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0章 毒計(1)

譚常軒早就在想辦法如何對付徐少傑了,只不過因爲冰雪災害的來臨,需要大家團結一致,共同來完成工作任務,如今工作步入正軌了,譚常軒越來越感覺到,徐少傑已經成爲他掌控西林市的最大麻煩了。特別是在一些關鍵性的工作上,徐少傑要求加強市政府的權力,要求市委從宏觀上致力於西林市,這明顯就是在削弱市委的權力,削弱自己的權力。徐少傑上任一年多時間,已經完全熟悉了情況,而且經過幾次的變故之後,徐少傑的權力比以前大了很多,在市委常委中間,也有着不一般的威信了。一山不能容二虎,譚常軒認爲,必須要讓徐少傑離開西林市,自己才能更好的掌控全面的局勢。

不過譚常軒還是比較冷靜的,徐少傑有盧雲峰的支持,想要扳倒不是那麼簡單和容易的事情,目前能夠採取的辦法,就是找到徐少傑的把柄,促使徐少傑離開西林市,甚至是離開西山省

。可惜徐少傑的把柄不是那麼好找的,至少到目前爲止,譚常軒還沒有發現。譚常軒曾經和陳登祥博弈,最終算是取得了勝利,雖然陳登祥現在已經是司法部的部長了,但仕途也就到這一步了,再說了,在北京的部委裡面,司法部不算什麼的,其重要程度遠遠比不上省市的主要領導。

譚常軒期盼着自己能夠很快被扶正,如今他已經是省委副書記,下一步就是出任省長了,如果速度夠快,五年之內成爲省委書記,也不是什麼了不起的事情,要想升遷,就必須要做出來工作成績,就不能被他人搶去了功勞。而且對於權力,譚常軒有着很執拗的認識,既然是主要領導了,就要掌握絕對的權力,就不能有他人質疑自身的權威,這就好比是一個家庭,家庭裡面的老大就有着不容置疑的話語權,下面的人只有照着去做的份,如果人人都想着有話語權和支配權,那還怎麼團結和睦,還怎麼做事情。

譚常軒從來沒有認爲自己的想法有問題,對權力的渴望是譚常軒天生的認識,從踏上仕途的那一天開始,譚常軒無時無刻不在追求着權力,不管採用什麼辦法,只要最終的結局是成功的,譚常軒就認爲是正確的,追求權力的道路上,絕對不是一帆風順的,所以,在這個過程中,譚常軒慢慢變得果敢了,甚至可以說是心狠手辣了。

2008年到來以後,譚常軒時常在思索,該怎麼樣掌控西林市的全局,市委常委中間,偏向於自己的還是多一些,至於說市直單位和區縣中間,譚常軒佔據有絕對的優勢,這是不用考慮的,在西林市經營這麼多年,大部分的主要領導,都是譚常軒首肯之後,才能夠上任的,以前是這樣,現在還是這樣。有了這些優勢,供譚常軒選擇的路子就要寬闊很多,但不到萬不得已,譚常軒不會和徐少傑公開矛盾。魚死網破是官場上的大忌,就是最終獲得勝利了,也要付出慘重的代價,可以說,魚死網破之後,沒有真正的勝利者。

爲官之道講究陽謀,但也需要陰謀。

官場上歷來都有一種誤傳,也就是認爲高級領導人之間,一般都不會公開產生什麼矛盾,畢竟奮鬥到目前的位置,還是很不容易的,該容忍的地方就要容忍,再說了,高級領導幹部見多識廣,不會爲小事情嘔氣,如果沒有起碼的涵養,也是做不到高級領導人的。這樣的認識,有準確的地方,但也不是完全準確的。

人與人之間總是存在着鬥爭,爲了權力、爲了金錢、爲了美女,甚至是爲了一句話的事情,或者是爲了那看不見的虛無縹緲的面子問題,這樣的鬥爭,在普通老百姓之間存在,在官場上和商海里面照樣存在。級別和地位的不同,或者說錢財多少的不同,代表着鬥爭格局的不同,高級領導幹部之間的鬥爭,很有可能波及廣泛,造成重大的影響,其中的內幕一般人是不會知道的,但是,輪起來手腕,上下是沒有多少區別的,就在於時間地點以及時機的安排上面,還有造成的結果方面的區別。

譚常軒歷來是這樣認識的,所以說,在無數次的博弈中間,譚常軒都能夠立於不敗之地,真正開始了鬥爭和博弈,譚常軒從來不會謙虛,更不會清高,以爲自己有身份有地位了,而對於某些手段不屑一顧,這是自己給自己限制了,這樣的事情,譚常軒不會幹的。所以說,在對付徐少傑的手腕上面,譚常軒是不會客氣的。

