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回 謙謝掌門 情緣難斬斷 難收覆水 恨意朱全消

耿紹南看師父危急,驚叫一聲,正想拉虞新城搶出,只見紅雲道人退後兩步,巳脫了險。原來紅雲劍法雖非玉羅剎之敵,但功力頗高,危急之際,急運內力將玉羅剎的劍一黏,稍微消了來勢,就立刻拍劍退身,吁了口氣。

玉羅剎微笑道:“咱們鬥了一百來招,未見勝負。我看這筆債一筆勾消了吧,咱們不必鬥了。”玉羅剎這是看在卓一航面上,才如此說法,爲紅雲道人留點面子.那知紅雲道人已鬥得昏頭昏腦,在徒弟面前,戰一個小輩不下,那肯幹休?聽了這話,更是如火添油,鐵青着面,咬實牙根,唰的一劍,又向玉羅剎刺去!

玉羅剎秀眉一挑,冷笑道:“哈,你還要鬥?”劍鋒一偏,戳他右側,這一招又是武當派的劍法,名爲“白鶴啄魚”,按說紅雲剛纔吃了大虧,應該警醒,急忙退守爲是。不料紅雲在本門劍法上沉浸了幾十寒暑,心劍合一,已成習慣,一見玉羅剎使的是本門劍法,不知不覺又搶到外門,橫劍一封,使了一招“橫江截鬥”,玉羅剎反手一劍,劍勢一轉,只聽得“叮噹”一聲,紅雲道人的劍,頓時脫手飛出。

黃葉道人急極,推卓一航道:“你還不出去!”說時遲,那時快,虞新城和幾個同門已紛紛搶出。卓一航亡魂失魄,慌忙拔劍上前,只聽得一陣金鐵交鳴之聲,玉羅剎白衣飄飄,左穿有插,片刻之間,五個武當弟子,手中長劍全都脫手飛去“還有一個耿紹南剛纔爲了救師,不顧生死,那知出去之後,給玉羅剎雙眼一瞪,猛然一震,勇氣全消,竟然不敢交鋒,伏地一滾,直滾到牆角方纔停止。

紅雲道人見一衆弟子如此狼狽,火紅了眼,在地下撿起一把長劍,向玉羅剎又是一劍,玉羅剎冷冷笑道:“待你的徒弟再撿起劍來也還不遲!”紅雲道人眨眼之間疾攻三劍,玉羅剎橫劍一封,突然轉鋒下戳,疾如閃電。卓一航這時恰好趕到,手軟腳軟,見師叔危急,沒奈何一劍刺出,玉羅剎叫道:“你好!”忽然尖叫一聲,把劍一撒,掉在地上,向後倒縱丈許,手臂上白衣已現血跡!

玉羅剎原是個好強爭勝的人,所以初鬥紅雲之時,雖然礙於卓一航情份,想讓紅雲道人一招半招,但見紅雲咄咄迫人,一時動了脾氣,鬥到酣時,那還肯讓?到勝了紅雲,又奪了武當衆弟子的兵刃之後,這才猛然後悔,不知這局殘棋如何收擡?所以到了卓一航揮劍來時,她故意讓紅雲的劍鋒,輕輕擦過手臂,裝出負傷敗逃!

紅雲道人倒反吃了一駕,見玉羅剎棄劍敗逃,幾疑是夢!挺着長劍,竟然不敢追去,就在這時,忽聽得鐵飛龍一聲大吼,黃葉道人嘶聲叫喚!

原來在卓一航奔出之後,黃葉道人耳聽斷金戛玉之聲,眼見門人狼狽之狀,又見卓一航腳步踉蹌,顯然遠非玉羅剎之敵:這時再由不得黃葉道人矜持,雙臂一振,急忙飛掠上去。這邊廂黃葉道人身形一起,那邊廂鐵飛龍袍袖一拂,也如大雁飛來,兩人出掌相抵,“蓬”的一聲,各給震退,鐵飛龍大吼道:“黃葉道人,你要不要臉?”這時玉羅剎已故意受傷,尖叫後退。黃葉道人心驚動魄,顧不得答鐵飛龍的話,啞聲嘶喚道:“一航,你掛彩了?”他還以爲是卓一航遭了毒手。紅雲道人叫道:“師兄,咱們走吧!”

鐵飛龍引拳欲擊,玉羅剎倚着紫檀香桌,叫道:“爹,女兒和他們打個平手,不必比了!”鐵飛龍道:“這是怎麼個說法?”玉羅剎道:“我承紅雲道長讓了一場,但接戰他們第二代弟子之時,我卻輸了一招,所以只能算是扯平,兩無虧輸。”鐵飛龍道:“既然如此,那麼這筆帳不必算了!黃葉道兄,你們有大事在身,我不留了!”收拳歸座,遽然端荼送客。紅雲道人哭笑不得,黃葉道人知道再鬥下去,絕無好處,只好強抑怒氣,裝出笑容,向鐵飛龍拱手道別。鐵飛龍道:“紫陽道長靈前,代我多多告罪!”黃葉道人道:“那絕忘不了!”卓一航也隨着黃葉道人拱手道別,忽見玉羅剎倚在門邊,似笑非笑。卓一航疾忙轉身,不敢再望。

一行人離開鐵家,紅雲道人面色緊繃,久久不話。黃葉道人和卓一航並轡而行,故意落後,低聲說道:“這玉羅剎劍法奇詭精妙,果然不是徒具虛名,怎麼她倒給你刺了一劍?”卓一航道:“那是三師叔之功。”黃葉道人笑了一笑,道:“我也未必能夠勝她。”卓一航知他不信,面上一紅。黃葉道人又道:“我看她對你倒是手下留情。”卓一航知道師叔已經起疑,只得把和玉羅剎結識的經過,細細說了。黃葉道人聽卓一航說到玉羅剎在華山絕頂惡鬥六魔等事,暗自驚歎,聽了玉羅剎來歷之後,更是駭然。沉吟良久,點了點頭,心想:這女強盜行事倒不尋常,雖是“妖邪”,也還有點正氣。當下說道:“原來她是母狼所乳大,怪不得性子如此之野。只是你是書香子弟,不宜與她混。”卓一航道:“師叔明鑑,弟子其實與她並無私情。”黃葉道人笑道:“但願如此。要不然你這掌門弟子,可要被同門笑話。”卓一航心道:這掌門弟子,我不做也罷。

