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君臨(四)

其實張懋完全可以問一句:“憑什麼?”因爲無論丁一現在身上哪個銜頭或是職務,都絕對沒有權力可以下達這樣的命令。¤但他沒有問爲什麼,連質疑一聲都沒有,大約所謂積威之下,便是如此了。

作爲接受命令的一方,陳三也根本沒有去問,一無兵部公文,二無皇帝旨意,他陳某人憑什麼,去接管在京師駐紮的部隊?或者對於陳三來說,丁一的交代,就是憑據,當年在關外,也是丁一的交代,他便接管了都音部落,然後建立起現時的大明第三師。

第二日一早,陳三帶着警衛、揣着丁一寫的手令,到了大明第二師的營盤,得了前頭警衛通報的師一級軍官已出轅門來迎接。陳三把丁一寫的手令給彼等看了,又教這些副師長、參謀長等等一應人員,於手令上籤了名,表示已經看過並無異議。

“吉達,你把這手令送回給先生。”陳三對着隨他前來的吉達吩咐了一句,便是師一級軍官的擁簇之下,進入了第二師的營盤。畢竟是楊守隨練過幾年的兵,儘管張懋接手之後,不論訓練還是紀律都鬆弛了許多,但所謂底子還在,一路策馬緩行,倒是還看得過去。

“七日之後,全師專業科目考覈,良好以下標準者,按兩種辦法處理:合格者,派遣到兩廣、關外、雲遠人武系統就職;不合格者,一律以瀆職罪提出公訴!作弊者,斬!”陳三可不是丁一,有什麼不忍心之類的說法。或許是在關外十多年的歲月。讓他更習慣於這種鐵血無情的管理方式。

而那些軍官,下意識地在馬上挺起了腰桿:“是。長官!”

陳三點了點頭道:“很好,參謀長現在就到金魚衚衕找先生報到。”

“是。長官!”參謀長壓根也不敢多問一句的,這位可不是楊守隨那溫潤如玉的性子。

陳三對他道:“出發。午時之前不能趕赴,自裁吧。”

然後陳三又指着跟隨他前來的年輕軍官,暫攝第二師參謀長職務。

“各專業訓練計劃、合練計劃,兵員體能測試表、裝配檢驗保養情況……”陳三身邊的軍官,是跟着他的關外的數年的。此時聽着陳三的授命,在馬上舉手行禮之後,便有條不紊一項項地念了出來,然後對那第二師的師部軍官說道:“半個時辰內。送到參謀部來。”

一切井然有秩的進行着,沒有半丁點的騷動和混亂,如果說什麼叫老底子部隊?大約這就是區別了。

而奉天殿上,張懋則遞上了養病的摺子,並推薦陳三作爲自己養病期間,暫掌京營的人選。

朱見深坐在龍椅上,需要深呼一口氣,來平息自己的憤怒。

要知道這種事交付給誰,是皇帝的信任。如果張懋真的病了。那麼也應該私底下先跟朱見深去溝通好了,然後再由朱見深自己去定奪。而絕對不是這麼在奉天殿上,遞了奏摺挑明出來講。

“留中吧。”朱見深的語氣也有點冷了,他當然不可能在這時馬上就表態同意或不同意。

就後世錄用個小區保安。還得面試完檢查一下身體吧?

別說這還是掌管京營的大人物!

但丁一卻就出班道:“彼抱恙,無能視事,京營有事問於誰?還請皇帝儘快抉擇纔是!或陳三不合上意。則另擇人員管理,卻不可拖而不決。”

在京師的軍隊。總不可能無人管理吧?所以丁一的逼問,倒是合情合理。閣臣聽着。也紛紛點頭,李賢和王翱等人,出班啓奏:“靖海郡王言之甚是,臣等附議!”

朱見深很想拍案而起,高聲吼一句:“不如汝等自議之便是了?”

