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8章 張勳的彙報(2)

張勳進入別墅區的時候,內心還是有些激動的,這個別墅區,從一定程度代表了隴南省最高的權力,省委領導都是住在裡面的,張勳雖然是宏源市市委書記,一般情況下,也是難以進入別墅區的,更何況,前任省委副書記已經搬走了。

第一次到徐少傑的家裡去,張勳費了一番心思,空手上門,肯定是不行的,就是尋常的老百姓,第一次到人家的家裡去,空手也是說不過去的。徐少傑的身份特殊了,張勳也不敢說送錢,這樣會自討無趣,所以,張勳準備了高檔的菸酒。這是如今送禮的趨勢,幾條煙、幾瓶酒,算不上什麼問題的。

進入了客廳,張勳看見了徐少傑,徐少傑站在客廳,面帶笑容,張勳連忙放下了塑料袋,快步走上去和徐少傑握手。細節方面,張勳是比較注意的,穿的是嶄新的皮鞋,一路都是坐車過來的,腳底沒有什麼灰塵,踩在客廳裡面,也不會留下什麼污漬。

徐少傑和張勳握手的時候,不經意的看了看張勳穿的新皮鞋。徐少傑已經充分感受到了,隴南省的各級官員,都是很注意這些細節的,這大概也是隴南省的一些習慣吧,包括杜順平和張曉軍到徐少傑家裡來的時候,都是非常注意的。這也說明了,在隴南省,官本位的思想是很盛行的,遠比某些發達地區要濃厚。

張勳坐下之後,也很注意,挺直了身板,看向徐少傑的目光,很是恭敬。

“徐書記,我早就想着來拜訪您了,因爲您的工作太忙了,一直都找不到合適的時間,這次來參加會議。抽時間專門來拜訪您,也想着彙報一下宏源市的工作,您是駐宏源市的領導,宏源市2010年的整體工作思路,已經確定了。”

“嗯,整體的工作就不用匯報了,相關的材料,我已經看過了。你就重點說說整頓幹部作風的事情吧,我看這是市委市政府開年以後最大的一項工作啊。”

徐少傑實際上已經將意思挑明瞭,張勳專門來彙報工作,重點一定就是整頓幹部作風的事情,這件事情很敏感,因爲宏源市整頓幹部作風的思路,與歐陽雲濤的認識有不一致的地方,關鍵就在於提高幹部職工福利待遇的問題方面,歐陽雲濤一直都認爲,幹部職工的待遇很不錯了。不應該增加了,國家發了工資。根據本地的實際情況,適當解決一些生活補助,就可以了。就連省直單位的幹部職工待遇,都是很低的,據徐少傑掌握的情況,除開解決了很少的生活費和交通費,其餘基本上是沒有什麼的。

公務員的工資偏低。這是不爭的事實,大家都知道,不過老百姓質疑的。就是工資以外的其他待遇,全國各地的情況,徐少傑也是知道一些的,有些地方,工資以外的福利待遇是很高的,超過了工資的好多倍了,就說是西林市,福利待遇也是工資的三倍到四倍的樣子,按照國家的工資標準,辦事員一直到國家的最高領導人,工資也就是在800元到4000元之間,確實算不上是高的,剛剛參加工作的年輕人,平均每月的工資標準,不足1000元,拿着這些工資,想要過瀟灑的生活,沒有可能性,甚至基本的生活都難以維繫。所以,不少的地方,都在工資標準以外,增加了幹部職工的福利和津補貼,名義是很多的,生活費、交通費,包括菜籃子等等,名義多種多樣,有的乾脆就說是津補貼。福利或者是津補貼的高低,與地方經濟實力有着很大的關係,各地的標準不一致,總體說,越是到上面,津補貼越高。行政單位是講究級別的地方,幹部職工對這樣的差距,沒有什麼異議,沒有那個傻蛋會說自己的工資和福利待遇比國家主席的少太多了。

徐少傑是支持在適當的基礎上,增加幹部職工福利待遇的,隴南省幹部職工的福利待遇太低了,除開生活補助和交通補助,其餘的基本上是沒有的,生活補助是吃進肚子裡面了,幹部職工中午都是在食堂吃飯,生活補助主要是解決這些問題的,交通補助用於上下班乘坐公共汽車或者是出租車,就說省委辦公廳,生活補助和交通補助,加起來才420元。其次就是年底的時候,每人能夠解決2000元左右的津補貼。算總數,省委辦公廳的幹部,每年工資以外的收入,也就是7000元錢左右,相當於省委辦公廳幹部職工平均工資收入的三分之一。這樣的收入,說出去是不會有人相信的,因爲現在的社會,大家都認爲公務員的收入是很高的,是能夠有很多的隱形收入的。

