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章 大明的天越發的藍

王承恩其實早就知道了皇后懷孕的事情。

但是朱由檢不想要讓外人知道。

如此情況下就沒有進行一個宣揚。

但是現在不同了,皇后已經懷孕兩個月了。

再不說也隱瞞不了了,如此情況下,朱由檢自然是要把皇后懷孕的事情告訴大家。

一來是穩定大臣們的心思,二來則是讓朱由檢去做事的時候,不會受到大臣們的干擾。

果然,國本的消息被宣傳出去之後。

文武大臣們第一時間的就是向朱由檢上了奏章,目的就是賀喜皇帝。

同時大家都期待着是皇長子的降臨。

畢竟有了皇長子,大家就不會太過於擔憂了。

於是第二天的早朝,朱由檢到來之後,百官們又一次的恭賀,與此同時,禮部這邊建議把這麼好的消息傳遍了全國。

讓大明的百姓們都知道這一件好事情。

但是卻被朱由檢給拒絕了。

畢竟現在的大明是多事之秋,這種事情還是先不要說明,不然的話一些有心人們會有所其他的想法。

在朱由檢和大臣們說了自家的事情之後,就開始了今日的奏報。

雖然說皇帝不管大臣們的事情,但是卻也有一件事說明的非常清楚,那就是皇帝有想法,大家就必須要認真的去應對。

其中陝西,山西,河南,甘肅等地都送上來了一些地方上的奏報。

雖然說皇帝的賑災錢糧都到位了,但是地方官員們卻沒有見到,所以他們境內的一些百姓並沒有被賑災。

如此情況下也導致了一些縣內的百姓們開始了遊動,他們上奏章的目的就是希望皇帝直接的把賑災的款項都直撥到他們地方,如此才能夠更好的爲君王分憂等等。

當然還有一些人也有另外的奏章報告。

這個就是指在他們地方上似乎發現了一些人開始秘密的聚集。

這些聚集的目的非常的明顯,那就是要對做出違法亂紀的事情。

如此,奏章送上來的目的,自然是希望朝廷能夠重視這件事,然後對這件事進行調查或者是進行清剿。

當然如果能夠授權給地方,讓地方組織人去解決的話也是可以的。

這些都是地方官們經常做的事情。

所以在這個時候,朱由檢聽聞了這些奏報之後,對一些事情進行了說明,一些事情則沒有指責。

在快要散朝的時候,有人站出來上奏道:“陛下,近日兩淮的鹽丁們鬧起來了,海鹽煮鹽場都已經停工了。數以萬計的鹽工沒有了收入……”

“既然那些鹽工們沒有了收入,那麼朕也是不會不管的,這樣你讓兩淮等地把鹽工們都集合起來,然後全部的調撥到兩淮的驛站做工,在那裡做工雖然活重,但是卻也有收入,不必鹽工差。”

……

朱由檢對於這種事情太好解決。

果然在他這麼說之後。

那個進奏的人卻一句話也說不出來了。

原本的還以爲自己等人直接的是開始,然後獲得控制權,但是沒有想到的是卻被皇帝給三言兩語給阻止了。

在這個時候朱由檢自然是有着一定的想法的,現在的他完全的不用擔心自己被人牽着鼻子走,所以在他說出來之後,看着這些人不說話,然後繼續的說道:“另外,戶部着手,開始倒查十年,朕想要知道這些鹽商們到底有沒有自私自利,而且胡波查處則全部的衝入戶部。”

“臣領旨。”

