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7章 視察工作(2)

徐少傑很長時間沒有到市州去看看了,以前在西林市工作的事情,到區縣還是比較多的,但是距離都不是很遠,有的時候,上午去了,下午就回來了,如今到隴南省工作了,身份轉變了,成爲了省委副書記了,需要負責的工作同樣變化了,面對的是隴南省12個市州,這和以前是有着很大的不同的,可以說,徐少傑現在面對的,是一個全新的環境。

徐少傑以前雖然是西山省省委常委,但是具體負責西林市的工作,還是從事具體工作的時間多一些,也就是微觀方面的事情多一些,現在就不同了,需要考慮的是宏觀工作了,根據分級負責的原則,省委直接管理全省副廳級和正廳級的領導幹部,包括縣市的書記,縣市書記的考覈和選拔是市州具體負責的,不過在任命的時候,需要上報省委組織部,最後由省委直接下文,說起來,縣市委書記還是市州管理的領導幹部。

徐少傑這次下去視察,重點還是瞭解黨務方面的工作,核心是瞭解一下幹部的情況,徐少傑有一種很清晰的想法,就是想看看隴南省的領導幹部,整體是一種什麼樣的認識,或者說是一種什麼樣的思維方式,應該說,徐少傑對省委書記歐陽雲濤的看法不是很好,和盧雲峰比起來,歐陽雲濤存在着明顯的差距。

徐少傑覺得自己的要求還是太高了一些,參加工作以來,跟隨的領導,都具有方方面面的特色,盧雲峰和武聖軍兩位領導,留給了徐少傑很深刻的印象,令徐少傑在日常的工作中,對自己的要求也是很嚴格的,徐少傑佩服有能力、有遠見卓識的領導,對幹部的要求同樣也是很高的,現在到隴南省工作了,徐少傑必須慢慢的調整自己的思路和看法,至少剛剛上任的時候,要注意控制自身的看法和判斷。

徐少傑視察的第一站是宏源市。宏源市距離華林市200多公里,走高速不到三個小時的車程。在隴南省,宏源市僅次於華林市,經濟收入、城市塊頭都屬於很不錯的,下轄的各縣市,經濟條件也都是可以的,杜順平將這裡選作第一站,是經過了認真考慮的,隴南省的經濟發展本就不是很好,徐少傑剛剛上任,下去視察的時候,總不能首先看到經濟條件困難的地方吧,看看宏源市的情況,至少有不錯的信心。

孫健的車開的很平穩,速度也是比較快的,有了jps定位系統,加上孫健牢記了隴南省的各地公路圖,還有杜順平和張曉軍的提醒,孫健相信,自己能夠以最快的速度,熟悉隴南省的道路情況的。

越野吉普車進入了宏源市境內的時候,杜順平專門給徐少傑提醒了一下,高速公路上面的標記,杜順平記得很清楚,徐少傑沒有說話,宏源市的條件不錯,杜順平能夠記得很清楚,也沒有什麼值得奇怪的,徐少傑此刻想到的,是杜順平也需要記住隴南省一些經濟不發達的地方的情況。在隴南省所轄的12個市州中間,徐少傑印象較深的是川康市,川康市距離省城華林市最遠,有700多公里的路程,而且也是經濟條件最差的地方,2008年全市的財政收入不足20個億,所轄的縣市,大部分都是少數民族的聚居之地,自然條件惡劣,到目前爲止,還沒有鐵路和高速公路。

杜順平和張曉軍是跟隨着徐少傑工作的,也就是說,徐少傑在隴南省開展工作,很大的程度上,需要依靠兩人,所以,徐少傑也想着看看兩人的見識是怎麼樣的,嚴格說,杜順平和張曉軍兩人如果是有能力的幹部,在徐少傑身邊的時間不會太長,在提拔身邊幹部的事情上,徐少傑是很果斷的,而且不在乎他人的說法。

“杜秘書長,小張,有一件事情,我想着問問你們,看看你們是什麼樣的認識?”

