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四章 上墳

以往周氏或是訓斥、或是命令,爲了增加威懾力,都會瞪着當事人。可這次,周氏訓斥的時候,卻是連看都沒有看連蔓兒和連葉兒。

連蔓兒並沒有將周氏的話放在心上,只是有些好奇地觀察周氏的神情。

耷拉着眼皮的周氏,臉上寫滿了篤定和——不屑。

所有的女人,都沒有給祖宗上墳的資格。這不是她周氏定下的規矩,甚至不是連家特有的規矩,這是這個社會的規矩。就算是她周氏不阻止連蔓兒和連葉兒去上墳,連蔓兒和連葉兒也沒資格去。

等紙錢都疊好,裝進了籃子裡,連老爺子就站起了身。

“走了!”連老爺子說着話,頭一個走了出去。

連守仁和連繼祖一人提了一個裝紙錢的籃子,緊隨連老爺子身上。作爲連家的長子和長孫,今天這兩個人都穿了漿洗一新的直綴,連守仁還戴上了在家裡不常戴的方巾。跟在連守仁和連繼祖身後的是連守義和二郎,三郎、四郎和六郎,最後是連守信帶着五郎、小七,還有一個連守禮。

五郎手裡單獨拎了一個籃子,裡面是他們家自己準備的紙錢。

連蔓兒沒有立刻跟上去,只是默默地看着連家的男丁一個個挺胸疊肚地從她面前走過。

這就是重視傳宗接代、男尊女卑的社會,幾乎在生活的每一處細節上,都在重複、加深男尊女卑的烙印。它讓不管是多麼邋遢不堪的男人都可以挺胸擡頭,也讓不管是多麼優秀的女人都要自動地低頭後退。而它最成功的莫過於潛移默化地讓那些女人也忠心耿耿的維護它。

因爲爲連家生育了最多的孫子,連守義犯了大錯。卻還是連家不可缺少的兒子,何氏有何老六那樣的兄弟。卻並不擔心被休。但是連守禮和趙氏任勞任怨、百依百順,依舊不被重視,不管連老爺子或者連守禮如何保證,擔心被休始終是趙氏的一塊心病。

“二姐!”小七走到門口,看見連蔓兒沒跟過來,就停下腳,回身招呼連蔓兒。

這一聲讓連蔓兒回過神來,就拉了連葉兒往外走。

“幹啥去?”周氏厲聲問。

“玩去!”連蔓兒脆生生地答應了一聲,就和連葉兒跑出了門,全當周氏在屋裡罵她們沒規矩、發瘋的話是耳邊風。

南山是三十里營子的莊戶人家公用的墳地。等連蔓兒幾個到了山下的時候。就見山道上三三五五的人羣來來往往,已經有來的早的人在下山了。

連蔓兒、連葉兒和小七是抄小路一路跑跑跳跳地過來的,早將連老爺子一行人遠遠地甩在了後頭。

南山並不高,一路上去,都是平緩的斜坡。山上多是槐樹和柳樹,乾枯的荒草到處都是。

“就是那。”小七指着一處聚集了一羣人的土墳說道。

“哈,我知道你們要去哪!”三個孩子正要往那邊走,四郎帶着六郎突然從旁邊的草堆裡竄出來,湊到他們跟前。

原來他們看見連蔓兒幾個先跑了,就隨後跟了過來,還走了另一條笑道,跑到連蔓兒的前面。

“小六,快跟上。”四郎得意地朝連蔓兒幾個晃了晃腦袋。就招呼六郎,飛快地朝那一堆人的方向跑去。

小七見被四郎搶了先,着急地跺了跺腳。

“別急,他們先去,也是白去,人家人還沒散那。”連蔓兒就道。

“對。小七,等會你看着,他倆搶不過咱仨。”連葉兒也道。

“沒錯。”連蔓兒笑。

連蔓兒和連葉兒跑到山上來,並不是爲了反抗女人不能上墳的規矩,她們是來搶花的。

清明上墳,一般的老墳,也就是對於死去多年的祖輩,只需要燒紙錢就可以了。但是新墳,指的是去年或者今年剛過世的長輩,就不能只燒紙錢,還要燒金銀元寶和花圈。

小七從小夥伴那聽說,鎮上有一戶富戶新葬在了南山上,清明節那戶人家會來祭奠,還從紙紮鋪子買了花圈。

莊戶人家殯葬要準備花圈,有的是自己扎花圈,這樣省錢。有錢的人家就從紙紮鋪子買花圈,這種花圈是由專門的手藝人扎的,上面的花采用的是專門蠟染的紙,扎的非常漂亮,與莊戶人家自己扎的花不可同日而語。

