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3章 倭國的白銀還是有用的

“斬!”

“呼!!!!!”

菜市口,被捆綁的緊緊的七個倭奴人整整齊齊的跪着。

他們在那裡一直的說着自己等人犯得罪孽。

在場的所有人都聽得明明白白的。

百姓們的情緒被帶動,恨不得上前直接生撕了這些倭國人。

但是有京營士兵維持秩序之後,大家也只能是在那裡憤恨的咒罵着。

隨着監斬官的一聲命令下達。

所有在這一刻爆發出呼聲。

然後大家就看到了七個倭奴被一起斬頭。

斬頭之後的倭奴人頭被懸掛示衆,他們的身體早就被憤怒的人羣砸的七七八八。

這是一件大快人心的事情。

之前一直的是殺官。

讓百姓們感覺到了皇帝是向着他們的,畢竟朝廷中的貪官污吏太多,大家還感覺殺得不夠多,所以纔會一直的期待。

甚至是一些人打算把自己家鄉的貪官進行舉報,然後讓皇帝懲罰。

中間雖然消停了一段時間,但是現在,皇帝不怕事的行爲,再一次的讓大家看到了自己的皇帝永遠是站在國民這一邊的。

《青葫劍仙》

所以大家都表現的非常興奮。

在這麼多的人進行呼喊聲中,場面雖然一度混亂,但是很快也恢復平靜,菜市口也只是留下了七個人頭而已。

這裡的事情很快就傳遞到了朱由檢這裡。

朱由檢聽到之後,點了一下頭,這件事就這麼的過去了。

雖然說自己這樣的做法可能會引起一些人的反應大。

但是這件事對大明的百姓太殘忍了。

自己這麼做完全的沒有問題。

還有就是,朱由檢已經對那些不必要的外交予以否定,當自己變得足夠強大的時候,萬國來朝那纔是最妙的,否則這些人在自己這邊還真的是不夠看。

至於說倭國的幕府會不會派兵來,朱由檢也不懼。

有鄭芝龍在,倭國人敢來,直接就打退了就好。

既然所有的事情都有計劃,只需要遵守就可以了,現在的朱由檢能夠做的只是加快速度而已。

朱由檢的想法其實也很簡單。

那就是自己的準備能夠應對問題,就足夠了,至於其他的問題,他自己只需要能夠變速就可以了。

所謂的變速就可以讓自己應對的時候變得更快。

解決問題的方式也就更快。

按照朱由檢的推演,現在最壞的打算也就是被人打到都城。

那麼對方打到了都城之後,自己準備的後招是什麼呢?

京營士兵,城外的勇士營,還有的就是自己的火器。

這些火器自己肯定是要列裝到軍隊的。

如此,對戰的時候也就不會因爲臨時組裝而出現問題。

到時候自己的天命還在,自己還是大明的皇帝,能夠從京城一路打出去,那麼自己收民心也更加的容易。

但是這只是一種極限的危機。

所以朱由檢是不希望這樣的事情發生的。

如此,朱由檢現在的計劃就是想要弄死皇臺吉。

崇禎二年的一月左右,建奴人會在他們的大汗皇臺吉的帶領下殺入到京畿重地,到時候就會爆發歷史上的京城保衛戰。

京城保衛戰可以說是對大明忠心之人的一次測驗,戰死的人很多,逃避的人也很多。

但是這一次,朱由檢已經有了準備,那麼自己肯定是要把建奴人給留在這裡的,最少也要把皇太極給留住,如此,建奴內部必亂。

但是,讓建奴人殺入到京畿,這有點太殘忍了,畢竟建奴人可不會直接的找自己,而是會對京畿重地的四周進行屠戮,那是朱由檢所不能夠接受的。

所以,朱由檢只能是讓軍隊想辦法的外移,在關隘的地方對建奴人進行一次痛擊。

而之前的時候,朱由檢派出了武院的師生們到山海關外,目的就是去了解關外的情況,以此來讓這些人有一些瞭解,同時制定一個戰略,到時候應對這個問題。

“火槍,應該差不多了吧。”

朱由檢坐在御座上,手中拿着奏章,然後的進行想着。

他沒有給那些工匠們下死命令。

畢竟那樣的逼迫不一定就能夠會有效果。

還有可能適得其反。

雖然自己的工匠多,但是如果自己這樣做了,那將會陷入一個死循環。

所以他都是一直的等待着他們的主動彙報。

算起來上一次的到達研究院已經是有半個月的時間了,工坊那邊倒是最近去過,但是卻也沒有火器方面的彙報。

“皇爺,禮部那邊派人詢問,禮部該如何的迴應倭國。”

