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唸詩

碧籮看傅明華皺眉沉思,神情鎮靜,不由端了一蠱燒成南瓜形的淨白細瓷上來,那蓋子也仿着燒成了南瓜蒂兒的樣式,她抓着蓋子一揭開,香味兒便撲鼻而來,熱氣將傅明華一薰,便將她薰回了神。

這南瓜瓷蠱擺在荷葉形的盤子上,這些出自江西御窖的物件兒樣樣精美,江西御窖燒製的東西大部份供了宮中,普通人是買都買不到的。

但是這旁人看來稀罕的東西,謝家每年都會送不少前來,傅明華就是一天摔幾樣,一年三百六十五天都是摔不完的。

那羹湯以小米煲足了火候,裡面藥材與食物的味道完美的融合,每一口都是鮮香無比,調養着傅明華的身體。

她暫且不想心裡的事兒,反正此時也沒個頭緒。

直到晚上就寢之前,傅明華再次將自己目前所知的情況在腦海中分列安排,一旁值夜的碧雲正鋪着被子,看她靠在牀邊,拿了本書心不在焉的,不由打了個哈欠:

“夜深了,娘子還不睡?”

傅明華搖了搖頭,她總覺得自己要摸到邊兒了,可是卻偏偏又一時間想不起來。

“還是早些歇息,別傷了眼,倒補不回來。”碧雲的話在她耳邊響起,卻沒被傅明華聽進耳中。

她想到陰氏,如今朝廷雖然不管制兵器,但是陰家勢力太大,朝廷莫非就不忌憚?她又想起曾經的陰家,那時的陰家還並不是偏居淮南一角而已,而是居於南陽之中,直到後期被朝廷打壓,子孫死的死,走的走,諾大一個家族被迫遷居於淮南纔算是消停。

仔細回想起來,這陰家便如同冬日枯死的野草,只要留了根還在,隨着朝代更迭交替。舊朝一倒,陰家趁機崛起,以大量武器、盔甲資助朝廷,所以每當新朝建立之時。總是陰家名聲權勢達到極點的時候,一旦到了朝代中間,陰氏太過顯赫,再次遭到打壓,周而復始。

陰家成也蕭何。敗也蕭何。

就如當初前陳朝楊氏,逐鹿天下之時靠陰家大力支助,開國皇帝孝宣帝當權之時,陰氏權勢達到巔峰,可惜好景不長,直到前陳孝烈帝時,遭到孝烈帝打壓,直至陳朝後期,朝廷腐敗,天子政權旁落。對於世族無力管束,陰氏才得以苟延殘喘。