連蔓兒不懂得爲什麼,有的人家上墳會把花圈燒掉,有的人家則不會。

小七聽小夥伴說這戶人家的花圈不會燒,所以告訴了連蔓兒,今天跑了來,就是等人家拜祭完離開後,去摘花圈上的花。

這是莊戶人家的孩子常做的事,他們百無禁忌,單純就是爲了玩。而那些花圈的主人們,也都不予理會。

連蔓兒幾個走近那座新墳的時候,拜祭的人已經轉身離開了。墳包上面堆放着兩個花圈,七八個孩子就好像突然從地裡冒出來的一樣,一哄而上,搶着去摘自己看好的花。

連蔓兒三個呀的一聲,也跑了過去。

一番哄搶,花圈只剩下一個骨架,還有零星的幾片紙紮的葉子,孩子們各自拿着收穫的花,笑着離去了。

連蔓兒搶到了一大朵粉紅漸變色的紙花,還有一個紙紮的壽桃,連葉兒搶了一朵大紅花,小七被六郎和四郎給黑了,只撿了一朵紫色的小花。

“姐,那朵花是我摘的,被他搶走了。”小七撅着嘴,指着四郎手裡一朵灑金紙紮的花,向連蔓兒告狀。

連蔓兒和連葉兒立刻把四郎給圍住了。

“你咋搶小七的東西,你還有沒點當哥的樣。把花還回來,不然揍你。”

“你、你敢?”四郎的眼睛四下亂轉。

“哼,你看我敢不敢!”連蔓兒繼續威脅。

四郎擡起袖子抹了抹鼻涕,他比連蔓兒和連葉兒都大。但是他和六郎,只有兩個人。連蔓兒這邊卻有三個人,連蔓兒很兇,連葉兒也學厲害了。

打不過,又跑不掉,四郎很識時務,把花遞還給了小七。

這個時候,連老爺子一行人也到了。

“小七,你去上墳吧。我和葉兒就在這轉轉,一會等你、還有咱爹和咱哥一起下山。”連蔓兒就道。

小七答應一聲,和四郎、六郎一起跑向連老爺子。

“咱也看看咱家的墳在哪?”連蔓兒對連葉兒道。她們沒有上前。只遠遠地綴在連老爺子一行人後面,看見他們停下來,開始向墳頭磕頭、燒紙錢,連守仁和連繼祖還拿起鐵鍬,往墳上填土。

“咱家咋就只有三座墳那?”連蔓兒看的很清楚。連老爺子這些人只在兩個挨着的墳頭前燒紙、跪拜。然後,只有連守仁和連繼祖往第三個墳頭燒紙,只也只連繼祖一個在那個墳頭前磕頭。

“我聽我爹說,就是給咱太爺和太上墳。”連葉兒道。

看來連家是從連老爺子的父輩才搬來這裡的,連蔓兒做出結論,同時又有些奇怪,爲什麼連老爺子從來沒說過,他們原來是哪裡的人那?

連蔓兒在這琢磨的工夫,連老爺子已經燒完了紙錢。帶着連守仁等人往山下走去了。連守信帶着五郎和小七也沒有跟着走,還站在墳頭前。

“葉兒,你是跟着你爹下山,還是跟我過去瞅瞅?”連蔓兒就問連葉兒。

“蔓兒姐,我跟着你。”連葉兒道。

剛纔那麼多人,連蔓兒沒往前湊。現在只有她自家人,她就沒有了忌諱,很快走到墳前。五郎提着的籃子裡,還有一少半的紙錢沒有燒。連守信拿着鐵鍬,往燃盡的紙灰上灑土。

春天風大,南山上荒草遍地,還有沒有完全返青的樹林,如果不把火星全部滅掉,引發火災,那可不是小事。所以連守信纔等在最後,還要在紙灰上蓋土,確保萬無一失。

連守信是非常仔細、認真負責的一個人,連老爺子將他留下來做這個活計應該可以完全放心。

“這就是咱太爺和太的墳。”五郎指着兩個墳包告訴連蔓兒,那個上頭的墳是他們太爺的,他們的太埋在下頭的墳包裡。

“那個,是繼祖大哥的娘。”五郎又指着隔了一段距離,更下首的一座墳道。

雖然沒有正規的墓園,但是一家子根據性別和身份,埋葬的位置還是很有講究的。

連守信將紙灰處理好,就扛了鐵鍬,沒有順着連老爺子走的那條路往山下走,而是拐上了旁邊的一條山道。

今天的連守信,格外的沉默。

連蔓兒從五郎手裡接過籃子,大家都沒有問爲什麼,只是跟在連守信身後默默地走。連守信在山腳處一個矮坡上停下了腳步,他的面前是一座小小的墳。這墳雖小,但卻被打理的很乾淨,上面一顆荒草也沒有。