徐少傑已經發現了,大部分的幹部職工沒有什麼工作的積極性,特別是一些年齡偏大、升遷已經沒有什麼希望的幹部,更是在混日子,他們說的話也是耐人尋味的:這輩子當了公務員,不能夠貪污受賄,沒有人送錢送米,拿着生活費,吃不飽餓不死,還要飽受社會的質疑,實在是沒有意思,看在生活費的面子上,不給領導找麻煩,也不想努力拼搏,就多多休息,鍛鍊身體,爭取多活一些年歲。

兩相對比,西林市幹部職工的工作情緒要好很多的,徐少傑擔任市委書記的時候,西林市幹部職工的福利待遇,平均下來,有8萬到9萬元,總收入基本上都達到10萬元了,這樣的收入,在西林市,已經算是中上層的收入水平了,所以幹部隊伍s思想還是比較穩定的。

不能否定人的物質慾望,幹部職工隊伍,特別是公務員的隊伍,代表了一個層面,更是代表了一種社會地位,社會上對公務員隊伍是羨慕和敬佩的,這是社會的實際情況。按照歐陽雲濤的看法,總是將公務員隊伍和下崗職工以及農民去做比較,徐少傑不能夠接受這樣的觀點,階層的差別永遠存在,不管是國內還是國外,不管是過去還是現在。想着依靠人爲的力量來抹掉這樣的差別,或者是不承認和不正視這樣的差別,這是自欺欺人,或許社會發展到一定的時候,能夠消除貧富差距,但絕不是現在。

徐少傑清楚,宏源市的整頓幹部作風的方案中間,沒有增加幹部職工福利待遇的條款。但是在實際的操作過程中,已經準備大幅度提高幹部職工的福利待遇了。

“徐書記,宏源市整頓幹部作風的工作,經過了長時間的準備,目前已經準備正式啓動了,具體的方案是這樣的。。。”

張勳顯然是做了充足的準備,用了10多分鐘時間,將整頓幹部作風的目的、思路以及操作步驟,全部都彙報了。這其實不是重點。

“宏源市整頓幹部作風的工作,分爲兩個大的步驟。市委召開了常委會,初步研究了。決定在整頓幹部作風的時候,適當的提高幹部職工的福利待遇,結合隴南省的實際情況,我們大致的想法是人均每年的所有福利待遇和津補貼,提高到1.5萬元的標準。綜合對比干部職工的年收入,在三萬到五萬元,屬於宏源市中上收入的水平了。”

“我們重點考慮的。是通過提高幹部職工的收入,對日常的工作提出來更加嚴格的要求,逐步的杜絕幹部經商、出工不出力等消極怠工和引發羣衆普遍不滿意的現象。”

張勳提出來的想法。在徐少傑看來不算什麼,但是在隴南省,一定會引發震動的,這樣的福利待遇,超過了省城幹部職工福利待遇的兩倍了,要說多全省的幹部沒有波動,那是不可能的,特別是省直機關的幹部職工和華林市的幹部職工。

徐少傑禁不住沉思了,從內心來說,徐少傑支持張勳的做法,但是,徐少傑必須考慮到影響,張勳在明確幹部職工福利待遇的時候,僅僅是從宏源市的情況出發,沒有能夠站在全省的高度,這樣的做法,必然引發軒然大波。

“宏源市整頓幹部作風的方案是可行的,幹部經商的風氣,必須要下大力氣整治,我們要考慮到,羣衆是什麼意見,會有什麼樣的看法,目前來看,全省幹部職工的收入都是有些偏低的,更不用說下崗職工和農民了,宏源市考慮的大方向是正確的,適當的增加幹部職工的收入,但你們也要注意到全省的實際情況,解決幹部職工的福利待遇問題,需要有一個合適的氛圍,需要考慮到具體的標準,需要看到將要形成的影響。”

徐少傑說出來這些話的時候,感覺是很彆扭的,但他必須要說,徐少傑相信,張勳是能夠明白其中的意思的。

張勳已經明白了徐少傑的意思,暫時不支持調整幹部職工的福利,這件事情,張勳也是比較擔心的,其實市委常委會也沒有能夠做出來最終的決定,常委中間的爭議是比較大的,重點是考慮到影響的問題,如果說省委省政府不支持,雖然說市委市政府能夠貫徹下去,但誰又能夠知道,這樣的政策可以延續多長的時間,在增加了收入的基礎上,突然的減少收入,那纔是最爲要命的事情。