在官場上,打小報告的下屬是普遍存在的,只不過是看領導如何對待這樣的幹部,不管是正直的領導還是心懷叵測的領導,都離不開打小報告的下屬,因爲這樣你可以掌握更多的情況,從工作上面的彙報和平時的言語交談中,領導是不可能全面掌握諸多情況的,況且,有些小報告,可能直接涉及到下屬對自己的評價了。

譚常軒是比較歡迎打小報告的下屬的,只不過因爲譚常軒的地位不同了,能夠給譚常軒報告情況的幹部,也不是一般人,最低也是區縣的主要負責人了,這些人給譚常軒報告工作以外的情況,當然是各有各的目的,譚常軒往往能夠靈活運用,藉以掌控下屬,把握局面

。時間長了,譚常軒不自覺間,樹立起來了一道牢固的網絡,西林市發生的大大小小的事情,譚常軒都是能夠知道的。

這一天,孟耀飛進入了譚常軒的辦公室,臉上帶着焦急、不服氣的神色,不用說,譚常軒也知道,孟耀飛是準備來打小報告了,而且譚常軒知道,能夠令孟耀飛出現如此表情的,一定是徐少傑了,否則,在西林市,還沒有人會令孟耀飛爲難的。

“譚書記,我覺得徐省長太過分了。”

“老孟,有什麼大不了的事情啊,你是市委領導,遇見事情了,不要着急,慢慢說。”

譚常軒很委婉的批評了孟耀飛,自從徐少傑到西林市以後,孟耀飛就有些失去了冷靜和睿智了,去年下半年到今年以來,表現特別的突出,動不動就在單位發脾氣,那次徐少傑到公安局去暗訪了,孟耀飛竟然在公安局的黨委會上面流露出來不滿意,這不是領導幹部應該表現出來的氣度,所以,譚常軒需要提醒孟耀飛。

“譚書記,我主要是着急,纔出現這樣的狀況的,您看,徐省長居然在調查麗晶會所了,我也是剛剛知道的情況,我覺得徐省長身爲主要領導,應該有起碼的氣度。”

譚常軒知道麗晶會所的情況,但孟耀飛這個時候提到麗晶會所,難道說孟耀飛和麗晶會所有什麼聯繫嗎,還是被徐少傑發現了什麼情況,麗晶會所在西林市並沒有多大的名氣,譚常軒也不是很注意,偶爾聽到過這個名字。

“老孟,你爲什麼會提到麗晶會所啊,這裡面是什麼情況啊?”

孟耀飛早就有了準備,當然會想到好的說辭的。

“譚書記,您聽我說,麗晶會所的負責人是汪涵元,您也知道的,汪涵元的父親以前是恩明縣的副書記,分管政法工作的,後來調到了淮揚市工作,和我之間熟悉,所以我偶爾注意了一下麗晶會所的情況,最近,我才聽說到了一件事情,徐省長是恩明縣的人,自小在恩明縣長大,徐省長的哥哥徐義傑在嚴打期間被捕入獄了,據說和汪涵元有所牽連,據說徐義傑是遭受了汪涵元的誣陷,才被關進監獄的。”

孟耀飛說到這裡的時候,譚常軒的眼神亮了一下,當然,這樣的事情,譚常軒是不好說什麼的,譚常軒很快想到了,這件事情可能是真實的,汪涵元的父親當時是縣委副書記,主管政法工作,汪涵元有事情了,賴到徐義傑的身上,也是很容易的,現在,徐少傑當然領導幹部了,有了機會,查處汪涵元,也不是什麼大不了的事情。不過,徐少傑畢竟是省部級的領導了,做出來這樣的行爲,還是有些不合適的。

“我主要是看不慣徐省長這樣的做法,都過去20多年的事情了,如果是平常老百姓,出現了這樣的事情,相互之間討說法,還是情有可原的,可徐省長的身份不同了,更不用說動用政法機關的人員去開展調查了。”

“哦,什麼人開展的調查啊?”

