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七章:還鄉

抵達虢若縣時,進城,陳唐表明身份。自是受到一番接待,隨後驛站方面,安排了一輛馬車,負責送陳唐返回潘州府。

這個,屬於額外的福利待遇。

作爲朝廷的一個下屬基礎機構,驛站平常也就向公務人員提供些湯水吃食,住宿而已。而不管吃住,條件都好不到哪裡去,所以有錢的,大都選擇自理。至於派送馬車業務,這次主要是看在“探花”面子上,要做個人情。

車子陳舊,拉車的也是匹老馬,走得不快。

不過陳唐已經很滿足,他囊中羞澀,只能靠驛站這條路線回家。坐在車上,也能好好休養一番,想些事情。

在法元寺內,與燕還丹一席話,瞭解清楚到《善養經》的來龍去脈,以及亡父的一些事情。心中諸多疑團,得到解釋。

燕還丹說,其與陳父,一同得到兩套玄奧法門:一爲《善養經》,一爲《道典真經》。如此機緣,堪稱逆天。

當然,陳父也因此付出了生命的代價。

兩套功法,孰優孰劣,難以比較。燕還丹爲道士出身,選擇《道典真經》合情合理。

雖然他說在修煉此經前,並沒有多大本事。但對於這個說法,陳唐卻不信,認爲大鬍子自謙。

如果只得不入流的三腳貓功夫,能有實力闖入凶地,並獲得機緣?

別說笑了。

同理,那時候的陳父,想必也是練武有了幾分火候。只不過當其時的陳唐年幼,對此一無所知罷了。

燕還丹本爲高手,練成《道典真經》後,自然更勝一籌,所以纔敢進入陰司,找宋司命報仇。不料遭了算計,身陷囹圄。他之所以能支撐十多年,主要是靠着《道典真經》。

對於此經,燕還丹並未多說,陳唐自也不好打聽。不過觀察一番下來,陳唐有所發現,猜測那經文載體,有可能是一件衣甲之類的事物,被燕還丹穿在了身上。

又或者,直接煉化,練進了體內,已與血肉融合……

後者的可能性,更大。

《善養經》是劍匣與觀想圖配套;《道典真經》是衣甲與飛劍搭配?

陳唐本來要邀請燕還丹一同到潘州去,然後好好討教一番,然而燕還丹直接拒絕了。也許他真得有很多事情要去處理;也許,他可能過意不去,一時間,難以找到與陳唐相處的合適方式,覺得很不習慣。

像大鬍子這般的人,本就言語不多,被困十多年後,性情肯定更加孤僻。

當年燕還丹應該是受了陳父的臨終託付,要照顧這對孤兒寡母。無奈報仇不成,遭遇變故,致使無法完成諾言。如今面對陳唐,自是心懷愧疚。

更不用說,他之所以能從陰陽幽冥樹上脫身,還是靠着陳唐這位子侄相救。

如此一來,這心裡就更不好受了。

陳唐是讀過《心理學》的人,對此多有探討研究,是以沒有多說什麼,先讓燕還丹一個人離去,好好靜靜。

《道典真經》是大鬍子的機緣,陳唐的機緣則是《善養經》。現在陳唐的實力比起燕還丹來,相差甚遠,但並不代表《善養經》不好,他才修煉多久?

本來就是不同體系與特點的兩門功法。

燕還丹是高人,又是自家長輩,陳唐當然不會客氣,抓緊時間向其請教解惑。但一番交談下來,並沒有獲悉太多的東西。

關於朝廷,關於妖魔,關於邪祟,其實在此之前,陳唐已經瞭解到不少訊息。至於更高層次的存在,本就限於極小的一個圈子裡,哪怕燕還丹,也知之不詳。

另外,他可是被困陰司十數年的了!

