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2章 朱棣繼位

朱元璋回到京城後,就覺得自己的精力更加不復以往了。

可能也是一場耗時將近一年的巡視,耗盡了朱元璋的心力,他本身的身體也是大不如以前。

所以朱元璋開始慢慢籌劃起內禪的事,畢竟朱棣年齡也夠了,而且能力很強,這一年監國的時候,做的事也都挺合朱元璋的心思的。

若是現在的繼承人還是之前的朱允炆,恐怕朱元璋還會不放心,可是朱棣的能力相比朱標都不相上下,更別說朱棣在軍事上還能壓住朱標一頭。

這樣的情況,朱元璋都不用再操心功臣們的事了,這點小事,朱棣自己就能處理好了。

朱元璋現在留下來的班底要說也都是精明強幹之人,可是朱元璋卻覺得,朱棣手下的這批人已經和他留下的這批大臣們平分秋色了。

這樣的識人之能,也讓朱元璋感到很是滿意。

朱元璋也不希望在自己父子之間出現什麼因爲權力產生的矛盾,鬧出來一樁皇室的醜聞。

這對大明江山的傳承是極爲不利的。

於是,等到洪武二十八年後,朱元璋就避居在皇城中新修的一處別院,朝中大小事務全部交給了朱棣處理。

這事也就宣佈着朱元璋徹底交出了自己手中的權力,雖然國號還是洪武,但實際上已經步入了朱棣的時代了。

朱元璋蹲在這處別院,已經和朱棣提過兩次內禪的事了,這次朱棣又來找他,他依舊提了一次。

朱棣終於明白,朱元璋是鐵了心想要把權力交給他了。

畢竟,事不過三。

朱棣也就勉強接受了朱元璋的內禪,低調的舉辦了自己的登基大典。

不過這次朱棣來找朱元璋還是有另外一件事想要說的。

“父皇,兒臣有些不願將都城遷至洛陽了,思前想後覺得北平是個不錯的地方。”

朱棣這麼說其實也是出於對北方邊境的擔憂,畢竟蒙古人雖然表面臣服了,可是這兩年來可從來沒有消停過。

朱棣手底下的那幫子武將,幾乎是天天都要出塞巡邊,以防一個不注意蒙古人就又打進來了。

同時,也是因爲朱棣有些懷念在北平的生活了,相比較於南京和不知道現在什麼樣的洛陽,他還是更中意北平。

朱元璋擡眼看了看他,反問道。

“那你遷都北平後,南方怎麼辦?洛陽還能做到南北兼顧,到了北平,南方豈不是就丟下了?”

朱棣脫口而出道。

“南京可作爲陪都!”

“那你派誰來坐鎮呢?”

朱棣沉默了,他也不知道一旦出現這種情況,該派誰來南京坐鎮。

江南畢竟是財賦重地,若是派官員,恐怕並不能完全掌握這裡的情況。

可是派勳貴,更不可能了,這不是什麼信任度的問題,一旦將將領放在這樣的地方,南方又沒什麼戰事,要不了幾年打仗的功夫恐怕就要被荒廢了。

說不定還要和當地的士紳們糾結在一起。

至於宗室子弟,更不可能,捫心自問,他朱棣敢在南邊放上幾名藩王嗎?

藉着江南的財賦和人才,說不定這些人就會生起什麼別樣的心思。

可若是就這樣放着北平不管,也不是一回事,畢竟北平的地勢太過險要,又緊挨着蒙古人。

一旦在北平的軍將們有了反意,聯合蒙古人南下,恐怕朝廷就要遭重了,甚至會動搖根基。

因爲大明的精銳士兵幾乎都在北方九邊一帶,這樣龐大的軍事力量,是更不可能安心的交給其他人的,甚至比南方的財賦更爲緊要。

朱棣也不清楚洛陽究竟能不能承擔遙控南北的重任,若是做不到,大明朝以後豈不是既無軍事,又無財賦?

相較之下,遷都北平至少能保證皇帝手裡捏着一堆精兵強將!

