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爪哇(十四)

“我也喜歡打仗。”丁一頗有同感地對着寶力格這麼說着,一邊把他攙扶起來,邊上曹吉祥也撿了柺棍遞過來讓他柱好,丁一搖頭道,“在這個時代,我真的喜歡打仗,不論敵人有多少,我只想問敵人在哪裡?然後我領着你們,過去把他們送離這個世界……可惜,現時連我也沒辦法去打仗,更別說帶着你了。”

丁一很是有些消沉,現在他知道自己暫時是不可能離開爪哇,如果爪哇的局勢正在趨向穩定的話,那麼他自然可以登上港口的驅逐艦,帶上李雲聰和陸戰旅的士兵,去阿拉幹王國會合早已整裝待發數月的王越等人,往埃及去,往巴格達去,往歐洲和美洲揚帆而去。

但眼前這種境況,他如何能走得了?

於是蘇魯馬益這港口城市就開始徵募民夫挖起很深的地基,因爲爪哇活火山很多,經常是有地震的,所以丁一不敢和在梧州、關外修棱堡一樣地處置,對於地基他還是從一開始就很重視,然後當派去大明運耕牛和老農的船隊回來時,也按丁一的需求帶回來水泥,於是蘇魯馬益就開始用竹筋混凝土修築起極爲難看的一座建築。

因爲擔心地震,所以建築造型很低矮,但是這個以棱堡設計爲底圖,然後根據地形略作改形的建築,和在雲遠那邊修的碉堡式書院一樣,也被蘇魯馬益的土著起了一個名字,喚做大明堡。

丁一便只能在這個棱堡裡暫時住下來。因爲朱動還在平亂之中,一直在打,到回大明運耕牛的船隊回來了。還在打仗平亂,一路就沒停過。倒是蘇魯馬益的穆斯林數量大爲減少,其間也有些穆斯林起來鬧事,陸戰第二旅兩個營就駐紮在蘇魯馬益,都是裝備了加特林式機槍、後裝線膛步槍、迫擊炮,又是受到正規操典訓練、經歷過實戰的部隊,那戰鬥真就沒什麼值得一提了。兩三回,都是剛一鬧事,很快就亂息下去。最快一次甚至前後不到半個時辰。

丁一請了清真寺的阿匐來,就在集市上當衆問那阿匐,《古蘭經》是不是有這樣的教義?阿匐說是有的,丁一教他翻出經書來。確有的。例如不得小解在死水裡,不得吃非清真的食品之類,也不是丁某人編出來,於是鬧事的立時就殺了。

去清真寺的人真是日見減少,那些阿匐倒是不時被丁一召見,又有賜賞,他們漸漸也認清了形勢,不再到處去傳教——事實上到了耕牛和老農過來的時節。基本蘇魯馬益這城裡,也沒誰願聽他們傳教了。於是又過了兩個月。清真寺裡的阿匐商量了一下,就主動向丁一提出,要加入華夏宗教聯盟了,每旬沒事跟那些丁一從大明弄過來的道士、和尚一起喝喝茶,各讀各的《道德經》、《古蘭紅》、《金剛經》,倒也相處得和睦。

和尚見得丁一,還問着能不能效法唐三藏,去天竺取經?阿匐看着也起了想頭,尋思着啥時候去麥加的克爾白朝聖;道士卻是來求丁一,放他們迴歸華夏吧,那纔是道教發源的所在。丁一倒是很好說話,跟和尚、阿匐說:“行啊,你們把這邊的宗教環境搞好,啥時把天竺和麥加拿下來,我又不懂佛教和穆斯林,到時可以考慮給你們這些專業人士去操持。”

他這麼說,直是把和尚、阿匐們聽得不敢再問。

倒是那些道士和丁一吵了好幾回,丁一的意思是說:“不是有個說法,衆生沒渡完,就誓不成佛麼?你們跟我出來,傳播信仰,不是蠻好的?”誰知道士就不幹了,說他們又不是佛教的!沒這說法,他們又沒犯罪,憑什麼被流放海外?忠國公官做得再大,也不能這麼禍害人吧?有道士直接說:“不成的話,公爺給定個罪名,把小道送回華夏殺了便是!小道只求死在大明土地上便好!”