徐少傑坐在副駕駛的位置,杜順平和張曉軍都坐在後面,越野吉普車的乘坐方式,和轎車是有所不同的,領導一般都是坐在副駕駛的位置上面的,其餘人員都是坐在後面的。徐少傑提出來了這樣的問題之後,杜順平和張曉軍相互看了看,等候徐少傑說出來問題。

“你們到了一個陌生的地方,或者是城市,如何辨別這個城市是否發達,或者建設是否很好,如何認識到這個城市市民的整體素質不錯,幹部廉潔奉公啊。”

徐少傑出的題目不簡單,杜順平和張曉軍思索了一會,自然是杜順平開口回答的。

“徐書記,我個人認爲,評判一個地方是不是發達,主要還是看財政收入,以及居民個人的可支配收入,我們可以從菜市場、超市等地方觀察居民的購買力,同時我們可以感受這個城市的氛圍,看看居民的言行舉止是否文明,當然,我的感覺,要觀察一個地方是否發達,城市間也是很重要的,整齊規劃的市容是少不了的。”

徐少傑看了看杜順平,能夠說出來這些,已經不簡單了,張曉軍沒有說話,大概是覺得杜順平說的很有道理。

“呵呵,你們的理解很不錯,有宏觀的,有具體的,我有一些認識,和你們考慮的情況差不多,你們說到的居民個人的收入和購買能力,這是一個不大好判定的標準,一般人是關注不到不到這方面的,也是無法掌握詳細的數據的。觀察一個地方和城市是否發達,細節具有很強的說服力,但你踏入了一個城市,首要的就是關注細節,比如說吧,凌晨一點鐘的時候,你還能夠發現街上有女孩子單獨行走,顯得很是安詳,就說明這個城市是安全的,當你撥打110報警,警察能夠在10分鐘之內氣喘吁吁的到你的面前,幫助你解決問題,說明這個城市的公共管理部門是高效的、負責的,當你站在馬路的紅燈路口,發現市民都遵守交通規則,沒有誰闖紅燈,說明這個城市的公共管理是有效的,市民是文明的,當你走進了餐廳、酒樓以及歌舞廳、夜總會,在停車場裡面,沒有發現什麼公車,也很少看見喝的醉醺醺的公務人員,這就說明這個城市的公務員管理還是比較到位的,也可以說是比較廉潔的,當你出行漫步或者是辦事情的時候,能夠輕易從路邊的公汽停靠站找到你需要到達的目的地,能夠從整潔乾淨的城市裡面感受到愉悅的心情,在你迷路的時候,有熱心人爲你之路,有警察可以求助,那麼這個城市的整體素質就是很高的。”

杜順平和張曉軍聽得很仔細,張曉軍甚至從公文包裡面拿出來了筆記本,快速記錄着徐少傑說出來的話語。等到徐少傑說完了之後,杜順平很是佩服。

“徐書記,您說的太有道理了,我怎麼就沒有注意到這些啊,其實這些都是很容易就觀察和體驗到的,通過這些事例,的確能夠把握一個城市和地方發展的脈搏啊。”

“呵呵,這些話不是我說的,也是我從報紙上和書本上看到的,在西林市工作的時候,我一直都強調,幹部要注重工作細節,我們怎麼給老百姓服務,如何將老百姓的利益時時刻刻記在心上,嘴上說是沒有多少用處的,也不需要你每天都想着去給老百姓端茶遞水,最好的辦法就是做好本職工作,在每一個環節上都追求最好的效果。”

“有些話,說出來容易,做起來就不容易了,就說幹部樂於奉獻的事情,有兩句流傳千古的詩句,到現在還有不少領導引用到工作上面,兩句話都出自范仲淹的《岳陽樓記》,你們一定是耳熟能詳的,一句是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一句是居廟堂之高則憂其君,處江湖之遠則憂其民。兩句話的意思我就不解釋了。”

“其實我也解釋不清楚這兩句的最終含義,想必范仲淹寫出來《岳陽樓記》的時候,肯定沒有想到,他的這些詩句,會千古流傳,警示後人,我不知道範仲淹寫的時候是什麼樣的心情,我也曾經感覺到,這兩句話,涵蓋了很多的道理。”

“但隨着工作年限的增長,慢慢的,我感覺到了問題,現在,我感覺到,范仲淹這兩句話,特別是前面的一句話,要求有些太高了,要做到不是很容易的事情,誰能夠完完全全的做到了,就是偉人了。”

杜順平和張曉軍都沒有說話,因爲他們不清楚,徐少傑爲什麼會這樣評論。

“我現在是主管隴南省的幹部人事工作了,很多的時候,我就在考慮,究竟應該怎麼樣來看待我們的幹部,嚴格要求是不錯的,但超乎實際的要求,以及大公無私的標準,是不是有些脫離實際情況了。”

“就說你們兩人,也包括我,不管從事什麼樣的工作,也不管出任了什麼樣的職務,我們首先想到的,我是指第一感覺想到的,還是家人,幹部努力工作,爭取有前途,商人做生意賺錢,最先需要達到的目的,應該是自己和家人能夠過上體面的生活,如果是沒有自我意識了,憑空喊出來一切都是爲了老百姓,那是不現實的。”

