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3章 杯酒釋兵權

六縣,大司馬府邸。

周殷重歸大楚之後,官復原職任舊擔任大司馬。

不過考慮到周殷新降,難免心有顧忌,且未必願意放棄九江兵權前往吳中,因此項莊仍讓周殷兼任九江郡守,長駐六縣主持軍政事務。

項莊跟周殷君臣之間原本還算相處融洽,不地自從百里賢開始變法之後,兩人之間的關係就開始變得有些微妙起來,因爲不管是編戶齊民律,還是士農工商課,或者是新田賦法全都觸及了周殷在九江的利益。

周家是九江最大的勢族,不僅擁有大量的隱藏人口,更擁有大量的土地。

百里賢的新法要將周家的隱藏人口全部都登記在冊,還要讓周家跟庶民一體納賦,可不就是嚴重損害了周家的利益?

不過,在推行前兩批新法之前,項莊都專門派人來解釋了。

周殷考慮到項莊也是雄才大略、胸襟過人之輩,之所以推行變革並不是爲了要跟周家過不去,而的確是想要讓大楚變得強大起來,因此都隱忍了下來,半年多前,江東士族鬧得最兇時,周家不少宗親也想鬧事,卻被周殷彈壓了下來。

最近,江東又傳出了風聲,據說真要進行軍制改革了。

這下,周殷可真有些不託底了,前幾批新法,編戶齊民律也好,士農工商課跟新田賦法也罷,雖說損害了周家的利益,卻沒有觸動周家的根本,因爲周殷還牢牢地掌控着九江郡的兵權,只要兵權還在自己手中,就說明項莊還是信任他周殷的。

然而,現在要搞軍制改革,是不是意味着項莊要對他周殷下手了?

想到這裡,周殷有些焦慮,又有些黯淡,將心比心,如果換了他在項莊的位置上,只怕也同樣無法容忍一個反覆無常的降將長期把恃九江兵權,憑心而論,項莊能忍到現在,直到這個時候才借軍制改革的名義下手,已經算是胸襟過人了。

“父親,筵無好筵,孩兒以爲不能去吳中!”周桓大聲道。

“不去吳中?”周殷嘆了口氣,苦笑道,“大王相召,不去能行麼?”

“爲什麼不行?”周桓不假思索地道,“就說父親你病了,不良於行。”

“桓兒,你把事情想得太簡單了。”周殷搖了搖頭,道,“而且逃避也終究不是辦法,別忘了你我父子終究是楚國之臣!”頓了頓,周殷又道,“你去收拾收拾,跟爲父一併前去,九江之軍政事務,就暫時託付給蒙殛將軍吧。”

楚王宮,上書房。

項莊揹負雙手,正在房間裡來回踱步。

邀請高初、龐鈺、周殷、桓楚、季布返回吳中,進宮赴筵的書信發出去已經多日,駐軍丹陽的桓楚、曲阿的季布已經返回吳中,算算時間,駐軍番邑的高初、東甌的龐鈺以及駐紮六縣的周殷,差不多也該回來了。

如今的楚軍,除了直屬項莊的禁軍外,還有各郡駐軍。

項莊禁軍編有三大營,分別是晉襄的虎賁營、呼延的天狼營以及蒙殛的驍騎營,共計兩萬精兵,虎賁營、天狼營大多都是從九原帶回來的老兵,驍騎營則是以蒙殛的三千老秦騎軍爲基幹,外加歷陽之戰中殺出來的六千多銳士編練而成。

除了直屬項莊的兩萬禁軍外,各郡也都駐紮有大軍。

去年夏天,楚軍在打退七路聯軍的圍攻之後,原屬上將軍項佗的六萬大軍一分爲二,由桓楚、季布各領三萬人,分別駐所丹陽郡、吳郡,周殷兩萬大軍仍駐九江,高初一萬大軍駐廬江,龐鈺領兵五千駐紮會稽。

項莊知道,這種局面很危險。

周殷、桓楚、季布都是軍中宿將,各自都有一大批忠實的心腹親信,在楚地也有大量的故舊部曲,讓他們長時間地鎮守一方,很容易形成尾大不掉之局面,王室禁軍足夠強大的時候還好說,一旦禁軍的實力遭到削弱,則很可能就會出現軍閥割劇。

既便是高初、龐鈺這樣的項莊一手扶持、培養起來的嫡系部曲,獨掌兵權久了之後,也很容易滋生驕橫、唯我獨尊的心態,所以很有必要把他們留在身邊,時時敲打提醒一二,免得他們的尾巴翹到了天上去。

總而言之,這些大將的兵權是該解除的時候了。

通過編戶齊民律,江東的宗族勢力已經遭到了重挫,通過士農工商課跟新田賦法,江東士族、世家的影響力也大爲削弱,中央政府對地方的控制已經大大加強,現在,是時候削弱軍中宿將的影響力,收攏兵權了。

項莊相信,高初、龐鈺絕對不會有什麼意見。

桓楚、季布心中難免會有想法,不過也一定會顧全大局,項莊唯一擔心的,就是大司馬兼九江郡守周殷的態度,周殷原本就曾叛楚歸漢,一旦他不願意交出手中兵權,那就極可能再次背棄大楚,若如此,則難免又要興兵討伐了。

項莊正來回踱步時,晉襄忽然進來稟報道:“大王,江北急報!”

