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自謀生計(總092節)

“我,我,我……”陳素英尷尬地低下頭,不禁害怕起來,似乎連大氣都不敢喘了。

當時,從個體戶這一羣體的素質來說,大多數人的頭腦中沒有正確的“經商之道”,而吸引他們眼球的似乎只有“孔方兄”。只不過,之前這些人的生活處境也值得同情。他們曾經是一無所有的赤貧者,他們努力打拼的目標只是爲了明天的早餐。一旦桌上有早餐能吃飽了,在社會上有了生存的立足之地,尤其是當社會允許他們成爲個體戶的時候,獲取金錢的貪婪本性便暴露無遺。他們認準了“一切向錢看”的說法,爲了掙錢不擇手段,進而使製假販假、以次充好等不良行爲的現象氾濫成災,而坑、蒙、拐、騙等違法行爲更是層出不窮,無時不在充斥於社會商業的每個角落。這便是“個體戶”出現後,在人們眼中帶有歧視性的主要原因。

“陳素英,我現在正式通知你,”何秋霖從座椅上站起身,板着一副嚴肅的面孔,宣佈對陳素英違章行爲的處理決定,硬起心腸地說道:“由於你的錯誤屬於屢教不改的性質,現根據市場管理的相關規定,所裡決定你從明天開始停業檢查,同時收繳你的營業執照,暫時取消你在市場裡的攤位和經營資格。”

何秋霖想出這般狠招,其用意無非是殺光雞給猴看。可陳素英一聽到這個決定,頓時覺得五雷轟頂,心頭顫抖不已。她實在沒有料想到,自己短斤少兩的違章行爲會引發如此嚴重的後果。對一個每天都要通過努力纔可能有口飯吃的個體戶而言,若是取消了她在市場裡的攤位和經營資格,就如同剝奪了她找碗飯吃的權力,這讓她如何接受得了。

此時此刻,陳素英的心裡五味雜陳,黯然神傷。她覺得自己既委屈又難受,鼻子直髮酸,臉上的兩行淚水抑制不住地悄悄滑落下來。回望那曾經令人揪心的蹉跎歲月,彷彿又回到了過去……

青春往事不堪回首,回憶起來心中酸楚。陳素英,一九七一年高中畢業,當年她與畢勝利同時上山下鄉,兩人一起來到百色革命老區一個偏僻的小山村插隊落戶。他們那一代人曾經歷了靠地瓜、木薯、野菜等填充肚子的三年困難時期。由於飽嘗了飢餓的滋味,從而深深地領悟到了生活的艱辛和困苦。而正當他們應該坐在明亮而寬敞的教室裡學習文化知識的時候,在羣衆運動的山呼海嘯中,狂熱與迷亂又把他們捲入“造反有理”的滾滾洪流,盲從地參與了把我們國家推向苦難之中的“*****”。後來,在經濟與政治的雙重危機當中,一場席捲全國的上山下鄉浪潮又把青春年華的他們送到了窮鄉僻壤去插隊落戶,接受貧下中農再教育,從而開始了那段令他們終生難以忘懷的蹉跎歲月。

當年,凡是插隊知青都與當地農民一樣,過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大家靠天吃飯,出一天工,掙一天的工分。在這個偏僻山村的生產隊裡,阿素英、畢勝利和所有知青辛勤勞作一天,每個人的工分值卻只有八分錢,僅等同於當時的一張郵票。這地方實在太貧窮了!村裡沒有電燈;吃水要走上十幾裡山路到河邊去挑;村裡根本沒有文化生活;每天干的是下田間的重體力活,一日三餐吃的淨是玉米粥,而且那粥稀得讓人想唱“洪湖水,浪打浪”。一年到頭很少能吃上一頓乾飯,更不見油腥味,想吃肉連想都不用想。知青下鄉插隊初期,口糧、食油由國家負責供應一年,以後生活自理,一切開銷要依靠自己的勞動所得來維持。在那個條件艱苦而又突出政治的年月,知青插隊的時間越長,生活就越發困難。若是遇到災年,連最基本的需求都難以爲繼,生活沒有任何保障。

