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9章 宣傳的誤區(3)

譚常軒臉色鐵青,桌上放着一本《國內動態清樣》,上面有徐少傑有關宣傳輿論導向的文章,這篇文章,發表在了內參上面,而且是面向省部級領導的內參,這說明中央有領導是認可的,不過也從另外一個方面說明,上面的領導還是有着不同意見的,否則就可以刊登在《內部參考》或者部選編》上面,相當於公開觀點了。.百度搜進入索請速進

一直以來,譚常軒都嚴格掌握着西林市黨報黨刊的宣傳輿論導向,特別是《西林日報》的頭版的消息,一般情況下,譚常軒審覈頭版頭條的消息內容,其餘的消息,大都是曾靜幫助審覈,這麼多年了,都是這樣執行的,遇見譚常軒出門開會或者是到下面去視察工作了,清樣都會通過傳真發過來的。徐少傑上任以後,一年時間了,譚常軒有意在宣傳方面,壓縮有關市政府的內容,好在徐少傑也無所謂,譚常軒認爲,徐少傑畢竟年輕,不知道輿論宣傳的力量,只知道埋頭做事情,這樣的情況也是譚常軒最爲滿意的。

想不到徐少傑竟然發表了這樣的文章,譚常軒感覺到,這是徐少傑狠狠的抽了自己的耳光,徐少傑的這些觀點,和譚常軒的看法是背道而馳的,譚常軒大會小會上面都是強調,宣傳輿論要把握好方向,要宣傳正面典型,要宣傳黨委政府,要大力表現黨委政府爲老百姓辦實事、辦好事的內容,增強黨和人民羣衆的血肉聯繫,相信西林市大大小小的黨員幹部都是耳熟能詳的,現在,徐少傑提出來的觀點,無疑是全盤否定了譚常軒的意見。

譚常軒也是有所依仗的,他發表的這些觀點,都是跟隨着上面的要求來的,已經是高級領導幹部了,譚常軒很是注意這些方面的,特別是在輿論宣傳上面,一定要緊跟上面的腳步,不能夠有絲毫的越雷池的舉動。這是非常敏感的舉措。

暴怒之後,譚常軒冷靜下來了,內參上面僅僅是發表了這篇文章,卻沒有提出來任何的意見,這很是能夠說明問題,譚常軒不笨,已經從中間看出來了端倪,一方面內參沒有任何的評論,另外一個方面,面向的對象是省部級的領導,這在全國範圍內來說,影響絕對不會很大。所以,譚常軒經過考慮之後,覺得自己要有所行動了。

譚常軒絕對不是心血來潮,這是一個機會,徐少傑發表的觀念,表面有着一定道理的,但是宣傳輿論是黨的喉舌,一切都要遵照上面的指示來辦,就是想着開拓創新,也是上面的領導才能夠提出來這樣的認識,徐少傑不過是西山省副省長、西林市市長,遠不夠那樣的級別,在內參上面發表自身的觀點,本來就是欠妥當的考慮。

譚常軒很快想到了盧雲峰,徐少傑是省委委員、西林市委常委,是在西山省委和西林市委的領導下開展工作的,徐少傑有了這樣的認識,應該按照組織原則,在常委會上面提出來,大家共同討論,最少也是市委或者省委原則同意之後,徐少傑才發表觀點的。非常如今,徐少傑發表的這些觀點,一定是沒有經過省委研究的,就更不用說市委研究了,這是徐少傑的軟肋,譚常軒是不會錯過的。

徐少傑已經考慮到了影響的問題,拿到了《國內動態清樣》之後,第一件事情,徐少傑就是趕到了省委,到了盧雲峰的辦公室。

盧雲峰正在看着《國內動態清樣》,徐少傑的文章,他仔細看過了。盧雲峰的心情也不是很好,看見了徐少傑的文章之後,盧雲峰想到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徐少傑爲什麼沒有直接給自己彙報,這麼大的事情,至少應該和自己商議一下的,盧雲峰想着給徐少傑打電話,最終還是忍住了,想不到徐少傑這麼快就到了自己的辦公室。

“小徐,坐吧,我正在看你的文章。”

從盧雲峰的口氣上,徐少傑感覺到了,盧雲峰有些不高興,如今這樣的時刻,徐少傑需要得到盧雲峰的支持,不管盧雲峰心裡是怎麼想的。

“盧書記,我也是才知道的,實際上,這篇文章是我和白長林同志相互探討得出來的結論。。。”

徐少傑詳細彙報了文章的來歷,當然,文章中間的觀點,徐少傑沒有隱瞞,這是他的看法,徐少傑解釋的意思,是說這篇文章,是白長林直接傳上去的,並非徐少傑主動要求發表的。聽了徐少傑的解釋,盧雲峰的臉色稍微好了一些。

