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5章 信訪接待日(1)

春節過的相對平靜,徐少傑有幾件雷打不動的事情,一是回家鄉去拜祭父親,向父親彙報工作的得失和感受,另外就是給丁原拜年,徐少傑原計劃去給趙海陽拜年的,可最終否定了自身的想法,趙海陽現在是省委書記,過年的時候,正是最爲忙碌的時候,所以,徐少傑給趙海陽發了信息,趙海陽居然也回了信息。最後就是給幾個上級領導拜年,包括陳登祥、武聖軍和郎世福等人,當然,給徐少傑拜年的人也是不少的。

上班以後,市委的重點工作,在於新一年工作的安排,所以,年初召開了不少的會議,農業方面、社會發展方面、黨務工作、政法工作等等,都是不同規模的工作會議,簽了不少的責任狀。這些工作忙完之後,就是4月了。

按照中央的要求,如今基層的矛盾日漸複雜,也越來越多,所以,各級黨委要高度重視信訪工作,要將問題和矛盾解決在基層,所以,從省到市到縣,都按照要求,編排了信訪接待日。所謂的信訪接待日,就是黨委政府的領導,每年至少兩次接待上訪的羣衆,親自解決或者是要求相關部門解決一些確實存在的問題,到了信訪接待日的時候,領導要到信訪辦的接待室去上班,半天或者是一天的時間,而且,在這之前,還要向社會公佈領導接待的時間。具體的安排工作,是信訪辦負責的,當然,信訪辦要做好許多的準備工作,不能出現意外的情況,信訪辦的主任,一般情況下,都是縣委辦公室副主任,在市裡和省裡,都是市委和省委的副秘書長,出面做組織和協調工作,還是比較方便的。

徐少傑拿到了市委辦公室的信訪接待日的文件,看着這份排好了時間的文件,徐少傑有些感慨,其實,這些年,到北京上訪的人越來越多,許多基層存在的問題,直接涉及到了黨委政府的工作,下面自然不會解決。總體來說,信訪事宜,分爲三類,一類是確實遭受了冤屈,得不到解決,包括法律途徑都無法解決,於是,受冤屈的人,多次找了地方政府之後,到北京去上訪,期盼問題得到解決,一類是遭受了一些冤屈,也得到了部分的解決,當事人不滿意解決的情況,到處上訪,希望得到圓滿的解決,一類是有些無理取鬧的滋味,因爲多次的上訪,得到了好處,所以,繼續上訪,趁渾水摸魚。總體來說,上訪的人,大部分是遭受了冤屈,否則,也不會有人吃這樣的苦,家都不顧了,長時間的上訪。

至於說上訪要求解決的問題,也是分爲幾類的,一類是可以解決的,一類是可以解決,但條件不成熟的,一類是暫時無法解決的,也要區分不同的情況。

設立信訪接待日,在淮揚市引發了很大的反響,信訪辦設立在市委大院進門的地方,一棟單獨的兩層院子,一樓的接待室是一個大廳,裡面設有座位,辦公室在兩邊,平時,這裡專門接待上訪的羣衆。信訪辦大部分時候,沒有處理信訪問題的權力,只能是協調部門解決問題,信訪辦有一個信訪問題領導小組,一般情況下,是分管組織工作的副書記擔任領導小組組長,常務副市長擔任副組長,這個領導小組,可以解決一些重大的、影響大的信訪案件,領導小組做出的決定,代表了市委市政府的決定。

第一個信訪接待日,安排在4月10日,負責接待上訪羣衆的,是市委書記武聖軍,安排的時間是一天,早上,徐少傑進入市委上班的看見,看見信訪接待室的外面都站滿了人,他搖了搖頭,上訪的羣衆,一般是見不到市委書記的,有了這樣的機會,不知道會有多少人來反映問題,徐少傑甚至看到了不少白髮蒼蒼的老人,也在外面等候。

