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章 負棘請罪

歷陽城郊,在造紙坊附近,這幾天又建起了一個印刷坊。

百里賢僅僅花了一個晚上,便把常用的五千多個文字全部由小篆體轉譯成了楷體,遂即項莊又讓公輸車安排雕工雕刻字模,幾百個雕工夜以繼日,只用了不到兩天,便將五千多個常用字全部雕刻成了字模,像之乎者也等常用字,更是雕了上百個之多。

遂即就是排版、印刷,等到第三天的下午,華夏文明史上第一本線裝書《尉繚子?四十二篇》就正式誕生了!

百里賢、武涉各拿着一本《尉繚子?四十二篇》,不禁感慨萬千。

百里賢、武涉都非常清楚,書藉對於一個讀書人來說意味着什麼!

毫不誇張地說,書藉就是讀書人的生命,就是讀書人的一切,不過,由於竹簡、木簡製作不易,而且笨重,導致書藉的抄錄、流傳成爲很大的現實難題,既便是儒家學派的煌煌鉅著《論語》,也只能在小範圍內流傳,許多書藉更是些孤本。

就說咸陽國家圖書館內收藏的幾十萬卷書簡,項莊專門騰出上百輛牛車載去九原,從九原南下江東時,又用了好幾千匹馱馬纔不遠萬里馱回了江東,這幾十萬卷的書簡裡面,至少有一大半都是孤本,其中就包括儒家學派的另外一部鉅著《尚書》。

這麼多孤本,天下讀書人原本根本就沒機會閱讀,可是現在,有了紙和印刷術,有了手中這本薄薄的線裝書之後,天下讀書人就完全有機會閱讀到大秦國家圖書館中收藏的幾十萬卷書藉了,因爲這本線裝書造價並不貴,而且不重!

有了這些線裝書,書藉的流傳將變得非常容易!

“上將軍,這可是件大事哪!”武涉激動得聲音都變了。

百里賢更是向項莊深深一揖,肅然道:“上將軍,你替天下讀書人辦了件大好事,在下替全天下的讀書人……謝過上將軍!”

“言重了,兩位先生言重了,而且這也是公輸先生的功勞。”項莊擺了擺手,又吩咐公輸車道,“公輸先生,還得麻煩你把諸子學說等一百多種書藉印出來再裝訂成書,每種書藉各要兩百冊,本將軍還等着急用。”

“喏!”公輸車揖了一揖,領命去了。

百里賢微微一笑,忽然說道:“上將軍,這可是一份大禮!”

項莊選的這一百多種書藉都是經典名著,可既便是江東最大的老世族叔孫氏,也未必能收藏有其中一半的書藉,像《尚書》這樣的孤本,更是絕無僅有,完全可以想象,當叔孫氏的族老叔孫貫收到這批書藉時,將會何等的驚喜?

對於詩書傳家的世家大族來說,書藉幾乎就是他們的命脈!

“是麼?”項莊摸了摸脣角的鬍子,淡然道,“但願如此。”

這批書藉絕對會得到江東世族、士族乃至宗族的熱烈歡迎,項莊此舉也必定可以達成籠絡人心的目的,不說收買全部的世族、士族以及宗族,至少收買大部份是不成問題的,然而這些世族、士族乃至宗族卻並不知道,書藉的出現,將徹底改變他們未來的命運。

本來,按照原本的歷史軌跡,這些世族、士族經過兩漢四百餘年的演變,最終將形成門閥的雛形,在曹丕推行九品中正制後,門閥的勢力將會達到巔峰,從此以後,高官顯爵被士族完全把持,庶族則完全喪失了進入權力中樞的可能。

到了西、東兩晉,就形成了上品無寒門,下品無士族的畸形權力格局!

套用後世的術語,這種畸形的權力格局就叫階級固化,一個階級固化的社會,是沒有任何希望的,也必然會走向衰弱、滅亡。

歷史已經證明了這個結論的正準性,由於國家的上層建築長期被依附於各大門閥的一小撮士族子弟所把持,大量有能力的寒門子弟無法上位,無法爲國效力,許多寒門子弟空有渾身本事,空有滿腔熱血,卻根本不受朝廷重用。

這種畸形的權力格局最終導致了兩晉的長期積弱,進而導致了五胡亂世的悲劇,如果不是武悼天王冉閔橫空出世,華夏血脈只怕早就斷了。

然後直到隋煬帝史無前例地推行科舉,門閥體系才終於土崩瓦解!

如果說秦始皇是千古一帝,那麼隋煬帝就是當之無愧的千古二帝,隋煬帝對於華夏文明的貢獻雖然略遜於秦始皇,卻也是不遑多讓了,推行科舉剷除門閥這顆毒瘤是其一,其二就是修了貫通南北的大運河,從此使華夏南北完全融爲一體!

