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2章 神通不敵天數大變故!

第832章 神通不敵天數大變故!

官衙堂中,威嚴肅穆,洛顯之坐在上首。

堂下有幾人被拿着,其中兩人是方士,還有一個就是當初交易的商人,以及告發太子的宦官,皆滿臉惶恐,邊上有幾人在看,洛顯之也不繞圈子,直接問道:“說說吧,你們爲什麼構陷太子?”

構陷太子!

這話一問出來,堂中幾人就是一哆嗦,堂下四人更是顫顫巍巍的哀嚎道:“令君,冤枉啊,小人如何膽敢構陷太子?”

幾人不住的磕頭,如搗蒜一般,臉上皆是恐懼到極點的顏色。

洛顯之對着記錄的主簿平靜的說道:“記下他們剛纔的話,爲了陰謀推翻太子東宮的地位才構陷太子。”

???

地上的四人瞬間不嚎了,愣在原地,有人眼淚還在淌,鼻涕忽進忽出的,卻說不出話來,有些迷茫,自己剛纔說這話了?

堂中另外幾名官員,包括主簿都有些不知所措,這纔是構陷吧,有人試探着問道:“令君,這是不是有悖於國法?”

他的聲音很輕。

洛顯之好以整暇的看着衆人問道:“諸位都是國家的重臣,都參加過無數各個級別的會議,有朝廷的、有部省的、有司衙的,想必最終都會有記錄吧。”

幾人都點點頭,會議的結論當然要記錄,尤其是朝廷的公論,那是要記在史書上的,君無戲言不是說皇帝真的金口玉言,而是蓋上了皇帝印璽的詔書是不能變得,於是紛紛道:“自然如此,凡事有檔,凡事必記,這是千年傳承的要求。”

洛顯之面無表情的又問道:“本公爲尚書令,陛下又讓本官執掌制敕詔書之事,諸位可知道這件工作所要做的是什麼嗎?”

洛顯之一人肩挑尚書、中書二省,權勢煊赫,幾人回道:“是將陛下以及諸位重臣的所商議的結果記錄下來,然後用官文寫下。”

洛顯之點點頭道:“天下人都知道,但這件事最關鍵的點在於,陛下在闡述旨意的時候是不會用官文的,是不會邏輯嚴密的,是很可能前言不搭後語、來回猶疑,甚至有些話是陛下不好說的,要不然史書上不好看。

本公所要做的就是把陛下心裡真正的想要做的寫出來,這些記在文書上的就是決議,就是事實。

諸位以爲然否?”

幾人都沒有接觸過這種政務,頗有一種醍醐灌頂的感覺,齊齊躬身作揖道:“郡公高見!”

洛顯之盯住了堂下幾人道:“如今同樣如此,這幾個罪人嘴上所說的並不重要,重要的是領會他們話中的意思,這是一門高深的學問,你們要好好聽。”

堂下四人已經被洛顯之這無恥至極的話震驚到了,這如何能一樣,揣摩上意是爲了更好的做事,揣摩他們,不,那根本就不是揣摩,那是赤裸裸的構陷!

不等他們出聲,洛顯之又問道:“陰謀推翻太子東宮之位,這件事情對你們沒有好處,說說吧,背後是誰指使伱們的?”

依舊是平淡至極的聲音,卻讓人不寒而慄,這件事對這幾個人沒好處,那對誰有好處?

簡直細思恐極,洛顯之這是要做什麼?是要在樑國掀起一場大亂嗎?

發生了剛纔那件事,幾人哪裡還敢說話,皆沉默不言,洛顯之挑挑眉,不說話?

“記下,陰謀對抗朝廷調查,毫無悔改之意,有妄圖毀損大梁之惡,應當誅滅三族。”

那個商人頓時急了,這裡面就屬他的家人最多,誅滅三族,全家數百口都要死,他大聲吼道:“令君,您不能這麼做,如何能無罪而誅?”

洛顯之停頓了一下,訝然問道:“沒了?記下他咆哮公堂,數罪併罰,千刀萬剮。”

嘶!

