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回 手足相殘 深宮騰劍氣 恩仇難解 古洞結奇緣

鄭貴妃嚷道:“魏公公,你這是什麼意思?”魏忠賢面孔一扳,雙眼一翻,悄聲說道:“你們母子兄妹,密謀篡位,我魏忠賢忠心赤膽,維護太廟宗祠,與你們周旋,無非是想套取你們的奸謀,你當我真會參與你們的造反麼?”鄭貴妃破口大罵。太子常洛將信將疑,轉念一想,這魏忠賢新近得勢,掌有東廠,管他是真是假,只要現在幫我便行,我又何必苦苦追究。當下喝令將鄭貴妃兄妹與二皇子常洵綁個結實,正想退出,王照希忽然大聲喊道:“孟伯伯,我來了!”太子霍然醒起,向鄭貴妃喝問:“你們將我的值殿武師綁架,藏在那兒?”

魏忠賢眼色一拋,東廠的一個“樁頭”把屋中的八仙擡猛的掀起,地上現出一個黑黝黝的洞穴,王照希興四個樁頭縱身人內,行了幾步,只聽得裡面大聲呼喝,金鐵交鳴,王照希從八寶囊中取出火石,點起火絨,與東廠的四個頭目急步奔前,聚攏目光,只見一個魁梧漢子,披枷帶鎖,居然身似旋風疾轉,舞動長枷,與兩個看守衛士惡戰。這人正是他的岳父孟燦,他聽得外面殺聲撼地,情知有變,因此強運內力,掙斷手鐐,就以長枷作爲兵器,與乾清宮的兩名衛士拚鬥。

那兩名看守都是衛士中一等一的好手,孟燦吃虧在腳上帶着沉重的鐵,未能掙脫,縱跳不靈,一場惡鬥,雖然把兩個看守打得頭破血流,但自己也受了七八處刀劍之傷。四名樁頭疾跑人內,那兩個看守大喜嚷道:“喂,你們快來服侍這個蠻子!”卻不料,說時遲、那時快,四名東廠頭目,兩個服侍一個,反以迅雷不及掩耳的手段,把兩個看守殺了。

王照希提劍上前,只見岳父已似血人一樣,急忙將他扶出地窟,在他耳邊說道:“岳父,是小婿來了。”孟燦道:“霞兒呢了你見過沒有?”語聲微弱,說得很是吃力。王照希道:“霞妹也在外面。”孟燦精神一振,扶着王照希的肩頭走出地窟。

宮殿內太子常洛正與卓一航說話,卓一航的祖父是總督,父親是侍郎,一說起來,太子自然知道。太子道:“你父親的冤枉我必定替你昭雪。”孟秋霞也已進入殿內,站在卓一航身邊,忽見王照希扶着一個血紅的人出來,大吃一驚,定睛一看,卻是父親,不由得魂飛魄散,眼淚迸流,跳上前去。孟燦道:“太子,恕我不能伺候你了!”左手拉着女兒,右手拉着女婿,正想說話,忽然有兩名從外殿趕來的錦衣衛,發出怪聲,一左一右,雙雙蹤上,齊向王照希撲去,王照希身子一仰,左肘一撞,把一名衛士撞翻,接着一掌劈出,又將第二名衛士格退。定睛一看,這名衛士正是在西追蹤自己,給玉羅剎嚇退的錦衣衛指揮石浩!

石浩素來自負,給王照希一掌格退,振臂再撲。太子喝道:“石浩,休得胡來!”石浩道:“這人是西的叛逆!”太子奇道:“什麼,他是叛逆?”石浩道:“他在西誑稱是卓總督的保鏢,我們有眼無珠,把他輕輕放過了。不料後來劇盜玉羅剎竟替他出頭,殺了我們三個錦衣衛。”錦衣衛對外,東西兩廠的衛士對內,各不統屬。石浩這班人是從外廷太和門那邊聞訊趕來的,他們直屬皇帝。所以若然真是搜捕叛逆,太子也制他不住。太子道:“什麼玉羅剎,是男強盜還是女強盜?”石浩道:“是當今天下最厲害的女強盜。她替他出頭,顯見是有關係。”說罷作勢欲撲,王照希忽然哈哈笑道:“卓總督的孫兒便在此地,你問問他我是否他家的保鏢?”卓一航看了王照希一眼,朗聲說道:“票殿下,這位王兄正是我家的保鏢,所以我和他一道進宮,助殿下擒獲叛逆。”石浩道:“那麼玉羅剎爲何幫你!”盂燦雖受重傷,神智尚清,急向太子叩頭稟道:“這人是我的女婿,他和小女前來救我,請石指揮不要冤枉好人。”孟秋霞站在旁邊,父親的話雖然微弱,卻是聽得清清楚楚,身子陡然發熱,也不知是羞是喜,心兒卜通通的跳個不停。

孟燦這幾年來做慈慶宮的值殿武師,和太子甚爲相得,日前那個“梃擊案”的兇手,又是他拚死擒着,而今爲了太子,他又被鄭貴妃的手下捉去私刑拷打,弄得變成血人,太子對他甚覺歉疚,聽他一說,急忙說道:“石指揮,孟武師和卓公子總不會說謊,你放了他吧!”孟燦道:“那玉羅剎既是最最厲害的女強盜,她和官面的人自然是作對的了。只怕她有意離間也說不定。”石浩礙於太子的面子,而且孟燦又是他的前輩,心裡雖然還有懷疑,也只好悻悻退下。

太子道:“孟武師身受重傷,隨我回宮調養去吧。卓公子和這位王兄,也請一併進宮。”盂燦道:“謝殿下,奴婢今生恐再不能伺候你了。還是讓奴婢回家,料理後事吧。”太子看他傷勢,知是無望,而自己又有大事料理,也就不再強他。當下說道:“也好,你坐我的車回去。”叫人取了大內的金創聖藥,送他們回家。

一路上,孟秋霞在馬車裡扶着父親,不時偷瞧王照希。王照希卻是眉頭深鎖。到了家中,天色已將發白。送他們回家的太子隨從,給盂家揭了封條,留下金創聖藥,告辭回宮。王照希與孟秋霞把盂燦扶人帥房,敷傷裡創,忙了一陣,卓一航也在旁幫忙。孟燦精神稍見好轉,突然睜大了眼,氣喘吁吁的說道:“你們靠近一些,我有最秘密的事要告訴你們。”

卓一航以爲是他傢俬事,悄悄退出。盂燦忽然招招手道:“這位卓兄可是紫陽道長的高徒!”王照希點了點頭。孟燦道:“我和卓兄雖是初交,今後也將永別。但適才見卓兄庇護小婿,高義難忘。這事情我也不想瞞着卓兄,而且日後恐怕也要卓兄助一臂之力。”卓一航行到門口,再折回來。王照希倒了一杯熱茶,給孟燦喝了,說道:“孟伯伯你養養神再說吧。”孟燦雙眸炯炯,急聲說道:“現在不說,那就遲了。賢婿,我知道你父子近年對我不滿。”王照希道:“那裡的話。”孟燦道:“我快死了,咱們都說實話。我知道你們父子不滿意我作朝廷的奴才,可是你們知道我爲何要到慈慶宮去做值殿武師嗎?”