不得不說,對於秦始皇、隋煬帝這兩位帝皇,後世史書的評價是極不公正的。

不過,隋煬帝之所以能夠推行科舉,卻是有個非常重要的前提條件的,那就是數量衆多的寒門學子,如果沒有價格低廉的書藉,如果沒有數量衆多的寒門學子,隋煬帝就是想推行科舉制度都沒有機會。

現在,書藉提前出現了,在不遠的將來,也勢必會有數量衆多的寒門學子涌現出來,那麼世族、士族還有機會形成門閥體系麼?答案顯然是否定的,既便世族、士族極力地想要沿着原定的歷史軌跡把持權力中樞,項莊也絕不會答應。

未來的大楚帝國,人才的選拔將會直接跨入科舉制度!

大秦帝國的耕戰體系,將進一步演變成爲大楚的耕讀戰體系!

大秦帝國推行純粹的耕戰體系,獎勵農耕,獎勵戰功,並且把獲有爵位的農夫、戰士大量任命爲各郡各縣的官員。

事實證明,這樣做是行不通的,陳涉、吳廣的暴亂之所以會在短時間內迅速失控,最終在關東形成烽火燎原之勢,胡亥、趙高的倒行逆施是主因,跟這些沒什麼文化的農夫、戰士出身的郡縣官員也是不無關係。

所以,耕戰體系必須進一步完善成爲耕讀戰體系。

除了獎勵農耕、獎勵戰功,還要獎勵讀書,耕地勤勞、多納糧賦可以獲得爵位,勇敢作戰、多殺人頭也可以獲得爵位,還有讀書讀好,也一樣可以獲得爵位,當然,要想通過讀書來獲得爵位還得通過考試才行,這其實就是科舉了。

在將來的大楚帝國,獲得爵位跟當官將是兩個不同的概念!

在將來的大楚帝國,獲得爵位則意味着你擁有了貴族身份,除了可以從朝廷領取一份傣祿之外,還可以獲得跟本身爵位所對應的各種特權,譬如免除各種瑤役,其中有一項最重要的特權是各級爵位所共有的,那就是官員選拔。

也就是說,貴族在擁有爵位後,還得再接受一次考試,才能當官!

這樣一來,世族、士族子弟可以藉助父輩餘蔭,不勞而獲成爲貴族,可庶族子弟也同樣可以通過當兵、耕田、讀書來獲得爵位,成爲貴族,可不管是世族、士族子弟,還是庶族子弟,他們如果想當官,就必須接受考試!

當然,跟後世的國考存在舞弊現象一樣,這樣的選拔考試也不可能真正公平,世族、士族子弟明顯享有更多的資源,也更容易中選,但這些就不在項莊考慮範圍之內了,因爲他知道任何一項制度,要想面面俱到、盡善盡美,那是絕無可能的。

項莊一個人想得出神,百里賢、武涉便都識趣地沒有打攪他。

可從前面大步而來的呼延正德卻渾然不覺,衝項莊拱了拱手,大聲道:“上將軍,項佗負棘請罪來了!”

“嗯?”百里賢和武涉聞言微微一愣,項佗負棘請罪?

項莊也從沉思中回過神來,隨口問道:“呼延,你剛纔說什麼?”

呼延正德道:“回稟上將軍,項佗負棘請罪來了,人就在歷陽東門外!”

項莊略一沉吟,當即帶着向百里賢跟武涉直奔歷陽東門而來,還隔着老遠,項莊便看到一個年輕的漢子袒胸露背、負着棘條站在寒風之中,眼下的天氣還是冷得緊,那漢子身上早已經青一塊、紫一塊,顯然是給凍的。

項莊一眼就認出來,這漢子正是項佗!

時下天氣極爲寒冷,可項佗卻兀自昂着頭、挺着胸,身後的親兵隊長几次想要給他披上虎皮大氅,卻都被項佗給嚴詞拒絕了。

看到這一幕,項莊不禁有些感慨。

看來,項氏宗族中也不全是項伯、項悍、項嬰這樣的蠢才,至少眼前這個項佗,就是個明事之人,因爲高初遇刺一案,項佗能夠親自過江、負棘請罪,就足以說明他是個識大體顧大局的人,項氏,也不是沒有人才哪!

“阿佗!”項莊大步上前,急聲道,“你這是做什麼?!”

“上將軍!”項佗卻沒有再像以前那樣稱呼項莊爲阿箕,而是翻身單膝跪倒在地,然後拱手作揖道,“末將治軍不嚴、馭下無方,以致高初將軍險些被末將的親兵隊長所殺,今日過江,末將是專程前來請罪的,還請上將軍責罰!”

“起來,阿佗你快起來。”項莊道,“起來說話。”

項佗解下背上棘條,兩手一遞、滿臉羞愧地道:“上將軍,請您責罰!”