堂下四人已經麻了,這位天下聞名的樑國宰相,出招完全不按照套路出牌,根本不講道理,洛顯之臉色卻冷肅起來厲聲道:“是不是覺得自己冤枉極了?

但在本公看來,你們這四人,千刀萬剮也不夠,簡直罪大惡極到了極點,駭人聽聞,無法無天。

本公可以明確的告訴你們,你們不用裝出一副被冤枉的表情,你們自己在這件事裡面乾不乾淨,你們自己最是清楚。

把你們那黑掉的心,爛掉的場子,洗一洗,看一看,裡面到底有多少惡毒的陰謀。

你們四人,必死無疑,現在把背後的人供出來,本公放過你們不知情的家人。

如果還做出這幅神情,那就全死,本公從來不手軟,當初殺士族的時候,尚且人頭滾滾,更不要提你們這四人卑賤之種!”

洛顯之故意裝出一副高傲的表情,就是要從精神上打擊這幾個人,其他人不說,這四個人是絕對不可能有冤枉的,在這件倒太子的事情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其中一個方士撲倒在地上,依舊嚎叫道:“令君,草民真的是冤枉的,真的是冤枉的啊。”

洛顯之深深皺起眉頭,而後對兩側的衛士揚起手中令旨,沉聲說道:“本公有陛下的令旨,可以便宜行事,把他按在角落中,你去把他的家人全部收監,殺掉一半人,將頭顱送過來。”

堂中再次陷入了寂靜,洛顯之乾淨利落的下令,這種果斷讓人驚駭,最關鍵的是,他真的有隨便殺人的權力,而且願意去做。

很多官員在當政的時候,是不願意大開殺戒的,那樣會讓風評不太好,甚至會在史書上留下一個酷吏的名聲,而且喜歡殺人的強人,通常會遭遇巨大的政治失敗。

但洛顯之不在乎這些所謂的名聲,他就算是殺再多的人,也只會在史書上留下“顯之威嚴沉重”、“顯之執法甚重”、“顯之性剛頗強”,這種最差也是中性的詞,酷吏是和他沾不上邊的。

當那衛士接令要離開的時候,那方士才感覺到洛顯之的決意,有些驚慌,正想要說話,卻被洛顯之喝道:“堵住他的嘴。”

一塊白布團塞在他的嘴中,堵住了他所有想要說出口的話,但再也沒有機會了,他吭哧吭哧的喘着粗氣,嗚咽嗚咽的含糊不清的說這話,鼻涕眼淚都落下來。

洛顯之不再問幾人問題,不知過了多久,衛士帶着十幾個還滴着血的頭顱走進,有老人,有女人,有年輕人。

有的人滿臉猙獰的死去,有的人眼睛還大大的睜着,一看就是死不瞑目。

望着那熟悉的頭顱,那方士直接癱軟在地上,嘴被堵着說不出話來,但是洶涌的眼淚,卻讓人能感覺到他內心的崩潰。

洛顯之皺眉道:“一半人就這麼點?他是不是在建業城外還有家眷,給本公查一下,一家人就是要整整齊齊,一個都不能放過,去全部抓來。”

嘶!

衆人已經不知道今天是第幾次倒吸涼氣了,但洛顯之這趕盡殺絕架勢,實在是太恐怖了,讓人不由的升起涼氣。

最關鍵的是,洛顯之他毫不猶豫的動手,而且不給人反悔的機會,這就相當的恐怖,他們可是看到了,剛纔那個方士是有點想要反悔的,但卻被洛顯之直接堵住了嘴。

這種事在北朝算是司空見慣,畢竟北朝是一羣廝殺漢,燕國有大量的胡人,難以有一些野性,魏國那就更不用提了,至於漢國更是祖傳的殺人。

但在南朝,從洛楚坐斷江左之後,政治就非常的溫和,畢竟這裡是門閥世家的聚合地,這些人鬥起來,主要奪得是官位,而不是奪命,失勢了就去自己老家待着完事。

洛顯之慢條斯理的從上首走下,在幾人身邊緩緩踱步,“本公說話算數,說殺你全家就殺你全家。

你們這幾個人,所依仗的無非就是背後的人和你們說過,只要硬扛着,只死你一個,能保住你的家人,如果說出些什麼來,那家人就保不住了。

那些只會做些陰謀勾當的人,都用這可笑的一套。

是也不是?”