孟燦面容肅穆,身子抖顫,大家都不敢說話,過了半晌,孟燦沉聲說道:“我和冀北的羅大俠羅金峰是摯交,你們是知道的了,羅金峰在五年前突遭橫死,你們可知道麼?”王照希道:“聽江湖上的朋友說過。”孟燦道:“羅金峰肝膽照人,忠心愛國,年前到關外刺探敵情,得了一份絕密的情報。原來滿洲韃子蓄意內侵,連年來派人到關內活動,竟然收買了一批人替他作內應。其中有督撫大員,有朝廷重臣,也有武林高手。羅金峰只探出兩個人,其中一個還不知道名字。”卓一航和王照希義憤填胸,齊聲問道:“是那兩個?”盂燦道:“一個是川邊的應修陽。”王照希“啊”了一聲。孟燦道:“應修陽行蹤詭秘,十年來無人知道他的下落。另一個卻是大內高手,但卻不知是錦衣衛的還是東西廠的?據說若干重臣督撫和他都有聯絡。所以這人比應修陽還更重要。羅金峰知道這個秘密,剛剛回到關內,就給人害死了。臨死時他對我說出秘密,到慈慶宮去做值殿武師也是他的主意。”王照希這才恍然大悟,原來岳父進宮,用意是就近偵查。孟燦嘆口氣道:“可惜我在宮中五年,一點線索都得不到。”歇了一陣,又道:“宮中暗鬥甚烈,太子這人,雖然比他父親精明,也有心勵精圖治,只恐也未必能逃暗算呢!我不想你們也進宮當差,只願你們記着應修陽這個名宇。”

孟燦一口氣說完,氣喘更甚,孟秋霞給他輕輕背。孟燦忽道:“白敏呢?”孟秋霞道:“他在柳叔叔家裡。是王哥哥救我們出來,帶我們去的。”王照希心道:“這白敏原來是他心愛的徒兒,怪不得秋葭和他那麼親熱。”不覺又有些酸意,說道:“孟伯伯,你惦白敏,我給你把他叫回來。”孟燦慘笑道:“不用了,來不及了!咦!照希,你爲什麼盡叫我做“伯伯”?我去世後,你和秋霞要相親相愛,我見得着你們,我心裡很高興,很高興……”話聲斷斷繼繼,越說趟弱,還未說完,雙腿一伸,氣息已斷!

孟秋霞號啕大哭,王照希跪下叩了幾個響頭,道:“我請柳伯伯替你主持葬事,還有你的白敏哥哥。”孟秋霞帶淚問道:“你呢?你不替我主持嗎?何必勞煩外人?”王照希道:“我,我……”欲言又止,正在此時,外邊忽然有人叫門。卓一航下樓開了大門,卻原來是太子差來的人。

太子差人來探問孟燦,知道噩耗,無限惋惜。另外差人還帶來了太子的邀請,請卓一航到慈慶宮作客。卓一航接了請帖,請太子的隨從在客廳稍候,自己進內更衣,並和王照希道別。

王照希設了岳父的靈位,陪卓一航辭靈之後,忽然把他拉人內室,悄悄說道:“卓兄,太子召你,將有重用,但我勸你還是不要做官的好。”卓一航道:“我喪服未滿,那會爲官?”原來他們講究古禮的官家子弟,守孝要守三年,在這三年內非但不能出仕,連結婚作樂也不可以。王照希又道:“那麼卓兄是否要攜令尊金骨,回西原籍?”卓一航道:“正想如此,但只怕萬里迢迢,不知能否護先父遺骸,歸葬故園呢。”王照希忽道:“憑卓兄的本領,何處不可通行。但請你提防一個人?”卓一航道:“誰?”王照希道:“玉羅剎!”卓一航道:“爲什麼?”王照希道:“她和你們武當派結有樑子。”卓一航道:“怎麼我未聽同門說過?”王照希道:“這是最近的事情。”當下將玉羅剎劫他祖父,辱他師兄的事說了。卓一航怒道:“好一個狠心辣手的賊婆娘!”王照希眉頭一皺,他料不到卓一航官家子弟的氣味竟如此濃,口口聲聲罵玉羅剎做“賊婆娘”,他自己是綠林大豪之子,心中未免不快。當下冷冷說道:“玉羅剎手底之辣,確是罕見罕聞。但她巾幗鬚眉,卻也是武林中百世難逢的奇女。”卓一航淡然說道:“是嗎?若有機會我也想見她一見。”王照希陡然一震,他到底受過卓一航庇護之恩,如何能眼睜睜看他送死。急忙說道:“卓兄,我勸你還是不要碰她爲妙。你是千金之體,若出了什麼事情,我的罪可更大了。”卓一航雖然心也不快,但見他說得極爲誠摯,便道:“既然如此,我不見她也罷。”王照希道:“是啊,卓兄武藝雖高,也犯不着和她作對。何況卓兄若回原籍,當然是取道人同,經山西回陝北的了。只要不到陝南,就可避過玉羅剎了。”卓一航道謝了他關注之情,拱手道別。王照希忽然在他耳邊說道:“卓兄回家之後,若然有事,請到延安府來找小弟。只要說出小弟賤名,定有江湖同道給你指引。”卓一航性情磊落敦厚,只覺此人頗爲詭秘,卻料不到他便是陝北綠林領袖的兒子。

