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9章 朱放喜

衆人聞言。無不又是驚動。又是驚訝的看着秦揚。是啊。秦揚與香港的商界關係密切。這已經不是什麼秘密了。光是從這港商會能夠邀請秦揚參加迴歸觀禮這個事情上就可以看得出來。所以說。衆人早就已經做好了心理準備。是的。秦揚這坐上了代縣長的位置。自然是不可能不放出幾個衛星的。只不過。大家沒有想到。這衛星居然放的是如此之快。快到讓大家不由得發現已經做好的心理準備都完全不夠用了。而更爲讓大家激動的是。這緊接着港商來的居然是國內聞名的朱家兄弟。朱家兄弟在國內的經濟地位可是很高的啊。

朱家兩兄弟與那早先的馬家兩兄弟的經歷差不多。都是中國中國民營企業家的傑出代表人物。如果要說那名揚天下的馬家兄弟可以算得上是商界的奇蹟的話。那麼。朱家兄弟距離奇蹟也只不過只有一步之遙而已。與馬家所不同的是。朱家兩兄弟中。率先經商的是老二朱放喜。朱放喜出生在天南省白水市的一個小山村裡。

朱放喜家祖祖輩輩都是農民。只到朱放喜的哥哥考上了大學。並且留在了淞滬市的一所中學裡做老師。不過。剛剛參加了工作的朱放歡的工資收入自然是十分的微薄。尤其是在淞滬市這樣的高消費的城市裡。那點工資就顯得更加的不夠用了。雖然朱放歡省吃儉用。將多餘出來的錢全都寄回來家。可是。也是不能夠讓朱放喜能夠有錢上大學的。

朱放喜和他的父親、母親在貧苦的鄉村。日子過得很艱難。在得知了哥哥的艱難之後。朱放喜愣是沒有繼續的將高中上完。便就找人幫忙。朱放喜被介紹到了平山縣的一個小鐵廠中當了個打鐵的小學徒。

在那裡一干就是四年。這四年辛苦的打鐵學徒生活使得朱放喜鍛鍊了自己的意志。並且也對機械農具非常的熟悉。這也使得他對機械設備產生了一種特殊的情感。

當時朱放喜家鄉的農民。想要磨米麪的話。是要走上七八里地的路到集鎮上去的。第一時間更新很是不方便。朱放喜在又一次送人去磨米麪的時候。忽然想到。如果要是在村裡辦一個米麪加工廠。一定很受大家歡迎。可以幫助鄉親們。而且也是可以可賺到些錢的。

朱放歡在得知朱放喜的這一想法後。都很支持。毅然將自己原本用來準備結婚的錢都拿了出來。給自己的弟弟寄了過去。這也使得朱放歡的未婚妻離開了他。不過。這個消息。朱放歡並沒有告訴自己的弟弟。也沒有更多的後悔。因爲。他知道。他弟弟的這個舉動是正確的。是沒有任何的問題的。

而朱放喜也沒有讓自己的哥哥失望。在回家翻箱倒櫃後。更多更快章節請到。勒緊褲腰帶湊了3000元。再加上哥哥要結婚的錢。終於買了一臺磨面機、一臺碾米機。辦起了一個沒敢掛牌子的米麪加工廠。生意十分的紅火。不過。沒有任何關係的朱放喜自然很快便就受到了排擠。最終被村長的兒子看中了那日益紅火的米麪加工廠。而朱放喜並沒有因此而怨天尤人。也沒有硬着來與村長反抗。而是與村長做了一個交易。以一個村農機修配組的牌子再加上少量的資金轉讓了那日益紅火的米麪廠。

讓很多人所不理解。

而朱放喜沒有絲毫的解釋。而是帶着他的五個合夥的徒弟。掛了大隊農機修配組的牌子。在童家塘小鎮上開了個鐵匠鋪。爲附近的村民打鐵鍬、鐮刀。修自行車。在那個鐵鍬、鐮刀都買不到。自行車也沒有地方修的年月。這個鐵匠鋪的生意越做越紅火。當然。這其中與朱放喜的技術與爲人處事也是分不開的。

很快。在1968年的時候。當時的紅旗紅公社的領導找到了朱放喜。要他帶着他的夥伴。去接管“紅旗紅公社農機修配廠”。這個所謂的農機修配廠其實只是一個只有84平方米破廠房的爛攤子。是誰都不願意去接手的地方。可是。朱放喜沒有任何的推辭。而是一下子變賣了全部家當和自己準備蓋房的材料。第一時間更新並且將鐵匠鋪以低於價值的價格出讓。將所有可以籌集到的資金。全部都投到了那個已經是生不如死的廠裡。同時也把他自己的命運押在了這個工廠的命運上。

在當時。朱放喜接手的時候。紅旗紅公社農機修配廠生產的是汽車用萬向節。由於這沒有銷路。使得原本質量不錯的產品造成大量的積壓。工廠已經有長達一年的時間不能按時給職工發工資了。

