最新鑄造的銀幣。

雖然國內的寶鈔信用漸漸堅挺,普通州縣也開始知曉寶鈔可以納稅,可以通用,紙幣開始恢復信用。但不比國內,海外之上,除了朝鮮漢城等少數地方能認寶鈔,大部分地方還是要認銀子。

中央銀行當然也有印銀子。

而且是鑄造精美,水力衝壓而成的華銀。

華銀的正面是紫禁城的奉天門,北面則是長城。長城的上方,雕刻着一個隸書的一元字樣。

這可是非同一般的大方。

這樣的大方顯然不同凡響,林阿平看着眼前的男子,囁嚅地張着嘴,卻是連連擺手。

男子驚訝了,還以爲會被拒絕。

不料林阿平卻是道:“我不值這麼多銀子。你管我一天兩頓飯,我帶你們走便是。”

男子與方書辦對視一眼,卻都是笑了:“這位朋友倒是挺憨厚的,行了,願意就收下吧。”

方書辦輕咳一聲,卻是明白眼前這一位可是從大明來的豪商,哪裡會捨不得這麼點銀子。更是不會吝嗇給一個小百姓。他也明白這些人跟着少主來此,生計困難,不願它錯過這個機會,當即道:“阿平,李東主讓你收下就收下。和一個大主顧客氣,難不成你還能和人家比豪氣?”

這話顯然打動了林阿平心中的誠惶誠恐,當即守住心性,道:“那我就謝過了。接下來李東主要我做什麼,我都幹!”

他心底裡忽然間有些火熱,心道:光是五天導遊就能拿下一個銀元,若是真跟着他幹,這未來的日子可不就好過了?

爲了四處尋訪生計,林阿平的確是在薩摩藩各處跑來跑去。他的心思比較野,不僅在中國城找活做,也能硬着眉頭在日本人手底下幹活。只不過,薩摩藩那麼多流浪武士,不僅治安差,經濟一樣也差。

自然,林阿平雖然腳底都磨破了,卻還是一無所獲。

卻不料,這個優勢今日卻是揮了大作用。一路上,林阿平總能找到通行的道路,尤其對於李東主要去的海邊,更是一路通行。許多偏僻連日本人都不知曉的漁港他都能尋到。

一連五天很快就過去了。

原本陌生的兩人漸漸也多了許多話。林阿平很能幹,更有着大多數中國人不一樣的外向。他的語言天賦不錯,簡單學了幾個單詞以後就敢連蒙帶猜地與日本人交談。

最後一天,薩摩藩周遭都已經被林阿平帶着逛了個遍。

李東主的考察似乎已經有了個底,反而有了閒情逸致問林阿平薩摩藩有什麼景點可去。問起這個,反倒是讓林阿平有些難住了。

他每日奔波,想着的都是怎麼能活下去,哪裡還顧得上景色呢。

但要說值得去看的,卻也不是沒有。

“櫻島。”算了算,時間到了櫻花綻放的日子,林阿平決定帶李東主去櫻島。

這時候的櫻島還是個名副其實的島嶼,要再過兩百多年爆一場巨大的火山噴才能連接大6。

故而,去櫻島還得找船。

如果平時還是有些麻煩,但要說起船,李東主顯然不缺。他不僅有,而且還是一艘很漂亮的船。

倒不是說怎麼造型優美,而是船隻顯得十分乾淨,甲板明亮,彷彿是新的一樣,甚至還有種把玩良久纔會有的包漿之感。

林阿平不懂那些玉石賞玩的景象,只覺得這船真好看,比自己上過的所有船都要乾淨,都要先進。

櫻島很快就到了,這裡有一個小碼頭,而且還是島津光久主持修築的。他打算在這裡修築一個庭院,也就是後世鼎鼎大名的仙嚴園。只不過眼下顯然沒有這個時機,既是沒有錢,也是沒有精力。雖如此,但還是隨手修築了一個碼頭,上面有幾處簡單的屋舍,院落,算是一個休息的別院。

別的不提,在這裡觀賞櫻花,觀賞火山噴還是十分有意思的。

李東主在這裡上面賞玩了一段時間,最後輕輕吐出一口氣道:“好了,就是這裡了。阿平,再給你一個任務。酬勞是一銀元,怎麼樣,想不想接下來?”

