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二章 流氓高手

自從萬寧市市政府召開的記者招待會完後,萬寧市市委宣傳部的狀況空前熱鬧了起來。因爲在記者招待會的時候,陳兆軍說過,以後萬寧的一切的記者事務都由萬寧市的市委宣傳部來負責,其他部門不管問什麼,都將是“無可奉告”。沒辦法,爲了維持好萬寧的治安和環境的秩序,陳兆軍只好將這個重擔交給市委宣傳部去做了。

不過,這麼做的成效還不錯,很快萬寧市市委市政府、相關部委辦局以及各個到萬寧的投資商們都因此而獲得了相對的寧靜,萬寧的基本秩序逐漸恢復了正常。當然,在萬寧市來回轉悠的各個媒體的記者依舊是有增無減,只不過是換了個目標,將目光投向了市委宣傳部或普通民衆去了。

而這次記者招待會之後,那些滯留在萬寧,欲在萬寧投資的投資商們,也同樣有了他們的聚集地。對待前來投資的投資商,陳兆軍在記者招待會上提到過,會熱烈歡迎,並簡單地描述了一下萬寧的發展前景。只不過,經過這一次會議,陳兆軍又把門檻提高了不少,幾乎是達到了非國際頂尖公司、機構或集團無法進入的標準,又擋住了一大部分人的腳步。不過,這樣一來,陳兆軍又再一次改善了萬寧的投資環境,製造了一個更好的良性循環。而那些達標的投資商們,陳兆軍自然會安排人專門進行招待。

對於這些投資商,陳兆軍以萬寧市市長的身份以及個人身份同時公開了相應的要求。首先,萬寧市政府要以場地、政策等優惠資源入股到相關企業事項中去。其次,陳兆軍本人也同樣要佔有大部分股份,達成三方控股,卻又不出現絕對控股的情況,以期能夠有更良好的發展。

對於陳兆軍的要求,那些投資商並沒有因爲能賺的錢被分攤了而有什麼不滿,反而因爲有陳兆軍這個有錢大佬的加入而興奮。有了陳兆軍這個絕對世界首富的加入,他們只需要放心幹活就行了,根本不用擔心這筆投資會賠的問題。

只不過,陳兆軍這次門檻以及條件都設立得非常高,高到令人望而生畏。這結果,使得原本足以把萬寧市撐爆的大量投資商,在此舉之後只剩下了一小部分,甚至連萬寧原本的企業鏈都沒填滿。爲此,楊榮鬆在會後便擔憂,在看到這種情況之後更是斥責陳兆軍荒唐。不過陳兆軍可是信心滿滿,在整合這些進入萬寧的優質資產的時候,陳兆軍就進行了精挑細選,表面上大家看到的東西是萬寧很難進入,實際上能夠進入萬寧投資發展的企業都是一些最有潛力或者最容易形成優質產業鏈的投資商,陳兆軍明白未來幾年中國將高速發展,這個時候如果不把頭開好了,什麼人都讓進來的話,到時候再想給人騰位子,就困難大了。而且這樣做會給其他頂尖公司以巨大的信心,都說物以類聚人以羣分,就是這麼個道理,按照這個發展路子走下去,萬寧就會迅速成爲一個全球最優秀企業集中扎堆的地方。現在缺少這麼一部分產業鏈沒能及時補充,就正是爲了未來做打算。當然,這些都是後話了,畢竟記者招待會纔剛剛結束。

而那些沒有在萬寧獲得投資資格的投資商們,在記者招待會之後,大部分並沒有放棄,而是在萬寧市周邊縣市考察了起來。這些投資商們的目光非常敏銳,知道萬寧市肯定會因此發展起來,肯定會因此輝煌起來。只要萬寧市發展得夠壯大了,那麼肯定會帶動周邊企業的腳步,也跟隨着發展起來。另外,在萬寧壯大的期間,也需要周邊大部分上下游企業來協調幫助,這也是一個很好的獲利機會。沒辦法,只怪他們自己之前目光太短淺或者說是太小心,沒有把握到先機,導致只能落得這麼個別人吃肉,自己喝湯的地步。不過,有口湯喝已經很不錯了,像那些徹底放棄的傢伙,恐怕連湯都沒法喝上一口。他們對自己有信心,或者說是對萬寧充滿了信心。首先,萬寧本來就是中國的經濟特區,現在又多了一個超級有錢的世界首富在坐鎮,而且關鍵是無數頂尖的大型企業、機構以及集團同時都進入了萬寧。在這種情況下,如果還發展不起來,就太奇怪了。所以,即使他們是在萬寧市周邊縣市投入,也能夠有很大的回報。到時候,就是別人羨慕和眼紅自己了。

