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章 圍觀

三十章 圍觀

乾隆四十九年,就在滿清忙於平定白蓮教義軍的時候,中華國依舊在默默無聲的積蓄着自己的力量。而大洋彼岸的歐洲也終於平靜了下來,在春天到來的日子裡美國獨立戰爭正式結束。

事實上,至1783年以後雙方基本上已經停止了交火,貿易也很快就恢復了正常,現在戰爭是正式告一段落了。

在這場維持了五年的戰爭中,中華國在軍火貿易上賺取了一份豐厚的利益。即瑞典之後,飽受南北兩面壓力的丹麥和仇大苦深的波蘭也相繼在中華國的軍火單上籤下了大名。而苦受財政困擾的法國和幾近油淨燈枯的荷蘭也同樣以貸款的形式,在中華國訂購了巨量的艦載鑄鐵炮。

經過一年的恢復,高傲的法國不允許自己向萬里之外的一個“叛亂者”國度長久欠債,勒緊了廣大百姓的褲腰帶,在西曆1784年6月份還清了所有的貸款。

而荷蘭近年的財政糟糕之極,實在無力快速還清120萬金元的欠款(原本100萬,那二十萬是大炮的欠款)。面對尷尬的荷蘭特使,樑明並沒有爲難他,不僅如此還再次向荷蘭拆借金元80萬,不過這80萬金元只能用於在東方的貿易,不可以用以彌補其國內的財政赤字,一樣是無息貸款。

格斯藤·範想都沒想就應了下來,這對於國內財源枯竭的荷蘭來說無疑是不小的幫助。雙方定簽下了一個條款,荷蘭保證五年內還清200萬金元的欠款,否則欠款以年息五成的利率遞增。

送走千恩萬謝的格斯藤·範,樑明笑得很開心,內閣重臣們也笑的很開心,相信再次欠下一筆賬的荷蘭會同中華國來往的更加緊密。

荷蘭同法、西結盟同英國開戰這幾年,其立國之根本——海外貿易,迅速縮水。即使在遠東,有了中華國照應的荷蘭商船也剩下了不足原先的一半。要知道就歐洲的各個貿易對象而言,遠東貿易無疑是收穫最爲豐富的,雖然整體上講中國一直處於順差地位,可有些物品在樑明看來買的實在是像“賤價處理”。

比如英國。

中國茶葉的出口貿易,是英國政府收入和東印度公司利潤的一個重要來源。在十八世紀三十年代以後,它除了每年給東印度公司提供七十萬至一百萬英鎊的利潤以外,還給英國國庫提供了二百三十萬英鎊的稅收。

而生絲出口貿易,同樣使英國商人獲得優厚的利潤,十八世紀七十年代,一擔生絲在廣州的出口價格爲二百八十兩左右,而給英國商人提供的利潤,在扣除一切費用以後,還淨餘一百五十兩。也就是說,利潤率爲百分之五十。

這些年來,有了雄厚財力支持的廣順行異軍突起,以拆借的名義向一些虧欠洋商錢款的商行注資,六年間陸陸續續的遙控三家商行。如今就是有着官商身份的十三行,也只能屈居其下。盧青在廣州混的是風生水起,乾隆四十七年經廣東巡撫李湖等人奏請,乾隆再次下令置辦“廣州公行”,盧青身價最是殷實得以充當行首(即總商)。

公行復設後,職責較初時尤爲重大(早就有,後來散夥了),不但商品價格之制定爲其專責,即使政府與外商間之交涉,亦皆以公行爲代理人。公行一方面代清廷徵收稅課,另一方面又爲外商代納關稅,並代經營貿易事務。

這不僅爲盧青的發展提供了良機,更是一個加價的好機會,短短兩年的工夫茶葉、生絲、瓷器等等大宗出口品價格浮升不等,加上馬六甲的稅費愣是將歐洲貿易逆差拉大了三成。

不過遠東貿易依舊是最爲厚利者,荷蘭想要恢復只能往東邊跑。按他們的貿易額度,即使恢復到全盛時期80萬金元也夠他們開銷兩年的了,至於現在沒有三四年荷蘭是恢復不來的。

而事實上,相比較那200萬金元,樑明更在乎的是荷蘭的教授,萊頓大學和格羅寧根大學裡的那些人物樑明看了都眼饞。四年的戰爭如同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荷蘭國內民生凋零的同時教育也陷入了混亂,這是挖牆腳的好機會樑明自然不會放過。受到指令的歐洲情報署也是弄上了全勁,收穫不小可留在荷蘭國內的更多,想要將中州學府、中華學府等建設成同世界相接軌的大學還需繼續努力。

再說了這第二次借出的八十萬金元不過是一堆紙票而已,荷蘭商人要購買貨物只要拿着金元卷就可以了,這在中華國已經是慣例了。

雖然茶葉、瓷器等等都需要跑去廣州,可在中華國還是可以買到許多搶手貨的,比如南洋的特產香料,還有毛棉紡織品和軍資銅錠等等,要買進大批量的物資用紙幣當然比金銀方便。早在建陽四年,就有一批洋商用金銀兌換金銀卷,進行貿易。領頭的就是克勞德·卡尼基、森·肯尼茲和赫爾曼·威廉三人。到了今天,這已經是一個慣例了,中華銀行過硬的信譽是洋商們所放心的。

時間慢慢的到了建陽九年(1784)的夏季,一艘不平常的商船抵達了十度海峽,它的到來意味着又有一個國度加入了遠東貿易的序列,那就是剛剛立國的美利堅。

十度海峽介於小安達曼島與卡爾尼科巴島之間(東經93度零分),北緯10°:零分線穿過,故名。南北寬約125公里,最深730米。東有安達曼海,西爲孟加拉灣,鄰近馬六甲海峽。交通地位重要,由太平洋出馬六甲海峽至印度洋的通道之一。