“接!只不過,東主……能不能能我以後都跟着你幹活。我有力氣,一把子力氣。也不蠢,認得路,海上能駕船,下了海也敢廝殺。肯定不給東主丟臉。別說一元銀子,就是再少點,跟着東主,我都心甘!”林阿平裝起膽子一口氣說完,隨後就是心怦怦地跳着,在寂靜的櫻島上,顯得十分突兀。

李東主額外地看了一眼林阿平,笑着道:“怎麼,不想聽聽接下來的任務再考慮加入我的麾下?”

“刀山火海,我林阿平都跟着去!”林阿平沒有多麼雄壯的氣勢,說出來很平靜,也很堅定。他算活明白了,這輩子總得有一次機會,讓他跟對人。

“好!去,將這封書信交給鄭森。就說我遠征公司日本分公司經理李巖,在櫻島等他。”李東主第一次亮出了自己的身份,讓林阿平目光大亮,驚喜得想要狂。8

第四十五章:復仇馬尼拉第四十七章:開拓朝鮮第一百五十五章:還有後招第四十四章:陰謀詭計第五章:李愛卿學壞了第九十九章:朝鮮名將第三十六章:大明希望第二十七章:長蘆圖書館第七章:護軍名分第五十八章:掀開底牌第六十四章:論功行賞第五章:大順御林軍第八十六章:歸服第二十一章:乾清宮的會議廳第十七章:火攻日本第九十一章:北征朝鮮第六章:軍團建制第五十九章:戰場之上聞捷報第三十三章:大明陸軍學校第六十八章:野心家第一百一十五章:大明的復甦第七十五章:剿匪方略第七十一章:證明第十五章:太原的戰鬥第七十章:臣請誅湯若望第二章:進擊吧,我的大明第三章:權柄第六十六章:南京軍機處第五十七章:攻佔盛京第二十六章:敬酒不吃第四十四章:“優良傳統”第一百四十一章:戰略轉進的清兵第一百一十四章:全軍出擊第七十章:劍拔弩張大政殿第十七章:開封城裡丁督師第一百一十三章:孝莊的辦法第四十七章:黃崖口外的刀光第三十四章:另有隱情第十四章:呂偉迎的身份第十五章:馬德里的中國人第六十九章:鐵騎的洪流第二十一章:朝議平亂第一百一十五章:大明的復甦第五章:謀主柳如是的首秀第八十七章:封王第七十二章:戰後封賞第七十五章:不走套路要走心第九十八章:裸城伏擊第二十七章:克倫威爾第一百五十章:官軍出陣第19章:兵變 下第五十九章:太子的分量第六十六章:青冢第一百零三章:殖民護衛隊第九章:新東林黨第三十一章:佈局暗戰第二十一章:天兵天將 起點正版我發紅包第二十八章:李巖施妙計第八十九章:日不落帝國第一百一十六章:難關第十一章:新官顧炎武第八十五章:京師大學堂第四十五章:天堂有路你不走第五十四章:軍中士氣第十七章:京師盔甲廠第八十三章:升職加官第八十三章:升職加官第一百零九章:不止一個敵人第二十一章:全球徵稅第三十八章:李自成的末路第一百一十七章:啓蒙歌曲第一百三十章:夾擊撫順關第八十五章:滿清新皇第十二章:真的全軍出擊?第九十一章:冤大頭第六章:深海戰略第四十二章:山東總兵劉澤清第三十八章:明國海軍殺過來了第八十一章:來者何人 四十萬字已肥可宰~第六十一章:亡命而逃的多鐸第八十一章:開疆拓土第十四章:緊急軍情 百萬限免有加更第六十三章:高奏凱歌第九十章:賣少了第七十二章:捷報入京第六十一章:又一個神醫第二十三章:收復河間第一百三十五章:信不信吳三桂第七十九章:金山銀海第二十七章:皇帝陛下抵達日本第四十八章:千夫之勇,萬夫之謀第四十九章:見面禮第四章:我有太祖朱元璋託夢第七章:進兵河南初戰第二十章:馬木留克第二十三章:援助朝鮮貸款第四十一章:只有站着生的勇士第二十四章:新政第三十九章:揚眉吐氣第十三章:前鋒