一號首長南巡到萬寧發表重要講話先於陳兆軍所召開的記者招待會見諸於各大媒體,公開向了全世界,一直等待着中國政府或陳兆軍迴應“社會主義國家世界首富”事件的民衆們終於盼到了。中國的最高首長這番話很明確地指出了,中國是在走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而中國需要一兩個像陳兆軍這樣的富翁,只要這些錢來得符合法律,中國是允許出現世界首富的。

根據中國國內媒體發佈出來的消息,引申了一號首長的重要講話,都不約而同地指出了,這是中國改革開放的創舉,說明中國在經過改革開放十幾年的發展之後,已經具備與世界競爭的能力。說明中國的這一次改革開放成果豐碩,社會主義是中國乃至世界發展的必由之路。

國內媒體的報道也同樣被那些境外媒體紛紛轉載,不過境外媒體倒在這其中加上了不少自己或者他們詢問的那些所謂專家的觀點。對中國最高首長的講話以及中國的本質再次提出了質疑,只不過,這些能夠到萬寧來尋找新聞點的媒體大都更看重這其中的新聞價值,一方面爲了能夠擁有更高的新聞價值,他們不會多加多少媒體本身的評述或者所謂專家評語等。而另一方面則是爲了能夠搶鮮,聚集在萬寧如此龐大的媒體羣,如果能夠快上一分鐘將這些播報出去,說不定就能夠給媒體本身帶來巨大的效益。所以,他們根本沒時間去加這些東西。

這次中國最高首長的講話再次讓世界各地不少民衆都對萬寧投去了目光,原本對其沒什麼信心的人已經有些蠢蠢欲動了。而這次中國首長的重要講話之後,美國以及周邊那已經略微趨於平緩的股市再次波動起來。很多人似乎看到了中國未來的希望,都想着抽調自己的資金進入到中國去投資。沒辦法,在這次陳兆軍事件之前,幾乎所有發達國家的民衆都認爲,中國是一個貧窮的國家,是一個不毛之地,即使中國改革開放的口號喊起來了,很多人都不覺得這麼跑過去相比留在他們自己國家會好到哪去,指不定還會虧不少,畢竟現在已經過了到處搶東西那個年代了。哪知道,中國這會出了個世界首富,也間接證明了在中國其實賺錢並不難。而且還得到了中國最高首長的肯定,間接證明了跟中國人配合,或許不難。另外,更多的人因爲這次中國最高首長的發話,開始對自己國家的社會性質產生了懷疑態度。誰都想知道,究竟哪個社會性質才更適合自己。

在這些基礎上,少數原本保持觀望態度的人紛紛行動了起來。至少,那些抱有質疑態度的人開始選擇理性地分配自己有限的資產,抽離出一部分來放在其他地方或者轉換成其他機動力比較強的財產。避免出現什麼突發情況,而無暇應對。這樣一來,就直接導致了謠言四起,各大股市的波動頻率更大了,也因此而造成了更多的人選擇理性處理自己的資產。

對於中國最高首長的南巡發言,剛一見諸媒體便引起了美國等國家的反應,所有人幾乎都抓住了其中一點,就是“只要這些錢來得符合法律”,誰能證明這陳兆軍的錢來得正當?特別是他的第一筆資金,中國政府竟然對此避而不談。另外,他的財富累計達到如此恐怖的程度,以他這個一個二十多歲的年輕人,究竟是玩什麼搞到手的。這些都是疑問,而美國政府等西方國家又認定了這些都是中國政府不敢隨便亂說的。雖然這些日本政府知道,但是美國政府知道這中間有不少日本政府的醜事,日本政府是絕對不會把這些丟自己臉的資料到處亂說的。

哪知道,美國政府剛剛對媒體發表了自己的講話,便傳來了陳兆軍召開記者招待會的消息。陳兆軍召開記者招待會所講的內容,無不對美國政府等西方國家的質疑做出瞭解答。這個記者招待會,首先是陳兆軍的助手,美智子一大段冗長的,對陳兆軍資產狀況的報告。這中間明白地講述了陳兆軍是怎麼看準了日本和蘇聯兩個國家的經濟,並從而投資進去的。另外,還說明了陳兆軍看準了美國微軟公司的股票,從而成爲美國微軟的三大股東之一。這些資產都加起來,使得陳兆軍的資產確實跟福布斯公佈的相近,畢竟福布斯對於陳兆軍的資產只給出了一個範圍。這個就很好地說明了陳兆軍爲什麼如此年輕,便獲得如此龐大的財富了。之後,陳兆軍又回答了記者問,將他自己的第一筆啓動資金是由傳銷途徑獲取的說了出來。