說着,晉襄便遞上了一封書信,項莊接過,卻是驍騎將軍蒙殛送來的,信中說周殷、周桓父子已經離開六縣動身前往吳中,臨行之前,周殷還將九江郡的軍政事務全部託付給了蒙殛,甚至連調兵的兵符也沒有留下。

看完書信,項莊不禁暗暗點頭。

現在看來,自己的擔心是多餘了,周殷未必就是忠臣,否則當初也不會叛楚歸漢,不過周殷絕對是個識事務之人,所以當初會果斷叛楚歸漢,現在也會果斷地放棄九江兵權,這便好,只要周殷識事務便好,自己也斷然不會虧待了他。

三天之後,周殷、周桓父子最後抵達吳中。

當天晚上,項莊在王宮正殿擺下奢華夜筵,盛情款待桓楚、季布、周殷、高初、龐鈺等五員統兵大將,亞父范增、令尹項他、上將軍項佗、上大夫武涉、軍師百里賢、副軍師畢書以及另外幾位宿將鍾離昧、虞子期、田橫、蕭開等盡皆列席作陪。

酒過三巡,項莊問龐鈺道:“子昂,東甌那邊的情形怎麼樣了?”

龐鈺跪坐起身,拱手作揖:“大王,東甌縣的政局已經完全平穩,原本隱入山中的東甌百姓也已經紛紛返回城中定居,現在,既便沒有臣的五千大軍,只憑東甌縣尉治下的數百名差役,差不多也能維護當地治安了。”

“好。”項莊欣然點頭,微笑着道,“那你就不必再在東甌呆着了,即刻將五千駐軍帶往山陰,跟會稽郡尉丁固交割好,然後回吳中來吧。”

“喏!”龐鈺轟然應諾,項莊再一擺手,龐鈺才坐回了席上。

項莊又問高初道:“始之(高初表字),廬江那邊的情形呢?”

高初趕緊跪坐起身,拱手作揖道:“大王,廬江的情形也還不錯,在庚望的遊說下,廬江南部的贛縣、南野、雩都諸縣以及西陲的安平、廬陵、宜春數縣都已經納入大楚治下,大王委任的縣令、縣尉也基本掌控了各縣的政局。”

“好好好。”項莊連聲道,“那你也回來吧,聽說漁娘已經有了身孕,你也應該抽點時間好好陪陪她了,呵呵。”

“喏!”高初轟然應諾,又坐回了席上。

項莊的目光再轉向桓楚、季布時,卻又是另一番說詞了:“老桓、老季,聽說那六萬烏合之衆已經讓你們兩個給練成了精兵,不僅走隊列有模有樣,甚至還練成了騎射?這可真是不容易,得空寡人得去瞧瞧。”

桓楚、季布相視一笑,眉宇不禁略有得意之色。

桓楚甚至還略帶挑釁地瞄了眼坐在對面的高初,一直以來,不管是先王還是大王,都覺得他老桓空有一身蠻力、只會衝鋒陷陣,事實證明,他老桓也能帶兵,更能訓練精兵,並不是只有高初、龐鈺這兩個小娃娃會練兵、帶兵,哼!

“行了。”項莊點了點頭,又道,“既然六萬精兵已經練成,你們也不必再呆在丹陽、曲阿了,也回吳中來吧,至於那六萬精兵,就交給丹陽郡尉桓度、吳郡郡尉季心吧。”

桓度是桓楚族弟,季心則是季布胞弟,兩人也是軍中悍將,不過聲望相比桓楚、季布那就差遠了,桓楚、季布領兵有可能形成尾大不掉之勢,桓度、季心卻沒有這個本事,若是沒有項莊的支持,桓度、季心根本掌控不了局面。

“啊?這……”桓楚、季布聞言頓時滿臉愕然。

“怎麼?”項莊轉了轉手中酒觴,淡淡地道,“你們不願意交出兵權?”

“呃?不不不,當然不是。”桓楚、季布如夢方醒,趕緊跪坐起身向項莊告罪道,“臣等絕無此意,既然大王已經下詔,臣等自當領命,自當領命。”

項莊的目光最後才落到了周殷身上,然而不等項莊發話,周殷已經跪坐起身,道:“大王,臣近年常感身體不適,已經不堪繁重的軍務,所以懇請大王另擇賢良擔任九江郡守暨大司馬之職,然後讓臣留在大王身邊逸養天年。”

項莊微微動容,喟然道:“大司馬深明大義,寡人感佩五內。”

說罷,項莊又回頭向侍立身側的項期道:“項期,宣讀詔書。”

項期上前兩步從袖中取出一封帛書念道:“上諭:冊封周殷爲舒鄉侯,食兩千石;桓楚爲黟鄉侯,食一千五百石;季布爲婁鄉侯,食一千五百石;高初爲番鄉侯,食一千石,龐鈺爲鄞鄉侯,食一千石。”