他們沿着黃河,經潼關而人河南,再自南陽折下,進入湖北,一路上談談講講,倒不寂寞。只是紅雲道人和虞新城耿紹南等,言談之間,對玉羅剎總是充滿敵意。黃葉道人雖然較好,但也是把玉羅剎視爲異端邪派,卓一航暗自慨嘆,嘆人與人間的誤會,真難消除。

行了二十多天,過了老河口,武當山已經在望,武當派道家俗家的各支弟子,已雲集山上,聞得黃葉紅雲接得卓一航歸來,紛紛出來迎接,上到山上,白石道人和青道人也出了道觀相迎。卓一航行禮之後,白石道人帶他人內,瞻仰紫陽道長的遺容。

紫陽道人逝世已有兩月,武當門下爲等卓一航歸來,猶自停棺未葬,紫陽的體用藥物防腐,雖然過了兩月,猶如生前。卓一航揭棺瞻視,不禁大哭暈倒。

過了許久,卓一航悠悠醒轉,只見四個師叔和第二代南北各支的十二個大弟子分列兩旁,面容肅穆。黃葉道人開口說道:“一航,你師父生前對你愛護備至,把平生技藝,全都傳給了你。爲的就是望你能繼承他的遺業,把本派更發揚光大,你知道麼?”卓一航叩首道:“弟子粉身碎骨,亦不足報答先師於萬一。”黃葉道人將他扶起,說道:“那麼你今晚沐浴齋戒,明日舉行大典,由你接任掌門。對本派各支情形,你有不明之處,現在就可問明。”卓一航道:“掌門大任,弟子萬萬不敢擔承。”黃葉道人道:“這是爲何?”卓一航道:“弟子年輕識淺,怎能表率同門。”黃葉道人道:“要光大本門,正要你這樣年輕力壯,有才能有魄力的人擔任。難道你還要推在我們幾個老頭身上嗎?”卓一航看了虞新城一眼,虞新城不待他說話,已先率本支的四大弟子過來參見,開聲說道:“卓賢弟你不必推辭,前任掌門的遺命,誰敢違抗。何況有四位師叔扶你。”虞新城以爲卓一航恐怕同門不服,所以如此說法。其直卓一航卻不是爲此。白石道人也插口道:“一航,你應該想想你師父生前對你的期望。”卓一航環室四顧,見同輩的十二個師兄弟中,確實沒有一個足以擔承大任的人,知道另提人選,也必然不被接受。黃葉道人又迫緊一句道:“你師父不能長久停棺,你若不接掌門之命,令他不能人土,你於心何安。”卓一航哭道:“各位師叔師兄聽稟,弟子身受本門重恩,既有先師之命,自當遵從,無奈弟子尚另有別情,就是要接掌門,也須待三年之後。”黃葉道人問道:“這是爲何?”卓一航道:“弟子受人陷害,現爲朝廷欽犯,若不辯白,如何可接掌門!”黃葉道人吃了一驚,叫卓一航人內,細問根由。

卓一航因爲事片重大,在旅途上同門衆多,恐怕漏,所以未曾向黃葉票告,現在迫於無奈,只得說出。黃葉道人聽得滿洲收買奸人圖謀傾覆朝廷等事,不禁駭然。過了許久,忽然問道:“那麼這事玉羅剎知道嗎!”

淖一航道:“玉羅剎當然知道,在華山上和她惡鬥的六魔之中,有兩個就是滿洲奸細。”黃葉道人道:“她既是綠林巨盜,有人要傾覆朝廷,那豈不是和她志同道合?”卓一航道:“她把那些人恨同刺骨。不但是她,王照希也是如此。在綠林豪傑心中,天子可取而代之,但卻絕不能亡於異族。”黃葉道人沉吟良久,說道:“本來我們武當一派,素不主張過問朝政。但事情既有關國運,而你又身受奇冤,那麼倒不能不管了。你是想待師父下土之後,就赴京師麼!”卓一航道:“正是,我要面見太子,把那些奸人陷害欽差,移禍於我的事情說出來。”黃葉道人道:“其他同門,可不必說知,四個師叔,你卻該稟告。”卓一航道:“我也正是如此想法。我不是不信同門兄弟,但只恐人多知曉,會漏出去。”黃葉道人道:“這個我很明白,你不必再解釋了。”

黃葉道人吩咐卓一航在靜室稍候,到外面去將紅雲、白石、青三人喚了進來,商議好久,白石道:“既然如此,那麼掌門一職,就由黃葉師兄暫代三年。”黃葉道:“我年將垂暮,精神日衰,怎能應付!”白石道人道:“反正不過三年,師兄你不接任還有誰可接任。”黃葉道人好答應。四老和卓一航同出,對十二弟子說明,一衆同門知道卓一航受人陷害,無不關懷,但他們知道事關秘密,也不敢探問。

當下忙了幾天,紫陽道長下葬之後,各俗家弟子也紛紛離山歸去。卓一航仍留山守孝,一晚,黃葉道人將他喚進雲房,問道:“你父親在京時可曾替你定下婚約?”卓一航道:“沒有。”黃葉道人道:“那你可有意中之人?”卓一航而上飛紅,遲疑半晌,答道:“也沒有。”心中奇怪何以師叔會如此問他?黃葉道人道:“你年紀不小,也該定一門親事了。”卓一航道:“弟子重孝在身,那能議婚。”黃葉笑道:“我雖非官宦人家,古禮尚知一二,重孝在身,婚姻自當待三年服滿之後,但議婚卻是不妨。”卓一航心中一震,急忙說道:“我實在無意及此。”黃葉想了一想,笑道:“以你的人才,當配才貌雙全的淑女。那玉羅剎武功雖高,可是野性難除的強盜,我勸你不必留意她了。”卓一航道:“弟子並無此心,師叔一再道及,莫非不相信弟子麼?”黃葉道:“你是本門最傑出之人,身膺重命,我怕你誤入歧途。”卓一航道:“師叔放心,弟子還知自愛。”黃葉道:“這樣就好。但若有合適的淑女,我倒要勸你先定下來,也兔心生外。”卓一航越聽越驚,在他心中,雖然也確實未想到要與玉羅剎成婚,但不如怎的,自從見她之後,便覺得天下女兒,都如塵土。

