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八章 初遇阻難

朱玉剛聽了王陽明的話大喜他正有志於做一個唐太宗那樣的明君振興大明使明朝的威名揚名於全世界但是這一切都根值於強大的經濟和軍事的基礎上。他感到自己就像爬在了一張巨大的蜘蛛網上四處都是路但是卻找不到一條通向彼岸的明路如果有一個引路人那一切就變得明瞭了。現在王陽明就是這樣一個引路人他有勇氣對皇帝說出這樣的話來也更加有勇氣去做這樣的事而且以他的爲人朱玉剛絕對相信他有這個能力打定主意後朱玉剛激動的說道“好既然伯安有這份心那朕就把這個大任交給你去辦希望你儘快拿出一套切實可行的方案來大明的軍隊是該改革了!”

王陽明一愣道“改革?皇上的意思是——”

朱玉剛哈哈大笑這才明白王陽明沒聽過改革這個名詞於是解釋道“改革就是徹底改掉弊端重新創立制度的意思軍隊的改革是可不容穩的事情朕怕的是如果再有一個人像寧王那樣起來造反就不會這麼好對付了!”

王陽明激動的說道“臣承蒙皇上看得起臣一定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將這件事情辦好請皇上放心好了大明的復興是每一箇中國人都向望的!”

“好好今年天你也累了就早點回去休息吧朕可不想看到你還未拿出改革方案來就累倒了。那樣朕可不依啊!”

王陽明謝過恩後就準備出宮了忽然他想到一件事急忙回頭說道“皇上有一個人你一定很想見的。一路看網首發現在也來到了京城。”

“哦他是誰?”朱玉剛納悶有誰他會很想見地呢?

“唐伯虎唐解元。”

“什麼?是他啊!”朱玉剛興奮的說道“他現在在哪裡?”

“就在微臣的府上今天我們剛到京城。他在休息呢。”

“哦是這樣啊。”朱玉剛略微思索說道“那你回去後告訴他朕明天去找他讓他不要出去。”

“是臣記住了。”王陽明這才離開了皇宮。

是夜朱玉剛徹夜無眠王陽明白天的一番話觸動了他的心事他一直以來就有一個宏偉地目標。那就是想讓大明再次強盛起來但卻找不到一個很好的切入點現在才知道唯一的方法就是進行一場改革就像王陽明說的那樣軍隊要變革那麼其他地一切包括經濟、農業、工商等等都應該進行改革可是該怎麼進行呢?仍然是一頭霧水。看來還得繼續摸索他這才感到手下的人才實在太少了集思廣益才能找出正確的辦法啊!朱玉剛一閉上眼就彷彿看到了大明的旗幟在天空中高高飄揚無數人跪伏在他的下面但他馬上意識到要進行改革是不會那麼簡單的這裡畢竟是封建社會各種無窮的阻力是無法想象的。他不知道自己是否作好了準備?越想腦子越亂直到拂曉時刻朱玉剛纔迷迷糊糊的睡着了——

第二天直到晌午時分朱玉剛纔醒了過來忽然想起今天還要去看唐伯虎。於是把伺候的小太監狠狠地罵了一頓。匆匆洗漱完畢就去上午朝。今天並無大事朱玉剛下了朝就換了一身便裝帶上陳其武直接去了王陽明家。

王陽明下朝後也剛回到家因爲知道皇帝要來於是就和唐伯虎一邊閒談一邊等待。不多時果然門外稟報“皇上駕到!”

朱玉剛笑呵呵的在陳其武的陪同下走了進來唐伯虎急忙上前見駕朱玉剛將他扶起上下打量一番說道“伯虎多日不見你變瘦了!”

唐伯虎對朱玉剛不僅有感激之情而且還有一份知遇之恩當初在江西的時候是朱玉剛解救了他和秋香並且還聽從他的計策試問如果換了別人肯定會以爲他只會畫畫怎麼敢聽憑他對軍事策略指手畫腳呢?