美國政府等西方國家對此真是始料不及,他們不敢相信,陳兆軍竟然真的把自己的財產狀況公佈了出來。他們實在是想不明白,一項頗好臉面的中國人竟然自爆醜行,還是通過記者招待會公佈出來的。這讓美國政府等西方國家措手不及了,他們雖然知道這將會給自己等國家帶來巨大影響,但卻沒辦法進行有效的阻止。畢竟一切都來得太突然了,而且對方確實沒有違反遊戲規則去行事,說得有那麼有道理,讓他們無從下手。

當然,相應的表態還是需要的,否則美國以及其他西方國家受到的影響將更大,他們必須做出必要的措施來防範一下。於是,在陳兆軍的記者招待會見諸於媒體沒多久,美國政府以及其他西方國家便紛紛發表了自己的評述,更多的是譴責陳兆軍的強盜行爲。只不過,這些評述,在這個巨大的事件中卻顯得如此蒼白無力,就如同狂風巨浪中的一朵小浪花,註定了會瞬間被其他聲音給淹沒。

還沉浸在中國最高元首南巡發表的重要講話中的世界民衆,也同樣被突如其來的媒體報道打了一悶棍。陳兆軍果然有那麼多錢,而且這些錢竟然是這麼來的!這是世界民衆在見到媒體報道之後的第一個念頭。而第二個念頭便是,天才,絕對的金融天才!第三個念頭,當然是以後多關注這個金融天才的消息,相信他的判斷是絕對沒錯的!

雖然西方各國很快便發表了譴責陳兆軍強盜行爲的聲音,但是這些聲音對民衆的影響根本起不了什麼作用。畢竟,別說是陳兆軍,就算是其他任何人,在能夠如此準確看清金融市場的情況下,也會傾盡全力地投入進去纔是。甚至有不少青少年直接將陳兆軍擺放到偶像的位置,紛紛認爲陳兆軍玩的這幾手夠帥,完全從零開始,一腳一大步地跨出,甚至有盲目到認爲陳兆軍是以一擊之力搞垮兩個國家的人。總之,對陳兆軍的好評劣評都有,但卻是好評居多。

這個報道一出來,全世界就真正的轟動了。一開始持有懷疑態度的人徹底相信了,而那些相信了卻保持觀望的人也行動了,剩下的那些已經有所行動的人也紛紛行動了起來。、

首先是全世界的那些頂尖投資公司,終於在被一次又一次的衝擊下打動了,將目光瞄準了萬寧。雖然萬寧纔剛剛開始,但也正是纔剛剛開始的階段是最好發展的時機,畢竟萬寧有如此多的保障在那,沒有理由進去不成功。

接着便是那些普通的民衆或者一些小型機構、集體等投機者了,這些人雖然手上掐着的資金數量不多,但是他們纔是經濟的主導力量,因爲他們的數量夠龐大。當全部人都堅信一點,並因此採取措施的時候,那麼那一點肯定是真理。換句話說,如果所有人都堅信本國的股市會在第二天大跌,並因此而抽調出自己的資金來防止受到衝擊,那麼第二天就肯定會大跌。當然,現在雖然全世界的人都相信陳兆軍的眼光,只要陳兆軍說一句話,他們必定會跟着動作,但是陳兆軍並沒有說什麼,因此受到的影響並不大。

這裡說到的“並不大”,其實是相對陳兆軍開口之後的,但是相對之前,那受到的影響就大了。首先是西方各國的不少資金都抽調離境,紛紛轉戰中國。其次最明顯的表現,便是各大股市了。雖然陳兆軍並沒有說什麼,但是股市還是跌,只不過跌的程度沒那麼厲害罷了。沒辦法,誰都擔心,陳兆軍會不會在接着便冒出一句要入侵哪國哪國的金融市場之類的話,或者說出哪國哪國的經濟不太行之類的話。如果被陳兆軍這麼一說,哪怕他沒有任何動作,恐怕股票都會大跌。與其這樣,還不如趁早將資金抽出來,放在自己口袋裡保險些。