玉羅剎那強烈的個性,雖然有時也令他恐懼,甚至今他憎厭,但卻已深烙他的心頭。現在聽得師叔口氣,好像要爲他做媒,嚇得連忙搖手說道:“弟子實在不想過早論婚。”黃葉道人看他神情,不覺暗笑,但也不禁暗暗憂慮。知他所說對玉羅剎無情之話,未必是真。心想:他既如此,也不好迫他。待他見到另一個更好的人時,再讓他們多在一處,不愁他不慢慢移情。

卓一航見師叔微微一笑,不再續說下去,鬆了口氣,站起來道:“師叔還有別的吩咐麼,弟子想明日離山了。”本來他想守滿“三七”之後才走,但聽了黃葉今晚之言,只想早早離去。黃葉又微笑道:“你且坐下。”

黃葉道人援緩說道:“你是本門待任的掌門弟子,我不放心你獨自赴京。”卓一航想起雲燕平和金千相迫之事,也覺師叔並非過慮,黃葉續道:“因此我想叫你的四師叔陪你一遭。”四師叔乃是白石道人。白石道人在武當五老中雖是排行第四,年紀卻是最輕,今年剛剛五十出頭,而且他做道士,也不過是最近十年的事。卓一航約略知道他俗家姓何,是妻子死了之後才披上黃冠,上武當山做道士的。

黃葉續道:“你四師叔自那年與鐵飛龍比掌受挫之後,勤修內功,現在已大非昔比,你多與他親近,也有好處。”卓一航道:“有四師叔同行,那好極了,只是太煩他了。”黃葉笑道:“怎麼你與師叔也講起客套話來?”當下含笑立起,叫他早早休息。

在四個師叔之中,卓一航平日與白石道人較爲接近,得他同行,頗爲歡喜。第二日卓一航拜別了三位師叔,又到師父的墓祭掃一番,這才和白石道人下山,一路曉行夜宿,走了十多天後,進入河南東部,白石道人忽道:“一航,我和你到嵩山一遊如何!”卓一航一心想到北京,頗奇師叔有此雅興,因道:“師叔何以要遊嵩山?”白石道人笑道:“嵩山爲五嶽之一,大好名山豈能錯過?”卓一航道:“待事完之後,回來時再遊也還未遲?”白石道:“遲也不遲在這幾天,而且我不單是去遊,送想去訪一個人。”卓一航道:“既然如此,那弟子自當奉陪。”心中暗怪師叔何不早說。

嵩山是太室.少室兩山的總稱,兩山對峙,中間相距約十餘里。在少室北麓的五乳峰下,就是聞名全國的少林派拳術發源地少林寺。卓一航問道:“師叔是到少林寺參謁麼?”白石笑道:“僧道不同,我去參謁作甚?我和少林寺的主持也沒有什麼交情。我和你先遊太室,若有餘暇,再到少室山去。”卓一航更覺奇怪,武林人士到嵩山卻不先遊少林,那麼他所訪的大約不是武林中人了。但師叔既要先遊太室,卓一航也好隨他。

兩人絕早起來,爬登嵩山,東方初白,朝陽未出,嵩山上迷濛蒙一片雲海,上到半山,那迷漫的雲海才慚漸由厚而薄,一輪旭日在雲海中浮現出來,山中景物,像忽然間被揭去一層幔帳,豁然顯露。但見峰巒雄秀,泉石清妍,洞幽深,雲霞明媚,鳥語啁啾,花香撲鼻。卓一航嘆道:“名山景物,果然妙絕人寰。”兩人小憩一會,用山水送咽乾糧,嚼了半飽,繼續登山。嵩山上古柏極多,兩人冒着颯颯山風,在柏樹叢中穿進。走了一陣,越攀越高,忽見一株老柏,蒼翠夭矯,樹身兩人合圍都圍不過,卓一航流連讚歎,白石道人道:“凡上太室的遊客,無不喜在這株樹下流連,相傳漢武帝到嵩山“封”之時,曾把它封爲“大將軍”,所以一般遊客,都叫它做“將軍柏”。若然這個傳說是真,那麼這株柏樹大約有兩千歲的高齡了!”卓一航仰觀柏樹,只見它的大部枝幹仍然枝繁葉茂,生意盎然,不禁笑道:“人生不過百年,比起這株樹來,不過是嬰兒罷了,何苦奪利爭名,紛紛擾擾。”正說話間,白石道人忽然拉他一下,悄聲說道:“你聽,好像有人上來!”

卓一航藏在古柏之後,只見那邊山徑,走來了三個軍官,其中一人,卓一航認得是錦衣衛的指揮石浩,心想:怎麼他也有此雅興,到嵩山來遊。忽覺白石道人拉着自己的手微微顫抖。

山風送聲,清晰可聞。石浩道:“李大人,欽差已送到撫衙,我們的擔子可輕了不少了。”那被他喚作“李大人”的道:“太子就要登基,諒雲燕平他們也不敢再對欽差加害。”卓一航聽了心念一動,他們說的,明明是周李兩欽差之事,聽他們的口氣,似乎欽差巳給他們尋着,安然脫險了。其中一人又道:“李大人故劍情深,今晚我們可要叨擾一杯團圓酒了。”那個“李大人”微笑不答,卓一航眼光觸處,覺白石道人面色有異,正想說話,白石卻以手示意,叫他不要作聲。

