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1章 是誰給你們朱家人一口飯吃

塞北的季候,尚未到原上冰雪封凍之際。

六七日後,接到消息的張名世,就從大同府,趕到了大寧城關。

幾年前,張名世與馬祥麟一道,被鄭海珠舉薦到宣大總兵趙夢麟手下。

隨後,因灤河戰功與朝廷經略塞外大寧鎮的需要,馬祥麟領回了薊鎮總兵杜鬆代持的川兵,張名世則一直留在宣大鎮,搞火器。

這個時代,武器與戰術已經出現了全球化的代際更迭,明朝也不例外。

何況還有當年戚少保經略薊鎮時留下的火器實戰範例,因而,即使在騎兵與殺手隊佔主流的九邊,火器攻防,亦頗受總兵官們的重視。

張名世這個專家型的武人,頗爲爭氣,很快發現了北地氣候與江南、雲南等地的差異,會影響到銃槍的使用。

與一同帶來的神機營老兵琢磨了小半年,他們改進了火門等幾處裝置,又給每個火器分隊配備了單獨的火種兵,並將不同火器的射程、破甲能力、填裝時間等情形,寫成紀要,呈送宣大趙總兵。

趙夢麟雖是武將,做官久了也是個人精,曉得與朝廷派來的封疆文臣搞好關係,有多重要。

他於是先把這寶貝秘籍捂嚴實,待帝師孫承宗赴任宣大總督時,纔拿出來。

孫承宗算得大明文臣裡,比較熟悉火器的,他身邊的新科進士盧象升,則比他還懂。

盧象升又是最早跟着鄭海珠去昭獄接出張名世的人,在京師就結下不淺的交情,此回自然將那火器秘笈,狠狠誇讚一番。

孫承宗大悅,不但上奏給朱常洛,爲宣大鎮多請些餉銀,而且升了張名世做參將。

這個秋天,宣大鎮收到鄭海珠的信,要暫借張參將至塞外,研發數樣新的火器,惠及大寧、宣大二鎮。

孫承宗和趙夢麟欣然允准。

張名世踏足大寧地界後,精神氣也頗足。

鄭夫人一見面就告訴他,張大公子在北京拜了徐翰林做老師後,混文臣圈比較順利,自然是好消息。

但更令張名世欣喜的是,朝廷對大寧鎮的起用,看來是來真的。

文臣、官餉,地位僅次於太子的五皇子,以及紹興老鄉張燕客這樣的縉紳財主,都到了大寧。

大明北邊的防線,補起了這隻缺角,對宣大鎮肯定也有利。

離開大寧城關、往西去與滿桂會合的路上,張名世與騎術已經湊合能趕路的鄭海珠,並轡而行,走在隊伍前頭,稍稍避開衛兵和下僚們,開始說乾貨。

“夫人,這麼一弄,哪天韃子來搶西邊,大寧能頂上,山海關的杜鬆能援應,朝廷不至於動不動就調咱們宣大軍了吧?”

鄭海珠試探他:“呵呵,吃了兩三年宣大的軍糧,替趙總爺心疼起宣大的戰兵來?”

“那肯定是個緣由,”張名世坦誠道,“吃哪家的飯,就得顧着哪家的田。不過,我擔心抽調宣大軍,還因爲,陝西那邊,不咋太平。”

“怎麼講?”鄭海珠問。

“鬧災荒唄。老子去年在野狐嶺,替趙總兵收編了一支馬匪,就聽領頭的講,陝北不少縣,老百姓餓得不行,請求老爺們開倉賑糧。但縣裡糧倉也是空的,你道爲何?原來陝西那塊的田,不但要供秦王,還被分出去不少,去供河南的福王。”

“哦,那,官府最後勻出糧食了沒?”

