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2章 招供

賀知府在那裡絮絮叨叨,王賢也冷靜下來,很快便恍然了……其實老賀沒瘋也沒傻,只是在演戲罷了。**而演戲的目的,他也說得很明白了,就是要‘自救,。開始的瘋狂,不過是在警告王賢,把老子逼急了,就把所有人都拖下水,看你如何收場。而後風格一變,試圖與他建立同理心,無非就是想讓他手下留情罷了。

顯然賀知府想到其一沒想到其二,他只猜到晉王頂不住要尿了,卻沒想到是王賢已經和晉王勾搭到一起了……畢竟這太匪夷所思,非常理能猜度。所以賀知府才費這麼大勁兒,否則定是另一副面孔了。

想明白對方的花花腸子,王賢便索性安靜看他表演,畢竟聽一個四品大員內心獨白的機會,一輩子也不知道能遇到幾回。

賀知府在那裡大扯閒篇,吳爲在後面百無聊賴,險些睡着了。終於等到他說夠了,問王賢道:“大人,明白我的意思了麼?”

“明白,你不就是想活命麼?”王賢點點頭道。

賀知府點點頭道:“螻蟻尚且偷生,我當然不想死,而且還想好好活下去

“你覺着自己還能平安無事?”王賢像看白癡一樣看着他。

“怎麼可能平安無事?”賀知府自嘲的笑笑道:“張藩臺的謀劃,都是我一手操刀,這烏紗我是不指望了,可我一大把年紀,吃不得棒子,也不想再遭牢獄之災上差可能不清楚,牢房裡就是活地獄,一旦進去就生不如死啊

“那你的要求是,不想受刑、不想坐牢了?”王賢問道。

“是,只要能讓我完好無損的回家種地,大人想讓我說什麼,我就說什麼。”賀知府表演完畢,終是露出了虛弱的面孔。

“你不是老前輩麼,本官請教請教,如何才能實現你的願望呢?”王賢道

“不難,”賀知府頓一下,小聲道:“只要大人把張春之死,算在我頭上就成。”

“怎麼算?”

“是我在得到大人保我平安的承諾之後,將一切案情和盤托出。”賀知府無恥道:“張春知道自己在劫難逃,纔會自殺身亡。這樣山西軍糧案告破,大人出色完成皇差,皇上也不會怪罪太子……罪員也算戴罪立功。”

王賢故意沉吟片刻,問道:“那你還要不要攀扯晉王呢?”

“當然不要了。”賀知府搖頭道:“會做媳婦兩頭瞞,做官也是這個道理。晉王是親王,上頭還有漢王和趙王。牽扯到他頭上,這個案子就大了,而大人的靠山現在正是最虛弱的時候,真鬧到御前,雖不敢說必輸無疑,但勝算真的不大。”說着笑笑道:“畢其功於一役,徹底整倒三王的可能固然存在,可太子被三王於掉的可能性更大。有道是百鳥在林、不如一鳥在手,儲位之爭是場持久戰,比得是誰堅持的更久,而不冒進、不犯錯,便是不二的法則。”

王賢不禁露出驚異目光,重新打量着賀知府,半晌方道:“這些道理你早就知道?”

“早知道就好了。”賀知府苦澀笑道:“這是我在羈押期間,無所事事,反思出來的。要是早知道這個道理,我肯定不摻合進來,也會勸着張春不要亂來。唉,數日前我們還在難老泉品茗。難老泉永錫難老,誰承想他轉眼就橫死了……”說着淚珠滾滾,黯然道:“想起來了,他那天其實也沒喝成難老泉泡的密雲龍,只能下輩子再喝了……”

見他又要開始絮絮叨叨,王賢不耐煩的打斷道:“回頭你有的是時間追思,先把該說的都說了吧。”

“現在的年輕人,一點耐心都沒有……”賀知府嘟囔一句,便開始供述整個案情的經過,從京察之前,山西從布政司到縣裡,各層衙門都像熱鍋上的螞蟻開始,到互相追討欠款,最後全追到張春這個布政使那裡講起。下面便是他的供述,當然所有的情節,都隱去了關於晉王的部分……

所謂外察,是大明的一種官員考覈制度。大明朝通過‘考,和‘察,兩種考覈,決定對官員的升黜廢用。決定官員升用的是‘考,,官員三年一考,九年考滿,考滿之日,由有關部門決定是否升遷。決定官員廢黜的是‘察,,察又分爲京察、外察。顧名思義,前者是對在京任職官員的,後者是對在外任職官員的。