三人上到山上,石浩道:“這株老柏居然還如此蒼翠,真是難得。咱們到樹下歇歇。”那個“李大人”嘆道:“美人自古如名將,不許人間見白頭。這株樹號爲“大將軍”,二千歲高齡猶未白頭,真令我輩欽。”卓一航心想:這人肚中倒有點墨水。那三人越行越近,白石道人正想躍出,忽然山風中又送來了女孩子笑語之聲,那三人一齊停住。

過了一陣,山頂走下一個少女,年約十七八歲,拖着一個女孩,女孩不過十歲光景,笑笑跳跳,見了生人,叫道:“姐姐,你看有人在這裡呢,叫他們讓開,我們要在這裡捉迷藏。”這剎那間,白石道人的手,又微微顫抖。

那個被喚作“李大人”的約莫四十多歲年紀,相貌頗爲威武,迎過去喚道:“喂,小姑娘,你叫什麼名字?你的媽媽呢?”那個女孩道:“你管不住!”但還是答了一句道:“我沒有媽媽,有姑姑。”那個少女瞪了“李大人”一眼,道:“華妹,不要理他們,咱們回去。”那個女孩問道:“姐姐,他們是做官的麼?姑姑說,做官的都不是好人。.好,我聽你話,不理他了!”

少女拖着妹,扭轉了身,那個“李大人”急忙喚道:“喂,我們不是壞人,你帶我們見你的姑姑去!”少女道:“我的姑姑不見你們!”“李大人”身邊那個軍官,似乎是爲了要巴結上司,飛身一掠,捫在那少女的面前,嘻嘻笑道:“真漂亮的小姑娘,爲什麼不理我們?我們帶你到城裡去玩,那纔好玩呢!”伸手要摸少女的臉蛋,“李大人”叫道:“老胡,別胡鬧!”話聲未了,那少女纖手一揚,只聽得“拍”的一聲,那名軍官已捱了一記耳光!

卓一航看得幾乎要笑出聲,心想:這些軍官平日仗勢欺人,調戲婦女不當一回事情,捱了這少女耳光,真是活該。看這少女出手不凡,一定是練過武功的人。

那名軍官叫胡國柱,職位比那“李大人”和石浩要低一級,但這三人同在錦衣衛中供職,平時飲花酒、玩女人常在一處。先前聽得上司喝他“別胡鬧”,心裡已自不滿,暗道:哼,你裝什麼正經!捱了一掌,十分疼痛,這個氣可就大了,身子一撲,雙手抓去,那少女把妹妹推開,一招“如封似閉”,只掌一陰一陽,輕輕一格,把胡國柱的來勢消掉,雙掌向前一按,胡國柱不由得不退後三步。少女叫道:“喂,你是不是想打架!”

胡國柱身爲錦衣衛的副指揮,又是崑崙派的好手,在武林中也有點名聲,竟然猝不及防,被少女出招迫退,在同僚面前,面子更掛不下去,當下喝道:“哼,你要和我打架?”少女道:“不是我要和你打架,是你要和我打架!”胡國柱道:“好,不管誰要打架,這場架是打定了!”

那“李大人”本想喝住,轉念一想:且看看這少女武功如何?看她是否那人所教?當下叫道:“喂,要打架到這裡來打,這裡地方寬闊,在山徑上打什麼呀?”少女秀眉一挑,說道:“你們三個人上來我也不怕。”把妹妹安頓在山石上坐下,吩咐她道:“你看打架,可別亂跑!”那女孩拍掌笑道:“好呀,看打架,看打架!姐姐,你可一定要打贏呀!”少女身形飛起,躍到古柏前的空地上,回頭招手道:“喂,來呀!”胡國柱氣紅了面,跟蹤躍至,在輕功上他已先輸了一招了!

少女氣定神閒,凝身待敵。石浩道:“老胡,不要託大,這個姑娘是個會家!”胡國柱腳尖一點,飛身竄起,右拳劈面搗出,喝聲:“接招!”少女一聲冷笑,身形微晃,反手一掌,閃電般的截擊敵人右臂。胡國柱喝聲:“來得好!”左掌往上一搭,右手往上一伸,刷的向少女面門抓去,這一招名叫“金龍探爪”,是崑崙派“龍形十八式”中的厲害招數。

那知一抓抓去,竟自撲空。少女身軀疾的擰豹,右掌倏然劈出,反劈敵人左肋,胡國柱一個彎腰轉步,好容易才避開這招,少女左掌又發,變了“印掌”,“印”向敵胸,胡國柱大吃一驚,猛的長身,“拍”的一聲,肩頭中了一掌,被打得倒退數步,暗叫“好險!”若不是用肩頭硬接,胸膛要穴,被她印掌所擊,只恐有性命之憂。

胡國柱領了兩招,那敢輕敵,掄拳覆上,呼呼生風,從“龍形十八式”的掌法改成了“黑虎拳”,這套拳宜攻,威力甚猛,少女輕功雖好,氣力卻差,一時間倒打成了平手。

打了一陣,少女拳法忽變,在胡國柱周圍繞來繞去,專揀他的空門進襲,胡國柱身法遠不如少女輕靈,攻她不着,守也不移嚴密,不過片刻,又接連捱了兩掌,幸喜擊中的不是要害,還可支持,但也已累到滿頭大汗。

那個“李大人”看得連連搖頭,叫道:“老石,你去把老胡拉下來,不要傷那女子。”石浩一個箭步衝上,插在兩人中間,右掌一推,左掌一帶,這一招就稱爲“帶馬歸槽”,胡國柱給他左掌帶到旁邊,那少女也給他推開幾步。本來論掌法石浩未必勝得過那位姑娘,可是他內力甚強,掌含陰勁,當年他緝捕王照希之時,就曾顯過“腳碎階石”的武功,王照希也要避他。這少女武功在王照希之下,當然接不住他的掌力。

可是這少女似乎也頗好勝,身形一退覆上,叫道:“好哇,你們都上來吧!”那個“李大人”叫道:“小姑娘,不必打了!咱們都是一家人,你的師父是不是姓何的!”少女愕然注視,久久都不說話。

“李大人”又微笑道:“現在你可以帶我去見你的姑姑了吧?”話聲一停,忽然從上面山坳處奔下一人,冷冷說道:“你還要來見我做什麼?”這人是個中年尼姑,約莫四十歲光景。“李大人”一見,跑上前去,叫道:“嗯,你怎麼削髮做了尼姑了?”

