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編·第十一章 王夫之的哲學思想 (2)

王夫之提出了很多關於客觀辯證法的思想,首先,他提出運動是絕對的,靜止是相對的辯證法命題。他指出,運動是永恆的,而靜止只是運動過程中的一種狀態。他說:“太極動而生陽,動之動也;靜而生陰,動之靜也、廢然無動而靜,陰惡從生哉,一動一靜,閩闢之謂也。由閩而闢,由闢而閩,皆動也。”

這是說,所謂太極動而生陽,這是動中之動;所謂靜而生陰,這是動中之靜。若是完全不起作用的無動的靜,則陰從哪裡生出來呢?一動一靜,就是一閉一開,從閉到開,從開到閉,都是動啊。這也就是說,只有動中之靜,沒有絕對的靜。他又說過:“太虛者本動者也,動以入動,不息不滯。”太虛,指天而言,也就是廣大的自然,而自然是充滿了運動的。

事物爲什麼變化日新呢,王夫之指出:“易者,互相推移以摩蕩之謂。……純乾純坤未有易也,而相峙以並立,則易之道在。”

這是說,變化的根源在於對立的兩方面的相互作用。變化就是相互推移相互摩蕩。單純的陽,單純的陰,就沒有變化,陰陽相互對立起來,於是就有變化了。關於對立面的相互關係,他作了比較深入的分析,他還認爲:對立兩方面的統一就在於對立兩方面本身的相互滲透,而不是有一個第三者把兩者結合起來。他說:“兩端者,虛實也,動靜也,聚散也,清濁也,其究一也。實不窒虛,知虛之皆實。靜者靜動,非不動也。聚於此者散於彼,散於此者聚於彼。濁入清而體清,清入濁而妙濁,而後知其一也,非合兩而以一爲之紐也。”(《思問錄·內篇》)例如,虛實、動靜、聚散、清濁,都是兩方面,尋究根本都是相互統一的。

張載說過:“有象斯有對,對必反其爲。有反斯有仇,仇必和而解。”他承認有鬥爭,但認爲鬥爭必然歸於和解,不能貫徹辯證觀點,終於陷入形而上學;王夫之同意張載的這種觀點,他說“剛柔,寒溫,生殺,必相反而相爲仇;乃其究也,互以相成,無終相敵之理”,也是承認鬥爭的存在,而以爲鬥爭必歸於和解。他雖然認識到運動的絕對性,卻不能夠認識到鬥爭的絕對性。這是他的必不可免的階級侷限性和時代侷限性。

他指出了事物變化的複雜性。但在實際上,轉化是有條件的,都是在一定條件下開始轉化,不可能出現無條件的轉化,王夫之還沒有明確認識轉化的條件性。而且,不論何種變化,鬥爭總是不息的。實際情況正是“兩間日構而未有寧”。王夫之還沒有認識到鬥爭的普遍性絕對性,這是他的辯證思想的主要侷限。

三、“能必副其所”和“知以行爲功”

王夫之分析了客體與主體的關係問題,明確地論證了客觀世界的獨立存在,對於主觀唯心主義進行了深刻的批判。

王夫之明確肯定,“所固以發能”,“能必副其所”,即能知的作用是所知引起的,而且能知一定要符合於所知,也就是說,主體的認識是客體所引起的,而且必與客體相應。這是堅持了一條由物到感覺、思想的唯物主義反映論的哲學路線。

王夫之認爲,客觀世界是獨立存在的,所以,研究客觀世界,應該努力考察客觀實際,而不應進行主觀臆測。他強調,追求真理,研究宇宙的根源,必須從實際現象出發;而唯心主義者不從客觀現象出發,光憑主觀臆想推測世界的根源,那是完全錯誤的。

他說:“善言道者由用以得體,不善言道者妄立一體而消用以從之。”意思是說,正確的方法是從現象中發現本體,而不應該先憑主觀隨意設立一個本體,然後勉強把一切現象都歸結於這假想的本體。

在中國古代哲學中,主體的認識作用叫做“所以知”,認識的客觀對象叫做“所知”。後來翻譯的佛典中有“能”、“所”的名詞,能是能知,指主體的認識作用;所是所知,指客觀認識對象。佛家以爲所知是不能離開能知而存在的,這是佛家的主觀唯心主義。對於這種主觀唯心主義,王夫之作了深刻的批判。他指出,“境之悞用者曰所,用之加乎境而有功者曰能。能所之分,夫固有之”。