朱放喜接手了這個鄉鎮企業之後。立即組織30多名業務骨幹。兵分幾路。天南海北。到處探聽汽車萬向節的生產銷售情況。周旋於各地汽車零配件公司之間。爲產品找銷路。

終於功夫不負有心人。當年全國汽車零部件訂貨會恰好就在天南省膠南縣召開。這膠南縣與朱放喜當時所在的平山縣距離並不是非常的遠。得到消息後。朱放喜租了兩輛汽車。帶了銷售科長。滿載着“紅旗紅牌”萬向節產品直奔膠南。

不過。到了會場之後。卻發現因爲他們是沒有名氣的鄉鎮企業。根本就進不了場。就更別說是想要洽談業務打開銷路了。

這讓興致沖沖而來的銷售人員們很是氣餒。不過。朱放喜卻並沒有放棄。而是笑着說:“既然。我們進不了場。那麼。我們就在這場外擺地攤吧。”。

於是。他與供銷科長就把帶去的萬向節。用塑料布攤開。擺滿一地。一連3天。那些進進出出的財大氣粗的汽車客商。連眼也不斜一下。朱放喜想着如何吸引顧客就派出幾人到裡面訂貨會上探個究竟。一打聽。原來買方與賣方正在價格上“咬”着。誰也不肯讓步。這時朱放喜就測算着:“假若自己的產品降價20%。也還有薄利。好。那我們降價。”說着就馬上要供銷員貼出降價廣告。這一下攤前顧客就蜂擁而至了。“紅旗紅牌”萬向節質量不比訂貨會上的差。第一時間更新而且還比許多廠家好。價格要比其他廠家低20%。一下就過來了不少訂貨單、要貨單。晚上。他們回旅社一統計。訂出210萬元。這一炮就打響了。

朱放喜深有體會說:市場競爭。就是價格、質量、成本競爭。因此。他以後就一直堅持這一原則。參與市場競爭。在原材料漲價時。別的廠都在提高價格。他就是堅持不提價。把原料漲價損失。用練內功、加強內部管理、降低消耗、提高工效來消化掉。堅持薄利多銷。從而使“紅旗紅牌”產品牢牢佔領了國內外大部分市場。創出了“萬向節奇效”。 朱放喜的目光沒有停留在這些成績上。他這時看得更遠。謀得更深了。

1983年3月。爲了獲得自主創業、自主經營的權力。朱放喜以自家自留地裡價值2萬多元的苗木作抵押。承包了廠子。事實證明。朱放喜的眼光和氣魄沒有錯。承包的第一年就超額完成154萬元。以後的1984年、1985年。年年都超額完成。他吃過許多沒有自主權的苦。因而堅決主張在承包責任制中。只要經營自主權。不拿獎金。到1993年止。朱放喜共放棄的承包獎金已達300餘萬元。

朱放喜認爲一個企業要增強競爭力。必須靠人的積極性的充分發揮。按經濟規律辦事。將利益原則和效益原則相結合。這是調動職工積極性、創造性的關鍵所在。如何把利益和效益原則結合起來呢。他創立了一個“兩袋投入”的概念。就是抓職工的“腦袋投入”和“口袋投入”。不斷提高職工的科學文化素質。在廠內建立了一套激勵型的結構工資制。即按勞分配、按效分配、按資分配的構造式。。 按勞分配。就是按勞動量分配。這包括基本工資和補貼。佔總收入25%左右。這是福利性質的。只要按時上下班。就能得到這部分報酬。

按效分配。就是按勞動效益分配。即獎金。這部分是“大頭”。佔總收入50%以上。是激勵型。全浮動的。有效勞動可給獎金。效益超高。獎金越高;無效勞動。就不給獎金;如果是有害勞動。不但不給獎金。而且還要受罰。按效分配合理地拉開了收入檔次。如1992年有的職工年收入可達15933元。最低的只有668元。這種分配方法大大提高了職工勞動意識。極大地調動了每個職工的積極性、創造性。

按資分配。即按資金投入多少分配紅利。爲了體現投資的合理、鼓勵職工長期爲廠作貢獻。他允許合同工、固定工向廠裡投資。一年工齡投資1500元。平均工齡10年的。即可投資15000元。按分紅率20.07%計算。一個職工即可分得3000多元。這部分佔總收入25%。一個工齡15年的職工年總收入平均可超過1萬元。這種分配形式。使職工更加關心集體利益。增強了企業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在這樣的基礎之上。朱放喜的鄉鎮企業越搞越大。成爲了天南省鄉鎮企業的代表人物。在全國都是有着不小的名望的。因此。在秦揚說。朱家兄弟要來考察之後。衆人都有種莫有榮焉的感覺。是啊。這可是對巖城縣的一種肯定啊。這樣的事情。要是擺在兩年前。可是。衆人想都不敢想的事情啊。因此。衆人對於朱家兄弟想要來考察的激動程度。甚至超過了香港商人來考察。這就是一種精神上的認同……

第一時間看正版內容!