歲月無情地流逝着,一年又一年過去了。這讓下鄉插隊的日子變得越來越痛苦和煎熬。知青們遠離了城市和親人,在貧困艱苦的農村無端地耗費着美好的青春,度日如年。他們遇到的麻煩問題越來越多,也越來越複雜難辦了。據有關資料記載:1973年4月25日,毛主席在讀到一封人民來信時,竟然控制不住感情而流下了眼淚。寫信人是福建莆田上林公社一位叫李慶霖的小學教師,他在2000多字的信中陳述了下鄉知青生活上的困難境遇並揭露了上山下鄉運動中的一些陰暗面,信中寫道:“下鄉知青的口糧只夠半年,**原先每月8元的生活費也斷絕供應。孩子下鄉沒有一分錢的勞動收入,窮得連理髮的錢也拿不出,要家裡資助,而家裡也窮。其次,知青下鄉後沒有房子住,成了無處安身之人。再次是知青招工靠關係走後門……”。在信的結尾,他哭訴道:“毛主席,我深知您老人家的工作是夠忙的,是沒有時間來處理我所說的事。可是,我在呼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的困難窘境中,只好大膽、冒昧地寫信來北京告御狀了,真是不該之至!”毛主席讀了這封信後,深感不安,當即親自給李慶霖覆信,提筆寫道:“李慶霖同志:寄上三百元,聊補無米之炊。全國此類事甚多,容當統籌解決。”就在毛主席覆信後的翌日,由周恩來總理親自主持召開中央高層會議討論知青問題,並將毛主席的覆信印發全國。6月22日至8月7日,國務院又召開了全國知青上山下鄉工作會議,並下決心全面調整知青政策。時至今日,當年1700萬知青至今都沒有忘記李慶霖,他的名字和知青上山下鄉運動緊緊聯繫在一起。

山區有民謠唱道:太陽還是那個太陽,月亮還是那個月亮。十年知青的歷史,幾乎是用種種苦難寫成的。在那山清水秀而又異常貧窮的小山村裡,陳素英和畢勝利的插隊生活一晃過去了八年。而想盡一切辦法離開這個窮山溝,是當時插隊落戶的所有知青一個共同的期盼、願望和心聲。有一些女知青爲了達到這一目的,甚至付出了不爲人知的悲慘代價。