幾人已經臉色發白,嘴脣滿是乾裂的縫隙,冷汗涔涔。

洛顯之淡淡的說道:“本公對待你們這些人,從來不用大刑,不喜歡屈打成招,本公喜歡把你們所珍視的東西,全部毀掉,讓你們的死,變成一件沒有價值的事。

想要流芳百世的,本公要讓他遺臭萬年。

想要揚名力萬,本公讓他默默無聞的死去。

想要高官厚祿的,本公讓他窮困潦倒,一生不能入仕。

你們這些想要保住家人的,本公就偏偏要殺光你們的家人。

本公不管是誰給你們許諾的,但在本公這裡,他保不住你們的家人,就算你們給他們保守住秘密,但他們所給你們的許諾,都是一場空。

至於擔心事後的報復,本公以爲你們不用擔心,只要你們把人供出來,本公會把他們殺盡,就算是皇族,無論是宗王,還是外戚,本公都會讓他們付出應該有的代價。

是讓他們死,還是自己死,這是一個不值得選擇的問題。

到底該要如此做,你們應該好好想一想。”

從進入這裡開始,洛顯之就一直在營造一種人設,那就是他這個人完全不講道理,視國法於無物,視規矩於無物,而且狂傲到了極點,還極有權力,並且心狠手辣,真的能做出那些事,在心靈層面上,給予這幾個人一個又一個打擊。

那被堵嘴的方士終於被取出了布團,他高聲的嚎哭着,爬着到自己家人身邊,哇哇痛哭起來。

……

洛顯之手中掂着一份口供,那幾人已經被拉下去,就算是交待了,幾人也必死,不連累三族,但家族裡面知道這些事的也得死,構陷太子這種罪名太大了,一個人的死不夠的。

洛顯之走到主簿身邊,在所有人的注視下,將那份一開始記錄的紙張拿起,端詳着,而後輕輕撕碎,然後直接扔在了火盆中。

這個舉動又讓衆人疑惑問道:“令君,這是何意?”

洛顯之輕聲笑道:“胡編亂造的東西,自然不需要留在世上。”

???剛纔不是你說的,這些東西是他們的心裡話嗎?

不需要幾人說話,從幾人的表情上,洛顯之就知道他們在想什麼,又說道:“既然心中有疑惑,本公今日就再告訴諸位一個道理。 按照陛下真實的意圖去寫詔書是必要的,但這不代表能夠胡亂寫比如剛纔我燒掉的東西,那只是用來嚇唬人的。

如果這種腹誹的東西真的出現在國家的制度中,那將極大的破壞政治,整個朝廷日後都將會受到這個東西的傷害。

按照真實的記錄,這是案典的第一要求,諸位都是國家日後的重臣,乃至於三公九卿,切記,要依照大梁律來執行。”

見到洛顯之,可算是見到什麼叫做,正話反話都被一個人說完,而且都很有道理。

幾人對視幾眼,都有些迷茫,洛顯之知道這是典型的見過的事情太少,於是出現的迷茫,只有他這種天賦異稟的人,才能夠輕鬆自如的在各種規矩之中輾轉騰挪。

“諸如慢慢思索,本公還有要事。”

洛顯之告辭,幾人連忙躬身將他送走,然後繼續對視懵逼。

……

“陛下,這就是臣的結論,太子是無辜的,他的確是受到了奸人的構陷,起因是一個不該有的非分之想,一個相面的一句貴不可言,太子這個人又有些過於和陛下不像,他厭惡宦官和陛下的一些近臣,於是被暗地裡針對。”

洛顯之給蕭衍彙報着最後的結果,他說一句,蕭衍的臉就黑一分,他萬萬想不到,自己竟然會被利用,這些人竟然利用他的信任,去讓自己殺太子,他可是皇帝啊!

“靈秀,朕是皇帝,有無窮無盡,難以想象的龐大權力,他們怎麼敢這麼做?難道就不怕朕殺了他們嗎?”