但他不敢,因爲要撩擔子,要這麼嘲諷臉,得有資本,得有別人不敢回嗆的資本。

就象丁一的辭職一樣,不論他是真要辭,還是假要辭都好,絕對沒人敢順水推舟,讓他就這麼辭了去的。民間士大夫階層也好,百姓也好,都在等着打仗發戰爭財,組織好船隊,想跟在大明艦隊後面去做人口販賣生意的;想把家裡餵雞的破瓷盆,洗乾淨了帶去西方,看能不能尋着傻子忽悠回來錢的;準備了大量茶磚,想去做正常貿易的;加入工業革命進程之後,生產力過剩,大量棉布堆積,想着借船堅炮利的威勢,去作傾銷的……

就是戶部這邊,也準備好了銀兩物資,要是發上一筆的,讓丁一走?誰敢讓他走?

他要走了,叫誰去領兵打仗?換個人來主持這戰事,朝廷和民間,誰敢當着穩贏的事來看?

朱見深沒這種底氣,錢太后還活得好好的,他要敢撩擔子,英宗留下的小孩,那是一大羣,找三個腿的蛤蟆難,他這一輩人,要找個出來繼承皇位的,可真是隨手一抓就是一大把啊!

“朕親政日短,不若皇叔能者多勞,暫攝其職?”朱見深這算是沒有辦法的辦法了。

他對於丁一,至少現在來說,並不見得就有強烈要把丁一除去的想法,更多的是想自己當家作主的念頭。但他又覺得,丁一不可能會害他,畢竟從小到大,丁一可以說,一直都是他最堅實的後盾了。

可是丁一很顯然並沒打算按着朱見深的意思走,他聽了很明確地拒絕:“臣雖方過而立,然心神傷損頗大,先前乞還骸骨,便是覺諸多事體,操持起來頗有些吃力,着實不敢有負君恩,還請皇帝另行擇賢爲是。”

丁一怎麼可能去頂張懋的職位?這也太扯了,難道把弟子擼掉,爲了自己上?

“交付部議吧!”朱見深覺得頭痛得要緊,只好匆匆撩下這麼一句,然後就示意邊上懷恩太監,準備退朝了。

本來,把握京營這樣的事,是皇帝任用親信的地方,不太可能由部閣去議定的,但他此時又沒有什麼好的辦法,所以就撩出這麼一句了。

只不過李賢卻就沉聲問道:“聖上,可是今後掌握京營兵馬的勳貴,便由部閣議定?”

朱見深聽着一激靈,剛剛想站起來的身子,又重新坐了下去,搖頭道:“非也,朕的意思,嗯,是便由安西大都督府,大都督同知陳三,暫攝京營,這名義由部閣去議定便好。”

“臣遵旨。”李賢應了,退入班列之中。

朱見深卻是嚇出一身冷汗來。

不論他對於陳三接任這個位置,是如何的不爽,畢竟也只是一口氣。

第五師和第二師出了這樣的事情,可見張懋的管理水平,是有很大問題的,換人來視事,也是情理之中的。只不過他主要是不爽丁一似乎把一切都安排好了,逼得他不得不就範一樣的感覺!

但李賢剛纔那句,就不是爽不爽的事了。

一旦失言應下來,可真的就是無法收拾的事情。

因爲這事部議倒罷了,如果被整治成以後都由部議,那皇權上就很明顯被削弱了極大的一部分,到時真的出了皇城,就不關皇帝什麼事了!如果真如李賢所請,這樣下去,只怕不用多久,就真的弄成了議會立憲制,這大明天子,就在皇城裡好好去當吉祥物吧。

關鍵時刻,朱見深倒還是拎得清的。

相權與皇權之爭,於大明朝,從來就沒有停止過。

不過下得了朝,李賢卻就對丁一說道:“如晉,雖說舉賢不避內,但這樣着實是不太妥當的。”

“容城書院,本部、京師分院、廣州分院、梧州分院,每年招收學子,每處皆以千人論,大兄,再過五年,只怕得中舉人者,十有一二,便是書院出身的弟子;再過十年,恐怕進士之中,十有一二,便是容城書院的學生,到時候,我是當薦還是不當薦?”

