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一十章:歸順或者毀滅

魯承祖用兵也是多多益善,他知道不能讓明軍失去管理,知道軍隊跟流寇的最大區別在於有沒有錢糧供給。

失去政府的明軍在得不到錢糧的情況下,毫無疑問大多數人立刻會變成流寇打家劫舍。

當然要把所有的明軍收編並且帶上一起行軍,哪怕山東明軍戰鬥力和裝備不行也沒關係。

給他們“南明”一級鄉勇待遇,作爲隨軍勞力參與挖戰壕、修堡壘、阻斷賊兵逃路,免得失去組織又有武力值的明軍禍害地方。

做這些只需要體力和紀律基本沒有危險的工作明軍應該能夠勝任,保守估計集結四五萬明軍和地方青壯應該很輕鬆。

山東方向,魯承祖、茅元儀的隊伍在不斷壯大,他們進兵途中打掉了十幾支造反武裝,足以確保經過的地方恢復社會秩序。

留下一部分“戰神”軍人帶領老百姓生產自救,儘快完成保甲聯防體系正在進行中,不久地方上的鄉勇武裝就能夠自保無虞。

魯承祖、茅元儀統領的山東這一路人馬越聚越多,組成部分有少量留在山東發展的“戰神”子弟兵,一萬餘一級鄉勇,六千登萊巡撫撫標營人馬。

還有四五萬大明山東守備軍、衛所軍、團練軍、衙役、捕快,有三四萬被圍捕的山賊、流寇也被充當雜役跟隨大軍挑擔、推車、餵馬。

大軍浩浩蕩蕩來到德州地界時人馬已經超過十萬,魯承祖和茅元儀甚至認爲憑藉這一路人馬擊潰闖賊打到陝西都不在話下。

成大事、何可綱已經帶着許多前大明文武在天津衛等候南王。

他們中有松山戰敗不肯變節的大明寧前兵備道邱民仰、總兵官王廷臣、副將江翥、姚勳、朱文德等文武,還有松山之戰帶兵潰逃的總兵官王樸、白廣恩、唐通以及他們麾下的諸多將領。

原本洪承疇麾下的諸多文官武將時隔三年在天津衛聚首,一時間感慨良多,特別是以爲將要死在建奴手中的邱民仰、王廷臣、江翥等等。

飲水思源,大家都念叨南王恩德,接下來如何報答南王救命之恩邱民仰、王廷臣等等都有了主意。

納入何可綱指揮的有四五萬原大明軍人,這一次除留下一大半在遼東、朝鮮駐防外,有兩萬精兵被選拔渡海來到天津衛。

經過一兩年跟“戰神”子弟兵並肩作戰,這些明軍基本被同化,他們也換上了“南明”造,一個個自信心爆棚,打建奴大家都沒慫,流寇算什麼東西?

這些從遼東戰場歸來的明軍對於即將對決的流寇嗤之以鼻,人人都想斬殺賊兵換賞賜。

天津衛早就執行軍事管制,所有人準進不準出,連大明、“南明”文武都不例外,他們在等待南王,在等待南王出兵往西摧枯拉朽,他們根本不知道還會等到大明太子和英國公。

三月份,又有許多大明文武和宦官逃到了天津衛,只要是人大多數都不傻,大明文武在被闖賊截斷道路或者乾脆被賊兵打散之時都知道一路往東、往海邊跑,京津高速大馬路的東起點天津衛是第一選擇。

當驚魂未定的文武逃到天津衛時,發現自己的選擇太對了,這裡井井有條,物資儲備充足,“戰神”軍人和大錢莊警衛早就接管了城防,所有的大明官員都心甘情願服從“南明”將領指揮。

會逃跑的大明文武都不是食古不化之人,見風使舵的本事都不含糊,來到天津衛,大家發現這裡已經是“南明”天下,所有的發佈號令者都是“南明”文武。

他們馬上適應了新形勢,不再以大明官位的級別論高低,人人服從“南明”官吏管理。

屢建功勳的成大事已經貴爲“南明”三等護國公,他志得意滿,爲南王再立新功的願望尤其強烈。

他是正經八百的秀才公出身,有許多年大明最底層吏員的工作經歷,他還有幾乎過目不忘的驚人記憶力,工作能力出類拔萃,是統一的新大明帝國戶部尚書理想人選。

成大事在天津衛展開了遊說,許多大明文武向他表態從此歸順“南明”,願意以成大事馬首是瞻,願意爲南王早登大寶盡心盡力。

成大事成功聯繫了許多大明、“南明”文武,他們要在南王殿下來到之時集體勸進。

實力如此,當今天下唯有南王纔是天命所歸,也只有南王登基才能平息戰亂,才能讓老百姓豐衣足食。

成大事倒不是屁股決定腦袋,跟南王相識二十年,親眼見證了一個強大國家的誕生,爲大明子民尋找一個英明神武的皇帝,帶領漢民族走向輝煌是成大事的職責所在。

成大事的進展順利,來到天津衛的大明文武有超過九成都願意爲“南明”效力,他們表態到時候會聯名奏請南王殿下早登大寶,南王如果不同意咱們大明文武會在南王行轅外長跪不起。