洛顯之平靜躬身道:“是的,正是因爲您有龐大的權力,可以輕易的決定一個人的生死,所以這些賊人才會這麼做。

您的一個不理智,一點點的惡意,落在任何人的身上,都足以壓垮他的闔族。

您的一點點施捨,就足以讓一文不值的人卓然而起,讓寒門成爲士族,甚至最後成爲門閥。

這就是皇帝,天下之最重的,所以優秀的皇帝,總是能保持自己的理智,讓自己擁有上古聖王的德行,不因爲自己的情緒而去遷怒其他的人。

不能偏聽偏信,要廣泛的傾聽意見,不隨意的去下達命令,而要謹慎的對待自己手中的權力。

這就是聖主明君的道理所在了。”

在每一個合適的節點去勸諫君王,這也是一個臣子所應該做的,諫臣的價值是遠遠超過大多數人想象的,甚至發揮的作用不比那些經世治國的能臣差,一個讓天下變好,一個規勸皇帝讓天下不向下走。

比如魏徵那種對局勢本就洞若觀火的臣子,他發揮的作用不比房杜差半分,但在很多人看來,諫臣沒什麼用,因爲很多人認爲皇帝總是英明的,總是對所有事都很明白,但實際上是,皇帝會犯很多錯誤,十件事能對五件,已經是頗爲優秀的君王,君主一人獨治的國家是註定崩潰的。

蕭衍又看了看手中的資料,嘆了口氣問道:“靈秀,朕要殺一些人來震懾這些有不軌之心的人,你說朕該怎麼殺?”

洛顯之眼中殺氣縱橫,他對這些構陷太子的人實在是大恨,如果真的讓這些人得手,他們洛氏兩代的成果,真的可能會毀於一旦,於是他當即寒聲道:“臣的建議是大殺、多殺、特殺,不殺者流。

陛下應該藉着這件事繼續擡舉太子,讓所有人都看到您的決心,彌補先前之事,太子所損失的威望,否則就算是這件事消弭,太子不受到您信任的影響,也不好清除。”

擡舉太子。

蕭衍點點頭道:“靈秀,還是你去處理這件事,太子那裡你爲朕再跑一趟,將宮中的賞賜給他,讓他安心讀書即可,他的太子之位,朕會一直給他留着,以後大梁會是他的。”

洛顯之知道,這就是蕭衍給太子的補償了,父子之間因爲這件事,終究是產生了一些嫌隙,太子知道皇帝並沒有那麼信任自己,皇帝也知道太子肯定對自己有所不滿,但這世上真的能父子相和的本就不多,只要政治上沒有問題,洛顯之也就不再多言。

……

“如果沒有郡公,孤現在恐怕已經是階下囚,甚至可能已經赴以黃泉了,郡公於孤有活命之恩啊,孤實在是不知道該要如何報答您。

還請郡公受孤一拜。”

蕭統是個君子,這些時日他飽受煎熬,滄桑到了極點,現在終於守得雲開見月明,對洛顯之的感激已經難以言明,他在東宮設宴,太子妃等一衆親近都出席,所有人都懷着感激的心情,望向洛顯之。

而且這其中,定然還有想要拉攏洛顯之的意思,或許會拉攏不合適,釋放善意更加合適,所有人都知道洛顯之是皇帝的近臣,皇帝最信任的就是洛顯之。

但每發生一件大事,樑國權貴纔會知道,他們想的還是太淺了,皇帝對洛顯之的信任簡直就像是信任自己的心腹和頭腦。

這次的事情如果不是洛顯之,還有誰能救了蕭統?

衆人根本就不敢想,只有洛顯之!

洛顯之擡起酒杯說道:“臣因爲陛下的信重得以擔任這樣的高位,擁有這麼重大的權力,於是竭誠的爲國家所效力,於是竭誠的爲陛下所盡忠。

殿下之事,是小人陰謀作亂,甚至累及了陛下,臣不能眼睜睜的看着陛下受到奸人所矇蔽,於是揭開此事,殿下不必感謝臣,臣不過是遵從陛下的命令行事,然後正直的去審判一切而已。

只要殿下持身夠正,恭謹孝順的對待陛下,又有誰能夠傷害殿下呢?”