丁一微笑着這麼答道。

這就是華夏本土,此時的現狀。

事實上八股只不過是一種文章的結構方式,當丁一自己考上探花以後,他對這門功課也有了很深的體會,比如在破題方面,丁一就提出了“名爲搭題,實爲射覆”就是猜謎,直接把搭截題目,讓學生當成謎語來猜。

並且丁一也用他自己的力量,開始慢慢地影響着士林,比如說,上一科的春闈裡,就開始要求用標點了。而論海外局勢,安民駐兵策論,是從上兩科的春闈裡就添加的策論。

現在從書院出身的進士,這十年以來,已經有兩人,雖然都是三甲,但畢竟也是開始作爲一股新生力量,擠了入來。

李賢當然知道丁一併沒有誇張,只怕還是收斂着、保守着地這麼說。

因爲很明顯,書院的識字優勢太恐怖了,一年就是幾千人,八股有八股的課目,治世有治匯的科目,更有數學、天文、地理等等,出來的學子,就算不能爲官,也足爲吏;就算不能中舉,拿個秀才也絕無問題。

“爺爺請皇叔、首輔入宮。”這時卻有小內侍追了上來,傳達朱見深的旨意,是要教丁一和李賢去乾清宮。丁一和李賢對望了一眼,一時兩人倒真推斷不出,朱見深到底有什麼事,又要急急派人來請?(