“一開始很難,陝北的富戶們仗着有家丁護院,哪會怕莊稼漢,所以不願意出糧。老百姓就把氣撒在縣老爺們頭上,據那馬匪頭子說,有個小縣的官兒,差點被拖出來燒死。得虧關鍵時候,縉紳富戶裡有個腦袋清明的,出來施粥,這纔沒出大事。”

鄭海珠道:“是啊,這種縣官多是簇新的進士,就這麼死了,聖上定會震怒,換個強硬的去,再從巡撫標營帶上點兒戰兵,當地縉紳不怕有更大的麻煩麼?”

張名世附和着,但依然難掩憂心。

“夫人,萬事就怕開個頭。

那馬匪頭子說得有理,老百姓做了幾百年的狗,忽然做了一兩天的狼,嚐到甜頭了,往後的事,就不好說咯。

所以,就陝西那個爛攤子樣,咱們宣大,若戰兵東行,造反的百姓,只怕要像蝗蟲般,涌入山西。”

鄭海珠神情凝重地聽着。

百姓很可憐,是被活活逼反的。

但陝北這部分普通百姓,一旦轉爲流寇,大明會有更多的百姓遭殃。

明末的流寇大爆發,史載是崇禎初年開始,火苗早幾年燃起,符合歷史進程的邏輯,大約就是當下。

山陝一帶有強悍戰鬥力的官軍,不能虛空,也不能欠餉,否則,流寇沒人制得住,甚至邊軍自己就會去轉爲流寇。

而張名世關於福王封地禍及陝西的事,京師竟沒有什麼波瀾,看來朝中還是有福王系的殘餘勢力的,戶部的畢自嚴大約也沒啥辦法,先做鋸嘴葫蘆。朱常洛與內閣,肯定知道,只是,天子不會事事都說與她鄭海珠聽。

收拾福王,不能只押寶魏忠賢那頭,得先給皇帝與閣老們,鋪些前奏。

此番北行倒是個好機會,鄭海珠已經想好,第一封發回給熊廷弼、需要他筆墨潤色的邊情諮文,得把福王封地造成的惡劣的連鎖反應,寫進去。

……

露營一夜,次日卯初,隊伍就繼續趕路。

張名世,以及堅持帶着女兒隨行而來、要看看荷卓麾下女炮兵們的張鳳儀,都暗自感慨,鄭夫人把朱由檢教得不錯。

堂堂親王,睡氈帳,再起個大早,一點都沒含糊。

不僅不含糊,還不怕冷,隊伍開拔後,不肯呆在車廂裡,而是要騎馬。

王承恩和幾個錦衣衛,擔驚受怕地簇擁着,恨不得自己變成那馬,馱着殿下,人累心不累。

朱由檢沒好氣地將屬下們轟開,攆到張鳳儀附近。

“張師傅,這馬兒的頭總是偏着,爲何?”

張鳳儀瞅一眼,道出關鍵:“殿下手勢不對,勒得它不舒服。要像這樣……”

“哦,如此。”朱由檢趕緊照着學。他剛要問第二個問題,只見張鳳儀忽然抽箭搭弓,須臾間,“嗖”地一聲,利箭破空而去。

遠處黑影墜落。

馬彤釧歡叫起來,指令與自己同乘一馬的侍女,策馬馳到前方,提起被母親一箭射落的鷂子。

朱由檢和一衆用慣了弩機的錦衣衛,都看得目瞪口呆。

張名世卻不奇怪,哈哈笑道:“老夫當年見到馬將軍雪地射獵的本事,就歎服,馬將軍卻說,他是跟馬伕人學的。今日得見,佩服,佩服。”

朱由檢回過神來,對張鳳儀道:“孤,也想學射技。”

張鳳儀爽快點頭:“民婦爲殿下削一張趁手的弓。”

鄭海珠拍馬過來,自然地引到野戰戰術上:“殿下,和韃子野戰,除了我此前說過的殺手隊、騎兵、火器組外,弓箭手,也仍是很有用武之地的。韃子不蠢,會根據我軍如今的陣法,找到應對之策。他們的步弓上不了馬,機動性不強,但他們會吸納許多騎射了得的蒙古人,從兩翼包抄,射殺我們的火器兵,讓他們自己的重甲方陣突破火力,衝進我們的戰陣。”

朱由檢想象着師傅描述的場面,瞭然道:“火銃雖猛,但不像箭矢靈活有準頭,所以,我們也得有騎射隊伍,反制韃子裡那些蒙古兵?”