“檢察院的孫健波開展的調查啊,做的挺秘密的,以爲別人不知道,我真的是看不起這樣的做法。”

孟耀飛表現出來一副義憤填膺的樣子,似乎對徐少傑這樣的睚眥必報的行爲很是不滿意,實際上也是對徐少傑人格的一種否定。

對於孟耀飛的這種做法,譚常軒已經習慣了,一年多時間以來,孟耀飛是深諳譚常軒對徐少傑的意見的,也知道譚常軒的想法,所以,時時刻刻都想着中傷徐少傑,不過孟耀飛抓不住重點,比如今天這樣的事情,對徐少傑造不出什麼實質性的傷害,不過其中問題也是存在的,譚常軒暫時不會提醒,看看孟耀飛是否能夠指出其中的問題所在

“譚書記,您看,我是政法委書記,負責西林市的政法工作,可徐省長這樣的做法,完全沒有經過我,我什麼都不知道,今天我來,是想着看您是不是知道這件事情的,徐省長這樣的做法,我是很不服氣的,如果今後調查什麼事情,或者說調查什麼案件,都不通過我了,那我還算什麼領導,還怎麼開展西林市的政法工作啊。”

“老孟,這樣的事情,你可以去和徐省長交換一下意見啊,說出來自己的意見,也可以直接提出來要求嘛。”

譚常軒內心還是感覺到高興的,事情不大,不過孟耀飛還是能夠抓住關鍵,可還有一個關鍵的地方,孟耀飛一直沒有說清楚,譚常軒知道,自己說出來這樣的意見之後,孟耀飛一定會馬上解釋的。

果然,孟耀飛有些遲疑了。

“譚書記,我、我還沒有證據能夠證明這件事情是徐省長要求做的,不過,我想孫健波是不會無緣無故展開調查的,這麼大的事情,孫健波一定是得到了徐少傑的授意,纔會做的。”

譚常軒的內心嘆了一口氣,這其實是很簡單的事情了。

“老孟,你是市委常委、政法委書記,完全可以履行職責啊,孫健波的調查,可能也是有依據的,說不定有人舉報了麗晶會所的事情,所以才展開調查的,你完全可以藉着這樣的事情,要求政法系統在今後的工作中,要加強領導啊。”

譚常軒說出來這樣的話,其實是有些失望的,指望着從中間找到證據,是徐少傑指使孫健波開展調查的,基本上不可能,而且,檢察院的相關職責,譚常軒也是清楚的,依法獨立辦案,是檢察院的基本職責之一,孫健波展開調查,完全可以說得過去,只不過在最後處理的時候,孟耀飛可以提出來意見。

“譚書記,我考慮在適當的時候,召開政法委員會,強調一下相關的工作職責,您看,公安局、法院和檢察院,雖然是依法獨立辦案和審理案件,可也要加強領導啊,就說孫健波這次的調查,我已經問過檢察院的主要領導了,也不是很清楚,這明顯不合適啊,所以,對於孫健波這樣的做法,我認爲,應該提出來嚴厲的批評。”

“嗯,工作上面的事情,你自己去安排。”

譚常軒清楚,孫健波,以及錢大志、李明等人,都是徐少傑的絕對心腹,只要有機會,對這些人進行批評打擊,也是能夠取得很好的效果的,至少從側面大家了徐少傑的氣焰,要知道,徐少傑在西林市的心腹不多,大家都知道的,至於說董雲堂和簡正波,譚常軒不是過於擔心,這些人和他共事的時間不短了,算不上徐少傑的絕對心腹,只不過在工作上支持徐少傑罷了,和心腹還是有着很大不同的。

譚常軒想到的是如何壓制徐少傑,進而抓住徐少傑的把柄,無論什麼方面的,到時候,自己給予徐少傑致命的打擊,這纔是正道,一些尋常的小事情,譚常軒懶的關心,弄得不好,還有打草驚蛇的反作用了。

一年多時間過去,譚常軒完全改變了想法,當初戴雲堂對徐少傑有着不小的意見,譚常軒曾經認爲,戴雲堂太過於優柔寡斷,可現在,譚常軒的看法也不同了,他終於體會到,當初戴雲堂爲什麼很是氣惱了,譚常軒早就想到聯合戴雲堂,不過礙於盧雲峰,譚常軒遲遲沒有考慮這方面的問題,不到最後一步,譚常軒也不會這樣做,因爲這樣做了,性質就變了。