連守信放下鐵鍬,從連蔓兒手裡接過籃子,又從旁邊找了幾塊石頭,在墳前圈了個小圈,然後就蹲在墳前,將紙錢點燃。

燃燒的紙錢在火中化成灰,打着旋,又重新落下,在墳前聚成一小堆。

連書信小聲說了一句什麼,連蔓兒沒有聽清。

將紙錢燒完了,連守信沒有急着走,而是在墳旁邊坐了下來。連蔓兒很想問,這墳裡面埋的是誰,但是看連守信的臉色,就始終沒有問出口。

她想,這墳裡埋的肯定是連守信親近的人。可是,這又是一座孤墳。這裡面,埋的到底是誰那?

連蔓兒、五郎、小七和連葉兒都挨着坐了下來,林間有風從她們的耳畔吹過,莫名的幾個孩子的心頭也染上了哀傷。南山上埋葬了許許多多的人,但都和她們無關。就是她們的太和太爺,她們也從來沒有見過。她們本來並不應該哀傷的。

有些飄忽,卻又實實在在存在的哀傷,似乎是這樹林帶給她們的,又似乎,連守信的哀傷散發出來。傳染給了她們。

“這裡埋的、是你們小叔。”幽幽地,連守信的話。彷彿是樹林的嘆息。

“小叔?”連蔓兒有些吃驚,難道連守信不是連老爺子排行最末的兒子?

“你們小叔比我小兩歲,是十歲上沒的。”連守信看着空曠處,緩緩地道,“那年鬧災荒,沒吃的。”

短短的兩句話,被連守信貌似平靜的說出來。然而連蔓兒卻知道,這背後的驚濤駭浪,悽慘悲傷,深深地刻在當事人的心中。她無法體會。卻也感覺心頭上被壓上了一塊巨石。

就這樣沉默的坐了一會,連守信終於站起身。

“該回去了。”

連蔓兒幾個也站起來,就要跟着連守信下山。

“小心腳下,”連守信突然道,“別踩。”

連蔓兒保持着擡着一隻腳的姿勢。低下頭,發現她面前的山坡上,是一塊小小的不超過兩個巴掌大的土包。說是土包,它只稍微比周圍的地面高出了那麼一點點,不仔細看就不會察覺。

“爹,這個,也是墳嗎?”連蔓兒問。

“哦。”連守信只低聲哦了一聲,就扛起鐵鍬,慢慢地朝山下走去了。

連蔓兒小心地收回腳。

“哥。小七,你們說,這裡面埋的是誰?”連蔓兒小聲道。

五郎和小七都默不作聲,剛纔她們坐在那座孤墳旁邊,面前就是這小小的不能稱之爲墳的土包。

幾個孩子默默地站了一會,連蔓兒蹲下身。將摘來的紙花和壽桃放在土包旁邊,用小石頭壓住,小七和連葉兒也如法炮製。

下山的路上,幾個孩子小心翼翼,寧願踩在難走的溝溝坎坎上,因爲她們知道,一不小心,或許她們的腳下,就是一條曾經的小生命。

那一天,連蔓兒第一次知道,沒有後人的孤男孤女,是不能進祖墳的,而夭折的小孩子,更是連個墳頭也沒有。他們往往被家人用糞箕子提着,隨便尋個山腳、地頭埋下。

張氏的那個孩子,是連守信帶出來埋的。

連蔓兒、五郎和小七誰都沒說什麼,但是他們都認定,剛纔的那個土包,裡面埋的就是那個孩子。連守信將他埋在了他們的小叔的墳旁,是爲了讓他們的小叔能夠照看那個可憐的孩子,讓這兩個可憐的孩子在地下能夠相互依靠,不用害怕孤單和寂寞吧。

“爹,”到了山下,五郎追上連守信,“等我……我把小叔的墳遷回去。”還有那個孩子,他也不會讓他孤零零的留在那裡。

連守信笑了,很欣慰的笑。他拍了拍五郎的肩膀,搖了搖頭。

“……等以後,我老了,沒了,你記得別忘了給他上墳就行。”連守信道。

“蔓兒姐,以後我爹孃咋辦?”連葉兒有些茫然地問連蔓兒。

“事在人爲,葉兒,你別想那麼多。到時候,你咋想就咋做!”連蔓兒鼓勵連葉兒。

規矩、習俗的力量有多強大?