這是說,外在環境等待認識作用去認識的叫做所,認識作用加於外在環境之上而有一定功效的叫做能,能所的分別是本來就有的。客觀的對象是所,主體的作用是能。能所確實是有區別的。他進而指出,“乃以俟用者爲所,則必實有其體。以用乎俟用而可有功者爲能,則必實有其用”。即等待認識作用的是所知,這所知必然有它的實體;作用於客觀對象之上而有功效的是能知,這能知必然有它的作用。所以他的結論是:“體俟用則所固以發能,用用乎體則能必副其所。體用一依其實,不背其故,而名實各相稱矣。”

客觀實體等待主觀作用,那麼,所知本來是引起能知的;主觀作用加施於客觀實體之上,那麼,能知就必須符合於所知。這纔是能所的本來關係。他指出,佛家主觀唯心主義的最後歸趨是“消所以入能,而謂能爲所”,即把客體消歸於主觀,而以主觀爲客體,那是根本荒謬的。

王夫之進一步還指斥了唯心主義者不務實際,不顧客觀事物,光憑一點“聰明”即加以主觀武斷的作風。他說:“人生而靜以上,既非彼所得見矣,偶乘其聰明之變,施丹堊於空虛,而強命之曰體。聰明給於所求,測萬物而得其影響,則亦可以消歸其用而無餘,其邪說自此逞矣。則何如求之感而遂通者,日觀化而漸得其原也。”

事物的真正根源,既然不是唯心主義者所能夠認識的,所以他們就憑偶然的靈機一動,在虛空上塗抹一些顏色,武斷地稱之爲本體。他們推測萬物也看到一些表面,就把一切現象都歸結到裡邊去,於是邪說就從此流行開來了。這哪裡比得上在交互作用的現象中探索,日日觀察變化,從而逐漸得到變化的根源呢?他認爲“此亦言道者之大辨也”,即理論研究的一個根本界限。

在這裡,王夫之嚴格地區分了唯物的方法與唯心的方法,對於各種唯心主義的主觀主義方法給以相當深刻的批判。

王夫之更強調應該“即事以窮理”,就事物現象來探求其中的規律,反對“立理以限事”,主觀地設立一些原則來限制客觀的情況。他說:“有即事以窮理,無立理以限事。”唯心主義者偶然見到一些道理就肯定下來武斷地概括一切,“冏然僅有得於理,因立之以概天下”,是完全錯誤的。

在這些問題上,王夫之堅持了唯物主義的觀點,劃清了唯物主義方法與唯心主義方法的界限。

王夫之從唯物主義的觀點分析了知覺發生的條件。他認爲知覺的條件有三個,“形也,神也,物也,三相遇而知覺乃發”,即感覺器官、精神作用、客觀對象,三者相遇,然後發生知覺。三者缺一,便沒有知覺。客觀物體是知覺的客觀條件,感官和心是知覺的主觀條件。他還認爲,心和感官是密切聯繫的。心固然重要,但心的精神作用,依賴於五臟和五官。所以說,“一人之身,居要者心也。而心之神明散寄於五臟,待感於五官”(《尚書引義》卷六)。例如,“無目而心不辨色,無耳而心不知聲,無手足而心無能指使。一官失用,而心之靈已廢矣”。

這是說,不靠感官,只有心是不能辨別顏色聲音的。然而,另一方面,如果不用心,感官也不能發生應有的作用。心不在焉,就見如不見,聞如不聞。他說“耳與聲合,目與色合……合故相知,乃其所以合之故,則豈耳目聲色之力哉?故輿薪過前,羣言雜至,而非意所屬,則見如不見,聞如不聞”。這就是說,耳有所聞,目有所見,也還要靠心的作用。王夫之認爲,耳目的作用是察聲辨色,但只能認識事物的表面現象,心的作用是思維,就能認識事物的規律,對於事物的表裡都能認識到。他說:“聲色之麗耳目,一見聞之而然。……豈如心之愈思而愈得,物所已有者,無不表裡之具悉。耳目但得其表。”

這是說,感覺經驗靠耳目等感官,思維是心的作用。他區別了感覺與思維,也就是區別了感性認識與理性認識。

王夫之分別了感性認識與理性認識,但對於兩者的關係還沒有明確的理解,而且有時割裂了兩者的聯繫,甚至陷入唯心主義,這表現在他把格物致知分爲兩事。他認爲,認識的途徑有兩個,“夫知之方有二,二者相濟也,而抑各有所從。博取之象數,遠證之古今,以求盡乎理,所謂格物也。虛以生其明,思以窮其隱,所謂致知也。……二者相濟,而不容不各致焉”。