第420章 齊軍的弱點第267章 滅楚第431章 決戰之泥濘第215章 匈奴人不過如此第446章 調虎離山第549章 舉國血戰第384章 凱旋大道第572章 三十年後第111章 雷霆手段第337章 巔峰對決第140章 龐鈺用兵第84章 網中之魚第127章 函谷關?踏破第357章 封王風波(中)第127章 函谷關?踏破第335章 巔峰對決(八)第313章 救援淮南國第461章 匈奴來襲第154章 蕭何中計第317章 白墨溜了第216章 局勢明朗第453章 大破漢軍(上)第470章 黑冰臺第521章 做成死局第23章 圍師必闕第14章 猛將樊噲第166章 馬鞍、連弩第245章 重歸大楚第82章 趙地狼煙第458章 瘟疫(下)第238章 回師江東第464章 匈奴膽寒第551章 大破燕軍第521章 做成死局第35章 劉邦進山第57章 陰謀?陽謀!第78章 以退爲進第161章 兵臨城下第544章 滅火第40章 死戰第5章 十面埋伏·落石第78章 以退爲進第379章 詐死第32章 銳不可擋第88章 破軍第299章 風起雲涌第366章 刺殺劉邦(二)第99章 狩獵北邙第416章 射殺第322章 漢中失守第150章 大秦公主第513章 新都洛陽第57章 陰謀?陽謀!第363章 陳平獻計第292章 軍制改革第461章 匈奴來襲第278章 禮賢下士第52章 奪兵權第188章 冒頓單于第549章 舉國血戰第424章 三日後決戰第533章 奇襲臨淄第541章 各懷鬼胎第536章 挑撥離間第415章 斬使第122章 叩關第186章 匈奴人第86章 橫刀立馬第131章 火燒虎牢第76章 火燒臨淄第532章 驚豔表現第383章 結盟第225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第52章 奪兵權第344章 漢軍之復仇第163章 遊說樓煩第172章 女人心第456章 兵鋒直指秭陵第323章 心腹之患第15章 兵家尉繚第182章 雙喜臨門第74章 一盤大棋(下)第419章 大破羌氐第400章 風林火山第252章 編戶齊民第255章 風情酒娘第41章 仍在掌握第440章 兩枚棋子第84章 網中之魚第320章 受挫第185章 百步神箭第117章 唯我大楚第10章 該往哪裡去?第391章 韓信用兵第454章 大破漢軍(中)第233章 鬥智第445章 張良獻計第93章 三渡河水第251章 締結盟約第172章 女人心
第420章 齊軍的弱點第267章 滅楚第431章 決戰之泥濘第215章 匈奴人不過如此第446章 調虎離山第549章 舉國血戰第384章 凱旋大道第572章 三十年後第111章 雷霆手段第337章 巔峰對決第140章 龐鈺用兵第84章 網中之魚第127章 函谷關?踏破第357章 封王風波(中)第127章 函谷關?踏破第335章 巔峰對決(八)第313章 救援淮南國第461章 匈奴來襲第154章 蕭何中計第317章 白墨溜了第216章 局勢明朗第453章 大破漢軍(上)第470章 黑冰臺第521章 做成死局第23章 圍師必闕第14章 猛將樊噲第166章 馬鞍、連弩第245章 重歸大楚第82章 趙地狼煙第458章 瘟疫(下)第238章 回師江東第464章 匈奴膽寒第551章 大破燕軍第521章 做成死局第35章 劉邦進山第57章 陰謀?陽謀!第78章 以退爲進第161章 兵臨城下第544章 滅火第40章 死戰第5章 十面埋伏·落石第78章 以退爲進第379章 詐死第32章 銳不可擋第88章 破軍第299章 風起雲涌第366章 刺殺劉邦(二)第99章 狩獵北邙第416章 射殺第322章 漢中失守第150章 大秦公主第513章 新都洛陽第57章 陰謀?陽謀!第363章 陳平獻計第292章 軍制改革第461章 匈奴來襲第278章 禮賢下士第52章 奪兵權第188章 冒頓單于第549章 舉國血戰第424章 三日後決戰第533章 奇襲臨淄第541章 各懷鬼胎第536章 挑撥離間第415章 斬使第122章 叩關第186章 匈奴人第86章 橫刀立馬第131章 火燒虎牢第76章 火燒臨淄第532章 驚豔表現第383章 結盟第225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第52章 奪兵權第344章 漢軍之復仇第163章 遊說樓煩第172章 女人心第456章 兵鋒直指秭陵第323章 心腹之患第15章 兵家尉繚第182章 雙喜臨門第74章 一盤大棋(下)第419章 大破羌氐第400章 風林火山第252章 編戶齊民第255章 風情酒娘第41章 仍在掌握第440章 兩枚棋子第84章 網中之魚第320章 受挫第185章 百步神箭第117章 唯我大楚第10章 該往哪裡去?第391章 韓信用兵第454章 大破漢軍(中)第233章 鬥智第445章 張良獻計第93章 三渡河水第251章 締結盟約第172章 女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