第四十五章:復仇馬尼拉第四十七章:開拓朝鮮第一百五十五章:還有後招第四十四章:陰謀詭計第五章:李愛卿學壞了第九十九章:朝鮮名將第三十六章:大明希望第二十七章:長蘆圖書館第七章:護軍名分第五十八章:掀開底牌第六十四章:論功行賞第五章:大順御林軍第八十六章:歸服第二十一章:乾清宮的會議廳第十七章:火攻日本第九十一章:北征朝鮮第六章:軍團建制第五十九章:戰場之上聞捷報第三十三章:大明陸軍學校第六十八章:野心家第一百一十五章:大明的復甦第七十五章:剿匪方略第七十一章:證明第十五章:太原的戰鬥第七十章:臣請誅湯若望第二章:進擊吧,我的大明第三章:權柄第六十六章:南京軍機處第五十七章:攻佔盛京第二十六章:敬酒不吃第四十四章:“優良傳統”第一百四十一章:戰略轉進的清兵第一百一十四章:全軍出擊第七十章:劍拔弩張大政殿第十七章:開封城裡丁督師第一百一十三章:孝莊的辦法第四十七章:黃崖口外的刀光第三十四章:另有隱情第十四章:呂偉迎的身份第十五章:馬德里的中國人第六十九章:鐵騎的洪流第二十一章:朝議平亂第一百一十五章:大明的復甦第五章:謀主柳如是的首秀第八十七章:封王第七十二章:戰後封賞第七十五章:不走套路要走心第九十八章:裸城伏擊第二十七章:克倫威爾第一百五十章:官軍出陣第19章:兵變 下第五十九章:太子的分量第六十六章:青冢第一百零三章:殖民護衛隊第九章:新東林黨第三十一章:佈局暗戰第二十一章:天兵天將 起點正版我發紅包第二十八章:李巖施妙計第八十九章:日不落帝國第一百一十六章:難關第十一章:新官顧炎武第八十五章:京師大學堂第四十五章:天堂有路你不走第五十四章:軍中士氣第十七章:京師盔甲廠第八十三章:升職加官第八十三章:升職加官第一百零九章:不止一個敵人第二十一章:全球徵稅第三十八章:李自成的末路第一百一十七章:啓蒙歌曲第一百三十章:夾擊撫順關第八十五章:滿清新皇第十二章:真的全軍出擊?第九十一章:冤大頭第六章:深海戰略第四十二章:山東總兵劉澤清第三十八章:明國海軍殺過來了第八十一章:來者何人 四十萬字已肥可宰~第六十一章:亡命而逃的多鐸第八十一章:開疆拓土第十四章:緊急軍情 百萬限免有加更第六十三章:高奏凱歌第九十章:賣少了第七十二章:捷報入京第六十一章:又一個神醫第二十三章:收復河間第一百三十五章:信不信吳三桂第七十九章:金山銀海第二十七章:皇帝陛下抵達日本第四十八章:千夫之勇,萬夫之謀第四十九章:見面禮第四章:我有太祖朱元璋託夢第七章:進兵河南初戰第二十章:馬木留克第二十三章:援助朝鮮貸款第四十一章:只有站着生的勇士第二十四章:新政第三十九章:揚眉吐氣第十三章:前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