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忠臣義士

比起過去的朝貢體例,最近大明對於這些朝貢回賜已經大爲改變。在過去,這是中央帝國對番邦的輸血維持恩義。

不過現在,更加讓琉球王國感激的是望來琉球王國的商船。是這些商船帶來的關稅維持了裡城的繁榮。至於朝貢,只是大抵大明的回賜稍稍優厚些許,卻不再會是輸血一般的衝大方。

昭和殿裡,上午的暖陽照入屋內,顯得亮堂無比。

繁文縟節過後,很快就到了正題。

尚質深呼吸一口氣,道:“陛下,臣有要事啓奏。”

朱慈烺不動聲色:“愛卿請講。”

說罷,尚質就動情地將琉球王國自從16o9年來被日本人入侵的事情自自帶淚地一一道出。

在不少島嶼之中,薩摩藩的入侵併沒有帶來多大的抵抗。

但琉球絕非是開門投降的軟弱國家。恰恰相反,作爲侍從大明的藩屬國。琉球自然也有忠義之士,比如赫赫有名的謝名親方利山鄭迵。

又從這,尚質又由此回憶起了大明與琉球王國獎金三百年的關係。

當年琉球王國可是一片貧瘠落後的國土。開國年間拜了大明這個大哥以後,太祖皇帝朱元璋便派出了浩大的撫平開隊伍“閩人三十六姓”,幫助琉球展中國與琉球王國的朝貢貿易。

鄭迵先祖便是當年閩人三十六姓中的一員。

後來琉球王國閩人百姓子孫凋零,通宵中華文字語言的人漸漸稀少。與此同時,倭寇之亂爆。不少倭寇搶掠的百姓輾轉流落,又到了琉球,被琉球王國厚待。

在中國移民的不斷移民之下,自然也將中國的先進文化技術帶到了琉球。由此,將琉球王國變成了一個風俗醇美的衣冠禮儀之鄉。

這讓琉球王國對中華一片赤誠忠心,同樣,在琉球王國的中華移民後代亦是忠臣愛國。日本人染指上琉球王國的時候,便有心想要勸服鄭迵,卻被鄭迵嚴詞拒絕。薩摩藩進攻琉球王國時,也正是鄭迵奮起反抗。

戰敗之後,薩摩藩要求琉球臣民在投降書上簽字。旁人紛紛畏懼日本人淫威,只有鄭迵橫眉冷對千夫指,絕不妥協,讓日本人憤怒地架起油鍋恐嚇。

在油鍋面前,鄭迵依舊凌然不懼。

最終,鄭迵身死油鍋之中,琉球國爲薩摩藩所侵。

這雖然已經是三十年前的事情,但這樣的忠臣義士,卻是代代流傳在琉球王國的百姓口中。更是鼓舞着一代又一代的琉球人對忠義的理解。

“鄭大人之忠義,臣等思慮,從不敢忘。而今,琉球王國困頓東瀛日人手中荼毒,無時無刻不心懷大明恩義。還請大明爲琉球國做主!”尚質說着,忍不住雙目含淚,不知回想起了多少在日本人手中屈辱的歷史。

朱慈烺聞言,亦是唏噓不已。對於琉球王國,後世知曉的人不多。

就是朱慈烺自己,知曉琉球王國的歷史,也是緣自這個國家國民的那種忠臣執着。

歷史上,也一樣有過琉球王國使者求援中國的故事。除了大明時期以外,更有清朝時期。尤其是清朝閉關鎖國,日趨落後腐壞,對比興盛的日本國,差距越來越大。臺灣被日本人多侵佔大部分人都有了解,但琉球王國的沉淪,卻並不會因爲少有人關注而不生。

1879年1o月,3名衣衫襤褸的海外客匍匐在總理衙門的門口痛哭不已,引起了衆多過路人的圍觀。

這是三名做了亡國奴的琉球耳目官毛精長等3人。

那時,琉球王國國王尚泰被日本人擄走,三人歷盡千辛萬苦,試圖求援清國爲琉球國做主。但是,對於藩屬國的入侵,清國作爲宗主國卻無能爲力,總理衙門也只能大給三百兩銀子讓他們自行離去。