當下卓一航應了一聲,也不問他在延安府的住址。兩人揮手道別。卓一航乘了太子來接的馬車,直入東宮。隨從把他安置在賓館稍候,過了一陣,進來叫道:“太子請!”卓一航隨侍從走過曲曲折折的迴廊,到了一處用白石欄杆圍成的庭院,庭院中有幾個武士在那裡表演武功,庭院對着一座綵樓,太子就在綵樓中飲酒看技。侍從把卓一航帶上彩樓,行過禮後,太子賜他平身,叫人端一張凳子給他,就叫他坐到側旁,微笑說道:“經過昨晚的紛擾,大功總算告成,外有廷臣,內有宗室,還有煌煌祖訓,不怕父皇不懲治他們。你也辛苦了,咱們且飲酒看技。”原來明太祖朱元璋立國之後,定下封建制度,把子孫封爲藩王,對防止藩王謀叛,異常嚴密,例如若不奉詔,藩王不許人京,即在藩地,出城掃墓,也必須奏請,藩王之間,不許往來,更不得干預朝政,一犯禁令,立即削爵貶爲庶人,送鳳陽府高牆“牢獄”永遠禁錮。這些嚴密的規定,便是太子所說的祖訓。明神宗朱翊鈞雖然寵愛鄭貴妃母子,但這次常洵私自入京,犯了祖訓,即使查不出叛逆實據,這大罪也難逃了。加以朝野的大臣名流如顧憲成.申時行.王錫爵、王家屏等都是擁立太子的人,尤其是顧憲成,在萬曆廿二年時,就因立嗣之爭,辭官歸裡,在無錫東林書院講學,一時天下景從,名士清流,組成了東林黨。雖然在野,影響極大。顧憲成是擁立太子的人,明神宗雖偏愛庶子,也有顧忌,魏忠賢起初見鄭貴妃母子得寵,因此互相利用,藉鄭貴妃之力奪取東廠,後來一看內外形勢,對鄭貴妃不利,於是又沒歸太子,更增加了太子的優勢。因此太子才洋洋自得的對卓一航說出那一番話。

卓一航聽了這一番話,悚然有感,心想:二皇子雖然不肖,但兄弟骨肉之間總不必如此猜疑忌克。太子把想謀叛的弟弟捉了,本是應該,但這樣幸災樂渦,卻非人君的風度,不覺想起了“左傳”裡“鄭伯克段於鄢”那段文章。那裡記載的鄭國兩個皇子,也像今日的太子與二皇子一樣,爲了爭位,哥哥把弟弟捉了。那個弟弟“共叔段”比今日的二皇子常洵還要胡作非爲,而鄭莊公則要比太子常洛寬厚。但“左傳”還是譏諷鄭伯以機謀施於骨肉。卓一航暗暗心寒,又想起盂燦爲太子而死“而太子聽到死訊,卻一點也不哀悼,不覺把沒靠的意思消去一半。

太子見他悠然若有所思,舉杯笑道:“你且看我門下衛士的輕功妙技!”卓一航舉頭觀看,只見庭院中四個漢子,肩頭上各頂着一枝長長的竹竿。

每根竹竿上攀一個少年,左手握竿,右手執劍,四名大漢肩頭頂竹竿繞場疾走,竹竿上的少年作出種種姿勢,或作“倒掛珠”,或作“平伸雁翅”,或以足鉤竿,或以指定竿,姿勢十分美妙。卓一航常在天橋看耍雜技,雜技中雖也有這樣節目,但攀附着竹竿演技的人,卻遠沒有這麼靈活。四名大漢抱着雙手,在場中穿花蝴蝶似的左穿右插,肩頂着的竹竿顫動不休,彎下了一大截,但竹竿上的少年卻是嘻笑玩耍,好似穩如泰山。卓一航道聲“好!”太子微笑道:“這算不了什麼。”一擊掌,四名大漢左穿右插,上面四個少年也是東一劍西一劍,交互混戰,真是極盡龍蛇衍曼的奇觀。卓一航細看時,只見四個少年,雖是混亂刺擊,並無固定對手,但卻頗有法度。不禁鼓掌稱妙。這四個少年的輕功造詣,已非尋常可比,不能以等閒耍雜技的人視之了。

太子又擊了擊掌,衛士班中驀地走出一個五十餘歲,紫膛面.山羊鬚的漢子,手上也拿着一根竹竿,走到場心,把竹竿折爲兩段,在庭中一豎,身子騰起,雙足點着那兩根竹竿,身形晃了幾晃,便定了下來。要知竹竿豎在地上已難,而支持一個人的重量更難。這人非但輕功高妙,力度也用得恰到好處,才能穩住重心。這人站穩之後,叫道:“來吧!”那四名漢子,肩頭上頂着竹竿,繞着他打轉,竹竿上的少年發一聲喊,忽然一個個的躍下,持劍向他疾衝!那人身手矯捷極了,站在兩段竹竿上紋風不動,四個少年先後向他衝來,他伸出兩手,一接便拋,就像耍雜技的人拋飛刀似的,把左面衝來的少年拋向右邊,有面衝來的少年拋向左邊,一拋又接,一接又拋,更妙的是,那些衝來的少年給他一拋,又恰恰拋到那四名大漢的竹竿上,就像演出一場閉中飛人的大雜技,好看之極!

太子再次擊掌,場中的人倏然停止,四名大漢取下竹竿,竹竿上的少年也各個躍下。那個留着山羊鬚的漢子,微微一笑,也跳下地來,那兩段竹竿,卻仍然豎在地上。卓一航眼利,看出那兩段竹竿似乎短了一截,方在詫異。那漢子哈哈大笑,把兩段竹竿拔起,地上竟然留下了兩個小洞,須知竹竿質柔,泥地甚硬,這人主見能運用足尖的內力把這竹竿插入地內。這份功力,確是非同小鄙!太子把那漢子招來,給卓一航介紹道:“這位是西廠第一高手,現父皇撥給我使用,名叫鄭洪臺。卓先生武藝高強,兩位正好交個朋友。”鄭洪臺伸手相握,卓一航忽覺他陡然用力,五指就如鐵箍一般!

