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 洛陽求救

且不去理睬房玄齡和謝映登兩人,對着手中的名單大眼瞪小眼。

李言慶能幫到的,似乎也只有這些了。十六年的時間,可以讓很多記憶變得模糊起來。更何況,隋唐的主戰場並非江南,而是在關東和關中兩地。能想起杜伏威輔公估來,還多虧了前世那部大部頭的《大唐雙龍傳》。但即便是如此,給言慶留下來的記憶,也僅僅是那幾個名宇。

杜伏威,輔公佑,李子通,沈法興……

似乎活躍在江淮地區的悍匪,也就是這些人吧。至於那些江湖門派,李言慶倒無需去提醒。

如果房玄齡連那些江湖人士都搞不定的話,他還是那個房玄齡嗎?

況且他身邊。尚有一個謝映登。雖則時間已經久遠,烏衣巷也許已經不再。可謝氏家族在江淮留下的印記,始終難以磨滅。憑此房氏父子,再加上謝映登,丹陽郡當能掌控在手中。

送走房玄齡後,李言慶在滎陽縣停留了三天,參加徐世績的婚禮。

徐世績馬上要成丁……按照規矩,是時候成家立業。功業,一輩子也賺取不完。再者說,徐世績已官拜羅口府鷹揚郎將,可是正六品官職,算得上少年得志。就連鄭仁基都暗自感嘆,徐世績的運氣好。就連鄭仁基在徐世績這個年齡段的時候,纔剛獲得一個武散官爵位。

徐世績先是入東都學府,而後又在言慶的舉薦下,出任管城兵曹。

正逢盜匪叢生的時節,徐世績短短兩年時間,就晉升爲管城縣正。

誰又想到,剛當上縣正不久,又遭遇了楊玄感之亂。先有管城阻故之功,後有收復失地的功勞。於是乎,連縣正的位子都還沒坐穩,就被調入府兵。出任鷹揚郎將之職。其麾下,轄八百府兵,和一百扈nbsp;nbsp;。

這也讓徐蓋的腰板兒,挺得更直。

鷹揚府,等同於隋開皇中期的驃騎將軍府,每府置驃騎、車騎兩將軍。

大業三年中。隋焰帝改驃騎府爲鷹揚府,又將驃騎郎將改鷹揚郎將,車騎將軍則改爲鷹揚副郎將,又稱鷹擊郎將。根據各府所處位置和兵力,其品秩分爲兩等,正六品和從五品。

鷹擊郎將比鷹揚郎將低半個品秩,直屬衛府所轄。地方官員,無權無勢。

不過若郡一級官員中,設有都督職務,則可以插手監督。不過這種軍政大權一把抓的官員,並不算太多。除非是皇帝的肱骨重臣,亦或者是皇親國戚,纔有可能兼任都督這樣的職務。

羅口,位於鞏縣西南,黑石關東南,百花谷西南。

是一處水運極其重要的渡口,直影響到黑石關的安危。徐世績能出任這種地方的郎將,雖則品秩略低,卻也表明了,他日後遠大的前程。鄭仁基這時候也不敢再拖延下去,急急操辦徐世績的婚事。在他看來,鄭家如今元氣大傷,需要新的力量補充,徐世績,無疑最爲合適。

不過,這只是個訂婚儀式。

若正式成婚。還要選定一個吉日。

鄭麗珠年滿十四,生的嬌小玲瓏,有些嬌憨。

加之從小和徐世績一起長大,所以也沒有什麼不滿。言慶在酒席宴上,看着徐世績一臉開懷之色,也不禁爲自家這位好兄弟,感到開心。訂婚之後。言慶就要返回鞏縣。徐世績頗有些不捨,還想留言慶多住兩日。

“老薛這幾日就要過來,我得回去準備一下。

再說,羅口距離鞏縣,比滎陽還要近。你年後上任,必定要經過鞏縣,到時候咱們再聚不遲。”

“言慶,你老實交代,你搞這《聖賢注》,究竟是何居心?”