外察時,由吏部會同都察院,考察地方官員的操守政績等等,最後給出評語。有八種官員將會遭到處分,曰一貪,二酷,三浮躁,四不及,五老,六病,七罷,八不謹。其處分則有充軍、爲民、降調、致仕等。而且外察被黜落的官員,再無起復的可能,可想而知,這對大明朝的官員來說,無異於一道鬼門關。鬼門關前,那些估計要倒黴的官員,對那些幫不到他們的上司,徹底失去了尊敬……這時候,張春這個二品布政使,可沒有三品按察使吃香了,因爲朝廷外察時,會聽取後者的意見,而前者則插不上嘴。

張春不僅幫不了手下官員什麼,還欠着他們一屁股債這些年來,藩司衙門挪用截留地方的錢糧,早已經不知幾凡,是州縣虧空的一大因素。現在那些知縣知州知府的,天天坐在布政司衙門裡討債,弄得張春灰頭土臉,做夢都是天上掉錢,讓他把窟窿補上。

天上不會掉錢,地上卻有錢糧來了。就在這時候,張春被委任爲轉運大臣,負責接收各地夏糧,然後發運到宣府去。眼看着幾百上千萬石的糧食就要涌到眼前,張春覺着這是老天爺幫忙,所謂天與弗取、必受其咎他當然要想辦法雁過拔毛,趁機把窟窿填上了。

其實這也是官場的通例了,大概錢糧過手,沒有不揩下一層油的,只是這次張藩臺的胃口忒大了點……他算了算,就算自己分文不取,要彌補全省的窟窿,打點京城有司,還得孝敬晉王,差不多得兩百萬石軍糧左右……大明朝米價大約是一石米一兩銀,但連年征戰造成的糧荒,以及山西不是產糧區,駐軍卻多,導致糧食供不應求,糧價能達到二兩五,兩百石折銀就是五百萬兩,才勉強夠用

但這幾乎是不可能的,因爲通常揩油的名目是,最狠的海運,最高也不過兩成,但張春需要吞掉近一半的軍糧,這哪是什麼揩油扒皮,分明是吃肉敲骨了

單純的,是遠遠不能敷衍過去的,張春必須要找到新的理由來吞吃軍糧。也是被下面人逼急了,也是利慾薰心,他想到了盤踞在廣靈縣的白蓮教劉子進,便故意派手下裝作白蓮教徒,投奔劉子進,並將官軍押運輜重的時間路線、兵力部署等要害情況透露給他。有了這些情報,劉子進自然有如神助,提前在險要之地埋伏好,備足滾石擂木、火油弓弩,官軍猝不及防,丟下輜重敗退回大同去。

當所有人都爲官軍的失敗而難過時,張春張藩臺卻在暗暗得意,因爲官軍押運的糧食,全都丟給了劉子進,只能全數算作了損耗在發運時,他便將賬目摻了水,賬目上發運的數量遠超實際發運的數目,現在軍糧被劫,賬目一筆勾銷,那賬實之間的差距,就成了他的囊中之物

這樣故意放水導致軍糧被劫的把戲,張春又玩了兩次,終於引起了太子的警覺,叫停了山西方面的轉運,勒令宣大兩鎮先剿滅盤踞廣靈的劉子進,待糧道打通再行轉運。至於未發送到山西的軍糧,緊急改爲發往北京,由北京方面轉運……不過張藩臺已經得到了他想要的。

在整個案件過程中,張春張藩臺一手遮天、瞞天過海,矇蔽了很多官員,也有人察覺到異常,但看在張藩臺按時歸還錢糧的份上,大都就不吭聲了。當然也有清醒正義之輩,如汾陽縣令趙常真,發現了張春的陰私勾當,並暗中將山西藩司截留的賬目記錄成冊,準備向朝廷告狀,卻被張春的爪牙發現,殘忍將其殺害……

這就是賀知府關於山西軍糧案的描述,它充分體現了一名老官僚推卸責任、挪移縫補的本事。在這份供詞中,焦點始終在張春張藩臺身上,充分描述了張春犯罪的原因、詳細描述了張春犯罪的經過,讓觀者無不相信,他就是那個罪魁禍首、元兇巨惡

至於晉王,供狀中幾乎提都沒提,這也符合藩王不得於涉地方政務的旨意。而地方官員們的罪責,則被集中在虧空上,最多是對張藩臺的罪行故意視而不見,但也可以理解。畢竟他們彌補虧空心切、又擔心重蹈趙常真的覆轍,丟了卿卿性命,有罪是有罪,但充其量只能算是情節較輕的從犯……