丁一不得不感嘆華夏民族的良善啊,連這道教,也沒有什麼攻擊性,不得已也只好以後避着那些道士走,因爲他自己也感覺到理虧啊,人真沒犯啥罪,這麼騙出來又不讓回去……那些道士頓時在蘇魯馬益就高大上了起來,這事還是後來從淡馬錫過來的王振給解決了。

王振這軍事白癡,似乎在處理內政上面,比起丁某人還是強很多,至少引進耕牛和老農就是他提出來,爪哇有野牛,但馴化也需要時間的,加上這裡土著懶,有火山灰覆蓋的農田儘管很肥沃,但搞得農業也不怎麼發達。在從華夏請了老農過來,又引進了一批耕牛,加上馴服野牛,至少在蘇魯馬益,看起來整個城市的發展,漸漸地有了些起色。

至於道教的問題,王振聽着丁一的感嘆,便很驚詫地說道:“如晉這話從何說起?怎不提黃巾之亂?”丁一聽着,卻覺也是有道理,漢末黃巾之亂,也可以算入道教裡去,於是便把那些道士交給王振去培訓——無論是政府還是軍隊,丁一是不敢讓這王世叔沾手的,當權時有照顧過丁一是一回事,這位動輒就要玩壞二十大軍和幾十萬民夫的奇才,大約除了英宗,沒誰用得起了,丁一可不打算冒這險。

叫他去管宗教,也算找到事情給他做了,然後過了幾天,丁一就不得不感嘆術業有專攻,王振這軍事白癡,真是頗有幹壞事的天份,英宗管他叫先生,也不是無緣故的,原先沒事就要堵着丁一給個說法的道士,終於安生了,然後還很積極地去傳播教義,蘇魯馬益突然之間多了很多道家信徒來,直到有一日丁一到下面村莊裡去,聽着那在講道的土著說什麼:“信丁一,得永生!”下面土著紛紛嘶心裂腑地呼應,丁一才覺膽寒,回到蘇魯馬益連忙問王振到底怎麼回事?

“那些道士,平日裡騙那信男信女的財物,手段那裡會少?”王振不以爲然地笑着說道,“只是看着如晉你不端架子,又講理,他們便來個君子可以欺以方罷了!爲叔和他們說了,他們二十人,這爪哇今年過年,要是沒有二千在冊的信徒,就不必他們當道士了,教他們都去勢了,歸到小曹手下,好好去忠國府裡侍候便是;若是滿了二千,不滿一萬,便是企圖賣國求榮,便把他們在華夏的家人裡,挑個男丁出來,替罪殺了,明年再無起色,便族誅。”

丁一聽着真不知道怎麼開口,過了好半晌才說道:“世叔,你這般料理,不合律法啊……”

“彼等一開始也是如此說的,可咱家辦事,只知爲着皇帝,爲着朝廷,爲着大明,律法?駙馬都尉犯事,該下詔獄便也是要下的!”王振得意地說道,“咱家只問彼等‘律法?尋兩個積年老吏,要什麼罪名整不出來?’彼等聽着,便不教再嚼老婆舌頭,老老實實去辦差了,如晉,你便是心太善……”

於是丁一除了苦笑了,便再也無話可說,不過等到第二日,便以這邊事情已上軌道爲由,教王振回淡馬錫頤養。說是若有什麼辦不妥當的,再請世叔出山云云,派船把王振送了回淡馬錫去。讓他這麼弄下去,別在爪哇也逼出一個黃蕭養還是侯大苟,那真就是不可收拾了。

到了正統十四年的十二月,蘇魯馬益、廝村、杜板和滿者伯夷,基本是算安定了下來,而且這幾處都起了書院,不是容城書院的分院,專門教授道德文章的華夏書院,丁一派人去華夏,把不第的秋風鈍秀才請了過來,本來是沒幾人願意來的,奈何丁一許下了條件,說是學生過了漢語等級考試,就給他們一個官身,不是這海外番邦的官,而是大明四海大都督府裡的實職,他們考到鬍子發白是爲什麼?不就是要當官麼!