第126章 購物卡第453章 潛規則第662章 出乎預料第67章 火龍村的血案(1)第435章 信訪接待日(1)第392章 臨時的人事調整第913章 往事悠悠第59章 “花書記”倒了762章 老幹部慰問工作1第226章 劉宏的思路第581章 命案(5)第211章 大項目第168章 處理的風波第87章 可愛的蔬菜大棚第147章 沙隆縣公安局的命案第158章 省委的決定第820章 謝志偉的臭棋(1)第583章 命案(7)第327章 另類的表彰第652章 必須有的環境第870章 盧雲峰的來意(1)第824章 該堅持就要堅持第556章 白長林的再次教誨第383章 田家家族第289章 無奈的調動第482章 談話第72章 該忍就要忍第228章 自然的異動第199章 不一樣的春節(1)第747章 視察工作(2)第285章 大樹底下好乘涼第310章 商人逐利第247章 反腐倡廉會議第382章 侯義兵的絕路第731章 徐樹昆的視察(3)第707章 生死較量(8)第817章 高層對決(1)第475章 江湖中的事情(1)第482章 談話第660章 關注點第36章 社會實踐(1)第9章 未來價值取向第324章 各人的想法第482章 談話第519章 觀念的統一第211章 大項目第365章 菸廠第509章 意外的客人第911章 大動作第860章 全新的局面(2)第879章 不一樣的意見第56章 運籌帷幄(1)第273章 淮揚市班子的調整第906章 牽一髮動全身(5)第103章 大棚蔬菜的碩果第145章 黃海濤的意思第882章 各有各的想法(1)第97章 結婚請柬第583章 命案(7)第807章 家事和爲貴第638章 不要好高騖遠(1)第10章 入黨的思想第670章 省委常委會上的較量(1)第788章 省委黨校的講話(2)第162章 縣人大的常委會第248章 推心置腹第74章 把握時機第785章 當變則變第102章 籃球比賽第236章 市政府領導的調整第449章 真正的風暴(4)第140章 暗流涌動第811章 山雨欲來(3)第732章 抉擇(1)第306章 忙亂(1)第370章 抗洪搶險表彰大會第228章 自然的異動第678章 權力尋租第777章 頻繁的拜訪(4)第493章 特殊的客人(1)第317章 惡化的事態第236章 市政府領導的調整第194章 婚禮第389章 馬蜂窩第675章 表彰的分歧第25章 無聊的挑釁第613章 市長的配備第50章 駐點工作第647章 爲了大局第594章 馬愛華的悲劇(2)第303章 必要的關係第469章 丁原的及時教誨第26章 丁原書記第136章 直截了當第430章 淮揚市委副書記第654章 馮桂雅的選擇第259章 小風暴第283章 發展是關鍵第527章 錢大志上任第197章 幹部管轄權限
第126章 購物卡第453章 潛規則第662章 出乎預料第67章 火龍村的血案(1)第435章 信訪接待日(1)第392章 臨時的人事調整第913章 往事悠悠第59章 “花書記”倒了762章 老幹部慰問工作1第226章 劉宏的思路第581章 命案(5)第211章 大項目第168章 處理的風波第87章 可愛的蔬菜大棚第147章 沙隆縣公安局的命案第158章 省委的決定第820章 謝志偉的臭棋(1)第583章 命案(7)第327章 另類的表彰第652章 必須有的環境第870章 盧雲峰的來意(1)第824章 該堅持就要堅持第556章 白長林的再次教誨第383章 田家家族第289章 無奈的調動第482章 談話第72章 該忍就要忍第228章 自然的異動第199章 不一樣的春節(1)第747章 視察工作(2)第285章 大樹底下好乘涼第310章 商人逐利第247章 反腐倡廉會議第382章 侯義兵的絕路第731章 徐樹昆的視察(3)第707章 生死較量(8)第817章 高層對決(1)第475章 江湖中的事情(1)第482章 談話第660章 關注點第36章 社會實踐(1)第9章 未來價值取向第324章 各人的想法第482章 談話第519章 觀念的統一第211章 大項目第365章 菸廠第509章 意外的客人第911章 大動作第860章 全新的局面(2)第879章 不一樣的意見第56章 運籌帷幄(1)第273章 淮揚市班子的調整第906章 牽一髮動全身(5)第103章 大棚蔬菜的碩果第145章 黃海濤的意思第882章 各有各的想法(1)第97章 結婚請柬第583章 命案(7)第807章 家事和爲貴第638章 不要好高騖遠(1)第10章 入黨的思想第670章 省委常委會上的較量(1)第788章 省委黨校的講話(2)第162章 縣人大的常委會第248章 推心置腹第74章 把握時機第785章 當變則變第102章 籃球比賽第236章 市政府領導的調整第449章 真正的風暴(4)第140章 暗流涌動第811章 山雨欲來(3)第732章 抉擇(1)第306章 忙亂(1)第370章 抗洪搶險表彰大會第228章 自然的異動第678章 權力尋租第777章 頻繁的拜訪(4)第493章 特殊的客人(1)第317章 惡化的事態第236章 市政府領導的調整第194章 婚禮第389章 馬蜂窩第675章 表彰的分歧第25章 無聊的挑釁第613章 市長的配備第50章 駐點工作第647章 爲了大局第594章 馬愛華的悲劇(2)第303章 必要的關係第469章 丁原的及時教誨第26章 丁原書記第136章 直截了當第430章 淮揚市委副書記第654章 馮桂雅的選擇第259章 小風暴第283章 發展是關鍵第527章 錢大志上任第197章 幹部管轄權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