卓一航心想:他是在試我的功力。手板放輕,鄭洪臺突覺手中握着一堆棉花,卓一航的手掌已似游魚一般滑了出來。鄭洪臺道:“好,是正宗的內家功力,閣下不是武當派也是嵩陽派的了。”卓一航微微吃驚:只憑這一試招,他竟能知道我武學淵源。當下說道:“武當派的紫陽道長正是家師。”鄭洪臺“啊呀”一聲道:“原來是天下第一名手的高徒,難怪這般了得。”各道仰慕之意。太子興盡遣散衆人,帶卓一航迴轉書房。

神宗已老,太子隨時可能即位,所以急於招攬人才,眼見這卓一航文武全才,又是世代大官之後,對他十分賞識。於是禮賢下士,請他在太子宮中擔任官職。卓一航以孝服未滿推辭。太子道:“又不是在朝中爲官,在我府中當個客卿,也並不違背孝道。”卓一航道:“家父骨,還要運回家鄉。微臣祖父,年老無人侍奉。昔李密陳情,聖主尚放他歸裡。微臣未入仕途,豈忍夤緣求進。”太子嘆道:“先生純孝可風,自古道忠臣出於孝子之門,我也不勉強了。但望你安葬令尊之後,再到京師,讓我得以親近賢人。令尊的冤情,日內必可昭雪。你且在我宮中暫住幾天。”太子盛意拳拳,卓一航自然不好推辭。

過了幾天,朝中又是一番氣象。神宗格於祖宗遺訓與朝廷議論,迫得把鄭貴妃貶人冷宮,將二皇子常洵削爵囚禁,鄭國舅則被問了圜首乏刑,一場大變,頓時平反過來,被牽連的大官也一個個得到昭雪。卓一航的父親卓繼賢慘遭枉死,皇上頒旨給他洗脫了叛逆之名,並追贈了太子少保。卓一航拜謝了太子恩情,心中稍得安慰,抒發了抑鬱之情。“梃擊案”至此告一段落,只是那持蜓闖宮的鄭大混子,卻突然不明不白的死在獄中,神宗糊里糊塗,也不追問。太子以大敵已除,不願牽連過甚,也作罷了。自此魏忠賢一面在宮中弄權,一面和太子結納,但忌憚太子精明,暗地懷着鬼胎,終於後來又弄出明朝的第二個大怪案-,“紅丸案”,這是後話,按下不表。

且說卓一航賴太子之力,替父親昭雪之後,浩然有歸志。他向太子告了個假,到報子衚衕孟家去探訪王照希。不料王照希和孟秋霞都不見了。卓一航悵然回宮,與太子說了,太子也甚惋惜。叫人把孟燦的功勞,記在簿上,把盂燦女兒女婿的面貌也畫了出來,以便日後尋覓酬報。卓一航心裡暗想:他死時你毫不關心,現在卻惺忪作態,做給誰看。

過了幾日,卓一航將父親的骨骸移了出來,放人金譚,向太子告辭。太子忽道:“卓先生,有一個人想和你一同回去。”

卓一航道:“殿下府中有人要到狹西去麼?”太子道:“正是。你遷喪令尊,千里迢迢,有人作伴也好。”叫卓一航稍候,過了一陣,侍從帶上一人,卻原來就是那日演技的鄭洪臺。鄭洪臺笑道:“我們兩人作伴,多厲害的強盜,大約也能應付了。”卓一航心念一動,衝口問道:“若然是碰到玉羅剎呢?”鄭洪檯面色倏變,隨即掩飾笑道:“咱們與玉羅剎河水不犯井水。卓兄不必害怕

兩人離了京師,曉行夜宿,路上大家談論武功,倒也不覺寂寞。過了二十多天,穿過山西,到了狹西邊境。沿途時不時見有人和鄭洪臺打招呼,這日來到華陰,西嶽華山,已在面前。卓一航想起華山落雁峰上,有一所道觀,觀中的道士貞乾道人是師父的知交,師父曾叫自己回家時去拜訪他,因對鄭洪臺說了。鄭洪臺道:“那正好了,咱們索性在這裡逗留雨天,我也要等幾位朋友。”第二日一早,卓一航邀鄭洪臺上華山,鄭洪臺推說有事,但囑他早去早回。卓一航獨自一人,步上華山,那華山名列五大名山,朝陽.落雁.蓮花、雲臺、玉女,五峰環拱,峰巒重疊,形似一朵插天花瓣,端的壯麗無儔,落雁峰是華山第二峰,卓一航行了許久,到了半山,巳近是中午時分,山頂雲煙瀰漫,天色沉暗,卓一航擔心下雨,幸好道觀已經在望,卓一航步入道觀,觀內疏疏落落,居然也有幾個香客。卓一航走過經堂,拾級登殿,忽見一個妙齡少女,匆匆走出,顏容豔麗,美若天人,雖是驚鴻一瞥,也覺意奪神搖。卓一航心想,若她下到半山,碰着大雨,那就糟了。

卓一航進了大殿,通名求見,貞乾道人極爲歡喜,親自把他接人丹房,叫小道士端來華山的名茶,卓一航替師父問候,貞乾道:“我與尊師已有十年不見了。想不到他調教出這樣一位好徒弟。”歇了一歇,又道:“你的三師叔紅雲道人一月之前,倒曾經過此地。”卓一航道:“我三師叔來做什麼?”貞乾道:“聽說你武當門下,有五個第二代弟子,全給玉羅剎割了手指,辱罵一頓。紅雲道人要找玉羅剎算賬呢。是我把他勸了又勸,勸他不要和小輩鬥氣,後來也不知他去了沒有?”卓一航心想:到處都聽人說起玉羅剎,這女魔頭不知是怎樣兇惡的樣兒?

兩人談了一陣,外面仍是悶雷不雨。貞乾道:“看來怕有一場暴雨,你在這裡歇一晚吧。”卓一航記掛鄭洪臺和他父親的骨,立刻告辭道:“還有個朋友在等我,下山較快,我還是趕回去吧。”貞乾託他問候師父,送出山門。

卓一航下到半山,忽然雷聲轟轟,烏雲蔽天,大雨欲降。

卓一航遊目四顧,忽見半山腰處,有個大洞,洞口崖石,刻有“黃龍洞”三個大字,洞外修竹成叢,古鬆幾樹,還有石几石凳,想是觀中道士見這古洞風景頗佳,特意經管的。卓一航道聲“僥倖”,這山洞正好避雨,於是邁步人內,人了洞後,外面雷聲接連不斷,大雨已是傾盆而下。

洞頗深幽,卓一航行到腹地,忽然眼睛一亮,洞中的石板凳上,竟然躺着一個妙齡少女,欺花勝雪,正是在道觀中所遇的那個女子,看他海棠春睡,嬌態更媚,卓一航是名家子弟,以禮自持,幾乎不敢平視。見她睡得正酣,又不敢將她叫醒,心想:若她醒來,豈不誤會我是個輕薄之人,於幾乎不敢平!是放輕腳步,走到近洞口之處,盤膝靜坐,看外面雨越下越大,雖然心頭鹿撞,想那少女顏容世間少見,但卻連看也不敢回頭去看。