徐世績把言刻昆到一旁,咬牙切齒的問道:“我可是聽說了,不少人蠢蠢欲動,想要走關係,將其祖上,列入《聖賢注》中。”

李言慶笑道:“此事乃老薛主掌,我管不得太多。

你以爲。以老薛那剛硬秉性,能走得通關係?我實話告訴你,方爲求財。不過現在還不會晏露我的目的,等兩篇結束,我自有主張。”

所謂聖賢注。奸妄注,就類似於後世的名人大典,屬於騙人的把戲。

言慶在開設麒麟館時,就開始想,修編什麼書籍。後來想想,四書五經,他沒這個本事,修史註解,他能力未必夠用。於是乎,這聖賢注的主意,就浮現出來。要知道,開始麒麟館的花費不小,而後期王頍架設耳目的費用。定然會更加驚人。若不未雨綢繆。日後難免捉襟nbsp;nbsp;肘。

雖說言慶和張仲堅有合作,可那收入,似乎遠無法支撐着麒麟館的nbsp;nbsp;費。

用求財。自古以來,先賢固然不少,然則奸妄更多。言戾決定,在編撰春秋戰國兩篇奸妄注的時候,下手要狠一點。那些似是而非,品性有污的人,都將列入其中。這樣一來,漢以來的奸妄……五姓七大家,河東四姓之一。山東十六家,這些世胄豪族,哪個又是完全清白?在見識了前兩篇奸妄注之後,他們這心裡,怎能不虛?

到時候,自有心意奉上……

可收可不收者。就無需收錄。若真到了那個時候。言慶自當退出,尋一合適之人,繼續編撰。

史書中留名的人可不少,細翻起來,誰他孃的敢說一句:我家清清白白?

言慶把這個想法和王頍商量後,引得老頭撫掌連聲叫好。

這主意的確是妙不可言,讓你乖乖送上錢帛,還不能有半句怨言。王頍若非不能拋頭露面,恨不得自己親自來主抓此事。雖然還沒有開始,當王頍已經知道,這他孃的比做生意,賺多了!

李言慶無需和徐世績隱瞞。

甚至也沒有隱瞞薛收……好在薛收,也並非那種腐儒。自從他親生老子薛道衡被殺之後,薛收這心裡就懷着一股怨氣,頗有憤世嫉俗的趨勢。這種事情他不會做,但卻是舉雙手同意。

徐世績聞聽後。指着李言慶的鼻子,顫聲道:“言慶,你太壞了!”

李言慶嘿嘿直笑,徐世績也隨之,偷笑不停。

“徐大哥,言慶大哥,你們笑什麼?”

就在這時候。鄭宏毅出現在他二人身旁,一臉迷茫的看着兩人。

“哦,沒什麼,只是剛纔說起,老徐和麗珠訂婚。這日後該如何稱呼你?論年紀,他是你兄長,可論輩分,他是你妹夫。剛纔提到這件事的時候,他心裡美的很,所以在這裡偷笑。”

“你他孃的纔會爲這種事價笑……”

徐世績被言慶說的臉通紅,氣急敗壞。

鄭宏毅撓撓頭。實在不覺得這件事情,能有多麼可笑。

不過這兩位大哥在這裡笑,想來一定是有可笑之處?想到這裡,鄭宏毅也忍不住,笑起來。

徐世績的臉。更紅了!

“對了,你真決定了嗎?”徐世績突然問道。看着鄭宏毅說:“伯父……”

“還叫伯父?應該叫爹!”李言慶旁邊偷樂。

只氣得徐世績,氣沉丹田,手指李言慶,大喝一聲:“滾!”

李言慶這才做出正經姿態,不過一旁的鄭宏毅,小臉卻紅撲撲的,頗爲扭捏。

“宏毅決定什麼事情了?”

“哦,他老爸準備給他說一門親事,不成想這傢伙……呵呵,已經有了心上人。你也認識,好像是馮智玳的妹子,對不對?叫什麼名宇,我卻記不清楚。伯父準備,年後派人求親。”

“馮菓?”

鄭宏毅扭捏着點點頭。

“你可知道,她……”

言慶知道,馮菓雖說名義上,是馮智玳的妹子,可實際上,卻是別人寄養在馮家的養女。雖然不知道她父親是誰,但從她母親的身份來看,似乎也不是高門大閥。鄭仁基,能同意嗎?