“小徐,這裡面的觀點,很有可能引發一些震撼性的討論啊,你是不是想過啊,關於輿論宣傳的事情,中央歷來都是高度重視的,我們都是高級領導幹部了,和中央保持一致是最爲重要的,這樣的觀點,會不會造成負面的影響,你是不是考慮過啊。”

“盧書記,我考慮過了,不過,我真的沒有想到會在內參上面發表。”

徐少傑有些猶豫,考慮着怎麼樣彙報到北京去給中宣部部長彙報的事情,這樣的事情,遲早是要傳開的,無法保密的,很快,徐少傑下定了決心。

“盧書記,實際上,在文章發表之前,中宣部的領導就找我談話了。。。”

徐少傑詳細彙報了和中宣部部長談話的事情,這一次,盧雲峰聽的非常仔細,臉上的皺紋慢慢舒展開了,和中央接觸頻繁的盧雲峰知道,這次的談話意味着什麼,這實際上是中宣部部長代表中央和徐少傑的談話。

“嗯,看來你還是能夠有很多的新穎的認識的,有關宣傳輿論口徑存在的一些問題,其實很多領導人都在考慮,你能夠提出來,是有着一定的膽量的。我已經看過這篇文章了,觀點還是不錯的,特別是破除人民羣衆的幸福生活是黨委政府恩賜的錯誤認識這個觀點,很有警醒的意義啊,長期以來,我們有些領導幹部一直都有着這樣的認識,我們員,是全心全意爲人民謀福利的,我們不是封建時代的官吏,如果我們不能夠很好的爲人民羣衆服務,不能夠做好自身的工作,我們就是不合格。”

徐少傑沒有說話,政治家的風度就是不同,盧雲峰說話的態度,是真真切切接受這樣的觀點的,這本身就不簡單,徐少傑本來一切,盧雲峰會提出來一些其他的看法,其實這是徐少傑多心了,盧雲峰的認識並不差。

“小徐,你稍微準備一下,我打算在幾天之後召開省委常委會,在會上,你詳細說一下自身的認識,僅僅是少數領導幹部明白這個道理是不行的,我們要讓大部分的領導幹部都明白這樣的道理,這篇文章,我打算在常委會上面討論之後,在全省公開發表的,我們就踏踏實實的發揮輿論的宣傳和監督作用。”

徐少傑是真的佩服盧雲峰了,自己的膽子大,盧雲峰的膽子更大,居然就敢於在全省推廣這樣的認識了,這可不是一件小事情,可能真的產生轟動性的效應的,可盧雲峰這樣的做法,也的確是政治家的做法,看準的事情,就大膽的推進,沒有絲毫的猶豫,抓住這樣的機會,承擔政治責任,巨大的風險背後,也存在着巨大的利益啊。

徐少傑是帶着欽佩的心態離開盧雲峰的辦公室的,不管怎麼說,徐少傑跟着盧雲峰學到了很多的事情,明白了面臨事情的時候,應該做出來怎麼樣的選擇。這就是政治家的選擇,在盧雲峰的眼裡,只要是有利的事情,就毫不猶豫的推進,徐少傑更是想到了,自己和譚常軒之間的博弈,不也是這樣的嗎,到了如今的地步了,還有什麼值得猶豫的。

徐少傑更是明白,盧雲峰之所以這樣的表態,也是從一個方面堵住了譚常軒的嘴,譚常軒是一定會爲徐少傑隨意發表文章的事情,找到盧雲峰的,說是告狀也罷,說是討說法也行,可盧雲峰明確了態度,對譚常軒就是不小的打擊了。

譚常軒也很快到了省委,進入盧雲峰辦公室的時候,他發現盧雲峰也在看內參,因爲盧雲峰的桌上也擺着一本《國內動態清樣》。譚常軒暗暗感覺到高興,不管盧雲峰是否和徐少傑交換了意見,自己來的都正是時候的。

“盧書記,我在內參上面,看見了徐少傑同志發表的文章,感覺到很是吃驚,專門來給盧書記彙報一下的。”

“呵呵,譚書記也看了文章啊,這件事情我已經知道了,徐少傑同志已經來彙報過了,我的意見是,這篇文章,說出來了不少的真知灼見,我打算這兩天召開省委常委會,專門來學習這篇文章,在學習的基礎上,要求大家領悟其中的精神,特別是我們領導幹部,要好好看看這篇文章,接下來就在全省推廣這篇文章,展開大討論,看看我們的宣傳輿論導向方面,是不是存在諸多的問題,用問題就改正,沒有問題就加強學習教育。”