關於練功協會的事情,徐少傑在召開的諸多的工作會議上,明確提出了要求,各級的黨政幹部,不允許加入練功協會,從召開會議之後,市委辦公室將進行嚴格的督查,如果發現了此類情況,一律免職,既然你熱衷於練功,那就不用擔任領導了,專門去研究練功的事情,也算是爲社會的發展做出貢獻,同時,徐少傑還要求廣大的幹部職工,要認清楚真的鍛鍊身體和練功之間的區別,儘量不要去參加什麼效果強大的練功修煉。

徐少傑的話,引發了很大的反響,或許是因爲徐少傑是分管政法工作的市委副書記,沒有誰提出抗議,一些在練功協會掛了名銜的領導幹部,迅速退出了協會,黨政幹部參與練功的人數銳減,畢竟,和前途比起來,練功不是多大的事情。不到一個月的時間,淮揚市的練功協會大幅度的萎縮,以前到處都可以看見的練功羣體,漸漸的不見了。

徐少傑沒有想到,這件事情,處理起來有這樣的簡單,他以爲要費一番周折的,看來,所謂的練功的巨大影響,也不過如此罷了。徐少傑想到以前在省城看見的練功的情況,他是絕對不相信那些說法的。

政法工作按部就班的進行着,沒有什麼大的事情,不過,徐少傑還是有些感覺的,檢察院和法院在工作的時候,並沒有時常來彙報工作,似乎是秉着司法獨立的原則在開展工作,如今也有一些要求,行政機關不能過多幹預辦案和審判,目的是保證司法的公正,似乎行政干涉就影響到了法律的公正。公安局的辛平峰倒是常常來給徐少傑彙報工作,有不少的請示。基於這樣的大形勢,徐少傑也沒有多嘴,做任何的工作,都是需要有突破口的,機會不合適的時候,強行介入,會有一些麻煩的。

徐少傑瞭解了棉紡廠案件的調查情況,分管政法了,徐少傑可以過問這件事情,郭曉波的死刑判決,還在等候上面的複覈,估計時間也快了,徐少傑也聽說了,不會有多大的改變,郭曉波涉及的金額太大了,沒有什麼希望。徐少傑知道了,要求快速辦理案件是檢察院提出來的要求,而且就是檢察長孫北海的意見,副檢察長、反貪局長劉世亮是大力支持的,檢察院在偵查的過程中,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後期的調查,幾乎都是以檢察院爲主,公安局反倒是慢慢退出來了。這件事情如此快的得到了處理,檢察院有着不小的功勞,按照一般的規矩,市委市政府會提出表彰的,甚至可以報省檢察院進行表彰,可徐少傑壓住了這樣的意見,在徐少傑的內心,一直有着不小的疑惑。棉紡廠的案件,已經調查終結,法院判決了,屬於結束的事情,可徐少傑知道這些經過之後,心裡還是有了一些底了。

參加工作以來,徐少傑儘管一直擔任領導,但從來沒有想過要專門對付誰,按照目前流行的說法,就是徐少傑的心太軟,這不是什麼好事情,說某某官員心太軟,就是說這個官員有些無能,儘管沒有誰這樣說徐少傑,徐少傑在沙隆縣的表現,震撼了很多人,可徐少傑是清楚自己的,就是不想故意整人,遇見不大聽話的官員,也不想斷絕別人的後路,只是在棉紡廠的情況調查過程中,居然有人想着算計和暗害他,徐少傑才動了肝火。

現在,徐少傑感覺到內心有着一股子的氣,這股氣是針對檢察院和法院的,徐少傑不想被人看輕,更何況是徐少傑不大感冒的政法機關。

按照文件要求,徐少傑的信訪接待日在4月24日,4月份還有一件很關鍵的事情,就是人事調整,淮揚市市直單位和縣市的人事調整,一般情況下,都是在4月到5月,從今年的情況看,估計在4月底和5月初了,廖鴻運已經給徐少傑說過,有關政法部門的人事調整,徐少傑多操一些心,這句話的意思其實就是說,政法部門的人事調整,還是要聽從徐少傑的意見,徐少傑擔任縣市主要領導好幾年,明白其中的奧妙。