皇帝殺了倭國的使者。

這是按照禮法來說有點太武斷了,容易得罪人,也算是有失大國的身份。

但是,這些倭國人太過分了。

所以殺了也就殺了之後,那麼大明的禮部還是要對這一次外交事件進行道德上面的問責的。

所以他們雖然派人來詢問,其實已經是做好了準備。

這也是儒家讀書人最會做的事。

因爲在他們的眼中沒有什麼是錯誤的,有的只是是誰來說這件事,如果是自己,那麼自己站在道德的高度,說的你啞口無言。

“告訴禮部,這件事要嚴詞譴責倭國人,如果倭國人的那些倭寇之類的再來襲擾我大明的子民,朕就會把這件事算到他們倭國,到時候朕會派人來進行征討的。”

“是,皇爺。”

王承恩領了朱由檢的旨意去傳令。

而朱由檢則想着到時候如果倭國人殺了自己的使者,那麼鄭芝龍就能夠派上用處了。

倭國的白銀,是朱由檢想要的。

而且朱由檢會讓鄭芝龍發動戰爭,讓他整合勢力,只要鄭芝龍不死,他在海上的力量變得多麼強大,到時候還是自己的。

而且朱由檢已經有計劃,到時候會讓鄭芝龍把自己的副將,他的兒子,他的親族都來京城,自己親自封賞,讓他們對自己完全的忠心,那麼就會一直牢牢的控制着這一支強大的海軍。

至於他們在海上會不會劫掠其他國家。

朱由檢完全的不在意,畢竟自己只是給鄭芝龍封官了,他的人還是他在養着,那麼就需要自己去開源,然後獲得自己手下人的忠心了。

第106章 武勳的忠心值第162章 大家都恢復下第4章 人心不足全無君父第76章 一如既往的做下去第238章 南京的早朝第114章 皇帝要看落卷第211章 鹽商的財富第234章 大米漲價了第124章 陛下,讀聖賢書還有用嗎第200章 朱由檢的三下五除二第163章 聰敏的驛卒第237章 年齡大也可以重用第2章 大明可還有忠心我的人第263章 大明的皇帝就是個自作主張的人第58章 你們所有的都是朕給的第246章 問責地方官員第219章 沒人敢惦記鄭芝龍的錢第112章 有人知道考題第224章 大明的皇帝要下江南第132章 皇帝的準備第65章 京營整改第162章 大家都恢復下第175章 皇帝的解惑建議第59章 爲皇上效忠第90章 皇帝是敢戰之人第16章 把老婦丟入亂葬崗第121章 孫傳庭,孫承宗,孫祖壽,袁崇煥第112章 有人知道考題第21章 皇帝到底在做什麼第35章 沒有有用的消息第73章 糖第11章 出去給朕辦事吧第185章 用燒火棍練習第181章 大明可以平安度過崇禎元年嗎第134章 鄭芝龍來了第13章 萬人血書求朕倒閹第187章 鹽商居然敢使壞,抓第135章 第五批洋人中來了第221章 開始爲明年佈局第98章 水泥製造法大全第254章 這是什麼聲音第212章 有時候,讀書人只認自己口中的道理第198章 內訌了第103章 驛站改革誰來第71章 皇帝高高在上第153章 滿朝大忠臣全是利己主義者第245章 遇刺第52章 專人編撰第226章 大明的皇帝,大權在握第230章 大明皇帝南巡第113章 皇帝有賞第195章 儒家的影響力第8章 昏君啊第53章 昏君任務:選秀第100章 臣等忠心請罷廠衛第63章 定製功能第42章 大明的武勳發聲的底氣不足啊第186章 因爲有錢,所以皇帝的權柄越來越重了第83章 讀書人是欺騙皇帝還是被騙第113章 皇帝有賞第132章 皇帝的準備第50章 領悟皇帝的意思第208章 大明從此吃的是低價精鹽第150章 居然來策反第92章 西北李二的一天第70章 建奴細作第12章 這些大臣還想加稅第37章 變賣皇兄的手工藝品第236章 江南的百姓們都仰望陛下的到來第191章 大明有此利器當無憂也第28章 都去給皇兄陪葬吧第86章 舊錢換新錢第133章 朝鮮國的進獻第74章 姓趙的漢奸找到了第70章 建奴細作第269章 我大明平穩安定第236章 江南的百姓們都仰望陛下的到來第91章 帝王的憤怒第191章 