他把認識分爲兩類,一是考察自然現象,研究歷史過程,以求得事物的規律,這叫做格物;一是就原理原則加以分析,以窮盡其中的隱微,這叫做致知。兩者是相互輔助的,但是途徑不同。他說:“吾心之知,有不從格物而得者。……如酒肉黍稻本以養生,只自家食量有大小,過則傷人,此若於物格之,終不能知,而唯求諸己之自喻,則固分明不昧者也。是故孝者不學而知,不慮而能,慈者不學養子而後嫁,意不因知而知不因物,固矣。”應當指出,關於自家食量的認識其實還是來於經驗,並非出於“思辨”。孝慈之知屬於道德意識,他認爲孝慈意識不是來自經驗,這是關於道德意識的先驗論。

雖然王夫之沒有完全克服先驗論,但在知行問題上又堅持了唯物主義,批判了程朱的知先行後論和王守仁的知行合一論。知行問題也就是認識與實踐的問題。但中國古代哲學中所謂行,主要是指日常活動與道德行爲,還不是指生產鬥爭、階級鬥爭等改變現實的實踐。

王夫之所謂行主要指“應事接物”的活動,也指一般的用力去做。他說:“知行之分,有從大段分界限者,則如講求義理爲知,應事接物爲行是也。乃講求之中,力其講求之事,則亦有行矣。”凡有所用力,也可謂之行,這是廣義的行。行的主要意義還是“應事接物”。