絕望之中,林世功悲憤自殺,希望以死來喚起清國的關注。

林世功死前,留下一份“以死乞師”的請願書,後世常人聞之,無不相顧唏噓。

“琉球國陳情通事林世功謹稟,爲一死泣請天恩,迅賜救亡存國,以全臣節事。竊功因主辱國亡,已於客歲九月,隨同前往進貢正使耳目官毛精長等,改裝入都,……泣念奉王命抵閩告急,已歷三年,敝國慘遭日人益肆鴟張,一則宗社成墟,二則國王世子見執東行,繼則百姓受其暴虐。皆由功不能痛哭請救所致,已屬死有餘罪,然國主未返,世子拘留,猶期雪恥以圖存,未敢捐軀以塞責,今晉京守侯,又逾一載,仍復未克濟事,何以爲臣?……”

林世功的死是偉大的,但清國的沉浮落後,卻不是他的鮮血可以激起的。在歷史的洪流面前,在矇昧的清國之中,林世功的死很快就被遺忘了。雖然在一時間流傳在了市井之中,卻並沒有引起清人的注意力,讓他們救援琉球王國。

但更加讓人感覺動容的,還不止是林世功的死。

別忘了,一共來的一共有三名使者呢。

十餘年後,江西名士文廷式在《聞塵偶記》中有這樣一則記載:“甲午之役,有奏請緝奸細者,言其人住南城外羊肉衚衕,謝姓。廷寄命給事中唐椿森緝拿之。唐至,令軍役勿遽,先撿其來往書札,則琉球遣臣來救於中朝者,流寓京師十二年矣。每歲皆有表文,而總督不爲達,其旅費則琉球遺民傾助,流離瑣尾,備極可憐。”

原來,林世功死後,依舊還有使者苦苦堅持十二年,每年皆是努力求援,卻依舊一無所獲。癡心於此,讓人聞言無不唏噓。

後世有人說,一個強國吞併一個弱國,爲什麼要反抗,不會是被吞併以後就成了另一個國家的公民麼?

但顯然不是如此。

在這個世界,最核心的依舊是叢林法則。

亡國的國民只有一個身份,亡國奴。是他國之奴隸,而絕非所謂公民。

此刻,朱慈烺看到尚質說起鄭迵的抵抗之事,亦是唏噓不已:“此事,朕會交付內閣與國務諮詢委員會商議。琉球安危,你且不必擔心。第二艦隊駐紮琉球王國,何處宵小膽敢滋事?”

朱慈烺平靜地說出,卻是蘊含着強大的力量,讓尚質忍不住雙目含淚,動情地道:“臣叩謝吾皇隆恩。”