說罷他將酒水一口飲下,他這番話很是簡單,他是皇帝的臣子,不能太過於靠近太子,漸漸年老的皇帝,有時候是個普通的老人,而老人是需要陪伴的,老人是很害怕失去的。

洛顯之靠近太子,會給蕭衍一種,他拋棄皇帝轉而去尊奉太子的感覺,這是洛顯之所要竭力避免的事情。

只要太子安安分分,他會在朝廷上護着太子,一直到他順利登基。

蕭統一想起這件事,就感覺非常的羞恥,不知道有多少人在傳這件事,不知道史書上會如何記載自己,他還是不能忘記當日他和蕭衍對峙時,所發生的那些言語交鋒。

……

巫蠱案最終以大批人被殺,以及更多的人被流放而告終,那一段時間中,整座建業城都彷彿充斥着淡淡的血腥味道,有十幾家牽連到這件事中,至少都被夷三族。

其中包括蕭氏的宗王以及一些外戚家族,還有一些參與在其中的士族,完全沒有任何的手軟。

這是洛顯之先前所說過的,說殺全家就殺全家。

這件事的發生讓整座建業城都噤若寒蟬,在洛顯之執政的這些年中,有的人竟然開始懷念起洛有之來,因爲洛顯之比洛有之手段更加凌厲。

洛有之雖然性格強硬,手段略顯粗糙,但規模一般不大,但洛顯之不一樣,他的手段有些太過於絲滑,每次都是突然襲擊,在不知不覺間,就已經制作好了陷阱,而後一網打盡,然後不給人機會,直接全部處理掉。

幾乎每一次都牽連極廣,這如何能不讓人畏懼?

……

洛顯之在樑國是當之無愧的一人之下,萬人之上,在取得了太子的示好後,他自忖自己下一朝就算是不如現在,但依舊掌控樑國大政,還是沒有問題的。

如果給他幾十年的時間,那樑國取得天下,還是很有希望的,畢竟現在的樑國已經不能說是一個單純的南朝了。

天下最肥沃的土地中,有一半都在樑國手中,樑國完全有足夠的實力去北伐,現在唯一所欠缺的不過是上好的騎兵而已。

現在最大的問題就是他還能活多久,這是洛顯之比較擔心的,洛氏一直以來的壽命都不算是很長,他的父親洛有之就去世比較早,往前也不少這個問題。

如果在五十多歲的時候就死去的話,那可用的時間就大大縮短了,沒有了自己,僅僅憑藉蕭統能完成一統天下的大業嗎?

自己的兒子還能承擔起掌政一國的大任嗎?

洛顯之不確定,畢竟連出兩代王佐之才,已經是得天之幸,難道還真的能奢求三代王佐之才嗎?

“陛下,現在最關鍵、最重要的事情,莫過於離間燕國皇帝和慕容垂之間,離間成功勝過百萬雄兵。”

與其提高自己國家的實力,不如去搞亂其他的國家,這是洛顯之所一直奉行的真理。

況且對於洛顯之這種人來說,看到燕國那種局面,怎麼可能忍得住,不插手一番將自己的智慧盡情的揮灑呢?

對於一個智者來說,誰沒有一言亂國的夢想?

自古以來,從來就不缺乏那些僅僅憑藉三寸不爛之舌,就能夠達成那些兵鋒所達不到的效果和功業。

……

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

這世上最多的便是意外,太子蕭統竟然病倒了,在巫蠱案漸漸平息後,他病倒在東宮中,驚動了無數的人,太醫所言,他是鬱氣凝結,換句話說,這是心病,如果用後世的話來說,就是抑鬱症。

堂堂一國太子,而且是比較位置穩固的太子,竟然患上了這種心病,這如何去說理?