奇怪的是,檢察院和法院似乎不知道這樣的情況,有關需要調整的人事,一直沒有給徐少傑彙報過,公安局的辛平峰早就拿來了名單,涉及到副縣級以上的支隊長以及公安局黨委人員的調整意見,一目瞭然。這些意見,只能算是建議意見,最終定下來,還是需要組織部拿出正式的調整方案,廖鴻運說出來那樣的話,意思就是政法系統拿出來的調整意見,經過徐少傑以後,自己可以和組織部磋商。

法院和檢察院一直沒有上報人員調整的意見,徐少傑也不會過問,徐少傑從廖鴻運那裡得知,法院和檢察院今年有不少的人員需要調整的,包括部分的科室負責人和庭長,組織部已經有方案了,這個方案是怎麼來的,徐少傑不知道,但徐少傑絕對不會那麼簡單就放過這樣的機會。徐少傑暗地裡和廖鴻運說了一下,意思是法院和檢察院的人事調整,一律壓一壓,這次暫時就調整公安局的一些幹部。廖鴻運明白其中的意思,什麼都沒有說。

信訪辦的負責人進入徐少傑的辦公室,因爲徐少傑的信訪接待日馬上就要到了,負責人前來彙報一下,說一說應該注意的一些事情,信訪接待日的制度開始實施以後,信訪辦感覺到了莫大的壓力,很多的老百姓平時都不大上訪了,就等着領導接待日反映情況,一天的時間,忙於接待的領導,有時候喝水的時間都沒有。要在一個上訪材料上面作批示,不是那麼簡單的事情,要看材料,要聽上訪人的說法,有時候,還要找到部分單位的負責人瞭解情況,做出的批示,大都是非常原則的。一般情況下,上訪人情緒都是很激動的,說出來的事實,往往是觸目驚心,僅僅聽一面之詞,難免做出錯誤的判斷,信訪辦的幹部,是經常接觸到這些事情的,有一定的經驗,領導不是完人,給領導適當的提醒,也是應該的。

徐少傑仔細聽了信訪辦負責人介紹的情況,對信訪辦負責人介紹的情況是認可的,到信訪辦的人,目的基本是一致的,就是需要解決問題,而到市一級來上訪的人,他們反映的情況,很多是下面的黨委政府辦理過的事情,這裡面就需要把握一個度了,上級黨委和下級黨委,雖然是直接的領導關係,可必要的尊重,還是要有的,否則,聽信了上訪人反映的情況,一味的否定下面辦的事情,今後誰沒有意見啊。

信訪辦的負責人離開之後,徐少傑認真考慮了知道的情況,按照道理說,做錯的事情,就應該及時進行糾正,可現實不一定是這樣,很多的問題,因爲做出處理的人,照顧到自身的面子和尊嚴,儘管處理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間,存在一些瑕疵,也不會輕易改變,最終吃虧的,就是老百姓了,都說老百姓不容易,在這些問題上,就很充分的體現出來了。

信訪辦一般情況下,不會發現什麼重大的問題,這是因爲方方面面的侷限,信訪辦的負責人和幹部,在做事情的時候,首先考慮到的,大都是黨委政府的穩定,加之信訪辦不是什麼受到重視的單位,提出的意見建議,不一定受到重視。徐少傑就有過這樣的體驗,跟隨丁原的時候,徐少傑看到過一些縣市的總結材料,上面對信訪辦的總結,就是幫助穩定了縣裡的局勢,如果領導認爲信訪辦存在的目的,是爲了掩飾太平,可以想象,信訪辦會如何的開展工作,也可以理解,如今的越級上訪,爲什麼會這樣多,如果信訪辦的幹部提出來的意見建議,成爲了擾亂穩定的源頭,誰還會替老百姓說話。