陳朝末期,陰氏休養生息,直到助先帝崛起,陰氏助先帝一臂之力,纔在大唐初立之後,陰氏一脈再現輝煌。

仔細回想起來,從陰氏的起源、發達到沒落,陰氏經歷過數次劫難卻不死,但是陰氏族人對於這種大起大落的情況。肯定萬分厭倦。

傅明華想起了嫁進傅家的謝氏,那時都當謝家願意將女兒嫁入傅家,定是因爲看中傅家世襲罔替。

可是傅明華心裡清楚得很,謝家子弟只是不入仕。不願涉足這泥潭。

對於看過朝代更迭,許多世家分崩離析的情景,在許多人眼中恐怕會富貴百年的傅家並不見得能被謝氏看在眼中。

畢竟謝氏的起源遠比如今的傅家要豐厚得多,更何況婚後謝氏對於傅其弦的鄙夷是從骨子裡散發出來的。

她不願在傅其弦面前伏低作小,看不起他,傅其弦在謝氏眼中。恐怕連粒塵埃也不如的。

但就是這樣的情況,高傲的謝氏卻甘願嫁給傅其弦,併爲他生育兒女。

傅明華握緊了手裡的書本,嘴角逐漸勾起。

謝家隱藏得可真夠深的。

陰氏一脈與其餘三家同氣連枝,陰氏的衰敗也從側面證明了四家的情景。

若是將陰氏的起落比喻爲氣運的好壞,恐怕四家動作頻頻,就是因爲氣運衰敗,也就是說,陰家恐怕又要陷入新的一輪遭到皇帝打壓的日子。

盛極必衰,這是亙古不變的道理。

先帝剛薨世沒有幾年,若此時動陰家,便如卸磨殺驢。

天豐帝此時按兵不動,不是爲了給陰氏喘息之機,更有可能是將陰氏當成豬養,待到百年以後,由燕氏後人再將陰氏打壓一番。

已經在陳朝吃過虧的陰氏,必定不甘於被皇族如此算計。

天下烏鴉一般黑,皇族若是遲早會對世家動手,那麼世家便必定會想法子自保的。

所以很少將女兒外嫁的謝家,將謝氏嫁入長樂侯府,將崔貴妃送進皇城。

傅明華將手裡的書本一扔,撩了自己一把養得水滑的頭髮,躺了下去。

碧雲不知她心裡所想,將她扔到一旁的書撿了起來,又爲她掖了掖被子,撩起的幔子被放了下來,牀榻頂上垂下來的一層小小珠墜因爲碧雲剛剛垂幔子的動作輕輕晃盪。

自己猜想的正不正確,只要謝利貞一來,便會知道。

只是謝利貞沒來之前,臘月十三正是皇上領百官祭宗廟的日子。

提前三天傅侯爺便已經焚香沐浴,並在十三日當天,由皇上親述,同中書門下平章事李輔林李大人擬旨,廢除諡號,追先帝爲高祖,並改年號天豐爲嘉安,大赦天下,普天同慶。

先帝定國之時立年號‘永昌’,永昌四年時,經由朝臣複議,認爲此年號並不吉利,昌字有二日之意,於國家意義象徵不妥,因此後改年號爲‘建元’。

直到高祖駕崩,當今天子依舊延用‘建元’的年號,直到建元十一年,改年號爲‘天豐’,而後如今再改爲‘嘉安’。

只是這個改年號的重大消息,在使得許多人激動的時候,謝氏卻滿臉的陰沉。

“娘娘召我帶元娘再進宮一次?”

她已經‘病’了好些天了,上回崔貴妃的話還讓她心亂如麻的,此時離上回進宮還不到半個月的時間,崔貴妃又讓人秘密向她傳話,讓她帶傅明華進宮一趟。

前來傳話的丫頭長得十分不起眼,不知爲何竟與傅府之中外院大廚房裡一個管事相識,由他帶領進入傅府的。

“是的,娘娘聽說少夫人病了,十分擔憂,只是娘娘位於深宮,出入不便。”

這丫頭將崔貴妃的話一回復完,謝氏便沉默了下去。

她的‘病’是怎麼回事,崔貴妃恐怕是再清楚不過了,莫非,她是在藉此事,催自己快將替她‘想出法子’?