一開始蕭衍沒有當回事,人沒有不生病的,他讓人送了藥過去,但等到十天半個月不見好的時候,他就感覺到了一絲不妙。

在醫者的觀念中,生病是個相當損耗人體元氣的事情,如果一個病一直不見好,即便是小病也定然會造成大問題。

洛顯之知曉這件事的時候,只覺渾身有些發寒,有些怔愣。

他想起了族中典籍所記載的一則故事,故事的內容並不複雜,但所講的道理卻讓他記憶深刻。

這個世界上,總是在輪迴着發生一些事,那些英明神武的君王,人數稀少,還總是天不假年,那些庸碌無能的君王,卻總是會活的長長久久,於是這世上常見敗,而不見盛。

太子或者皇帝的短命,這其實不是意外,自古以來長壽的皇帝本就很少,魏國那幾個皇帝的壽命都很短,任何一場病都可能帶走一些生命。

但洛顯之有些難以接受的是,他解決掉巫蠱之事,就是爲了太子之位的穩固,而現在太子卻出了這件事,樑國似乎不可避免的要往一個不可預知的未來滑去。

這難道就是神通不敵天數,人算不如天算嗎?

洛顯之望着那湛藍的青冥,他不服氣,很不服氣,他還有許多年的時間,就算是一個太子沒了,他還能再扶持一個太子!

————

在上天的蒼莽前,個人的努力大概是微不足道的,洛顯之爲了維護國家的穩定,悍然發動了歷時六個月的“巫蠱案”,一粒叫做病痛的微塵落下來,卻比泰山還要巍峨,這大概就是歷史的遺憾吧。——《通史》