周氏多厲害的一個人,在連家幾乎就是她一手遮天了。但是她也只能看着小兒子孤零零地埋在山背後,而不能爲他爭取些更好的死後福利。除了連守信,連老爺子,還有連家的其他人,有誰記得這裡還埋葬着一個和他們骨血相連的親人?

連守信不痛惜小兄弟、小兒子嗎?但是他還是得按照習俗,不能爲小兒子樹墳。他對五郎的期待,也不過是不要忘了給這兩個人上墳。不,他只說不要忘了給他們的小叔上墳,而沒有提到那個夭折的孩子。因爲這樣的孩子,不僅沒有墳,也不能接受紙錢和香火的供奉。

而連葉兒,如果想做成她想做的事,勢必要衝破世俗的、人爲的重重阻礙,成爲衆人眼中標新立異的人物。在這個年代,這對女孩子來說,並不是一個美好的詞彙。

回家的一路上,大家都走的異常的沉默。

連蔓兒、五郎、小七和連葉兒各自想着自己的心事。

對於孩子們來說,沉重的心情是不會持續很久的,等邁進了連家的大門,她們又都歡快起來。

周氏已經帶着媳婦們在做飯了,張氏送來了一條子豬肉。

掃墓歸來,連家這一大家子是要吃一頓團圓飯的。

“爹,我那邊蓋着房子,晌午我得陪幫工的吃飯。要不,人家挑理。”連守信道。

連守信不在老宅這邊吃,張氏和幾個孩子只說要去做飯,也沒有留下。

連老爺子覺得連守信說的話在理,並沒有阻攔,周氏收下了豬肉,也沒說什麼。

清明節,託祖宗的福,是這一大家子過的最平和的節日。

晚上,連蔓兒做了一個夢,夢裡面,一大一小的兩個孩子拉着手,歡快地在樹林裡跑着。夢中,她看不清楚他們的臉,卻能感受道,他們很快樂。

過了清明,天氣真正的回暖,耕種的季節終於到了。

第四百六十五章 駁斥第一百五十二章 借光第五百九十五章 二月二第七十八章 小白菜第三十八章 鍋碗瓢盆第六百零六章 隱情第二百八十三章 幺蛾子第三百五十五章 商議第二百四十五章 買牛第四百六十四章 責問第二百七十七章 突如其來的發難第六百三十五章 禍源第五百三十三章 醒悟第七百三十七章 請神容易送神難第四百零七章 結怨第一百零一章 收菜第六百六十二章 壽材第四百四十九章 回信第六百一十八章 飯還吃不吃第五百四十七章 冬雪第一百四十一章 士農工商第五百二十章 牌樓前的戰爭第六百零七章 抽絲剝繭第二百五十章 湊錢第二百九十一章 雨第六百二十一章 櫻桃紅了第三百一十二章 糉子第五百三十一章 醬塊子第六百五十九章 喜事第五百七十三章 鳩佔鵲巢第一百七十八章 以退爲進第一百四十一章 士農工商第八十五章 沈六第四百九十二章 童生第一百八十一章 臘月第七百五十二章 葫蘆第一百九十四章 全部第七百五十七章 悔第六十八章 連蔓兒設計第一百九十四章 全部第五百一十五章 當機立斷第五百四十八章 雪後第一百二十一章 那麼巧第三百零九章 麻蚶子第一百一十九章 清官難斷家務事第三百二十七章 因果第二百二十七章 肉第一百二十九章 添箱第三百零三章 逼反包子第二百五十八章 果樹第一百一十四章 白契與紅契第五百零一章 盛夏第五百七十二章 亂第五十一章 殺雞第四百九十章 擔心第二百八十七章 突如其來的風波第二百九十三章 關注第六百九十四章 非禮第一百三十七章 大生意第二百二十五章 連老爺子的條件第四百三十六章 誰騙了誰第二百六十八章 同情心不能隨便用第五百九十四章 佈施第五百零八章 麥子香第四百二十八章 做“壞人”第一百四十章 連蔓兒的打算第四百三十七章 是你想差了第六百六十六章 氣急攻心第五百六十四章 中傷第五百零四章 送菱角第九十二章 鬥法第二百零八章 