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精彩纔剛開始

揹着紅旗的傳令兵縱馬疾馳入城,。此刻剛剛天黑,傳令兵卻漏夜入內,一路進了樞密院的公事房裡。

不多久,樞密院的樞密使楊文嶽來了。內閣裡的席大臣李邦華也披着一件外套來了。

傳令兵氣喘吁吁,渾身是汗。

楊文嶽招呼着李邦華,輕嘆一聲道:“這位勇士,一路奔波疾馳而來,換馬不換人,方纔又從宮外一路跑入內。赳赳武夫,國之柱石啊。”

“爲我輩軍人,此是本分。兩位相公,還請簽收密信!”傳令兵昂然挺胸,蒼白的臉上,滿是自豪。

李邦華讚歎了一聲,招呼着手把人送了出去。

不多時,密信被拆開。

四個簡潔的大字率先落在兩人眼前。

“大獲全勝!”

其後,纔是密密麻麻由樞密院軍事們撰寫的詳細戰報。

看到這四個字的兩人都是重重鬆了一口氣。

尤其李邦華更是心細地指着落款道:“這是六月二十日晚上的奏報!”

楊文嶽驚喜道:“今日,纔是二十六號啊!”

……

與此同時,南薰坊的謝府書房內。聽了議和兩個字以後,衆人紛紛震動。一時間,稍稍有些安靜。

這時,謝升加了一句:“此事,更是已然得了太上皇之助。要知道,當年太上皇就有意與關外之敵先和一步了。眼下,太上皇明白聖上正在與內寇決戰的緊要關頭,斷然是不希望被清人所打斷的。只是,這等議和的污名,太上皇如何忍心讓聖上擔負?自然,太上便是要親自出手,爲聖上解憂啊!”

說完,謝升與魏藻德紛紛看下臺下。兩人幾乎話音剛落,就見幾人挺起身,高聲說了起來。

“天家情深,真是讓臣等感動啊……”

“殺伐有傷人和,這等事情,能少一些少一些爲妙嘛。”

“是極是極……”

丘瑜心中一沉:“但是,這是議和!”

他板着臉,死死盯着在場衆人。剛剛被幾人掀動起來的熱乎氣頓時冷了幾分,更多的人更是怒視着,要不是謝升與魏藻德在場,都要破口大罵了。

要知道,大明祖訓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身爲人臣,又豈能在這種大是大非的問題上軟弱?

眼見不妙,當下就有人拍案而起。

只是,拍案而起的卻不是怒斥議和。

“諸位!所謂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死的是誰,守的是誰?既然應該守的那人不再了,就應該讓那個眼下能守的人站起來!”謝升站起身,拍着桌案,環視衆人,鼓動着道:“只要這一回解決了京師之危,助太上皇辦好此事,此間所有人都能立下大功!”

“大功……復立之功啊……”魏藻德低聲說着,聲調若有若無。

兩人話音落下,屋內,無可抑制地嗡嗡鬧鬧起來。

所有人聽着這話語,都忍不住議論來舒緩一下這樣讓人震動的情緒。

大明不是沒有出現過這種事。土木堡之變後京師如何變換兩位皇帝的,這裡誰人不曉?

太上皇與皇帝畢竟是不一樣的,幽居在紫禁城內的太上皇心理更是每一個人不住揣度的話題源頭。但這樣的話題,卻都是封禁在每一個人的心底裡,只有確信可靠的人身前纔會講出來。

而眼下,魏藻德與謝升將這個禁忌的話題拋了出來。不僅如此,更是還將這樣禁忌的事情毫無估計地拋出來,頓時惹起無數人心中驚濤駭浪。

復立之功,便意味着翻身的機會。

這對於一個個在京師裡失意潦倒的人而言無不是強烈的誘惑。

甚至,聽着謝升蠱惑的話語,丘瑜有那麼一瞬間也心動了。

要知道,太上皇要是復位了,那他們這些人可都是從龍之功啊。期間功能有多大,誰不動心?至少,入閣爲宰輔是定然有希望的。

但轉瞬,一個念頭在丘瑜心中升起:但這一切,卻是要和建奴議和來換取啊!

借力於韃虜來鞏固自己的權力,真的應該去做嗎?

丘瑜看着狂熱的一干人,有些迷茫。

……

“這就是明國官員的德行!”多鐸手中拿着一封書信,甩落在桌案上,說完,引起一陣子的鬨鬧笑聲。

帳內,站立着的都是清軍的將官。

清軍的組成一如既往的複雜,八旗體制下,既有女真人又有蒙古人與漢人。最尊貴的依舊是滿洲八旗軍的將領,但不同的是,以前蒙古人其次的地位悄然一變,漢軍八旗的地位比以往稍稍高了那麼一些。

也許,這是因爲而今這一路兵馬主力漢軍爲多,又在薊鎮擊敗第二團陳永福部以後。

在場的巴音心中想了想,將這念頭按了下去,他還未開口,就見屋內的諸多漢軍將領紛紛大聲應喝起來。

孔有德高聲道:“末將恭賀豫親王。城內如此急切議和,這足以說明人心向背,說明此戰勝機啊!我看,這一戰入主京師之機會都足夠了!”