“多謝皇上掛念臣一向很好。這次有幸能再和皇上見面真是伯虎的榮幸啊!”

“咦你不是和夫人出去雲遊四海了嗎?怎麼又回來了莫非你已經想通了願意幫助朕治理國家了?”朱玉剛以爲猜中了唐伯虎的心思激動的差點叫出聲來。

“皇上事情是這樣的。”王陽明急忙解釋道“臣在回京地途中和解元不期而遇正好看到他在和一個夷人談話這才驚訝的發現原來解元通夷人的語言皇上當初不是對那個比利很感興趣嗎?所以臣將此事和解元一說他就欣然答應回來幫皇上翻譯再說他也很久沒見到皇上了.”

朱玉剛興奮異常欣喜的說道“真的嗎?看不出伯虎還能說夷人的話呢!”

唐伯虎羞愧的說道“皇上過獎了這是當年伯虎和幾位夷人朋友探討畫技的一點皮毛沒想到今天碰到用場了希望能幫上皇上的忙。”

“朕可是一句也聽不懂那比利說地話你所謂的皮毛相信一定能派上大用場的哈哈!”朱玉剛得意的笑道。

“伯安那個夷人現在在哪裡?”

“上次皇上對臣說要好好照顧他所以臣就將他安排在了府中一切待遇就和自家人一樣他也可以自由活動現在他已經完全放鬆了戒備。皇上要不要將他叫出來?”王陽明試探着問道。

朱玉剛沉思片刻道“暫時先不見他讓伯虎先和他交談了解一下他的底細如果伯虎認爲有價值朕再見他也不遲。伯虎你覺得如何?”朱玉剛認爲還是先搞清楚比利的到中國地來意再說否則就做了徒勞之功了。

“皇上英明臣聽皇上地吩咐。”唐伯虎也覺得這樣比較妥當。

於是王陽明就叫來一個家人吩咐他把唐伯虎帶到比利那兒去至於結果如何就只有等唐伯虎回來後才知道了。朱玉剛這時見屋中只剩下他和王陽明兩個人立刻想起了昨天和他說過的話就想開口詢問一下他有沒有新地看法。

不料王陽明皺了皺眉頭搶先說道“臣有事要向皇上啓奏。”

朱玉剛看到王陽明滿臉的嚴肅知道一定是重大的事情於是趕緊說道“何事?你快說吧!”

“皇上還記得嗎在江西的叛亂被平息后皇上曾派江彬統率的邊軍到江西掃滅寧王殘餘的勢力但是他們在江西的待遇卻遠非在京郊附近所能比的所以他們的需求一旦得不到滿足將很有可能發生一場比寧王更大的暴亂臣雖然曾經設法阻止他們和寧王的殘餘叛軍勾結但是收效卻甚微因爲他們自稱是得到了皇上的聖旨沒有皇上的允許他們是不能離開江西的所以臣有時也無可奈何。”王陽明的臉上顯出了焦急的神情。

朱玉剛仔細回想才記起了這件事情的始末那是在江西被平定後他比王陽明先一步回京剛到京城不久幾位大臣就上奏說王陽明一個人恐難支撐江西的大局畢竟一個人的精力是有限的而且江西還有許多叛軍的殘餘勢力如果不盡早剷除的話將會留下大患所以建議從邊軍中抽調一部分兵力趕赴江西處理剩餘事務。自己也覺得有道理所以不假思索就同意了他們的請求下旨派江彬的一部分邊軍到江西去沒想到出了這樣大的事!難道江彬他們就不知道這樣做的後果嗎?他身爲邊軍的統帥應該瞭解他們的底細啊爲何不開口拒絕?難道另有隱情朱玉剛心中產生了一絲疑惑。

“既然他們如此不堪那朕就下旨將他們調回來。”朱玉剛有愧於自己當時的衝動自己怎麼能隨便聽信那些大臣的話呢?