蔣氏的秘密第五十六章 分家宴第三百九十六章 中秋第一百八十七章 託付第六百一十六章 熱鬧第六百七十八章 連蔓兒妙手醫病第一百九十三章 釜底抽薪第四百六十一章 各執一詞第五十六章 分家宴第二十二章 雞蛋風波第二百零四章 冰車第二百四十二章 新鋪子第三十七章 連蔓兒說分家第五百五十二章 相爭第四百零八章 親戚第一百九十八章 婆媳鬥第一百零三章 恢復鬥志的連花兒第三百一十二章 糉子第七十章 焦頭爛額第四章 錢要找誰借第五百六十五章 衝突第五百零一章 盛夏第四百七十三章 夜讀第四百三十三章 麥種第一百七十八章 以退爲進第三百五十四章 呼地瓜第六百零四章 拔出蘿蔔帶起泥第七百六十三章 隱情第九十四章 閨女不能打
第四百六十五章 駁斥第一百五十二章 借光第五百九十五章 二月二第七十八章 小白菜第三十八章 鍋碗瓢盆第六百零六章 隱情第二百八十三章 幺蛾子第三百五十五章 商議第二百四十五章 買牛第四百六十四章 責問第二百七十七章 突如其來的發難第六百三十五章 禍源第五百三十三章 醒悟第七百三十七章 請神容易送神難第四百零七章 結怨第一百零一章 收菜第六百六十二章 壽材第四百四十九章 回信第六百一十八章 飯還吃不吃第五百四十七章 冬雪第一百四十一章 士農工商第五百二十章 牌樓前的戰爭第六百零七章 抽絲剝繭第二百五十章 湊錢第二百九十一章 雨第六百二十一章 櫻桃紅了第三百一十二章 糉子第五百三十一章 醬塊子第六百五十九章 喜事第五百七十三章 鳩佔鵲巢第一百七十八章 以退爲進第一百四十一章 士農工商第八十五章 沈六第四百九十二章 童生第一百八十一章 臘月第七百五十二章 葫蘆第一百九十四章 全部第七百五十七章 悔第六十八章 連蔓兒設計第一百九十四章 全部第五百一十五章 當機立斷第五百四十八章 雪後第一百二十一章 那麼巧第三百零九章 麻蚶子第一百一十九章 清官難斷家務事第三百二十七章 因果第二百二十七章 肉第一百二十九章 添箱第三百零三章 逼反包子第二百五十八章 果樹第一百一十四章 白契與紅契第五百零一章 盛夏第五百七十二章 亂第五十一章 殺雞第四百九十章 擔心第二百八十七章 突如其來的風波第二百九十三章 關注第六百九十四章 非禮第一百三十七章 大生意第二百二十五章 連老爺子的條件第四百三十六章 誰騙了誰第二百六十八章 同情心不能隨便用第五百九十四章 佈施第五百零八章 麥子香第四百二十八章 做“壞人”第一百四十章 連蔓兒的打算第四百三十七章 是你想差了第六百六十六章 氣急攻心第五百六十四章 中傷第五百零四章 送菱角第九十二章 鬥法第二百零八章 蔣氏的秘密第五十六章 分家宴第三百九十六章 中秋第一百八十七章 託付第六百一十六章 熱鬧第六百七十八章 連蔓兒妙手醫病第一百九十三章 釜底抽薪第四百六十一章 各執一詞第五十六章 分家宴第二十二章 雞蛋風波第二百零四章 冰車第二百四十二章 新鋪子第三十七章 連蔓兒說分家第五百五十二章 相爭第四百零八章 親戚第一百九十八章 婆媳鬥第一百零三章 恢復鬥志的連花兒第三百一十二章 糉子第七十章 焦頭爛額第四章 錢要找誰借第五百六十五章 衝突第五百零一章 盛夏第四百七十三章 夜讀第四百三十三章 麥種第一百七十八章 以退爲進第三百五十四章 呼地瓜第六百零四章 拔出蘿蔔帶起泥第七百六十三章 隱情第九十四章 閨女不能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