坐了一陣,卓一航忽覺洞中寒意迫人,心想:我是一個練武的人,猶自感到寒意,洞中那個少女怎生抵受,只怕要冷出病來。又想道:“孤男寡女,雖然避嫌,但若眼見她將因寒致病,於心何忍了避嫌事小,寧願她醒來怪責我吧。於是又放輕腳步,悄悄走入洞中,脫下身上大衣,輕輕蓋在她身上。又躡手躡腳,退了出去。

走了幾步,忽聽得背後那少女翻身的聲響,卓一航不敢回頭,但聽得那少女厲聲斥道:“大膽狂徒,敢來欺我?”卓一航忙道:“小娘子別見怪,是我見這洞中寒意迫人,怕你受冷,所以冒昧給你添衣。”那少女忽然嘆了口氣,說道:“請你回過頭來。”卓一航好生奇怪,回過頭來,還是不敢平視,那少女將大衣遞過,說道:“先生適才舉動,我都見了。先生真是個至誠君子,我平生還沒有見過像你這樣的人。換是旁人,怕不要大肆輕薄。”卓一航心想這女子說話怎的如此坦率,面上熱辣辣的,又聽那少女道:“我剛纔罵你,是故意嚇你的,你可不要見怪。”卓一航皺了皺眉,心想怎的這樣喜怒倒顛,罵人當玩耍的。那少女鑑貌辨色,笑道:“我生性如此,所以許多人都怕我呢。我以後一定改了。”卓一航聽她這沒頭沒腦的話,更是奇怪,心想,你既然性情如此,何必突然要改,你改不改又與我何干。

那少女見他盡不說話,面有慍容,又道:“先生還惱我嗎!”卓一航急道:“小娘子那裡話來,我怎會惱你。”那少女喜道:“我知道你不會惱我。你心地真好,我自出生以來,還未有人像你那樣照顧過我。”卓一航道:“你的爸爸媽媽呢?”少女道:“我還未懂人事,爸爸媽媽就已死了。”卓一航歉然說道:“恕我亂問,挑起你的愁緒。”那少女忽然玉手一揚,向他肩頭按來。

卓一航身形一閃,那少女身體歪斜,似欲傾跌,卓一航用手指一鉤衣帶,飄了起來,用衣帶攔她腰肢,防她跌倒。那少女站穩腳步,尷尬說道:“地下溼,腳一滑,不是先生出手相扶,我幾乎跌了一跤。”忽而又笑道:“說錯了,不是出手,是用衣帶扶我。”卓一航面紅耳熱,不敢出聲。那少女忽道:“你也怕我嗎?”卓一航奇怪這少女說話,怎麼類似瘋癡,繼而一想,她無父無母,所以心裡難受,怪不得她這樣。因道:“我覺小姐可憐。”少女截着話頭,顫聲問道:“可憐?”卓一航續道:“也很可佩。小姐孤單一人,活到現在,還敢獨上華山燒香,若非有絕大勇氣,也不能移。”那少女低垂粉頸,說道:“你說得真對,怎麼你就像我的老朋友一般。喂,你叫什麼名字!我還未請教你呢。”卓一航把姓名說了,轉問少女,少女道:“我姓練,我沒有名字,你替我起一個好嗎!”外面雨聲漸止,一陣風颳了進來,少女衣袂風飄,姿態美妙,卓一航突然想起“霓裳羽衣”的說話,衝口說道:“叫做霓裳,豈非甚好?”那少女忽然面色大變,喝道:“你是何人,從實招來!”卓一航驚道:“我就是卓一航嘛,練小姐嫌這個名字不好,不要便是,何必發怒。”那少女雙眸閃閃,眼光如利剪一般直盯着他,聽他說後,靜了下來。道:“我又發怪脾氣了,你給我取的名字很好,我以後就叫練霓裳吧。”

卓一航抹了額上的冷汗,心想:“這位小姐真得人驚。”練霓裳忽道:“我看先生精通武功,不知到華山何事!”卓一航道:“我在武當派學過幾手三腳貓的功夫,那談得上精通二字,我這次是將父親骸骨,遷葬回鄉,路過華山,特上來燒一炷香。”看官們大約都知道這位少女就是玉羅剎練霓裳了,難得卓一航給她起的名字,正巧就是她的本名。玉羅剎心裡生疑,剛纔試他,又看出他是武當派高手,武功遠在耿紹南之上,連紅雲道人,也要遜他一籌。只道他是有意尋仇,不料他毫不隱瞞坦然說了,看神氣他絕對不知自己便是主羅剎,不覺啞然失笑。須知玉羅剎手底極辣,若然剛纔卓一航有點隱瞞,那就糟了。

玉羅剎盈盈笑道:“我聞得武當派劍法天下無雙,怎能說是三腳貓的功夫?”卓一航道:“學無止境,天外有天,各派武功,都有特長,那有天下無雙的道理。不過武當少林,歷史悠久,代出英豪,所以武林人士,遂謬加讚賞罷了。至於我資質魯鈍,雖有名師,書劍無成,更是無足稱道。”卓一航這時已懷疑玉羅剎懂得武功,話說得特別謙虛。玉羅剎留心聆聽,點了點頭。忽然向卓一航行來,衣袖一拂,閃電般的捉着了卓一航的手腕。

卓一航大吃一駕:自己怎會閃躲不開?漲紅了面。試用力掙脫,玉羅剎故意把手一鬆,洞外雨聲慚止,山頭隱有嘯聲。玉羅剎道:“喲,我害怕得緊,我一害怕就想拉個人作伴,你又不理我。”卓一航也不知她是有意無意,猜不透她到底會不會武功,但看她楚楚可憐,不禁說道:“小姐若是害怕,我送你回家吧。”玉羅剎走近洞口,看看天色,說道:“雨就要停止,有人等着我呢。不用麻煩你了。”過一會兒,雨收雲散,玉羅剎道:“好,我要回家去了。”卓一航本想問她:你既無父無母,家裡還有何人。但見她言行詭秘,不知怎的,心裡有點怕她,不敢冒昧問她身世。因道:“既然如此,我也要下山了。”玉羅剎道:“那麼你先走吧。”卓一航走出洞口,玉羅剎忽又喚他,卓一航愕然回顧,玉羅剎道:“我要你依我一件事。”卓一航道:“你說來聽,我依得便依。”玉羅剎道:“你遇見我的事,不許你對任何人說。”卓一航笑道:“這事好依,咱們萍水相逢,過了便算了。我說它幹嗎?”玉羅剎眼圈一紅,忽道:“原來你完全不把我放心上。”卓一航不知所措,只好道:“我就要回北老家,咱們以後未必能夠再見。不過他日如能再見,我一定將你當成好朋友款待。”玉羅剎揮揮手道:“好,你去吧!”卓一航飛跑下山,到了山坳,試一回頭,練霓裳還倚在巖前,隱約可見。