朱元璋看着沉默的朱棣搖了搖頭,語重心長的說道。

“你呀,有時候還是想的少了點,不妨就這事和你女婿討論一下吧。”

朱棣默默的點了點頭,如今他當了皇帝,何秋成爲駙馬,他反而不好重用何秋了。

只是讓何秋擔任了一個閒職,在宗人府掛着名,何秋到也很是樂意,每天打卡上班,然後就把時間用來教導學生們了。

朱棣來到何秋的宅院,何秋已經得到消息匆匆趕出來迎接了。

“陛下此次前來,不知有何要事?”

何秋心裡也有些好奇,畢竟自從朱棣登基之後,這段時間都是在忙着處理朝中大小事務,按理說不應該來找他的。

朱棣進了院子才說道。

“朕沒事就不能來找你聊天了?”

何秋的臉上寫着滿滿的不信,他從來不覺得朱棣是個沒事會找人閒聊的人,這些年他算是看透朱棣這人了。

等到兩人在書房坐定後,朱棣緩緩的向何秋說出了之前他和朱元璋說的事。

何秋感覺有些好笑,你要有這想法,之前準備重修洛陽城的時候,就應該提出來啊,現在洛陽城都修好了,就等着朱元璋去世後,遷都洛陽了,你又來這麼一出。

這事嫌大明的錢多的燒得慌了嗎?

不過何秋倒沒跟朱棣說這樣的小問題,只是反問道。

“陛下可知北方的糧食現在一年能有多少?”

朱棣遲疑的搖了搖頭,真要他現在說出來個準數,他是不行的。

何秋簡單的說道。

“整個北方和南方的糧食產出比大致爲三比七,一旦陛下決意遷都北平,可曾想過滿朝王公們的吃喝拉撒從哪來?”

“漕運運過去嗎?那大運河就要不堪重負了!更何況大運河一旦必須要連年不休,淮河就沒有辦法在治理了。”

朱棣有些沉鬱的說道。

“這些事,朕也明白,可是北方邊患實在不能小覷,若朝廷不坐鎮北方,朕心中終究有些不放心。”

“更何況,雖然國朝已經享國二十餘年了,可是南北之間的文教差異依舊太大,若是遷都北平,應當歸能夠稍微改善下雙方的學子之間的比例吧?”

“大明終究是天下的大明,而非南方的大明!”

何秋繼續反問道。

“那洛陽就不是北方了嗎?若是遷都洛陽,就不能改善南北雙方士子的比例了嗎?”

看到朱棣被自己也得說不出話來,何秋語重心長的說道。

“若是陛下真有此心,其實也簡單,將河南作爲根基之地,大力修建水利,仿照漢室關中本位的制度,從河南到河北,逐步加大對整個北方的投入,減輕南北之間的經濟差異。”

“若是能做到這些,未來大明的學風、文教才能慢慢達到平衡,否則,單單指望如今的南北榜和遷都北平是做不到這點的。”

朱棣若有所思,沉吟片刻,終於像是脫了一層枷鎖一樣,猛地睜開雙眼。

“是了,之前朕還是太過拘泥了,只要能將北方的元氣慢慢恢復,南北之爭算不了什麼!”