這樣一來,就造成了一個骨牌效應。股市持續不斷地下跌下去,就會讓更多人失去信心,更多人失去信心就更多的人離去,更多人離去,股市還是跌。結果,就將造成一場金融海嘯,搞死一大羣人甚至搞跨一個市場。當然,這個骨牌排得還並不長,畢竟誰都知道這是什麼引起的後果,還是有不少人保持着樂觀心態的。另外,各國的救市行爲也頗爲奏效,花了不小精力和時間纔將由動盪變爲下跌的市場趨於平穩。只不過,經過這麼一次之後,誰都見識到了這骨牌效應的厲害,誰都擔心會被來這麼一下,都無不死死地盯着陳兆軍,擔心他會有什麼不恰當的動作出來。而西方各國在這次事件中雖然並沒花多大力氣,但也都知道了陳兆軍的厲害,害怕這個恐怖的人物哪天不高興了,會說出什麼不合適的話來。

日本政府自從將陳兆軍的消息讓《福布斯》雜誌公佈出去之後,便躲到幕後,偷偷地看着形勢的發展。本來,爲了這麼一條輸油管道這麼做不值得,主要是因爲日本政府中不少當權人覺得,把陳兆軍公諸於衆對日本經濟等發展更爲有利。而且,只要他們做得隱蔽,是絕對不可能對日本產生什麼影響的。一切都跟他們預料的那樣,陳兆軍的曝光給世界帶來了非常大的影響。按照他們的推演,接下來中國政府解釋一番之後,所有的波瀾就該趨於平淡。就算不是這樣,也最多是震盪一番後塵埃落定。反正不管是什麼結果,都不會影響到日本。

只不過,讓他們想不到的是,美國政府竟然很快便找到了他們。美國政府對於他們的行爲非常惱火,畢竟在美國眼裡,日本政府這麼做分明是想要把他們也拖下水。公佈這麼一個人物,後果是非常嚴重的。日本政府當然知道後果嚴重,只是他們本身就死豬不怕開水燙,再嚴重的後果又如何。但他們沒想到,這事竟然那麼快就被美國發現了,更沒想到美國會因此而發那麼大火。畢竟美國是超級大國,日本人不覺得這麼一個泱泱大國會害怕陳兆軍這麼一個小人物。

但是,日本政府錯了,從一開始的理解錯誤到後面的推算錯誤。他們哪裡想得到,陳兆軍竟然會這麼不顧顏面,自己公佈一點點,他竟然把所有的東西都公佈出來了。這下美國政府對他們的意見更大了,而他們自己也知道,陳兆軍在將所有東西都公佈出來之後,將會出現多大的效應。

更讓日本政府想不到的是,陳兆軍竟然在記者招待會上說了這麼一番話。驅逐出境,而且驅逐的是一個學生,那可是能夠直接影響到日本聲譽的問題啊。這個且不說,按照陳兆軍不讓日本記者參與他那場記者招待會的解釋,就說明了陳兆軍也已經知道了秘密被泄露的問題是日本政府幹的。且不說陳兆軍會不會因此而記恨日本,單是日本政府泄露一個商人的機密,那就足以讓日本政府顏面掃地了,日本以後還怎麼能在國際上混下去?

在見到媒體的報道之後,日本政府馬上召開了緊急會議,立刻商討這件事。不管商討出來的結果如何,他們都必須趕緊出面才行。否則讓這件事繼續影響下去,那深入人心的關於日本政府無恥行爲的觀點就再也無法改變了。更何況,在目前的經濟環境下,日本對於美國的經濟依賴情況非常地嚴重。再有,處於被保護國地位的日本,一貫只能夠仰人鼻息,美國政府出面干涉的事情,權衡利弊,他們不能不盡快解決。

經過緊急的商討,日本政府很快便得出了最佳方案,馬上便召集了衆多媒體和新聞單位,舉辦了一場記者招待會,澄清了關於陳兆軍所提出的這兩個問題。根據他們記者招待會的意思,首先是日本政府當年對於陳兆軍並不是驅逐出境,而是因爲陳兆軍在日本的對口田中淪爲了罪犯,出於保護中國留學生的目的,並且爲了給他一個更好的學習環境和更健康的社會條件,是在與中國政府方面商量之後做出的決定。另外,關於陳兆軍所說的,是日本政府方面將陳兆軍的信息透露給《福布斯》的事情,更是子午須有,日本政府對於陳兆軍的情況不甚瞭解。