卓一航回到客店,鄭洪臺道:“你到華山進過香了?可見到貞乾道長麼?”卓一航道:“見過了。”鄭洪臺忽道:“可惜貞乾道人從來不理閒事。”卓一航聽他話中有話,問道:“鄭前輩有什麼事?”鄭洪臺欲說還休,忽然反問道:“你上華山,除了貞乾道長外,還見到什麼有本領的人麼?”卓一航心靈震動,想起練霓裳的話,道:“沒有呀!”鄭洪臺也不再問,當下又和他談論了一會江湖事蹟,吃過晚飯,各自就寢。

卓一航睡到半夜,朦朧間忽聽得遠處又有嘯聲,瞿然驚起。門外有人輕輕敲門,是鄭洪臺的聲音說道:“卓兄,開門。”卓一航拔了門閂,鄭洪臺進來剔亮油燈,忽然問道:“卓兄,你怕不怕玉羅剎?”卓一航詫道:“什麼?”鄭洪臺道:“我只要你如實答我的話,你怕不怕她!”卓一航道:“我還未見過她怎會怕她?”鄭洪臺喜道:“不怕便好!那麼她劫你祖父,辱你師兄,你也想報仇麼!”卓一航道:“除非師父有命,我不想特地去找她報仇。”鄭洪臺道:“那麼若偶然碰着呢?”卓一航越想越奇,跳起來道:“難道玉羅剎就在這裡?”正是:如幻如夢,疑雨疑雲。欲知後事如何?請看下回分解。