不過這話到嘴邊,言慶又咽了回去。

既然這孩子喜歡人家,旁人說什麼,都沒有用處。

感情這種事。誰也說不清楚。他自己身上還揹着好幾筆糊塗賬呢,又有什麼資格,勸說鄭宏毅?

“宏毅,你知道馮菓的出身嗎?”

鄭宏毅點頭道:“知道……言慶,你莫勸我,我就是喜歡她,非她不娶。”

“我不是觀你。只是這件事情,你最好提前派人往嶺南,和馮智玳說一下,以免生意外。”

鄭宏毅一聽,眼睛也隨之一亮。

“言慶哥哥。還是你想得周道。”

徐世績忍不住問:“你們在說什麼?”

李言慶沒有理他。和鄭宏毅點點頭,兩人相視,會心一笑。

最終,言慶還是在滎陽縣,又停留了一天。

鄭仁基在洞林寺。單獨邀請李言慶。他並沒有和言慶商談,讓他重回鄭家的事情。而是把洞林湖畔的一座宅院,作價賣給了李言慶。那座宅院,本就是屬於鄭世安。當年鄭世安被言慶操作,進入族老會後,就在洞林湖畔修建起這座宅院。原本是想把這座宅院留給言慶,作爲言慶在滎陽的落腳點。卻不想因爲鄭醒構陷,鄭善願把這座宅院,強行沒收回去……

這件事情,一直是鄭世安的心病。

當半仁基出掌鄭家之後,也一直在試圖尋找機會,和言慶複合。

他也清楚,讓言慶重返鄭家,可能性不大。而事實上。一個獨立的李言慶,也針對鄭家,好處更多。

鄭仁基不是鄭善願,在經歷起起伏伏後,他比之當年,看得更加長遠。

沒錯,李言慶因爲丁憂,錯過了一個騰飛的時機。但鄭仁基相信,李言慶,絕非池中之物。

如今鄭家以鄭仁基爲尊,七房覆沒,鄭元壽兄弟遠遁太原,鄭善果閉門清修。

其他各房。與鄭世安的關係不錯。尤以長房鄭祖行鄭祖盛兄弟,還有南來鄭氏,對言慶推崇備至。所以,當鄭仁基提出把洞林湖畔的宅院還給言慶的時候,鄭家上下,竟無人反對。

反對,有用嗎?

李言慶倒也不客氣!

在他看來。這本就是他屬於他的產業。又和鄭仁基拉了一會兒家常,李言慶拿着地契,就告辭離去。

不過他前腳的了地契,後腳就把宅院,轉送給了徐世績。

“你家的祖業。都在鞏縣。你在滎陽成親,總要有些產業才行。總不成住在老婆家裡,知道的也就罷了,不知道的人。還會以爲你是贅婿。我常年在鞏縣,也不常來滎陽。你就算是爲我照看見……老婆回家的時候,也能有個落腳的地方。住在我這邊。總好過住在老婆家裡。”

徐世績也不客氣,二話不說,就把地契收好。

當晚,他在洞林湖畔的一水居中請客,除了言慶之外,還才新任滎陽縣尉崔善福。以及一位隴西李氏族人,姑臧李氏李行之之子,李玄道。說起這李玄道,也是當世一位名士,文采風流。

他祖籍雖在姑臧,可由於早年其父親的關係,出生,成長於管城。

楊玄感之亂的時候,楊玄感也曾想邀請李玄道加入。不過李玄道很聰明,早早的就離開管城,躲入少室山避難。等楊玄感被平定,李玄道才返回管城。他與崔善福關係極好,故而應邀前來。

酒宴上,李玄道不可避免的提起《聖賢注》一事。

李言慶於是向他出邀請,李玄道雖則意動,卻又有些擾豫。

“大郎已的到齊王之邀,請他府中舍人。”崔善福倒是知道其中的玄機,於是開口爲李玄道解釋。

齊王,亦即楊廣次子,楊暕。

不過崔善福話鋒一轉,輕聲道:“大郎,我聽說陛下和皇后,似乎對齊王不甚歡喜。

而且早年齊王還曾試圖爭奪太子之位,爲陛下所惡。你這時候跑去跟隨齊王。只怕難有作爲啊。

而今言慶編撰《聖賢注》,實乃一件善事。

你不總是說。沒有機會施展才華嗎?如若能參與此等盛事,豈非比你在齊王府抄抄寫寫,好上百倍?”