第二編·第四章 王充與範縝的唯物主義哲學思想 (2)序言 東方的思想與智慧第一編·第九章 商鞅與韓非的法家哲學思想 (1)第四編·第二章 洪秀全和太平天國 (2)第三編·第三章 宋明理學的代表——二程 (1)第四編·第三章 變法維新時期的哲學思想 (5)第一編·第一章 論中國古代文化傳統之形成 (1)第一編·第三章 道家學說 (3)第一編·第二章 孔子與儒學的發展 (1)第三編·第三章 宋明理學的代表——二程 (8)第四編·第二章 洪秀全和太平天國 (2)第一編·第三章 道家學說 (2)第四編·第一章 龔自珍和魏源的哲學思想 (2)第二編·第八章 漢唐時期的佛教哲學及其宗派 (5)第一編·第四章 孫武的軍事哲學思想第三編·第三章 宋明理學的代表——二程 (1)第二編·第四章 王充與範縝的唯物主義哲學思想 (2)第二編·第四章 王充與範縝的唯物主義哲學思想 (2)第一編·第七章 戰國時期的名家哲學 (2)第一編·第一章 論中國古代文化傳統之形成 (1)第一編·第二章 孔子與儒學的發展 (2)第二編·第十一章 唐朝中期的哲學思想 (2)第一編·第九章 商鞅與韓非的法家哲學思想 (1)第二編·第八章 漢唐時期的佛教哲學及其宗派 (4)第四編·第七章 孫中山的哲學思想 (2)第二編·第十一章 唐朝中期的哲學思想 (1)第三編·第十二章 顏元戴震的唯物主義思想 (3)第四編·第四章 嚴復的經驗論哲學思想 (3)第二編·第七章 郭象的唯心主義和形而上學 (2)第三編·第八章 王艮李贄與泰州學派 (2)第一編·第八章 戰國時期儒學的發展 (2)第三編·第三章 宋明理學的代表——二程 (5)第一編·第二章 孔子與儒學的發展 (2)第二編·第四章 王充與範縝的唯物主義哲學思想 (2)第二編·第三章 揚雄和桓譚的思想概述 (1)第二編·第八章 漢唐時期的佛教哲學及其宗派 (1)第四編·第四章 嚴復的經驗論哲學思想 (3)第二編·第四章 王充與範縝的唯物主義哲學思想 (2)第二編·第十一章 唐朝中期的哲學思想 (1)第二編·第八章 漢唐時期的佛教哲學及其宗派 (4)第二編 魏晉—隋唐時期的哲學思想第二編·第九章 漢唐時期道教的發展 (2)第二編·第一章 漢朝初期的哲學流派 (3)第二編·第九章 漢唐時期道教的發展 (3)第三編·第三章 宋明理學的代表——二程 (5)第二編·第六章 裴和歐陽建的哲學思想 (1)第二編·第五章 王弼與魏晉玄學的興起 (2)第二編·第八章 漢唐時期的佛教哲學及其宗派 (1)第三編·第十二章 顏元戴震的唯物主義思想 (1)第一編·第七章 戰國時期的名家哲學 (2)第四編 鴉片戰爭以來的近代中國哲學第四編·第三章 變法維新時期的哲學思想 (4)第一編·第五章 墨子及其構建的墨家哲學 (3)第三編 宋元明清時期的哲學 (2)第二編·第八章 漢唐時期的佛教哲學及其宗派 (6)第三編·第六章 陳亮葉適的哲學思想 (1)第一編·第三章 道家學說 (3)第四編·第一章 龔自珍和魏源的哲學思想 (2)第一編·第二章 孔子與儒學的發展 (2)第四編·第四章 嚴復的經驗論哲學思想 (2)第四編·第三章 變法維新時期的哲學思想 (2)第四編·第四章 嚴復的經驗論哲學思想 (2)第二編·第一章 漢朝初期的哲學流派 (3)第二編·第九章 漢唐時期道教的發展 (5)第三編·第六章 陳亮葉適的哲學思想 (1)第四編 鴉片戰爭以來的近代中國哲學第二編·第三章 揚雄和桓譚的思想概述 (1)第四編·第四章 嚴復的經驗論哲學思想 (1)第三編·第二章 張載的唯物主義思想 (1)第二編·第八章 漢唐時期的佛教哲學及其宗派 (2)第一編·第七章 戰國時期的名家哲學 (2)第二編·第八章 漢唐時期的佛教哲學及其宗派 (6)第二編·第十一章 唐朝中期的哲學思想 (2)第三編·第三章 宋明理學的代表——二程 (4)第四編·第一章 龔自珍和魏源的哲學思想 (2)第四編·第五章 20世紀初資產階級民主革命思想 (2)第三編·第九章 方以智的哲學思想 (2)第三編·第十一章 王夫之的哲學思想 (3)第一編·第二章 孔子與儒學的發展 (2)第二編·第一章 漢朝初期的哲學流派 (2)第一編·第九章 商鞅與韓非的法家哲學思想 (2)第二編·第十一章 唐朝中期的哲學思想 (1)第三編 宋元明清時期的哲學 (1)第四編 鴉片戰爭以來的近代中國哲學第二編·第三章 揚雄和桓譚的思想概述 (2)第三編·第三章 宋明理學的代表——二程 (7)第三編·第三章 宋明理學的代表——二程 (4)第一編·第一章 論中國古代文化傳統之形成 (2)第二編·第八章 漢唐時期的佛教哲學及其宗派 (1)第一編 三代及春秋戰國時期的中國哲學第二編·第十一章 唐朝中期的哲學思想 (1)第四編·第五章 20世紀初資產階級民主革命思想 (3)第二編·第八章 漢唐時期的佛教哲學及其宗派 (3)第一編·第三章 道家學說 (3)第四編·第三章 變法維新時期的哲學思想 (1)第二編·第八章 漢唐時期的佛教哲學及其宗派 (6)第一編·第四章 孫武的軍事哲學思想第三編·第十章 黃宗羲及其哲學思想 (2)第二編·第四章 王充與範縝的唯物主義哲學思想 (2)