“末將恭賀豫親王啊!”耿仲明有些不太會說話,面色緊張激動地高呼道:“此戰,末將願爲登城頭戰!”

“末將亦是不懼死戰,爲豫親王立此奇功!”尚可喜緊隨其後。

聽到這裡,巴音急了:“你們漢人能耐,我蒙古人就不行了嗎?豫親王,這一戰,我蒙古八旗也要上!”

身後,不少蒙古將領紛紛跟着高呼:“我也上!”

多鐸看着羣情激奮,笑着擺擺手,罕見沒有因爲軍帳有些混亂而怒,道:“戰功是有的,立功的機會,更是多多的。但攻下京師麼……”

想到這一茬,多鐸心中有些氣悶。

這一戰的戰略目的可有些極大的不一樣呢。

性質上,絕不是歷史上這個時候多爾袞入關入主中原。自從阿巴泰被朱慈烺擊敗,清國都又被朱慈烺一鍋端以後,這會兒的清國與歷史上的清國差距就極大了。

先士氣上就不一樣。經過了幾次大戰,女真滿萬不可敵的說法已經悄然消散,無人再提。明軍戰力強悍,足以匹敵女真兵的事實在一次次明軍的勝利中被印證。

其次就是戰鬥力。攻城戰清軍本來就不擅長,一直以來清軍都只是長於野戰而短於攻城。不管是錦州城還是寧遠城,歷來都是如此。就算是薊鎮陳永福部第二團在野戰上被打殘了,清軍也沒有足夠信心擊破薊鎮。

最後,也就是最決定性的,便是這戰略目的了。前兩者大家心知肚明,多鐸是不會拿出來短自家士氣的。後者就不同了。

“卻決無必要。”多鐸道:“攝政王是要我大清打天下,佔天下的。眼前哪怕付出代價攻破京師,所獲也不過是空空如也的明國國庫。最重要的麼,還是不讓那順軍被明軍擊破啊!讓這大明永遠在內亂之中持續下去纔是正道。”

龐大的明國是塞外小國無比恐懼的事情。

建奴二十多年的軍事優勢能否持續領先這是誰都沒有信心的事情。就如同現在突兀出來了一個大明太子,便讓這一切跡象都有土崩瓦解之態。

故而,對於多鐸而言,沿途劫掠補充軍資這是必然之舉。但草率攻入京師,卻讓朱慈烺滅了內寇,那就不妥了。

萬一朱慈烺徹底南遷,打起了持久戰,清國上下那就吃不消了。

此刻,一個漢人輕輕咳了一聲,吸引了衆人的目光。

多鐸目光閃動,很是期待:“洪翁定有高見了。”

原來,此人赫然就是投降了清朝的洪承疇。

衆人望過去,一見是洪承疇,目光頓時各異。有讚賞,有鄙視,也有期待。

洪承疇身着一身簡樸素淡的藍色長袍,見衆人望來,悠悠道:“這一番,可不僅是議和呢。在明國,能議和之人任何臣子都做不了決定。天子守國門,就意味着,想要議和,只有天子纔可以。注意這上面的年號……當今,哪裡還有什麼崇禎十七年?可以看出,明國亦是在內亂。若是能復崇禎在位,讓那厲害的太子灰飛煙滅。則我大清江山,穩固矣!”

“崇禎難道會議和?”吳三桂聽了,也不由感覺驚奇。

“這是公開的秘密了。”洪承疇淡淡一笑。

“哈哈哈,本王明白了。”多鐸大笑:“讓明國與我大清議和,每年封賞金銀入貢,這纔是奪取天下的策略。也是攝政王臨行前,再三交代本王的事情!”

開什麼玩笑,打下京師了,朱慈烺萬一不來怎麼辦?

當年朱慈烺攻盛京的時候其實也是這般想的,爲的就是圍魏救趙。

對於多鐸而言,讓明國陷入持續的內亂纔是最重要的事情。

要不然,爲何清國連番興兵,東起山海關,西在宣府大同三鎮一起進攻?

當然,多鐸是不想去想,自己究竟能不能打下京師。那城高牆厚的京師,防禦工事可是一次強過一次了。

衆人聽了多鐸的解釋,頓時心中接連讚歎:“果然是攝政王與豫親王想得明白周到啊!”