“這個嘛……”

李玄道陷入沉思之中。

言慶說:“大郎無需急於決定,反正麒麟館方纔修建,還有些時間。此《聖賢注》乃一件大事,我雖已邀請了薛收。可是想要完成,非他一人可爲。故我擬設立幾位編修,若大郎有意,隨時可以找我,言慶必將掃榻以待……對了,崔大哥,你答應送我的書呢?何時送

李言慶把話鋒一轉,也避免了李玄道的尷尬。

崔善福笑道:“你若是需要,隨時可以送去。我早已準備妥當。”

鄭宏毅也說:“是啊,家父也準備了三百冊珍本,等麒蟒館營建好之後,立刻給你送過去。”

言慶拱手笑道:“如此,多謝諸君。”

第二天,李言慶返回鞏縣。

薛收還沒有過來,一劍臨近年關,尚需祭祖後才能成行;二則麒麟館還沒有修好。他來了也沒有用處;三則薛收來信,會邀請幾位朋友一同前來鞏縣。共襄盛舉,方爲人生一大快事。

所以,言慶倒也不甚着急。

平日裡就在茅廬中烹茶撫琴,逍遙自在:有心情時,則前往百花谷,查探麒麟館的進度。

空餘時間。他還設計出了幾塊小玩意,派人送往吳縣,和張仲堅商議。

這年月雖然沒有產權保護的說法,可新鮮玩意兒,總是會受人追捧。言慶自信。他這幾款小玩意兒,定然會爲他帶來不菲的收入。nbsp;nbsp;正是花錢的時候。這斂財計劃,“還需從進行,

這一日。言慶從百花谷回來,卻意外的收到了一封信。

信是來自洛陽。由雄記商鋪轉送過來。李言慶換上一身雪白唐裝,靠在狼皮褥墊上,打開書信。nbsp;nbsp;他看了兩眼之後,臉色陡然變得難看起來。

沉吟片刻。李言慶喚來闞棱二“立刻去百花谷。讓老沈回來,我有要事,需他出面操辦。”