那中年尼姑不理不睬,左手攜那少女,右手攜那女孩,道:“這世界壞人太多,咱們回去。”“李大人”又奔前幾步,嚷道:“喂,你聽我一句話成不成?”

那尼姑欲行又止,回過頭道:“好,你說。”“李人人”笑嘻嘻的道:“說多兩句成不成!”那尼姑面色一沉,“李大人”道:“霞妹,當年是我錯了,現在我特來接你回去!”那尼姑“哼”了一聲,道:“我與你有什麼相干了你做你的官,我做我的尼姑,你別來這裡胡纏。”“李大人”道:“太子就要登基了。”尼姑道:“這更與我無關!”“李大人”道:“你知道我是太子的親信,太子登基,我求他外放,起碼就是一個總兵,也許是將軍也說不定,那時你就是誥命夫人。”那尼姑氣得面色紅裡泛青,斥道:“你自有你的誥命夫人,你再胡纏,休怪我不客氣!”那“李大人”笑了一笑,又道:“難怪你發脾氣,你還不知道哩!胡氏已經死了,她又沒留下兒女,我這個家還是你的!”那尼姑冷笑一聲,板起臉孔斥道:“滾開,十四年前你貪圖富貴把我休掉……”那“李大人”急插口說道:“那是我母親的主意,與我無關!”那尼姑續道:“我可沒那麼下賤,休了的妻已潑出去的水,你把潑出去的水收回給我看看!”那“李大人”又道:“你縱不念夫妻之情,也當看在申兒面上。”那尼姑身軀顫抖,本已轉身,又回過來問道:“申兒怎樣?”“李大人”道:“他等着媽媽回家哩!”那尼姑突發冷笑,斥道:“你當我什麼也不知道麼?申兒不堪後母虐待,早就跑啦“你要不要我告訴你他在那裡?”那“李大人”面色灰敗,忽然躍起來道:“好呀,果然是你把他收起來!”那尼姑冷笑道:“你看,我一試便試出來了,你是來要你的兒子,什麼誥命夫人,呸!膘滾!”那“李大人”飛步衝前,大聲叫道:“我要你們母子兩人都回來!”那尼姑冷冰冰的宛如石人,待得那“李大人”衝到,這才說道:“申兒不在這兒!”“李大人”說道:“那麼他在那裡?”那尼姑板臉不理。“李大人”嚷道:“那你隨我回去!”那尼姑仍是板臉不理,“李大人”忽道:“好,我知你是戀着那姓龍的小子,可是人家也不要你!”那尼姑怒道:“胡說八道!”疾的一掌打去,“拍”的一聲,那“李大人”也像胡國柱一樣,捱了一記耳光!

“李大人”捧起面孔叫道:“好潑的婆娘!”一抓抓去,尼姑身形一轉,一招“七星手”連環推出,那“李大人”吸胸凹腹,倏地揉身進掌,道:“我已讓了你,你還不知進退!”呼呼兩拳,左掌橫劈,右掌直掃,端的是內家高手,那位尼姑也喝道:“你滾不滾!”在掌風中突然進招,一手刁着他的手腕,往外便甩,那“李大人”武功確高,手腕一沉,居然掙脫,叫道:“喂,夫妻打架,不叫旁人笑話!”那尼姑氣極怒極,連環發掌,凌厲之極,“李大人”給迫得連連後退。石浩站在旁邊,不敢幫手,那“李大人”直退到了老柏樹前!

那尼姑一掌擊去,“李大人”退到樹後,白石道人忽然一躍而起,左手朝他肩頭一按,將他推開,那尼姑一見,又驚又喜,大聲叫道:“哥哥,你幾時來的?”

原來這尼姑乃是白石道人的妹,名叫何綺霞,二十餘年前,有兩家向她求婚,這兩家在武林中都頗有名望,一個是峨嵋派的龍嘯雲,一個便是現在這個“李大人”,名叫李天揚的。龍嘯雲、李天揚和何家都是世交,何綺霞父兄決斷不下,就由她自選。那時何綺霞還只是十六七歲小姑娘,見李天揚生得較爲英俊,便選上他了。

那知李天揚名利之心甚重,結婚之後,遊學京師,他武功既高,又通文墨,給一個世襲的“車騎將軍”看上,要把女兒配他。李天揚還算稍微有點良心,不敢立即在京別娶,準說要回家稟告父母,回家之後,就暗中叫母親出頭,把妻子休了。他們已有了一個三歲大的孩子,白石道人那時還未出家,也曾去李家勸解,說是:夫妻已做了幾年,又有了孩子,何必離異?可是李家執意不理,白石甚爲氣憤,從此就和李家斷了這門親戚。

如是者過了十四年,李天揚在錦衣衛中做到了指揮之職,龍嘯雲不知下落,何綺霞則在被休之後,就到太室山跟她的師傅,師傅七年前死了,她這時已慣山居生活,也便做了尼姑。

且說李天揚驟見白石道人,嚇了一跳,定了定神,吶吶說道:“大舅,你來得正好,給我勸勸綺霞。”白石道人含嗔說道:“那是你兩人之事,我勸有何用處。十四年前我已經勸過你了!”李天揚甚是尷尬,一時說不出話。

再說卓一航也跟着躍了出來,石浩一見,拱手叫道:“卓公子!”他不好意思聽李天揚的家事糾紛,就拉卓一航過一邊說話。卓一航道:“石指揮,我現在仍是欽犯,你可要緝我回京?”石浩大笑道:“太子正思念你呢,你早已不是欽犯了二皇上現在重病,兩個月前朝政巳由太子攝理。李欽差和周欽差那日在你家逃出來後,奔到河南,在河南的河防督辦家中住下,遣人密報太子,這時太子已掌朝政,下令徹查,那冒充欽使的御史已被革職查辦,大內的衛士雲燕平也被通緝,線索一直查到魏忠賢身上,但魏忠賢掌管東廠,羽翼已成,太子不願在登基之前,和他硬拚。現在正招賢納士,對你尤其思念。他差遣我和李指揮出京,保護欽差回來,順便也叫我探問你的消息。”卓一航道:“我正有事要到京師去見太子,可是你們保護欽差,我可不能和你同行。”石浩道:“在京相見也是一樣。”

兩人說了一會,忽聽得那尼姑厲聲斥道:“滾下去!”想是和解不成,李天揚又惹得她生氣了!

