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7章 惱人的機構改革

淮揚市機構改革以及部門三定方案擺在徐少傑辦公桌上面的時候,徐少傑猶自感覺到頭疼。春節了,這個春節,波瀾不驚,該做的事情,徐少傑都做了,該走動的地方,徐少傑也走動了,對於徐少傑分工的調整,唐文俊沒有表現出來太多的驚奇。

所謂的三定方案,也就是定機構、定人員、定編制,按照中央的要求,各地必須要進行機構改革,徐少傑的理解,所謂的機構改革,就是明確人員,還有人員的身份,包括公務員和事業人員,最大的區別就是編制的區別,比如說一個單位的副職可以配備多少,首先要有明確的數字,今後就按照這個職數,確定領導幹部。

徐少傑並不是很看着這件事情,配備幹部的事情,雖然有方案在這裡,但是,一句工作需要的話語,就可以突破編制,相反,如果不想給某單位增強力量,三定方案也是很好的推脫的辦法,下面的事情,都是人爲操作的。

淮揚市的機構改革工作,並不是走在全省前列的,有些市州,2000年已經完成了這項工作,不過,淮揚市因爲人事調整的事情,稍微落在後面了,現在,徐少傑上任了,就要面對這件事情了。淮揚市機構改革的具體工作,是編委操作的,郎世福是編委主任,徐少傑是編委副主任,相關的領導工作,自然落到了徐少傑的頭上。

其實機構改革工作,也不是困難的事情,反正大家都有飯吃,不會出現麻煩,有一些困難的是縣市,因爲一些歷史原因,可能有難題,但徐少傑的運氣,總不是那麼好,淮揚市也有複雜的問題。

問題的起源,還要追溯到賀一鳴的身上,因爲財政收入的問題,淮揚市政府曾經在1998年出臺了一份文件,具體的內容就是涉及到部門類別和人員工資的事情,市政府將所有部門分爲了五類,第一類是黨委部門,第二類是政府組閣局,第三類是政府工作局,第四類是重要的事業單位,第五類是有收費職能的部分事業單位,相應的工資和辦公經費,也按照這個標準執行,前三類的部門,除了辦公經費有一定的差距,人員工資都是全額撥款,後面的兩類部門就有所不同了,工資的撥付辦法多種多樣,有的是60,有的是40,反正就是一句話,不是全額撥款,更不用說辦公經費了。

徐少傑曾經對這個方案有些反感,當時的考慮,可能是因爲經費緊張,或者是約束一下有些具有收費職能的部門,個人的收入太高了一些,但徐少傑認爲這樣做,不是解決問題的辦法,相反,將部門弄得一團糟,比如說農業局,淮揚市農業局和縣市的農業局,都是一個很大的部門,農業局裡面的人員組成,也是很複雜的,有公務員、事業人員,農業局下轄的二級單位很多,在執行政策的過程中,內部的人員工資就是不一樣的,偏偏領導用人,是從全盤考慮的,所以,使用事業單位人員的時候,還要考慮到工資差額的問題。還有一個很現實的問題,一些具有收費職能的部門,有了堂而皇之的理由,到處收費,至於是不是辦事情,就是另外一種說法了,因爲人家要吃飯,要掙工資。

具體的情況,徐少傑不是很關心,不是分管的工作,徐少傑不會了解那麼詳細的,現在,難題落到了徐少傑的頭上了。

武聖軍的要求是非常明確的,在這次的機構改革的過程中,一併解決這些遺留問題,首先考慮的,不是財政困難的問題,首先要考慮工作的問題。徐少傑明白武聖軍的意思,這些年來,找到武聖軍反映問題的職工不在少數,不少單位的負責人,在武聖軍和郎世福面前訴苦,說單位不好管理了,就是幾個公務員還在工作,其餘的事業人員,都打着掙工資的幌子,各自忙碌去了,其實這些事業人員的收入,遠遠高於公務員,弄得單位上的公務員怨聲載道,不及時解決這些問題,今後不能很好的穩定幹部職工的心。

柳大華進入了徐少傑的辦公室。柳大華是處在第一線的,具體負責淮揚市機構改革的工作,徐少傑相對超脫一些。

“徐書記,淮揚市機構改革的方案已經出來了,我看過了,沒有問題,可以發文件執行了,不過,這中間牽扯到了幹部職工工資待遇的問題,我找過張市長了,建議廢除市政府98年下發的關於單位管理的文件。”

“嗯,這個意見可以提出來,拿到常委會上面討論。”