大明有此利器當無憂也第44章 皇帝的計劃第165章 讀書人還是讀書的好第151章 皇后有孕第206章 大事情第78章 京營人數十萬第258章 大明露出了爪牙第60章 一羣忠君愛國的大忠臣第124章 陛下,讀聖賢書還有用嗎第57章 考騎射第127章 皇帝的賞賜第242章 陛下,感恩您的賞賜第243章 皇上 這槍厲害啊第175章 皇帝的解惑建議第201章 洋人而已,不懼第237章 年齡大也可以重用第158章 槍械設計圖第112章 有人知道考題第230章 大明皇帝南巡第140章 堆滿的糧倉第170章 各種火器第15章 掌勇士營
第106章 武勳的忠心值第162章 大家都恢復下第4章 人心不足全無君父第76章 一如既往的做下去第238章 南京的早朝第114章 皇帝要看落卷第211章 鹽商的財富第234章 大米漲價了第124章 陛下,讀聖賢書還有用嗎第200章 朱由檢的三下五除二第163章 聰敏的驛卒第237章 年齡大也可以重用第2章 大明可還有忠心我的人第263章 大明的皇帝就是個自作主張的人第58章 你們所有的都是朕給的第246章 問責地方官員第219章 沒人敢惦記鄭芝龍的錢第112章 有人知道考題第224章 大明的皇帝要下江南第132章 皇帝的準備第65章 京營整改第162章 大家都恢復下第175章 皇帝的解惑建議第59章 爲皇上效忠第90章 皇帝是敢戰之人第16章 把老婦丟入亂葬崗第121章 孫傳庭,孫承宗,孫祖壽,袁崇煥第112章 有人知道考題第21章 皇帝到底在做什麼第35章 沒有有用的消息第73章 糖第11章 出去給朕辦事吧第185章 用燒火棍練習第181章 大明可以平安度過崇禎元年嗎第134章 鄭芝龍來了第13章 萬人血書求朕倒閹第187章 鹽商居然敢使壞,抓第135章 第五批洋人中來了第221章 開始爲明年佈局第98章 水泥製造法大全第254章 這是什麼聲音第212章 有時候,讀書人只認自己口中的道理第198章 內訌了第103章 驛站改革誰來第71章 皇帝高高在上第153章 滿朝大忠臣全是利己主義者第245章 遇刺第52章 專人編撰第226章 大明的皇帝,大權在握第230章 大明皇帝南巡第113章 皇帝有賞第195章 儒家的影響力第8章 昏君啊第53章 昏君任務:選秀第100章 臣等忠心請罷廠衛第63章 定製功能第42章 大明的武勳發聲的底氣不足啊第186章 因爲有錢,所以皇帝的權柄越來越重了第83章 讀書人是欺騙皇帝還是被騙第113章 皇帝有賞第132章 皇帝的準備第50章 領悟皇帝的意思第208章 大明從此吃的是低價精鹽第150章 居然來策反第92章 西北李二的一天第70章 建奴細作第12章 這些大臣還想加稅第37章 變賣皇兄的手工藝品第236章 江南的百姓們都仰望陛下的到來第191章 大明有此利器當無憂也第28章 都去給皇兄陪葬吧第86章 舊錢換新錢第133章 朝鮮國的進獻第74章 姓趙的漢奸找到了第70章 建奴細作第269章 我大明平穩安定第236章 江南的百姓們都仰望陛下的到來第91章 帝王的憤怒第191章 大明有此利器當無憂也第44章 皇帝的計劃第165章 讀書人還是讀書的好第151章 皇后有孕第206章 大事情第78章 京營人數十萬第258章 大明露出了爪牙第60章 一羣忠君愛國的大忠臣第124章 陛下,讀聖賢書還有用嗎第57章 考騎射第127章 皇帝的賞賜第242章 陛下,感恩您的賞賜第243章 皇上 這槍厲害啊第175章 皇帝的解惑建議第201章 洋人而已,不懼第237章 年齡大也可以重用第158章 槍械設計圖第112章 有人知道考題第230章 大明皇帝南巡第140章 堆滿的糧倉第170章 各種火器第15章 掌勇士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