第七章:打進總兵府第二十九章:救我第九章:兵臨武昌第八十一章:開疆拓土第九十七章:倭寇侵朝第九十九章:巷戰第十九章:雙面間諜第二十九章:走向世界第七十三章:不是一個人在戰鬥第十九章:使詐第六十六章:拼命第四十五章:彙總集冊第52章:牛刀入黃油,犀利第五十三章:暴富第六十一章:國色天香登門第四十四章:留給中國人的時間不多了第四十三章:最後通牒第十一章:全都得罪了第七十五章:截胡第一百一十八章:宋應星第七十九章:金山銀海第八章:虛實不清第一百零八章:新任荷蘭總督第一百零八章:新任荷蘭總督第十五章:調查結果第四十三章:蒙古八旗上場第五十八章:威脅第二十章:北方的鐵蹄第五十八章:趙氏姻親第二十六章:山海關旁現強敵第二十四章:用人之法第一百二十七章:疾風知勁草第八十二章:日本太上皇第七十六章:阻擊第六十九章:愛國洋人湯若望第六十九章:太貪了第二十二章:心服口服第一百二十五章:元宵燈會的小青第十章:鄭芝龍的未來第三十章:浩然正氣第六章:軍團建制第二十章:埋伏奏效第八十一章:大朝會第一百五十一章:大將之風第一百一十二章:劃分天下第一百零三章:土豪們第二十一章:年輕人的理想第六十七章:柳生十兵衛的未來第七十三章:毅然決絕第四十六章:海外第七十九章:明軍威儀第八十六章:今日之世界第八十二章:烈士第十七章:開封城裡丁督師第三十章:崩潰土佐藩第九章:慕華賤夷第二十二章:瘟疫第四十九章:御門聽政第四十八章:心悅誠服第九章:京營賬冊第一百一十章:天壇檢閱第六十章:低估了朕的本事第十六章:正式交接第七十九章:明軍威儀第七十九章:大權轉移第五十四章:言出法隨經濟戰第七十八章:決鬥第五十章:侯恂反被坑第三十五章:赳赳武夫第七十六章:阻擊第十章:緊急軍情第二十二章:捷報入殿第一百四十三章:困獸左良玉第九十五章:這是雅克薩第四十九章:利劍出鞘第四十二章:宣佈大勝第七章:明照坊的英雄第三十五章:賣國賊你逃不掉了第二十四章:貿易第一百一十三章:拉開帷幕第一百零一章:全部家底第九十五章:過洋牽星第四十八章:再入龍江船廠第二章:幸福的煩惱第二十九章:日使求見第七十六章:頒獎禮上又喜事第九章:京畿防務第五十五章:決戰時刻第四十二章:小勝傳捷報第二十三章:藥王殿上第一百二十二章:倭寇覆滅第七十三章:太子常服第十八章:中興一式步槍第三十四章:擊敗倭寇第十二章:戶部一天第五十八章:便無回頭之路第二章:京師貴人第九十七章:動手收網第六十一章:亡命而逃的多鐸第十七章:錦衣衛何在
第七章:打進總兵府第二十九章:救我第九章:兵臨武昌第八十一章:開疆拓土第九十七章:倭寇侵朝第九十九章:巷戰第十九章:雙面間諜第二十九章:走向世界第七十三章:不是一個人在戰鬥第十九章:使詐第六十六章:拼命第四十五章:彙總集冊第52章:牛刀入黃油,犀利第五十三章:暴富第六十一章:國色天香登門第四十四章:留給中國人的時間不多了第四十三章:最後通牒第十一章:全都得罪了第七十五章:截胡第一百一十八章:宋應星第七十九章:金山銀海第八章:虛實不清第一百零八章:新任荷蘭總督第一百零八章:新任荷蘭總督第十五章:調查結果第四十三章:蒙古八旗上場第五十八章:威脅第二十章:北方的鐵蹄第五十八章:趙氏姻親第二十六章:山海關旁現強敵第二十四章:用人之法第一百二十七章:疾風知勁草第八十二章:日本太上皇第七十六章:阻擊第六十九章:愛國洋人湯若望第六十九章:太貪了第二十二章:心服口服第一百二十五章:元宵燈會的小青第十章:鄭芝龍的未來第三十章:浩然正氣第六章:軍團建制第二十章:埋伏奏效第八十一章:大朝會第一百五十一章:大將之風第一百一十二章:劃分天下第一百零三章:土豪們第二十一章:年輕人的理想第六十七章:柳生十兵衛的未來第七十三章:毅然決絕第四十六章:海外第七十九章:明軍威儀第八十六章:今日之世界第八十二章:烈士第十七章:開封城裡丁督師第三十章:崩潰土佐藩第九章:慕華賤夷第二十二章:瘟疫第四十九章:御門聽政第四十八章:心悅誠服第九章:京營賬冊第一百一十章:天壇檢閱第六十章:低估了朕的本事第十六章:正式交接第七十九章:明軍威儀第七十九章:大權轉移第五十四章:言出法隨經濟戰第七十八章:決鬥第五十章:侯恂反被坑第三十五章:赳赳武夫第七十六章:阻擊第十章:緊急軍情第二十二章:捷報入殿第一百四十三章:困獸左良玉第九十五章:這是雅克薩第四十九章:利劍出鞘第四十二章:宣佈大勝第七章:明照坊的英雄第三十五章:賣國賊你逃不掉了第二十四章:貿易第一百一十三章:拉開帷幕第一百零一章:全部家底第九十五章:過洋牽星第四十八章:再入龍江船廠第二章:幸福的煩惱第二十九章:日使求見第七十六章:頒獎禮上又喜事第九章:京畿防務第五十五章:決戰時刻第四十二章:小勝傳捷報第二十三章:藥王殿上第一百二十二章:倭寇覆滅第七十三章:太子常服第十八章:中興一式步槍第三十四章:擊敗倭寇第十二章:戶部一天第五十八章:便無回頭之路第二章:京師貴人第九十七章:動手收網第六十一章:亡命而逃的多鐸第十七章:錦衣衛何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