卓一航舉頭一望,只見那李天揚哭喪着臉,說道:“好吧,那麼咱們再見!”尼姑道:“我與你恩斷義絕,永不再見!”李天揚嘆了口氣,招手叫石浩下山。

李天揚等三人下了山後,卓一航過來與那尼姑相見。這時那個少女已在尼姑身邊,小的那個則坐在白石道人膝上,白石道人笑道:“叫卓哥哥!”向卓一航道:“你未見過我的女兒吧?”指着大的那一個道:“她叫何萼華。”又抱起那小的一個道:“她叫何綠華。”何綠華高高興興叫了一聲:“卓哥哥。”何萼華卻微現羞態,是低低叫了一聲。白石道人哈哈大笑。正是:最憐小兒女,被捲入情潮。欲知後事如何?請看下回分解。

第五回 平地波瀾 奸人施毒手 小城烽火 密室露陰謀第廿一回 毀寨剩餘哀 情留塊土 試招餘一笑 慨贈藏珍第廿五回 蓮出污泥 決心離父母 胸無雜念 一意會情郎第十回 劍術通玄 天山傳俠客 京華說怪 內苑出淫邪第十九回 孽債難償 問花花不語 前緣未證 對月月無言第廿五回 蓮出污泥 決心離父母 胸無雜念 一意會情郎第十七回 珠寶招強 人荒林惡 鬥神威折 魔女羣盜傾心第卅一回 幽恨寄遙天 相思種種 琴聲飛大漠 誤會重重第廿一回 毀寨剩餘哀 情留塊土 試招餘一笑 慨贈藏珍第十八回 冤獄毀長城 將星搖落 苦心護良友 劍氣騰空第八回 謙謝掌門 情緣難斬斷 難收覆水 恨意朱全消第十七回 珠寶招強 人荒林惡 鬥神威折 魔女羣盜傾心第一回 鐵矢神弓 少年扶巨宦 金鞍寶馬 大盜震虛聲第十五回 神劍施威 膽寒驚絕技 毒珠空擲 心冷斂鋒芒第三回 手足相殘 深宮騰劍氣 恩仇難解 古洞結奇緣第一回 鐵矢神弓 少年扶巨宦 金鞍寶馬 大盜震虛聲第八回 謙謝掌門 情緣難斬斷 難收覆水 恨意朱全消第廿九回 空谷傳聲 伊人仍不見 荒山露跡 奸黨有陰謀第十四回 名將胸襟 女魔甘折服 秘魔崖下 鬼母逞豪強第二十回 一曲簫聲 竟成廣陵散 多年夢醒 慚作未亡人第廿七回 無意留名 少年求庇護 懺情遺恨 公子苦相尋第廿八回 塞外收徒 專心傳劍法 天涯訪友 一意覓伊人第廿四回 轉念棄屠刀 深仇頓解 真情傳彩 筆舊侶難忘第十七回 珠寶招強 人荒林惡 鬥神威折 魔女羣盜傾心第廿三回 劍氣騰霄 三番驚大內 宮闈窺秘 一憤走天涯第三十回 天際看寒星 情懷惘惘 草原驚惡鬥 劍氣森森第廿五回 蓮出污泥 決心離父母 胸無雜念 一意會情郎第十回 劍術通玄 天山傳俠客 京華說怪 內苑出淫邪第廿五回 蓮出污泥 決心離父母 胸無雜念 一意會情郎第三回 手足相殘 深宮騰劍氣 恩仇難解 古洞結奇緣第廿三回 劍氣騰霄 三番驚大內 宮闈窺秘 一憤走天涯第廿七回 無意留名 少年求庇護 懺情遺恨 公子苦相尋第廿六回 劍闖名山 紅顏覓知己 霞輝幽谷 白髮換青絲第廿三回 劍氣騰霄 三番驚大內 宮闈窺秘 一憤走天涯第廿三回 劍氣騰霄 三番驚大內 宮闈窺秘 一憤走天涯第十八回 冤獄毀長城 將星搖落 苦心護良友 劍氣騰空第三回 手足相殘 深宮騰劍氣 恩仇難解 古洞結奇緣第九回 江湖術士 施詐騙紅丸 穎異少年 有心求劍訣第廿一回 毀寨剩餘哀 情留塊土 試招餘一笑 慨贈藏珍第三十回 天際看寒星 情懷惘惘 草原驚惡鬥 劍氣森森第八回 謙謝掌門 情緣難斬斷 難收覆水 恨意朱全消第三十回 天際看寒星 情懷惘惘 草原驚惡鬥 劍氣森森第十二回 塊壘難消 傷心悲國事 權奸弄柄 設計害將軍第廿六回 劍闖名山 紅顏覓知己 霞輝幽谷 白髮換青絲第十三回 風雨多經 斷腸遺舊恨 市朝易改 歷劫騰新愁第十九回 孽債難償 問花花不語 前緣未證 對月月無言第四回 七絕陣成空 大奸授首 卅年情若夢 石壁留經第一回 鐵矢神弓 少年扶巨宦 金鞍寶馬 大盜震虛聲第三回 手足相殘 深宮騰劍氣 恩仇難解 古洞結奇緣第十六回 父子喜相逢 指揮解甲 忠奸難並立 經略歸農第二十回 一曲簫聲 竟成廣陵散 多年夢醒 慚作未亡人第廿六回 劍闖名山 紅顏覓知己 霞輝幽谷 白髮換青絲第十五回 神劍施威 膽寒驚絕技 毒珠空擲 心冷斂鋒芒第廿九回 空谷傳聲 伊人仍不見 荒山露跡 奸黨有陰謀第六回 月夜訴情懷 孽緣糾結 荒山斗奇士 劍掌爭雄第十四回 名將胸襟 女魔甘折服 秘魔崖下 