下午要討論政府工作報告,主持討論的張勳,必然要說到整頓幹部作風的事情,而且徐少傑也會說到的,張勳這個時候來拜訪徐少傑,彙報工作,其實也是要清楚底細。

“徐書記,我明白了,宏源市首先開展整頓幹部作風的工作,幹部職工的福利待遇問題,暫時放一放。”

“嗯,下午討論政府工作報告,你要明確意思,宏源市整頓幹部作風的工作,必須要認真開展,要堅持下去,要抓出成效,不能夠半途而廢,有關幹部職工福利待遇的問題,我思考之後,向省委做出來彙報。但你要清楚,這裡有一個前提,如果說宏源市整頓幹部作風的工作,沒有能夠做出來好的成績,必然會影響到幹部職工福利待遇的事情。”

徐少傑這樣的支持張勳,其實也是出於一種認識,到隴南省來工作了,徐少傑必須有信得過的幹部,籠絡幹部的手段是很多的,不管是志同道合,還是屈從於權勢,都有着一些基本的規律,一個沒有擔待、沒有能力的上級,是不會有真正敬佩和服從的下級的。謝志偉的手段,已經令徐少傑感覺到了,隴南省的幹部風氣,不一定是很好的,一個副省長,居然能夠做出來令人不齒的舉措,而且沒有自責,沒有愧疚,認爲一切都是理所當然的,這樣的風氣,如果在幹部之間蔓延了,是很可怕的。

至於說幹部中間,出現了這樣的問題,特別是謝志偉這樣的舉措,令徐少傑對歐陽雲濤和龍劍烽都有些另外的看法了。

下午的分組討論,張勳結合政府工作報告,談到了宏源市的工作,特別提到了整頓幹部作風的工作,提出來了很嚴格的要求,宏源市70多名人大代表,大部分都是相關單位的負責人,都清楚市委市政府即將開展整頓作風的工作。

徐少傑在最後的發言中間,明確支持了張勳的意見,提出來宏源市要認真貫徹落實全省兩會的精神,藉着這個東風,開展好工作,特別是整頓幹部作風的工作,宏源市在隴南省,處於很重要的位置,一舉一動,省委省政府都是很關注的,啓明縣發生的事情,應該引起所有幹部職工的注意,從中吸取教訓。

徐少傑發言的時候,張勳顯得很嚴肅,心裡是樂開了花,不用說,人大會和政協會結束之後,張勳在宏源市的威信將大幅度的提升,這都是因爲徐少傑的支持。本來徐少傑是省委副書記,和歐陽雲濤以及龍劍烽比較起來,影響力方面,應該是有着一定差距的,但現實的情況不是這樣,因爲徐少傑太年輕了,在大家看來,前程遠大,是一顆已經升起來的政治明星,這個時候得到了徐少傑的讚賞,意味着找到了強大的依靠。

下午的分組討論結束以後,張勳特意邀請徐少傑吃飯,當然不是省人大會安排的賓館,徐少傑沒有拒絕,張勳特意將宏源市四大家參加人大會和政協會的班子成員召集到了一起。

徐少傑既然表態支持了張勳,當然會在相關的行動上面有所表示的,吃飯就是最好的一種表態,讓宏源市的班子成員都明白,也有利於張勳開展下一步的工作。

晚上,人大會安排的有彙報演出,徐少傑沒有去觀看,他還要回到家裡去,唐婉柔早就打電話催促了,說是柳成龍要到家裡來的,徐少傑知道,柳成龍到家裡來的主要目的,就是想着能夠見到自己,無論怎麼說,柳成龍都是唐婉柔的領導,這樣的面子,徐少傑還是要給的。