“你們今後在我的身邊工作,有些工作上的認識,我們相互交換意見,我們之間需要高度的統一,你們在工作上,有什麼想法,有什麼意見,儘管說出來,三人行必有我師焉,包括對事情的一些認識,這樣便於我們提高認識,我想,今後你們一定是有機會落實這些思想認識的。”

越野車裡面顯得安靜了,徐少傑說完了這些話以後,閉上了眼睛,不再說話了,剛剛說過的話,需要杜順平和張曉軍去消化和領悟,徐少傑沒有去調查兩人的背景,也不想去調查兩人的關係,既然兩人跟着自己工作了,就要和自己是一條心,自己現在是省委副書記了,如果不能夠迅速的拉攏人心,就不要想着今後能夠很好的開展工作了。

參加了第一次的省委常委會之後,徐少傑的思想就不輕鬆了,歐陽雲濤的性格,徐少傑隱隱有些掌握了,歐陽雲濤這樣的性格,應該說,在班子裡面,是不會完全得到擁護的,隴南省的經濟欠發達,欠發達地方的主要領導,需要有開拓創新的精神,需要打破諸多的條條框框,需要大膽的探索和創新,需要集合衆人的智慧,但歐陽雲濤好像沒有做到這一點。徐少傑知道,隨着時間的延續,徐少傑將瞭解到更多的情況。

徐少傑想到了自己的工作,在主管的工作中間,最爲重要的就是紀檢監察和組織人事工作,一方面是對黨員領導幹部的違法違紀行爲進行查處,一方面是提拔重用有能力的幹部,都是涉及到幹部的工作,而且是最受到關注的工作,要做好這樣的工作,是不簡單的。徐少傑想到了自己在淮揚市的時候,也出任過主管組織工作的市委副書記,但時間不長,而且檔次也不一樣。

任何一個地方,人都是最爲重要的,發揮了幹部的主觀能動性,能夠創造性的開展工作,就必然能夠取得工作成績,而主管幹部工作的領導,在這方面,更是有着義不容辭的責任。徐少傑看重權力,但不完全迷戀權力,當官不爲民做主,不如回家賣紅薯,這句話,徐少傑是很贊成的,也是努力這麼做的。

可徐少傑不看好隴南省的幹部情況,在這個處處都講究資格和規矩的地方,官本位的思想一定是到處都存在的,領導要求下級絕對的服從,掌握了權力主要目的用來享樂,領導出行的時候,衆星捧月、前呼後擁,彰顯出來與衆不同,這樣的情況,可能在很多的地方都是存在的。就是自己出來考察工作,杜順平都提出來了不同的意見,可見大家的有些認識,是根深蒂固的。

徐少傑清楚,這樣的認識,不僅僅是隴南省,在很多的地方都是存在的,西山省也不例外,只不過在西林市這個地方,徐少傑在努力糾正這樣的認識,有些時候,徐少傑也是身不由己,不可能完全糾正一些認識上出現的問題的。

徐少傑以爲,自己這是存在一種平民思想,雖然擔任了領導幹部,骨子裡還是認爲,人與人之間,沒有什麼太大的區別,地位雖然能夠決定很多的東西,甚至是決定個人的命運,但不一定能夠完全征服一個人的內心。

越野車下了高速,徐少傑知道,不用多長的時間,就要進入宏源市了,不知道視察這個在隴南省條件還不錯的地方,能夠有着一些什麼樣的收穫,徐少傑很想掌握一些真實的情況,但又覺得可能性不大。

“徐書記,還有二十分鐘時間,就進入宏源市市區了。”