在記者招待會上,日本政府方面發言人,對陳兆軍的這個不負責任的說法,表示了極大的不滿,並要求陳兆軍對此進行道歉。日本政府覺得,他們作爲一國政府首腦,正式的新聞發言,在某些方面,應該能夠平息目前輿論界和媒體的衆說紛紜和負面效果。本來,玩政治就是這樣的,許多似是而非的東西,需要的是看你如何解釋,儘管這些解釋有時候很牽強,但是隻要有概率存在,那麼媒體方面就不能不承認這個正式的解釋。

日本政府之所以發表了上述的公開聲明,主要原因還是陳兆軍作爲世界首富,他首先要考慮的是顏面問題,他不能也不應該亂說話,否則對於他的信譽和名譽都會有莫大的影響。因此,在沒有證據的情況下,他沒有辦法反駁日本政府的這些說法。也因爲如此,日本政府的這些解釋,就會合情合理了。

結果,陳兆軍是發言了,也爲此道歉了。只是,所有的人都沒有想到,針對日本政府的澄清發言,陳兆軍發言和道歉竟然會如此地流氓。而且,日本政府在當時各大股市骨牌效應出現之前,低估了陳兆軍的影響力。如果日本政府有得選擇的話,那他們寧願吃癟一次也不敢澄清什麼。

在日本政府發言澄清的第二天,陳兆軍便對一些媒體發表了對應的講話以及道歉:“前天,我們萬寧市政府召開了一次記者招待會。在記者招待會上,我說了一些不合適的話。昨天日本政府方面就此進行了一些解釋和批評!確實,我對事物的性質有些想當然了。我總認爲,我在日本的經濟狀況、資本情況等方面,瞭解的人不是很多。最起碼,我的稅單是一般人不知道的。可是,當我發現,我在日本納稅情況的詳細記錄,都被登載在《福布斯》之後,我就覺得這個消息應該是日本政府方面透露出來的。否則,我很難理解,《福布斯》是如何獲取這些商業機密的。我當時就想,難不成《福布斯》雜誌在做排行榜的時候排除了大量的商業間諜?可是我說服了我自己,《福布斯》是一家媒體,他不會,也沒有能力做到這些。因此,我很主觀地認爲這是日本政府方面爲《福布斯》提供了相關資料!可是,今天日本政府新聞發言人澄清了這個事情,看來這個事情是我主觀臆斷的問題。的確,作爲一方政府,沒有道理將一個正當商人的商業秘密拿來說事!所以,我對我前天新聞發佈會上所說的話,向日本政府正式道歉!”

陳兆軍先是發表了一番言論,態度也相當地誠懇。只不過,他話語中更着重講到了《福布斯》所公佈的,陳兆軍在日本政府的稅單問題。其實,日本政府在這方面做得很小心,陳兆軍在每一個國家活動的稅單都有提供,而且比例控制得很好,陳兆軍在日本行動的很多詳細資料並沒有提供。這麼做,就是爲了避免別人會在這方面分析出是日本政府幹的。但是,他們沒想到,陳兆軍竟然會單單針對日本政府來說事。

陳兆軍在說完前面一番言論和道歉的發言之後,馬上話鋒一轉:“不過!我一直有一些不理解的是,作爲一個正當商人,在日本從事的是正常商業活動,照章納稅,我應該受到日本商務法律的保護。我實在不清楚,《福布斯》是通過什麼渠道和什麼手段獲取了我在日本國的納稅記錄的。記錄如此之詳細,讓我不能不認爲,這是從日本國稅務局方面直接調檔案拿出來的。好在,日本政府澄清了這件事,不然我還真誤會了!不過通過這件事情,我有一個新的認識,日本政府在保密方面做得還不夠,竟然讓一個媒體挖到這些機密程度如此之高的資料。我希望,通過這件事,日本政府能夠引以爲戒。否則,現在或者未來,期望或已經在日本進行投資的商人們,商業機密很有可能會被這樣或那樣的媒體通過一些手段獲取!這對投資商們的利益會產生極大的影響。”