“是啊邊軍當年可是鼎鼎有名的現在卻被人所詬病再這樣下去的話可不妙他們守衛着京畿重地萬一——”王陽明嘆道。

朱玉剛知道王陽明話中的意思現在蒙古人對京城一直虎視眈眈如果他們知道了現在邊軍的現狀萬一打過來的話怎麼抵擋得了蒙古人的鐵騎呢?想到這裡朱玉剛忽然心中一動腦子中涌現出了一個大膽的想法他激動的抓住王陽明的手說道“既然邊軍如此腐朽、沒落那麼你還記得昨天朕和你說過的話嗎?不如就從邊軍中開始軍事制度的改革先從小範圍開始如果有了成效再擴大到全國的軍隊你看如何?”

王陽明輕輕抽回手低頭沉思起來半晌才擡起頭來說道“皇上的想法不錯但是這樣一來必定會觸動到一些人的利益所以只要一提出來肯定會遭到很多人的反對的。”

“這你就不用擔心了。”朱玉剛將手一揮滿不在乎的說道“朕是皇帝朕決定了的事誰敢不從呀?你放心好了朕將大權給你你大膽的去做吧!”

“多謝皇上厚愛臣惟有誓死完成皇上的囑託報效皇恩了!”王陽明激動的說道雖然話中帶有一絲勉強但是轉瞬就被喜悅所取代了。

第十九章 會師安慶(上)第十六章 秦淮河畔(一)第九章 朝堂之爭(二)第二十五章 安化王反第六卷 塞外風雲 第十五章 陰謀(下)第二十七章 神秘少女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四十七章 天子斷案(下)第一章 轉世爲帝第四章 德州豔遇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四十三章 改革風暴第二十八章 險中求勝第三章 除佞大計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十四章 航海大計第十三章 黃雀在後第十六章 秦淮河畔(一)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二十章 狐狸尾巴(下)第七章 臨幸媚娘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十五章 比利遇險第十三章 御前會議第二十四章 天下大勢第四章 叛亂前兆第十章 朱寧伏誅(上)第十七章 秦淮河畔(二)第七章 豹女丰姿第十八章 後宮之首第六卷 塞外風雲 第十二章 酒肆驚變第十六章 挑撥離間第二十七章 神秘少女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二十五章 節外生枝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十四章 航海大計第二十一章 風流太監第十章 朝堂之爭(三)第七章 狗急跳牆海瑞傳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四十章 整貪風暴第四卷 寧王之亂 第三十三章 得勝歸朝第三章 通州之行第四章 姐妹之花第七章 臨幸媚娘第六卷 塞外風雲 第十章 太原之戰(下)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三十一章 龍虎堂(下)第十六章 挑撥離間第六卷 塞外風雲 第十一章 山西豔遇第十五章 計除妖僧第六卷 塞外風雲 第十一章 山西豔遇第十七章 秦淮河畔(二)第二十章 宮闈秘聞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十一章 探訪軍營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四章 真相大白第十四章 鷸蚌相爭第六卷 塞外風雲 第二章 情報戰(上)第六卷 塞外風雲 第八章 初戰告捷落魄江湖載酒行第十五章 兵部尚書第三章 揚名立萬第六卷 塞外風雲 第八章 初戰告捷第十二章 忠肝義膽第二十二章 高山隱士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四十七章 天子斷案(下)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二十三章 軍事學院第十五章 漁翁得利第四章 叛亂前兆第十二章 嬌豔妃嬪第二十二章 高山隱士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四章 真相大白第十六章 紅顏知己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十三章 初露鋒芒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五十章 巨擘落網(下)第九章 宮廷隱私第二十一章 攻佔南昌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十章 朝堂舌戰第二十四章 大戰鄱陽湖(上)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三十六章 滄州之行(下)第九章 一網打盡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五十一章 煙消雲散第十三章 欲仙欲死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二十六章 竊旗大盜第四卷 寧王之亂 第三十章 決戰九江(上)第七章 臨幸媚娘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三十二章 莫衷一是第十七章 秦淮河畔(二)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四十六章 天子斷案(上)第十章 朝堂之爭(三)第十五章 計除妖僧第十七章 暗藏殺機第三章 揚名立萬第二十六章 先聲奪人第七章 陰謀詭計第二十七章 鐵證如山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二十九章 龍虎堂(上)第二章 調戲宮女第五章 巫山雲雨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十四章 航海大計第十三章 黃雀在後第二十四章 天下大勢第十章 朱寧伏誅(上)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五章 脣槍舌戰第五章 巫山雲雨第七章 狗急跳牆第十章 朝堂之爭(三)