鬼母逞豪強第十八回 冤獄毀長城 將星搖落 苦心護良友 劍氣騰空第廿七回 無意留名 少年求庇護 懺情遺恨 公子苦相尋第十回 劍術通玄 天山傳俠客 京華說怪 內苑出淫邪第廿九回 空谷傳聲 伊人仍不見 荒山露跡 奸黨有陰謀第十六回 父子喜相逢 指揮解甲 忠奸難並立 經略歸農第廿八回 塞外收徒 專心傳劍法 天涯訪友 一意覓伊人第十四回 名將胸襟 女魔甘折服 秘魔崖下 鬼母逞豪強第七回 劍譜惹奇災 風波疊起 掌門承重託 誤會橫生第八回 謙謝掌門 情緣難斬斷 難收覆水 恨意朱全消第廿九回 空谷傳聲 伊人仍不見 荒山露跡 奸黨有陰謀第十八回 冤獄毀長城 將星搖落 苦心護良友 劍氣騰空第十七回 珠寶招強 人荒林惡 鬥神威折 魔女羣盜傾心第廿九回 空谷傳聲 伊人仍不見 荒山露跡 奸黨有陰謀第九回 江湖術士 施詐騙紅丸 穎異少年 有心求劍訣第三回 手足相殘 深宮騰劍氣 恩仇難解 古洞結奇緣第十四回 名將胸襟 女魔甘折服 秘魔崖下 鬼母逞豪強第七回 劍譜惹奇災 風波疊起 掌門承重託 誤會橫生第三回 手足相殘 深宮騰劍氣 恩仇難解 古洞結奇緣第廿二回 六月飛霜 京城構冤獄 深宮讀摺 俠女送奇書第十七回 珠寶招強 人荒林惡 鬥神威折 魔女羣盜傾心第七回 劍譜惹奇災 風波疊起 掌門承重託 誤會橫生第廿六回 劍闖名山 紅顏覓知己 霞輝幽谷 白髮換青絲第三回 手足相殘 深宮騰劍氣 恩仇難解 古洞結奇緣第四回 七絕陣成空 大奸授首 卅年情若夢 石壁留經第十五回 神劍施威 膽寒驚絕技 毒珠空擲 心冷斂鋒芒第廿七回 無意留名 少年求庇護 懺情遺恨 公子苦相尋第十九回 孽債難償 問花花不語 前緣未證 對月月無言第一回 鐵矢神弓 少年扶巨宦 金鞍寶馬 大盜震虛聲第廿三回 劍氣騰霄 三番驚大內 宮闈窺秘 一憤走天涯第廿八回 塞外收徒 專心傳劍法 天涯訪友 一意覓伊人第十七回 珠寶招強 人荒林惡 鬥神威折 魔女羣盜傾心第十四回 名將胸襟 女魔甘折服 秘魔崖下 鬼母逞豪強第七回 劍譜惹奇災 風波疊起 掌門承重託 誤會橫生第十五回 神劍施威 膽寒驚絕技 毒珠空擲 心冷斂鋒芒第廿五回 蓮出污泥 決心離父母 胸無雜念 一意會情郎第六回 月夜訴情懷 孽緣糾結 荒山斗奇士 劍掌爭雄第三十回 天際看寒星 情懷惘惘 草原驚惡鬥 劍氣森森
第五回 平地波瀾 奸人施毒手 小城烽火 密室露陰謀第廿一回 毀寨剩餘哀 情留塊土 試招餘一笑 慨贈藏珍第廿五回 蓮出污泥 決心離父母 胸無雜念 一意會情郎第十回 劍術通玄 天山傳俠客 京華說怪 內苑出淫邪第十九回 孽債難償 問花花不語 前緣未證 對月月無言第廿五回 蓮出污泥 決心離父母 胸無雜念 一意會情郎第十七回 珠寶招強 人荒林惡 鬥神威折 魔女羣盜傾心第卅一回 幽恨寄遙天 相思種種 琴聲飛大漠 誤會重重第廿一回 毀寨剩餘哀 情留塊土 試招餘一笑 慨贈藏珍第十八回 冤獄毀長城 將星搖落 苦心護良友 劍氣騰空第八回 謙謝掌門 情緣難斬斷 難收覆水 恨意朱全消第十七回 珠寶招強 人荒林惡 鬥神威折 魔女羣盜傾心第一回 鐵矢神弓 少年扶巨宦 金鞍寶馬 大盜震虛聲第十五回 神劍施威 膽寒驚絕技 毒珠空擲 心冷斂鋒芒第三回 手足相殘 深宮騰劍氣 恩仇難解 古洞結奇緣第一回 鐵矢神弓 少年扶巨宦 金鞍寶馬 大盜震虛聲第八回 謙謝掌門 情緣難斬斷 難收覆水 恨意朱全消第廿九回 空谷傳聲 伊人仍不見 荒山露跡 奸黨有陰謀第十四回 名將胸襟 女魔甘折服 秘魔崖下 鬼母逞豪強第二十回 一曲簫聲 竟成廣陵散 多年夢醒 慚作未亡人第廿七回 無意留名 少年求庇護 懺情遺恨 公子苦相尋第廿八回 塞外收徒 專心傳劍法 天涯訪友 一意覓伊人第廿四回 轉念棄屠刀 深仇頓解 真情傳彩 筆舊侶難忘第十七回 珠寶招強 人荒林惡 鬥神威折 魔女羣盜傾心第廿三回 劍氣騰霄 三番驚大內 宮闈窺秘 一憤走天涯第三十回 天際看寒星 情懷惘惘 草原驚惡鬥 劍氣森森第廿五回 蓮出污泥 決心離父母 胸無雜念 一意會情郎第十回 劍術通玄 天山傳俠客 京華說怪 內苑出淫邪第廿五回 蓮出污泥 決心離父母 胸無雜念 