聽着一期五年就能回來,華夏百姓之中,丁某人的信用還是很好的,於是報名的秀才衆多,前後怕有數百人,連舉人也有兩個,這兩位倒不是爲了做官,而是聽着教化狄夷,覺得是個立功、立德、立言三不朽的機會啊,爲着理想而來的。

“我討厭這樣的日子。”丁一再一次下到蘇魯馬益邊上的村子,和寶格力比試射箭之後,長嘆了一聲音這麼說道,“我真的不喜歡過這樣的日子,我喜歡殺人,我喜歡聞着硝煙的味道,我喜歡騎着戰馬飛馳……”

寶格力取下弓弦盤好了,聽着也悶聲悶氣地說道:“是啊、是啊!好無趣,這裡的婆娘又黑又瘦,寶格力都怕一壓上去把她們壓死了,先生,快帶寶格力去殺人吧!”

丁一接過曹吉祥遞來的衣服披上,拍了拍寶格力的肩膀:“好好訓練,郭勁是個好兵……我看也差不多了,過了年,爭取這邊七個營都列裝上景泰三年式的步槍,然後咱們就該去巴格達轉轉……嗯,你還沒娶妻吧?等到北歐,給你找個大洋馬做媳婦,那說不好比你個還高!”

寶格力高興地摸着腦袋笑了起來,這時就有快馬從村外馳來,看着那騎兵帽上彆着的紅色羽毛,丁一麻利穿好衣服,只怕這是出了大事了。

第9章 風*流*眼(二十二)第4章 萬山在握(八)第4章 雲遠承宣布政使司(九)第5章 君臨(四)第6章 傷別離(十三)第5章 忠義無雙(十七)第7章 猙獰(十)丁一的奮鬥二十一第65章 更有強中手(十)第3章 飛地(四)第1章 風吹海不平(六)第4章 槍在肩(二)第8章 決鬥(十三)第84章 虎脫柙(十)第7章 風蕭蕭(十三)第3章 受降城下月如霜(十一)第4章 新君(十五)第79章 翻雲覆雨(十)第5章 憑陵雜風雨(五)第80章 閒遊獨木橋(十四)第4章 槍在肩(一)第8章 決鬥(十二)第2章 篳路藍縷(六)第5章 忠義無雙(十四)第4章 雲遠承宣布政使司(三十)第57章 更有強中手(二)第9章 獵火照狼山(四)第3章 飛地(四)第110章 血腥序幕(七)第68章 麻煩(五)第12章 洗劍血成川(一)第1章 風吹海不平(十五)第94章 天子賜顏色(六)第3章 飛地(八)第1章 溫柔鄉(三)第1章 督廣西(三)第2章 萬事開頭難(二)第1章 風吹海不平(八)第50章 離別易銷魂(一)第7章 辭京(八)第3章 心如鐵(十一)第4章 雲遠承宣布政使司(二十五)第119章 待從頭(二)第6章 歐洲(十一)第66章 更有強中手(十一)第11章 日久見人心(二)第89章 萬事皆備(八)第5章 忠義無雙(二十三)第84章 虎脫柙(二十)第8章 決鬥(十)第8章 決鬥(四)第73章 把吳鉤看了(六)第99章 天子賜顏色(十一)第1章 風吹海不平(四)第8章 轉進(五)第6章 傷別離(七)丁一的奮鬥十一第84章 虎脫柙(十八)第10章 獵火照狼山(五)第125章 待從頭(八)第8章 萬事開頭難(八)第2章 遠航(二)第1章 督廣西(二十三)第3章 永鎮廣西(十二)第4章 新君(十二)第86章 萬事皆備(五)第4章 萬山在握(六)第82章 雄雞一唱(六)第5章 租界(七)第10章 依紅傍粉憐香玉(十九)第82章 雄雞一唱(八)第10章 依紅傍粉憐香玉(十三)第1章 入埃及(十五)第9章 風*流*眼(二)第3章 退婚(一)第61章 工欲善其事(十一)第6章 傷別離(七)第112章 血腥序幕(九)第5章 君臨(十六)第68章 工欲善其事(十八)第7章 風蕭蕭(九)第5章 忠義無雙(八)第83章 其血玄黃(一)第4章 萬山在握(一)第10章 依紅傍粉憐香玉(八)第4章 雲遠承宣布政使司(五)第4章 萬山在握(五)第81章 爪牙已初成(九)第6章 歐洲(八)第105章 天子賜顏色(十七)第8章 轉進(十三)第6章 歐洲(十)第7章 風蕭蕭(二十)第82章 雄雞一唱(五)第11章 日久見人心(二)第69章 工欲善其事(十九)第30章 或言堯幽囚(三)第2章 定埃及(二)第62章 交易(六)第86章 萬事皆備(五)