等於坐了十四、五年的牢獄,外界諸多變幻,早已滄海桑田,就連皇帝駕崩都不知道呢。

在這方面,陳唐反而能當他的“老師”。

總而言之,順利救得燕還丹出來,便了卻一樁心事,可以一身輕鬆地還鄉回家。陳唐心裡,也不會想着從此以後,便有一座大靠山,可以橫行無忌了。

由此至終,他都喜歡靠自己。

趕車的車伕姓“劉”,年約五旬,是個話癆——也許他見坐在車上的,是位探花郎,所以才特別多話,一有機會,便找出些話題來。主要內容是說驛站的勞累,以及他家庭的狀況,兒女不爭氣,當不上體面人什麼的。

反正言語之間,都表達着一個意思:希望遇到貴人,拉他一把。

大多時候,陳唐都選擇當個聽衆。他理解車伕的意思,只是,他雖然是個探花郎,但還沒有多少能力當貴人。

很多人都有一個誤解,覺得只要考到功名了,便會立刻飛黃騰達,笑傲天下。

但其實,功名僅僅是一塊敲門磚而已。帶來最大的光環效果,是關乎名頭上的,顯得“虛”。真正的考驗,是開門之後,踏上的仕途,那纔是實權。

然而仕途險惡,不知有多少風波,稍不小心,便會翻船人亡。

在人類社會的發展史上,官本位是一個傳承千年的體制,此中觀念早已深入人心,融合到每一滴血液裡頭。

試問天下,誰不想當官?

不少文人大家,做着厭煩官場的詩句,但骨子裡頭,還是渴望出仕當官,而且當大官。王維寄情山水,但他本身的官就不小;詩仙諸多奔波,不斷獻詩,也是爲了能當官……

有個雞湯,說越有錢的人,越喜歡說錢就是個數字符號,毫無意義。

這般雞湯,喝多了會死人的。

陳唐的性格,對於官場不熱衷,但有官做,卻也不會推卻。畢竟還得靠此來養官氣,而且官位本身,就代表了權力。他考中探花,功名有了保證,一個官位跑不了。但需要等待一段時間,順利的話,大概到六、七月份,便會有委任下來。

在殷國,當官有個避嫌規則,不能在本地,而是派遣到外地去。換句話說,陳唐當官的話,就不會留在潘州了。

對此他不在乎,換個地方環境,正合心意。

一路無話,這一日中午時分,馬車安然進入潘州府,來到翰墨街上。

陳唐一下車,就發現有狀況。

感謝書友“阿賴格里”“天導行”“大陸嚮往海洋”“5469”的慷慨打賞!