第362章 自薦(二)第15章 夏夜的舞曲第87章 天香閣第五百零二章第444章 五中問題展現第414章 罷課風波(五)第70章 風波第601章 以你爲榮第388章 解決第149章 陳凌波的正義第605章 正式的雙規第71章 校長第460章 意外第5章 報到的路上第224章 出事了第269章 突發事件第6章 縣委辦的借調秘書第467章 突擊檢查第50章 一心辭官的老於頭第437章 侯嶽東的幸福第30章 夏敏的生日第116章 常委會第673章 心病第309章 不要走第57章 跟着王書記去考察第707章 感動(一)第9章 縣委辦秘書二股第319章 醫療糾紛(二)第439章 侯嶽東的幸福(三)第663章 我的名字叫張燕第62章 計生與衛生(二)第408章 鼓勵胡中凱第485章 是誰了第282章 江建平的殷勤第689章 籌劃第320章 醫療糾紛(三)第394章 武力第377章 張哥的決斷第193章 真相(二)第554章 震撼第539章 信心第400章 有人出頭第99章 磚瓦廠事件(上)第90章 七十碼(下)第491章 審計第476章 參觀第759章 座談第226章 活佛(中)第554章 震撼第20章 晨練第421章 政府常務會(上)第123章 能與副所長結交的顯貴啊第649章 朱放喜第634章 在夢裡第283章 見義勇爲(一)第215章 傳話筒第752章 會議第50章 一心辭官的老於頭第153章 投資第182章 江記第24章 鍾書記的召見(上)第141章 承包改革(一)第117章 楚曉佳的煩惱(一)第485章 是誰了第152章 要投資第96章 邪不勝正(上)第165章 賭博第661章 感動總在細節處第666章 雷動與秦揚第317章 衛生調查第511章 常委之爭(一)第403章 我只是個中國人第485章 是誰了第248章 沈豔傑來了(一)第680章 市場定位第342章 紅旗煤礦(一)第216章 招商辦的素質拓展(上)第261章 關學斌第153章 投資第510章 縣紀委出馬第187章 動機第205章 散夥宴第675章 火鍋第526章 煤礦風波(四)第41章 一日遊第246章 生日禮物(二)第410章 罷課風波(一)第741章 服務員(二)第717章 幸福的味道第181章 上面有人第525章 煤礦風波(三)第749章 是國企第42章 勇救落水少女第133章 極品(三)第494章 審計(四)第458章 轟動一時的晚會(三)第2章 局部馬屁第517章 秦揚的第一次常委會(一)第633章 崔婷拯救計劃(三)第731章 微服(二)
第362章 自薦(二)第15章 夏夜的舞曲第87章 天香閣第五百零二章第444章 五中問題展現第414章 罷課風波(五)第70章 風波第601章 以你爲榮第388章 解決第149章 陳凌波的正義第605章 正式的雙規第71章 校長第460章 意外第5章 報到的路上第224章 出事了第269章 突發事件第6章 縣委辦的借調秘書第467章 突擊檢查第50章 一心辭官的老於頭第437章 侯嶽東的幸福第30章 夏敏的生日第116章 常委會第673章 心病第309章 不要走第57章 跟着王書記去考察第707章 感動(一)第9章 縣委辦秘書二股第319章 醫療糾紛(二)第439章 侯嶽東的幸福(三)第663章 我的名字叫張燕第62章 計生與衛生(二)第408章 鼓勵胡中凱第485章 是誰了第282章 江建平的殷勤第689章 籌劃第320章 醫療糾紛(三)第394章 武力第377章 張哥的決斷第193章 真相(二)第554章 震撼第539章 信心第400章 有人出頭第99章 磚瓦廠事件(上)第90章 七十碼(下)第491章 審計第476章 參觀第759章 座談第226章 活佛(中)第554章 震撼第20章 晨練第421章 政府常務會(上)第123章 能與副所長結交的顯貴啊第649章 朱放喜第634章 在夢裡第283章 見義勇爲(一)第215章 傳話筒第752章 會議第50章 一心辭官的老於頭第153章 投資第182章 江記第24章 鍾書記的召見(上)第141章 承包改革(一)第117章 楚曉佳的煩惱(一)第485章 是誰了第152章 要投資第96章 邪不勝正(上)第165章 賭博第661章 感動總在細節處第666章 雷動與秦揚第317章 衛生調查第511章 常委之爭(一)第403章 我只是個中國人第485章 是誰了第248章 沈豔傑來了(一)第680章 市場定位第342章 紅旗煤礦(一)第216章 招商辦的素質拓展(上)第261章 關學斌第153章 投資第510章 縣紀委出馬第187章 動機第205章 散夥宴第675章 火鍋第526章 煤礦風波(四)第41章 一日遊第246章 生日禮物(二)第410章 罷課風波(一)第741章 服務員(二)第717章 幸福的味道第181章 上面有人第525章 煤礦風波(三)第749章 是國企第42章 勇救落水少女第133章 極品(三)第494章 審計(四)第458章 轟動一時的晚會(三)第2章 局部馬屁第517章 秦揚的第一次常委會(一)第633章 崔婷拯救計劃(三)第731章 微服(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