第四百六十五章 疑孕第五百零七章 早知第五百二十八章 勸說第三百四十八章 不捨第三百六十四章 慌了第二百四十九章 屍體第二百四十八章 謀算第一零七章 攛掇第十五章 遇上第五百三十七章 仇冤第一百零八章 心儀第659章 良策第五百九十三章 一發第五百五十八章 應驗第一零七章 攛掇第二百七十三章 姐妹第五百三十一章 過人第二百六十五章 言外第四百五十四章 有意第五百四十一章 城府第二百三十八章 恩寵第六十四章 比試第四百九十六章 太后第三百八十四章 暗諷第六十四章 比試第五百二十五章 驟雨第八十六章 要錢第四百一十三章 反擊第五百二十九章 鎮定第一百二十章 出事第四百五十九章 不服第八十八章 錦園第三百六十一章 走好第三百四十九章 衝撞第二百一十四章 逼問第一百七十五章 孽種第四百零五章 遺物第三百零三章 三叔第六十四章 比試第一百六十六章 哭求第一百一十八章 受傷第六十六章 暴雨第三百九十一章 還要第四百七十九章 討厭第五十一章 丹陽第三百八十三章 明嘲第一百九十五章 母女第三百四十二章 記住第三百三十一章 舊友第五百四十九章 忠誠第六百二十二章 出奇第647章 當街第651章 前兆第四百三十一章 意外第五百五十四章 算盡第一百九十六章 無話第二百四十六章 狠心第三百一十二章 求官第二百五十四章 教導第十三章 心懷第三百七十八章 早有第三百八十三章 明嘲第三百一十三章 整治第四百六十四章 好運第三百九十七章 捱打第五百六十七章 大事第三百二十二章 養晦第二百五十二章 嫁妝第三百八十一章 道歉第十二章 好處第三十九章 郭嬪第六十五章 詭計第641章 先與第二百七十七章 緣份第五百七十一章 決擇第一百六十二章 比試第四百七十二章 決定第五百五十五章 環環第八十四章 來訪第三百八十八章 多情第十九章 祖父第五百九十八章 功過第一百二十二章 責問第647章 當街第四百一十七章 預謀第三百五十一章 聽說第五百九十章 陰差第五百四十三章 裡應第二百五十五章 來賀第二百五十一章 狹窄第五十三章 借衣第五百八十七章 當初第二百五十章 心胸第六章 明霞第一百二十章 出事第三百八十六章 蠢貨第660章 結局第二百四十章 雲陽第一百六十五章 好處第四百三十章 凌府
第四百六十五章 疑孕第五百零七章 早知第五百二十八章 勸說第三百四十八章 不捨第三百六十四章 慌了第二百四十九章 屍體第二百四十八章 謀算第一零七章 攛掇第十五章 遇上第五百三十七章 仇冤第一百零八章 心儀第659章 良策第五百九十三章 一發第五百五十八章 應驗第一零七章 攛掇第二百七十三章 姐妹第五百三十一章 過人第二百六十五章 言外第四百五十四章 有意第五百四十一章 城府第二百三十八章 恩寵第六十四章 比試第四百九十六章 太后第三百八十四章 暗諷第六十四章 比試第五百二十五章 驟雨第八十六章 要錢第四百一十三章 反擊第五百二十九章 鎮定第一百二十章 出事第四百五十九章 不服第八十八章 錦園第三百六十一章 走好第三百四十九章 衝撞第二百一十四章 逼問第一百七十五章 孽種第四百零五章 遺物第三百零三章 三叔第六十四章 比試第一百六十六章 哭求第一百一十八章 受傷第六十六章 暴雨第三百九十一章 還要第四百七十九章 討厭第五十一章 丹陽第三百八十三章 明嘲第一百九十五章 母女第三百四十二章 記住第三百三十一章 舊友第五百四十九章 忠誠第六百二十二章 出奇第647章 當街第651章 前兆第四百三十一章 意外第五百五十四章 算盡第一百九十六章 無話第二百四十六章 狠心第三百一十二章 求官第二百五十四章 教導第十三章 心懷第三百七十八章 早有第三百八十三章 明嘲第三百一十三章 整治第四百六十四章 好運第三百九十七章 捱打第五百六十七章 大事第三百二十二章 養晦第二百五十二章 嫁妝第三百八十一章 道歉第十二章 好處第三十九章 郭嬪第六十五章 詭計第641章 先與第二百七十七章 緣份第五百七十一章 決擇第一百六十二章 比試第四百七十二章 決定第五百五十五章 環環第八十四章 來訪第三百八十八章 多情第十九章 祖父第五百九十八章 功過第一百二十二章 責問第647章 當街第四百一十七章 預謀第三百五十一章 聽說第五百九十章 陰差第五百四十三章 裡應第二百五十五章 來賀第二百五十一章 狹窄第五十三章 借衣第五百八十七章 當初第二百五十章 心胸第六章 明霞第一百二十章 出事第三百八十六章 蠢貨第660章 結局第二百四十章 雲陽第一百六十五章 好處第四百三十章 凌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