第四十七章 你死我活(總462節)第五十一章 人事代謝(總501節)第十一章 自謀生計(總090節)第三十四章 天賜良機(總314節)第四十九章 東窗事發(總477節)第四十八章 作法自斃(總476節)第二十七章 從惡如崩(總244節)第三十三章 針鋒相對(總304節)第三十二章 半路出家(總287節)第四十二章 豎起脊梁(總404節)第四十七章 你死我活(總458節)第十二章 投機倒把(總101節)第四十五章 研桑心計(總438節)第三十五章 五尺之童(總328節)第四十九章 東窗事發(總479節)第四十二章 豎起脊梁(總394節)第三十九章 金蟬脫殼(總358節)第二十八章 善自爲謀(總254節)第二十一章 獨當一面(總201節)第三十六章 釜底抽薪(總336節)第三十八章 暗度陳倉(總352節)第五章 十鼠同穴 (總043節)第二十八章 善自爲謀(總256節)第二十七章 從惡如崩(總243節)第二十六章 暗香疏影(總242節)第十九章 文鳥之夢(總182節)第四章 初發芙蓉 (總026節)第十七章 化險爲夷(總149節)第二十九章 分道揚鑣(總271節)第四十六章 沆瀣一氣(總452節)第二十七章 從惡如崩(總249節)第二十九章 分道揚鑣(總269節)第三十二章 半路出家(總289節)第一章 名落孫山 (總008節)第四十一章 金盆洗手(總385節)第八章 物換星移 (總067節)第十四章 重見天日(總119節)第三十一章 東山再起(總278節)第四十七章 你死我活(總455節)第二十七章 從惡如崩(總252節)第十二章 投機倒把(總107節)第四十三章 歲月如歌(總406節)第二十章 淡水交情(總185節)第十九章 文鳥之夢(總175節)第十六章 我心如秤(總138節)第二十一章 獨當一面(總199節)第十二章 投機倒把(總099節)第九章 躊躇滿志 (總074節)第四十九章 東窗事發(總479節)第十一章 自謀生計(總091節)第三十五章 五尺之童(總319節)第二十一章 獨當一面(總192節)第十三章 狐假虎威(總117節)第三十章  亢龍有悔(總276節)第二十四章 風生水起(總221節)第十九章 文鳥之夢(總173節)第十六章 我心如秤(總143節)第四十一章 金盆洗手(總383節)第三十六章 釜底抽薪(總336節)第四十七章 你死我活(總459節)第三十二章 半路出家(總289節)第二十四章 風生水起(總220節)第三十四章 天賜良機(總314節)第五十章  如日中天(總493節)第二十七章 從惡如崩(總250節)第十六章 我心如秤(總137節)第四十四章 舐犢之愛(總427節)第三十五章 五尺之童(總319節)第十六章 我心如秤(總137節)第九章 躊躇滿志 (總072節)第五十一章 人事代謝(總497節)第二十七章 從惡如崩(總250節)第七章 鋃鐺入獄 (總061節)第三十三章 針鋒相對(總297節)第十九章 文鳥之夢(總181節)第二章 學徒生涯 (總015節)第十二章 投機倒把(總101節)第三章 如兄如弟 (總018節)第三十六章 釜底抽薪(總336節)第十一章 自謀生計(總095節)第十七章 化險爲夷(總151節)第三十七章 借花獻佛(總343節)第十章 醍醐灌頂 (總084節)第二十六章 暗香疏影(總242節)第二十二章 始亂終棄(總202節)第四十五章 研桑心計(總438節)第二十五章 棄文從商(總228節)第二十六章 暗香疏影(總232節)第二十章 淡水交情(總187節)第五十章  如日中天(總485節)第十九章 文鳥之夢(總174節)第四十七章 你死我活(總457節)第三十四章 天賜良機(總312節)第三十章  亢龍有悔(總275節)第十八章 搖身一變(總161節)第三十一章 東山再起(總284節)第五十二章 如是我聞(總517節)第二章 學徒生涯 (總010節)第四十五章 研桑心計(總439節)第四十五章 研桑心計(總441節)
第四十七章 你死我活(總462節)第五十一章 人事代謝(總501節)第十一章 自謀生計(總090節)第三十四章 天賜良機(總314節)第四十九章 東窗事發(總477節)第四十八章 作法自斃(總476節)第二十七章 從惡如崩(總244節)第三十三章 針鋒相對(總304節)第三十二章 半路出家(總287節)第四十二章 豎起脊梁(總404節)第四十七章 你死我活(總458節)第十二章 投機倒把(總101節)第四十五章 研桑心計(總438節)第三十五章 五尺之童(總328節)第四十九章 東窗事發(總479節)第四十二章 豎起脊梁(總394節)第三十九章 金蟬脫殼(總358節)第二十八章 善自爲謀(總254節)第二十一章 獨當一面(總201節)第三十六章 釜底抽薪(總336節)第三十八章 暗度陳倉(總352節)第五章 十鼠同穴 (總043節)第二十八章 善自爲謀(總256節)第二十七章 從惡如崩(總243節)第二十六章 暗香疏影(總242節)第十九章 文鳥之夢(總182節)第四章 初發芙蓉 (總026節)第十七章 化險爲夷(總149節)第二十九章 分道揚鑣(總271節)第四十六章 沆瀣一氣(總452節)第二十七章 從惡如崩(總249節)第二十九章 分道揚鑣(總269節)第三十二章 半路出家(總289節)第一章 名落孫山 (總008節)第四十一章 金盆洗手(總385節)第八章 物換星移 (總067節)第十四章 重見天日(總119節)第三十一章 東山再起(總278節)第四十七章 你死我活(總455節)第二十七章 從惡如崩(總252節)第十二章 投機倒把(總107節)第四十三章 歲月如歌(總406節)第二十章 淡水交情(總185節)第十九章 文鳥之夢(總175節)第十六章 我心如秤(總138節)第二十一章 獨當一面(總199節)第十二章 投機倒把(總099節)第九章 躊躇滿志 (總074節)第四十九章 東窗事發(總479節)第十一章 自謀生計(總091節)第三十五章 五尺之童(總319節)第二十一章 獨當一面(總192節)第十三章 狐假虎威(總117節)第三十章  亢龍有悔(總276節)第二十四章 風生水起(總221節)第十九章 文鳥之夢(總173節)第十六章 我心如秤(總143節)第四十一章 金盆洗手(總383節)第三十六章 釜底抽薪(總336節)第四十七章 你死我活(總459節)第三十二章 半路出家(總289節)第二十四章 風生水起(總220節)第三十四章 天賜良機(總314節)第五十章  如日中天(總493節)第二十七章 從惡如崩(總250節)第十六章 我心如秤(總137節)第四十四章 舐犢之愛(總427節)第三十五章 五尺之童(總319節)第十六章 我心如秤(總137節)第九章 躊躇滿志 (總072節)第五十一章 人事代謝(總497節)第二十七章 從惡如崩(總250節)第七章 鋃鐺入獄 (總061節)第三十三章 針鋒相對(總297節)第十九章 文鳥之夢(總181節)第二章 學徒生涯 (總015節)第十二章 投機倒把(總101節)第三章 如兄如弟 (總018節)第三十六章 釜底抽薪(總336節)第十一章 自謀生計(總095節)第十七章 化險爲夷(總151節)第三十七章 借花獻佛(總343節)第十章 醍醐灌頂 (總084節)第二十六章 暗香疏影(總242節)第二十二章 始亂終棄(總202節)第四十五章 研桑心計(總438節)第二十五章 棄文從商(總228節)第二十六章 暗香疏影(總232節)第二十章 淡水交情(總187節)第五十章  如日中天(總485節)第十九章 文鳥之夢(總174節)第四十七章 你死我活(總457節)第三十四章 天賜良機(總312節)第三十章  亢龍有悔(總275節)第十八章 搖身一變(總161節)第三十一章 東山再起(總284節)第五十二章 如是我聞(總517節)第二章 學徒生涯 (總010節)第四十五章 研桑心計(總439節)第四十五章 研桑心計(總441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