譚常軒有些愕然,想不到盧雲峰會說出來這樣的話語,到了這個時候,譚常軒也不會輕易就算了,他繼續提出來自己的認識。

“盧書記,我同意開展學習,大家都來討論一下,真理越辯越明啊,不過我覺得徐少傑同志這樣的做法還是值得商榷的,我不知道省委是不是知道這篇文章,市委是不知道的,徐少傑同志不是專門從事理論研究的,身份不同了,發表這樣的文章,至少要經過市委常委會或者是省委研究討論的,徐少傑同志是省部級的領導,是黨的高級領導幹部了,有些觀點和看法,是不能夠隨意發表的,至少會造成不好的影響的。”

“嗯,譚書記,你說的還是有一定的道理,我看,都在常委會上面討論吧,你不是說過了嗎,真理是越辯越明的,我們大家都在常委會上面發表自己的看法,看看徐少傑這樣的做法有什麼不妥當的地方,如果確實存在問題,我們集體幫助他提高認識,你看這樣的處理辦法怎麼樣啊。”

“盧書記,我同意。”

譚常軒離開盧雲峰辦公室的時候,有些悻悻然,想不到徐少傑居然捷足先登了,率先彙報了,不過譚常軒也不以爲然,徐少傑的做法,無論怎麼說,都是不合適的,黨的組織原則還是要遵守的,特別是黨的高級領導幹部,在省委常委會上面研究正好,譚常軒決心在常委會上面好好批評一下徐少傑,接下來西林市召開常委會,繼續批評徐少傑,一定要將徐少傑弄得灰溜溜的。

譚常軒知道,徐少傑發表了這樣的文章,一定是大放異彩,譚常軒可不會輕易讓徐少傑得逞的,沒有那麼簡單,不管你立下了多大的功勞,從組織原則上面,一棒子就將你打死了,其餘的什麼都不用說了。

回到市委以後,譚常軒獨自在辦公室思索,良久,馬洪波、任中飛以及曾靜先後進入了譚常軒的辦公室,呆的時間都不長,不過,幾位領導離開不長的時間,又先後進入了譚常軒的辦公室,不知道議論了一些什麼。

盧雲峰很快給徐少傑打電話了,告訴了徐少傑譚常軒的意見,盧雲峰此舉是光明正大的,要求譚常軒做好準備的同時,也要徐少傑做好相應的準備,這樣的事情,必須要徐少傑自己出面來應付,只有在徐少傑的解釋或者是闡述能夠站住腳的時候,盧雲峰纔有可能開口幫助徐少傑,否則,盧雲峰沒有多少具體的辦法。

徐少傑當然明白盧雲峰的意思,按照組織程序來說,徐少傑是應該給譚常軒專門做出彙報的,但徐少傑也有自己的辦法,自己是西山省副省長,這篇理論探討文章,自己是以西山省副省長的身份發表的,從組織原則上說,徐少傑給盧雲峰彙報了思想,就可以了,不給譚常軒彙報,也是說得過去的。

徐少傑知道,譚常軒一定是做好了準備的,這個時候,不能夠給譚常軒更多的機會說話,自己在省委常委會上面的發言一定要起到一錘定音的作用,震懾住譚常軒,只要自己的發言有道理,盧雲峰一定會出面說話的,那個時候,一切問題都解決了。而且這次的辯駁,也是爲西林市即將召開的常委會做準備,徐少傑相信,譚常軒一定會召開市委常委會,專門研究這個問題的。