第886章 紛至沓來第489章 面對親情(2)第428章 改制之艱難(2)第38章 社會實踐(3)第155章 北京之行(2)第19章 家裡的安排(2)第650章 爲官做主還是爲民做主(3)第168章 處理的風波第351章 不一般的市委常委會(2)第428章 改制之艱難(2)第845章 風波驟起(4)第639章 不要好高騖遠(2)第909章 粉墨登場(3)第124章 陳目標的選擇第467章 惱人的機構改革第423章 蛻變(1)第107章 拜年得到的信息第537章 令人惱火的車禍第901章 奇怪的告狀信(2)第580章 命案(4)第684章 人心(2)第898章 接二連三的事情(1)第872章 盧雲峰的變化第383章 田家家族第804章 你當我是病貓嗎?(5)第711章 演講(1)第588章 驚弓之鳥第205章 絕佳機會(1)第582章 命案(6)第38章 社會實踐(3)第199章 不一樣的春節(1)第204章 出其不意(2)第248章 推心置腹第53章 劉沐的憤怒(2)第788章 省委黨校的講話(2)第159章 沙隆縣的調整第229章 何旭雄歸來第770章 徐少傑的脾氣(2)第288章 武聖軍的態度第524章 實際困難第571章 香港考察(1)第887章 當斷則斷第777章 頻繁的拜訪(4)第894章 隴南省省委書記(1)第557章 家中的小波瀾第60章 整頓村務第102章 籃球比賽第501章 寒心的對比(2)第858章 何謂奸商第233章 水電站的工程不能動第611章 精準的分析第600章 重手第148章 丁原的苦心第132章 微妙的局面第630章 是禍躲不過第129章 英雄救美?(1)第548章 兩路引發的騷動第406章 令人震驚第768章 大病救助(3)第178章 侯義坤的選擇(1)第740章 低調上任第665章 家長會第636章 追查到底(1)第527章 錢大志上任第866章 短暫的迷糊第63章 安置張小玉第597章 謠言和污衊(1)第540章 不妙的大會第428章 改制之艱難(2)第869章 新上任的省委副書記第838章 運籌的功效第748章 視察工作(3)第674章 冰災(3)第36章 社會實踐(1)第81章 見證腐敗(2)第888章 丁原的再次提醒第374章 春節瑣事第427章 改制之艱難(1)第680章 毒計(1)第517章 鄒文滔的作用第302章 拍板第698章 故伎重演(1)第606章 我們的信心(1)第638章 不要好高騖遠(1)第220章 風雲突變(2)第90章 小人第38章 社會實踐(3)第407章 危險的氣息第871章 盧雲峰的來意(2)第242章 省長視察(2)第9章 未來價值取向第376章 奇怪的養生之道第637章 追查到底(2)第289章 無奈的調動第818章 高層對決(2)第539章 導火線第525章 政治家族第564章 水泥廠的爭奪風波(6)第639章 不要好高騖遠(2)
第886章 紛至沓來第489章 面對親情(2)第428章 改制之艱難(2)第38章 社會實踐(3)第155章 北京之行(2)第19章 家裡的安排(2)第650章 爲官做主還是爲民做主(3)第168章 處理的風波第351章 不一般的市委常委會(2)第428章 改制之艱難(2)第845章 風波驟起(4)第639章 不要好高騖遠(2)第909章 粉墨登場(3)第124章 陳目標的選擇第467章 惱人的機構改革第423章 蛻變(1)第107章 拜年得到的信息第537章 令人惱火的車禍第901章 奇怪的告狀信(2)第580章 命案(4)第684章 人心(2)第898章 接二連三的事情(1)第872章 盧雲峰的變化第383章 田家家族第804章 你當我是病貓嗎?(5)第711章 演講(1)第588章 驚弓之鳥第205章 絕佳機會(1)第582章 命案(6)第38章 社會實踐(3)第199章 不一樣的春節(1)第204章 出其不意(2)第248章 推心置腹第53章 劉沐的憤怒(2)第788章 省委黨校的講話(2)第159章 沙隆縣的調整第229章 何旭雄歸來第770章 徐少傑的脾氣(2)第288章 武聖軍的態度第524章 實際困難第571章 香港考察(1)第887章 當斷則斷第777章 頻繁的拜訪(4)第894章 隴南省省委書記(1)第557章 家中的小波瀾第60章 整頓村務第102章 籃球比賽第501章 寒心的對比(2)第858章 何謂奸商第233章 水電站的工程不能動第611章 精準的分析第600章 重手第148章 丁原的苦心第132章 微妙的局面第630章 是禍躲不過第129章 英雄救美?(1)第548章 兩路引發的騷動第406章 令人震驚第768章 大病救助(3)第178章 侯義坤的選擇(1)第740章 低調上任第665章 家長會第636章 追查到底(1)第527章 錢大志上任第866章 短暫的迷糊第63章 安置張小玉第597章 謠言和污衊(1)第540章 不妙的大會第428章 改制之艱難(2)第869章 新上任的省委副書記第838章 運籌的功效第748章 視察工作(3)第674章 冰災(3)第36章 社會實踐(1)第81章 見證腐敗(2)第888章 丁原的再次提醒第374章 春節瑣事第427章 改制之艱難(1)第680章 毒計(1)第517章 鄒文滔的作用第302章 拍板第698章 故伎重演(1)第606章 我們的信心(1)第638章 不要好高騖遠(1)第220章 風雲突變(2)第90章 小人第38章 社會實踐(3)第407章 危險的氣息第871章 盧雲峰的來意(2)第242章 省長視察(2)第9章 未來價值取向第376章 奇怪的養生之道第637章 追查到底(2)第289章 無奈的調動第818章 高層對決(2)第539章 導火線第525章 政治家族第564章 水泥廠的爭奪風波(6)第639章 不要好高騖遠(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