“這樣周全的考慮,末將真是拍馬難及……”耿仲明聽了老半天,迷迷瞪瞪的,但一見多鐸開腔,頓時拍馬屁道。

尚可喜與孔有德爭先恐後道:“豫親王真知灼見啊!”

“哈哈哈……都少拍馬屁了!”多鐸眯着眼睛,笑道:“先派人將消息傳進去,本王,就在這兒……坐等好戲了!”

……

城內,陰雲凝聚。

шωш ☢Tтkan ☢c ○ 一大批在陰暗地帶活動的人開始走上臺面,藉着這一次的圍城涌動起來。

時間滑倒了大明二七六年六月二十九。

這一天,負責主持京師要務的李邦華出人意料宣佈召開了大朝會。

就連只有虛職的謝升與魏藻德一樣獲得了公文得以進入。兩人都是喜氣洋洋,這幾日的活動的成果似乎讓他們頗爲滿意,待到大朝會召開的時候,兩人精神抖擻,走進了紫禁城。

這一回大朝會來的人不少,資歷很深的兩人進來時,一路都彼此互相打着招呼。似乎是因爲沒有天子在的關係,負責整頓持續的御史也不太上心,朝會上亂糟糟的,直到樞密院的楊文嶽來了才稍好一些。

楊文嶽來了,沒有着急說話,而是落座在了一張椅子上,閉目沉思。

這是一處露天會議,上面擺着幾張桌子,每個桌子上面擺着杯子放着一壺又一壺的清茶。桌子的後面是一個個太師椅。

廣場上則是一排又一排的小長凳。

整個會議的場面看起來格外寒酸,但對於站慣了的官員們而言,卻是心裡愜意得緊。

要知道,他們的前輩可是已經站了幾百年了啊。能夠坐着參加朝會,對於官員們而言幾乎是不可想象的福利。

“咳咳……看看,人都到齊了嗎?”楊文嶽打走了身邊的舍人。

就當楊文嶽想要繼續假寐休息的時候,忽然見一人從人羣之中大步走來,左右身邊無數人跟着加入。

彷彿滾雪球一樣,這些人越來越多,成了一個無法忽視的羣體。

當先,赫然就是謝升與魏藻德。

這時,一個坐在長凳上的官員高呼道:“他們要逼宮議和!”

嘩啦啦……

整個廣場上,聲音徒然炸開。譁然聲四起,所有人側目望過去,死死盯着這一人羣。

謝升冷冷地掃視了一眼這個揭破謎底的男子,赫然現就是禮部侍郎丘瑜。

“丘瑜,過了今日之後,你會後悔的!”謝升說完,朝着魏藻德狠狠一點頭。

魏藻德大步上前,分開衝過來想要擋住他們的樞密院舍人,道:“本官今日要親迎太上皇,還輪不到你們來放肆!”

“太上?”楊文嶽不由驚呼出聲。

“太上皇!”謝升掃視過去,看向楊文嶽的身後。

果不其然,朱由檢目光復雜地走了出來。身後,王承恩僅僅跟隨。顯然,朱由檢在宮內過得並不是很拘束。

見朱由檢出來,謝升與魏藻德紛紛激動難言。身後陣式更加浩大。

楊文嶽凝眉看着,他意識到,事情複雜了。轉而,當楊文嶽想到那一天晚上所見所聞,又想到還沒有到來的李邦華時,心中狠狠壓了一下。

“精彩的時刻,纔剛剛開始!”(未完待續。)