鄭海珠讚許道:“沒錯。不過培養弓箭手,時辰有些長。所以,火器裡機動性高的門類,咱也不能落下。殿下與太子做出的駱駝炮架,就是讓銃機變得靈活起來的好東西。”

朱由檢被戴了高帽子,面色更好看了。

作爲一個快要進入青春期的少年郎,離開鳥籠子般的深宮,來到這般廣闊天地,身邊的成年人說的教的,也都是自己感興趣的事,朱由檢感到前所未有的自由暢快。

他內心,漫上一絲對於皇兄朱由校的同情來。

做皇帝,不論現在還是將來,哪裡就是天上人間頭一樁快活事了?

朱由檢甚至有些悖逆地想,做了皇帝后,若連紫禁城都出不去,那和蹲北鎮撫司詔獄,不也差不多嘛,無非就是吃穿得好些,沒人敢打。

謝天謝地,他不必去做皇帝。

……

辰巳之交,隊伍接近了滿桂與荷卓鎮守訓兵的丘山衛。

坡那頭震天響的一聲聲吶喊,被朔風清晰地送過來。

鄭海珠對張名世道:“你讓手下,去練兵場上告訴滿桂,不要停訓,更不要過來迎駕信王,我和殿下,帶幾個錦衣衛,先靠近校場瞅瞅。”

不多時,張名世的親兵回來稟報:“夫人,參將,滿將軍說,他知道了。”

幾人翻過山坡後,眼前豁然開朗。

蒿草枯黃的遼原上,小几百號的明軍,或在地上,或在馬上,正在分兵種進行訓練。

褐色的冬衣本來是暗沉的,畢竟雖然邊軍布襖的官方版本是象徵朱明江山永固的紅色,但讓大頭兵們不至於凍死而已的軍裝,怎會奢侈到用值錢的紅色染料。

只是目下,晴日陽光慷慨地籠罩住清冷世間的萬物,那灰頭土臉的軍裝,也被映得彤雲一樣,配合着軍士們的手中兵戈、胯下戰馬,以及變陣時的怒吼,景象頗爲壯觀。

朱由檢看得激動不已,興沖沖地就策馬往校場小跑而去。

鄭師傅說,這些新兵,都是宗室子弟,和他一樣,都姓朱呢。

近前看清後,激動卻被驚訝替代了。

訓兵的將官之外,更有一人,縱馬在騎步兵方陣之間來回,不時揚鞭揮舞。

卻不是打馬,而是打人。

但凡殺手隊的鴛鴦陣裡有哪個出錯了招式,但凡騎兵前進的陣線裡有哪個或快或慢,就會迎來狠狠的幾下鞭子。

聲音響得就像張鳳儀早間發出的那支勁矢。

“鄭師傅,那人,就是你們說的滿桂?”

“是的,殿下。”

“他怎能這樣對我們朱家宗室子弟!”

朱由檢的臉,沉下來。

意料之中的反應。

鄭海珠淡然道:“滿將軍現在不打得狠些,將來對陣韃子時,幹不了兩輪,他們可能就沒命了。殿下,破點兒皮,和命沒了相比,選哪個?”

朱由檢語噎。

須臾後嘟囔道:“他,他們竟肯來從軍?”