第179章 再出徵第336章 於少保之父?第154章 演練開始第295章 朝中議論第217章 御史出京第24章 紅薯面世第315章 遼西苦寒第18章:泡麪啤酒賣瘋了第169章 惠民藥局(上)第53章 真香第281章 運輸問題第163章 良鄉候府第306章 遵化(下)第40章 肖景騰第141章 後續第51章 酸辣土豆絲第270章 又是呂平第89章 秋名山小店第97章攻佔豐臺第307章 山中老卒第344章 微服私訪第137章 蠟印機第104章 加工廠被圍困第160章 剖析第89章 秋名山小店第18章:泡麪啤酒賣瘋了第276章 朱棣進京第236章 觸目驚心第264章 李景隆的努力第12章:大明未來的狀元解縉第133章 編寫教材第114章 一炷香足矣第277章 昏暗的東宮第75章 舉鼎第57章 最堅硬的鋼第75章 舉鼎第147章 知行學派(上)第282章 稱兄道弟第28章 一株千金第198章 姚廣孝的心思第205章 教訓朱高煦第34章 鋼鐵俠戰甲的威力第330章 講學第34章 鋼鐵俠戰甲的威力第194章 吾家有兒初長成第324章 永樂第3章:簽到提取shou雷第133章 編寫教材第199章 另有隱情第321章 黃河第326章 著書立說第173章 宴請何秋第250章 畫虎不成反類犬第21章 轟然開槍第88章 秋闈將至第128章 改革之策第67章 大明人愛吃雞第86章 推廣花露水第48章 雷gong(汞)第347章 錦衣衛出動第336章 於少保之父?第82章 一點微不足道的本事第79章 拆琉璃窗第120章 來個小電扇第333章 審覈第319章 陝西第260章 兼併第67章 大明人愛吃雞第314章 那達慕大會第362章 李景隆的打算第358章 下手整頓第363章 交換第160章 剖析第73章 逛青樓第270章 又是呂平第66章 肯打雞豪華午餐自動製造機第63章 意想不到的招攬第50章 朱棣的廚子第112章 我說有就有第243章 怒火中燒的朱元璋第179章 再出徵第71章 學會仁義第279章 至昆明第236章 觸目驚心第285章 侯府夜宴第169章 惠民藥局(上)第94章 限量售賣第118章 烹製美味第352章 告狀第314章 那達慕大會第319章 陝西第20章:殺雞儆猴第315章 遼西苦寒第112章 我說有就有第260章 兼併第56章 歐冶子後人第161章 蒙學字典第199章 另有隱情第99章 未知纔是最可怕的
第179章 再出徵第336章 於少保之父?第154章 演練開始第295章 朝中議論第217章 御史出京第24章 紅薯面世第315章 遼西苦寒第18章:泡麪啤酒賣瘋了第169章 惠民藥局(上)第53章 真香第281章 運輸問題第163章 良鄉候府第306章 遵化(下)第40章 肖景騰第141章 後續第51章 酸辣土豆絲第270章 又是呂平第89章 秋名山小店第97章攻佔豐臺第307章 山中老卒第344章 微服私訪第137章 蠟印機第104章 加工廠被圍困第160章 剖析第89章 秋名山小店第18章:泡麪啤酒賣瘋了第276章 朱棣進京第236章 觸目驚心第264章 李景隆的努力第12章:大明未來的狀元解縉第133章 編寫教材第114章 一炷香足矣第277章 昏暗的東宮第75章 舉鼎第57章 最堅硬的鋼第75章 舉鼎第147章 知行學派(上)第282章 稱兄道弟第28章 一株千金第198章 姚廣孝的心思第205章 教訓朱高煦第34章 鋼鐵俠戰甲的威力第330章 講學第34章 鋼鐵俠戰甲的威力第194章 吾家有兒初長成第324章 永樂第3章:簽到提取shou雷第133章 編寫教材第199章 另有隱情第321章 黃河第326章 著書立說第173章 宴請何秋第250章 畫虎不成反類犬第21章 轟然開槍第88章 秋闈將至第128章 改革之策第67章 大明人愛吃雞第86章 推廣花露水第48章 雷gong(汞)第347章 錦衣衛出動第336章 於少保之父?第82章 一點微不足道的本事第79章 拆琉璃窗第120章 來個小電扇第333章 審覈第319章 陝西第260章 兼併第67章 大明人愛吃雞第314章 那達慕大會第362章 李景隆的打算第358章 下手整頓第363章 交換第160章 剖析第73章 逛青樓第270章 又是呂平第66章 肯打雞豪華午餐自動製造機第63章 意想不到的招攬第50章 朱棣的廚子第112章 我說有就有第243章 怒火中燒的朱元璋第179章 再出徵第71章 學會仁義第279章 至昆明第236章 觸目驚心第285章 侯府夜宴第169章 惠民藥局(上)第94章 限量售賣第118章 烹製美味第352章 告狀第314章 那達慕大會第319章 陝西第20章:殺雞儆猴第315章 遼西苦寒第112章 我說有就有第260章 兼併第56章 歐冶子後人第161章 蒙學字典第199章 另有隱情第99章 未知纔是最可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