陳兆軍的這一番發言意思很明顯,幾乎不需要過多的解釋,直接由媒體按照原話公佈出去便能讓民衆瞭解這其中的意思。

日本政府很快便看到了陳兆軍的這番發言,他們實在沒想到,陳兆軍竟然會毫不顧忌自己世界首富的臉面,就此時進行了這麼一番發言。陳兆軍不道歉還好,這麼一道歉啊,以陳兆軍本人的名氣,恐怕會對日本造成非常大的影響。至少,外界投資商肯定會對日本失去信心。誰不擔心自己的機密會被泄露出去啊?日本政府知道,陳兆軍這是有意針對他們,但是他們沒辦法,畢竟他們之前剛剛召開了記者招待會進行了發言,澄清了陳兆軍資料泄露的問題不是自己乾的。現在再說是自己乾的,那不是搬石頭砸自己的腳嗎?雖然日本政府並不單提供了日本方面的稅單,但是就算自己說出其他國家也一樣被竊取了相對的機密,有用嗎?這並不能改變日本政府機密被竊取的問題。當然,迴應他們是肯定要做的,對於國家的投資環境能修補一點是一點。

因此,日本政府很快便就此做出了回覆,聲明瞭有包括中國在內的不少國家在這方面都有一定的缺陷,有不少稅單這種高度機密的資料被媒體挖掘了出來。另外並對外保證,日本政府將針對這方面加強管理,以杜絕此類事件的發生。

日本政府的回覆是做得很迅速,但是此時,外界民衆在看到之前陳兆軍對外公佈自己的資產以及各大股市的結果之後,更願意相信的是陳兆軍。因此,日本政府的回覆很快便被忽略過去,不少欲到日本投資的投資商們都止住了腳步,轉而將目光投向了中國。也同樣有不少已經在日本從事投資活動的投資商們,有彈性空間的很快便抽回了在日本的一部分投資,沒辦法的投資商則紛紛質問起日本政府來。這樣一來,日本原本就已經很蕭條的經濟再次冰冷無比,誰都不願意在這個容易被泄露秘密的國家從事什麼商業活動。

經過了這麼一遭之後,日本政府才痛苦的發現,陳兆軍還真不是個能隨便招惹的人,否則他玩起流氓來,誰都拿他沒辦法。這次,日本政府真是有苦說不出啊!

這些苦也就算了,畢竟是自作自受的。但是日本政府很快便覺悟,這陳兆軍分明是比流氓還流氓的傢伙!這麼一番發言之後,對日本影響已經夠大了,他竟然還不住手?

陳兆軍確實並沒有因此而住手,因爲他已經發現了自己在經過這麼一系列的曝光之後,自己所擁有的能耐了。經過對世界動態的關注,他忽然發現,自己已經擁有了影響世界經濟的能力。這可是比一個國家說話還有用的東西啊,而現在自己既然都已經被擺到了明處,何不好好地合理利用一番呢?

而正好,日本政府的狀況被陳兆軍看在了眼裡。如果日本政府不把他公佈出去,就不會出現這麼一些亂七八糟的事來。那麼理所應當,日本成了陳兆軍的第一個試刀對象。

當然,利用一詞是利字當先,沒有任何利益,用它幹嘛?陳兆軍並不傻,在損人和利己不可兼得的情況下,他當然選擇利己了。當然,如果只有損人才能利己,那他只好抱歉了。

也就在這個時候,日本政府發現,陳兆軍在經濟領域的影響力水平之大,完全出乎了他們的意料。目前日本的經濟狀況不適宜與這樣一個流氓金融大鱷對立,更何況,彼此之間還有管道合作項目正在進行,此時此刻鬧僵了對自己沒有什麼好處。他們覺得,如果能夠讓雙方的關係緩和下來,即便是陳兆軍方面不爲日本說話,也不至於利用他的影響力影響日本的經濟發展情況。綜合上述及諸多原因,日本政府方面覺得有必要派人跟陳兆軍談一談。但是,以官方身份出現顯然是不合適的。於是,一個以投資商面貌出現,有政府背景的,日本方面的“考察團”,迅速抵達了萬寧。

結果這個“考察團”在接觸了陳兆軍之後,才發現,他整就是一個流氓,根本不按常理出牌。在他們看來,陳兆軍根本不拿兩國之間的關係正常化啊,或者說是中日友好之類的當回事,整個就無利不起早。跟陳兆軍談判,付出的永遠會比獲得的更少。可是,在這個背景下,由於日本在之前嚴重經濟危機困擾的情況下,他們不得不硬着頭皮跟陳兆軍談下去。

原本,這個日本“考察團”是想着能夠讓陳兆軍能夠利用他的名望,幫助一下日本經濟。用他們的話說,這叫讓雙方更緊密地合作。但是,陳兆軍非但沒有沒有同意,反而以此提出要求,讓日本出口一條能生產12寸硅晶圓生產線給他。