“不然呢?”鄭海珠乾脆與這位年輕的皇族直言,“殿下以爲,他們在山西,過的真是寶馬雕鞍、出入風光的日子?張參將,把你在代藩三年看到的情形,照實說給信王聽。”

張名世軍旅多年,滿身殺伐氣,纔不會像紫禁城的小太監般,對天家成員唯唯諾諾。

行伍老將,輕輕哂笑後,對朱由檢道:“啓稟殿下,閣部點頭後,孫都督就命臣和盧象升,去郡國選人。南邊的郡國不知道,大同附近,有些宗室,已經在街邊要飯了。咱一說,願出塞者,先領三兩行糧銀子,即刻就能飽餐三日,登時就呼應者衆。何況,咱還傳了萬歲爺的聖旨,老老實實當兵三年,下番後就能領到朝廷積欠的宗祿,咳,那一傳十、十傳百,短短半個月,竟然有從南邊澤州趕過來要參軍的。有些宗室的子侄,發僵了的豆芽菜一般,咱不要,我的老天爺,那做爹爹的,好賴算是什麼輔國將軍或者宜賓的頭銜,竟偷偷地要把自家女兒送給盧象升做小妾,換得兒子能佔個兵額,把盧象升嚇得喲……嘿嘿……”

張名世越說越上頭,想起當初各種滑稽場景,眉飛色舞不說,用詞也是漸漸失了分寸。

朱由檢卻沒管張名世的失儀,而是仍有些不甘心地向鄭海珠道:“代藩的親王,就真的,不管這些朱家血脈麼?”

鄭海珠嘆口氣:“殿下與太子、六公主手足情深,不只因你們都是萬歲爺的龍脈所出,實則更因爲,你們從小相伴着長大。各地宗藩,繁衍數代乃至十數代後,一脈之下,何止千百人,彼此見都沒見過,哪有什麼血濃於水的說法,朝廷發不出宗祿,是朝廷的事,並非每位藩王,都能像魯藩的賢王那樣,從自家碗裡摳出錢糧來,賑濟那些不知隔了幾輩的窮親戚。”

朱由檢再次陷入沉默。

原來,“血脈”二字,確實,沒那麼值錢。

弄到最後,給他老朱家這些後生一口飯吃的人,並不姓朱,而是姓鄭,姓孫,姓盧,姓張,姓滿……

嗯,雖然,那最後一個,除了給他們吃飯,還給他們吃鞭子。

“不對,鄭師傅,孤怎麼覺着,滿將軍,這會兒對其中一個鴛鴦陣,特別兇。那十個戰兵,好像沒出錯哇。”