大明文武如此急切的支持南王稱帝,“南明”文武當然樂見其成,他們也紛紛串聯,等殿下到來之時,無論南王是否有意,都要逼他黃袍加身。

三月三日,在“新杭州”作客的大明皇后和皇子終於起程回家,大明官員也戀戀不捨一同踏上歸途,這時他們才得知京師危如累卵,陛下已經頒發了勤王令號召各地文官武將帶兵入京畿抵擋闖賊。

想不到流寇禍亂如此,大明文武都瞠目結舌,此時巴巴的趕回京師弄不好被包圍進去如何是好?

南王在大明的危急時刻不肯袖手旁觀,帶領十營人馬陪大明同皇后同去天津衛,必要之時會登陸跟闖賊血戰到底。

心急如焚的兩位皇后和幾位皇子見南王沒有需要他們提出派遣援軍的請求就主動帶領幾萬人馬陪同他們上路,人人心存感激。

要一起回家的大明文武見有“南明”驕兵悍將同行人人心花怒放。

新婚燕爾的坤新公主得知京師危急嚇得多次哭鼻子,還好夫君麾下有精兵強將,還好夫君答應出兵救援大明不設前提,小坤興才破涕爲笑。

黃勝不僅僅親自提兵趕往天津衛,與此同時在遼東、高麗的軍隊也立刻往關內調動。

“華夏島”承擔着爲征戰倭國的東征聯軍提供後勤保障不抽調住軍和鄉勇參加中原內戰,舟山羣島、海南島的部隊和鄉勇不會缺席。

負責在關外追擊豪格的祖寬也接到暫停往西北攻擊的通知,他由於已經遠離邊牆,人馬已經在貝爾加湖畔,不用回來參與內戰。

他指揮一營“戰神”騎兵帶領索倫人、歸順的正藍旗建奴和選拔的韃子一共兩萬餘騎兵在這片廣袤的大地上拉網排查,被發現的人類只有兩個選擇,歸順或者毀滅。

第七百九十七章: 紅歹是斃命第一百一十六章:終成眷屬第四百四十四章:舐犢之情第八百章: 論功行賞第八百三十七章:炮擊京城第一百一十八章:準備跑海第七百六十四章:收編生女真第七百五十一章:監督機制第一百二十六章:明軍剿寇第六百三十一章:投資之旅第六百二十七章:開闢新天地第七百六十四章:收編生女真第三百章:再次小勝第八十九章:醉得開心第四百五十五章: 幫助秦良玉第一百二十一章:貓捉老鼠第一百一十九章:準備就緒第六百零五章:榮譽感第五百一十二章:這幫混賬第五百零八章: 攻防炮戰第四十九章:遭遇悔婚第四百二十八章:柳如是第二百七十五章:永遠的痛第四百四十九章:心如止水第三百四十五章:祖國愛你第二百二十五章:呂宋漢民第一百四十八章:虎口奪食第二百三十七章:精神食糧第八百四十九章:崇禎痛毆李自成第五百七十三章:救援喀喇沁第六百零三章: 獨樂樂不如衆樂樂第四百二十六章:天子期待第二百七十五章:永遠的痛第七百五十六章:遊鬥漢奸第八百二十八章: 忠臣不事二主第七百九十七章: 紅歹是斃命第三百五十一章:義賣大米第七百一十四章:漢奸諂媚第三百五十八章:必有我師第八百零三章:大廈將傾第七百七十五章:四方佈置第一百六十二章:留下生路第二百五十二章:赤手奪刃第三百六十八章: 不臣之心第三百九十九章:佈置沿海第五十二章:新的任務第七百二十三章:原始積累第二百五十三章:彰顯軍威第二百零一章:良性循環第八百二十二章: 政治陰謀第五百六十二章:絕不拖欠第三百九十八章:宋末三傑第七百零七章:窮追猛打第四百八十四章:敢於搏前程第七百五十七章:尊帝號第六百六十二章:金融全球化第一百七十六章:重新做人第七百七十九章: 風水輪流轉第二百九十七章:歡迎晚會第六百二十五章:建奴流寇唱雙簧第四百四十九章:心如止水第九十章:又添猛兵第二百二十五章:呂宋漢民第六百四十一章:捨生取義第二十六章:好事多磨第三百八十七章:杜絕軍閥第二百六十八章:北方馬耕第三百九十二章:晉商賣國第五百三十八章:封候非我意第四百零三章:騎象回師第八百四十七章: “大順”朝的喪鐘第七百零五章:打到印度洋第五百四十六章:斥候戰小勝第一百二十二章:欲哭無淚第七百四十四章:直把杭州作汴州第二百七十一章:捂盤惜售第五百二十二章:欣欣向榮第一百八十五章:醉翁之意第四百九十九章:兩路夾擊第一百六十四章:狼煙再起第七百三十八章:揮師北伐第二百三十二章:不能大意第八百一十章:歸順或者毀滅第二百零六章:火力輸出第五十二章:新的任務第四百章:雨季行軍第六百一十七章:流寇伏法第六百九十三章:以武立國第一百七十二章:堂堂陣戰第十七章:技術人才第七百八十三章:建奴要跑第一百五十九章:陰野豬皮第七十六章:耳目一新第一百六十九章:心領神會第三百七十四章:掃盲運動第一百四十九章:積草屯糧第一百四十七章:爭搶屯糧第三百四十五章:祖國愛你第二百九十五章:捷報頻傳第二百七十一章:捂盤惜售
第七百九十七章: 紅歹是斃命第一百一十六章:終成眷屬第四百四十四章:舐犢之情第八百章: 論功行賞第八百三十七章:炮擊京城第一百一十八章:準備跑海第七百六十四章:收編生女真第七百五十一章:監督機制第一百二十六章:明軍剿寇第六百三十一章:投資之旅第六百二十七章:開闢新天地第七百六十四章:收編生女真第三百章:再次小勝第八十九章:醉得開心第四百五十五章: 幫助秦良玉第一百二十一章:貓捉老鼠第一百一十九章:準備就緒第六百零五章:榮譽感第五百一十二章:這幫混賬第五百零八章: 攻防炮戰第四十九章:遭遇悔婚第四百二十八章:柳如是第二百七十五章:永遠的痛第四百四十九章:心如止水第三百四十五章:祖國愛你第二百二十五章:呂宋漢民第一百四十八章:虎口奪食第二百三十七章:精神食糧第八百四十九章:崇禎痛毆李自成第五百七十三章:救援喀喇沁第六百零三章: 獨樂樂不如衆樂樂第四百二十六章:天子期待第二百七十五章:永遠的痛第七百五十六章:遊鬥漢奸第八百二十八章: 忠臣不事二主第七百九十七章: 紅歹是斃命第三百五十一章:義賣大米第七百一十四章:漢奸諂媚第三百五十八章:必有我師第八百零三章:大廈將傾第七百七十五章:四方佈置第一百六十二章:留下生路第二百五十二章:赤手奪刃第三百六十八章: 不臣之心第三百九十九章:佈置沿海第五十二章:新的任務第七百二十三章:原始積累第二百五十三章:彰顯軍威第二百零一章:良性循環第八百二十二章: 政治陰謀第五百六十二章:絕不拖欠第三百九十八章:宋末三傑第七百零七章:窮追猛打第四百八十四章:敢於搏前程第七百五十七章:尊帝號第六百六十二章:金融全球化第一百七十六章:重新做人第七百七十九章: 風水輪流轉第二百九十七章:歡迎晚會第六百二十五章:建奴流寇唱雙簧第四百四十九章:心如止水第九十章:又添猛兵第二百二十五章:呂宋漢民第六百四十一章:捨生取義第二十六章:好事多磨第三百八十七章:杜絕軍閥第二百六十八章:北方馬耕第三百九十二章:晉商賣國第五百三十八章:封候非我意第四百零三章:騎象回師第八百四十七章: “大順”朝的喪鐘第七百零五章:打到印度洋第五百四十六章:斥候戰小勝第一百二十二章:欲哭無淚第七百四十四章:直把杭州作汴州第二百七十一章:捂盤惜售第五百二十二章:欣欣向榮第一百八十五章:醉翁之意第四百九十九章:兩路夾擊第一百六十四章:狼煙再起第七百三十八章:揮師北伐第二百三十二章:不能大意第八百一十章:歸順或者毀滅第二百零六章:火力輸出第五十二章:新的任務第四百章:雨季行軍第六百一十七章:流寇伏法第六百九十三章:以武立國第一百七十二章:堂堂陣戰第十七章:技術人才第七百八十三章:建奴要跑第一百五十九章:陰野豬皮第七十六章:耳目一新第一百六十九章:心領神會第三百七十四章:掃盲運動第一百四十九章:積草屯糧第一百四十七章:爭搶屯糧第三百四十五章:祖國愛你第二百九十五章:捷報頻傳第二百七十一章:捂盤惜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