第十九章 會師安慶(上)第十六章 秦淮河畔(一)第九章 朝堂之爭(二)第二十五章 安化王反第六卷 塞外風雲 第十五章 陰謀(下)第二十七章 神秘少女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四十七章 天子斷案(下)第一章 轉世爲帝第四章 德州豔遇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四十三章 改革風暴第二十八章 險中求勝第三章 除佞大計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十四章 航海大計第十三章 黃雀在後第十六章 秦淮河畔(一)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二十章 狐狸尾巴(下)第七章 臨幸媚娘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十五章 比利遇險第十三章 御前會議第二十四章 天下大勢第四章 叛亂前兆第十章 朱寧伏誅(上)第十七章 秦淮河畔(二)第七章 豹女丰姿第十八章 後宮之首第六卷 塞外風雲 第十二章 酒肆驚變第十六章 挑撥離間第二十七章 神秘少女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二十五章 節外生枝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十四章 航海大計第二十一章 風流太監第十章 朝堂之爭(三)第七章 狗急跳牆海瑞傳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四十章 整貪風暴第四卷 寧王之亂 第三十三章 得勝歸朝第三章 通州之行第四章 姐妹之花第七章 臨幸媚娘第六卷 塞外風雲 第十章 太原之戰(下)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三十一章 龍虎堂(下)第十六章 挑撥離間第六卷 塞外風雲 第十一章 山西豔遇第十五章 計除妖僧第六卷 塞外風雲 第十一章 山西豔遇第十七章 秦淮河畔(二)第二十章 宮闈秘聞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十一章 探訪軍營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四章 真相大白第十四章 鷸蚌相爭第六卷 塞外風雲 第二章 情報戰(上)第六卷 塞外風雲 第八章 初戰告捷落魄江湖載酒行第十五章 兵部尚書第三章 揚名立萬第六卷 塞外風雲 第八章 初戰告捷第十二章 忠肝義膽第二十二章 高山隱士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四十七章 天子斷案(下)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二十三章 軍事學院第十五章 漁翁得利第四章 叛亂前兆第十二章 嬌豔妃嬪第二十二章 高山隱士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四章 真相大白第十六章 紅顏知己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十三章 初露鋒芒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五十章 巨擘落網(下)第九章 宮廷隱私第二十一章 攻佔南昌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十章 朝堂舌戰第二十四章 大戰鄱陽湖(上)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三十六章 滄州之行(下)第九章 一網打盡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五十一章 煙消雲散第十三章 欲仙欲死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二十六章 竊旗大盜第四卷 寧王之亂 第三十章 決戰九江(上)第七章 臨幸媚娘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三十二章 莫衷一是第十七章 秦淮河畔(二)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四十六章 天子斷案(上)第十章 朝堂之爭(三)第十五章 計除妖僧第十七章 暗藏殺機第三章 揚名立萬第二十六章 先聲奪人第七章 陰謀詭計第二十七章 鐵證如山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二十九章 龍虎堂(上)第二章 調戲宮女第五章 巫山雲雨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十四章 航海大計第十三章 黃雀在後第二十四章 天下大勢第十章 朱寧伏誅(上)第五卷 重振朝綱 第五章 脣槍舌戰第五章 巫山雲雨第七章 狗急跳牆第十章 朝堂之爭(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