第廿五回 蓮出污泥 決心離父母 胸無雜念 一意會情郎第一回 鐵矢神弓 少年扶巨宦 金鞍寶馬 大盜震虛聲第六回 月夜訴情懷 孽緣糾結 荒山斗奇士 劍掌爭雄第十三回 風雨多經 斷腸遺舊恨 市朝易改 歷劫騰新愁第十六回 父子喜相逢 指揮解甲 忠奸難並立 經略歸農第廿三回 劍氣騰霄 三番驚大內 宮闈窺秘 一憤走天涯第十四回 名將胸襟 女魔甘折服 秘魔崖下 鬼母逞豪強第十四回 名將胸襟 女魔甘折服 秘魔崖下 鬼母逞豪強第十四回 名將胸襟 女魔甘折服 秘魔崖下 鬼母逞豪強第十三回 風雨多經 斷腸遺舊恨 市朝易改 歷劫騰新愁第廿六回 劍闖名山 紅顏覓知己 霞輝幽谷 白髮換青絲第廿七回 無意留名 少年求庇護 懺情遺恨 公子苦相尋第廿四回 轉念棄屠刀 深仇頓解 真情傳彩 筆舊侶難忘第七回 劍譜惹奇災 風波疊起 掌門承重託 誤會橫生第二回 震動京華 驚傳梃擊案 波翻大內 巧遇夜行人第十四回 名將胸襟 女魔甘折服 秘魔崖下 鬼母逞豪強第十五回 神劍施威 膽寒驚絕技 毒珠空擲 心冷斂鋒芒第廿三回 劍氣騰霄 三番驚大內 宮闈窺秘 一憤走天涯第廿五回 蓮出污泥 決心離父母 胸無雜念 一意會情郎第二回 震動京華 驚傳梃擊案 波翻大內 巧遇夜行人第廿七回 無意留名 少年求庇護 懺情遺恨 公子苦相尋第一回 鐵矢神弓 少年扶巨宦 金鞍寶馬 大盜震虛聲第廿七回 無意留名 少年求庇護 懺情遺恨 公子苦相尋第六回 月夜訴情懷 孽緣糾結 荒山斗奇士 劍掌爭雄第十三回 風雨多經 斷腸遺舊恨 市朝易改 歷劫騰新愁第廿六回 劍闖名山 紅顏覓知己 霞輝幽谷 白髮換青絲第十五回 神劍施威 膽寒驚絕技 毒珠空擲 心冷斂鋒芒第九回 江湖術士 施詐騙紅丸 穎異少年 有心求劍訣第二十回 一曲簫聲 竟成廣陵散 多年夢醒 慚作未亡人第十五回 神劍施威 膽寒驚絕技 毒珠空擲 心冷斂鋒芒第十二回 塊壘難消 傷心悲國事 權奸弄柄 設計害將軍第卅一回 幽恨寄遙天 相思種種 琴聲飛大漠 誤會重重第七回 劍譜惹奇災 風波疊起 掌門承重託 誤會橫生第二回 震動京華 驚傳梃擊案 波翻大內 巧遇夜行人第十回 劍術通玄 天山傳俠客 京華說怪 內苑出淫邪第廿四回 轉念棄屠刀 深仇頓解 真情傳彩 筆舊侶難忘第八回 謙謝掌門 情緣難斬斷 難收覆水 恨意朱全消第十六回 父子喜相逢 指揮解甲 忠奸難並立 經略歸農第十三回 風雨多經 斷腸遺舊恨 市朝易改 歷劫騰新愁第十四回 名將胸襟 女魔甘折服 秘魔崖下 鬼母逞豪強第十回 劍術通玄 天山傳俠客 京華說怪 內苑出淫邪第九回 江湖術士 施詐騙紅丸 穎異少年 有心求劍訣第廿四回 轉念棄屠刀 深仇頓解 真情傳彩 筆舊侶難忘第二十回 一曲簫聲 竟成廣陵散 多年夢醒 慚作未亡人第五回 平地波瀾 奸人施毒手 小城烽火 密室露陰謀第卅一回 幽恨寄遙天 相思種種 琴聲飛大漠 誤會重重第二十回 一曲簫聲 竟成廣陵散 多年夢醒 慚作未亡人第廿五回 蓮出污泥 決心離父母 胸無雜念 一意會情郎第八回 謙謝掌門 情緣難斬斷 難收覆水 恨意朱全消第廿六回 劍闖名山 紅顏覓知己 霞輝幽谷 白髮換青絲第十回 劍術通玄 天山傳俠客 京華說怪 內苑出淫邪第十九回 孽債難償 問花花不語 前緣未證 對月月無言第廿七回 無意留名 少年求庇護 懺情遺恨 公子苦相尋第廿八回 塞外收徒 專心傳劍法 天涯訪友 一意覓伊人第二十回 一曲簫聲 竟成廣陵散 多年夢醒 慚作未亡人第廿九回 空谷傳聲 伊人仍不見 荒山露跡 奸黨有陰謀第九回 江湖術士 施詐騙紅丸 穎異少年 有心求劍訣第廿九回 空谷傳聲 伊人仍不見 荒山露跡 奸黨有陰謀第十七回 珠寶招強 人荒林惡 鬥神威折 魔女羣盜傾心第廿六回 劍闖名山 紅顏覓知己 霞輝幽谷 白髮換青絲第五回 平地波瀾 奸人施毒手 小城烽火 密室露陰謀第卅一回 幽恨寄遙天 相思種種 琴聲飛大漠 誤會重重第五回 平地波瀾 奸人施毒手 小城烽火 密室露陰謀第七回 劍譜惹奇災 風波疊起 掌門承重託 誤會橫生第十九回 孽債難償 問花花不語 前緣未證 對月月無言第五回 平地波瀾 奸人施毒手 小城烽火 密室露陰謀第廿四回 轉念棄屠刀 深仇頓解 真情傳彩 筆舊侶難忘第六回 月夜訴情懷 孽緣糾結 荒山斗奇士 劍掌爭雄第九回 江湖術士 施詐騙紅丸 穎異少年 有心求劍訣第十回 劍術通玄 天山傳俠客 京華說怪 內苑出淫邪第十六回 父子喜相逢 指揮解甲 忠奸難並立 經略歸農第六回 月夜訴情懷 孽緣糾結 荒山斗奇士 劍掌爭雄第二回 震動京華 驚傳梃擊案 波翻大內 巧遇夜行人第十回 劍術通玄 天山傳俠客 京華說怪 內苑出淫邪第廿二回 六月飛霜 京城構冤獄 深宮讀摺 俠女送奇書第二回 震動京華 驚傳梃擊案 波翻大內 巧遇夜行人第六回 月夜訴情懷 孽緣糾結 荒山斗奇士 劍掌爭雄第四回 七絕陣成空 大奸授首 卅年情若夢 石壁留經第廿一回 毀寨剩餘哀 情留塊土 試招餘一笑 慨贈藏珍第二回 震動京華 驚傳梃擊案 波翻大內 巧遇夜行人第廿二回 六月飛霜 京城構冤獄 深宮讀摺 俠女送奇書第十八回 冤獄毀長城 將星搖落 苦心護良友 劍氣騰空第廿四回 轉念棄屠刀 深仇頓解 真情傳彩 筆舊侶難忘第二十回 一曲簫聲 竟成廣陵散 多年夢醒 慚作未亡人第二回 震動京華 驚傳梃擊案 波翻大內 巧遇夜行人第六回 月夜訴情懷 孽緣糾結 荒山斗奇士 劍掌爭雄第二十回 一曲簫聲 竟成廣陵散 多年夢醒 慚作未亡人第五回 平地波瀾 奸人施毒手 小城烽火 密室露陰謀第廿四回 轉念棄屠刀 深仇頓解 真情傳彩 筆舊侶難忘第廿三回 劍氣騰霄 三番驚大內 宮闈窺秘 一憤走天涯第十三回 風雨多經 斷腸遺舊恨 市朝易改 歷劫騰新愁第廿二回 六月飛霜 京城構冤獄 深宮讀摺 俠女送奇書第四回 七絕陣成空 大奸授首 卅年情若夢 石壁留經第十二回 塊壘難消 傷心悲國事 權奸弄柄 設計害將軍第十七回 珠寶招強 人荒林惡 鬥神威折 魔女羣盜傾心第九回 江湖術士 施詐騙紅丸 穎異少年 有心求劍訣