戶部尚書大聲的說道。

話雖然如此說,但是並不是說他真的會去做。

畢竟做事的人是自己的人,自己讓這些人去做事,爲的還是讓大明更好。

雖然說有毒瘤,卻也只能是一個個的慢慢來。

下朝之後,朱由檢回到了乾清宮,不過在路過乾清宮的時候,卻發現天空越發的藍了。

《我的冰山美女老婆》

這個藍天可是不是一個好得預兆,就好像是說大明的京城這邊似乎也要進入乾旱期。

這一次的大明恐怕要有一大半的國土都要進入到了寒冬期。

而夏天則是進入到了乾旱。

土地沒有水,也就是說,大地乾旱,農作物欠收,就會越發的麼有糧食。

如此情況下朱由檢的任務也就越來越重。

但是他卻完全的不以爲意,在朱由檢看來,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爲了大家。

只不過一個人的能力有限,他想要儘快的把事情辦好,卻只感覺是時間不夠用了。

果然如朱由檢所看到的那樣。

生活在京城的老百姓們發現這都城的問題太多了。

首先是連日的高溫。

接着就是無風無雨。

如果說是在麥子收的時候,且無語的話,那麼還是非常有用的,最少收到的麥子不用擔心發潮了。

但是現在,就開始乾旱。

麥子還沒有熟的時候,那簡直是要了老百姓的命。

所以問題會越來越嚴重。

就算是坐在大殿內的朱由檢,心中最擔憂的也就是這件事。

一開始的時候他會擔心的是有沒有反賊造反。

自己的大明肯定是不能夠讓人造反的。

所以關注點會非常的多,但是當在這個時代越來越久之後,朱由檢就對自己的百姓越發的上心了。

所以他才表現出這種憂國憂民的狀態。

“田爾耕應該是得手了吧!”

朱由檢在這個時候這樣的想到。

田爾耕去處理反賊去了,這些人用不了多久就會沒有了脾氣,然後讓朱由檢會越發的等待。

“難道又要賣皇兄的木工活嗎?”

朱由檢坐着,卻在擔心自己的異物值不夠用,所以他又想到了販賣自己皇兄的木工活,這樣就能夠典當出很多的異物值。

如此情況下,朱由檢也就只能是這麼做了。

畢竟皇宮裡面,最無用的也就是眼前的這些東西,剩下的都是宮廷內的一些常規的東西,這些東西就算是典當也沒有多大的價值,還不如留着,等着最壞打算的時候,自己能夠應急。

“槍炮應該快要出新品了。到時候讓我的親衛軍都列裝了新式的火器火炮之後,那些洋人,那些通古斯野豬皮都不算什麼。”