陳兆軍的這個要求讓日本“考察團”很是爲難,雖然他們有官方的身份,但是此時此刻只是一個商業團隊的角色,根本沒辦法替國家拿什麼主意。更要命的是,陳兆軍要求的生產線根本就是限制出口的產品,不光日本國方面,美國對這個也非常重視和警惕。因此,他們連問一下國內的意見都不需要了,在他們看來,這根本就不可能。所以,他們婉轉地拒絕了陳兆軍的這個要求,甚至讓他提出其他比較容易辦到的條件,只要能讓雙方的關係更緊密起來。

而讓日本“考察團”鬱悶的是,陳兆軍根本不聽他們的話,說自己要搞電腦,就只需要一條這個生產線就足夠了。

說來說去很無奈,這個日本“考察團”的代表只能打電話回國,問問國家的意見。沒辦法,陳兆軍在這中間面帶微笑地說了一句話,讓他們是從腳底寒到了頭頂:“生產線又值不了幾個錢,以你們現在的經濟狀況,留着也沒用。我買這條生產線,對你們日本經濟的發展也是個助力,與其這樣一直死守着,很有可能讓你們整個國家花上十年都沒辦法恢復正常啊!說句老實話,我對日本目前的經濟狀況啊!非常不樂觀!”陳兆軍這話說得很輕鬆,但是任誰聽了都會發寒。威脅,赤裸裸的威脅!但是你能拿他怎麼着?惹到他不高興了,他就對外公開一句:“個人估計,十年內,日本無法恢復到正常狀況!”只需要這麼一句話,日本的金融市場就會再經歷一次金融海嘯,使得原本就破屋爛瓦的日本更廢墟了,而且還要廢墟上十年。

其實,陳兆軍知道,日本在經濟泡沫之後確實花了十年的時間才正常過來。用日本後來的話說,那叫靜止的十年,他這麼說可是有根據的。只不過,他這是咬準了他們的心理,畢竟除了陳兆軍之外,誰都不知道日本經濟究竟花了多長時間才復甦過來,指不定有個較好的機遇,五年就完成了呢?而被陳兆軍這麼一說,別說會出現什麼較好的機遇了,恐怕這十年還要倒退不少。到時候,二十年,三十年,甚至五十年,都不知道能不能恢復過來。

總之,用日本“考察團”內各人流行的話說,陳兆軍就是一個徹頭徹尾的流氓!

