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8章 宣傳戰

只是李永貞並沒有回覆他是否收了鄭芝龍與劉興祖先的好處,而魏忠賢也沒真正當作一回事:“既然如此,讓南直隸儘可能給徐南鎮多拔些錢糧,能接濟多少是多少……”

他並沒有說要不要招安鄭芝龍,但是李永貞與王體乾都是真正的聰明人,他們知道魏公公這是已經下定決心要收拾海北鎮,爲了對付海北鎮甚至準備不惜中斷漕運,因此他們齊齊開口道:“魏公公英明,魏公公神武!”

只是魏忠賢卻是冷笑一聲:“你們雖然替劉興祚還有鄭芝龍說話,但終究是爲了大明考慮,我就不計較了,但是打鐵還需要自身硬,海北鎮不是那麼好對付的!”

既然魏忠賢不願意在這件事上追究太多,李永貞與王體乾都可以說是鬆了一口氣,雖然他們知道這件事情沒這麼簡單,但是能辦到這一絕對步可以說是對得起他們欠下的這份人情。

至於魏忠賢所謂“打鐵還須自身硬”,他們也覺得不錯:“魏公公說打鐵還需自身硬,這話說得太對了,朝廷當然不能只指望徐南鎮與鄭芝龍就能收拾了海北鎮,一定得有自己的一支精兵才行!只是怎麼練兵,還得請魏公公給我們好好講一講,奴才這就去辦!”

而魏忠賢也算機敏,他當即就說道:“現在東昌府與濟南府還在朝廷手裡,而曹文衡也算是個難得的人才,可惜現在去了廣東當按察使!”

誰都知道曹文衡與海北鎮發生多次衝突,以致於海北鎮恨死了曹文衡,魏忠賢與內閣把曹文衡調到廣東去當按察使,不但是升了曹文衡的官,另一方面也是在保護曹文衡不爲海北鎮所害。

只是曹文衡離任以後,魏忠賢就感覺山東再也找不出第二個曹文衡這樣勇於任事的官員,東昌府雖然不曾陷敵,但是海北軍卻通過各種方式滲入了東昌府,眼見東昌府就要變成第二個兗州府,而朝廷除了十分心痛之外沒有任何辦法。

而李永貞是個聰明人,他第一時間就附合魏忠賢的意見:“魏公公的意見是在濟南府與東昌府繼續練兵,只是誰來當主帥,朝廷得早點定下來!”

現在朝廷是必須應付兩個方向的威脅,遼東方面是交給了袁崇煥全權主持,而山東方面的重要性同樣堪比遼東,但是山東方面用誰來充當主帥,卻是一直沒定下來。

誰都知道這支新軍的主將是個真正的肥缺,一年至少有幾百萬甚至上千萬流水過手,隨便抓一把都是幾千幾萬兩的銀子,偏偏現在朝廷無人可用,因此爭得也特別厲害,而且魏忠賢身邊紅人想伸手的也特別是多。

因此大家以爲這個主將的位置怎麼也要拖一拖,但是沒想到魏忠賢這麼快就敲定了主意了,李永貞在這件事收了別人不少好處,當即試探地問了一句:“這支新軍的主將魏公公屬意於誰?”

“這事情暫時先不急,反正暫時讓曹允平把這支新軍抓起來,練出個樣子再說!”

曹允平是誰?

李永貞想了好一會纔想起來,這個曹允平好象是曹文衡的本家侄兒,曹文衡離任的時候曾給讓曹允平把他苦心編練的東昌新軍撤到濟南府去,結果半路上支遭受了海北鎮的突然襲擊,當然塘報上是說“流賊襲擊”。

雖然曹允平這支東昌新軍一路損失慘重,但是最後還是有兩三百人跟着曹允平撤到了濟南府,而且朝廷也覺得曹允平人才難得,所以還升了曹允平一級官,而現在魏忠賢又親自點了曹允平的名,讓他暫時署理這支新軍。

這曹允平升官的速度真讓人刮目相看,但是李永貞覺得暫時沒有比曹允平更好的人選:“那這支新軍要有多少兵力?”

“海北鎮戰兵數萬,而徐南鎮戰兵逾萬,咱們在濟南府與東昌府怎麼也編一萬精兵出來才能心中有底,雖然現在交由曹允平暫時署理,規模小一些,但怎麼也要三五千人才行!”