“我到部分單位瞭解情況,大都是訴苦的,公務員和事業人員之間,存在着矛盾,大家都認爲,公務員高人一等,拿的是全額的工資,就必須要踏踏實實做事,事業人員的待遇不一致,以前分類的時候,可能有些急促,在執行的過程中,很多的單位都想辦法,解決了事業人員的工資問題,但這是吃力不討好的事情,事業人員不買賬,認爲是政府將他們歸爲了另類,問題確實是存在的。”

“這樣的問題,你可以在常委會上面提出來,有些情況,武書記和郎市長都是清楚的,按照我的想法,這次的機構改革,一定要解決這個問題。”

柳大華搖搖頭。

“徐書記,有難度的,事先不做好協調工作,在常委會上面,不一定能夠順利通過的,政策制定不到三年的,現在要全盤推翻,不容易的。”

徐少傑笑了笑,柳大華說的意思,他是明白的,有些在前面的解釋和接待工作,柳大華可以直接負責去做,但是,和領導之間溝通的事情,徐少傑就要出面了。

“情況我了,調查材料多複印幾份,這兩天我給武聖軍和郎市長彙報一下,爭取早日召開常委會,這件事情,早就應該定下來了。”

給武聖軍的彙報很順利,武聖軍看了材料之後,明確表示支持,政策在執行的過程中,有不合適的地方,現在提出來糾正,也不是大不了的事情。在武聖軍這裡,徐少傑吃下了一顆定心丸,接着,徐少傑找到了郎世福,專題彙報機構改革的事情。

徐少傑有很長沒有和郎世福單獨交談過了,隨着的推移,徐少傑明白了一些事情,以前,丁原離開的時候,舉薦郎世福出任市長、廖鴻運出任分管組織工作的副書記,有明確的意思,一方面是爲了淮揚市工作的有序推進,另外一方面,也是爲了徐少傑不至於遭受過多的委屈,這樣的考慮,屬於雙刃劍。徐少傑在工作的過程中,慢慢和武聖軍熟悉了,而且,兩人之間的關係很不了,徐少傑支持武聖軍的很多的思想和做法,武聖軍對徐少傑也表現出來不遺餘力的支持。

廖鴻運調整之後,初期,徐少傑沒有多想,可後來,徐少傑了其中的端倪,廖鴻運和郎世福之間的關係是非常好的,兩人都曾經是丁原的得力助手,廖鴻運被調整,不是那麼簡單的事情,雖然說廖鴻運得到了提拔,由此,徐少傑想到了,這可能是武聖軍的一種手段,市委書記和市長之間,總是存在一定矛盾的。

徐少傑是比較瞭解郎世福的,郎世福不是那種唯唯諾諾的領導,很有想法和見地,但是,郎世福也存在一些不足,最爲主要的就是眼光的問題,郎世福是從基層起來的幹部,做事情非常務實,用錢也是這樣,有錢就用,沒有錢免談。在涉及到淮安市的城市建設的時候,徐少傑領教過郎世福的想法,郎世福對那種大規模的規劃就不是很贊同,認爲資金可能存在問題,但實際情況不是郎世福想象的那樣,武聖軍的想法深遠一些,具有開拓的思想,料定淮安市的城市建設會不斷創造出來一些機遇。實際情況證明,武聖軍的想法是正確的。

徐少傑有些擔心武聖軍和郎世福之間的不和諧的問題,主要還是在認識方面的,廖鴻運被調整了,不能排除有其他的因素,這樣的時候,徐少傑上任了,其實是很微妙的,很多人都,徐少傑和郎世福之間,因爲丁原的關係,關係肯定是不一般,實際情況不是這樣,徐少傑是明白的,徐少傑更加看好武聖軍,認爲武聖軍的思路和工作能力是非常突出的,郎世福身爲市長,豈能看不出其中的奧妙。

徐少傑進入郎世福辦公室的時候,還是帶着一些忐忑的。

“郎市長,您好,我來彙報一下有關淮揚市機構改革的事情。”

徐少傑將組織部的調查報告直接遞給了郎世福,郎世福點點頭,沒有,遞給了徐少傑香菸之後,拿着調查報告,仔細看起來了,徐少傑抽着香菸,好像是在沉思,其實用餘光看着郎世福的表情。當郎世福眉頭不經意間皺起來的時候,徐少傑感覺到事情有些不妙。

“徐書記,武書記是意見?”

“武書記認爲,可以恢復以前全額撥款支付工資的方式,主要是針對工資,至於單位的辦公經費,可以按照以前的文件參考,具體還要看您的意見。”

“徐書記,你是意見?”