整整一個下午,徐少傑沒有走出辦公室,也沒有見市直單位負責人。

回到省城,唐婉柔發現徐少傑的神色有些不對,顯得有些沉悶,追問徐少傑是什麼事情,徐少傑搖搖頭,說老百姓生活不容易。唐婉柔有些奇怪,追問徐少傑之後,才知道徐少傑是因爲老百姓上訪的事情,想到了其他的方面。

唐婉柔對普通老百姓的生活,沒有什麼明確的體驗,自小生活在省城,沒有遭遇過多少的委屈,所以,對徐少傑的沉悶,不是很理解,但是,唐婉柔知道,徐少傑出身普通的家庭,更能夠理解老百姓的疾苦,所以,唐婉柔對徐少傑是支持的,這種支持,在很多時候,帶有一種盲目的性質了。

徐少傑沒有給唐婉柔解釋箇中的原因,他知道,唐婉柔不會理解這些事情的,很多時候,普通百姓一輩子走關係,花錢無數,辦不好的事情,領導一個電話、一句話就可以解決,這樣的事情,在現實生活中,確實存在,而且大量存在。

徐少傑忽然想到了政法機關,如果說政法機關在執法的情況下,出現了枉法的情況,那麼,老百姓該怎麼辦,老百姓是弱勢羣體,想不到好的辦法,相信大部分的老百姓都是忍下來了,無可奈何,可如果有一些偏激的看法,也是說不定的。