第廿九章 遍地黃金第56章 李公子和小八第13章 突厥十不戰第卌五章 若有緣時自相逢第90章 伊人遠去第68章 願來世不生帝王家(上)第3章 門閥之鄭氏(上)第廿二章 做個小說家下第13章 一匹馬引發的……第16章 金堤關(二)第廿二章 緣由第67章 竇夫人求醫第13章 詠鵝(上)第10章 唯別而已矣第54章 暗涌(二)第54章 天下大勢第廿三章 裴娘子第卌六章 烽火連三月十五第卌一章 前門拒虎後門進狼第廿五章 是非成敗轉頭空二第10章 法主風雨上瓦崗第廿一章 李先生下第50章 前夜第廿二章 都棱鎮三第59章 紛紛擾擾又一年(完)第66章 李道彥第51章 喜盈門(八)第卌二章 李王初會上第卌六章 回洛陽第6章 刀筆之下斷生死第7章 遇故人第80章 兩駙馬第卌二章 武僧第卅七章 新羅二第卅九章 石灰吟下第11章 僚亂(四)第16章 未雨綢繆第69章 獅虎兒第卌七章 朵朵第6章 魏徵的決斷(二)第2章 長安風雲(二)第4章 海門鎮(二)第90章 這只是開始第72章 新年第51章 喜盈門(八)第卌一章 血戰觀音殿第卌六章 烽火連三月七第82章 河南王(上)第卌八章 修緣七品下第14章 徐世績的缺點(上)第73章 三槍第卌三章 新羅八第卅九章 石灰吟上第卅一章 回滎陽三第11章 我心似君心(中)第15章 一畝甘蔗林第51章 喜盈門(八)第卌章 機關算盡下第卅六章 瓦崗興李當王五第廿章 八百年門閥第廿五章 是非成敗轉頭空六第87章 多事之秋第65章 一字並肩王第67章 竇夫人求醫第61章 武邑故人第4章 所謂天朝上國(下)第廿七章 過河過河過河第2章 開皇十八年(上)第90章 這只是開始第15章 金堤關(一)第15章 彌勒弟子第廿八章 滎陽攻略第一彈上第11章 我心似君心(中)第17章 好鬥世家子第9章 種子(下)第19章 金堤關(完)第13章 長安一夜(三)第63章 關中來客第57章 俱傷第76章 登門尋釁第卌七章 漁人上第52章 破題:原道第5章 王府門外的偶遇第6章 長安好第12章 麻煩來了(下)第卅五章 風暴之安撫中第卅二章 瓦崗興李當王一第81章 鄴城之戰(三)第廿二章 做個小說家下第卅五章 風暴之安撫中第69章 末日(七)第86章 踏雪獅子驄第卌六章 居心叵測下第4章 所謂天朝上國(上)第53章 暗涌(一)第卌四章 絕境第廿一章 先聲奪人第98章 八方風雨會中州第11章 幾家歡樂幾家愁第79章 滎陽之變
第廿九章 遍地黃金第56章 李公子和小八第13章 突厥十不戰第卌五章 若有緣時自相逢第90章 伊人遠去第68章 願來世不生帝王家(上)第3章 門閥之鄭氏(上)第廿二章 做個小說家下第13章 一匹馬引發的……第16章 金堤關(二)第廿二章 緣由第67章 竇夫人求醫第13章 詠鵝(上)第10章 唯別而已矣第54章 暗涌(二)第54章 天下大勢第廿三章 裴娘子第卌六章 烽火連三月十五第卌一章 前門拒虎後門進狼第廿五章 是非成敗轉頭空二第10章 法主風雨上瓦崗第廿一章 李先生下第50章 前夜第廿二章 都棱鎮三第59章 紛紛擾擾又一年(完)第66章 李道彥第51章 喜盈門(八)第卌二章 李王初會上第卌六章 回洛陽第6章 刀筆之下斷生死第7章 遇故人第80章 兩駙馬第卌二章 武僧第卅七章 新羅二第卅九章 石灰吟下第11章 僚亂(四)第16章 未雨綢繆第69章 獅虎兒第卌七章 朵朵第6章 魏徵的決斷(二)第2章 長安風雲(二)第4章 海門鎮(二)第90章 這只是開始第72章 新年第51章 喜盈門(八)第卌一章 血戰觀音殿第卌六章 烽火連三月七第82章 河南王(上)第卌八章 修緣七品下第14章 徐世績的缺點(上)第73章 三槍第卌三章 新羅八第卅九章 石灰吟上第卅一章 回滎陽三第11章 我心似君心(中)第15章 一畝甘蔗林第51章 喜盈門(八)第卌章 機關算盡下第卅六章 瓦崗興李當王五第廿章 八百年門閥第廿五章 是非成敗轉頭空六第87章 多事之秋第65章 一字並肩王第67章 竇夫人求醫第61章 武邑故人第4章 所謂天朝上國(下)第廿七章 過河過河過河第2章 開皇十八年(上)第90章 這只是開始第15章 金堤關(一)第15章 彌勒弟子第廿八章 滎陽攻略第一彈上第11章 我心似君心(中)第17章 好鬥世家子第9章 種子(下)第19章 金堤關(完)第13章 長安一夜(三)第63章 關中來客第57章 俱傷第76章 登門尋釁第卌七章 漁人上第52章 破題:原道第5章 王府門外的偶遇第6章 長安好第12章 麻煩來了(下)第卅五章 風暴之安撫中第卅二章 瓦崗興李當王一第81章 鄴城之戰(三)第廿二章 做個小說家下第卅五章 風暴之安撫中第69章 末日(七)第86章 踏雪獅子驄第卌六章 居心叵測下第4章 所謂天朝上國(上)第53章 暗涌(一)第卌四章 絕境第廿一章 先聲奪人第98章 八方風雨會中州第11章 幾家歡樂幾家愁第79章 滎陽之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