徐少傑略爲思考之後,撥通了白長林的電話。。。

騎士

第180章 算計和反算計第819章 高層對決(3)第335章 鄭鬆的衝動(2)第476章 江湖中的事情(2)第832章 見微知着(3)第705章 生死較量(6)第431章 陳目標的喜悅第867章 撥雲見日第787章 省委黨校的講話(1)第144章 高層的風聲第656章 多管齊下第277章 老幹部的怒火(2)第799章 幹部的調整第60章 整頓村務第298章 誤打誤撞第478章 考覈(2)第746章 視察工作(1)第162章 縣人大的常委會第152章 有恃無恐第446章 真正的風暴(1)第520章 德陽市的反響第848章 風波驟起(7)第47章 一擼到底(1)第117章 視察(3)第478章 考覈(2)第578章 命案(2)第549章 地盤論(1)第47章 一擼到底(1)第862章 重要談話第434章 現實情況第225章 黃海濤的機會第913章 往事悠悠第500章 寒心的對比(1)第248章 推心置腹第863章 獨撐局面第502章 不尋常的彙報第421章 孫勇的堅決第59章 “花書記”倒了第335章 鄭鬆的衝動(2)第866章 短暫的迷糊第47章 一擼到底(1)第151章 想不到的事情(3)第754章 徐少傑的建議(3)第639章 不要好高騖遠(2)第454章 特殊的辯論第560章 水泥廠的爭奪風波(2)第172章 人盡爲我所用第246章 官大一級壓死人第533章 難得的機會(1)第563章 水泥廠的爭奪風波(5)第517章 鄒文滔的作用第573章 香港考察(3)第111章 年關(1)第352章 深遠謀劃第643章 相逢一笑泯恩仇第427章 改制之艱難(1)第544章 高衛的真心話第160章 反響第535章 難得的機會(3)第321章 辦法第580章 命案(4)第122章 人代會上的講話第581章 命案(5)第879章 不一樣的意見第114章 市委常委會第756章 徐少傑的建議(5)第360章 聽話聽落音第66章 一連串的事情第447章 真正的風暴(2)第870章 盧雲峰的來意(1)第484章 上任(2)第1章 父親的囑託第807章 家事和爲貴第411章 背後的佈置第426章 案件的終結第631章 發飆第656章 多管齊下第527章 錢大志上任第748章 視察工作(3)第121章 面對**(3)第783章 當頭棒喝第37章 社會實踐(2)第693章 模棱兩可第788章 省委黨校的講話(2)第140章 暗流涌動第526章 官場風向標第578章 命案(2)第533章 難得的機會(1)第570章 必須處理好的關係第644章 農民工子弟學校第747章 視察工作(2)第411章 背後的佈置第405章 娛樂城之行(2)第340章 試探第419章 瘋狂的代價第249章 舒心的許光坤第151章 想不到的事情(3)第462章 峰迴路轉(2)第497章 盧雲凱的辦法第408章 工作佈置
第180章 算計和反算計第819章 高層對決(3)第335章 鄭鬆的衝動(2)第476章 江湖中的事情(2)第832章 見微知着(3)第705章 生死較量(6)第431章 陳目標的喜悅第867章 撥雲見日第787章 省委黨校的講話(1)第144章 高層的風聲第656章 多管齊下第277章 老幹部的怒火(2)第799章 幹部的調整第60章 整頓村務第298章 誤打誤撞第478章 考覈(2)第746章 視察工作(1)第162章 縣人大的常委會第152章 有恃無恐第446章 真正的風暴(1)第520章 德陽市的反響第848章 風波驟起(7)第47章 一擼到底(1)第117章 視察(3)第478章 考覈(2)第578章 命案(2)第549章 地盤論(1)第47章 一擼到底(1)第862章 重要談話第434章 現實情況第225章 黃海濤的機會第913章 往事悠悠第500章 寒心的對比(1)第248章 推心置腹第863章 獨撐局面第502章 不尋常的彙報第421章 孫勇的堅決第59章 “花書記”倒了第335章 鄭鬆的衝動(2)第866章 短暫的迷糊第47章 一擼到底(1)第151章 想不到的事情(3)第754章 徐少傑的建議(3)第639章 不要好高騖遠(2)第454章 特殊的辯論第560章 水泥廠的爭奪風波(2)第172章 人盡爲我所用第246章 官大一級壓死人第533章 難得的機會(1)第563章 水泥廠的爭奪風波(5)第517章 鄒文滔的作用第573章 香港考察(3)第111章 年關(1)第352章 深遠謀劃第643章 相逢一笑泯恩仇第427章 改制之艱難(1)第544章 高衛的真心話第160章 反響第535章 難得的機會(3)第321章 辦法第580章 命案(4)第122章 人代會上的講話第581章 命案(5)第879章 不一樣的意見第114章 市委常委會第756章 徐少傑的建議(5)第360章 聽話聽落音第66章 一連串的事情第447章 真正的風暴(2)第870章 盧雲峰的來意(1)第484章 上任(2)第1章 父親的囑託第807章 家事和爲貴第411章 背後的佈置第426章 案件的終結第631章 發飆第656章 多管齊下第527章 錢大志上任第748章 視察工作(3)第121章 面對**(3)第783章 當頭棒喝第37章 社會實踐(2)第693章 模棱兩可第788章 省委黨校的講話(2)第140章 暗流涌動第526章 官場風向標第578章 命案(2)第533章 難得的機會(1)第570章 必須處理好的關係第644章 農民工子弟學校第747章 視察工作(2)第411章 背後的佈置第405章 娛樂城之行(2)第340章 試探第419章 瘋狂的代價第249章 舒心的許光坤第151章 想不到的事情(3)第462章 峰迴路轉(2)第497章 盧雲凱的辦法第408章 工作佈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