“我和柳部長商議過了,以前的工資撥付的方式,經過實踐檢驗,存在一些不足的方面,引發了一些問題,當然,這些問題的反映,不是很明顯,我們認爲,出來醫院等少數以經營爲主的事業單位,按照以前確定的方案撥付工資,其餘的都可以採取全額撥款的方式,一來化解一下矛盾,二來便於今後工作的開展。”

郎世福沒有馬上,點燃香菸,思考了一會,郎世福是很少抽菸的,徐少傑感覺到,郎世福對這件事情,有着不同的看法,但郎世福不會說出來,因爲武聖軍明確了意見。

“唉,徐書記,你不,難啊,雖然說淮揚市財政收入,這兩年大幅度上升了,但開支也是明顯增加了,突然提出來全額撥款的事情,增加的一大筆開支,政府要想辦法籌集,不過,武書記有了意見,市政府還是要想辦法克服困難的。”

徐少傑不會這樣糊里糊塗的離開。

“郎市長,您對我們提出的方案,有意見建議?”

“我沒有其他的看法,市委決定了,市政府遵照執行,材料給張市長一份,讓他了解一下情況,主要是瞭解一下需要支出的經費。”

徐少傑知趣的閉嘴了,郎世福說出來這樣的話,徐少傑有些頭疼,郎世福表面上沒有明確態度,實際上是不支持這件事情的,徐少傑有些不明白,按說是好事情,郎世福爲不支持。

上車之後,徐少傑陷入了沉思中間。

淮揚市機構改革方案正式下發的時候,市委召開了大會,郎世福主持大會,徐少傑宣讀了改革方案,張太忠宣佈了有關工資撥付辦法的調整方案,武聖軍最後做了講話,會議召開的過程中,徐少傑的心情不是很愉快,事情雖然做了,但徐少傑和郎世福之間的關係,也抹上了一層陰影。之前召開的書記辦公會和常委會,郎世福都沒有說話,這樣的情況是不多見的,徐少傑還感覺到,郎世福對顯得客氣了很多。

徐少傑儘管明白其中的一些奧妙,也是無法迴避的,徐少傑現在是主管組織工作的市委副書記,只能夠跟着武聖軍做事情,不可能完全考慮到郎世福的想法,這是沒有辦法的事情,如果徐少傑分不清輕重,就是失職。

徐少傑還想到了接下來幹部調整的事情,這中間,一定會出現一些微妙的局面,時至今日,徐少傑已經明白乾部調整的重要性,武聖軍和郎世福,一定都是有的人選的,在幹部調整的過程中,武聖軍的意見是爲主的,但郎世福的要求一定不能忽略,最好的處理辦法,是武聖軍、郎世福和徐少傑三人首先商議一下有關的調整想法,接着組織部擬定調整的方案,派出考覈組,接下來書記辦公會和常委會就可以確定了。

徐少傑必須按照這樣的思路來執行,在市委市政府召開諸多的工作會議之前,將人事調整的事情確定下來,不能拖長了,拖延久了,下面還不會出現多少的傳聞。徐少傑,剛剛上任,不長,做事情要格外謹慎,儘量避免出現一些不愉快的局面,只要大家面子上保持着團結,就是勝利了。