第981章 本地主義,諸國伐唐!第222章 洛亦的定位(新年快樂呦!)第145章 孟子第698章 昭城中第646章 美第391章 一言退萬敵第462章 罪在公卿!第383章 戰前準備,戰前驚變!第147章 天命難道在秦國?第278章 洛新回到了他的長安第339章 對比第927章 神器:荊棘王冠第509章 此子類我,當爲堯舜第764章 幻想番外:穿越者降臨1第289章 看好了,洛氏祖傳傳播王化第897章 太子多病(4月初求保底月票23)第177章 再離間第124章 刺君,君非國家第878章 洛蘇李淵,李世民明心見性!第981章 本地主義,諸國伐唐!第527章 庇佑諸夏的天子啊第277章 帝崩第354章 這個祭酒不好當啊第101章 大戰第一劍,先斬狗隊友第651章 去徐州見糜貞第600章 洛子凌少智無謀第943章 握住時代關鍵的武曌!第276章 諸夏天子和漢朝皇帝第384章 爲盟主與道合真加更(求月票)第823章 洛顯之治佛!第283章 漢廷的對洛人大殺器第444章 觸動靈魂的問題第381章 頌聖與天啓第173章 諸侯盡西來第555章 予有一個妹妹第469章 胡人再現,無疾有疾第314章 金盃共汝飲第937章 天下諸道 諸州 諸國第559章 婚姻,神佑革命!第412章 御馬三寶第758章 烈烈風中霸業休!第537章 洛與劉,本就共天下!第921章 洛蘇安排高昌國!第70章 孔子第892章 國師真不愧是國師!第358章 豪強第945章 忠臣就是忠臣第507章 洛世薨逝引發的震動第115章 洛氏不王第166章 武公若在,何至於此?第374章 危機來臨第322章 驚第719章 爲大漢而戰,而死第217章 給劉邦灌雞湯第533章 大丞相第877章 父子衝突,玄夜重擔。15號了,大夥第165章 齊王,您以爲千年姻親能獨善其身嗎第335章 一人加冠一人薨第617章 我恭敬的執行上天諭令第757章 冀州之戰!第634章 天下人,婦人心!第195章 被姬昭選中的洛陵第238章 洛陵踐法(下)第256章 我是楚人的王,諸夏的天子第945章 忠臣就是忠臣第145章 孟子第662章 江東橋氏第446章 調查分析報告第521章 震驚洛青一整年第843章 洛蘇爲洛氏選擇的道路!第129章 時光匆匆如流水第431章 查商稅第387章 大戰第835章 人無再少年!第922章 武曌,原來是你第903章 安西(1600月票目標達成加更)第191章 落幕第108章 和議就是廢紙第486章 不殺不足以震懾天下第61章 君以此興,必以此亡第954章 唯女子與小人難養也?第839章 洛蘇降世第4章 洛水之戰第870章 李世民,不要讓我失望!(卷末)第402章 爲盟主竹蘭醬加更第805章 江東洛氏!第129章 時光匆匆如流水第904章 太子魏王第967章 終逝去第219章 山東英豪會盟第237章 洛陵踐法(中)第316章 禮樂是最鋒利的刀第433章 王血以貴第72章 孫武與慶忌第819章 天下事在人心忠奸!第963章 洛蘇走了第541章 繼位者誰?(求月票!)第415章 督查軍馬場,大戰將起第948章 誰纔是主角?第423章 大朝會驚變
第981章 本地主義,諸國伐唐!第222章 洛亦的定位(新年快樂呦!)第145章 孟子第698章 昭城中第646章 美第391章 一言退萬敵第462章 罪在公卿!第383章 戰前準備,戰前驚變!第147章 天命難道在秦國?第278章 洛新回到了他的長安第339章 對比第927章 神器:荊棘王冠第509章 此子類我,當爲堯舜第764章 幻想番外:穿越者降臨1第289章 看好了,洛氏祖傳傳播王化第897章 太子多病(4月初求保底月票23)第177章 再離間第124章 刺君,君非國家第878章 洛蘇李淵,李世民明心見性!第981章 本地主義,諸國伐唐!第527章 庇佑諸夏的天子啊第277章 帝崩第354章 這個祭酒不好當啊第101章 大戰第一劍,先斬狗隊友第651章 去徐州見糜貞第600章 洛子凌少智無謀第943章 握住時代關鍵的武曌!第276章 諸夏天子和漢朝皇帝第384章 爲盟主與道合真加更(求月票)第823章 洛顯之治佛!第283章 漢廷的對洛人大殺器第444章 觸動靈魂的問題第381章 頌聖與天啓第173章 諸侯盡西來第555章 予有一個妹妹第469章 胡人再現,無疾有疾第314章 金盃共汝飲第937章 天下諸道 諸州 諸國第559章 婚姻,神佑革命!第412章 御馬三寶第758章 烈烈風中霸業休!第537章 洛與劉,本就共天下!第921章 洛蘇安排高昌國!第70章 孔子第892章 國師真不愧是國師!第358章 豪強第945章 忠臣就是忠臣第507章 洛世薨逝引發的震動第115章 洛氏不王第166章 武公若在,何至於此?第374章 危機來臨第322章 驚第719章 爲大漢而戰,而死第217章 給劉邦灌雞湯第533章 大丞相第877章 父子衝突,玄夜重擔。15號了,大夥第165章 齊王,您以爲千年姻親能獨善其身嗎第335章 一人加冠一人薨第617章 我恭敬的執行上天諭令第757章 冀州之戰!第634章 天下人,婦人心!第195章 被姬昭選中的洛陵第238章 洛陵踐法(下)第256章 我是楚人的王,諸夏的天子第945章 忠臣就是忠臣第145章 孟子第662章 江東橋氏第446章 調查分析報告第521章 震驚洛青一整年第843章 洛蘇爲洛氏選擇的道路!第129章 時光匆匆如流水第431章 查商稅第387章 大戰第835章 人無再少年!第922章 武曌,原來是你第903章 安西(1600月票目標達成加更)第191章 落幕第108章 和議就是廢紙第486章 不殺不足以震懾天下第61章 君以此興,必以此亡第954章 唯女子與小人難養也?第839章 洛蘇降世第4章 洛水之戰第870章 李世民,不要讓我失望!(卷末)第402章 爲盟主竹蘭醬加更第805章 江東洛氏!第129章 時光匆匆如流水第904章 太子魏王第967章 終逝去第219章 山東英豪會盟第237章 洛陵踐法(中)第316章 禮樂是最鋒利的刀第433章 王血以貴第72章 孫武與慶忌第819章 天下事在人心忠奸!第963章 洛蘇走了第541章 繼位者誰?(求月票!)第415章 督查軍馬場,大戰將起第948章 誰纔是主角?第423章 大朝會驚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