第二百二十六章 聰明反被聰明誤第十二章 地震前夜第二十五章 瘋狂的收集第一百一十二章 談判第三百零六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第一百九十一章 安排第二百八十七章 三方合作第四十八章 目標-軍用卡車第二百七十五章 練就第五十二章 有人歡喜有人愁第一百九十四章 金融大鱷第一百章 蘇聯歸來第四十九章 路卡槍聲第二章 奈何橋上走一回第二百六十九章 擴編計劃第三百零四章 班門弄斧第八十五章 政策和對策第一章 無常打牌誤事 判官收禮亂判第二百四十七章 中南海第二百一十章 變更開戶行第十八章 軍部大院裡的民兵連第二百六十九章 擴編計劃第一百九十一章 安排第一百五十六章 比爾蓋茨第一百五十三章 爲了站起來第二百八十一章 合作障礙第二百一十一章 深水泊位第六十二章 全國山河一片紅第八十八章 摩托車的故事第九十二章 大閱兵第二十章 一切都爲了高考第四章 成長之路第十二章 地震前夜第二百零九章 羅局長的煩惱第一百一十五章 合作第八十七章 大閱兵的前奏第一百一十七章 好戲連臺第九十二章 大閱兵第一百三十四章 強勢介入第二百九十八章 去留之間第二百一十三章 競標第三十九章 全省獨家第八十二章 急流勇退-1第二百八十一章 合作障礙第七十九章 準備工作第二百二十六章 聰明反被聰明誤第二百七十一章 萬寧來了第三十三章 特一團成立第六十七章 論功行賞第二百零九章 羅局長的煩惱第十三章 排兵佈陣第一百五十七章 蘇聯行第一百四十一章 陳兆廣回家第二百九十五章 湊班底第四十八章 目標-軍用卡車第一百零四章 棋子第八十二章 急流勇退-1第三百零三章 金勝盛宴第二百五十一章 借刀殺人第六章 明修棧道第四十四章 每人都有點小脾氣第二百九十八章 去留之間第一百七十六章 坑蒙拐騙的藝術第二百四十六章 萬寧VCD第二百一十一章 深水泊位第二百五十二章 襲擊第二百九十五章 湊班底第七十九章 準備工作第二百六十五章 面子問題第二百一十七章 8.19事件第五十四章 冤家路窄第二百七十六章 初顯身手第八十七章 大閱兵的前奏第二百九十章 後院起火第二百三十九章 職權行爲第二百八十二章 一舉三得第二百九十六章 位置第二百四十三章 怒斥第十章 1976大事記-2第三十七章 大棚菜第七十四章 “藍軍郵”第一百章 蘇聯歸來第一百八十一章 香菸公關第七十二章 空中輕騎兵-1第一百五十二章 有價無市第九十三章 意外第一百零七章 白糖換化肥第二百九十九章 柳暗花明第一百四十八章 峰迴路轉第七十章 整訓第一百八十九章 調虎離山第一百九十一章 安排第二百六十九章 擴編計劃第一百七十二章 海員俱樂部裡打羣架第四十七章 歸途第二百八十六章 走馬換將第一百一十六章 勞碌命第二百一十章 變更開戶行第一百四十四章 逆鱗第二百二十五章 跟蹤
第二百二十六章 聰明反被聰明誤第十二章 地震前夜第二十五章 瘋狂的收集第一百一十二章 談判第三百零六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第一百九十一章 安排第二百八十七章 三方合作第四十八章 目標-軍用卡車第二百七十五章 練就第五十二章 有人歡喜有人愁第一百九十四章 金融大鱷第一百章 蘇聯歸來第四十九章 路卡槍聲第二章 奈何橋上走一回第二百六十九章 擴編計劃第三百零四章 班門弄斧第八十五章 政策和對策第一章 無常打牌誤事 判官收禮亂判第二百四十七章 中南海第二百一十章 變更開戶行第十八章 軍部大院裡的民兵連第二百六十九章 擴編計劃第一百九十一章 安排第一百五十六章 比爾蓋茨第一百五十三章 爲了站起來第二百八十一章 合作障礙第二百一十一章 深水泊位第六十二章 全國山河一片紅第八十八章 摩托車的故事第九十二章 大閱兵第二十章 一切都爲了高考第四章 成長之路第十二章 地震前夜第二百零九章 羅局長的煩惱第一百一十五章 合作第八十七章 大閱兵的前奏第一百一十七章 好戲連臺第九十二章 大閱兵第一百三十四章 強勢介入第二百九十八章 去留之間第二百一十三章 競標第三十九章 全省獨家第八十二章 急流勇退-1第二百八十一章 合作障礙第七十九章 準備工作第二百二十六章 聰明反被聰明誤第二百七十一章 萬寧來了第三十三章 特一團成立第六十七章 論功行賞第二百零九章 羅局長的煩惱第十三章 排兵佈陣第一百五十七章 蘇聯行第一百四十一章 陳兆廣回家第二百九十五章 湊班底第四十八章 目標-軍用卡車第一百零四章 棋子第八十二章 急流勇退-1第三百零三章 金勝盛宴第二百五十一章 借刀殺人第六章 明修棧道第四十四章 每人都有點小脾氣第二百九十八章 去留之間第一百七十六章 坑蒙拐騙的藝術第二百四十六章 萬寧VCD第二百一十一章 深水泊位第二百五十二章 襲擊第二百九十五章 湊班底第七十九章 準備工作第二百六十五章 面子問題第二百一十七章 8.19事件第五十四章 冤家路窄第二百七十六章 初顯身手第八十七章 大閱兵的前奏第二百九十章 後院起火第二百三十九章 職權行爲第二百八十二章 一舉三得第二百九十六章 位置第二百四十三章 怒斥第十章 1976大事記-2第三十七章 大棚菜第七十四章 “藍軍郵”第一百章 蘇聯歸來第一百八十一章 香菸公關第七十二章 空中輕騎兵-1第一百五十二章 有價無市第九十三章 意外第一百零七章 白糖換化肥第二百九十九章 柳暗花明第一百四十八章 峰迴路轉第七十章 整訓第一百八十九章 調虎離山第一百九十一章 安排第二百六十九章 擴編計劃第一百七十二章 海員俱樂部裡打羣架第四十七章 歸途第二百八十六章 走馬換將第一百一十六章 勞碌命第二百一十章 變更開戶行第一百四十四章 逆鱗第二百二十五章 跟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