三五千人的新軍?這其中的油水真是金山銀山,現在的李永貞與王體乾都覺得這曹允平真是走了狗屎運。

不過這樣也好,朝廷在山東方面總算有一支可用的精銳,到時候就可以與海北鎮一戰了。

對於魏忠賢來說,他現在的想法是“可以與海北鎮一戰”,而對於海戰鎮來說,魏忠賢現在已經向海北鎮開戰了,而且是全面開戰了。

這段時間以來,包括錦衣衛、東廠在內的各個強力部門,魏忠賢至少往海北鎮派遣了三五百名探子、刺客與江湖人物,頗有意圖不軌的意思。

雖然這些魏忠賢的探子多數屬於成事不足敗事有餘的存在,但是他們當中的少數精英還是給海北鎮製造大麻煩,而且更麻煩的是他們開始與山東本地反對海北鎮的諸多地下勢力結合起來。

海北鎮崛起得太快,自然得罪了很多人,還有更多人因之利益受損,這其中包括各地王府、官府的失意官吏、利益受損的豪紳土霸、破產商人、無業流民、江湖流寇甚至是一些與海北鎮執政理念有衝突的讀書人。

雖然海北鎮軟硬兼施,但是這些海北鎮內部的反對派始終是此起彼伏,時不時給海北鎮製造騷亂與騷亂。

而魏忠賢派來的這批探子就起到煽風點火的作用,他不但給出了口頭承諾,還帶來了空白的委任狀,這些地下勢力自然認爲朝廷在對付海北鎮這個問題上堅決支持他們。

因此形形色色的騷亂民變突然劇增,不但出現相當數量的人員傷亡,而且還伴隨鉅額的財產損失。

如果說騷亂中出現少量人員傷亡還能接受,但是如此海北鎮絕對不能接受鉅額的財產損失,因此包括鍾羽正在內的海北鎮高層一致認爲魏忠賢已經對海北鎮正式宣戰,海北鎮絕對不能坐以待斃,而是必須在這個問題上做出迅速而有有力的反應。

因此魏忠賢派出的這些探子、刺客、使者莫名奇妙地捲入到一些莫名奇妙的案子中去,甚至有很多人莫名奇妙地失蹤了,還有一些人則在海北軍的拷打之下成了海北軍發展的雙面間諜。

甚至有個別探子良知猶存,明明是按照魏忠賢的命令來海北鎮刺探機密,但是他們早對魏忠賢恨之入骨,第一時間就及時反正甚至把整個組織的機密都泄露給海北鎮併爲海北鎮效力。

因此魏忠賢派出的這批探子之中至少損失了近百人,還有好幾十人現在替海北鎮效力,正在向魏忠賢傳遞着完全錯誤或是海北鎮特意挑選好的信息。

只是對於海北鎮來說,現在與魏忠賢、閹黨的戰爭並不侷限於情報戰上,真正的決戰戰場應當是在宣傳上,一定要把魏忠閹搞倒搞臭,順便再把朝廷也搞倒搞臭。

在這方面海北鎮本來就佔據了道德的優勢,但是光佔據道德上的優勢還遠遠不夠,必須把道德上的優勢轉換成爲輿論上的全面壓制,讓海北鎮的每一個行動都佔據了絕對的道德優勢。

即便行動完全見不得光,也有一羣仁人志士在海北鎮百般辯解,說是海北鎮的所作所爲是迫不得已。

而丁子杭就是宣傳戰場上的總指揮官,他現在坐在會議室詢問道具體的細節:“曹文衡禍亂兗東恨史的稿子什麼時候能寫好?丁專員那邊已經催了好幾回,他急着要用。”

“魏客穢亂後宮小志印出來多少部,只有兩百部,太少了,這部書我看過了,質量很好,寫得太粗俗了?現在外面就喜歡這種又粗又硬的書,我覺得這書至少能賣兩千部,至少要再印五百部!”

“對,這部書得多印一些!別看這是罵咱們柳督撫的,但這是小罵大幫忙,幫着咱們督撫引蛇出洞!”

“還有,咱們要好好地幫魏忠賢宣傳一下,讓大家都知道朝廷去一魏忠賢易,但問題的根本不在魏閹身上,而是魏閹身後的那個人。”

這麼多年操作下來,丁子杭不但是海北鎮的文膽與筆桿子,而且現在海北鎮已經有一套成熟的宣傳與洗地模式,雖然很多時候丁子杭還有許多解決不了的問題,但是很多時候光是丁子杭出手就能解決問題了。