第39章 尺土是漢天(六)第2章 拯救兩廣總督(十九)第5章 君臨(七)第120章 待從頭(三)第50章 破家(二)第4章 萬山在握(十六)第84章 虎脫押(二)第1章 舊部(四)第4章 出印度洋(六)第2章 明敕星馳封寶劍(八)第10章 依紅傍粉憐香玉(十)第3章 永鎮廣西(二十八)第33章 收徒(一)第4章 雲遠承宣布政使司(九)第8章 決鬥(六)第9章 風*流*眼(五)第45章 幽懷恨無句(十五)第84章 虎脫柙(七)第2章 定埃及(六)第3章 永鎮廣西(十六)第5章 君臨(二)第81章 爪牙已初成(十九)第43章 教看風雲手(四)第35章 幽懷恨無句(五)第10章 依紅傍粉憐香玉(十八)第70章 把吳鉤看了(三)第1章 溫柔鄉(一)第90章 萬事皆備(九)第3章 飛地(十二)第103章 天子賜顏色(十五)第1章 入埃及(七)第11章 日久見人心(十)第3章 永鎮廣西(二十三)第104章 天子賜顏色(十六)第84章 虎脫柙(十六)第5章 租界二第6章 歐洲(六)第83章 其血玄黃(十七)第80章 閒遊獨木橋(十三)第1章 督廣西(二十二)第4章 雲遠承宣布政使司(二十三)第3章 立儲(十九)第3章 受降城下月如霜(十四)第8章 決鬥(二十四)第1章 風吹海不平(十八)第9章 風*流*眼(七)第5章 奪門(十六)第3章 爪哇(七)第1章 溫柔鄉(三)第1章 風吹海不平(六)丁一的奮鬥十九第2章 拯救兩廣總督(二)第5章 君臨(十三)第102章 只待東風(六)第2章 定埃及(十二)第21章 欺主(二)第1章 伴君如虎(九)第3章 立儲(九)第49章 幽懷恨無句(十九)第3章 飛地(六)第5章 奪門(十三)第84章 虎脫柙(八)第3章 立儲(九)第2章 遠航(十四)第1章 風吹海不平(十三)第16章 江山萬里煙(六)第5章 奪門(九)第2章 拯救兩廣總督(十一)第5章 忠義無雙(二十三)第11章 威脅(一)第3章 永鎮廣西(九)第85章 萬事皆備(四)第5章 租界(四)第10章 依紅傍粉憐香玉(十)第2章 篳路藍縷(三)第91章 萬事皆備(十)第4章 萬山在握(十九)第1章 伴君如虎(一)第2章 定埃及(三)第67章 麻煩(四)第69章 把吳鉤看了(二)第4章 雲遠承宣布政使司(十七)第10章 依紅傍粉憐香玉(十八)第71章 翻雲覆雨(二)第2章 憑陵雜風雨(二)第11章 日久見人心(一)第9章 風*流*眼(二十二)第2章 拯救兩廣總督(十二)第9章 風*流*眼(九)第2章 定埃及(二十)第43章 暗涌(一)第3章 飛地(六)第81章 爪牙已初成(十六)第82章 雄雞一唱(二)第3章 爪哇(一)第8章 決鬥(十一)丁一的奮鬥三十第49章 教看風雲手(十)第2章 篳路藍縷(十)第125章 待從頭(八)
第39章 尺土是漢天(六)第2章 拯救兩廣總督(十九)第5章 君臨(七)第120章 待從頭(三)第50章 破家(二)第4章 萬山在握(十六)第84章 虎脫押(二)第1章 舊部(四)第4章 出印度洋(六)第2章 明敕星馳封寶劍(八)第10章 依紅傍粉憐香玉(十)第3章 永鎮廣西(二十八)第33章 收徒(一)第4章 雲遠承宣布政使司(九)第8章 決鬥(六)第9章 風*流*眼(五)第45章 幽懷恨無句(十五)第84章 虎脫柙(七)第2章 定埃及(六)第3章 永鎮廣西(十六)第5章 君臨(二)第81章 爪牙已初成(十九)第43章 教看風雲手(四)第35章 幽懷恨無句(五)第10章 依紅傍粉憐香玉(十八)第70章 把吳鉤看了(三)第1章 溫柔鄉(一)第90章 萬事皆備(九)第3章 飛地(十二)第103章 天子賜顏色(十五)第1章 入埃及(七)第11章 日久見人心(十)第3章 永鎮廣西(二十三)第104章 天子賜顏色(十六)第84章 虎脫柙(十六)第5章 租界二第6章 歐洲(六)第83章 其血玄黃(十七)第80章 閒遊獨木橋(十三)第1章 督廣西(二十二)第4章 雲遠承宣布政使司(二十三)第3章 立儲(十九)第3章 受降城下月如霜(十四)第8章 決鬥(二十四)第1章 風吹海不平(十八)第9章 風*流*眼(七)第5章 奪門(十六)第3章 爪哇(七)第1章 溫柔鄉(三)第1章 風吹海不平(六)丁一的奮鬥十九第2章 拯救兩廣總督(二)第5章 君臨(十三)第102章 只待東風(六)第2章 定埃及(十二)第21章 欺主(二)第1章 伴君如虎(九)第3章 立儲(九)第49章 幽懷恨無句(十九)第3章 飛地(六)第5章 奪門(十三)第84章 虎脫柙(八)第3章 立儲(九)第2章 遠航(十四)第1章 風吹海不平(十三)第16章 江山萬里煙(六)第5章 奪門(九)第2章 拯救兩廣總督(十一)第5章 忠義無雙(二十三)第11章 威脅(一)第3章 永鎮廣西(九)第85章 萬事皆備(四)第5章 租界(四)第10章 依紅傍粉憐香玉(十)第2章 篳路藍縷(三)第91章 萬事皆備(十)第4章 萬山在握(十九)第1章 伴君如虎(一)第2章 定埃及(三)第67章 麻煩(四)第69章 把吳鉤看了(二)第4章 雲遠承宣布政使司(十七)第10章 依紅傍粉憐香玉(十八)第71章 翻雲覆雨(二)第2章 憑陵雜風雨(二)第11章 日久見人心(一)第9章 風*流*眼(二十二)第2章 拯救兩廣總督(十二)第9章 風*流*眼(九)第2章 定埃及(二十)第43章 暗涌(一)第3章 飛地(六)第81章 爪牙已初成(十六)第82章 雄雞一唱(二)第3章 爪哇(一)第8章 決鬥(十一)丁一的奮鬥三十第49章 教看風雲手(十)第2章 篳路藍縷(十)第125章 待從頭(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