第四十四章:右哨出營第四十二章:小勝傳捷報第七十八章:決鬥第十一章:紅娘子上陣第二章:輿論清議第七十三章:毅然決絕第六十三章:全面反擊第四十六章:玄武湖盛會第八十八章:臨時艦隊第十七章:激戰黃海道第三十四章:擊敗倭寇第七章:鐵甲艦第二十章:北方的鐵蹄第三十七章:柳生但馬守第九十三章:正道誅邪第七十六章:天子第八十七章:聯合作戰指揮委員會第七章:民生之多艱第四十三章:新任督師第三十九章:戰場上的獵人第六十八章:盛京亂第十二章:劍拔弩張總兵府第十七章:揭曉第二十七章:最危險的關頭第二十七章:聲名卓著達江南第六十七章:明國騎兵第三章:復社才子改邪歸正第一百一十七章:你對力量一無所知第七章:進兵河南初戰第九章:京畿防務第五十六章:遼南第二十章:馬木留克第二章:琉球往事第一百五十七章:王牌抵達第三十四章:朱慈烺的信心第一百零四章:後勤之疑第八十二章:真會開玩笑第五十三章:帝國命運的路口第二十三章:援助朝鮮貸款第六十五章:索尼到來第五十章:收復赤嵌城第五十章:冒險計劃第九十九章:朝鮮名將第十三章:清兵真的入寇了!第八十六章:今日之世界第一百一十八章:政變第一百五十八章:全面進攻第三十三章:報復第十章:山西與順軍第四十二章:宣佈大勝第五十五章:江洋大盜第九章:京畿防務第七章:鐵甲艦第二十九章:走向世界第五十六章:豪格之死第九十四章:黃河炸提第五章:仁川登陸第五十一章:州衙會見第154章:王師來了第一百二十七章:疾風知勁草第四十六章:紅臉白臉誰挖坑第二十六章:菜市口的法場第六章:大新聞第二章:柳如是的苦衷第二十六章:逆孤者亡第六章:忠臣義士第八十三章:高風亮節第四十九章:日本人用大明的教科書第一百三十五章:信不信吳三桂第五十一章:敘功第七十七章:帝國理工大學第一百零四章:攪局者第十八章:法國最鋒利的利劍,現在屬於……第19章:兵變 下第二十四章:大明的條件第十五章:塞外第一百六十二章:決戰李闖第五十一章:強兵利炮第四十七章:淺草寺與先聖殿第二十章:埋伏奏效第四十章:軍費第一百六十四章:清國已滅第七章:明照坊的英雄第一百二十章:急兵北進第五十一章:真理越辯越明第九十六章:沙姆沙的震驚第一百三十九章:開封大校場第52章:天罰1式火炮第六十六章:參覲交代第四十二章:李香君與君第一百五十六章:激戰奉集鎮第八章:多爾袞第四十九章:利劍出鞘第四十二章:第一輪第十章:微服出宮第一百一十一章:天下坤輿圖第二十九章:而我的任務是送他見閻羅!第二十章:馬木留克第九章:京營賬冊第五十一章:州衙會見
第四十四章:右哨出營第四十二章:小勝傳捷報第七十八章:決鬥第十一章:紅娘子上陣第二章:輿論清議第七十三章:毅然決絕第六十三章:全面反擊第四十六章:玄武湖盛會第八十八章:臨時艦隊第十七章:激戰黃海道第三十四章:擊敗倭寇第七章:鐵甲艦第二十章:北方的鐵蹄第三十七章:柳生但馬守第九十三章:正道誅邪第七十六章:天子第八十七章:聯合作戰指揮委員會第七章:民生之多艱第四十三章:新任督師第三十九章:戰場上的獵人第六十八章:盛京亂第十二章:劍拔弩張總兵府第十七章:揭曉第二十七章:最危險的關頭第二十七章:聲名卓著達江南第六十七章:明國騎兵第三章:復社才子改邪歸正第一百一十七章:你對力量一無所知第七章:進兵河南初戰第九章:京畿防務第五十六章:遼南第二十章:馬木留克第二章:琉球往事第一百五十七章:王牌抵達第三十四章:朱慈烺的信心第一百零四章:後勤之疑第八十二章:真會開玩笑第五十三章:帝國命運的路口第二十三章:援助朝鮮貸款第六十五章:索尼到來第五十章:收復赤嵌城第五十章:冒險計劃第九十九章:朝鮮名將第十三章:清兵真的入寇了!第八十六章:今日之世界第一百一十八章:政變第一百五十八章:全面進攻第三十三章:報復第十章:山西與順軍第四十二章:宣佈大勝第五十五章:江洋大盜第九章:京畿防務第七章:鐵甲艦第二十九章:走向世界第五十六章:豪格之死第九十四章:黃河炸提第五章:仁川登陸第五十一章:州衙會見第154章:王師來了第一百二十七章:疾風知勁草第四十六章:紅臉白臉誰挖坑第二十六章:菜市口的法場第六章:大新聞第二章:柳如是的苦衷第二十六章:逆孤者亡第六章:忠臣義士第八十三章:高風亮節第四十九章:日本人用大明的教科書第一百三十五章:信不信吳三桂第五十一章:敘功第七十七章:帝國理工大學第一百零四章:攪局者第十八章:法國最鋒利的利劍,現在屬於……第19章:兵變 下第二十四章:大明的條件第十五章:塞外第一百六十二章:決戰李闖第五十一章:強兵利炮第四十七章:淺草寺與先聖殿第二十章:埋伏奏效第四十章:軍費第一百六十四章:清國已滅第七章:明照坊的英雄第一百二十章:急兵北進第五十一章:真理越辯越明第九十六章:沙姆沙的震驚第一百三十九章:開封大校場第52章:天罰1式火炮第六十六章:參覲交代第四十二章:李香君與君第一百五十六章:激戰奉集鎮第八章:多爾袞第四十九章:利劍出鞘第四十二章:第一輪第十章:微服出宮第一百一十一章:天下坤輿圖第二十九章:而我的任務是送他見閻羅!第二十章:馬木留克第九章:京營賬冊第五十一章:州衙會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