第9章 風*流*眼(二十二)第4章 萬山在握(八)第4章 雲遠承宣布政使司(九)第5章 君臨(四)第6章 傷別離(十三)第5章 忠義無雙(十七)第7章 猙獰(十)丁一的奮鬥二十一第65章 更有強中手(十)第3章 飛地(四)第1章 風吹海不平(六)第4章 槍在肩(二)第8章 決鬥(十三)第84章 虎脫柙(十)第7章 風蕭蕭(十三)第3章 受降城下月如霜(十一)第4章 新君(十五)第79章 翻雲覆雨(十)第5章 憑陵雜風雨(五)第80章 閒遊獨木橋(十四)第4章 槍在肩(一)第8章 決鬥(十二)第2章 篳路藍縷(六)第5章 忠義無雙(十四)第4章 雲遠承宣布政使司(三十)第57章 更有強中手(二)第9章 獵火照狼山(四)第3章 飛地(四)第110章 血腥序幕(七)第68章 麻煩(五)第12章 洗劍血成川(一)第1章 風吹海不平(十五)第94章 天子賜顏色(六)第3章 飛地(八)第1章 溫柔鄉(三)第1章 督廣西(三)第2章 萬事開頭難(二)第1章 風吹海不平(八)第50章 離別易銷魂(一)第7章 辭京(八)第3章 心如鐵(十一)第4章 雲遠承宣布政使司(二十五)第119章 待從頭(二)第6章 歐洲(十一)第66章 更有強中手(十一)第11章 日久見人心(二)第89章 萬事皆備(八)第5章 忠義無雙(二十三)第84章 虎脫柙(二十)第8章 決鬥(十)第8章 決鬥(四)第73章 把吳鉤看了(六)第99章 天子賜顏色(十一)第1章 風吹海不平(四)第8章 轉進(五)第6章 傷別離(七)丁一的奮鬥十一第84章 虎脫柙(十八)第10章 獵火照狼山(五)第125章 待從頭(八)第8章 萬事開頭難(八)第2章 遠航(二)第1章 督廣西(二十三)第3章 永鎮廣西(十二)第4章 新君(十二)第86章 萬事皆備(五)第4章 萬山在握(六)第82章 雄雞一唱(六)第5章 租界(七)第10章 依紅傍粉憐香玉(十九)第82章 雄雞一唱(八)第10章 依紅傍粉憐香玉(十三)第1章 入埃及(十五)第9章 風*流*眼(二)第3章 退婚(一)第61章 工欲善其事(十一)第6章 傷別離(七)第112章 血腥序幕(九)第5章 君臨(十六)第68章 工欲善其事(十八)第7章 風蕭蕭(九)第5章 忠義無雙(八)第83章 其血玄黃(一)第4章 萬山在握(一)第10章 依紅傍粉憐香玉(八)第4章 雲遠承宣布政使司(五)第4章 萬山在握(五)第81章 爪牙已初成(九)第6章 歐洲(八)第105章 天子賜顏色(十七)第8章 轉進(十三)第6章 歐洲(十)第7章 風蕭蕭(二十)第82章 雄雞一唱(五)第11章 日久見人心(二)第69章 工欲善其事(十九)第30章 或言堯幽囚(三)第2章 定埃及(二)第62章 交易(六)第86章 萬事皆備(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