第二編·第四章 王充與範縝的唯物主義哲學思想 (2)序言 東方的思想與智慧第一編·第九章 商鞅與韓非的法家哲學思想 (1)第四編·第二章 洪秀全和太平天國 (2)第三編·第三章 宋明理學的代表——二程 (1)第四編·第三章 變法維新時期的哲學思想 (5)第一編·第一章 論中國古代文化傳統之形成 (1)第一編·第三章 道家學說 (3)第一編·第二章 孔子與儒學的發展 (1)第三編·第三章 宋明理學的代表——二程 (8)第四編·第二章 洪秀全和太平天國 (2)第一編·第三章 道家學說 (2)第四編·第一章 龔自珍和魏源的哲學思想 (2)第二編·第八章 漢唐時期的佛教哲學及其宗派 (5)第一編·第四章 孫武的軍事哲學思想第三編·第三章 宋明理學的代表——二程 (1)第二編·第四章 王充與範縝的唯物主義哲學思想 (2)第二編·第四章 王充與範縝的唯物主義哲學思想 (2)第一編·第七章 戰國時期的名家哲學 (2)第一編·第一章 論中國古代文化傳統之形成 (1)第一編·第二章 孔子與儒學的發展 (2)第二編·第十一章 唐朝中期的哲學思想 (2)第一編·第九章 商鞅與韓非的法家哲學思想 (1)第二編·第八章 漢唐時期的佛教哲學及其宗派 (4)第四編·第七章 孫中山的哲學思想 (2)第二編·第十一章 唐朝中期的哲學思想 (1)第三編·第十二章 顏元戴震的唯物主義思想 (3)第四編·第四章 嚴復的經驗論哲學思想 (3)第二編·第七章 郭象的唯心主義和形而上學 (2)第三編·第八章 王艮李贄與泰州學派 (2)第一編·第八章 戰國時期儒學的發展 (2)第三編·第三章 宋明理學的代表——二程 (5)第一編·第二章 孔子與儒學的發展 (2)第二編·第四章 王充與範縝的唯物主義哲學思想 (2)第二編·第三章 揚雄和桓譚的思想概述 (1)第二編·第八章 漢唐時期的佛教哲學及其宗派 (1)第四編·第四章 嚴復的經驗論哲學思想 (3)第二編·第四章 王充與範縝的唯物主義哲學思想 (2)第二編·第十一章 唐朝中期的哲學思想 (1)第二編·第八章 漢唐時期的佛教哲學及其宗派 (4)第二編 魏晉—隋唐時期的哲學思想第二編·第九章 漢唐時期道教的發展 (2)第二編·第一章 漢朝初期的哲學流派 (3)第二編·第九章 漢唐時期道教的發展 (3)第三編·第三章 宋明理學的代表——二程 (5)第二編·第六章 裴和歐陽建的哲學思想 (1)第二編·第五章 王弼與魏晉玄學的興起 (2)第二編·第八章 漢唐時期的佛教哲學及其宗派 (1)第三編·第十二章 顏元戴震的唯物主義思想 (1)第一編·第七章 戰國時期的名家哲學 (2)第四編 鴉片戰爭以來的近代中國哲學第四編·第三章 變法維新時期的哲學思想 (4)第一編·第五章 墨子及其構建的墨家哲學 (3)第三編 宋元明清時期的哲學 (2)第二編·第八章 漢唐時期的佛教哲學及其宗派 (6)第三編·第六章 陳亮葉適的哲學思想 (1)第一編·第三章 道家學說 (3)第四編·第一章 龔自珍和魏源的哲學思想 (2)第一編·第二章 孔子與儒學的發展 (2)第四編·第四章 嚴復的經驗論哲學思想 (2)第四編·第三章 變法維新時期的哲學思想 (2)第四編·第四章 嚴復的經驗論哲學思想 (2)第二編·第一章 漢朝初期的哲學流派 (3)第二編·第九章 漢唐時期道教的發展 (5)第三編·第六章 陳亮葉適的哲學思想 (1)第四編 鴉片戰爭以來的近代中國哲學第二編·第三章 揚雄和桓譚的思想概述 (1)第四編·第四章 嚴復的經驗論哲學思想 (1)第三編·第二章 張載的唯物主義思想 (1)第二編·第八章 漢唐時期的佛教哲學及其宗派 (2)第一編·第七章 戰國時期的名家哲學 (2)第二編·第八章 漢唐時期的佛教哲學及其宗派 (6)第二編·第十一章 唐朝中期的哲學思想 (2)第三編·第三章 宋明理學的代表——二程 (4)第四編·第一章 龔自珍和魏源的哲學思想 (2)第四編·第五章 20世紀初資產階級民主革命思想 (2)第三編·第九章 方以智的哲學思想 (2)第三編·第十一章 王夫之的哲學思想 (3)第一編·第二章 孔子與儒學的發展 (2)第二編·第一章 漢朝初期的哲學流派 (2)第一編·第九章 商鞅與韓非的法家哲學思想 (2)第二編·第十一章 唐朝中期的哲學思想 (1)第三編 宋元明清時期的哲學 (1)第四編 鴉片戰爭以來的近代中國哲學第二編·第三章 揚雄和桓譚的思想概述 (2)第三編·第三章 宋明理學的代表——二程 (7)第三編·第三章 宋明理學的代表——二程 (4)第一編·第一章 論中國古代文化傳統之形成 (2)第二編·第八章 漢唐時期的佛教哲學及其宗派 (1)第一編 三代及春秋戰國時期的中國哲學第二編·第十一章 唐朝中期的哲學思想 (1)第四編·第五章 20世紀初資產階級民主革命思想 (3)第二編·第八章 漢唐時期的佛教哲學及其宗派 (3)第一編·第三章 道家學說 (3)第四編·第三章 變法維新時期的哲學思想 (1)第二編·第八章 漢唐時期的佛教哲學及其宗派 (6)第一編·第四章 孫武的軍事哲學思想第三編·第十章 黃宗羲及其哲學思想 (2)第二編·第四章 王充與範縝的唯物主義哲學思想 (2)