第三百九十五章:做事第一百七十一章:對賭第兩百八十三章:殺招第三百四十九章:招募第四章:瘀傷第一百八十四章:宗卷第兩百章:夜訪第兩百八十六章:女鬼第三百七十八章:再破第三百零七章:外出第二十八章:借閱第一百二十七章:服輸(求訂閱)第四百三十章:平定第四百三十三章:文成第一百五十章:捉姦第兩百零八章:影響第三十八章:靈異第三百八十八章:危機第一百九十二章:降妖第七十六章:隱身第三百三十一章:修補第九十三章:文氣第一百八十六章:不速第四百二十章:鬼門第一百二十七章:服輸(求訂閱)第四百五十四章:小心第兩百四十二章:飄零第兩百一十章:口占第三百一十六章:欽差第一百零一章:遠行第兩百八十四章:放羊第兩百五十三章:吸氣第三百九十六章:傳言第三百二十九章:入城第兩百一十七章:瘋子第二十三章:鉅款第三百二十章:夜話第四百四十三章:釋疑第一百六十六章:寺廟第一百五十三章:雪災第兩百七十四章:冤枉第三百零九章:交易第兩百四十九章:破釜第十一章:報應第三百三十三章:堵門第兩百九十八章:審問第八十章:打砸第六十二章:黑毛第一百二十七章:服輸(求訂閱)第一百八十二章:難題第四十三章:發作第三百八十章:急迫第兩百八十三章:殺招第一百零七章:可惡第三百七十八章:陰鬼第三百四十一章:圈套第兩百四十章:必殺第一百四十章:考試第三百六十三章:春蟬第四章:瘀傷第一百七十六章:行走第兩百八十二章:真假第一百八十四章:宗卷第三百四十九章:招募第兩百四十五章:怪物第四百三十六章:密謀第九十四章:公子第三百五十九章:解決第四百五十五章:要求第兩百零三章:擺脫第兩百八十一章:撲殺第四十九章:繳獲第九章:標準第四百四十三章:釋疑第一百五十一章:無頭第兩百五十七章:高手第一百九十三章:妖道第三百零八章:賣身第九十七章:善後第六十八章:驚雷第一百五十九章:吞氣第三百四十五章:招攬第一百八十九章:搜查第三百八十九章:來人第三十八章:靈異第兩百三十章:現場第三百三十五章:異寶第一百零六章:斷頭第兩百七十三章:牢獄第四百一十章:斬首第兩百七十八章:來到第四百零八章:出事第兩百七十一章:身份(爲蘿蔔掌門加更)第兩百八十七章:授首第一百四十二章:壓力第七十二章:讀書第十章:秘笈第四百零七章:兵亂第一百七十章:舉人第一百四十三章:散場(祝中秋快樂)
第三百九十五章:做事第一百七十一章:對賭第兩百八十三章:殺招第三百四十九章:招募第四章:瘀傷第一百八十四章:宗卷第兩百章:夜訪第兩百八十六章:女鬼第三百七十八章:再破第三百零七章:外出第二十八章:借閱第一百二十七章:服輸(求訂閱)第四百三十章:平定第四百三十三章:文成第一百五十章:捉姦第兩百零八章:影響第三十八章:靈異第三百八十八章:危機第一百九十二章:降妖第七十六章:隱身第三百三十一章:修補第九十三章:文氣第一百八十六章:不速第四百二十章:鬼門第一百二十七章:服輸(求訂閱)第四百五十四章:小心第兩百四十二章:飄零第兩百一十章:口占第三百一十六章:欽差第一百零一章:遠行第兩百八十四章:放羊第兩百五十三章:吸氣第三百九十六章:傳言第三百二十九章:入城第兩百一十七章:瘋子第二十三章:鉅款第三百二十章:夜話第四百四十三章:釋疑第一百六十六章:寺廟第一百五十三章:雪災第兩百七十四章:冤枉第三百零九章:交易第兩百四十九章:破釜第十一章:報應第三百三十三章:堵門第兩百九十八章:審問第八十章:打砸第六十二章:黑毛第一百二十七章:服輸(求訂閱)第一百八十二章:難題第四十三章:發作第三百八十章:急迫第兩百八十三章:殺招第一百零七章:可惡第三百七十八章:陰鬼第三百四十一章:圈套第兩百四十章:必殺第一百四十章:考試第三百六十三章:春蟬第四章:瘀傷第一百七十六章:行走第兩百八十二章:真假第一百八十四章:宗卷第三百四十九章:招募第兩百四十五章:怪物第四百三十六章:密謀第九十四章:公子第三百五十九章:解決第四百五十五章:要求第兩百零三章:擺脫第兩百八十一章:撲殺第四十九章:繳獲第九章:標準第四百四十三章:釋疑第一百五十一章:無頭第兩百五十七章:高手第一百九十三章:妖道第三百零八章:賣身第九十七章:善後第六十八章:驚雷第一百五十九章:吞氣第三百四十五章:招攬第一百八十九章:搜查第三百八十九章:來人第三十八章:靈異第兩百三十章:現場第三百三十五章:異寶第一百零六章:斷頭第兩百七十三章:牢獄第四百一十章:斬首第兩百七十八章:來到第四百零八章:出事第兩百七十一章:身份(爲蘿蔔掌門加更)第兩百八十七章:授首第一百四十二章:壓力第七十二章:讀書第十章:秘笈第四百零七章:兵亂第一百七十章:舉人第一百四十三章:散場(祝中秋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