現在海北鎮的文宣已經不僅僅是“海北鎮好”、“閹黨不好”、“魏忠賢也不好”、“大明更壞”這一套思路,而是能向山東與鄰近山東的數省提供足夠多的精神食糧。

有的是又粗又硬的色情文學,根本就是無中生有荒唐至極,而有的分析卻很到位,而且還引用了一些內閣、六部才能看到的絕密文檔與官府內幕,是各地官吏桌上的必讀書籍。

有的書籍部頭很小,總共才只有二三十頁紙,而有些時候則是兩三百頁紙的大部頭,可是讀者還嫌這些兩三百頁紙的大部頭太少,讀完之後意猶未盡。

有的是傳統的豎排,紙質粗糙,有的是則是海北鎮強力推廣的橫排版式,而且印象特別精美,甚至還增加了海北鎮新近推行的標號符號。

有的是替吹噓海北鎮的戰功與近年建設上的豐功偉績,而另外一些看起粗製濫造的材料則是站在朝廷甚至魏忠賢的角度上說話。

第565章姐夫的旗號第126章元老教渝第780章 兗州捷報第410章不戰自潰第170章左擁右抱第227章 買買買第496章:招遠楊氏第365章馬停之爭第259章姚玉蘭的機遇第336章有仇報仇第1161章 都不滿意第229章對馬絲路第1072章 又一根稻草第1035章 我們的世界第334章全殲第485章:破局第728章 開原兵備第769章 七葉紅蓮第278章本府任官第553章玲瓏的金子第931章 寧遠的消息第1045章 丁宮的誓言第889章 鐵石心腸第583章花光用光第248章柞樹苗第676章 後院起火第897章 開州大盜第604章傾城又傾國第611章孫昌齡第1070章 最重要的戰場第961章 殉葬第787章 杜度第1117章 歸圓大師第695章 萬軍齊發第1070章 最重要的戰場第106章谷夢雨的報復第834章 天崩第30章案子大了第647章重光之日第78章逼婚第350章德蒙斯的領主第444章大小清河第796章 鷸蚌相爭第757章 鳥盡弓藏,兔死狗烹第270章要退錢第910章 鄧玉函的條件第677章 不速之客第565章姐夫的旗號第455章米市之戰第8章馬經承第450章史載勳第830章 總有個交代第288章推出去第613章地方宗派第639章政治掛帥第563章焦老爺的如意算盤第947章 生祠第423章朱橋驛第51章陶縣丞第154章龍口墩第531章安樓寨的底細第267章姚廠公的開價第54章高深莫測第287章倉副使第54章高深莫測第1114章 我生不有命在天乎!第556章爲王先驅第190章大明正朔,本在建文第490章大魚第219章假太監第768章 柳鵬纔是心腹大患第241章厚賞第21章八十一條賺錢的門路第1008章 蘇泰皇后第119章湯家老店第762章 答應他第1147章 只有你不許走第1012章 察哈爾斡耳朵第98章鋪保第424章新驛長第567章 生辰第1152章 後方的流言第569章琉球海道第388章門庭若市第599章機會來了第1002章 菸葉攻勢第143章人財兩得第864章 底線第454章邢達的底牌第1104章 村姑第987章 不吃虧第347章碧霞元君第167章黑山島第775章 允璇允靜第880章 入學名額第938章 以牙還牙第1098章 輸不起第1128章 引火燒身第806章 製造戰機第1013章 葉赫故國
第565章姐夫的旗號第126章元老教渝第780章 兗州捷報第410章不戰自潰第170章左擁右抱第227章 買買買第496章:招遠楊氏第365章馬停之爭第259章姚玉蘭的機遇第336章有仇報仇第1161章 都不滿意第229章對馬絲路第1072章 又一根稻草第1035章 我們的世界第334章全殲第485章:破局第728章 開原兵備第769章 七葉紅蓮第278章本府任官第553章玲瓏的金子第931章 寧遠的消息第1045章 丁宮的誓言第889章 鐵石心腸第583章花光用光第248章柞樹苗第676章 後院起火第897章 開州大盜第604章傾城又傾國第611章孫昌齡第1070章 最重要的戰場第961章 殉葬第787章 杜度第1117章 歸圓大師第695章 萬軍齊發第1070章 最重要的戰場第106章谷夢雨的報復第834章 天崩第30章案子大了第647章重光之日第78章逼婚第350章德蒙斯的領主第444章大小清河第796章 鷸蚌相爭第757章 鳥盡弓藏,兔死狗烹第270章要退錢第910章 鄧玉函的條件第677章 不速之客第565章姐夫的旗號第455章米市之戰第8章馬經承第450章史載勳第830章 總有個交代第288章推出去第613章地方宗派第639章政治掛帥第563章焦老爺的如意算盤第947章 生祠第423章朱橋驛第51章陶縣丞第154章龍口墩第531章安樓寨的底細第267章姚廠公的開價第54章高深莫測第287章倉副使第54章高深莫測第1114章 我生不有命在天乎!第556章爲王先驅第190章大明正朔,本在建文第490章大魚第219章假太監第768章 柳鵬纔是心腹大患第241章厚賞第21章八十一條賺錢的門路第1008章 蘇泰皇后第119章湯家老店第762章 答應他第1147章 只有你不許走第1012章 察哈爾斡耳朵第98章鋪保第424章新驛長第567章 生辰第1152章 後方的流言第569章琉球海道第388章門庭若市第599章機會來了第1002章 菸葉攻勢第143章人財兩得第864章 底線第454章邢達的底牌第1104章 村姑第987章 不吃虧第347章碧霞元君第167章黑山島第775章 允璇允靜第880章 入學名額第938章 以牙還牙第1098章 輸不起第1128章 引火燒身第806章 製造戰機第1013章 葉赫故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