第411章 真的好險第531章 張網以待第283章 大漢驃騎(一)第327章 下戰書第144章 北上九原第18章 馬鐙第255章 風情酒娘第416章 射殺第43章 死中求活第541章 各懷鬼胎第60章 奇襲敖倉(上)第483章 合縱連橫(十一)第68 回師樑地第105章 虎牢關(三)第28章 尉繚的顧慮第398章 淮南大戰第555章 搶功第212章 負棘請罪第353章 水淹樑軍(上)第450章 畢書來了第126章 函谷關?殺戮第154章 蕭何中計第511章 父子人倫第160章 屠殺第415章 斬使第125章 函谷關?夜襲第100章 混戰第535章 收買人心第308章 趁夜偷襲第207章 刺殺第132章 堵塞武關第37章 張良的反擊第472章 休養生息第34章 這只是第二個第305章 與時間賽跑第556章 激將第372章 疾馳第375章 事不可爲第104章 虎牢關(二)第244章 堅如磐石(下)第77章 棋差一着第124章 鐵血洗禮第194章 上位者第21章 單挑第87章 陷陣武卒第166章 馬鞍、連弩第312章 用兵唯謹慎第74章 一盤大棋(下)第204章 老兵回家第439章 英布之謝幕第196章 秦王玉璽第189章 招攬第211章 鐵劍死士第70章 遍地狼煙第397章 冠軍侯第212章 負棘請罪第19章 炸營第79章 十面之網第536章 挑撥離間第155章 聯姻第428章 決戰之絞殺第97章 離間計(中)第456章 兵鋒直指秭陵第78章 以退爲進第480章 合縱連橫(八)第23章 圍師必闕第536章 挑撥離間第373章 齊軍退兵第315章 僵持第411章 真的好險第466章 託孤(上)第247章 無解第359章 冊立儲君第138章 祭拜始皇陵第56章 山中有路第378章 隨時可能賓天?第293章 杯酒釋兵權第238章 回師江東第35章 劉邦進山第318章 對峙第161章 兵臨城下第464章 匈奴膽寒第486章 合縱連橫(十四)第568章 內閣、武院第37章 張良的反擊第260章 田賦法第556章 激將第554章 引狼入室第553章 十路伐漢第493章 犁庭掃穴第286章 大漢驃騎(四)第211章 鐵劍死士第193章 交好趙國第77章 棋差一着第171章 重甲鐵騎第484章 合縱連橫(十二)第148章 樓煩王第440章 兩枚棋子第360章 以牙還牙第565章 父子(上)
第411章 真的好險第531章 張網以待第283章 大漢驃騎(一)第327章 下戰書第144章 北上九原第18章 馬鐙第255章 風情酒娘第416章 射殺第43章 死中求活第541章 各懷鬼胎第60章 奇襲敖倉(上)第483章 合縱連橫(十一)第68 回師樑地第105章 虎牢關(三)第28章 尉繚的顧慮第398章 淮南大戰第555章 搶功第212章 負棘請罪第353章 水淹樑軍(上)第450章 畢書來了第126章 函谷關?殺戮第154章 蕭何中計第511章 父子人倫第160章 屠殺第415章 斬使第125章 函谷關?夜襲第100章 混戰第535章 收買人心第308章 趁夜偷襲第207章 刺殺第132章 堵塞武關第37章 張良的反擊第472章 休養生息第34章 這只是第二個第305章 與時間賽跑第556章 激將第372章 疾馳第375章 事不可爲第104章 虎牢關(二)第244章 堅如磐石(下)第77章 棋差一着第124章 鐵血洗禮第194章 上位者第21章 單挑第87章 陷陣武卒第166章 馬鞍、連弩第312章 用兵唯謹慎第74章 一盤大棋(下)第204章 老兵回家第439章 英布之謝幕第196章 秦王玉璽第189章 招攬第211章 鐵劍死士第70章 遍地狼煙第397章 冠軍侯第212章 負棘請罪第19章 炸營第79章 十面之網第536章 挑撥離間第155章 聯姻第428章 決戰之絞殺第97章 離間計(中)第456章 兵鋒直指秭陵第78章 以退爲進第480章 合縱連橫(八)第23章 圍師必闕第536章 挑撥離間第373章 齊軍退兵第315章 僵持第411章 真的好險第466章 託孤(上)第247章 無解第359章 冊立儲君第138章 祭拜始皇陵第56章 山中有路第378章 隨時可能賓天?第293章 杯酒釋兵權第238章 回師江東第35章 劉邦進山第318章 對峙第161章 兵臨城下第464章 匈奴膽寒第486章 合縱連橫(十四)第568章 內閣、武院第37章 張良的反擊第260章 田賦法第556章 激將第554章 引狼入室第553章 十路伐漢第493章 犁庭掃穴第286章 大漢驃騎(四)第211章 鐵劍死士第193章 交好趙國第77章 棋差一着第171章 重甲鐵騎第484章 合縱連橫(十二)第148章 樓煩王第440章 兩枚棋子第360章 以牙還牙第565章 父子(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