第七章 黃尊素286章 拷打(上)第一章 求救的少年第407章 客印月的決定138章 馬屁股出面第336章 和杜鬆談條件第310章 怎地就贏了?128章 不是普通的人販子第324章 恢復大寧鎮(上)第435章 佟家這麼過分?186章 萬曆朝的最後一年229章 還人情的引路第七十二章 接頭266章 鄭師傅,請與我一道收拾她(上)第306章 崔都督第345章 回京277章 銀子249章 攤牌第296章 用好向老大直接彙報的機會(下)第298章 重新洗牌爲將來(上)244章 小馬將軍,等你回來細問126章 小殿下朱以派第372章 你狠還是我狠?273章 你以爲我戀愛腦?291章 劉時敏你留下266章 鄭師傅,請與我一道收拾她(上)273章 你以爲我戀愛腦?232章 三個女人一臺戲(下)第426章 沙俄使者(上)141 悽慘身世233章 戚畹廢莊(上)第365章 扎針第313章 紮營待兔第二十四章 與你合夥第八十九章 要紅茶不要綠茶(上)第一章 求救的少年第395章 上鉤251章 當年疑案215章205章第391章 “頭皮癢”終於登場了158章 撫順保衛戰(六)141 悽慘身世第375章 停止營業第113章 她不是我拴的小貓小狗第361章 爲王前驅263章第409章 討官(上)294章 寶刀不可封於鐵匣,名將不可困於囚籠第118章 穿四品官服的登徒子168章 往事第七十二章 接頭259章 鴻臚寺丞與小男孩第101章 蠶神的懲戒(下)第四十四章 救風塵(下)253章第357章 與何士晉的飯局第397章 建奴也有奏凱時278章 他們總不是要開鏢局吧213章 露餡第380章 穆棗花的戰場130章 吸鐵石第395章 上鉤第四十一章 蛛絲馬跡175 明荷海戰(七)第377章 你們禮部乾的好事第394章 接頭(下)209章 上鉤了221章 第七卷完第四十七章 晚明名士第385章 工作放鬆兩不誤260章第383章 她要往京裡塞人243章 劉都督的寒舍第308章 滿桂第420章 另一對CP的動靜第七十四章 緋紅爲王第366章 門神第382章 設套第401章 老“朋友”古力特第340章 程某敬佩夫人第八十九章 要紅茶不要綠茶(上)第393章 接頭(上)275章130章 吸鐵石第七十九章 血戰(上)第351章 駱駝炮架206章 四貝勒的人172章 明荷海戰(四)293章 千鈞一冰(第八卷完)第424章 要帶荷卓出差第十八章 前緣難續170章 明荷海戰(二)225章 與君一別第105章 戚總兵你好第七十一章 初抵月港第432章 一個個蠢貨第387章 公公與我,一同爲國除害吧第五章 滅滅大小姐的傲氣
第七章 黃尊素286章 拷打(上)第一章 求救的少年第407章 客印月的決定138章 馬屁股出面第336章 和杜鬆談條件第310章 怎地就贏了?128章 不是普通的人販子第324章 恢復大寧鎮(上)第435章 佟家這麼過分?186章 萬曆朝的最後一年229章 還人情的引路第七十二章 接頭266章 鄭師傅,請與我一道收拾她(上)第306章 崔都督第345章 回京277章 銀子249章 攤牌第296章 用好向老大直接彙報的機會(下)第298章 重新洗牌爲將來(上)244章 小馬將軍,等你回來細問126章 小殿下朱以派第372章 你狠還是我狠?273章 你以爲我戀愛腦?291章 劉時敏你留下266章 鄭師傅,請與我一道收拾她(上)273章 你以爲我戀愛腦?232章 三個女人一臺戲(下)第426章 沙俄使者(上)141 悽慘身世233章 戚畹廢莊(上)第365章 扎針第313章 紮營待兔第二十四章 與你合夥第八十九章 要紅茶不要綠茶(上)第一章 求救的少年第395章 上鉤251章 當年疑案215章205章第391章 “頭皮癢”終於登場了158章 撫順保衛戰(六)141 悽慘身世第375章 停止營業第113章 她不是我拴的小貓小狗第361章 爲王前驅263章第409章 討官(上)294章 寶刀不可封於鐵匣,名將不可困於囚籠第118章 穿四品官服的登徒子168章 往事第七十二章 接頭259章 鴻臚寺丞與小男孩第101章 蠶神的懲戒(下)第四十四章 救風塵(下)253章第357章 與何士晉的飯局第397章 建奴也有奏凱時278章 他們總不是要開鏢局吧213章 露餡第380章 穆棗花的戰場130章 吸鐵石第395章 上鉤第四十一章 蛛絲馬跡175 明荷海戰(七)第377章 你們禮部乾的好事第394章 接頭(下)209章 上鉤了221章 第七卷完第四十七章 晚明名士第385章 工作放鬆兩不誤260章第383章 她要往京裡塞人243章 劉都督的寒舍第308章 滿桂第420章 另一對CP的動靜第七十四章 緋紅爲王第366章 門神第382章 設套第401章 老“朋友”古力特第340章 程某敬佩夫人第八十九章 要紅茶不要綠茶(上)第393章 接頭(上)275章130章 吸鐵石第七十九章 血戰(上)第351章 駱駝炮架206章 四貝勒的人172章 明荷海戰(四)293章 千鈞一冰(第八卷完)第424章 要帶荷卓出差第十八章 前緣難續170章 明荷海戰(二)225章 與君一別第105章 戚總兵你好第七十一章 初抵月港第432章 一個個蠢貨第387章 公公與我,一同爲國除害吧第五章 滅滅大小姐的傲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