一意會情郎第三回 手足相殘 深宮騰劍氣 恩仇難解 古洞結奇緣第廿三回 劍氣騰霄 三番驚大內 宮闈窺秘 一憤走天涯第廿七回 無意留名 少年求庇護 懺情遺恨 公子苦相尋第廿六回 劍闖名山 紅顏覓知己 霞輝幽谷 白髮換青絲第廿三回 劍氣騰霄 三番驚大內 宮闈窺秘 一憤走天涯第廿三回 劍氣騰霄 三番驚大內 宮闈窺秘 一憤走天涯第十八回 冤獄毀長城 將星搖落 苦心護良友 劍氣騰空第三回 手足相殘 深宮騰劍氣 恩仇難解 古洞結奇緣第九回 江湖術士 施詐騙紅丸 穎異少年 有心求劍訣第廿一回 毀寨剩餘哀 情留塊土 試招餘一笑 慨贈藏珍第三十回 天際看寒星 情懷惘惘 草原驚惡鬥 劍氣森森第八回 謙謝掌門 情緣難斬斷 難收覆水 恨意朱全消第三十回 天際看寒星 情懷惘惘 草原驚惡鬥 劍氣森森第十二回 塊壘難消 傷心悲國事 權奸弄柄 設計害將軍第廿六回 劍闖名山 紅顏覓知己 霞輝幽谷 白髮換青絲第十三回 風雨多經 斷腸遺舊恨 市朝易改 歷劫騰新愁第十九回 孽債難償 問花花不語 前緣未證 對月月無言第四回 七絕陣成空 大奸授首 卅年情若夢 石壁留經第一回 鐵矢神弓 少年扶巨宦 金鞍寶馬 大盜震虛聲第三回 手足相殘 深宮騰劍氣 恩仇難解 古洞結奇緣第十六回 父子喜相逢 指揮解甲 忠奸難並立 經略歸農第二十回 一曲簫聲 竟成廣陵散 多年夢醒 慚作未亡人第廿六回 劍闖名山 紅顏覓知己 霞輝幽谷 白髮換青絲第十五回 神劍施威 膽寒驚絕技 毒珠空擲 心冷斂鋒芒第廿九回 空谷傳聲 伊人仍不見 荒山露跡 奸黨有陰謀第六回 月夜訴情懷 孽緣糾結 荒山斗奇士 劍掌爭雄第十四回 名將胸襟 女魔甘折服 秘魔崖下 鬼母逞豪強第十八回 冤獄毀長城 將星搖落 苦心護良友 劍氣騰空第廿七回 無意留名 少年求庇護 懺情遺恨 公子苦相尋第十回 劍術通玄 天山傳俠客 京華說怪 內苑出淫邪第廿九回 空谷傳聲 伊人仍不見 荒山露跡 奸黨有陰謀第十六回 父子喜相逢 指揮解甲 忠奸難並立 經略歸農第廿八回 塞外收徒 專心傳劍法 天涯訪友 一意覓伊人第十四回 名將胸襟 女魔甘折服 秘魔崖下 鬼母逞豪強第七回 劍譜惹奇災 風波疊起 掌門承重託 誤會橫生第八回 謙謝掌門 情緣難斬斷 難收覆水 恨意朱全消第廿九回 空谷傳聲 伊人仍不見 荒山露跡 奸黨有陰謀第十八回 冤獄毀長城 將星搖落 苦心護良友 劍氣騰空第十七回 珠寶招強 人荒林惡 鬥神威折 魔女羣盜傾心第廿九回 空谷傳聲 伊人仍不見 荒山露跡 奸黨有陰謀第九回 江湖術士 施詐騙紅丸 穎異少年 有心求劍訣第三回 手足相殘 深宮騰劍氣 恩仇難解 古洞結奇緣第十四回 名將胸襟 女魔甘折服 秘魔崖下 鬼母逞豪強第七回 劍譜惹奇災 風波疊起 掌門承重託 誤會橫生第三回 手足相殘 深宮騰劍氣 恩仇難解 古洞結奇緣第廿二回 六月飛霜 京城構冤獄 深宮讀摺 俠女送奇書第十七回 珠寶招強 人荒林惡 鬥神威折 魔女羣盜傾心第七回 劍譜惹奇災 風波疊起 掌門承重託 誤會橫生第廿六回 劍闖名山 紅顏覓知己 霞輝幽谷 白髮換青絲第三回 手足相殘 深宮騰劍氣 恩仇難解 古洞結奇緣第四回 七絕陣成空 大奸授首 卅年情若夢 石壁留經第十五回 神劍施威 膽寒驚絕技 毒珠空擲 心冷斂鋒芒第廿七回 無意留名 少年求庇護 懺情遺恨 公子苦相尋第十九回 孽債難償 問花花不語 前緣未證 對月月無言第一回 鐵矢神弓 少年扶巨宦 金鞍寶馬 大盜震虛聲第廿三回 劍氣騰霄 三番驚大內 宮闈窺秘 一憤走天涯第廿八回 塞外收徒 專心傳劍法 天涯訪友 一意覓伊人第十七回 珠寶招強 人荒林惡 鬥神威折 魔女羣盜傾心第十四回 名將胸襟 女魔甘折服 秘魔崖下 鬼母逞豪強第七回 劍譜惹奇災 風波疊起 掌門承重託 誤會橫生第十五回 神劍施威 膽寒驚絕技 毒珠空擲 心冷斂鋒芒第廿五回 蓮出污泥 決心離父母 胸無雜念 一意會情郎第六回 月夜訴情懷 孽緣糾結 荒山斗奇士 劍掌爭雄第三十回 天際看寒星 情懷惘惘 草原驚惡鬥 劍氣森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