第50章 駐點工作第422章 艱難的適應第313章 兵來將擋 水來土掩第239章 譚玲莉的升遷第192章 困獸猶鬥第9章 未來價值取向第244章 幹部的抉擇第216章 幹部的選擇第820章 謝志偉的臭棋(1)第436章 信訪接待日(2)第694章 絕佳計謀第232章 插手工程第857章 預料中的不同意見(2)第906章 牽一髮動全身(5)第494章 特殊的客人(2)第544章 高衛的真心話第332章 有關考察的安排第796章 不該發生的事情第418章 收網計劃第51章 鄉政府的情況第785章 當變則變第310章 商人逐利第759章 事與願違(1)第45章 工作重點第758章 歐陽雲濤的打算第707章 生死較量(8)第496章 德陽市的情況(2)第457章 工作中的心機第314章 正式協議第568章 兩路開工第514章 心思不可琢磨(3)第166章 推薦的第一人第127章 面見陳登祥第209章 第一次絕唱(3)第623章 自得和自律第523章 聞風而動第238章 有堅持有妥協第645章 限時解決第677章 知己知彼第688章 推進(1)第580章 命案(4)第842章 風波驟起(1)第321章 辦法第679章 放線釣魚第342章 大會第512章 心思不可琢磨(1)第643章 相逢一笑泯恩仇第855章 考察團第534章 難得的機會(2)第292章 機會第441章 驚濤駭浪第39章 社會實踐(4)第745章 第一次會議第330章 背後的較量第439章 抓現行(2)第154章 北京之行(1)第10章 入黨的思想第443章 針鋒相對第540章 不妙的大會第258章 匠心獨具第109章 工作職責第343章 遲到的調整第42章 留校?第440章 死刑判決第416章 順藤摸瓜第754章 徐少傑的建議(3)第262章 人事調整的較量(2)第189章 提前的調整(2)第669章 宣傳的誤區(3)第635章 當選市長第704章 生死較量(5)第211章 大項目第524章 實際困難第165章 小伎倆第583章 命案(7)第370章 抗洪搶險表彰大會第168章 處理的風波第113章 年關(3)第30章 一鳴驚人第141章 丁原的果斷第382章 侯義兵的絕路第44章 初來乍到第830章 見微知着(1)第714章 決不姑息(1)第271章 第一刀第129章 英雄救美?(1)第309章 做人有傲氣 做事請低頭第730章 徐樹昆的視察(2)第90章 小人第759章 事與願違(1)第420章 黃夢的要求第367章 必須的技巧第498章 宣傳的誤區第510章 靈與肉的結合第826章 龍劍烽的動作(2)第184章 暗鬥(2)第890章 人心不可測(1)第304章 特殊的理解第334章 鄭鬆的衝動(1)第173章 交心
第50章 駐點工作第422章 艱難的適應第313章 兵來將擋 水來土掩第239章 譚玲莉的升遷第192章 困獸猶鬥第9章 未來價值取向第244章 幹部的抉擇第216章 幹部的選擇第820章 謝志偉的臭棋(1)第436章 信訪接待日(2)第694章 絕佳計謀第232章 插手工程第857章 預料中的不同意見(2)第906章 牽一髮動全身(5)第494章 特殊的客人(2)第544章 高衛的真心話第332章 有關考察的安排第796章 不該發生的事情第418章 收網計劃第51章 鄉政府的情況第785章 當變則變第310章 商人逐利第759章 事與願違(1)第45章 工作重點第758章 歐陽雲濤的打算第707章 生死較量(8)第496章 德陽市的情況(2)第457章 工作中的心機第314章 正式協議第568章 兩路開工第514章 心思不可琢磨(3)第166章 推薦的第一人第127章 面見陳登祥第209章 第一次絕唱(3)第623章 自得和自律第523章 聞風而動第238章 有堅持有妥協第645章 限時解決第677章 知己知彼第688章 推進(1)第580章 命案(4)第842章 風波驟起(1)第321章 辦法第679章 放線釣魚第342章 大會第512章 心思不可琢磨(1)第643章 相逢一笑泯恩仇第855章 考察團第534章 難得的機會(2)第292章 機會第441章 驚濤駭浪第39章 社會實踐(4)第745章 第一次會議第330章 背後的較量第439章 抓現行(2)第154章 北京之行(1)第10章 入黨的思想第443章 針鋒相對第540章 不妙的大會第258章 匠心獨具第109章 工作職責第343章 遲到的調整第42章 留校?第440章 死刑判決第416章 順藤摸瓜第754章 徐少傑的建議(3)第262章 人事調整的較量(2)第189章 提前的調整(2)第669章 宣傳的誤區(3)第635章 當選市長第704章 生死較量(5)第211章 大項目第524章 實際困難第165章 小伎倆第583章 命案(7)第370章 抗洪搶險表彰大會第168章 處理的風波第113章 年關(3)第30章 一鳴驚人第141章 丁原的果斷第382章 侯義兵的絕路第44章 初來乍到第830章 見微知着(1)第714章 決不姑息(1)第271章 第一刀第129章 英雄救美?(1)第309章 做人有傲氣 做事請低頭第730章 徐樹昆的視察(2)第90章 小人第759章 事與願違(1)第420章 黃夢的要求第367章 必須的技巧第498章 宣傳的誤區第510章 靈與肉的結合第826章 龍劍烽的動作(2)第184章 暗鬥(2)第890章 人心不可測(1)第304章 特殊的理解第334章 鄭鬆的衝動(1)第173章 交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