徐少傑想到了淮揚市的政法工作,在省城印象不好的事情,是不是存在於這些問題之中呢,如果是,應該如何解決呢。

第476章 江湖中的事情(2)第339章 崛起的分公司第564章 水泥廠的爭奪風波(6)第427章 改制之艱難(1)第117章 視察(3)第251章 挖坑第433章 上任第296章 小忍是美德 大忍有企圖(2)第324章 各人的想法第75章 通俗的用人辦法第782章 分工的變化第615章 劉宏的懺悔第700章 生死較量(1)第629章 秘書的考慮第23章 憤怒的情緒(1)第447章 真正的風暴(2)第522章 辦法第388章 淮安市班子配備的建議第885章 原來如此第760章 事與願違(2)第199章 不一樣的春節(1)第298章 誤打誤撞第775章 頻繁的拜訪(2)第766章 大病救助(1)第359章 奇怪的舉報信第163章 不算是衣錦還鄉第444章 驚人的交代(1)第332章 有關考察的安排第288章 武聖軍的態度第297章 舌戰羣賢第30章 一鳴驚人第354章 抗洪搶險(1)第569章 譚玲莉赴任第80章 見證腐敗(1)第872章 盧雲峰的變化第138章 漸漸浮現的矛盾第474章 圈內圈外第64章 農業稅的問題(1)第856章 預料中的不同意見(1)第690章 推進(3)第456章 楊晨的級別第654章 馮桂雅的選擇第752章 徐少傑的建議(1)第98章 孫勇的現狀第63章 安置張小玉第759章 事與願違(1)第20章 劉宏的辦法第53章 劉沐的憤怒(2)第150章 想不到的事情(2)第593章 馬愛華的悲劇(1)第727章 家人(5)第298章 誤打誤撞第345章 控制城市建設規劃第673章 冰災(2)第429章 改制之艱難(3)第547章 整頓作風的麻煩事(2)第771章 徐少傑的脾氣(3)第653章 改高高在上爲下訪第138章 漸漸浮現的矛盾第598章 謠言和污衊(2)第148章 丁原的苦心第773章 歐陽雲濤的態度第676章 孫健波的主意第742章 心腹的心思第8章 舞會經歷第887章 有理由的拒絕第404章 娛樂城之行(1)第718章 班子到位第897章 心路歷程第777章 頻繁的拜訪(4)第278章 老幹部的怒火(3)第285章 大樹底下好乘涼第646章 實際的難題第46章 再遇唐婉柔第125章 舞廳裡的風波第248章 推心置腹第265章 淮安市市委書記第518章 交心談心第709章 塵埃落定(2)第850章 重大調整(2)第646章 實際的難題第889章 周玉波的理解第397章 不可思議的碰撞(3)第622章 昇華第234章 不平靜的春節(1)第768章 大病救助(3)第779章 中央領導視察(1)第675章 表彰的分歧第94章 優勢第150章 想不到的事情(1)第826章 龍劍烽的動作(2)第356章 英雄本色(1)第853章 必然的運氣第104章 丁原視察花冠村第569章 譚玲莉赴任第337章 潰敗的防線(1)第821章 謝志偉的臭棋(2)第831章 見微知着(2)第146章 暫停的調整第592章 可恨之人的可憐之處(2)
第476章 江湖中的事情(2)第339章 崛起的分公司第564章 水泥廠的爭奪風波(6)第427章 改制之艱難(1)第117章 視察(3)第251章 挖坑第433章 上任第296章 小忍是美德 大忍有企圖(2)第324章 各人的想法第75章 通俗的用人辦法第782章 分工的變化第615章 劉宏的懺悔第700章 生死較量(1)第629章 秘書的考慮第23章 憤怒的情緒(1)第447章 真正的風暴(2)第522章 辦法第388章 淮安市班子配備的建議第885章 原來如此第760章 事與願違(2)第199章 不一樣的春節(1)第298章 誤打誤撞第775章 頻繁的拜訪(2)第766章 大病救助(1)第359章 奇怪的舉報信第163章 不算是衣錦還鄉第444章 驚人的交代(1)第332章 有關考察的安排第288章 武聖軍的態度第297章 舌戰羣賢第30章 一鳴驚人第354章 抗洪搶險(1)第569章 譚玲莉赴任第80章 見證腐敗(1)第872章 盧雲峰的變化第138章 漸漸浮現的矛盾第474章 圈內圈外第64章 農業稅的問題(1)第856章 預料中的不同意見(1)第690章 推進(3)第456章 楊晨的級別第654章 馮桂雅的選擇第752章 徐少傑的建議(1)第98章 孫勇的現狀第63章 安置張小玉第759章 事與願違(1)第20章 劉宏的辦法第53章 劉沐的憤怒(2)第150章 想不到的事情(2)第593章 馬愛華的悲劇(1)第727章 家人(5)第298章 誤打誤撞第345章 控制城市建設規劃第673章 冰災(2)第429章 改制之艱難(3)第547章 整頓作風的麻煩事(2)第771章 徐少傑的脾氣(3)第653章 改高高在上爲下訪第138章 漸漸浮現的矛盾第598章 謠言和污衊(2)第148章 丁原的苦心第773章 歐陽雲濤的態度第676章 孫健波的主意第742章 心腹的心思第8章 舞會經歷第887章 有理由的拒絕第404章 娛樂城之行(1)第718章 班子到位第897章 心路歷程第777章 頻繁的拜訪(4)第278章 老幹部的怒火(3)第285章 大樹底下好乘涼第646章 實際的難題第46章 再遇唐婉柔第125章 舞廳裡的風波第248章 推心置腹第265章 淮安市市委書記第518章 交心談心第709章 塵埃落定(2)第850章 重大調整(2)第646章 實際的難題第889章 周玉波的理解第397章 不可思議的碰撞(3)第622章 昇華第234章 不平靜的春節(1)第768章 大病救助(3)第779章 中央領導視察(1)第675章 表彰的分歧第94章 優勢第150章 想不到的事情(1)第826章 龍劍烽的動作(2)第356章 英雄本色(1)第853章 必然的運氣第104章 丁原視察花冠村第569章 譚玲莉赴任第337章 潰敗的防線(1)第821章 謝志偉的臭棋(2)第831章 見微知着(2)第146章 暫停的調整第592章 可恨之人的可憐之處(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