第廿五回 蓮出污泥 決心離父母 胸無雜念 一意會情郎第一回 鐵矢神弓 少年扶巨宦 金鞍寶馬 大盜震虛聲第六回 月夜訴情懷 孽緣糾結 荒山斗奇士 劍掌爭雄第十三回 風雨多經 斷腸遺舊恨 市朝易改 歷劫騰新愁第十六回 父子喜相逢 指揮解甲 忠奸難並立 經略歸農第廿三回 劍氣騰霄 三番驚大內 宮闈窺秘 一憤走天涯第十四回 名將胸襟 女魔甘折服 秘魔崖下 鬼母逞豪強第十四回 名將胸襟 女魔甘折服 秘魔崖下 鬼母逞豪強第十四回 名將胸襟 女魔甘折服 秘魔崖下 鬼母逞豪強第十三回 風雨多經 斷腸遺舊恨 市朝易改 歷劫騰新愁第廿六回 劍闖名山 紅顏覓知己 霞輝幽谷 白髮換青絲第廿七回 無意留名 少年求庇護 懺情遺恨 公子苦相尋第廿四回 轉念棄屠刀 深仇頓解 真情傳彩 筆舊侶難忘第七回 劍譜惹奇災 風波疊起 掌門承重託 誤會橫生第二回 震動京華 驚傳梃擊案 波翻大內 巧遇夜行人第十四回 名將胸襟 女魔甘折服 秘魔崖下 鬼母逞豪強第十五回 神劍施威 膽寒驚絕技 毒珠空擲 心冷斂鋒芒第廿三回 劍氣騰霄 三番驚大內 宮闈窺秘 一憤走天涯第廿五回 蓮出污泥 決心離父母 胸無雜念 一意會情郎第二回 震動京華 驚傳梃擊案 波翻大內 巧遇夜行人第廿七回 無意留名 少年求庇護 懺情遺恨 公子苦相尋第一回 鐵矢神弓 少年扶巨宦 金鞍寶馬 大盜震虛聲第廿七回 無意留名 少年求庇護 懺情遺恨 公子苦相尋第六回 月夜訴情懷 孽緣糾結 荒山斗奇士 劍掌爭雄第十三回 風雨多經 斷腸遺舊恨 市朝易改 歷劫騰新愁第廿六回 劍闖名山 紅顏覓知己 霞輝幽谷 白髮換青絲第十五回 神劍施威 膽寒驚絕技 毒珠空擲 心冷斂鋒芒第九回 江湖術士 施詐騙紅丸 穎異少年 有心求劍訣第二十回 一曲簫聲 竟成廣陵散 多年夢醒 慚作未亡人第十五回 神劍施威 膽寒驚絕技 毒珠空擲 心冷斂鋒芒第十二回 塊壘難消 傷心悲國事 權奸弄柄 設計害將軍第卅一回 幽恨寄遙天 相思種種 琴聲飛大漠 誤會重重第七回 劍譜惹奇災 風波疊起 掌門承重託 誤會橫生第二回 震動京華 驚傳梃擊案 波翻大內 巧遇夜行人第十回 劍術通玄 天山傳俠客 京華說怪 內苑出淫邪第廿四回 轉念棄屠刀 深仇頓解 真情傳彩 筆舊侶難忘第八回 謙謝掌門 情緣難斬斷 難收覆水 恨意朱全消第十六回 父子喜相逢 指揮解甲 忠奸難並立 經略歸農第十三回 風雨多經 斷腸遺舊恨 市朝易改 歷劫騰新愁第十四回 名將胸襟 女魔甘折服 秘魔崖下 鬼母逞豪強第十回 劍術通玄 天山傳俠客 京華說怪 內苑出淫邪第九回 江湖術士 施詐騙紅丸 穎異少年 有心求劍訣第廿四回 轉念棄屠刀 深仇頓解 真情傳彩 筆舊侶難忘第二十回 一曲簫聲 竟成廣陵散 多年夢醒 慚作未亡人第五回 平地波瀾 奸人施毒手 小城烽火 密室露陰謀第卅一回 幽恨寄遙天 相思種種 琴聲飛大漠 誤會重重第二十回 一曲簫聲 竟成廣陵散 多年夢醒 慚作未亡人第廿五回 蓮出污泥 決心離父母 胸無雜念 一意會情郎第八回 謙謝掌門 情緣難斬斷 難收覆水 恨意朱全消第廿六回 劍闖名山 紅顏覓知己 霞輝幽谷 白髮換青絲第十回 劍術通玄 天山傳俠客 京華說怪 內苑出淫邪第十九回 孽債難償 問花花不語 前緣未證 對月月無言第廿七回 無意留名 少年求庇護 懺情遺恨 公子苦相尋第廿八回 塞外收徒 專心傳劍法 天涯訪友 一意覓伊人第二十回 一曲簫聲 竟成廣陵散 多年夢醒 慚作未亡人第廿九回 空谷傳聲 伊人仍不見 荒山露跡 奸黨有陰謀第九回 江湖術士 施詐騙紅丸 穎異少年 有心求劍訣第廿九回 空谷傳聲 伊人仍不見 荒山露跡 奸黨有陰謀第十七回 珠寶招強 人荒林惡 鬥神威折 魔女羣盜傾心第廿六回 劍闖名山 紅顏覓知己 霞輝幽谷 白髮換青絲第五回 平地波瀾 奸人施毒手 小城烽火 密室露陰謀第卅一回 幽恨寄遙天 相思種種 琴聲飛大漠 誤會重重第五回 平地波瀾 奸人施毒手 小城烽火 密室露陰謀第七回 劍譜惹奇災 風波疊起 掌門承重託 誤會橫生第十九回 孽債難償 問花花不語 前緣未證 對月月無言第五回 平地波瀾 奸人施毒手 小城烽火 密室露陰謀第廿四回 轉念棄屠刀 深仇頓解 真情傳彩 筆舊侶難忘第六回 月夜訴情懷 孽緣糾結 荒山斗奇士 劍掌爭雄第九回 江湖術士 施詐騙紅丸 穎異少年 有心求劍訣第十回 劍術通玄 天山傳俠客 京華說怪 內苑出淫邪第十六回 父子喜相逢 指揮解甲 忠奸難並立 經略歸農第六回 月夜訴情懷 孽緣糾結 荒山斗奇士 劍掌爭雄第二回 震動京華 驚傳梃擊案 波翻大內 巧遇夜行人第十回 劍術通玄 天山傳俠客 京華說怪 內苑出淫邪第廿二回 六月飛霜 京城構冤獄 深宮讀摺 俠女送奇書第二回 震動京華 驚傳梃擊案 波翻大內 巧遇夜行人第六回 月夜訴情懷 孽緣糾結 荒山斗奇士 劍掌爭雄第四回 七絕陣成空 大奸授首 卅年情若夢 石壁留經第廿一回 毀寨剩餘哀 情留塊土 試招餘一笑 慨贈藏珍第二回 震動京華 驚傳梃擊案 波翻大內 巧遇夜行人第廿二回 六月飛霜 京城構冤獄 深宮讀摺 俠女送奇書第十八回 冤獄毀長城 將星搖落 苦心護良友 劍氣騰空第廿四回 轉念棄屠刀 深仇頓解 真情傳彩 筆舊侶難忘第二十回 一曲簫聲 竟成廣陵散 多年夢醒 慚作未亡人第二回 震動京華 驚傳梃擊案 波翻大內 巧遇夜行人第六回 月夜訴情懷 孽緣糾結 荒山斗奇士 劍掌爭雄第二十回 一曲簫聲 竟成廣陵散 多年夢醒 慚作未亡人第五回 平地波瀾 奸人施毒手 小城烽火 密室露陰謀第廿四回 轉念棄屠刀 深仇頓解 真情傳彩 筆舊侶難忘第廿三回 劍氣騰霄 三番驚大內 宮闈窺秘 一憤走天涯第十三回 風雨多經 斷腸遺舊恨 市朝易改 歷劫騰新愁第廿二回 六月飛霜 京城構冤獄 深宮讀摺 俠女送奇書第四回 七絕陣成空 大奸授首 卅年情若夢 石壁留經第十二回 塊壘難消 傷心悲國事 權奸弄柄 設計害將軍第十七回 珠寶招強 人荒林惡 鬥神威折 魔女羣盜傾心第九回 江湖術士 施詐騙紅丸 穎異少年 有心求劍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