朱由檢很自信。

自己似乎已經快要收網了,哪怕是一隻沒有了生命的死魚,也不會放過。

第148章 開始佈局第121章 孫傳庭,孫承宗,孫祖壽,袁崇煥第175章 皇帝的解惑建議第46章 辦事辦的好,就要賞第103章 驛站改革誰來第161章 昏君本色第40章 皇帝的大方出手百萬第20章 大案第70章 建奴細作第206章 大事情第66章 這昏君還真敢啊第106章 武勳的忠心值第41章 皇恩浩蕩:一人賞賜一隻雞第37章 變賣皇兄的手工藝品第47章 皇莊生意安排第54章 有人已經開始行動了第100章 臣等忠心請罷廠衛第220章 真想用此炮打第31章 皇帝也太容易了吧第33章 這注定是一條不爲人知的路第104章 抄銀三千萬兩第125章 修路隊第260章 寧願相信明人多一點第129章 大臣們理解皇帝不上早朝第175章 皇帝的解惑建議第28章 都去給皇兄陪葬吧第175章 皇帝的解惑建議第8章 昏君啊第160章 任務,寵幸樂者第233章 拜祭祖宗第66章 這昏君還真敢啊第37章 變賣皇兄的手工藝品第144章 大逆不道第122章 皇帝重用第85章 崇禎新錢第11章 出去給朕辦事吧第215章 這就是皇帝的殺招第1章 你的昏君體驗卡來了第31章 皇帝也太容易了吧第69章 少的人你們都得給朕補上第167章大明之德第61章 災報第233章 拜祭祖宗第45章 皇帝出宮第106章 武勳的忠心值第267章 上天入地無門第109章 驛站改革第2章 大明可還有忠心我的人第135章 第五批洋人中來了第249章 大明崇禎冬第75章 第三批洋人的貢獻第15章 掌勇士營第33章 這注定是一條不爲人知的路第207章 狙擊皇臺吉第227章 建奴人得到的信息第156章 宣威的建奴第139章 辣椒涮羊肉第19章 老魏,用你的時候到了第210章 公審鹽商第150章 居然來策反第132章 皇帝的準備第31章 皇帝也太容易了吧第170章 各種火器第267章 上天入地無門第250章 誰又有誰的想法第129章 大臣們理解皇帝不上早朝第81章 各省該送特產了第183章 倭國的白銀還是有用的第166章 好幾倍的利潤第104章 抄銀三千萬兩第58章 你們所有的都是朕給的第262章 滿朝震動第3章 昏君第186章 因爲有錢,所以皇帝的權柄越來越重了第212章 有時候,讀書人只認自己口中的道理第234章 大米漲價了第87章 工坊的效率第141章 今晚開蔬菜罐頭第261章 不去追擊就要捱打第11章 出去給朕辦事吧第143章 皇帝在此,誰敢?第107章 大明皇帝的聖意第177章 亂世當用重典第195章 儒家的影響力第125章 修路隊第246章 問責地方官員第60章 一羣忠君愛國的大忠臣第71章 皇帝高高在上第239章 大明的皇祖第163章 聰敏的驛卒第73章 糖第56章 皇帝選秀女第56章 皇帝選秀女第229章 大明不是你想來就能夠來的地方第35章 沒有有用的消息第117章 莫名消失的劉舉人第202章 將計就計第205章 皇帝還是要用人的第257章 怎麼就獲勝了
第148章 開始佈局第121章 孫傳庭,孫承宗,孫祖壽,袁崇煥第175章 皇帝的解惑建議第46章 辦事辦的好,就要賞第103章 驛站改革誰來第161章 昏君本色第40章 皇帝的大方出手百萬第20章 大案第70章 建奴細作第206章 大事情第66章 這昏君還真敢啊第106章 武勳的忠心值第41章 皇恩浩蕩:一人賞賜一隻雞第37章 變賣皇兄的手工藝品第47章 皇莊生意安排第54章 有人已經開始行動了第100章 臣等忠心請罷廠衛第220章 真想用此炮打第31章 皇帝也太容易了吧第33章 這注定是一條不爲人知的路第104章 抄銀三千萬兩第125章 修路隊第260章 寧願相信明人多一點第129章 大臣們理解皇帝不上早朝第175章 皇帝的解惑建議第28章 都去給皇兄陪葬吧第175章 皇帝的解惑建議第8章 昏君啊第160章 任務,寵幸樂者第233章 拜祭祖宗第66章 這昏君還真敢啊第37章 變賣皇兄的手工藝品第144章 大逆不道第122章 皇帝重用第85章 崇禎新錢第11章 出去給朕辦事吧第215章 這就是皇帝的殺招第1章 你的昏君體驗卡來了第31章 皇帝也太容易了吧第69章 少的人你們都得給朕補上第167章大明之德第61章 災報第233章 拜祭祖宗第45章 皇帝出宮第106章 武勳的忠心值第267章 上天入地無門第109章 驛站改革第2章 大明可還有忠心我的人第135章 第五批洋人中來了第249章 大明崇禎冬第75章 第三批洋人的貢獻第15章 掌勇士營第33章 這注定是一條不爲人知的路第207章 狙擊皇臺吉第227章 建奴人得到的信息第156章 宣威的建奴第139章 辣椒涮羊肉第19章 老魏,用你的時候到了第210章 公審鹽商第150章 居然來策反第132章 皇帝的準備第31章 皇帝也太容易了吧第170章 各種火器第267章 上天入地無門第250章 誰又有誰的想法第129章 大臣們理解皇帝不上早朝第81章 各省該送特產了第183章 倭國的白銀還是有用的第166章 好幾倍的利潤第104章 抄銀三千萬兩第58章 你們所有的都是朕給的第262章 滿朝震動第3章 昏君第186章 因爲有錢,所以皇帝的權柄越來越重了第212章 有時候,讀書人只認自己口中的道理第234章 大米漲價了第87章 工坊的效率第141章 今晚開蔬菜罐頭第261章 不去追擊就要捱打第11章 出去給朕辦事吧第143章 皇帝在此,誰敢?第107章 大明皇帝的聖意第177章 亂世當用重典第195章 儒家的影響力第125章 修路隊第246章 問責地方官員第60章 一羣忠君愛國的大忠臣第71章 皇帝高高在上第239章 大明的皇祖第163章 聰敏的驛卒第73章 糖第56章 皇帝選秀女第56章 皇帝選秀女第229章 大明不是你想來就能夠來的地方第35章 沒有有用的消息第117章 莫名消失的劉舉人第202章 將計就計第205章 皇帝還是要用人的第257章 怎麼就獲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