供狀還洗清了太子的罪名,期間太子並不是毫無動作,他數次想要改變山西的局面,只是因爲鞭長莫及,以及調動不了軍隊,而效果了了……這對太子來說已經足夠,甚至是再好不過了。畢竟太子無能點,皇帝還能忍受,但太子過於精明強於,對軍隊如臂使指,就是皇帝不能接受的了……

第456章 摘星樓上第991章 宏圖遠志第519章 怨念第532章 小坑過去有大坑第618章 婁煩第86章 歸去歸去第1095章 天變第290章 九九歸一第1198章 婦人之仁第1080章 見效第137章 保鏢第660章 嚴打第78章 贛黨第344章 談判第94章 家法第1155章 風不止第40章 如何擠走上司(五)第472章 君臣父子第656章 宿命第450章 開審第678章 王佑第567章 御前對質第574章 聖意難測第973章 箇中真意第851章 不公平第152章 失蹤的人口第682章 失控第817章 薑是老的辣啊第1108章 門庭若市第404章 錦衣千戶第382章 大舅子第1000章 不怕不識貨第1149章 曲線救國與平反第902章 屈從第963章 血路第324章 勇追窮寇第341章 危機第716章 打焦贊第847章 紀綱之死第711章 辦法第1095章 天變第1060章 賽兒第268章 不忍忽悠第1095章 天變第232章 春宵苦短第1118章 豁出去第31章 爹坑第457章 談判第1089章 早朝第297章 女主人第664章 好風光第912章 天火第524章 下馬威第192章 忙年第1095章 天變第932章 無生老母第1187章 合流第552章 勸說第796章 搜捕第1062章 拖下水第98章 以工代賑第375章 科考第877章 對峙第1167章 定計第2章 哎呦我滴哥第1054章 崩盤邊緣第1006章 無計可施第1276章 鳴鏑第1069章 回家第432章 螳螂捕蟬第736章 一天第1097章 春日第963章 血路第534章 張狗子第407章 龍潭第1021章 試探第1091章 逆臣第1038章 對質第718章 重重有賞第73章 義不養財第1141章 仲德何在?第82章 無題第1267章 暗度陳倉第1217章 又大捷第789章 輸血第53章 司馬求問計第256章 告別第1128章 誰都有後招第347章 再入洞房第280章 獎罰第607章 贏家輸家第59章 文淵真君子第457章 山西鬥姥宮第499章 回家第32章 悲歡離合第689章 七日銷魂散第23章 路在何方?第986章 李代桃僵第124章 王四爺第28章 試吏
第456章 摘星樓上第991章 宏圖遠志第519章 怨念第532章 小坑過去有大坑第618章 婁煩第86章 歸去歸去第1095章 天變第290章 九九歸一第1198章 婦人之仁第1080章 見效第137章 保鏢第660章 嚴打第78章 贛黨第344章 談判第94章 家法第1155章 風不止第40章 如何擠走上司(五)第472章 君臣父子第656章 宿命第450章 開審第678章 王佑第567章 御前對質第574章 聖意難測第973章 箇中真意第851章 不公平第152章 失蹤的人口第682章 失控第817章 薑是老的辣啊第1108章 門庭若市第404章 錦衣千戶第382章 大舅子第1000章 不怕不識貨第1149章 曲線救國與平反第902章 屈從第963章 血路第324章 勇追窮寇第341章 危機第716章 打焦贊第847章 紀綱之死第711章 辦法第1095章 天變第1060章 賽兒第268章 不忍忽悠第1095章 天變第232章 春宵苦短第1118章 豁出去第31章 爹坑第457章 談判第1089章 早朝第297章 女主人第664章 好風光第912章 天火第524章 下馬威第192章 忙年第1095章 天變第932章 無生老母第1187章 合流第552章 勸說第796章 搜捕第1062章 拖下水第98章 以工代賑第375章 科考第877章 對峙第1167章 定計第2章 哎呦我滴哥第1054章 崩盤邊緣第1006章 無計可施第1276章 鳴鏑第1069章 回家第432章 螳螂捕蟬第736章 一天第1097章 春日第963章 血路第534章 張狗子第407章 龍潭第1021章 試探第1091章 逆臣第1038章 對質第718章 重重有賞第73章 義不養財第1141章 仲德何在?第82章 無題第1267章 暗度陳倉第1217章 又大捷第789章 輸血第53章 司馬求問計第256章 告別第1128章 誰都有後招第347章 再入洞房第280章 獎罰第607章 贏家輸家第59章 文淵真君子第457章 山西鬥姥宮第499章 回家第32章 悲歡離合第689章 七日銷魂散第23章 路在何方?第986章 李代桃僵第124章 王四爺第28章 試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