安達曼羣島就像是一條掛鏈,擋在馬六甲海峽之前,而十度海峽就是這條掛鏈上最大的缺口。它本是在中華海軍西洋艦隊的控制之下的,可在強大的英國印度洋艦隊的壓力之下,樑明無奈只得答應了“共管”。

建陽七年四月,英國於南安達曼島修建了布萊爾港,好在小安達曼島和南安達曼羣島依舊在西洋艦隊外海分艦隊的掌控之下,較之布萊爾港的英國艦隊局面還是強上一些。

一百二十九章 覆滅西南水師下十八章 無題一百零八父與子一十三章 生活一第4章 大秋島第14章 天高三尺三十三章 商業二十四章 移民八章 掃蕩第17章 真正的戰爭八章 監察九十五章 威勢第4節 山東的私鹽一百零六章 清廷失德一百五十一章 燒錢的海戰七章 攻佔拉瓦格二五十章 京津定二章 定南將軍一百二十九章 覆滅西南水師下四十三章 大海戰下二十四章 滄海第34章 反映九章 轉回視線上三章 到達一百四十三章 鄂木斯克下第33章 多線作戰(二)十九章 整軍一二十三章 過渡一百三十三章 中亞九十一章 鏖戰二十四章 生活二二十四章 殲敵五第8章 這是戰艦九章 阻敵十二章 出毒招一百三十章 中日江戶條約四十章 決斷十七章 失職的後果十六章 歐洲的第一筆買賣第10節 發展第24章 海倉口之戰一百三十四章 三帳哈薩克第18章 初戰掖縣一百三十三章 中亞九章 火炮二十四章 滄海第5節 煮鹽九十五章 威勢八章 監察三十二章 中華海三十三章 鏖戰馬六甲一二十七章 美國人倭人十一章 情報八十章 軍變古北口中六十九章 冀西北決戰三六十二章 硝煙起第32章 多線開戰十三章 生活一四十八章 津南大捷上九十五章 威勢一百三十二章 移民二十二章 殲敵三一百三十八章 輜重下三十章 圍觀第29章 議商一百四十七章 名將的風采四十七章 輝煌勝利上一百五十二章 錢啊八十四章 燕京軍校一百一十二章 熱鬧的朝鮮十三章 援兵四章 澳門三十四章 兵發尤溪三十六章 福康安的動向六十三章 戰鼓擂第31章 京師(二)三章 荷蘭一百一十六章 進軍西伯利亞中六章 攻佔拉瓦格一第8章 這是戰艦一百二十七章 狹路相逢一百二十一章 收北海三第11章 可謂“匪亂”六章 民間十九章 震驚十八章 完勝四十四章 決戰津南上二十一章 槍炮四十一章 大沽登陸八十七章 烽火二十一章 整軍三三十二章 福康安出場第30章 京師(一)七十四章 乾隆之死上三章 鹽埕橋一百二十七章 狹路相逢八章 監察一百五十三章 太子五十一章 大戰結束
一百二十九章 覆滅西南水師下十八章 無題一百零八父與子一十三章 生活一第4章 大秋島第14章 天高三尺三十三章 商業二十四章 移民八章 掃蕩第17章 真正的戰爭八章 監察九十五章 威勢第4節 山東的私鹽一百零六章 清廷失德一百五十一章 燒錢的海戰七章 攻佔拉瓦格二五十章 京津定二章 定南將軍一百二十九章 覆滅西南水師下四十三章 大海戰下二十四章 滄海第34章 反映九章 轉回視線上三章 到達一百四十三章 鄂木斯克下第33章 多線作戰(二)十九章 整軍一二十三章 過渡一百三十三章 中亞九十一章 鏖戰二十四章 生活二二十四章 殲敵五第8章 這是戰艦九章 阻敵十二章 出毒招一百三十章 中日江戶條約四十章 決斷十七章 失職的後果十六章 歐洲的第一筆買賣第10節 發展第24章 海倉口之戰一百三十四章 三帳哈薩克第18章 初戰掖縣一百三十三章 中亞九章 火炮二十四章 滄海第5節 煮鹽九十五章 威勢八章 監察三十二章 中華海三十三章 鏖戰馬六甲一二十七章 美國人倭人十一章 情報八十章 軍變古北口中六十九章 冀西北決戰三六十二章 硝煙起第32章 多線開戰十三章 生活一四十八章 津南大捷上九十五章 威勢一百三十二章 移民二十二章 殲敵三一百三十八章 輜重下三十章 圍觀第29章 議商一百四十七章 名將的風采四十七章 輝煌勝利上一百五十二章 錢啊八十四章 燕京軍校一百一十二章 熱鬧的朝鮮十三章 援兵四章 澳門三十四章 兵發尤溪三十六章 福康安的動向六十三章 戰鼓擂第31章 京師(二)三章 荷蘭一百一十六章 進軍西伯利亞中六章 攻佔拉瓦格一第8章 這是戰艦一百二十七章 狹路相逢一百二十一章 收北海三第11章 可謂“匪亂”六章 民間十九章 震驚十八章 完勝四十四章 決戰津南上二十一章 槍炮四十一章 大沽登陸八十七章 烽火二十一章 整軍三三十二章 福康安出場第30章 京師(一)七十四章 乾隆之死上三章 鹽埕橋一百二十七章 狹路相逢八章 監察一百五十三章 太子五十一章 大戰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