第543章 項目帶來的異動(2)第527章 錢大志上任第432章 白長林的教誨第656章 多管齊下第417章 審時需度勢第552章 震怒(1)第256章 熱血(1)第615章 劉宏的懺悔第690章 推進(3)第323章 跑官第544章 高衛的真心話第553章 震怒(2)第249章 舒心的許光坤第163章 不算是衣錦還鄉第597章 謠言和污衊(1)第80章 見證腐敗(1)第16章 堅持自己的看法第377章 黨校畢業論文第570章 必須處理好的關係第532章 猖狂者空間有限第378章 徐竹心的電話第638章 不要好高騖遠(1)第586章 鬥智鬥勇(3)第119章 面對**(1)第199章 不一樣的春節(1)第549章 地盤論(1)第265章 淮安市市委書記第109章 工作職責第567章 高層的同盟第260章 倔強的餘曉紅第219章 風雲突變(1)第482章 談話第481章 那些感動人心的事情第584章 鬥智鬥勇(1)第782章 分工的變化第146章 暫停的調整第48章 一擼到底(2)第831章 見微知着(2)第477章 考覈(1)第238章 有堅持有妥協第706章 生死較量(7)第359章 奇怪的舉報信第705章 生死較量(6)第635章 當選市長第693章 模棱兩可第510章 靈與肉的結合第674章 冰災(3)第792章 陳復禮的機會第193章 新的征途第329章 餘懷祥的憤怒第696章 僞造的報紙(1)第795章 解除隱患第910章 轟然倒下第49章 新的環境第741章 移交工作第66章 一連串的事情第367章 必須的技巧第718章 班子到位第706章 生死較量(7)第412章 黃志華的麻煩(1)第841章 省委常委會(2)第703章 生死較量(4)第219章 風雲突變(1)第683章 人心(1)第209章 第一次絕唱(3)第43章 我是一隻小小鳥第620章 中央黨校學習第45章 工作重點第725章 家人(3)第800章 你當我是病貓嗎?(1)第56章 運籌帷幄(1)第799章 幹部的調整第607章 我們的信心(2)第768章 大病救助(3)第363章 瘋狂的前奏第344章 策略的調整第895章 隴南省省委書記(2)第665章 家長會第557章 家中的小波瀾第873章 劉志國的辦法第489章 面對親情(2)第234章 不平靜的春節(1)第251章 挖坑第623章 自得和自律第63章 安置張小玉第841章 省委常委會(2)第670章 省委常委會上的較量(1)第178章 侯義坤的選擇(1)第501章 寒心的對比(2)第150章 想不到的事情(1)第344章 策略的調整第61章 難忘的一夜第128章 黃海濤的怒火第373章 善意的提醒第148章 丁原的苦心第359章 奇怪的舉報信第683章 人心(1)第54章 劉志華的態度第278章 老幹部的怒火(3)第330章 背後的較量
第543章 項目帶來的異動(2)第527章 錢大志上任第432章 白長林的教誨第656章 多管齊下第417章 審時需度勢第552章 震怒(1)第256章 熱血(1)第615章 劉宏的懺悔第690章 推進(3)第323章 跑官第544章 高衛的真心話第553章 震怒(2)第249章 舒心的許光坤第163章 不算是衣錦還鄉第597章 謠言和污衊(1)第80章 見證腐敗(1)第16章 堅持自己的看法第377章 黨校畢業論文第570章 必須處理好的關係第532章 猖狂者空間有限第378章 徐竹心的電話第638章 不要好高騖遠(1)第586章 鬥智鬥勇(3)第119章 面對**(1)第199章 不一樣的春節(1)第549章 地盤論(1)第265章 淮安市市委書記第109章 工作職責第567章 高層的同盟第260章 倔強的餘曉紅第219章 風雲突變(1)第482章 談話第481章 那些感動人心的事情第584章 鬥智鬥勇(1)第782章 分工的變化第146章 暫停的調整第48章 一擼到底(2)第831章 見微知着(2)第477章 考覈(1)第238章 有堅持有妥協第706章 生死較量(7)第359章 奇怪的舉報信第705章 生死較量(6)第635章 當選市長第693章 模棱兩可第510章 靈與肉的結合第674章 冰災(3)第792章 陳復禮的機會第193章 新的征途第329章 餘懷祥的憤怒第696章 僞造的報紙(1)第795章 解除隱患第910章 轟然倒下第49章 新的環境第741章 移交工作第66章 一連串的事情第367章 必須的技巧第718章 班子到位第706章 生死較量(7)第412章 黃志華的麻煩(1)第841章 省委常委會(2)第703章 生死較量(4)第219章 風雲突變(1)第683章 人心(1)第209章 第一次絕唱(3)第43章 我是一隻小小鳥第620章 中央黨校學習第45章 工作重點第725章 家人(3)第800章 你當我是病貓嗎?(1)第56章 運籌帷幄(1)第799章 幹部的調整第607章 我們的信心(2)第768章 大病救助(3)第363章 瘋狂的前奏第344章 策略的調整第895章 隴南省省委書記(2)第665章 家長會第557章 家中的小波瀾第873章 劉志國的辦法第489章 面對親情(2)第234章 不平靜的春節(1)第251章 挖坑第623章 自得和自律第63章 安置張小玉第841章 省委常委會(2)第670章 省委常委會上的較量(1)第178章 侯義坤的選擇(1)第501章 寒心的對比(2)第150章 想不到的事情(1)第344章 策略的調整第61章 難忘的一夜第128章 黃海濤的怒火第373章 善意的提醒第148章 丁原的苦心第359章 奇怪的舉報信第683章 人心(1)第54章 劉志華的態度第278章 老幹部的怒火(3)第330章 背後的較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